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唱詞

唐時唱詩是貴族圈子裡比較流行的活動之一,當然,一般以善琵琶,瑤琴的女子以樂曲配合,再配上清亮獨特的桑音唱出爲最美,在青樓之中,有專門唱詩的妓子引領着唱詩風潮,各官宦世家的小姐,無不爭相模仿。

所謂的唱詩,即有節奏和感情的朗誦,需要掌握一些抑揚頓挫,和氣聲發音,將詩句的感情發揮到極致,想要唱好詩,還必須要有一定的欣賞水平,這樣才能夠很精準的解讀詩中含義,配以與詩詞相同情緒的樂曲,武元慶的詩比較空洞,唱出來自然也不會太好聽,所以,各家有唱詩功力的小姐,都沒有要出場的意思。

見沒有人願意出來唱自己的得意之作,武元慶不幹了,視線在人羣中掃蕩了片刻之後,便笑盈盈的走向其中一人道,“久聞虞小姐精於琵琶古琴,詩詞唱腔更是長安一絕,可否賞光出來獻唱在下拙作。”

衆人的目光此時也隨着武元慶看去,便見他身前有一女子,約莫十三四歲,個子不高,五官卻十分精緻,尤其那皮膚,白裡透紅,讓人忍不住想親上一口,此時她正雙手抱着一把淡紅色琵琶,看向武元慶的目光中帶着幾分惱怒。

這一幕也毫無例外的被李世民看在了眼中,讓他意外的是,在這女子身後不遠處,孫享福那個明顯高出衆人少許的腦袋正在其中,這娃擠在女人堆裡看熱鬧,難道是瞧上了那家的女子了?

李世民淺飲了一口酒,便向坐在他左側的韋妃側身問道,“愛妃可知那抱琵琶的女子是那家閨秀?”

韋妃順着李世民的視線看去,片刻便笑道,“此乃永興縣子虞世南的孫女,名喚虞秀兒,去年還在王府唱過詩呢!她爹好像是在工部任職,應該是應國公的屬下,想必這武家和虞家,應該是相熟的吧!”

韋妃善強記,陰妃善機謀,二楊善美貌,燕妃與世無爭,這是李世民後宮中幾大妃子特色,是以,李世民有記不得的事情,一般都是問韋妃。

武家和虞家何止韋妃說的相熟,都熟到成爲仇人的地步了,那武元慶乃是個好色之徒,自從一日隨父親到虞府做客,瞧見了虞秀兒之後,便開始念念不忘了,他爹武士彠是虞秀兒的爹虞昶的上官,即便是比她爺爺虞世南也高好幾階,所以,色膽包天的武元慶自然是不把虞家放在眼裡的,幾次調戲不成,便想讓他老爹去虞府提親,虞家自是知道武元慶的德性,言辭拒絕,然後,兩家的面上就不好看了。

當然,這些事情李世民和韋妃並不知道,但目光再度掃過了孫享福和虞秀兒之後,李世民腦海裡靈機一動,多了些想法,這虞世南可是秦王府舊臣,李世民的鐵桿,而且虞家書香門第,忠君報國的思想根深蒂固,不正好是那小子的良配麼,不過他沒有強迫大臣嫁女的習慣,倒是要看看這兩人有沒有緣分。

場中,受到了武元慶的邀請,虞秀兒非但不喜,反而生怒,就讓人看出了端倪,這是要出事情的節奏啊!

“怎地,秀兒妹妹瞧不起哥哥的拙作?”當着衆人的面被拂了面子,武元慶面色陰沉道。

“你的拙作太拙了,人家小姐不稀得唱,你還死皮賴臉,當真不知道羞恥二字怎麼寫麼?”

說話的不是別人,正是站在虞秀兒身後看熱鬧的孫享福,在後世,吃瓜羣衆看熱鬧的時候幫忙說兩句公道話很正常,可惜,孫享福還沒有適應這個時代的規矩,替人出頭可是需要有相應的實力的,否則,就是粉身碎骨的下場。

“你是何人,敢出言羞辱與我。”

武元慶聞言面色一寒,目光就向孫享福看去。而此時,虞秀兒才驚覺自己背後竟然站了個男人,回眸一看之下,發現,這個說公道話的男人,居然還有點小帥,頓時,便將身體側向一邊。

好吧,她這是給了孫享福一個英雄救美,正面硬肛紈絝的機會。

“在下吃瓜羣衆一枚,看不過去說了句公道話而已。”

“吃瓜羣衆一枚?這是個人名?”不光是武元慶,在場的所有人都面露異樣的看向了孫享福。

糟糕,看戲太投入,忘記自己穿越了,孫享福心裡吐槽了一句,又正色道,“在下牧監署漁業司下牧監丞孫享福。”

“一個奸臣,也敢出言羞辱本公子,當真大膽。”武元慶一聽孫享福所報的這個上不得檯面官職,氣急冷笑道。

“是監丞,不是奸臣,在下也是有品級的,正七品下呢!不知道武公子何品何級啊!”

