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0章 貨幣同樣是大一統戰爭的延續!(求

扶蘇默然不語。

眼中充滿了凝重跟深思。

在嵇恆的精心講解下,他已漸漸聽明白了。

天下缺錢。

尤其是缺秦半兩。

秦一統天下之後,推行了統一貨幣,但因朝廷壟斷了鑄幣權,朝廷每年能發行的貨幣數量是很有限的,而天下又始終沒有這麼多可用於流通的錢幣,因而地方自發的迴歸到了使用舊有貨幣的道路上。

這是天下自發的選擇。

嵇恆的想法,便是讓貨幣真正‘一統’,讓六國貨幣再無容身之地,徹底淪爲廢幣,也徹底失去購買力,如此一來,關東很多豪強、貴族、貪官污吏的錢財,都會大幅貶值,甚至很可能直接變得一文不值。

這對關東的打擊是很大的。

也利於中央集權。

甚至這本身就是中央集權的一部分。

正常來講,若是大秦真的頒佈如此政令,執意強推,只會讓下面的人陽奉陰違,也會日漸落得跟現在一樣,只停留於表明,而秦半兩也大多隻會流通在關中幾地,對於天下的影響微乎甚微。

只是一份空文。

然而隨着朝廷下放鑄幣權。

這也意味着,地方勢力可以私自鑄幣。

天下是大秦的,大秦這個實際上或者在關東不少人心中名義上的天下之主,對於天下的影響力是有目共睹的,若是能夠,他們自希望自己手中的錢幣,是能夠通行天下的秦半兩,而非是不爲官方認可的六國貨幣。

秦半兩乃法定貨幣。

爲天下認可。

他們又能私鑄貨幣,自然會欣然同意,畢竟一本萬利的買賣,誰又不希望去做呢?而且還是官方許可的斂財鑄錢,這麼一來,他們也就跟大秦站在了同一隊列。

這些人是不希望天下亂的。

因爲天下若是亂了,那他們鑄的錢,豈不就沒用了?

因而自然而然就完成了分化。

朝廷也藉此,完成了對關東各方勢力的拉攏打壓分化,有權有勢的勢力,在這場博弈中爲大贏家,而有權無勢的,無權無勢但有錢的,則會遭到很大程度的削弱,即便這些人互相勾結,實力同樣會受到削弱。

強者更強,弱者更弱。

再則。

朝廷放下了鑄幣權。

這對於天下有權有勢的羣體而言,無疑是一本萬利的,受益也遠勝於過去的販售鹽鐵,因而雖然同樣吃了虧,卻也會獲得更大的利益,在一番權衡之下,大多會選擇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加上朝廷本就提前讓他們做出切割,因而最終很容易就妥協了。

這就是一場陽謀。

以利謀利。

歸根到底,就是貪財好利。

通過朝廷的高壓逼迫,迫使地方不得不放棄一些無勢羣體,從而釀就強者更強,弱者消亡的局面,如此一來,地方整體實力是有所削弱的,雖然有部份實力是增強了,但整體對秦廷的威脅卻大幅減弱。

過去是有權有勢有錢的人聯手對抗朝廷。

如今有權有勢的人獨分一杯羹,而那些有錢無勢,或者有勢無錢的,要麼只能依附於其他有權有勢的勢力,要麼互相合作,試圖去獲得一部分獲益,不然只會爲那些更強的勢力一步步吞噬殆盡。

無論最終怎麼做,都是關東的內耗。

朝廷的目的已經達到。

扶蘇拱手道:“先生高見,扶蘇佩服。”

“通過此舉,關東日漸緊張的局面,也將隨之得到化解。”

“這段時間,隨着蒙毅在碭郡大殺特殺,整個關東其實都人心惶惶,唯恐蒙毅再度舉起長劍,關東跟朝廷的不信任,也越發嚴重,若是繼續下去,關東跟朝廷只會越來越離心離德,雖然這種貌合神離由來已久,但終不是個辦法。”

