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又是神來之筆

人才不夠,只能在教育上面想辦法,百年大計,教育爲本這句話是一點都沒有錯的.

今年,善陽之地又將會有一大批完成了基礎認字教學的孩童出來,孫享福很想快速的將法學院,經濟學院,農學院,工學院等都建立起來,當然,這個事情,不是今天要朝堂上要講的主題。x23us.com更新最快

待得李世民和百官們認識到了錢莊和常平倉的重要性之後,孫享福又道,“百姓受災,日子過不下去,會選擇去走極端,其實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信息封閉。

比如開年以後,關中陸續有工廠開業,工人勞力缺口巨大,如果有一些地方的老百姓受了災,或者日子不好過,知道來關中可以找到一份能夠掙錢的工作,就完全可以解決他們的問題。

所以,臣以爲,將國家的法度,政策,以及各方面信息,告知老百姓,也十分重要。

臣建議給法部分派任務,向平民宣講這些政策信息,因爲法部官員在地方上,不是天天都有案子審理,那沒有案子審理的時候他們做什麼呢?

下到村落去,將一村一個村的百姓們召集起來,宣講國家法律,告訴他們,什麼是能做的,什麼是不能做的,遇到了涉嫌違法的事情,應該怎麼樣處理。

當然,律法也不需要天天講,一年兩三遍足以,有新政策的時候,再補講就好,多數時候,他們可以將長安的報紙給老百姓們讀一讀,關中這邊缺勞工了,需要什麼樣的人才,要做什麼工作,月薪酬多少,工廠的東主們只需要把消息往報紙上一刊登,消息就能傳遞到全國老百姓耳中,符合這些條件,他們自然就會想辦法來。

還有關中的工廠,想要生產更多的產品,就需要大量的原材料,出什麼樣的價格收購,需要什麼樣成色的貨物,多大的量,也是需要廣而告之的消息,被一些外地的百姓,商賈之知道了之後,他們當地正好有產出,可以提供,那麼,他們就會想辦法組織起來,運送過來賺錢”

孫享福講了很多,其實都是關於民生髮展方面的一些方式方法,簡單易懂,具備可操作性,給了朝堂上諸位大臣很大的啓發,原來,國家還可以這麼治理。

從頭到尾,他基本沒有提,怎麼處置將那些百姓逼到落草爲匪的荊州豪強,這讓以與那幾家有關係的一些朝臣們大大鬆了口氣,他們覺得,孫正明現在是一心想搞好經濟民生,大唐內部也需要穩定,這一篇,應該是翻過去了。

他們卻不知道,孫享福看似只講政治民生,其實,已經在設計對付他們了,林豹他們轉做污點證人,這幾家的黑材料,早已擺在了李世民的案頭,正因爲想要徹底打散他們,所以,不能表現的急迫,甚至都不能讓他們有所察覺。

他們不是剛拿了大量的土地,需要人手耕種麼?

法部的官員一旦開始下鄉宣講,老百姓們很快就知道了自己擁有一些什麼權益。

報紙上的信息一旦被百姓知曉,百姓就不會再甘願在只爲了兩餐而貢獻自己的勞動力。

比如山南道地區,就會有長江水路轉運公司,大量招工修建碼頭,開船收貨的消息,關中招工的消息則更是會鋪天蓋地。

除非這幾家能開出比關中各個工廠,或者水路轉運公司的條件更好的待遇,否則,他們不僅找不到人給他們耕種田地,甚至,原本一些幫他們耕種田地的百姓,也會經不住誘惑,跑到關中來務工。

地方豪強想要將自己得到的土地都耕種出來,那麼,他們想要花的代價勢必會很大,因爲,信息發達之後,總有人會想要擺脫窮困的命運選擇走出去的,這些走出去的人好了,會帶動更多的人走出去,形成一股潮流,這股潮流,不是誰說擋,就擋的住的,有律法作爲保證,那些地方豪強除非造反,否則,無解。

當然,即便是他們造反,響應他們的百姓也會很少很少,有好日子誰不會過,誰會陪着你玩命?

這還只是第一步,實際上,其實並沒有給這些地方豪強帶來多大的損失,他們大不了將一些種不完的田地退耕,種上不需要太多人打理的樹木之類的就好。

真正對他們的根基造成衝擊的,是那些走出去的普通百姓富了之後,對於他們本族人的影響。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即便那些豪強的本族子弟,以往可以吃飽,能穿的體面,可當人人都比他們吃的更好,穿的更體面,住的更豪華的時候,他們肯定就會思變,這個過程中,還需要更多明的,暗的,經濟手段,來拉開他們與那些走出去的百姓的差距,一旦形成趨勢,就是地方豪強勢力被徹底拔除之時了。

能想到這麼深的,整個朝廷上幾乎沒有,李世民,房玄齡,也是在看過孫享福的密奏之後,才瞭解他整個謀劃的,用李世民當時的原話來說,“正明此策,真是神來之筆也!”