“呃······”武元慶聞言語塞,他並未出仕,還真不是個官。

“好了,既然你無品無級,就且在一邊看着吧!詩寫的太拙,無人肯唱這不是你的錯,阻止別人給陛下獻詩就是你的錯了。”孫享福成功的偷換了概念,氣勢凌人道,獻詩跟官品有個毛關係啊!

聽了孫享福這話,人羣中頓時響起了一陣笑聲,那武元慶的臉更是氣成了豬肝色,怒道,“難道你個七品小官也有詩要獻與陛下?”

這是典型的激將法,孫享福要是不接這個茬,這事就還沒完,正當他猶豫着要不要剽竊幾首的時候,虞秀兒那雙水汪汪的大眼睛便向他看來。

這眼睛好美,眼神也美,楚楚可憐的,讓人好難拒絕啊!

孫享福心裡如是想着,便一扭脖子道,“不才正有詩詞要獻與陛下。”

“哼,別打腫了臉充胖子,某且看你作的什麼破爛歪詩。”

在武元慶的咒罵聲和虞秀兒崇拜的眼神中,孫享福緩步走向亭前空地,一邊走,他腦海裡一邊在想着剽那首爲好。

前世的時候,從小學到高中,父母給他報的興趣班不是外語就是聲樂,繪畫,樂器類的,到了大學的時候,爲了泡初戀女友,便偷偷的報了她所在的詩社,那時候雖然讀的大多是現代詩,但古詩也有不少,只是時日久了好多都記不起來了,好多又只能記得其中一些句子,其中,寫重陽的,又應景的,還真不記得多少。

“有了。”

孫享福腦袋中靈光一閃,想到了晏幾道的一首《阮郎歸》。

“天邊金掌露成霜,雲隨雁字長。

綠杯紅袖趁重陽,人情似故鄉。

蘭佩紫,菊簪黃,殷勤理舊狂。

欲將沉醉換悲涼,清歌莫斷腸。”

“好,好句,好一個人情似故鄉,清歌莫斷腸,這不拘一格的長短句,卻是比五言和七言更是能抒發人之情感,聞此佳句,當滿飲一杯,浮一大白也。”

孫享福的話音纔剛落,便有一個文臣裝扮的人從案几後舉杯站了起來,今天這場宴會,能坐案几的人可不多,此人正是尚書左僕射房玄齡。

“然也,朕與諸卿同飲。”

李世民也是文青,寫的一手好飛白,還有不少詩句流傳於事,他自然是能分的清詩詞好壞的,更讓他想不到的是孫享福這個鄉下小子會作詩詞,他一起身誇讚,羣臣之中,附和者就更多了,有甚者,已經在幫那些聽不懂的人解讀此詞,場面氣氛一下子熱烈起來。

而起先還待看孫享福出醜的武元慶,此時臉被打的咔咔響,哪裡還敢出聲,只得灰溜溜的躲到了一邊,幸好他爹今天沒來,不然少不得狠狠抽他一頓。

孫享福裝完逼只想快點逃,要是被一些智商高絕的文人抓住了,自己說不得會露餡,因爲這個詞牌在唐初時還沒有,要是往深裡與這些文人探討,孫享福並不算太高的文學素養未必吃的消。

“孫大人慢走,不知小女子可否唱一唱你所作之詩。”抱着琵琶的虞秀兒快步的攔在了想要退場的孫享福面前,那我見猶憐的眼睛和孫享福一對視,便感覺有電光在兩人身體之間流轉。

這難道就是相親看對眼了的感覺?孫享福如是想着,竟然尷尬的有些臉紅,將眼神飄移開了一陣纔回過來道,“呃,在下所作的不是詩,是詞,小姐若是喜歡,便唱吧!”

“如此,必不叫大人失望。”

虞秀兒端的是聲若黃鸝,光是聽她說話的聲音,都感覺舒服,這讓準備逃離的孫享福決定留下來看看她到底能將這首詞唱的有多動聽。

清脆的琵琶聲響起,衆多飲酒討論詩句的王公大臣們盡皆安靜下來,目光向亭前的虞秀兒看去。

“天邊金掌露成霜,雲隨雁字長。

綠杯紅袖趁重陽,人情似故鄉。

蘭佩紫,菊簪黃,殷勤理舊狂。

欲將沉醉換悲涼,清歌莫斷腸。”

同樣的句子,在不同的人,用不同的腔調讀出來,渲染力有着很大的差距,虞秀兒所奏琵琶的曲調將詩句中的惆悵感完全的釋放了出來,待她將其唱完,人們都還沉寂在她的聲音語調所帶給人的那種情緒之中,正所謂餘音繞樑,三日不絕,說的,就是類似於這種前所未有的情緒上的衝擊。

