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周禮,秦法!(求收藏)

第24章 周禮,秦法!(求收藏)

隔牆。

扶蘇若有所思。

他已經盡數聽明白了。

王綰的建議是大秦暫行分封以收攏民心。

嵇恆之所以說這麼多,主要是爲了澄明行分封的好處。

周公行分封,將諸侯分於四方,實現了周王室一家獨大,徹底坐穩天下。

周王自此成爲名副其實的周天子。

各地諸侯因地制宜,因俗而治,歸服民心,不僅實現了開疆拓土,還將周公推行的制度傳遍天下。

大秦同樣可以效仿。

天下苦戰久矣,關東更是疲憊,大秦若分封子弟於四方,讓子弟去因俗而治、收復民心,而朝廷則可以在接下來幾十年休養生息,等到關東民心歸復之後,朝廷再廢除分封,將權柄徹底收回。

繼而實現天下大治!

一念至此。

扶蘇已有所意動。

這暫行分封的建議,的確最切實可行。

轉念。

扶蘇就眉頭一皺。

王綰的建議不可謂不周全,而且還充分汲取了周代經驗。

若是推行,大有可爲。

但嵇恆都能看出其中利好,始皇又豈會看不出?

然現實卻是,始皇不僅沒聽王綰建議,反而力排衆議,執意推行郡縣,這又是爲何?

扶蘇低眉思索着。

他很清楚,始皇這麼做,定有其中道理。

他在腦海回想了一下,這幾日看的竹簡,卻是沒發現端倪。

扶蘇苦笑一聲。

事到如今,他也是明白了。

他的確看了不少資料,但實則就看到了皮毛。

暗處的門道,根本就沒涉及。

若非嵇恆講解,只怕還渾然不覺。

而這或許纔是普遍情況,畢竟能晉升朝堂的,哪有什麼等閒之輩?

一言一行都暗藏玄機。

他今後要學習的東西還有很多。

扶蘇又在腦海想了想,最終還是無奈放棄了。

他實在想不到始皇這麼做的理由。

扶蘇長身而立,面露苦澀道:“扶蘇啊,你這連最基本的從政權謀都不懂,過去是怎敢妄談仁善的?父皇當初便不止一次的教訓過,國家大政,事事關乎生死存亡,你若是當初上了心,又豈會今時毫無所察?”

另一邊。

胡亥撓了撓頭,遲疑道:“難道分封纔是對的?”

“不過你前面不是說秦跟周不一樣嗎?”

“而且分封若真有這麼多好處,始皇怎麼可能不採納?”

嵇恆輕笑一聲,道:“伱說的沒錯,若分封真有這麼多好處,始皇怎麼可能不採納?”

“而且王綰的建議,可是近乎得到了整個朝野的支持,以始皇的才情,恐怕一早就看出了其中利處。”

“但始皇是怎麼做的?”

“始皇選擇了跟朝野背向的郡縣制。”

“原因就是你提到的。”

“秦不是周!”

“周能行分封,但秦不能。”

“王綰考慮的很周全,但他忽略了一點,也是最爲關鍵的一點。”

“大秦跟周是不一樣的!”

“具體是哪裡不一樣?”胡亥凝聲道。

嵇恆大口飲了一口酒,嘴角露出一抹冷色,問道:“周天子統治天下靠的是什麼?”

胡亥一愣。

這怎麼還問起自己來了?

隔牆。

“是禮!”扶蘇面色有些發白。

嵇恆漠然道:“是禮。”

“禮是什麼?”

“禮是彰顯貴族尊卑的東西。”

“周分封的諸侯,都是貴族,他們自然樂於用這套體系,去彰顯自己高貴的身份,去確立自己的威信。”

“但秦不一樣。”

“秦是法!”

