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周禮,秦法!(求收藏)

第24章 周禮,秦法!(求收藏)

隔牆。

扶蘇若有所思。

他已經盡數聽明白了。

王綰的建議是大秦暫行分封以收攏民心。

嵇恆之所以說這麼多,主要是爲了澄明行分封的好處。

周公行分封,將諸侯分於四方,實現了周王室一家獨大,徹底坐穩天下。

周王自此成爲名副其實的周天子。

各地諸侯因地制宜,因俗而治,歸服民心,不僅實現了開疆拓土,還將周公推行的制度傳遍天下。

大秦同樣可以效仿。

天下苦戰久矣,關東更是疲憊,大秦若分封子弟於四方,讓子弟去因俗而治、收復民心,而朝廷則可以在接下來幾十年休養生息,等到關東民心歸復之後,朝廷再廢除分封,將權柄徹底收回。

繼而實現天下大治!

一念至此。

扶蘇已有所意動。

這暫行分封的建議,的確最切實可行。

轉念。

扶蘇就眉頭一皺。

王綰的建議不可謂不周全,而且還充分汲取了周代經驗。

若是推行,大有可爲。

但嵇恆都能看出其中利好,始皇又豈會看不出?

然現實卻是,始皇不僅沒聽王綰建議,反而力排衆議,執意推行郡縣,這又是爲何?

扶蘇低眉思索着。

他很清楚,始皇這麼做,定有其中道理。

他在腦海回想了一下,這幾日看的竹簡,卻是沒發現端倪。

扶蘇苦笑一聲。

事到如今,他也是明白了。

他的確看了不少資料,但實則就看到了皮毛。

暗處的門道,根本就沒涉及。

若非嵇恆講解,只怕還渾然不覺。

而這或許纔是普遍情況,畢竟能晉升朝堂的,哪有什麼等閒之輩?

一言一行都暗藏玄機。

他今後要學習的東西還有很多。

扶蘇又在腦海想了想,最終還是無奈放棄了。

他實在想不到始皇這麼做的理由。

扶蘇長身而立,面露苦澀道:“扶蘇啊,你這連最基本的從政權謀都不懂,過去是怎敢妄談仁善的?父皇當初便不止一次的教訓過,國家大政,事事關乎生死存亡,你若是當初上了心,又豈會今時毫無所察?”

另一邊。

胡亥撓了撓頭,遲疑道:“難道分封纔是對的?”

“不過你前面不是說秦跟周不一樣嗎?”

“而且分封若真有這麼多好處,始皇怎麼可能不採納?”

嵇恆輕笑一聲,道:“伱說的沒錯,若分封真有這麼多好處,始皇怎麼可能不採納?”

“而且王綰的建議,可是近乎得到了整個朝野的支持,以始皇的才情,恐怕一早就看出了其中利處。”

“但始皇是怎麼做的?”

“始皇選擇了跟朝野背向的郡縣制。”

“原因就是你提到的。”

“秦不是周!”

“周能行分封,但秦不能。”

“王綰考慮的很周全,但他忽略了一點,也是最爲關鍵的一點。”

“大秦跟周是不一樣的!”

“具體是哪裡不一樣?”胡亥凝聲道。

嵇恆大口飲了一口酒,嘴角露出一抹冷色,問道:“周天子統治天下靠的是什麼?”

胡亥一愣。

這怎麼還問起自己來了?

隔牆。

“是禮!”扶蘇面色有些發白。

嵇恆漠然道:“是禮。”

“禮是什麼?”

“禮是彰顯貴族尊卑的東西。”

“周分封的諸侯,都是貴族,他們自然樂於用這套體系,去彰顯自己高貴的身份,去確立自己的威信。”

“但秦不一樣。”

“秦是法!”