第533章 巡視第286章 宴會開始第118章 殺倭第462章 東邊戰事第176章 風雪路第240章 都到坑裡來第479章 王麟隕第696章 玉米麪和紅薯粉第505章 板正李泰第398章 論法第372 人才缺乏第250章 一號地塊第426章 最來錢的產業第217章 不太真實的伏擊戰第302章 何人如此土豪?第662章 調整種植結構第444章 百姓的回饋第601章 李承乾亮了第383章 搶風頭的車子第718章 不斷進步中第599章 國家要承受的起失敗第657章 父子談心第301章 雙喜臨門第四十七章 酒樓開建第440章 李世民的忽悠技能第682章 開田種植第488章 春上的東北大地第九十三章 做生意的境界第143章 棉甲和新問題第324章 孫享福的新想法第二十三章 見王麟第249章 拍賣開始第486章 醫療體系升級第124章 試藥第239章 特別行政區的構想第274章 看了也不懂第574章 王浩之死第673章 恢復官爵第385章 給百姓的未來鋪路第247章 全部都爭起來第306章 關中計劃的推進第400章 再對質第252章 昂貴的午餐第317章 逛夜市第625章 工人北返第七章 集上衝突第164章 秀兒探監第487章 貞觀五年開局第543章 採紅菱第227章 驚天大計第717章 到遼東第三十二章 重陽登高第405章 慰問演出第472章 急回關中第一百零四章 避不開第九十一章 歡樂繼續第201章 良苦用心第五十九章 惡客上門第145章 倭國使團第五十章 豆腐它有關政治第376章 科舉考題第689章 到處都是熱鬧的大唐第701章 李世民來訪第305章 對策第297章 忙碌的幸福村第400章 再對質第128章 輕鬆獲勝第247章 全部都爭起來第499章 拜訪魏府第650章 對比的傷害第342章 新一輪的忽悠開始第443章 篝火露營第641章 被放空的李世民第384章 又是一場好宴第551章 孫享福的腦回路第六章 小河集第384章 又是一場好宴第731章 新學改革推進第494章 鋼琴和初級顯微鏡第374章 科舉制度定第188章 分田到戶第248章 魏徵到善陽第十四章 秦府下廚第639章 制海權的重要性第309章 核心政治第207章 輿論攻擊第679章 航海學院的提議第447章 後勤軍的配製第158章 好多的詭計第199章 幸福村的一天第508章 鉅額集資第400章 再對質第639章 制海權的重要性第580章 王浩留下的冊子第260章 抓生產第147章 豐收樂第265章 會夷男第693章 去雲南第350章 中秋大秀第378章 農部的工作
第533章 巡視第286章 宴會開始第118章 殺倭第462章 東邊戰事第176章 風雪路第240章 都到坑裡來第479章 王麟隕第696章 玉米麪和紅薯粉第505章 板正李泰第398章 論法第372 人才缺乏第250章 一號地塊第426章 最來錢的產業第217章 不太真實的伏擊戰第302章 何人如此土豪?第662章 調整種植結構第444章 百姓的回饋第601章 李承乾亮了第383章 搶風頭的車子第718章 不斷進步中第599章 國家要承受的起失敗第657章 父子談心第301章 雙喜臨門第四十七章 酒樓開建第440章 李世民的忽悠技能第682章 開田種植第488章 春上的東北大地第九十三章 做生意的境界第143章 棉甲和新問題第324章 孫享福的新想法第二十三章 見王麟第249章 拍賣開始第486章 醫療體系升級第124章 試藥第239章 特別行政區的構想第274章 看了也不懂第574章 王浩之死第673章 恢復官爵第385章 給百姓的未來鋪路第247章 全部都爭起來第306章 關中計劃的推進第400章 再對質第252章 昂貴的午餐第317章 逛夜市第625章 工人北返第七章 集上衝突第164章 秀兒探監第487章 貞觀五年開局第543章 採紅菱第227章 驚天大計第717章 到遼東第三十二章 重陽登高第405章 慰問演出第472章 急回關中第一百零四章 避不開第九十一章 歡樂繼續第201章 良苦用心第五十九章 惡客上門第145章 倭國使團第五十章 豆腐它有關政治第376章 科舉考題第689章 到處都是熱鬧的大唐第701章 李世民來訪第305章 對策第297章 忙碌的幸福村第400章 再對質第128章 輕鬆獲勝第247章 全部都爭起來第499章 拜訪魏府第650章 對比的傷害第342章 新一輪的忽悠開始第443章 篝火露營第641章 被放空的李世民第384章 又是一場好宴第551章 孫享福的腦回路第六章 小河集第384章 又是一場好宴第731章 新學改革推進第494章 鋼琴和初級顯微鏡第374章 科舉制度定第188章 分田到戶第248章 魏徵到善陽第十四章 秦府下廚第639章 制海權的重要性第309章 核心政治第207章 輿論攻擊第679章 航海學院的提議第447章 後勤軍的配製第158章 好多的詭計第199章 幸福村的一天第508章 鉅額集資第400章 再對質第639章 制海權的重要性第580章 王浩留下的冊子第260章 抓生產第147章 豐收樂第265章 會夷男第693章 去雲南第350章 中秋大秀第378章 農部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