“陛下,老臣以爲,法部能夠承當此任。”

魏徵率先跳出來出聲支持了,事實上,他也比較擔心法部的官員在地方上太閒了,因爲,大唐一年,所有上刑的官司加起來才兩三千起,如果法部的構架全面完善的話,那麼,光縣級以上法官都有一千多人,平均到每個人頭上,每年可能只能判到兩起案子左右,而且,往後的治安情況可能會更加好,他法部的官員如果都是吃乾飯的,那就是個笑話了。

對於這樣的事情,基本沒有誰找到什麼合適的理由反對,反而,附議者比較多,起碼法部,農部,禮部,等諸多部門都率先出聲,表示贊同了,這麼多人表示贊同,沒有人反對,李世民自然就宣佈通過了。

而且,李世民還就具體的事務,做了一些交待,法官不僅要在當地宣講律法,朝廷政策,公佈一些即時訊息,還要組織當地的百姓,對於實習生,乃至當政的官員,做民意投票。

民意投票的結果交由吏部,納入官員政績考覈其中一項,所佔比雖然不大,但也有佔比,如果這一條是別人提出來的,朝堂上或許還有大臣反對,可這是皇帝提出來的,就沒有人敢反對了,皇帝想要用百姓來監督官員,你拒絕監督,難道是要作奸犯科麼?

當然,他們還有一個不反對的原因,那就是世家的官員宗族極爲龐大,在他們所掌握的地盤,這個民意投票,完全是就他們的加分項啊!他們當然不會反對,這或許還能讓他們更好的把持地方呢!

他們卻沒有想過,民意加分高,政績高了,李世民肯定會將他們提拔外調的,去了外地,你還想保持民意支持,那就難了,必須得做實事才行。

吏部的考評制度,相較以往,也有巨大的改動,政績不好就會貶,這些人一旦遭貶,想要在原籍做官的可能不會太大,貶官的時候幾乎沒的選擇,肯定是到偏遠的地方去。

孫享福的這個坑挖出來後,事情還不算完,他還當衆將水路轉運公司成立以後,具體對於當地經濟有哪些方面的刺激講了講,基本就是他跟林豹和武士的說辭一樣,幾乎講了一個時辰纔算完。

然之後,李世民和房玄齡就有些詫異了,說好的水路轉運公司建立起來後,這些賺錢的項目都歸咱三的呢!你一下在朝堂上全部講了出來,哪些人精一般的大臣,下去之後,能不動作?

所以,孫享福又被李世民留堂了,御書房內,房玄齡,長孫無忌也在。

李世民自然是不好意直接跟孫享福說這些買賣應該留給朕來做,是以,眼神示意了房玄齡,他便先開口問道,“正明將這些可經營的項目全部都當衆講出,是何用意,老夫,一時半會還吃不透啊!”

“呵呵,房相,不知道您門下,可有數萬精通買賣營生的手,可以在上百個碼頭,數十個行業,把整個商業鏈經營下來?”

“這”

李世民幾人馬上懂孫享福的意思了,這塊蛋糕太大,即便是他們,也不能一口吃下,在朝廷官員都存在巨大缺口的情況下,他們那裡能弄出這些人手來經營,必須得讓所有人都參與進來,才能一下子將整個場面激活,而且,也能讓這塊蛋糕的營養更加豐富。

“陛下,咱們掌握了水運,就是掌握了源頭,不管他們做什麼交易營生,朝廷收他們的稅,咱們收他們的運輸費,這筆利潤就足夠大了。商業,想要百花齊放,還是要大家一起來纔好,您要是全部給他們壟斷了,不僅對百姓無益,那些吃不到肉的人,也會想方設法反對,搞砸這件事情。”

一個地方,收水產的人,如果只有一家商戶,那麼,這個地方的水產是什麼價格,就只是這一家商戶說了算,百姓們想出售當地的水產賺錢,會別無選擇的賣給這一家商戶,那麼,這個商戶,就可以隨意的壓老百姓的價,讓老百姓吃虧。