“朝廷只想收權,並未想天下大亂。”

“現在整個關東都在等,等蒙毅的下一步,也在等朝廷接下來會如何做,他們很多人恐都意識到了,朝廷的舉動不會就此停歇,因而若蒙毅真的再度出手,只怕地方就要亂起來了,地方勢力雖然不敢明着對抗朝廷。”

“卻也深刻知曉,今日丟一城,明日丟十城的道理。”

“若是朝廷就這麼一路殺過去,恐等到蒙毅從第二個郡走出時,地方的各方勢力就已暗中串聯,開始在天下發動暴動,繼而向施壓朝廷,倒逼朝廷做出退讓。”

“這一月下來,朝堂爭議不斷。”

“我同樣深感壓力。”

扶蘇輕嘆一聲。

這一月來,隨着蒙毅復起,以及碭郡事發。

他作爲主導者,在朝堂面臨很大的壓力,很多朝臣都認爲當初的建議是錯誤的,就不該在關東修建中轉倉庫,不然朝廷也不會落得這麼進退兩難的地步。

他這一月已被彈劾了很多次。

御史府的御史,彈劾的奏疏,更是如雪花般,送到始皇案上。

他其實也清楚,這些御史並非真對自己有惡意,只是單純的認爲那個政策不對,想要始皇下令廢止,以免事態進一步失控,從容落得舉步維艱。

正因爲此。

在咬牙硬挺了大半月後,扶蘇終於是堅持不住,跑來向嵇恆求助來了。

這些建議的確出自張蒼之口,但未必沒有嵇恆的影子,而且當初嵇恆便主動提過,只是他因爲一些事情,心思很雜亂,並沒有待多久,因而也沒有完全知曉。

而且關東局勢的確有失控的風險。

他不得不警惕。

隨即。

他輕笑道:“如今有先生補齊後續,我懸着的心,終於是落下了。”

“只要朝廷願意下放鑄幣權,關東目前的劍拔弩張,也會隨之消散不少,而且錢幣大多存於鉅富豪強、貴族、官吏手中,對於底層民衆的影響很小,朝廷也完全可以放手去做。”

“如此一來。”

“朝廷在關東的政策便能繼續推進。”

“蒙毅也可繼續高壓威懾,收攏關東的經濟大權,並藉此去枝剪地方部分羽翼,繼而讓朝廷進一步加強對關東各郡縣的控制,同時將更多官吏安插到地方,讓朝廷對關東有更多的認識和掌控。”

“二來,通過下放鑄幣權,會讓很多貴族、鉅富瀕臨破產,也會讓很多豪強實力大爲縮減,整體而言,暗自削弱了地方實力,鞏固了中央集權。”

“三來,進一步推進了大一統政策,讓秦半兩徹底深入人心。”

“四來,銅礦鑄幣乃暴利,若是朝廷下放鑄幣權,定會引得各地的銅礦,紛紛投入到貨幣的鑄造之中,對於關東私鑄兵器甲冑,也是一個極大的打擊。”

“無論從何種角度講。”

“這都是利於中央,而有損地方勢力的。”

“關鍵還會引得地方內耗。”“朝廷坐收漁利。”

嵇恆看了眼扶蘇,搖了搖頭。

他淡淡道:“你把事情想的太簡單了,這件事沒那麼容易確定下來的,鑄幣權涉及的是君主的去哪裡,下放鑄幣權,這無疑是在分權。”

“而且下放鑄幣權,會導致越來越多的人,去搞採礦冶金。”

“最終無人願意種地。”

