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5章 屈突詮來訪

虞秀兒這次是真的生氣了,孫享福怎麼哄都沒用,好不容易把工作完成,得以休息,她都沒有讓孫享福上她的牀,搞的差不多當了半年和尚的孫享福,只能繼續硬挺着睡書房。

次日一早,孫享福就在書房裡接見了傳說中的密衛統領屈突詮,他是蔣國公屈突通的少子,屈突通也是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雖然是鮮卑人,但以忠節傳家,很得李世民信重。

只可惜孫享福在朝堂發跡的時候,他老人家已經重病在牀,沒多久就掛了,孫享福只是遠遠的見過幾面,並不熟悉。

屈突通死的時候都已經七十二歲了,他這個少子,年紀自然也不小,三十幾歲的樣子,至少與李世民相當,至於相貌,則是非常有的情報人員的特徵,那就是沒有特徵。

“關於王浩被殺一案,屈突統領有什麼要問的,就請問吧!我定當知無不言。”

密衛雖然份數皇帝家臣,但並無詳細的品級劃分,平時會因爲調查案件的需要,被李世民委以各種臨時的官職,以屈突通之功,屈突詮即便是少子,身上至少也應該背一個縣公的爵位,或者州刺史級別的官職纔是,不過,都沒有,明面上,他只是千牛衛的一個果毅校尉而已,但,凡是知道他密衛統領身份的人,無不以國公層次的身份來看他,就是連孫享福,也不敢在他面前託大,因爲,他可能是比皇宮宿衛將軍更得李世民信任的心腹中的心腹。

“呵呵,孫少師不必緊張,我昨日之所以沒有來,是因爲我把該調查的,都調查清楚了,今日登門,是因爲我把調查的結果呈送給陛下之後,來跟你聊幾句話與王浩之死無關的話。”

孫享福聞言,有些意外的道,“是嗎?那不知道,屈突統領調查的結果是什麼?”

屈突詮笑着答道,“王浩之死,自然是與孫少師無關的,您屬下的情報耳目,以及護衛,全部都健在,而且,就算是您要殺死王浩的話,也不會採用這種讓陛下最不能接受的手段,所以,您的嫌疑已經排除了,昨日收繳您府上護衛的一干武器裝備,我也直接帶來了府上,交還給您,到是請您不要見怪纔好。”

“不會,不會,您也是職責所在,那您有什麼聊的,就聊吧!不要這麼客氣,早前,我也做過皇室家臣呢!”

李世民和孫享福的關係,倒還沒有冷到要問個話,都需要別人代爲通傳的地步,屈突詮也是擔心孫享福目中無人,才準備在必要的時候,拿李世民出來壓一壓他,然而,現在他卻是一副出奇的配合的姿態,倒是搞的他有些枉做小人了。

“是這樣的,我想知道,您名下累積的衆多財富,將來會如何使用?”屈突詮一邊說着,一邊將一個冊子從懷中拿出了一個冊子來,擺在孫享福面前的書桌上道。

孫享福將其拿起來看了一下,臉上頓時變的十分精彩,這應該算是密衛的內部資料了,關鍵是,要不是屈突詮提供的這個冊子,孫享福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名下居然有這麼多產業,而且這麼掙錢,只是大致的看了一下上面的內容,孫享福便知道,這裡面所記載的東西,全部都是言之有物,實實在在的存在的。

總體來說,孫享福名下的產業,分五大塊,第一塊,也是最賺錢的一塊,當然是幸福村集體的產業,雖然孫享福執意只要五成的份子,但渭南的十幾個大工廠開着,每年光純利潤,就能掙好幾百萬貫,孫享福分一半,那至少也是兩百萬貫以上。

第二大板塊是渭南新城,那是一個超級大的地產項目,不說出售商品房的盈利,光是整座城池的商鋪,廠房,倉庫等等物業的租金,每年都是妥妥的超過百萬貫,另外,爲城市提供生活服務的收益,也是不少,加加埋埋,兩三百萬貫還是有,以孫享福在這個項目上的股份,得到的純利潤,沒有百萬貫,也有好幾十萬貫,其中,升值盈利的方面,無法計算,因爲,隨着人口越密集,商業約發達,這裡的物業,商鋪的價格,會成倍的往上翻。

當然,這在孫享福的產業中,也不算什麼大頭,而在全國已經有超過二十家大型分店的望江樓大酒店,以及原般股東投資的豆醬作坊,則算是孫享福名下的第三大產業板塊。

這個產業的全年純盈利,至少是五百萬貫起,要問二十多家店,和一個豆醬作坊而已,爲何有這麼高的收益?

