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約定談判

水路轉運公司的事情,是孫享福還在長安的時候,就有構想的事情,想要大唐的經濟全面開花,那麼,遍佈全國的交通運輸網絡,就要率先激活,修水泥公路的事情還太長遠了,以目前的國力,根本難以實現,水運,倒是可以最先利用起來的。x23us.com更新最快

讓武士掌握長江水運這條經濟命脈,再幫他解決掉來自於張亮的後顧之憂,相信在打擊地方豪強上,他應該能比歷史上做的更加好,而孫享福要做的,其實就是幫他制定一些具體而且高效的辦法,讓他少走一些彎路。

“小媚娘,幫孫孫叔叔將這張地圖展開。”

孫享福一早在工部那邊調用了一張長江水道圖過來,上面,有這個時期較詳細的沿岸州縣的標註,對照着上面的標準,孫享福開始書寫起計劃來。

“孫叔叔是不是想要在沿岸所有的州縣建立碼頭?”

“怎麼,這你也猜到了?”

“當然,您剛纔不是說要將百姓們手中的貨物都收上來,然後販賣給其它地方有需要的百姓們麼,沒有碼頭可不行,不過,媚兒覺得,不應該給那些豪強掌握的州縣建碼頭。”

“爲什麼呢?”

“因爲他們自己會建啊!咱們何必費這個功夫。”

聞言,孫享福一笑,有些讚許的看向她,結合武士先前給孫享福講解的山南道地區豪強的分佈,孫享福將順勢將一些地方從項目中剔除,反而,更加關注起那些地圖上,比較貧困的地區起來。

因爲他知道武媚娘說的對,那些世家豪強,看到了水運帶來的好處,不跟風纔怪,到時候,根本不需要自己動手,他們就會將自家門前的碼頭建立起來,供大船運輸。

其實荊襄地區,自漢末以來,水運交通就已經很發達,不過,以往那些民用船隻都不大,碼頭的規格也小,肯定是不能供以後使用的,孫享福將屬於山南道地區的州縣標註出來,武士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去改建,或者重新擇地修建,反正有人會出錢,他只要負責組織人力修建就行。

至於農業方面,孫享福也有些構想,這裡的百姓都喜歡臨水而居,正所謂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在湖區,蓮藕,蓮子多的很,就連原產地歐洲的菱角,也早在南北朝時期,就在這邊廣泛的傳播生長,但基本都是近乎野生,小範圍的種植,公當地人食用,並沒有人專業成規模的種植,面向全國銷售。

原本就是湖北的人的孫享福對這兩樣作物再熟悉不過了,他知道冬日裡長安的蓮菜價格不菲,而且,蓮子一向被大家視作滋補中藥,價格可以用高昂來形容,當然,它們之所以高價,主要還是因爲把這些東西從南方運往北方的運輸費用十分高昂。

如果,將後世一些選種,和科學種植的方法教給當地百姓,他們一定能將這些作物的產量大大的提高。

像蓮子,其實根本不需要變種,通過合理的選種,就能夠讓整個池子多長蓮蓬,多結蓮子,只要掌握好了種植的稀薄度,畝產過百斤都不是難事,因爲這個時期的生態環境好,光照比較足,結實情況也會比較好。

現在長安市面上蓮子的價格,起碼是糧食的十幾倍,也就是說,一畝蓮子田產出的蓮子,經濟價值相當於一千多斤糧食,這可是十幾石啊!

那些豪強不是要土地種糧食麼?讓他們種去,孫享福只需要讓武士把普通百姓們組織起來,在靠水的溼地,種植蓮藕,菱角等作物就好,有了便捷的水路交通運輸,他們很快能將這些產出運送到北方變成現錢,等一兩年下來,再看看誰窮誰富。

到時候那些豪強反應過來的時候,武士應該早就將這些溼地像田地一樣,劃分給了負責種植的百姓,他們再想用原來的那一招奪取百姓手中的溼地,可就難了,因爲,即便是碰到災年,百姓也可以靠積蓄在手中的錢財,買外地運送進來的糧食度日。

而且,他們也知道了,找官府可以解決吃飯的問題,你蔡州,黃州的官府不管,我在碼頭搭個順風船,就可以去荊州,直接找都督府衙門解決問題。

不正面與這些地方豪強衝突,將其孤立在普通百姓以外,用經濟發展的方式,讓他們內部的底層族人不滿足於自己的生活現狀,去造那些宗族掌控者的反,用比較溫和,循序漸進的方式,解決這種世家抱守一地的局面,纔是當下情況下,對大唐最有利的處置方式。

畢竟,地方豪強,之所以能成爲地方豪強,就是因爲少部分的族老,對於同宗的大量後生子弟的控制,達到了根深蒂固的程度,只要瓦解了這些少部分掌權者對於大部分子弟的控制,那麼,他們就強不起來了。

一個蔡氏子弟,要是去了渭南的工廠打工,那就跟一個普通平民沒有什麼區別,他同樣的在爲國家創稅做貢獻。

而怎麼讓他們心甘心願的脫離家族控制呢?