“禮是上層貴族的東西,但法是下沉地方的。”

“禮是隻需要讓上層貴族接受,但法卻是要天下所有人接受。”

“禮可以因俗而治。”

“因爲禮不下庶人,能執禮的都是貴族。”

“只要貴族接納了,底層民衆接不接受,根本就不重要。”

“因爲底層人本就無‘禮’。”

“因俗而治,是治不到底層人身上。”

“‘周禮’推崇的君臣有位、貴賤有別、尊卑有等,那是貴族之間纔有的。”

“這一套很容易被地方夷人首領接受,只要不太過苛求,給到這些夷人首領足夠的尊重和地位,他們自是樂於融入周禮的環境。”

“所以因俗而治能讓民心歸服。”

“然法不行。”

“法若是因俗而治,無異是各地異法。”

“到時天下依舊諸事皆異。”

“甚至會因爲沒有了動盪,讓這些異樣徹底穩固,就算朝廷日後廢除分封,但法令異制的情況,早已深入人心,也早爲世人接受,等到那時,再想‘一統’難度堪比登天。”

“齊地魚鹽豐富,商稅很多,可以減農稅。”

“楚地叛亂頻發,因俗而治,當輕罪輕罰。”

“趙地對秦怨恨,因俗而治,當寬厚待之。”

“還有燕地多遊俠,魏地多私學,韓地多風月,”

“若是爲招徠人心,都選擇因俗而治,勢必要施惠於各地。”

“此舉固然招徠了各地民心,但誰又考慮過關中?”

“孔子曾說過,人不患寡而患不均!”

“關中民衆是隨大秦征戰天下的,他們是勝利者,結果過的還不如戰敗之地,這讓他們會如何想?”

“或許朝廷可將六地因俗盡加關中。”

“但這樣一來,那是大秦掃滅了六國,還是六國滅了秦呢?”

聞言。

胡亥臉色陡變。

連忙道:“自是秦滅了六國。”

嵇恆輕笑一聲,道:“姑且不論這個。”

“就說六地因俗盡加於關中,那也意味着關中要改律令,如此折騰下來,朝堂能不能通過,朝廷能不能承擔後果,關中民衆會不會滿意我不知道,但關中一定會自潰。”

“若是關中不變,六地因俗而治,六地本就律法寬鬆,而今天下一國,豈會不讓關中人嚮往?”

“因而無論怎麼做,一旦大秦選擇因俗而治,都會動搖關中根基。”

“因爲大秦的根基是法!”

“法豈能輕變?”

“所以始皇纔會堅定推行郡縣制。”

“大秦沒得選!”

“因俗而治就不適合大秦。”

“大秦只能堅定的選擇‘大一統’路線。”

“但這就陷入了另一個麻煩。”

“大秦推行的‘大一統’,在秦人眼中,的確是利國利民,但落到關東之民眼中,這些政策無疑都是暴政。”

“所以世人眼中的暴秦,‘暴’的非只是律令。”

“還有大一統!!!”

(本章完)