這就得看這個產業集團化之後的規模有多大了。

望江樓它絕對不僅僅是一個酒樓那麼簡單,它的每一間分店,都有配套的農場,養殖場,其生產附加值都非常高。

比如在長安的養殖業,幾乎壟斷了整個雞鴨豬魚的幼苗市場,只要百姓們養這些東西,基本都會找望江樓下屬的養殖場購買種苗,而河南道,河東道,則全是由洛陽溪村的養殖場提供種苗,甚至,還會向淮南,江南,等沿運河沿岸,已經更遠的長江流域沿岸等全國大部分地區,銷售這些家禽家畜的幼崽種苗,盈利鉅萬,那是輕輕鬆鬆。

而豆醬作坊,則是大唐調味料行業絕對的領導者品牌,甚至是國際調味料市場的領導者品牌,現在,連西域人,印度人,都開始大量的食用大唐產的各種豆醬調味料,也因此,開設在揚州的都醬作坊,幾乎將整個淮南地區的大豆產出都收攏在了懷中,低價收購大豆,製作成美味的調味醬料之後,高價向外出售,或者出口,盈利,自然不是小數目。

而孫享福個人在這個產業裡面佔的股份比較多,以現在的交易量來算,每年的收益,只怕在兩百萬貫以上。

第四大板塊,則是北地的產業,作爲善陽最大的業主,香水,毛紡,皮料,地產等北方最高盈利的產業的唯一股東,孫享福每年在北地的純收益,至少超過三百萬貫,這還是唐奉義這個主管孫府北方產業的大管家,交了一本屈突詮根本查不明白的假賬本給他看的原因,實際上,孫享福在整個北地每年的盈利,可能會達到五百萬貫,從每年西域胡商每年在善陽交易的貨物量就可以大致算出。

至於第五大板塊,就是和馮盎合作的嶺南諸多產業,以及海外貿易板塊了,這方面,是非常難以估算的,只能看過往已經賺到手的,前前後後加起來,應該超過千萬貫了,平均到每年,至少也是兩百萬貫起,甚至可能有達到三四百萬貫,因爲許多東西的價值,馮盎自己都計算不清楚了。

至於像長江水路轉運公司這樣並不算多賺錢的產業,屈突詮都懶得統計了。

見孫享福饒有興趣的翻看着冊子,屈突詮咳嗽了一下打斷他,又道,“您名下的諸多產業,每年爲您帶來的收益高達千萬貫,甚至比朝廷的稅收也不差,雖然陛下並未在意此事,但是作爲陛下的臣子,爲大唐江山的安穩傳承,我必須要有所考慮。

像您這樣富可敵國,又手握重權,還有畜養私兵的先例之人,可是比王浩那樣的人還危險的存在。”

屈突詮說的每一點都是實實在在的東西,孫享福也不否認,就連畜養私兵,也是確實存在的,早前趙龍他們那八百人,便是孫享福的私人武裝,後來還擴大了,達到了三千人,雖然在高句麗之戰的時候,無私的奉獻給了朝廷,但這始終是不合規矩的事情,要是朝廷的大臣都們這麼做,諾幹年後,這天下,就不知道有幾人稱王,幾人稱帝了。

李世民此前一直沒有跟孫享福計較,是因爲他知道孫享福用這些人,具體是來做什麼的,但要說他心裡沒有梗,那也未必。

造反派出身的李世民,對於任何手握私兵的臣子,都比較敏感,尤其是這個臣子是非常得人心,有名望的臣子,若真是孫享福在他百年之後造反,指不定百姓們會偏向那一邊呢!

所以,屈突詮說的,其實全部都是李世民想說,而又不好開口說的事情,這是要借屈突詮的嘴,敲打敲打孫享福。

“那個,屈突統領,我名下的產業雖然賺錢,但是我的投資也大,這幾年大唐的各大項目,每一個我都是幾百萬貫,幾百萬貫的投,錢都花出去,用以帶動民生了”

“可是,您投出去的這些錢,將來會爲您賺來更多的錢。”

“那個,賺來的錢,我還是會再投出去。”

“可再投出去,也還是會賺更多更多的錢啊!”

