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章 準備迎接

被百姓打心裡的愛戴的那種感覺是非常爽的,所以,即便是大熱天的,李世民也沒有讓隊伍走的太快,他要儘可能多的看到百姓的笑臉,說白了,就是想賺取更多的民心。

他這次北上,可不是自己獨自一個人去的,滿朝文武中,實職官員基本都隨行,連長安的大軍都帶去了五萬,誰叫今年各地提前豐收,國家有糧呢!

留下來監國的是長孫皇后和宰相蕭,一個主掌皇宮內務,一個主掌長安政務,長孫皇后基本就是老樣子沒變,蕭則是有的忙,幫關中百姓把田地裡產出的東西賣出去就是他的任務,至於其它的政務方面的奏章,會直接轉奏到善陽,反正各部官員都隨着李世民往善陽趕了。

幸福村自從田地裡的農作物開始成熟,就每天都在報紙上刊登收購農作物的廣告,隨着這些廣告不斷的轟炸,百姓們也知道了自己種出來的這些東西的行情。

除了糧食之外,百姓們田地裡種出來的棉花,西瓜,哈密瓜,香瓜等農作物,在幸福村都有最低保護價收購,別的人想用低價騙走他們的收成,是不可能的。

通過趙幕春事件,孫享福一早就考慮到了產出過多這個問題,所以,在等農作物成熟的這段時間裡,幸福村建造了很多個大倉庫,而渭水之上,兩萬石載重的大水輪船至少停靠了十艘,一萬石左右的小水輪船,也停靠了近百艘,這差不多是楊順水的船廠這三年生產出來的所有貨運船隻了。

這些船會將西瓜,哈密瓜等容易保存的水果沿着運河送往下游的所有城市,批發給當地的商戶售賣,而逐漸從田地裡收上來的棉花,則是被幸福村囤積,取籽,製作棉衣,棉被,棉布,在秋冬來臨的時候,纔會對外銷售。

未來一兩年內建成的渭南工業區裡,會有一個達到數萬人規模的紡織廠,每年,那裡都將會出產幾百萬,上千萬件棉衣棉被,以及數量龐大的棉布,有這樣的產量供應,在關中普及的話,估計一年內就會做到,在全國普及的時間,也不會超過三年。

將自家產出拉到小河集碼頭來賣的百姓,不僅輕鬆的還掉了借貸種苗的錢,多餘的錢,還能將自家一年的稅收全部交齊,除此之外,還有小小的結餘。

這還只是賣了幸福村點名收購的幾種作物而已,小麥田裡產出的小麥,由於產量翻倍,足夠他們吃兩年的了,收割之後的瓜地,還能種植一季夏豆,這可都是純收入。

爲了推廣棉製產品,幸福的工作人員會給所有還清了種苗借款的百姓兩張小票,並且告訴他們,憑着這個票,秋冬的時候,可以到長安聶三孃的紡織作坊半價買棉被,或者棉衣,一張票僅限買一件。

至於棉衣棉被什麼樣,百姓們在幸福村都能看的到,拿到了小票的百姓,都將其揣在懷裡收好,等到時候,給家裡置辦這些東西的時候,也能省些錢。

掌管稅收和新農村建設的長孫無忌是無法離開長安的,最近,他的下巴也差點快笑歪了。

百姓們把田地裡生產出來的農作物在幸福村換了錢,繳稅,存款的熱情很高,他們現在比較信任官府,甚至有些地方爲了投表現,讓新農村快些建設到自己這邊來,將整村全年的稅收全部提前上繳了。

而且,讓他意想不到的是,長安,萬年,藍田三縣在建的新農村裡,有好多戶人家,直接將全部房款繳齊了。

十貫錢而已,家裡有多餘壯丁在幫人家做工的,這幾個月,基本能掙到一半,加上田地裡的產出,足夠了。

華夏民的族百姓就這麼實在,尤其是古人,不喜歡欠債,很喜歡儲存,這都是被生活逼迫出來的習慣,一直到了後世,我國百姓也一直保留着這個習慣,與歐美的提前消費,全民信貸有着較大差異。

現在,長孫無忌只恨工匠的人數不夠多,不能更加快速的建房,否則,他今年都準備提前將周邊一兩個縣也劃入新農村計劃之中,因爲財政足夠支持。

錢是恆定的,但它一高速流通起來,起到的效果就大了,每年一點點小的改變,積攢的多了,就是大變樣,長孫無忌相信關中的大變樣,在三到五年之內就能到來。

北行的車隊中,拿着勺子挖西瓜吃的李承乾很興奮,到了善陽之後,他就是一隻自由飛翔的鳥了,沒有長孫皇后在旁邊碎碎念,他的日子一定過的很美。

與之形成強烈反差的東珠,則是滿臉的惆悵,在長安生活的幾個月裡,她吃到了太多的美食,喝到了太多的美酒,受到了太多人的讚賞和崇拜,而現在,她要返回草原了。

“真有點捨不得這裡。”

同樣在吃西瓜解暑的尉遲寶林聽到東珠這聲感嘆之後,笑着接話道,“捨不得這裡的什麼?人麼?”