聞言。

扶蘇臉色微變。

他已明白嵇恆這話的含義。

下放鑄幣權,固然很好,卻跟秦制相悖。

大秦自商鞅變法以來,就極爲反對這種好逸惡勞,若是自己在朝堂上提出,只怕很多大臣都會不同,尤其是法吏出身的官員。

更關鍵的是。

這是分權。

跟父皇的意願相悖。

扶蘇面色變了又變,最終,眼中露出一抹堅決,沉聲道:“開弓沒有回頭箭,既然已開始做了,便只能一條道走到底,絕沒有半途而廢,更沒有中途返回的可能。”

“我扶蘇過去一直爲朝堂詬病,甚至一直爲父皇不喜,便是扶蘇對法家並不那麼認同,故當時朝廷很多法吏出身的官員,都對扶蘇頗爲微詞,只是近幾年,扶蘇變化很大,這些法吏出身的官吏才漸漸認可了扶蘇。”

“但扶蘇依舊是那個扶蘇。”

“他們心中的成見,或許依舊存在着。”

“既然如此,那就讓這個微詞再大一點吧,我扶蘇一人擔之。”

“只要最終對大秦有利,爲父皇不喜,爲大秦制式的法吏詬病,甚至是爲天下人輕慢,我扶蘇也不在乎,身在其位,有時候在所難免,若是連我都下不定決心,也不敢去承擔這個風險跟後果,又豈能奢望其他人?”

“扶蘇願意承受這個代價。”

“也無怨無悔。”

扶蘇一臉正直,毫無半點猶豫。

他不可能後悔的。

如今已是箭在弦上,也容不得他反悔,一旦朝廷退縮了,便意味着朝廷對關東產生了忌憚,這對整個天下的影響是很微妙的,極有可能引起關東勢力的進一步逼迫,這是扶蘇不願見到的。

他也不想退。

一步退,步步退,何時有頭?

如果局勢在自身,他又豈能因愛惜羽毛,而錯過這大好機會?

嵇恆笑着點點頭。

他緩緩道:“你不用一副慨然赴死的模樣。”

“朝廷的意見的確會很大,但現在少府是張蒼,你只需說服張蒼,再說服一些朝臣,此事未必不能得行,只是阻力的確會大很多,尤其若是最終結果不好。”

“你這儲君位置恐都未必能保。”

“雖然可能性不大。”

“另外。”

“鑄幣權下放並不是什麼好辦法。”

“也只能用這一次。”

“一旦有了這次的經驗,地方勢力定會大幅警覺,朝廷再想如法炮製,也會無比的艱難,畢竟那個‘稱錢衡’的東西,也就第一次能起大用,而且現在多半隻是爲了表現對朝廷忠誠,等他們真的反應過來,定會大幅警惕的。”

扶蘇點頭。

前面嵇恆提到‘稱錢衡’,他其實也不以爲然。

只是後面細細琢磨了一下,才知道‘稱錢衡’的確是一手妙棋,因爲朝廷頒佈下去,恐很多人都不會在意,都只會認爲朝廷是無力監管,迫於無奈隨手安排的,而實際上,地方官府爲了儘可能的向朝廷表示忠誠,大多都會遵從,畢竟只是一個秤盤,又算得了什麼?

加之。

放開私鑄錢幣。

地方勢力來錢太快了。

自然不會那麼心急火燎的去製造劣幣,不然落到朝廷耳中,免不得有人要丟官,因而早期爲了穩妥起見,都會是足額足量的,也就會一步步引向嵇恆所說的‘良幣驅逐劣幣’。

但吃了一次虧之後,這些人自不會再吃第二次。

日後也會越來越不起作用。

更關鍵的是。

朝廷日後是會把鑄幣權收回的,那就相當於,他們這麼辛辛苦苦的鑄錢,最終都爲朝廷做了嫁衣,心中更加不會對這些政策上心了。

嵇恆緩緩道:“下放鑄幣權,只能是天下貨幣緊縮的時候才能用,而且不能用太久,不然天下這麼多銅礦大肆鑄造銅幣,貨幣的價值只會不斷貶值,最終的情況,其實過去咸陽經歷過一次,只不過那一次事出突然,也非是貨幣自身貶值導致的。”

扶蘇蹙眉。

他面露一抹不解。

咸陽何時出現在貨幣問題的?

