第325章 秦之變局,便在於吏!(23)

旬日。

張良早已獨自離去。

何瑊在事了後,並未直接回潁川。

他也不願再回去了。

韓地早已不是韓人的韓國了,而是一羣首鼠兩端的投機者,他跟這些人話不投機,眼下張良又單獨離開,他自不會去噁心自己。

因而繼續留在了楚地。

在這十日間,他跟舊楚貴族搭上了線。

搭上的還是舊楚大族。

宋氏。

宋氏在前段時間的清剿中損失慘重,秦人緝拿的六千多貴族中,他們宋氏近乎佔了千人,不過宋氏家大業大,也懂得狡兔三窟,雖然元氣大傷,但總歸還有些底蘊。

只不過目下已不敢再回朱方。

而是棲身在附近山林,準備等風頭徹底過去。

時值晌午。

豔陽高照,何瑊準備小憩。

也就在這時,他突然聽聞木屋外,隱隱約約傳出三個字。

求賢令!

驚聞這三個字,何瑊瞬間精神。

睡意全無。

他直接推開木門,朝屋外大步走去。

見何瑊這麼急忙過來,宋義卻是愣了一下,好奇道:“何兄,爲何這麼驚慌,可是山林中住着不習慣?”

何瑊搖頭,他沉聲道:“剛纔在屋中,似聽到宋兄提到了‘求賢令’,不知可有此事?”

宋義輕笑一聲,笑着點了點頭。

“秦廷當真頒佈了求賢令?”何瑊面色嚴肅異常。

宋義道:“這自然爲真,不過這求賢令,有什麼問題嗎?”

宋義倒是有些好奇。

求賢之事,自百家崛起,便一直風行,各諸侯都有頒佈,秦也不例外,爲何這次秦頒佈求賢令,何瑊會有如何大的反應?

何瑊陰沉着臉,卻是沒有開口。

張良又對了。

他這幾日都以爲張良是猜錯了,但而今真的聽到,也不由感到一陣頭昏目眩,不僅是驚歎張良的洞悉之能,更驚歎秦廷之陰險狡詐,竟真的將他們給騙住了。

一時間。

何瑊臉色漆黑。

見狀。

宋義以爲何瑊是驚怒於秦廷的作爲,畢竟何瑊是一心反秦的,聽到秦頒佈求賢令,有些激動,倒也可以理解,但這個求賢令,跟過去的求賢令可是不同的。

宋義緩緩道:“何兄莫要激動。”

“這次秦廷頒佈的求賢令,跟過去的求賢令不同。”

“有何不同?”何瑊依舊陰着臉。

“這求賢令出自扶蘇之手,也即是以儲君身份頒佈的。”宋義神色淡然道,他對這所謂的求賢令很是嗤之以鼻跟不屑。

“不是秦廷?”何瑊一愣。

宋義搖頭。

他嗤笑道:“自然不是,若是秦廷頒佈的,我又豈會這麼從容?”

說到這。

宋義也不由冷笑道:“秦廷當真是荒唐,連求賢令都這般敷衍,扶蘇雖爲儲君,但他能給天下士人提供什麼官職?也就一些微末官職,或者一些郡縣‘吏’職罷了。”

“這又豈能讓人動心?”

“秦廷如此傲慢,如此輕視士人,又豈能得士心?”

“呵呵。”

宋義譏笑連連。

但相較於宋義的譏諷,何瑊卻是徹底愣住了。

吏.?

他若是沒記錯。

張良臨走時,便面色凝重的提到,秦廷主要着手的便是‘吏’,也是以‘吏’爲重,甚至這一兩年的種種措施,都是爲‘選吏’在做鋪墊。

而扶蘇頒佈的求賢令,又正是求的‘吏員’。

這完全符合張良所說。

一旁。

宋義一直在注意何瑊。

見到何瑊臉色變了又變,而且還越發難看,心中也是更加好奇,不由問道:“何兄,你這是想到了什麼?爲何會是如此臉色?難道其中還有什麼難言之隱?亦或者是一些我沒有料到之事?”

何瑊深吸口氣,壓下心頭不安。

他看向宋義,臉上露出一抹很難看的笑容,沉聲道:“宋兄,可曾聽聞過張良?”

“張良?”宋義面露驚疑,不解道:“這自然是聽聞過,當年這位仁兄博浪沙刺殺嬴政之事,天下皆知,我同樣神往久矣,又如何能不知曉?我若是沒記錯,他同樣是韓人,只是這跟當下之求賢令有何關係?”

“何兄爲何會突然提及此人?”

