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5章 錢糧之論

黃府老宅之中,一陣雞飛狗跳之後,當代家主黃續便知道了外面的情況,府兵,族內青壯,全部被調走,然後,查辦常平倉的孫正明就來了,黃續不用動腦,也知道這是一早就設計好的。

主位上的黃續,聽完僕人彙報完消息之後,問道,“孫正明只是抓了黃富,調用了常平倉的糧食?”

報信的僕人答話道,“是的,老爺。他拿到了常平倉高價收糧入庫的鐵證,黃富已經按照此前制定的方略,一個人把罪過承擔下了。”

“如此的話,我們倒是不好阻攔孫正明調用糧食了。”

“可是,老爺,咱們就看着他們把倉庫裡的糧食拉完嗎?”

“那還能怎麼樣?孫正明是農部尚書,他主管整個大唐的常平倉,漫說黃富現在已經被拿了鐵證,且認了罪,就是正常情況下,他要調用常平倉的糧食,咱們也是無話可說,那些糧食,都是用朝廷的稅賦購入的糧食,可不是咱們黃家的私產。”

“那,您的意思是,不管?”

“當然不會不管,沒有這些糧食,咱們可是少了從百姓手上收刮錢財的資本,不過,咱們自己不要直接出頭管,你讓人去全城散播消息,就說,水災來臨之際,朝廷將黃州的救命糧全部調走,這是要絕了大家的活路,讓百姓們自發的到碼頭去阻攔他們。”

“還是老爺這招高明,小的這就去辦。”

僕人領命就要下去,黃續又招手道,“慢着,還要派些人,去往各州傳信,告訴其它幾家,朝廷近期會有所動作,讓他們早些堤防。”

“諾。”

僕人領了命令下去之後,黃續悠悠然的喝起了茶水,那些百姓能夠攔住孫正明,自然是最好,糧食只要還在他黃州地界,他就好操作。

就算攔不住,也沒什麼,這樣,百姓都知道了常平倉裡沒有糧食,他黃氏私倉的糧食,就可以高價賣出了,因爲,大家都沒得選擇了,整個黃州地界,只有他黃氏的私倉裡,還有一些糧食。

黃家在黃州的動員能力是超強的,尤其是在他們的大本營黃岡縣城內,很快,數千百姓,就匯聚到了碼頭上來,不過,孫享福似乎對於百姓的這種情況,早有預料。

“各位黃州的百姓們,我是農部尚書孫正明,我此來,只是爲了保證大家吃飯的問題,現在長江水位漲勢太猛,州道總管府和刺史府,已經派人往各處水情嚴重的地方築堤抗洪了,而我的任務,只是把糧食轉移到更高,更安全的位置去囤積,還有你們自己,也可以儘快收拾家當,隨本官去高處避難”

這個理由好強大,讓黃氏那些想要阻攔糧食被運走的族人根本無言以對,孫享福可不僅僅是要把糧食運走,還要把人都運走。

你們不是擔心我把糧食運走了,你們沒有吃的嗎?現在,你們可以跟着我去吃。

還別說,城裡面真的有很多非黃氏子弟的百姓匆匆回到家裡,將自家值錢的家當收拾起來,肩挑背扛車拉的趕往碼頭,大水是不是真的能淹了黃岡縣城他們不知道,但他們知道,只要能夠淹了周邊的田地,那麼,他們所有的家當,都會被黃氏掏空,過往發水災,這樣的例子可沒少見,聽從官府的安排,不僅安全,還能保住自家的財產,他們自然是願意響應了。

“公爺,咱們真要帶上這些百姓?”張軻看着一些肩挑背扛,帶着各種傢什行李物品向碼頭涌來的百姓,向孫享福問道。

“當然,不然你以爲,咱們之後築成的那麼多垸田,給誰來耕種?就是他們了。”孫享福指了指那些排隊上船的百姓道。

不一會,披着斗笠的無影兒就從人羣中擠到了孫享福這邊,拱手稟報道,“公爺,黃家派出去通知其它幾家的人手,全部被我們拿下了,黃續本人也在我們的嚴密監視之下。”

“嗯,很好,咱們這邊還得加快些進度,快些解決了事,去往蔡州,鄧州等地。”

荊州這邊的氏族安逸的太久的,怎麼可能有長期處於爭鬥中的孫享福的這幫屬下們精明,一旦他們有計劃的要對付一個人的時候,那幾乎是戰爭級的標準,在能做到的方面,基本不給對方留任何機會。

當孫享福給所有想要隨船去高處避難的青壯百姓,開出了五十文一天的工錢之後,常平倉搬運糧食的速度就更加快速了,裝滿一船,就會走一船,僅僅兩天時間,一百八十萬石糧食,就運送的差不多了,而這時,武士也以要查看其它地方的水情爲由,回到了船隊之中。

船艙裡,喝着祛溼的湯羹的武士吐槽道,“那個陳雄,其實叫黃雄更爲恰當,堂堂五品中州刺史,竟然像黃家養的一條狗一般,聽黃家的一個族子使喚。”

“呵呵,有錢能使鬼推磨,在黃州這樣的地方做官,聽黃家的,他有好處拿,不聽黃家的,他就是個衙役都不愛搭理的擺設而已,大多數人,都會做出他那樣的選擇,您無需氣惱。”孫享福勸了在外勞累好幾天的武士兩句道。

“正明接下來打算怎麼做?”