“禮是上層貴族的東西,但法是下沉地方的。”

“禮是隻需要讓上層貴族接受,但法卻是要天下所有人接受。”

“禮可以因俗而治。”

“因爲禮不下庶人,能執禮的都是貴族。”

“只要貴族接納了,底層民衆接不接受,根本就不重要。”

“因爲底層人本就無‘禮’。”

“因俗而治,是治不到底層人身上。”

“‘周禮’推崇的君臣有位、貴賤有別、尊卑有等,那是貴族之間纔有的。”

“這一套很容易被地方夷人首領接受,只要不太過苛求,給到這些夷人首領足夠的尊重和地位,他們自是樂於融入周禮的環境。”

“所以因俗而治能讓民心歸服。”

“然法不行。”

“法若是因俗而治,無異是各地異法。”

“到時天下依舊諸事皆異。”

“甚至會因爲沒有了動盪,讓這些異樣徹底穩固,就算朝廷日後廢除分封,但法令異制的情況,早已深入人心,也早爲世人接受,等到那時,再想‘一統’難度堪比登天。”

“齊地魚鹽豐富,商稅很多,可以減農稅。”

“楚地叛亂頻發,因俗而治,當輕罪輕罰。”

“趙地對秦怨恨,因俗而治,當寬厚待之。”

“還有燕地多遊俠,魏地多私學,韓地多風月,”

“若是爲招徠人心,都選擇因俗而治,勢必要施惠於各地。”

“此舉固然招徠了各地民心,但誰又考慮過關中?”

“孔子曾說過,人不患寡而患不均!”

“關中民衆是隨大秦征戰天下的,他們是勝利者,結果過的還不如戰敗之地,這讓他們會如何想?”

“或許朝廷可將六地因俗盡加關中。”

“但這樣一來,那是大秦掃滅了六國,還是六國滅了秦呢?”

聞言。

胡亥臉色陡變。

連忙道:“自是秦滅了六國。”

嵇恆輕笑一聲,道:“姑且不論這個。”

“就說六地因俗盡加於關中,那也意味着關中要改律令,如此折騰下來,朝堂能不能通過,朝廷能不能承擔後果,關中民衆會不會滿意我不知道,但關中一定會自潰。”

“若是關中不變,六地因俗而治,六地本就律法寬鬆,而今天下一國,豈會不讓關中人嚮往?”

“因而無論怎麼做,一旦大秦選擇因俗而治,都會動搖關中根基。”

“因爲大秦的根基是法!”

“法豈能輕變?”

“所以始皇纔會堅定推行郡縣制。”

“大秦沒得選!”

“因俗而治就不適合大秦。”

“大秦只能堅定的選擇‘大一統’路線。”

“但這就陷入了另一個麻煩。”

“大秦推行的‘大一統’,在秦人眼中,的確是利國利民,但落到關東之民眼中,這些政策無疑都是暴政。”

“所以世人眼中的暴秦,‘暴’的非只是律令。”

“還有大一統!!!”

(本章完)