宋義一臉疑惑。

何瑊苦笑一聲,道:“張良此前跟我一同來的楚地,只是後面似察覺到了一些不對勁,便獨自離開了,而他在臨走時,曾跟我單獨說了一些事,其中便提到了‘吏’。”

“張良說,我們都爲秦廷算計了。”

“秦廷這次的主要目標,並非是針對地方官吏,也非是針對六國貴族。”

“而是着手於吏!”

“而‘吏’是秦制之根本。”

“也是秦廷選擇的破解當前困境之要點。”

“我當時聽到張良提起這些,並沒有放在心上,因爲這其實是有些荒謬的,畢竟六國貴族遭受了這麼大的損失,而地方官員更是被清洗了數遍,怎能不是秦廷之重點目標?”

“但方纔聽到求賢令,聽到針對的是‘吏’。”

“我才陡然驚醒。”

“張良所說已一一應驗了。”

宋義一愣。

他狐疑的看了何瑊幾眼,有些不確定道:“張良當真是如此說的?”

“我跟張良私交甚篤,平素更是同吃同住,豈能有假?”何瑊激動道。

“那張良還有說其他的嗎?”宋義凝聲道。

他也微微色變。

對此事認真謹慎起來。

對於張良,他還是很佩服的。

畢竟敢謀劃刺殺始皇,就這份膽量跟魄力,就不是他能比的,而且張良之才智,在六國貴族中也是名聲在外。

他又豈敢忽視?

何瑊搖頭,苦笑道:“張良並未明說,只說秦之變局,便在於吏。”“秦人也發現了這點。”

“因而這一兩年,一直試圖從‘吏’破局。”

“從最開始的‘士官轉職’到‘降低入學標準’,再到如今的‘求賢令’,彷彿是早就規劃好的一樣,一步一個腳印的在慢慢夯實吏基。”

“更爲人驚悚的是。”

“這些政策非出自秦廷,而是皆出自扶蘇之手。”

“扶蘇的確貴爲大秦儲君,但平時我等貴族何曾在意過扶蘇?因而也極少將扶蘇的事放在心上,秦廷正是清楚我等不會太過看重扶蘇,所以才藉此瞞天過海,將這些方略一步步落實實施了下去,而且還未受到什麼針對。”

“秦廷之工於心計,令人毛骨悚然。”

宋義臉色微沉。

只是他很好奇,區區斗食小吏,當真有這麼重要?

自古以來何曾有過以吏治國的?

對天下真正有影響的,從來不都是貴族,是官員嗎?

何時輪到吏了?

吏不過是些按吩咐行事的人。

宋義蹙眉道:“這會不會是張良多心了?區區小吏,值得這麼上心?我只聽說與士大夫共天下,與貴族共天下,何曾聽說過與吏共天下的?”

“這些斗食小吏,哪有這麼重要。”

“我看是張良多慮了。”

“再則。”

“扶蘇頒佈的求賢令,對天下的士人能有多少吸引力?誰願意從一個微末小吏做起?”

“自古以來士人都尋求的揚名立萬,建功立業,等從小吏爬上去,還不知要多久,這些士人當真有如此耐心?而且當真有人能從小吏成爲秦廷朝臣?”

“我看未必。”

“若是過去或許還有可能。”

“但現在秦廷的軍功爵制下斷無可能。”

宋義一臉不屑。

小吏的職位太低微了。

根本就入不得貴族、士人之眼。

而從一個微末小吏,爬到朝堂,實現自己平生之志,耗費的時間太長了,也太久了,甚至根本就不可能,當年吳起、商鞅、李斯等人,若是繼續在魏國爲小吏,真能成爲日後的一國之相?

他可不認同。

吳起、商鞅尚且如何,又何況其他士人?

當年始皇設立博士學宮,在天下廣招名士,卻是隻給了博士官職,只能參政議政之權,卻沒有決策之權,這也最終致使儒家跟朝廷決裂。

連博士尚且不能滿足士人之胃口,區區小吏又哪能贏得士人之心?

這簡直荒唐。

何瑊自是清楚宋義的想法,沉聲道:“此一時非彼一時,小吏對我等貴族跟那些名士,自然沒有太多吸引力,但對於地方豪強,以及一些家道中落的寒門士子,未嘗沒有吸引力。”

“涓涓細流可成江海。”

“若是越來越多寒門士子投靠秦廷,這對我等難道不是一種削弱?”