隨即。

他想到了一件事。

扶蘇沉聲道:“當年的蘭池?”

嵇恆點頭。

他淡淡道:“當年始皇蘭池遇襲,關中大索一月,在這一個月時間裡,關中糧價飛漲,原本五六十錢一石的糧價,一下子飆升到了一千多錢,這也導致,當時關中不少人餓死,甚至是有錢都買不到糧食。”

“這種情況跟貨幣膨脹類似。”

“但又有所不同。”

“貨幣膨脹是貨幣大爲貶值,原本五十六錢能買一石的糧食,等日後卻是要一兩千錢才能買到一石,甚至是一籮筐的錢幣,都換不了一石米。”

“所以鑄幣權必須要儘快收回。”

“不然天下貨幣氾濫,受苦受難的還是底層。”

扶蘇心神一凜。

他也知曉了其中的利害,連忙拱手道:“扶蘇記住了,定會早日將鑄幣權收回,絕不讓其旁落太久,更不會容許天下貨幣貶值到如此地步。”

嵇恆輕笑一聲,目光深邃道:“扶蘇,你又錯了。”

“貨幣,同樣是一場戰爭。”

“只不過相較於沙場上的戰爭,貨幣戰爭沒有了血與火罷了。”

“但這卻是大一統戰爭的延續。”