孫享福答道,“從黃州的情形來看,蔡州,鄧州等地估計也不會太好,不過,有黃家的例子在,他應該也會抱着同樣的心理,讓咱們把糧食拉走,所以,咱們的動作,應該會很順利,只要加大人手投入,動作快些就好。”

武士點了點頭又接着問道,“你的意思,是把各州的糧食,和一些沒有依仗的百姓,全部都集中到垸田那邊去?”

孫享福點了點頭道,“當然,氏族之所以能橫行於世,無外乎他們掌握了兩樣東西,錢和糧而已。

我在善陽施政的時候,就是把緊了錢糧這兩個方面,就連王氏這樣的超一流世家,也無法介入善陽的核心決策層面。

其實,當大唐錢莊在所有的州縣開設起來之後,真正掌握天下財權的,就已經是朝廷了,我可以從黃州的錢莊,輕易的知道黃氏的一些銀錢交易往來,還可以直接下一道命令,禁錮黃氏在錢莊的所有資產。

所以,在錢的方面,其實,他們是我們網子裡的魚,隨時可以撈起來吃。

現在,只要糧食也被我們掌握住絕大部分,您說,是他們橫?還是我橫?”

聞言,即便是老謀深算的武士,對於孫享福,也升起了幾分敬畏之心,難怪他年紀輕輕,就是能將五姓七家玩弄於鼓掌之中,區區的蔡,黃,鄧,劉,蒯這樣的二三流世家,在他手上,根本翻不起什麼浪,看來,荊襄之地,應該是繼關中,嶺南和安北大都護府之後,下一個經濟騰飛的地方了。

半個月後,武士啓程去長安上任,孫享福也終於回到了大垸,此時,這裡的百里長堤上,已經居住了數萬從各州遷移過來的百姓,由於時間已經進入陽曆的四月份,這邊的天氣已經很暖和,大家只需要搭一個能遮擋雨水的帳篷就能安居下來,大堤背江面的小堤上,堆積的數百萬石糧食,足可以叫所有百姓們安心。

孫享福剛在棚戶區巡視了一圈回來,無影兒便到房中彙報道,“公爺,那些抓回來的人,都招供了。”

“嗯,暫時將他們收押起來,另外,再給監管錢莊的內侍官員傳我的口信,近期,各大家族名下的存款,不許有萬貫以上的大額度提現,就說今年往外提的錢,都必須是渭南鑄錢廠鑄造的新錢,得等關中那邊押送新錢過來之後,才能提取現金。”

“諾。”

無影兒下去之後沒多久,武媚娘又端着一碗祛溼的湯進了房中,稟報道,“掌門師父,有機肥早就給大田裡施用好了,苗牀裡的各種水稻秧苗,都長的有筷子長了,是不是該移植到大田裡了?”

“嗯,可以開始移植了,你請所有的農部官員到大廳,咱們開個會,分配一下任務,另外,那些小子們這段時間在村裡還算老實吧!”

孫享福說的‘那些小子’,自然是李泰那些王爺了。

“呃,他們,那個,還算老實吧!”

孫享福老早就不把武媚娘當孩子看了,她就是一個批着孩子皮的人精,聽到她語氣裡的不自然,孫享福頓時就想起來了,他臨行前,將監督諸王的任務交給武媚孃的情景,看來,這裡面是有故事的了,不過,孫享福問武媚娘這個當事人的話,她估計也不會講,講出來的,也是美化自己的好話,回頭得把杜構喊來問一問才行。

“行了,你下去吧!讓張軻進來見我。”

武媚娘快步的跑了出去,然之後,本就在門口值守的張軻大步走了進來。

“公爺有什麼事情要吩咐嗎?”

“嗯,江水今天已經漲到了大堤腳邊了,今年的災情已然是不小,你傳我命令,讓水陸轉運公司,派大船往沿江,沿湖的岸邊巡視,若發現有落單的百姓,都將其收攏到船上,運到這邊來,一些小的村子,或者受到洪水危及的縣城的百姓,可以整個都遷過來。

另外,去堤上的災民棚戶區做好防疫和衛生的宣傳,就按照之前咱們在嶺南用到的那個防疫手冊,還有,通知堤上的那些青壯,明天到垸田這邊集合,學習水稻垸田的插秧技術。”

孫享福是不指望百姓們能搞懂,多稻種混種是什麼道理的,他只需要教百姓們一些種植水稻時,稻田裡需要保持的水位高度,以及行間距離等簡單的小知識就行,甚至,等良種稻培育出來了之後,他還要弄出更加簡單的拋秧技術出來,讓百姓種植水稻的時候,更省力,更輕鬆簡便。