“都捨不得。”

“捨不得好啊!捨不得就留下來,你放心,這次我去了善陽之後,就找你哥哥提親,等你嫁給了我,想在長安住多久都行。”

“好啊好啊!就是怕我哥哥不同意。”

“呃,那個,你答應嫁給我?”

“不是你說嫁給你之後,想在長安住多久都行的嗎?”

“是啊!可是”

尉遲寶林不知道該如何說起,要是他老婆是因爲想留在長安而嫁給他,說出去,只怕是個笑話,而且,東珠這也答應的太順溜了吧!難道女孩子不應該矜持一下的麼?

這幸福簡對他來說來的太突然了。

草原上的女子,可不知道矜持是個什麼鬼東西,比半野人好不了多少的薛延陀部女子,只要是看對眼了的男子,第一天認識就拉到帳篷裡去洞房的情況都有,跟何況像尉遲寶林這樣在她身邊陪了她七八個月的人。

所以,這個事情,尉遲寶林不得不跟同在車隊中的老爹尉遲恭彙報,然後,尉遲恭又不得不把這個事情給李世民彙報,畢竟,東珠是他封的永樂公主。

“哈哈哈,此乃美事一樁,敬德無需擔憂,朕這就去信一封給孫正明,讓他與夷男接洽,朕去善陽,夷男也該來參拜,正好也一齊把他們的婚事辦了。”

李世民現在的心情大好,碰到什麼事都覺得是好事,只是他沒有想過,爲了讓他心情好,有的人做了多少工作。

沒幾天,快馬就將李世民給孫享福的信送到了,此時,孫享福正在抓緊最後的時間搶種,整天都忙的灰頭土臉的,然而,李世民既然有吩咐,他也不得不暫時停下來照做。

“夷男派過來催促我們幫他建城的使者還在城中嗎?”孫享福從田埂裡走了出來,向在馬路旁調配安排的褚遂良問道。

現在,褚遂良已經是實際上的善陽刺史了,經過幾個月的熟悉之後,孫享福將善陽政治方面的事務全部交給了他,而他自己,只負責農耕事務,此後,他也不想做具體管事的官,只做一個總覽全局和發展戰略的制定者就好。

“在的。”

褚遂良的記性很好,由於農忙,孫享福都沒有空接待那個使者,人家當然還沒回去。而且,現在夷男屬下有一趟到善陽辦差事的機會不容易,衆多頭領都是掙着搶着來這邊辦差,不管怎麼樣,到了這邊,大吃大喝,花天酒地的玩耍幾天是免不了的,所以,這些所謂的使者,也不着急着辦正事,這就是孫享福所使用的腐化計起的作用了。

“讓他今天下午到都督府商談正事吧!另外,這信件你也看看,咱們除了農忙之外,又有其它事情要乾了。”

孫享福將李世民的書信遞給了褚遂良,展開信紙,他首先看到的,就是李世民要求在善陽城閱兵,叫孫享福整訓軍隊,做好準備。

此外,就是叫夷男來善陽見駕的事情,以及尉遲寶林和東珠結婚的事情,李世民想通過閱兵,對於草原上的不安份子起到震懾作用,再通過賜婚的事情,向大家表示,大唐對於恭順的人,也是和藹可親的。

瞭解了李世民的意圖,孫享福自然是知道自己應該做些什麼準備了,閱兵,以及推動民族融合的政治秀,都需要他提前佈置好,並且,邀請夷男到善陽的事情,他也要在半個月內落實,因爲李世民差不多那個時間點,就會到來。

“都督,此次隨陛下前來的朝臣有不少,食宿方面,咱們怎麼安排?”

褚遂良將信件看完,馬上就找到了自己要負責的方面,向孫享福請示道。

“爲什麼要咱們安排?他們現在可是拿着朝廷的高薪呢!公事出差,朝廷還有補助,讓他們自己住客棧,吃酒樓去,咱們頂多給客棧行業提前打聲招呼,讓他們多騰留一些客房出來而已,要是把公家的東西給他們免費吃喝用,他們就會奢靡浪費,善陽府庫的錢糧,可都是民脂民膏,容不得他們揮霍,並且”

孫享福突然想到了點什麼,或許,能夠給李世民拿出來做做文章,便向褚遂良支招道。

聽完孫享福的一系列謀劃,褚遂良的嘴巴張的老大,心裡對孫享福是萬分佩服,難怪人家二十歲就封了郡公,還做了從二品的封疆大吏,這手段使出來,分分鐘都能利國利民,而且還能讓皇帝開心。