第315章 攻守易型了!(34)第383章 我韓信終會名傳天下!(求訂閱)第300章 更法!!!(求訂閱)第159章 亂法源頭在廷尉府!(求訂閱)第433章 朕在等扶蘇跟胡亥!(求訂閱)第248章 只是一場大換人罷了?(求訂閱)第104章 勿謂言之不預也!(求訂閱)第322章 吏者,民之所懸命也!(34,第四更第88章 專賣的誘惑!(求訂閱)第46章 天下誰最先反呢?(求追讀)第399章 大秦的兩根稻草!(求訂閱)第99章 貪得無厭!(求訂閱)第181章 風起進退,誰知風口?!(六千字,第294章 大政不修,天下難平!(求訂閱)第172章 我並不比扶蘇差!(求訂閱)第346章 隱忍!(求訂閱)第276章 三代無定法,國難當變通!(求訂閱第51章 儒法,法儒!(求收藏)第392章 世上只有一個扁鵲,也只有一個魯班第493章 我不急,可以等!(求訂閱)第7章 三人成虎,事多有!(求收藏)第506章 重百家而輕諸子!第365章 請辭?!(求訂閱)第111章 時日曷喪,予及汝偕亡!(求訂閱)第122章 家之不幸,國之大幸!(求訂閱)第108章 世間一切問題,都是人的問題!(求第494章 爲的是安民樂業!(求訂閱)第432章 我要的是始皇的遺詔!(求訂閱)第184章 嬴政宮外的影子?(六千字第一更)第12章 君儒臣法!(求收藏)第490章 變革前夕!(求訂閱)第222章 有奉常相助,我心甚慰!(求訂閱)第132章 行百里者半九十!(求訂閱)第178章 從重從嚴從快!(求訂閱)第111章 時日曷喪,予及汝偕亡!(求訂閱)第355章 羅網網羅天下!(求訂閱)第211章 易治者嚴,難治者寬!(求訂閱)第355章 羅網網羅天下!(求訂閱)第292章 隱宮!!!(求訂閱)第123章 立賢?立長?立成人!(求訂閱)第320章 同室操戈?(14)第191章 人人有氏,等於人人無氏!(求訂閱第97章 鍾先生!(求訂閱)第148章 我張蒼命苦啊!(求訂閱)第177章 官山海只是幌子!(求訂閱)第149章 一環扣一環!(求訂閱)第38章 楚雖三戶,亡秦必楚!(求收藏)第52章 法之天下,儒之教化!(求收藏)第303章 七國論!(上)第375章 經濟上的開源節流!(明天兩更)第325章 秦之變局,便在於吏!(23)第279章 誰又甘心只當一個亭長呢?!(求訂第174章 和而不同!(求訂閱)第158章 攻心!(求訂閱)第160章 表裡不一的狠人!(求訂閱)第265章 第三次大爭!!!(求訂閱)第479章 嵇恆真正的野望!(求訂閱)第406章 背黑鍋還是讓張耳來!(求訂閱)第442章 最後的輓歌!(求訂閱)第436章 囚母殺弟,再多個弒子又何妨?!(第271章 天下關係下的法家!!!(求訂閱)第310章 殷通的惱怒!(求訂閱)第376章 用空間換取時間!(求訂閱)第397章 你是在等朕死!(求訂閱)第428章 宮中激盪生!(明日三更)第484章 磨劍斬君澤!(求訂閱)第58章 義利!(求收藏)第223章 裡子兜不住,面子就得破!(求訂閱第484章 磨劍斬君澤!(求訂閱)第51章 儒法,法儒!(求收藏)第435章 朕不信任何人!(求訂閱)第457章 沒錢,就是空談誤國!(求訂閱)第121章 將星隕落,紫微星動!(求訂閱)第366章 張御史,杜少府有請!(求訂閱)第79章 麻沸!(求收藏)第27章 你把我當豎子?!(求收藏)第462章 論功行賞!(再寫十來萬字)第474章 挾大勢以令皇帝!(求訂閱)第222章 有奉常相助,我心甚慰!(求訂閱)第339章 順之則昌,逆之者亡!第356章 江山代有才人出!(求訂閱)第276章 三代無定法,國難當變通!(求訂閱第234章 廁中鼠李斯!(求訂閱月票)第229章 殿下不得人心!(求訂閱)第97章 鍾先生!(求訂閱)第383章 我韓信終會名傳天下!(求訂閱)第21章 天子失官,學在四夷!(求收藏)第207章 大秦需要考慮立儲了!(求訂閱)第439章 父皇,兒臣怕(求訂閱)第196章 這是我扶蘇的承諾!(求訂閱)第226章 投其所好!(求訂閱)第12章 君儒臣法!(求收藏)第488章 我笑你不懂經濟!(求訂閱)第204章 寧爲雞頭,不做鳳尾!(求訂閱)第460章 虛晃一招,滅陳攻趙!(求訂閱)第274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二更)第404章 栽贓彭越?!(求訂閱)第349章 這句讀 數字?(求訂閱)第18章 子不語怪力亂神!(求收藏)
