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馬周來訪

在許仙以及臺下衆多觀衆匯聚的目光中,白素貞也只是爲難的搖了搖頭,然後等焦慮狀的許仙踱步下了舞臺之後,白素貞又招來小青,說要升壇作法,請毗藍婆菩薩,然而作法請菩薩需要耗費很多功力,小青苦勸,白素貞堅持,最後耗損道行請來了毗藍婆菩薩,菩薩派了他的兒子昴日星官來幫助她應付蝗災。

於是,舞臺上,一個戴着雞嘴面具的昴日星官出現了,他手上拿着一根竹條,趕了數十隻雞上舞臺。

“天地萬物,相生相剋,這未長成的蝗蟲,最怕的就是家禽,且看某的十萬神雞軍下界,將那蝗蟲卵吃個乾淨。”

昴日星官其實就這麼一句臺詞,卻是叫百姓們聽的如獲至寶,原來,沒有長成的蝗蟲怕雞,只需要放雞將蟲卵吃了,蝗災就爆發不起來。

待昴日星官趕着雞下了舞臺,舞臺的畫面就變成了一臉疲憊之色的白素貞勸解焦慮之中的許仙,說蝗災之危已解,叫他寬心,然後,一個唱段,將昴日星官一通誇,卻隱瞞了自己耗費許多道行才辦成此事的內情,將白素貞善良的形象樹立了起來,之後,幕布開始降下,秦漢又上臺跟小青唱起了渡情謝幕。

“這戲曲果然有意思,怎麼才演了這片刻就不演了,二郎速速下令,讓他們再演一段。” ωωω ¸ttκan ¸¢O

見幕布落下去之後就不再升起,李淵不幹了,指着舞臺對李世民道。

“呃,父皇,這戲曲上演之前,須得排練,要好幾日才能排練出一個時辰的段子,今天已經多演了一刻鐘了,後面的劇情,還須得他們先排練好纔有的演。”

李世民解釋了一句,李淵才驚覺時間已經過去一個多時辰了,便道,“如此,那今後這戲劇再上演,朕一定要來看。”

“是,父皇,如今時辰已經不早了,兒臣便送父皇回宮吧!等望江樓的戲劇排好後,孩兒一定再帶父皇來看。”李世民很是恭敬是回了一句,便勸李淵回宮,他這個定時炸彈不放在防衛森嚴的禁宮之中,李世民就不放心去幹別的事,畢竟,現在山東,幽州,甚至江南那邊,都有想起兵幫李淵復辟的藩王勢力沒有解決呢!

李淵意味深長的看了裴寂一眼,便隨李世民的車架回宮去了,他知裴寂費盡心思的撈他出宮必有深意,而這次出宮的整個過程中,裴寂卻一句也沒有提正經事,只說了句,‘這戲劇,不可不看’。

李淵也是經歷過爭鬥,造過反的人,瞬間就明白了裴寂另有安排,便纔有了剛纔這一幕,只要自己出宮能成爲常例,那麼接觸大臣的機會就多了,到時候,說不定能夠重新做回至尊,畢竟李世民是他的兒子,明面上,不敢把他怎麼樣。

李世民的豪華大馬車中,宦官王得用跪在一旁給他一邊捶腿一邊道,“陛下,老奴全程都盯着裴相,沒有發現任何異動。”

“裴寂又不是傻子,當然不會頭一回出宮就有動作,他會老老實實讓父皇看幾次戲,等朕麻痹大意之後再採取行動。”李世民一臉冷色道。

“那老奴今後可要盯緊了。”王得用聞言心中一凝道。

“不必,盯他一兩次就行,之後逐漸放鬆,朕倒是要看看,這個老鬼最後能將什麼人引出來。”

“諾。”