第220章 張蒼的心思!(求訂閱)第50章 自託於無爲,非士之情也!(求收藏)第428章 宮中激盪生!(明日三更)第285章 吳廣之怒!(求訂閱)第241章 天與弗取,反受其咎!(求訂閱)第145章 沒有信息差,就製造信息差!(求訂第192章 職業軍人的雛形!(求訂閱)第501章 這不是改制,這是變法!(求訂閱)第171章 牝雞司晨,必致災禍!(求訂閱)第29章 洞悉真相!(求收藏)第237章 天下水太深,你握不住的!(第一更第195章 雲中等君來!(求訂閱)第81章 見事貴見缺!(求收藏)第198章 趙佗的不悅!(求訂閱)第40章 胡服騎射!(求收藏)第208章 政治就是不講道理的!(求訂閱)第262章 始皇,你讓我失望了!(求訂閱)第23章 二次分封!(求收藏)第148章 我張蒼命苦啊!(求訂閱)第4章 大舟已過巨波海,新帆卻覆江河前!(第286章 請御史教我!!!(求訂閱)第184章 嬴政宮外的影子?(六千字第一更)第355章 羅網網羅天下!(求訂閱)第25章 矯枉必須過正!(求收藏)第186章 軍政分離是大秦的紅線!(六千字第第406章 背黑鍋還是讓張耳來!(求訂閱)第106章 樓會塌嗎?!(求訂閱)第371章 人走茶涼!(求訂閱)第505章 時不我待,殺伐開路!(求訂閱)第35章 法!勢!術!(求收藏)第368章 賬有兩本,一本經濟,一本政治!(第306章 大秦沒有第二個商鞅了!(求訂閱)第395章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求訂閱)第178章 從重從嚴從快!(求訂閱)第427章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求訂閱)第94章 只是些許風浪!(求訂閱)第23章 二次分封!(求收藏)第465章 第四百六十五 地方小諸侯!(求訂閱第393章 扁鵲之死!(求訂閱)第279章 誰又甘心只當一個亭長呢?!(求訂第47章 兒臣感覺大秦要亡了!(求收藏)第282章 謀事在人,成事又豈能由天?(求訂第104章 勿謂言之不預也!(求訂閱)第490章 變革前夕!(求訂閱)第499章 是風,是浪,是青萍,是微瀾!(求第441章 生前身後事!(求訂閱)第29章 洞悉真相!(求收藏)第279章 誰又甘心只當一個亭長呢?!(求訂第293章 望祀虞舜於九嶷山!(求訂閱)第305章 七國論!(下)第28章 我是民!(求收藏)第374章 塵埃落定!(求訂閱)第179章 小不忍則亂大謀!(求訂閱)第111章 時日曷喪,予及汝偕亡!(求訂閱)第322章 吏者,民之所懸命也!(34,第四更第69章 有囑!(求收藏)第104章 勿謂言之不預也!(求訂閱)第169章 軍功爵制要變?(求訂閱)第145章 沒有信息差,就製造信息差!(求訂第448章 有傷人和!(求訂閱)第404章 栽贓彭越?!(求訂閱)第111章 時日曷喪,予及汝偕亡!(求訂閱)第23章 二次分封!(求收藏)第184章 嬴政宮外的影子?(六千字第一更)第507章 天下大治(本書完)第11章 儒家必須死!(求收藏)第142章 疑罪從有!(求訂閱)第155章 法律能滯後,但法官不能!(求訂閱第425章 要當就當‘皇商’!(求訂閱)第493章 我不急,可以等!(求訂閱)第14章 示強!(求收藏)第256章 明年祖龍死!!!(求訂閱)第190章 我,嵇恆,惡龍也!(求訂閱)第475章 再無言先生!(求訂閱)第164章 官是官,商是商!(求訂閱)第2章 天之變局,尚未始定!(求收藏)第398章 很多人都在等你死!(求訂閱)第356章 江山代有才人出!(求訂閱)第495章 這就是大秦的體制!(求訂閱)第237章 天下水太深,你握不住的!(第一更第406章 背黑鍋還是讓張耳來!(求訂閱)第14章 示強!(求收藏)第307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求訂閱)第191章 人人有氏,等於人人無氏!(求訂閱第248章 只是一場大換人罷了?(求訂閱)第162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求訂閱)第70章 富 貴!(求月票)第358章 權力的更替,也是財富的更替!(求第110章 莫要自誤!(求訂閱)第49章 沛縣蕭何當爲最!(求收藏)第133章 案問莫服!(求訂閱)第71章 蝴蝶不見莊周醒!(求月票)第178章 從重從嚴從快!(求訂閱)第197章 將士的釋懷!(求訂閱)第342章 大秦新政兮,綿綿無疆!(求訂閱)第313章 離間算計!(14)第204章 寧爲雞頭,不做鳳尾!(求訂閱)第18章 子不語怪力亂神!(求收藏)第235章 李斯的害怕!(求訂閱月票)第28章 我是民!(求收藏)