第315章 攻守易型了!(34)第383章 我韓信終會名傳天下!(求訂閱)第300章 更法!!!(求訂閱)第159章 亂法源頭在廷尉府!(求訂閱)第433章 朕在等扶蘇跟胡亥!(求訂閱)第248章 只是一場大換人罷了?(求訂閱)第104章 勿謂言之不預也!(求訂閱)第322章 吏者,民之所懸命也!(34,第四更第88章 專賣的誘惑!(求訂閱)第46章 天下誰最先反呢?(求追讀)第399章 大秦的兩根稻草!(求訂閱)第99章 貪得無厭!(求訂閱)第181章 風起進退,誰知風口?!(六千字,第294章 大政不修,天下難平!(求訂閱)第172章 我並不比扶蘇差!(求訂閱)第346章 隱忍!(求訂閱)第276章 三代無定法,國難當變通!(求訂閱第51章 儒法,法儒!(求收藏)第392章 世上只有一個扁鵲,也只有一個魯班第493章 我不急,可以等!(求訂閱)第7章 三人成虎,事多有!(求收藏)第506章 重百家而輕諸子!第365章 請辭?!(求訂閱)第111章 時日曷喪,予及汝偕亡!(求訂閱)第122章 家之不幸,國之大幸!(求訂閱)第108章 世間一切問題,都是人的問題!(求第494章 爲的是安民樂業!(求訂閱)第432章 我要的是始皇的遺詔!(求訂閱)第184章 嬴政宮外的影子?(六千字第一更)第12章 君儒臣法!(求收藏)第490章 變革前夕!(求訂閱)第222章 有奉常相助,我心甚慰!(求訂閱)第132章 行百里者半九十!(求訂閱)第178章 從重從嚴從快!(求訂閱)第111章 時日曷喪,予及汝偕亡!(求訂閱)第355章 羅網網羅天下!(求訂閱)第211章 易治者嚴,難治者寬!(求訂閱)第355章 羅網網羅天下!(求訂閱)第292章 隱宮!!!(求訂閱)第123章 立賢?立長?立成人!(求訂閱)第320章 同室操戈?(14)第191章 人人有氏,等於人人無氏!(求訂閱第97章 鍾先生!(求訂閱)第148章 我張蒼命苦啊!(求訂閱)第177章 官山海只是幌子!(求訂閱)第149章 一環扣一環!(求訂閱)第38章 楚雖三戶,亡秦必楚!(求收藏)第52章 法之天下,儒之教化!(求收藏)第303章 七國論!(上)第375章 經濟上的開源節流!(明天兩更)第325章 秦之變局,便在於吏!(23)第279章 誰又甘心只當一個亭長呢?!(求訂第174章 和而不同!(求訂閱)第158章 攻心!(求訂閱)第160章 表裡不一的狠人!(求訂閱)第265章 第三次大爭!!!(求訂閱)第479章 嵇恆真正的野望!(求訂閱)第406章 背黑鍋還是讓張耳來!(求訂閱)第442章 最後的輓歌!(求訂閱)第436章 囚母殺弟,再多個弒子又何妨?!(第271章 天下關係下的法家!!!(求訂閱)第310章 殷通的惱怒!(求訂閱)第376章 用空間換取時間!(求訂閱)第397章 你是在等朕死!(求訂閱)第428章 宮中激盪生!(明日三更)第484章 磨劍斬君澤!(求訂閱)第58章 義利!(求收藏)第223章 裡子兜不住,面子就得破!(求訂閱第484章 磨劍斬君澤!(求訂閱)第51章 儒法,法儒!(求收藏)第435章 朕不信任何人!(求訂閱)第457章 沒錢,就是空談誤國!(求訂閱)第121章 將星隕落,紫微星動!(求訂閱)第366章 張御史,杜少府有請!(求訂閱)第79章 麻沸!(求收藏)第27章 你把我當豎子?!(求收藏)第462章 論功行賞!(再寫十來萬字)第474章 挾大勢以令皇帝!(求訂閱)第222章 有奉常相助,我心甚慰!(求訂閱)第339章 順之則昌,逆之者亡!第356章 江山代有才人出!(求訂閱)第276章 三代無定法,國難當變通!(求訂閱第234章 廁中鼠李斯!(求訂閱月票)第229章 殿下不得人心!(求訂閱)第97章 鍾先生!(求訂閱)第383章 我韓信終會名傳天下!(求訂閱)第21章 天子失官,學在四夷!(求收藏)第207章 大秦需要考慮立儲了!(求訂閱)第439章 父皇,兒臣怕(求訂閱)第196章 這是我扶蘇的承諾!(求訂閱)第226章 投其所好!(求訂閱)第12章 君儒臣法!(求收藏)第488章 我笑你不懂經濟!(求訂閱)第204章 寧爲雞頭,不做鳳尾!(求訂閱)第460章 虛晃一招,滅陳攻趙!(求訂閱)第274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二更)第404章 栽贓彭越?!(求訂閱)第349章 這句讀 數字?(求訂閱)第18章 子不語怪力亂神!(求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