那就是讓他們在家族勢力範圍內過的不好,反而走出去,隨大流,卻能輕易的過上好日子。

當脫離家族的掌控成爲這些氏族底層族人的一種趨勢的時候,這些地方豪強的根基,就倒了。

而且這樣的手段,對於所有根深蒂固的世家都有效,只不過不是朝夕可成的計策,李世民現在還年輕,孫享福更年輕,他們用十幾二十年的時間解決了這個麻煩,都算是成功。

在建設碼頭和抓農業生產上,寫了幾條方案之後,晚飯的時間便到了,張軻提了幾尾十幾斤的大草魚上船,他知道孫享福向來愛打火鍋,尤其是這種野生大魚煮的鍋底,絕對吃的爽快。

“都督,這洞庭湖的魚,都快成精了,咱們隨便在附近打了幾網,就捕了好多這樣的大魚。”

在甲板上看張軻殺魚孫享福聞言,若有所思。

魚,是水匪們賴以生存的食物,然而,沒有食鹽和一些調料,它是很難下嚥的,所以,對於湖區的百姓來說,魚並不算是什麼好東西,完全比不上米麪糧食,沒辦法,多則賤嘛!

關中現在有很多漁場,就是北地,在孫享福的科學規劃下,許多地勢低窪的地方也被開成了蓄水湖,養起了魚,以大唐現有的魚產量,很快就可以做到讓所有人都吃上魚,這就會讓魚的經濟價值顯得很低,低價就只能靠走量才能賺錢,偏偏,洞庭湖區這裡有走量的條件,將其產業化,做成魚罐頭,臘魚乾等易保存的食物,銷往水產資源比較匱乏的地區,還是有利可圖的。

就像淮南地區的鹹魚豆醬作坊,現在,其實已經大量的在使用洪澤湖區自產的淡水魚來製作鹹魚了,因爲申屠勇他們發現,在海上打魚有風險,而且這些人手用來捕魚,還不如用來製作精鹽賺的錢多。

現在,朝廷已經放開了鹽的管制,作坊也沒有必要非做鹹魚豆醬了,直接做一些加了茱萸香料的鹹豆醬,賣給普通老百姓做調味料就好,等精鹽的產出大了,價格自然也會逐漸降下來,老百姓不愛吃鹹豆醬的話,可以直接買精鹽食用。

鹹魚豆醬,只能作爲精鹽價格沒有降下來之前的一種緩衝商品,而且,也一直承擔着了除了補充鹽份之外,百姓飯食的調味任務,之後,它可能專門往調味料方面發展。

食品方面的產業,再多也不嫌多,豐富百姓的食物,是有巨大好處的,孫享福一直在推動這個事情,現在是冬天,水比較冷,要是夏天的話,這裡的黃鱔泥鰍產出,是關中的好多倍,將其捕撈,或者養殖起來,銷往關中,可是能賺一筆不菲的收入。

畢竟,關中人口密集,未來對於各個種類的食物消耗都會很大,幸福村,也早已不屑於把精力放在賺這種小錢的事情上,只要商路溝通沒有問題了,這些南貨,都會北上,讓北邊的人,隨時都吃到,而且,是廉價的吃。

一頓魚肉火鍋,吃的武媚娘細嫩的鼻子上都起了微汗,孫享福的侍衛們帶過來的調味料,比揚州那邊產的還好,這幾天功夫,倒是把她的嘴吃的越發叼了。

得到了孫享福饋贈的食鹽以及調味料的水寨百姓們這頓飯也吃的很好,入夜之後,張牧張充兄弟,便來孫享福的船上拜見了。

“大人,今天我們兄弟聯繫了周邊五十多個水寨的兄弟,他們都同意派人來商議,再遠些的,明後天也能通知到,最遲不過五天,他們就能全部趕到咱們這裡商議您所說的大事。”

“五天之後?那便是小年了,正好,咱們到時候給各個寨子的頭領擺上一桌像樣的酒席招待他們過節。”

聽說孫享福要擺酒席,張氏兄弟面露羞愧之色,他們寨子裡的食物,可沒多少了,而各路水匪,別看都是隱藏在這幾百裡湖區內,可足足有過百支人馬,一支人馬就算只來幾個人,也是好幾百人,幾頓吃喝下來,就足夠把他們的存糧吃的差不多了。

“放心,招待他們吃喝的食材雖然所需不少,但你們只需要出力就行了。我們的官船上有新式的漁網,你們招呼一些人手,跟着我的護衛打多幾網魚,便足夠開宴之用了。”