“再則。”

“我也聽說了。”

“秦廷已準備提拔扶蘇事務府選用的官吏了。”

“這些人大多出身關東。”

“而這未必不是秦廷刻意宣揚出去的,爲的便是吸引更多士人仕秦。”

“同時這也告訴給這些士人,即便是微末小吏,只要爲秦效力,同樣能得到晉升機會,而且扶蘇畢竟爲大秦儲君,他對士人的吸引力還是有的。”

“我們豈能大意?”

“這次宋氏之所以遭難,便是因爲地方官員背叛,若是秦廷收買了越來越多底層士人,只怕我等的處境將會越發艱難。”

“也恐會有更多底層官吏背離我等。”

“不得不防。”

聞言。

宋義一臉陰沉。

對於這次的遭難,宋義憋着一肚氣。

他宋氏本不是楚國最大氏族,也不是最顯赫的貴族,但在秦廷有意的打壓下,原本的景氏、昭氏、屈氏被完全肢解,徹底落寞,而他們宋氏一族自此崛起,成爲楚地第一大貴族。

風頭無兩。

而這次秦廷清剿之下,他們宋氏是損失慘重。

眼下竟已隱隱爲項氏壓過。

而他也把這一切遭遇歸到了那則‘謠言’頭上,這時又想起了宋氏的悲慘遭遇,以及自己前段時間狼狽逃竄的模樣,破口怒罵道:“那些該死的地方官員,別讓我找到機會,不然定要弄死他們,還有那散佈謠言的人,也別讓我知道是誰,不然我宋義定親手砍了他。”

“害我宋氏死傷這麼多,這些人是真的該死。”

聞言。

何瑊一下閉口不言了。

臉色略顯尷尬。

不過並沒有讓宋義發覺。

同時心中也是僥倖不已,流言的確是他吩咐出去的,只不過只是傳話,並沒有說是自己的主意,而且韓地距離楚地有不短距離,宋義就算在生氣,眼下也沒有精力去求證。

他更不可能自己承認。

等宋義發泄了一陣後,何瑊這纔再度開口:“宋兄,秦廷已經改變了做事方法,我們必須要提高警惕,不然恐會被秦廷步步蠶食,今日是拉攏的底層士人,今後未必就不能拉攏底層官吏,這步步爲營之下,我們若是沒能找到破解之法,想復辟舊國,可就難了。”

宋義滿不在乎道:“何兄何必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

“這是楚地。”

“我宋氏雖然遭了難,但在地方影響力依舊,就算秦廷真的拉攏了底層官吏,但這些底層官吏真的就敢不看我宋氏臉色?這次若非有始皇大軍坐鎮,不然定要殷通等官員吃不了兜着走。”

宋義滿眼冷漠。

他對付不了始皇,對付不了殷通等官員,還奈何不了這些小吏?

他現在倒是很想看看,究竟有沒有小吏敢投靠秦廷,若是真的知曉了,定要好好發泄一下,以解心中之鬱氣。

見狀。

何瑊張了張嘴,沒有再說了。

只是眉間的愁思,卻怎麼都消散不去。

而在臨走時,他也向宋義要了一份‘求賢令’的告示,準備下去好好看看,宋義自不會拒絕,讓隸臣直接臨摹了一份過去。

等看完這份求賢令,何瑊長長嘆氣一聲。

他站起身,望着天穹,低聲道:“子房兄,終究還是跟你想的一樣,秦廷步步爲營之下,已開始不斷攻城略地了,今日是底層士人,今後呢?”

“而其他貴族竟全然沒放在心上。”

“如此傲慢,真能成事?”

“只希望你能在咸陽得到有用的消息,並遏制住秦廷的囂張氣焰,不然楚地這些貴族,恐根本就靠不住,這些人太執着於眼前利了。”

何瑊將這份求賢令放下。

卻是根本沒有睡意,只是獨自坐在院中,感受着微涼的山風。

而以儲君名義公佈的‘求賢令’,在十來日的時間裡,已迅速傳遍至天下,也聞於很多士人之耳,更是引起了不少底層士人關注。

對於這份另類的求賢令,這些底層士人態度不一。

 