第220章 張蒼的心思!(求訂閱)第50章 自託於無爲,非士之情也!(求收藏)第428章 宮中激盪生!(明日三更)第285章 吳廣之怒!(求訂閱)第241章 天與弗取,反受其咎!(求訂閱)第145章 沒有信息差,就製造信息差!(求訂第192章 職業軍人的雛形!(求訂閱)第501章 這不是改制,這是變法!(求訂閱)第171章 牝雞司晨,必致災禍!(求訂閱)第29章 洞悉真相!(求收藏)第237章 天下水太深,你握不住的!(第一更第195章 雲中等君來!(求訂閱)第81章 見事貴見缺!(求收藏)第198章 趙佗的不悅!(求訂閱)第40章 胡服騎射!(求收藏)第208章 政治就是不講道理的!(求訂閱)第262章 始皇,你讓我失望了!(求訂閱)第23章 二次分封!(求收藏)第148章 我張蒼命苦啊!(求訂閱)第4章 大舟已過巨波海,新帆卻覆江河前!(第286章 請御史教我!!!(求訂閱)第184章 嬴政宮外的影子?(六千字第一更)第355章 羅網網羅天下!(求訂閱)第25章 矯枉必須過正!(求收藏)第186章 軍政分離是大秦的紅線!(六千字第第406章 背黑鍋還是讓張耳來!(求訂閱)第106章 樓會塌嗎?!(求訂閱)第371章 人走茶涼!(求訂閱)第505章 時不我待,殺伐開路!(求訂閱)第35章 法!勢!術!(求收藏)第368章 賬有兩本,一本經濟,一本政治!(第306章 大秦沒有第二個商鞅了!(求訂閱)第395章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求訂閱)第178章 從重從嚴從快!(求訂閱)第427章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求訂閱)第94章 只是些許風浪!(求訂閱)第23章 二次分封!(求收藏)第465章 第四百六十五 地方小諸侯!(求訂閱第393章 扁鵲之死!(求訂閱)第279章 誰又甘心只當一個亭長呢?!(求訂第47章 兒臣感覺大秦要亡了!(求收藏)第282章 謀事在人,成事又豈能由天?(求訂第104章 勿謂言之不預也!(求訂閱)第490章 變革前夕!(求訂閱)第499章 是風,是浪,是青萍,是微瀾!(求第441章 生前身後事!(求訂閱)第29章 洞悉真相!(求收藏)第279章 誰又甘心只當一個亭長呢?!(求訂第293章 望祀虞舜於九嶷山!(求訂閱)第305章 七國論!(下)第28章 我是民!(求收藏)第374章 塵埃落定!(求訂閱)第179章 小不忍則亂大謀!(求訂閱)第111章 時日曷喪,予及汝偕亡!(求訂閱)第322章 吏者,民之所懸命也!(34,第四更第69章 有囑!(求收藏)第104章 勿謂言之不預也!(求訂閱)第169章 軍功爵制要變?(求訂閱)第145章 沒有信息差,就製造信息差!(求訂第448章 有傷人和!(求訂閱)第404章 栽贓彭越?!(求訂閱)第111章 時日曷喪,予及汝偕亡!(求訂閱)第23章 二次分封!(求收藏)第184章 嬴政宮外的影子?(六千字第一更)第507章 天下大治(本書完)第11章 儒家必須死!(求收藏)第142章 疑罪從有!(求訂閱)第155章 法律能滯後,但法官不能!(求訂閱第425章 要當就當‘皇商’!(求訂閱)第493章 我不急,可以等!(求訂閱)第14章 示強!(求收藏)第256章 明年祖龍死!!!(求訂閱)第190章 我,嵇恆,惡龍也!(求訂閱)第475章 再無言先生!(求訂閱)第164章 官是官,商是商!(求訂閱)第2章 天之變局,尚未始定!(求收藏)第398章 很多人都在等你死!(求訂閱)第356章 江山代有才人出!(求訂閱)第495章 這就是大秦的體制!(求訂閱)第237章 天下水太深,你握不住的!(第一更第406章 背黑鍋還是讓張耳來!(求訂閱)第14章 示強!(求收藏)第307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求訂閱)第191章 人人有氏,等於人人無氏!(求訂閱第248章 只是一場大換人罷了?(求訂閱)第162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求訂閱)第70章 富 貴!(求月票)第358章 權力的更替,也是財富的更替!(求第110章 莫要自誤!(求訂閱)第49章 沛縣蕭何當爲最!(求收藏)第133章 案問莫服!(求訂閱)第71章 蝴蝶不見莊周醒!(求月票)第178章 從重從嚴從快!(求訂閱)第197章 將士的釋懷!(求訂閱)第342章 大秦新政兮,綿綿無疆!(求訂閱)第313章 離間算計!(14)第204章 寧爲雞頭,不做鳳尾!(求訂閱)第18章 子不語怪力亂神!(求收藏)第235章 李斯的害怕!(求訂閱月票)第28章 我是民!(求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