第596章 輾轉反側的人們第702章 推動科學技術發展第209章 情報的作用第510章 小百姓眼中的大人物第659章 上門借人第475章 假意談判第344章 一環扣一環第164章 秀兒探監第459章 人生這場戲第576章 中計了第567章 宴會第438章 官與民的正確相處模式第292章 新農村建設的構想第254章 一路高漲第279章 李世民的智慧第711章 誣告第269章 私聊第615章 九州島海戰第六十八章 在戰鬥中晉級第405章 慰問演出第748章 武媚孃的建議第605章 貞觀七年第731章 新學改革推進第362章 高原上的謀劃第763章 亞歐一統第421章 又上朝第529章 向外開拓的能力第453章 農學院的教育問題第五十章 豆腐它有關政治第四十章 新手打仗第330章 四部臣服第693章 去雲南第209章 情報的作用第408章 經濟制裁第231章 過冬請到善陽來第360章 礦的問題第九十二章 小品發威第648章 歸又去的玄奘第657章 父子談心第281章 金融體系的構想第603章 幸福村的產業也需要擴張第149章 歸來第756章 抵達拜占庭第436章 朝臣們的成長第301章 雙喜臨門第685章 清點收穫第609章 上元節的熱門娛樂項目第307章 成果喜人第138章 事了欽差到第662章 調整種植結構第474章 房謀第七十章 思想教育第317章 逛夜市第535章 錢糧之論第611章 在野草民的生活第683章 武士彠也來了第732章 人人如龍第591章 九垸來客第338章 返城第548章 金錢概念和價值觀第310章 種樹競賽第448章 偶然碰到的小事第二十五章 酸菜魚出鍋第767章 和李承乾的談話第603章 幸福村的產業也需要擴張第十章 賞錢第590章 長孫無忌上任第510章 小百姓眼中的大人物第143章 棉甲和新問題第140章 和韋氏的合作第八章 加夜餐第449章 閱兵出征第404章 慰問工人第395章 以往和未來第二十章 監丞!奸臣第137章 價格戰爆發第250章 一號地塊第449章 閱兵出征第227章 驚天大計第215章 冷靜應對第595章 和長孫無忌深聊第121章 見馮盎第466章 大戰起第493章 儒家出招了第686章 世界逐漸清晰第712章 宦官制度改革第339章 嘗試的重要性第九章 送魚第五十章 豆腐它有關政治第232章 善陽的衣食住行第476章 各有心思第291章 花錢的規劃第454章 軍議第119章 留在揚州?第490章 東邊戰事定第402章 迎新宴第743章 到船廠第395章 以往和未來第622章 九垸縣的吏治第481章 大進項
第596章 輾轉反側的人們第702章 推動科學技術發展第209章 情報的作用第510章 小百姓眼中的大人物第659章 上門借人第475章 假意談判第344章 一環扣一環第164章 秀兒探監第459章 人生這場戲第576章 中計了第567章 宴會第438章 官與民的正確相處模式第292章 新農村建設的構想第254章 一路高漲第279章 李世民的智慧第711章 誣告第269章 私聊第615章 九州島海戰第六十八章 在戰鬥中晉級第405章 慰問演出第748章 武媚孃的建議第605章 貞觀七年第731章 新學改革推進第362章 高原上的謀劃第763章 亞歐一統第421章 又上朝第529章 向外開拓的能力第453章 農學院的教育問題第五十章 豆腐它有關政治第四十章 新手打仗第330章 四部臣服第693章 去雲南第209章 情報的作用第408章 經濟制裁第231章 過冬請到善陽來第360章 礦的問題第九十二章 小品發威第648章 歸又去的玄奘第657章 父子談心第281章 金融體系的構想第603章 幸福村的產業也需要擴張第149章 歸來第756章 抵達拜占庭第436章 朝臣們的成長第301章 雙喜臨門第685章 清點收穫第609章 上元節的熱門娛樂項目第307章 成果喜人第138章 事了欽差到第662章 調整種植結構第474章 房謀第七十章 思想教育第317章 逛夜市第535章 錢糧之論第611章 在野草民的生活第683章 武士彠也來了第732章 人人如龍第591章 九垸來客第338章 返城第548章 金錢概念和價值觀第310章 種樹競賽第448章 偶然碰到的小事第二十五章 酸菜魚出鍋第767章 和李承乾的談話第603章 幸福村的產業也需要擴張第十章 賞錢第590章 長孫無忌上任第510章 小百姓眼中的大人物第143章 棉甲和新問題第140章 和韋氏的合作第八章 加夜餐第449章 閱兵出征第404章 慰問工人第395章 以往和未來第二十章 監丞!奸臣第137章 價格戰爆發第250章 一號地塊第449章 閱兵出征第227章 驚天大計第215章 冷靜應對第595章 和長孫無忌深聊第121章 見馮盎第466章 大戰起第493章 儒家出招了第686章 世界逐漸清晰第712章 宦官制度改革第339章 嘗試的重要性第九章 送魚第五十章 豆腐它有關政治第232章 善陽的衣食住行第476章 各有心思第291章 花錢的規劃第454章 軍議第119章 留在揚州?第490章 東邊戰事定第402章 迎新宴第743章 到船廠第395章 以往和未來第622章 九垸縣的吏治第481章 大進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