第386章 以死人之身算天下!(求訂閱)第479章 嵇恆真正的野望!(求訂閱)第418章 搶錢也是有方法的!(求訂閱)第280章 我有張良計!(求訂閱)第317章 豎子不可教也!(13)第298章 天下震恐!(第二更)第430章 陛下今日必須死!(欠一章)第443章 溘然長逝!(求訂閱)第84章 天下需要大商人嗎?!(求收藏)第25章 矯枉必須過正!(求收藏)第343章 途中染疾!(求訂閱)第176章 亂秦之策!(求)第278章 秦廷真正的底氣!!!(求訂閱)第126章 落水沉船!(求訂閱)第447章 皇帝着眼的當是天下事!(求訂閱)第195章 雲中等君來!(求訂閱)第481章 張良前來赴會!(求訂閱)第111章 時日曷喪,予及汝偕亡!(求訂閱)第165章 定調!(求訂閱)第203章 大秦需要文治!(求訂閱)第239章 君是君,臣是臣!!!(第三更,求第486章 重建爵位體系!(求訂閱)第335章 我心神往之!(33)第139章 流水無情關中動!(求訂閱)第427章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求訂閱)第186章 軍政分離是大秦的紅線!(六千字第第278章 秦廷真正的底氣!!!(求訂閱)第420章 貨幣同樣是大一統戰爭的延續!(求第12章 君儒臣法!(求收藏)第297章 你又真比我們高貴多少?!(第一更第304章 七國論!(中)第336章 我一直在等你!(13)第258章 嬴政的不安!(求訂閱)第438章 不忠不孝不悌!(求訂閱)第334章 說服朝臣!(23)第163章 官府要的是聽話的商人!(求訂閱)第127章 治國論之,當行雜(求訂閱)第473章 陛下想換棋了!(求訂閱)第456章 兵家四派!我爲陰陽!(求訂閱)第251章 公平?諸位不覺得好笑嗎?(求訂閱第99章 貪得無厭!(求訂閱)第376章 用空間換取時間!(求訂閱)第488章 我笑你不懂經濟!(求訂閱)第178章 從重從嚴從快!(求訂閱)第494章 爲的是安民樂業!(求訂閱)第71章 蝴蝶不見莊周醒!(求月票)第124章 智者不入棋局!(求訂閱)第141章 打草欲驚蛇!(求訂閱)第395章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求訂閱)第271章 天下關係下的法家!!!(求訂閱)第322章 吏者,民之所懸命也!(34,第四更第321章 幹大事豈能惜身?(24)第44章 儒家一定會捲土重來!(求收藏)第163章 官府要的是聽話的商人!(求訂閱)第254章 民變在即,掠之於商!(求訂閱)第23章 二次分封!(求收藏)第329章 現在可以談了嗎?(34第四更放晚上第134章 宦及知於王!(求訂閱)第18章 子不語怪力亂神!(求收藏)第265章 第三次大爭!!!(求訂閱)第405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求訂閱)第450章 羅網已成,請君入甕!(求訂閱)第303章 七國論!(上)第410章 壯士斷腕!(求訂閱)第281章 扶蘇的醒悟!(求訂閱)第331章 取士於衆!(求訂閱)第506章 重百家而輕諸子!第190章 我,嵇恆,惡龍也!(求訂閱)第32章 胡亥的憤怒!(求收藏,求追讀)第319章 彌合東西?(33)第7章 三人成虎,事多有!(求收藏)第175章 子嬰!(求訂閱)第477章 赦張良?!(第二更)第147章 秦法昭昭!(求訂閱)第355章 羅網網羅天下!(求訂閱)第369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求訂閱)第457章 沒錢,就是空談誤國!(求訂閱)第285章 吳廣之怒!(求訂閱)第109章 補漏者危,大荒者亡!(求訂閱)第184章 嬴政宮外的影子?(六千字第一更)第26章 秦王掃六合!(求收藏)第388章 鳴鏑弒父!(求訂閱)第139章 流水無情關中動!(求訂閱)第314章 殷通的心思!(24)第78章 集大成者!(求收藏)第440章 洗塵宴!(求訂閱)第178章 從重從嚴從快!(求訂閱)第339章 順之則昌,逆之者亡!第467章 當年韓趙魏三家可曾有分晉之心?(第172章 我並不比扶蘇差!(求訂閱)第367章 想知道原因?我扶蘇親自講給你們聽第148章 我張蒼命苦啊!(求訂閱)第243章 爲治天下,未雨綢繆!(第二更)第420章 貨幣同樣是大一統戰爭的延續!(求第311章 官豈能讓賊給爬到頭上?!(求訂閱第330章 暗流涌動!(今天倒下時差,明天恢第114章 陸海秦川!(求訂閱)第59章 解鈴還須繫鈴人!(求收藏)第27章 你把我當豎子?!(求收藏)第232章 張蒼:爲何總有人想害我?!(六千