第343章 途中染疾!(求訂閱)第344章 絕望的趙高!(求訂閱)第283章 我,閻樂,大秦丞相?(求訂閱)第93章 大丈夫謀天下!(求訂閱)第22章 從俗而治!(求收藏)第137章 蝴蝶振翅!(求訂閱)第454章 關東亂,局勢明!(求訂閱)第229章 殿下不得人心!(求訂閱)第451章 秦廷不滅,天下不寧!(求訂閱)第187章 喪事喜辦!(六千字第二更)第482章第269章 我,閻樂,試探嵇恆?!(求訂閱)第191章 人人有氏,等於人人無氏!(求訂閱第200章 秦風依舊!(求訂閱)第293章 望祀虞舜於九嶷山!(求訂閱)第331章 取士於衆!(求訂閱)第52章 法之天下,儒之教化!(求收藏)第380章 年少不知愁滋味,待到成人萬事催!第378章 蒙恬教弟!(求訂閱)第29章 洞悉真相!(求收藏)第345章 性情至真的胡亥!(求訂閱)第503章 野心之大,曠古未有!(求訂閱)第283章 我,閻樂,大秦丞相?(求訂閱)第261章 勝天半子?!(求訂閱)第485章 百官共監之!(求訂閱)第117章 以霸道之舉,行躍進之法!(求訂閱第123章 立賢?立長?立成人!(求訂閱)第325章 秦之變局,便在於吏!(23)第244章 敲打趙佗!(求訂閱)第387章 劍走偏鋒!(求訂閱)第267章 修人事以勝天!!!(求訂閱)第235章 李斯的害怕!(求訂閱月票)第295章 法不阿貴,繩不撓曲!(求訂閱)第166章 民最可欺,也最不可欺!(求訂閱)第23章 二次分封!(求收藏)第369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求訂閱)第288章 大秦強大之實也!(求訂閱)第362章 富貴不還鄉,如錦衣夜行!(求訂閱第145章 沒有信息差,就製造信息差!(求訂第388章 鳴鏑弒父!(求訂閱)第232章 張蒼:爲何總有人想害我?!(六千第205章 兩份送往咸陽的奏疏!(求訂閱)第408章 狡兔三窟!(求訂閱)第478章 諸位大臣敢嗎?(第三更)第365章 請辭?!(求訂閱)第47章 兒臣感覺大秦要亡了!(求收藏)第348章 天下誤解大秦久矣!(求訂閱)第189章 努力的真相!!!(求訂閱)第117章 以霸道之舉,行躍進之法!(求訂閱第294章 大政不修,天下難平!(求訂閱)第184章 嬴政宮外的影子?(六千字第一更)第428章 宮中激盪生!(明日三更)第288章 大秦強大之實也!(求訂閱)第186章 軍政分離是大秦的紅線!(六千字第第445章 裂土封侯!(求訂閱)第332章 爲的不是賢,是維穩!(明天開始三第506章 重百家而輕諸子!第415章 鐵面判官!(求訂閱)第23章 二次分封!(求收藏)第494章 爲的是安民樂業!(求訂閱)第483章 改制府人選!(求訂閱)第33章 是非!(求收藏)第351章 清者自清?!(求訂閱)第197章 將士的釋懷!(求訂閱)第347章 人以羣分!(求訂閱)第372章 爲何跟朕聽到的不同?!(求訂閱)第440章 洗塵宴!(求訂閱)第362章 富貴不還鄉,如錦衣夜行!(求訂閱第69章 有囑!(求收藏)第429章 丞相當真想輔佐扶蘇嗎?!(求訂閱第160章 表裡不一的狠人!(求訂閱)第352章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第217章 扶蘇的政見!(求月票)第88章 專賣的誘惑!(求訂閱)第174章 和而不同!(求訂閱)第43章 法即是儒!(求收藏)第453章 我劉季要跑,誰能阻止?!(求訂閱第223章 裡子兜不住,面子就得破!(求訂閱第287章 欲治中國者,海納爲本!(求訂閱)第460章 虛晃一招,滅陳攻趙!(求訂閱)第22章 從俗而治!(求收藏)第80章 渴而穿井!(求收藏)第375章 經濟上的開源節流!(明天兩更)第380章 年少不知愁滋味,待到成人萬事催!第182章 以奸民治善民,國治!(六千字第一第4章 大舟已過巨波海,新帆卻覆江河前!(第198章 趙佗的不悅!(求訂閱)第304章 七國論!(中)第92章 治大國如烹小鮮!(求訂閱)第5章 嵇恆真因我而死?(求收藏)第167章 朝堂的漩渦!(求訂閱)第227章 人人有學上,人人可爲吏!(求訂閱第376章 用空間換取時間!(求訂閱)第61章 天機不可泄露!(求收藏)第44章 儒家一定會捲土重來!(求收藏)第32章 胡亥的憤怒!(求收藏,求追讀)第152章 落英飄搖!(求訂閱)第389章 離間匈奴,恩賜商賈!(求訂閱)第352章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第343章 途中染疾!