好吧!跟一個不懂經濟的人談經濟,確實累人,孫享福要是跟他說,國家就是在他這樣一輪一輪的投資中建設好了,他一時半會肯定是不懂的。

因爲,他現在只是看到了孫享福投資,是爲了賺錢。

孫享福本想用一個簡單些的說法告訴屈突詮,自己百年之後,這些產業,肯定會捐給國家和百姓,但話到了嘴邊,他還是嚥了下去,他怕說完之後,屈突詮就會一心盼望着自己死。

想了片刻之後,孫享福還是決定跟他解釋清楚,道,“屈突統領,咱們應該換另外的一種方式看,以前的時候,咱們大唐沒有像我這麼能賺錢的人,可是大家都窮的叮噹響,普通百姓別說經商做自家的產業了,就算想找一份出賣體力,月俸五百文的工作,也是難上加難。

可現在不一樣了,他們能夠輕易的找到一份賺錢的營生,爲陛下,爲國家創造稅收,不僅百姓們得到了好處,朝廷也得到了好處,所以,我做的這些事情,其實是對國家的發展,起推進作用的好事情。

另外,朝廷掌管了錢莊,我家它金融體系,就等於是管了所有人的錢,如果發現我持有的,或者說別人持有的大量錢財,是用來坑害國家的,其實只需要在錢莊方面採取手段,就能輕易的禁錮這些人的財富,就像我在山南道用來對付本地世家豪強的手段一樣,只要錢莊金融體系在朝廷的掌控之中,朝廷根本不怕誰太有錢,會出問題。”

聞言,並不算傻的屈突詮,大致的懂了一些,點點頭,又道,“這個問題,也算您說的有理,那麼,我還有一個問題問您,您非要陛下殺王浩,是想要阻止國家向外擴張壯大,這可不是人臣之道,而且,您之前不是主張推動以民族融合的方式,向外發展麼?要是將那些胡人的地盤和人口都納入我大唐治下,豈不是能更好推動您的主張啊!”

聞言,孫享福笑着搖了搖頭道,“陛下和大家都看到了善陽,定襄城的發展,就以爲天下都是這個樣子了,這是一種不切實際的想當然,真正的民族融合,可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咱們大唐現在是在用一千多萬漢民,來融合一千多萬其它各民族的百姓,這已經到達到一種極限了,甚至,外民族文化,對於我漢民族文化的衝擊,已經很大了,可如果拿咱們這一千多萬人口,去融合整個歐亞大陸幾億的人口,那就只可能出現一種局面,那就是被別人融合消化了。

你且看看出了我大唐現有的國境,其餘的那些國家都是什麼文化?

他們都是宗教文化主導政治,基督教,***教,佛教,左右着他們各國的政權,而咱們的文化,相對來說,還太弱小,只在咱們本土,還勉強玩的轉,去到外面,就不行了。

它需要變的更強大,圓融,才具備走出去的實力,而那個時候,纔是我們繼續向外擴張,融合別的民族的時候。”

孫享福的一番話講完,屈突詮久久不語,對於他這個問題,孫享福的解釋,似乎也很有道理。

漢人文化,主體,便是儒家學說,可這套東西,對外幾乎沒有什麼侵略性,傳播起來,肯定沒有西方的宗教那麼厲害,孫享福可不想自家的文化還沒傳出去影響別人,大唐本土百姓,卻這個真主,那個上帝的信奉起了西方的宗教,最終,讓大唐本土,也淪爲了宗教戰爭的戰場。