第386章 以死人之身算天下!(求訂閱)第479章 嵇恆真正的野望!(求訂閱)第418章 搶錢也是有方法的!(求訂閱)第280章 我有張良計!(求訂閱)第317章 豎子不可教也!(13)第298章 天下震恐!(第二更)第430章 陛下今日必須死!(欠一章)第443章 溘然長逝!(求訂閱)第84章 天下需要大商人嗎?!(求收藏)第25章 矯枉必須過正!(求收藏)第343章 途中染疾!(求訂閱)第176章 亂秦之策!(求)第278章 秦廷真正的底氣!!!(求訂閱)第126章 落水沉船!(求訂閱)第447章 皇帝着眼的當是天下事!(求訂閱)第195章 雲中等君來!(求訂閱)第481章 張良前來赴會!(求訂閱)第111章 時日曷喪,予及汝偕亡!(求訂閱)第165章 定調!(求訂閱)第203章 大秦需要文治!(求訂閱)第239章 君是君,臣是臣!!!(第三更,求第486章 重建爵位體系!(求訂閱)第335章 我心神往之!(33)第139章 流水無情關中動!(求訂閱)第427章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求訂閱)第186章 軍政分離是大秦的紅線!(六千字第第278章 秦廷真正的底氣!!!(求訂閱)第420章 貨幣同樣是大一統戰爭的延續!(求第12章 君儒臣法!(求收藏)第297章 你又真比我們高貴多少?!(第一更第304章 七國論!(中)第336章 我一直在等你!(13)第258章 嬴政的不安!(求訂閱)第438章 不忠不孝不悌!(求訂閱)第334章 說服朝臣!(23)第163章 官府要的是聽話的商人!(求訂閱)第127章 治國論之,當行雜(求訂閱)第473章 陛下想換棋了!(求訂閱)第456章 兵家四派!我爲陰陽!(求訂閱)第251章 公平?諸位不覺得好笑嗎?(求訂閱第99章 貪得無厭!(求訂閱)第376章 用空間換取時間!(求訂閱)第488章 我笑你不懂經濟!(求訂閱)第178章 從重從嚴從快!(求訂閱)第494章 爲的是安民樂業!(求訂閱)第71章 蝴蝶不見莊周醒!(求月票)第124章 智者不入棋局!(求訂閱)第141章 打草欲驚蛇!(求訂閱)第395章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求訂閱)第271章 天下關係下的法家!!!(求訂閱)第322章 吏者,民之所懸命也!(34,第四更第321章 幹大事豈能惜身?(24)第44章 儒家一定會捲土重來!(求收藏)第163章 官府要的是聽話的商人!(求訂閱)第254章 民變在即,掠之於商!(求訂閱)第23章 二次分封!(求收藏)第329章 現在可以談了嗎?(34第四更放晚上第134章 宦及知於王!(求訂閱)第18章 子不語怪力亂神!(求收藏)第265章 第三次大爭!!!(求訂閱)第405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求訂閱)第450章 羅網已成,請君入甕!(求訂閱)第303章 七國論!(上)第410章 壯士斷腕!(求訂閱)第281章 扶蘇的醒悟!(求訂閱)第331章 取士於衆!(求訂閱)第506章 重百家而輕諸子!第190章 我,嵇恆,惡龍也!(求訂閱)第32章 胡亥的憤怒!(求收藏,求追讀)第319章 彌合東西?(33)第7章 三人成虎,事多有!(求收藏)第175章 子嬰!(求訂閱)第477章 赦張良?!(第二更)第147章 秦法昭昭!(求訂閱)第355章 羅網網羅天下!(求訂閱)第369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求訂閱)第457章 沒錢,就是空談誤國!(求訂閱)第285章 吳廣之怒!(求訂閱)第109章 補漏者危,大荒者亡!(求訂閱)第184章 嬴政宮外的影子?(六千字第一更)第26章 秦王掃六合!(求收藏)第388章 鳴鏑弒父!(求訂閱)第139章 流水無情關中動!(求訂閱)第314章 殷通的心思!(24)第78章 集大成者!(求收藏)第440章 洗塵宴!(求訂閱)第178章 從重從嚴從快!(求訂閱)第339章 順之則昌,逆之者亡!第467章 當年韓趙魏三家可曾有分晉之心?(第172章 我並不比扶蘇差!(求訂閱)第367章 想知道原因?我扶蘇親自講給你們聽第148章 我張蒼命苦啊!(求訂閱)第243章 爲治天下,未雨綢繆!(第二更)第420章 貨幣同樣是大一統戰爭的延續!(求第311章 官豈能讓賊給爬到頭上?!(求訂閱第330章 暗流涌動!(今天倒下時差,明天恢第114章 陸海秦川!(求訂閱)第59章 解鈴還須繫鈴人!(求收藏)第27章 你把我當豎子?!(求收藏)第232章 張蒼:爲何總有人想害我?!(六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