王得用心中瞭然,李世民這是要用引蛇出洞之計了。

當了多年大唐朝廷第一人的裴寂怎甘寂寞,現在李世民無論什麼事情,都是找房玄齡,杜如晦,長孫無忌等人商量,他這個政事堂宰相日益被架空,消亡之日近在眼前,這叫他如何能不急,所以,他一直在尋找出路,直到孫享福將戲劇搞出來之後,他纔想到了一條計策,讓李淵出宮,這樣才能勾連大臣以及藩王和地方勢力,重新幫李淵拿回統治權,也只有李淵拿回統治權,他才能繼續做他的朝堂第一人。

所以,纔有了裴寂在朝堂之上寧可得罪七宗五姓的人,也要幫孫享福說話的事,他就是要救孫享福一命,讓望江樓的戲可以繼續唱下去。

被矇在鼓裡的孫享福還以爲裴寂是因爲裴律師的原因,成爲了自己的盟友,卻沒有想過,他有什麼資格跟裴寂成爲盟友?人家謀求的是整個國家的政權,哪裡是一間酒樓的蠅頭小利。

皇帝發往關中各地的政令在李世民回宮之後第一時間就發出去了,令各地官府組織農民在天氣晴好的時候將農田淺耕一遍,另外,有條件的人,可以多到戶外放雞,於是,次日起,關中大地又開始熱鬧起來,百姓們對李世民的這條政令很理解,因爲他們上頭的主家大多在望江樓看過了白蛇傳,知道了對抗蝗災的辦法,主家有令,下面的佃戶自然只有幹活的命。

淺耕土地,放雞鴨吃蟲卵,這都只能夠對蝗災起抑制作用,而在蝗災之前,首先要面臨的是旱災,一大早的,孫享福便被請到了工部去開會,此時,新上任工部尚書的是長孫順德,一個五十多歲的胖老頭。

“諸位都已到齊,那本官就將陛下的要求給大家說一說,此次陛下將突厥俘虜七萬餘盡數交給工部,限令明年春耕之前,在此圖所標二十三處地方築壩,建立水庫,諸位可有良策?”長孫順德指着自己案几上的一副地圖道。

這幅地圖就是石大郎花了近一個月時間在關中各地查看地勢,標註出來的,孫享福已經看過很多遍,爛熟於胸,便起身道,“大人,此圖乃是漁業司下牧監丞石寶所繪,已經給每一處地方標註了編號,其中第一號,第九號和第十三號地區涉及的工程量巨大,可以先派大量人手集中完成,另外的二十處,皆是小工程,派三千人一組,不消幾日,便能全部完成,明年開春以前,全部竣工不難。”

“如此甚好,既然你漁業司對情況比較熟悉,那便以你漁業司爲主導,都水監從旁協助,本官會知會兵部,調左右武衛,左右威衛的軍士幫助監管俘虜,若是能按期完成陛下交辦的任務,本官定爲你等請功。”

好吧!又碰到了一個不太作爲的上司,本以爲會有明確分工的孫享福只用了一句話,就攬過了整個工程的大權,於是,工部的會議只開了一刻鐘就散了,衆多七八品的小官,就隨着孫享福到了漁業司衙門。

“七萬多突厥俘虜的吃喝拉撒,幾十處工地的監管,這是要忙死哥啊!”

孫享福吐槽了一句,第一時間就想到了自己的那些盟友,有左武衛大將軍秦瓊和左威衛大將軍程咬金幫忙,大可以給突厥俘虜實行軍管,至於消耗的錢糧,好吧,長孫順德過了一道手後,就少去了三成,如今看來只能爭取提前完工來將被他貪污去的那些錢糧省出來,於是,孫享福一整天都在衙門裡畫圖,也讓工部負責打造工具的官員率先忙碌了起來。

預先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嘛!孫享福在衙門裡忙碌了兩天之後,大軍終於能夠押着那些突厥俘虜趕赴工地了,孫享福只恨自己手下沒有一個得力的助手,大冷天的還要出門,親自去跑工地,連陪老婆練唱排戲的時間都沒有了。

老龍山一號水庫工地,數萬突厥俘虜在唐軍的皮鞭下開始運土夯地,孫享福目測這個石寶最最看好的風水寶地建好之後,至少比幸福村的漁場大十幾倍,而且有兩條山溪可以不斷爲水庫注水增氧,另外,由於兩側山體高,這個水壩也可以建很高,屯十幾二十米的深水不在話下,這種又大,又深的水庫一旦完成注水,那麼周邊幾十裡內的田地,都不愁灌溉了,只期望來年春上能多下幾場雨吧!