第五十一章 亂兵第233章 善陽的吃喝玩樂第614章 新船出海第四十九章 孫享福的治家之道第619章 九垸縣學第556章 抓捕第388章 放榜的正確打開方式第666章 書畫第655章 思考和擔憂第八十章 偏執的李淳風第325章 馮智戴的提醒第627章 好皇帝難做第193章 殺心第607章 新年的喜事第322章 跨界一下第313章 一敲打就上鉤第195章 關中景象第324章 孫享福的新想法第704章 久別勝新婚第733章 到吐蕃第749章 孫子語錄第700章 歸家第603章 幸福村的產業也需要擴張第412章 約定談判第731章 新學改革推進第740章 新時代的新問題第438章 官與民的正確相處模式第六十七章 繼續戰鬥第440章 李世民的忽悠技能第545章 被唬住了第400章 再對質第573章 開賽第301章 雙喜臨門第156章 溪村的發展第199章 幸福村的一天第438章 官與民的正確相處模式第四章 做魚籠子第699章 夷男病重第154章 談事情和忽悠第643章 甜蜜的負擔第251章 中場休息第438章 官與民的正確相處模式第506章 招股大會第392章 文工團的構想第756章 抵達拜占庭第251章 中場休息第667章 動畫片第712章 宦官制度改革第十章 賞錢第573章 開賽第三十四章 唱詞第707章 美好的暢想第576章 中計了第725章 嚇尿了第549章 北上第618章 九垸行第十一章 買船第五十六章 編排話劇第317章 逛夜市第391章 杜正倫來訪第703章 送葡萄第122章 治病第150章 滿船寶第440章 李世民的忽悠技能第469章 自救第733章 到吐蕃第650章 對比的傷害第277章 玩脫第698章 種子上面坑一撥第767章 和李承乾的談話第六十九章 改戲第253章 競爭開始第603章 幸福村的產業也需要擴張第四十九章 孫享福的治家之道第510章 小百姓眼中的大人物第160章 如何善後有一些話,跟大家說說第222章 抗下一撥第332章 定下時間第136章 政治新星馬周第502章 新的投資計劃第124章 試藥第397章 張公瑾出征第706章 開武舉第四章 做魚籠子第114章 變樣的妥協第431章 難得休閒第七十二章 馬周來訪第482章 雪地裝備第417章 各家打算第六十四章 早做準備第534章 出手第184章 善陽縣候第762章 出使大食第三十二章 重陽登高第433章 南來的客第七十一章 太上皇駕到第770章 大結局第415章 回荊州第768章 封聖儀式
第五十一章 亂兵第233章 善陽的吃喝玩樂第614章 新船出海第四十九章 孫享福的治家之道第619章 九垸縣學第556章 抓捕第388章 放榜的正確打開方式第666章 書畫第655章 思考和擔憂第八十章 偏執的李淳風第325章 馮智戴的提醒第627章 好皇帝難做第193章 殺心第607章 新年的喜事第322章 跨界一下第313章 一敲打就上鉤第195章 關中景象第324章 孫享福的新想法第704章 久別勝新婚第733章 到吐蕃第749章 孫子語錄第700章 歸家第603章 幸福村的產業也需要擴張第412章 約定談判第731章 新學改革推進第740章 新時代的新問題第438章 官與民的正確相處模式第六十七章 繼續戰鬥第440章 李世民的忽悠技能第545章 被唬住了第400章 再對質第573章 開賽第301章 雙喜臨門第156章 溪村的發展第199章 幸福村的一天第438章 官與民的正確相處模式第四章 做魚籠子第699章 夷男病重第154章 談事情和忽悠第643章 甜蜜的負擔第251章 中場休息第438章 官與民的正確相處模式第506章 招股大會第392章 文工團的構想第756章 抵達拜占庭第251章 中場休息第667章 動畫片第712章 宦官制度改革第十章 賞錢第573章 開賽第三十四章 唱詞第707章 美好的暢想第576章 中計了第725章 嚇尿了第549章 北上第618章 九垸行第十一章 買船第五十六章 編排話劇第317章 逛夜市第391章 杜正倫來訪第703章 送葡萄第122章 治病第150章 滿船寶第440章 李世民的忽悠技能第469章 自救第733章 到吐蕃第650章 對比的傷害第277章 玩脫第698章 種子上面坑一撥第767章 和李承乾的談話第六十九章 改戲第253章 競爭開始第603章 幸福村的產業也需要擴張第四十九章 孫享福的治家之道第510章 小百姓眼中的大人物第160章 如何善後有一些話,跟大家說說第222章 抗下一撥第332章 定下時間第136章 政治新星馬周第502章 新的投資計劃第124章 試藥第397章 張公瑾出征第706章 開武舉第四章 做魚籠子第114章 變樣的妥協第431章 難得休閒第七十二章 馬周來訪第482章 雪地裝備第417章 各家打算第六十四章 早做準備第534章 出手第184章 善陽縣候第762章 出使大食第三十二章 重陽登高第433章 南來的客第七十一章 太上皇駕到第770章 大結局第415章 回荊州第768章 封聖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