(求訂閱)第344章 絕望的趙高!(求訂閱)第283章 我,閻樂,大秦丞相?(求訂閱)第93章 大丈夫謀天下!(求訂閱)第22章 從俗而治!(求收藏)第137章 蝴蝶振翅!(求訂閱)第454章 關東亂,局勢明!(求訂閱)第229章 殿下不得人心!(求訂閱)第451章 秦廷不滅,天下不寧!(求訂閱)第187章 喪事喜辦!(六千字第二更)第482章第269章 我,閻樂,試探嵇恆?!(求訂閱)第191章 人人有氏,等於人人無氏!(求訂閱第200章 秦風依舊!(求訂閱)第293章 望祀虞舜於九嶷山!(求訂閱)第331章 取士於衆!(求訂閱)第52章 法之天下,儒之教化!(求收藏)第380章 年少不知愁滋味,待到成人萬事催!第378章 蒙恬教弟!(求訂閱)第29章 洞悉真相!(求收藏)第345章 性情至真的胡亥!(求訂閱)第503章 野心之大,曠古未有!(求訂閱)第283章 我,閻樂,大秦丞相?(求訂閱)第261章 勝天半子?!(求訂閱)第485章 百官共監之!(求訂閱)第117章 以霸道之舉,行躍進之法!(求訂閱第123章 立賢?立長?立成人!(求訂閱)第325章 秦之變局,便在於吏!(23)第244章 敲打趙佗!(求訂閱)第387章 劍走偏鋒!(求訂閱)第267章 修人事以勝天!!!(求訂閱)第235章 李斯的害怕!(求訂閱月票)第295章 法不阿貴,繩不撓曲!(求訂閱)第166章 民最可欺,也最不可欺!(求訂閱)第23章 二次分封!(求收藏)第369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求訂閱)第288章 大秦強大之實也!(求訂閱)第362章 富貴不還鄉,如錦衣夜行!(求訂閱第145章 沒有信息差,就製造信息差!(求訂第388章 鳴鏑弒父!(求訂閱)第232章 張蒼:爲何總有人想害我?!(六千第205章 兩份送往咸陽的奏疏!(求訂閱)第408章 狡兔三窟!(求訂閱)第478章 諸位大臣敢嗎?(第三更)第365章 請辭?!(求訂閱)第47章 兒臣感覺大秦要亡了!(求收藏)第348章 天下誤解大秦久矣!(求訂閱)第189章 努力的真相!!!(求訂閱)第117章 以霸道之舉,行躍進之法!(求訂閱第294章 大政不修,天下難平!(求訂閱)第184章 嬴政宮外的影子?(六千字第一更)第428章 宮中激盪生!(明日三更)第288章 大秦強大之實也!(求訂閱)第186章 軍政分離是大秦的紅線!(六千字第第445章 裂土封侯!(求訂閱)第332章 爲的不是賢,是維穩!(明天開始三第506章 重百家而輕諸子!第415章 鐵面判官!(求訂閱)第23章 二次分封!(求收藏)第494章 爲的是安民樂業!(求訂閱)第483章 改制府人選!(求訂閱)第33章 是非!(求收藏)第351章 清者自清?!(求訂閱)第197章 將士的釋懷!(求訂閱)第347章 人以羣分!(求訂閱)第372章 爲何跟朕聽到的不同?!(求訂閱)第440章 洗塵宴!(求訂閱)第362章 富貴不還鄉,如錦衣夜行!(求訂閱第69章 有囑!(求收藏)第429章 丞相當真想輔佐扶蘇嗎?!(求訂閱第160章 表裡不一的狠人!(求訂閱)第352章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第217章 扶蘇的政見!(求月票)第88章 專賣的誘惑!(求訂閱)第174章 和而不同!(求訂閱)第43章 法即是儒!(求收藏)第453章 我劉季要跑,誰能阻止?!(求訂閱第223章 裡子兜不住,面子就得破!(求訂閱第287章 欲治中國者,海納爲本!(求訂閱)第460章 虛晃一招,滅陳攻趙!(求訂閱)第22章 從俗而治!(求收藏)第80章 渴而穿井!(求收藏)第375章 經濟上的開源節流!(明天兩更)第380章 年少不知愁滋味,待到成人萬事催!第182章 以奸民治善民,國治!(六千字第一第4章 大舟已過巨波海,新帆卻覆江河前!(第198章 趙佗的不悅!(求訂閱)第304章 七國論!(中)第92章 治大國如烹小鮮!(求訂閱)第5章 嵇恆真因我而死?(求收藏)第167章 朝堂的漩渦!(求訂閱)第227章 人人有學上,人人可爲吏!(求訂閱第376章 用空間換取時間!(求訂閱)第61章 天機不可泄露!(求收藏)第44章 儒家一定會捲土重來!(求收藏)第32章 胡亥的憤怒!(求收藏,求追讀)第152章 落英飄搖!(求訂閱)第389章 離間匈奴,恩賜商賈!(求訂閱)第352章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