第一百零八章 水輪船第454章 軍議第649章 武媚孃的心思第246章 治國難第703章 送葡萄第626章 突然就亂了第170章 農門建立第四十八章 成親第484章 定襄的核心產業第675章 準備迎接新物種第198章 接種試驗第708章 一統的前奏第693章 去雲南第三十六章 告白詩第434章 王浩的陽謀第165章 忽悠第739章 三兄弟問政第222章 抗下一撥第七十七章 至尊皇庭第282章 談心第599章 國家要承受的起失敗第504章 先集個資第431章 難得休閒第699章 夷男病重第587章 世家的新經營模式第205章 動腦的習慣第676章 終於能出門了第613章 和李泰談談心第132章 進了寶地第175章 唐奉義第239章 特別行政區的構想第307章 成果喜人第245章 兩個瘋子的碰撞第511章 人才培養第584章 九垸縣第428章 渭南大勢第721章 開工第728章 輕輕揭過第178章 達成協議第553章 國際借貸第248章 魏徵到善陽第619章 九垸縣學第318章 如何處理糾紛第197章 獻策第496章 儒生論政第289章 渭南新城的計劃第437章 農工商學院第413章 女子爲官的開端第251章 中場休息第121章 見馮盎第714章 航海人第191章 朔州的規劃第469章 自救第699章 夷男病重第二十九章 國之利器第547章 進展第688章 帝后品嚐新作物第150章 滿船寶第一百章 回村子第六十六章 舌戰羣臣第206章 牽馬墜蹬第七十二章 馬周來訪第九十二章 小品發威第211章 戰略第379章 對於蜀中的建議第六十章 皇帝駕到第471章 沒有難度第730章 人類的新時代第723章 又見祿東贊第604章 擺鐘第583章 回程第七十六章 盤賬第八十四章 佛與道第469章 自救第525章 組建海軍第七十七章 至尊皇庭第523章 貞觀六年開局第184章 善陽縣候第228章 再來一計第493章 儒家出招了第120章 急至嶺南第225章 陵前挖坑第319章 商業環境的重要性第744章 被點亮宋小魚第747章 造聖運動進行時第六十三章 各有心思第481章 大進項第740章 新時代的新問題第289章 渭南新城的計劃第九十二章 小品發威第374章 科舉制度定第376章 科舉考題第554章 全面佈局第585章 發展計劃第五十八章 開業前夕第360章 礦的問題第373章 城門答辯第519章 安排第697章 小震驚一下第599章 國家要承受的起失敗
第一百零八章 水輪船第454章 軍議第649章 武媚孃的心思第246章 治國難第703章 送葡萄第626章 突然就亂了第170章 農門建立第四十八章 成親第484章 定襄的核心產業第675章 準備迎接新物種第198章 接種試驗第708章 一統的前奏第693章 去雲南第三十六章 告白詩第434章 王浩的陽謀第165章 忽悠第739章 三兄弟問政第222章 抗下一撥第七十七章 至尊皇庭第282章 談心第599章 國家要承受的起失敗第504章 先集個資第431章 難得休閒第699章 夷男病重第587章 世家的新經營模式第205章 動腦的習慣第676章 終於能出門了第613章 和李泰談談心第132章 進了寶地第175章 唐奉義第239章 特別行政區的構想第307章 成果喜人第245章 兩個瘋子的碰撞第511章 人才培養第584章 九垸縣第428章 渭南大勢第721章 開工第728章 輕輕揭過第178章 達成協議第553章 國際借貸第248章 魏徵到善陽第619章 九垸縣學第318章 如何處理糾紛第197章 獻策第496章 儒生論政第289章 渭南新城的計劃第437章 農工商學院第413章 女子爲官的開端第251章 中場休息第121章 見馮盎第714章 航海人第191章 朔州的規劃第469章 自救第699章 夷男病重第二十九章 國之利器第547章 進展第688章 帝后品嚐新作物第150章 滿船寶第一百章 回村子第六十六章 舌戰羣臣第206章 牽馬墜蹬第七十二章 馬周來訪第九十二章 小品發威第211章 戰略第379章 對於蜀中的建議第六十章 皇帝駕到第471章 沒有難度第730章 人類的新時代第723章 又見祿東贊第604章 擺鐘第583章 回程第七十六章 盤賬第八十四章 佛與道第469章 自救第525章 組建海軍第七十七章 至尊皇庭第523章 貞觀六年開局第184章 善陽縣候第228章 再來一計第493章 儒家出招了第120章 急至嶺南第225章 陵前挖坑第319章 商業環境的重要性第744章 被點亮宋小魚第747章 造聖運動進行時第六十三章 各有心思第481章 大進項第740章 新時代的新問題第289章 渭南新城的計劃第九十二章 小品發威第374章 科舉制度定第376章 科舉考題第554章 全面佈局第585章 發展計劃第五十八章 開業前夕第360章 礦的問題第373章 城門答辯第519章 安排第697章 小震驚一下第599章 國家要承受的起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