“大人,營外有一個書生求見,他說是常何將軍府上的門客,叫馬周。”

“常何將軍?哦,你說什麼?他叫馬周?這個名字怎麼這麼耳熟?”

不一會,一個二十多歲書生裝扮的漢子就被引到了營中。

“草民馬周,拜見大人。”

孫享福打量了幾眼一身麻衣的馬周,突然想起了自己看過的一部電視劇,貌似這傢伙是貞觀中後期的名臣,還做到了宰相,便客氣的道,“不必多禮,本官聽聞你是常何將軍府上門客,定然是有才學之人,今日到訪,可是有什麼良策獻與本官?”

“草民微末伎倆,不敢在大人面前稱良策也。”馬周拱手道。

還真有,孫享福聞言心裡一喜,便指着營中馬紮道,“快請入座,德叔,上些酒肉糕點來。”

馬周被孫享福突然的熱情搞的一愣,不過看孫享福一臉熱誠的笑意,便也不多說什麼,入坐之後便道,“大人,草民有三策,不知是否有用,講的不好,請大人勿怪。”

“有人來獻策,我感激還來不及,怎麼會怪罪,你且細細講來。”

馬周頓了頓便道,“既然大人已知來年有旱災,要築壩屯水,這築壩,定然是要大量挖土的,大人何不命人將挖土的地方也集中規整一下,順便替當地百姓開溝,或者挖井,來年,當地百姓也能用這些溝渠,井水灌溉農作物,豈不一舉兩得?”

孫享福聞言,豎了個大拇指道,“妙也!之前我只想着早日完工,能夠爲朝廷多省些錢糧,卻沒有想到這一茬。”

馬周受到孫享福誇讚,臉上也露出了些許笑容,又道,“大人過慮了,朝廷早一些完工,這些突厥俘虜不也還是要朝廷出錢糧養着麼,何不讓他們多做一些對我大唐有利的事情呢!而且,草民覺得,陛下在用過這些突厥俘虜之後,怕是不願意將他們放回去了吧!”

聞言,孫享福差點捂臉,自己的腦子居然沒有想到,早點完工,這些突厥俘虜就成吃白飯的了,現在草原上頡利和突利正是勢均力敵的時候,李世民不可能放這些突厥人回去影響平衡,既然都是要出錢養着他們,還不如多叫他們幹活,現有勞動力不用,過期可是作廢的啊!