酒宴上談事情,特別是像這種有些敏感的事情,氣氛會好很多,孫享福正好可以用美食告訴他們,外面的變化,讓他們產生走出去,發家致富過好日子的心思。

第382章 滿月酒第121章 見馮盎第622章 九垸縣的吏治第423章 春耕調整第409章 妖孽般的武媚娘第572章 震撼的表演第六十章 皇帝駕到第三十八章 不可磨滅的痕跡第一百零一章 春耕第243章 王浩來訪第369章 論長安的經濟發展第五十四章 服務員到位第607章 新年的喜事第472章 急回關中第513章 給長孫皇后加點擔子第768章 封聖儀式第510章 小百姓眼中的大人物第617章 御駕到山南第八十三章 縣衙對質第119章 留在揚州?第527章 進村第691章 瘋狂的股價第二十七章 吹牛逼勸架第360章 礦的問題第754章 到伊鐵爾第278章 爲理想搖旗第640章 李承乾的想法第554章 全面佈局第五十八章 開業前夕第286章 宴會開始第719章 蒸汽機試驗第670章 推動教育改革第282章 談心第745章 聖輝已顯第620章 九垸夜第670章 推動教育改革第501章 幸福村的財富第246章 治國難第641章 被放空的李世民第307章 成果喜人第551章 孫享福的腦回路第 637章 宗族改革的浪潮第589章 初步成功第181章 朔州大捷第466章 大戰起第229章 將星雲集第389章 長安商業大規劃第119章 留在揚州?第177章 王旭第四十三章 拜訪虞府第136章 政治新星馬周第360章 礦的問題第567章 宴會第705章 李承乾的謀劃第513章 給長孫皇后加點擔子第160章 如何善後第538章 烏龍般的彈劾第623章 孫大力的辦公室第766章 造聖計劃暴露第六十六章 舌戰羣臣第558章 王浩的手段第九十二章 小品發威第六十二章 白蛇傳開演第二十三章 見王麟第八十三章 縣衙對質第372 人才缺乏第374章 科舉制度定第九十三章 做生意的境界第367章 起塘第479章 王麟隕第750章 爭相做源頭第八十五章 組建護衛力量第272章 文化的重要性第325章 馮智戴的提醒第601章 李承乾亮了第704章 久別勝新婚第646章 找上門來的麻煩第197章 獻策第491章 嶺南景象第706章 開武舉第180章 行軍難第579章 二進宮第七十章 思想教育第558章 王浩的手段第738章 併入南亞的計劃第六十八章 在戰鬥中晉級第十七章 去長安第499章 拜訪魏府第615章 九州島海戰第三十六章 告白詩第698章 種子上面坑一撥第251章 中場休息第342章 新一輪的忽悠開始第九十九章 上元節第120章 急至嶺南第759章 李世民導演的戲碼第626章 突然就亂了第529章 向外開拓的能力第438章 官與民的正確相處模式第529章 向外開拓的能力
第382章 滿月酒第121章 見馮盎第622章 九垸縣的吏治第423章 春耕調整第409章 妖孽般的武媚娘第572章 震撼的表演第六十章 皇帝駕到第三十八章 不可磨滅的痕跡第一百零一章 春耕第243章 王浩來訪第369章 論長安的經濟發展第五十四章 服務員到位第607章 新年的喜事第472章 急回關中第513章 給長孫皇后加點擔子第768章 封聖儀式第510章 小百姓眼中的大人物第617章 御駕到山南第八十三章 縣衙對質第119章 留在揚州?第527章 進村第691章 瘋狂的股價第二十七章 吹牛逼勸架第360章 礦的問題第754章 到伊鐵爾第278章 爲理想搖旗第640章 李承乾的想法第554章 全面佈局第五十八章 開業前夕第286章 宴會開始第719章 蒸汽機試驗第670章 推動教育改革第282章 談心第745章 聖輝已顯第620章 九垸夜第670章 推動教育改革第501章 幸福村的財富第246章 治國難第641章 被放空的李世民第307章 成果喜人第551章 孫享福的腦回路第 637章 宗族改革的浪潮第589章 初步成功第181章 朔州大捷第466章 大戰起第229章 將星雲集第389章 長安商業大規劃第119章 留在揚州?第177章 王旭第四十三章 拜訪虞府第136章 政治新星馬周第360章 礦的問題第567章 宴會第705章 李承乾的謀劃第513章 給長孫皇后加點擔子第160章 如何善後第538章 烏龍般的彈劾第623章 孫大力的辦公室第766章 造聖計劃暴露第六十六章 舌戰羣臣第558章 王浩的手段第九十二章 小品發威第六十二章 白蛇傳開演第二十三章 見王麟第八十三章 縣衙對質第372 人才缺乏第374章 科舉制度定第九十三章 做生意的境界第367章 起塘第479章 王麟隕第750章 爭相做源頭第八十五章 組建護衛力量第272章 文化的重要性第325章 馮智戴的提醒第601章 李承乾亮了第704章 久別勝新婚第646章 找上門來的麻煩第197章 獻策第491章 嶺南景象第706章 開武舉第180章 行軍難第579章 二進宮第七十章 思想教育第558章 王浩的手段第738章 併入南亞的計劃第六十八章 在戰鬥中晉級第十七章 去長安第499章 拜訪魏府第615章 九州島海戰第三十六章 告白詩第698章 種子上面坑一撥第251章 中場休息第342章 新一輪的忽悠開始第九十九章 上元節第120章 急至嶺南第759章 李世民導演的戲碼第626章 突然就亂了第529章 向外開拓的能力第438章 官與民的正確相處模式第529章 向外開拓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