第181章 朔州大捷第734章 宣撫第367章 起塘第549章 北上第742章 孫家的孩子們第九章 送魚第142章 封爵與否第374章 科舉制度定第757章 糖衣炮彈發射第443章 篝火露營第一百零五章 孫享福的義第五十七章 視察膳監司第360章 礦的問題第542章 武媚孃的天性第一百零一章 春耕第508章 鉅額集資第549章 北上第432章 小事情的必要性第444章 百姓的回饋第153章 武家坐客第691章 瘋狂的股價第156章 溪村的發展第465章 陰謀進行時第741章 家庭瑣事第602章 再亮一下第286章 宴會開始第185章 去除枷鎖第九十六章 筆墨紙硯第131章 去交趾第660章 反季節蔬菜第692章 擴張的引子第603章 幸福村的產業也需要擴張第369章 論長安的經濟發展第715章 進入高速發展軌道第406章 雷人的建議第480章 四方捷報傳第348章 田地置換第655章 思考和擔憂第532章 上政治課第七十二章 馬周來訪第622章 九垸縣的吏治第一百章 回村子第571章 開幕儀式第716章 南方種植事業第七十二章 馬周來訪第569章 忽悠希拉剋略第475章 假意談判第172章 被罰充軍第350章 中秋大秀第364章 日新月異的技術第374章 科舉制度定第187章 孫府迎客第十八章 魚貨入長安第217章 不太真實的伏擊戰第四十七章 酒樓開建第757章 糖衣炮彈發射第573章 開賽第221章 城門激戰第185章 去除枷鎖第362章 高原上的謀劃第114章 變樣的妥協第376章 科舉考題第538章 主動跳出來了第十四章 秦府下廚第532章 上政治課第229章 將星雲集第319章 商業環境的重要性第407章 夫妻夜話定計第540章 幾點要求第三十九章 勸解第535章 錢糧之論第704章 久別勝新婚第 637章 宗族改革的浪潮第127章 海戰第279章 李世民的智慧第298章 又是一年春耕時第729章 說服第十五章 好處不少第295章 貞觀三年第422章 又是神來之筆第649章 武媚孃的心思第758章 終成三足鼎立之勢第432章 小事情的必要性第462章 東邊戰事第166章 繼續忽悠第197章 獻策第400章 再對質第695章 怎麼纔能有驚喜第174章 第一代望遠鏡第609章 上元節的熱門娛樂項目第569章 忽悠希拉剋略第541章 分家的建議第734章 宣撫第594章 江陵未來的核心產業第484章 定襄的核心產業第248章 魏徵到善陽第611章 在野草民的生活第624章 民間的改革第162章 改變主意第735章 給吐蕃人民的禮物
第181章 朔州大捷第734章 宣撫第367章 起塘第549章 北上第742章 孫家的孩子們第九章 送魚第142章 封爵與否第374章 科舉制度定第757章 糖衣炮彈發射第443章 篝火露營第一百零五章 孫享福的義第五十七章 視察膳監司第360章 礦的問題第542章 武媚孃的天性第一百零一章 春耕第508章 鉅額集資第549章 北上第432章 小事情的必要性第444章 百姓的回饋第153章 武家坐客第691章 瘋狂的股價第156章 溪村的發展第465章 陰謀進行時第741章 家庭瑣事第602章 再亮一下第286章 宴會開始第185章 去除枷鎖第九十六章 筆墨紙硯第131章 去交趾第660章 反季節蔬菜第692章 擴張的引子第603章 幸福村的產業也需要擴張第369章 論長安的經濟發展第715章 進入高速發展軌道第406章 雷人的建議第480章 四方捷報傳第348章 田地置換第655章 思考和擔憂第532章 上政治課第七十二章 馬周來訪第622章 九垸縣的吏治第一百章 回村子第571章 開幕儀式第716章 南方種植事業第七十二章 馬周來訪第569章 忽悠希拉剋略第475章 假意談判第172章 被罰充軍第350章 中秋大秀第364章 日新月異的技術第374章 科舉制度定第187章 孫府迎客第十八章 魚貨入長安第217章 不太真實的伏擊戰第四十七章 酒樓開建第757章 糖衣炮彈發射第573章 開賽第221章 城門激戰第185章 去除枷鎖第362章 高原上的謀劃第114章 變樣的妥協第376章 科舉考題第538章 主動跳出來了第十四章 秦府下廚第532章 上政治課第229章 將星雲集第319章 商業環境的重要性第407章 夫妻夜話定計第540章 幾點要求第三十九章 勸解第535章 錢糧之論第704章 久別勝新婚第 637章 宗族改革的浪潮第127章 海戰第279章 李世民的智慧第298章 又是一年春耕時第729章 說服第十五章 好處不少第295章 貞觀三年第422章 又是神來之筆第649章 武媚孃的心思第758章 終成三足鼎立之勢第432章 小事情的必要性第462章 東邊戰事第166章 繼續忽悠第197章 獻策第400章 再對質第695章 怎麼纔能有驚喜第174章 第一代望遠鏡第609章 上元節的熱門娛樂項目第569章 忽悠希拉剋略第541章 分家的建議第734章 宣撫第594章 江陵未來的核心產業第484章 定襄的核心產業第248章 魏徵到善陽第611章 在野草民的生活第624章 民間的改革第162章 改變主意第735章 給吐蕃人民的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