但是,如果這個地方有很多個商戶都收水產,那麼,他們之間就會相互競爭,爲了收到更多的水產來販賣盈利,商戶會盡可能的擡高一些價格,這就會讓百姓們得利。

而且,這樣做還有另外一個好處,就是加大官員們對於碼頭,倉儲等基礎建設的熱情,快速的推進整個項目。

相信,有遠見的些人,很快就會開始謀劃在碼頭上建立自己的倉儲和鋪面,這樣,收貨和發貨,就會很方便。

孫享福做的這一系列事情,爲的就是讓百姓們富裕起來,因爲,他知道,民富了國家會更富的道理,所以,他只建議,把這個水路轉運公司的盈利點,就放在船運業務上就好,只要壟斷了船運業務,就已經可以在渠道上,掐死很多人了,走那停,走那不停,給不給你上貨,都掌握在轉運公司手上。

錢是掙不完的,你人手不夠,還不如果斷的放給別人去掙,而且,只有他們掙了錢,你纔好掙他們的錢。

第603章 幸福村的產業也需要擴張第291章 花錢的規劃第650章 對比的傷害第688章 帝后品嚐新作物第719章 蒸汽機試驗第五十一章 亂兵第206章 牽馬墜蹬第597章 領你看看第767章 和李承乾的談話第676章 終於能出門了第720章 三江平原開發計劃第646章 找上門來的麻煩第412章 約定談判第288章 密室第220章 馬邑防守戰第569章 忽悠希拉剋略第十八章 魚貨入長安第150章 滿船寶第四十七章 酒樓開建第529章 向外開拓的能力第122章 治病第764章 啓程歸家第571章 開幕儀式第303章 農忙伴隨着鬥爭開始第498章 劉永的當官經歷第六十二章 白蛇傳開演第270章 戲劇院第586章 世家的局第150章 滿船寶第755章 過黑海第572章 震撼的表演第456章 戰局第八章 加夜餐第169章 慢慢累積第272章 文化的重要性第十八章 魚貨入長安第599章 國家要承受的起失敗第248章 魏徵到善陽第九十七章 育種育苗基地第687章 又見啃番茄第371章 合理規劃的重要性第七章 集上衝突第746章 王二牛的懷疑第一百零五章 孫享福的義第310章 種樹競賽第138章 事了欽差到第142章 封爵與否第768章 封聖儀式第499章 拜訪魏府第三十七章 毀孩子的李世民第735章 給吐蕃人民的禮物第403章 恨夫不成聖第127章 海戰第269章 私聊第316章 李世民到善陽第253章 競爭開始第五十七章 視察膳監司第592章 借貸經營的問題第719章 蒸汽機試驗第十九章 七宗五姓第298章 又是一年春耕時第521章 教育長孫衝第613章 和李泰談談心第221章 城門激戰第506章 招股大會第七十三章 李承乾上門第638章 勸說王旭第757章 糖衣炮彈發射第332章 定下時間第四十九章 孫享福的治家之道第341章 再向前進一步第234章 東珠逛街第409章 妖孽般的武媚娘第四十七章 酒樓開建第一章 落後的農耕社會第349章 崔氏的決定第486章 醫療體系升級第642章 後宮搬遷第111章 起航第一百零五章 孫享福的義第550章 海上絲綢之路第440章 李世民的忽悠技能第652章 被老婆套路了第567章 宴會第460章 到處都是大生意第五十四章 服務員到位第559章 擒王浩第154章 談事情和忽悠第385章 給百姓的未來鋪路第261章 俘虜到善陽第649章 武媚孃的心思第250章 一號地塊第241章 運作第628章 探討皇權第405章 慰問演出第477章 列陣完成第171章 李承乾探監第517章 趕上了好時候第645章 首富誕生第209章 情報的作用
第603章 幸福村的產業也需要擴張第291章 花錢的規劃第650章 對比的傷害第688章 帝后品嚐新作物第719章 蒸汽機試驗第五十一章 亂兵第206章 牽馬墜蹬第597章 領你看看第767章 和李承乾的談話第676章 終於能出門了第720章 三江平原開發計劃第646章 找上門來的麻煩第412章 約定談判第288章 密室第220章 馬邑防守戰第569章 忽悠希拉剋略第十八章 魚貨入長安第150章 滿船寶第四十七章 酒樓開建第529章 向外開拓的能力第122章 治病第764章 啓程歸家第571章 開幕儀式第303章 農忙伴隨着鬥爭開始第498章 劉永的當官經歷第六十二章 白蛇傳開演第270章 戲劇院第586章 世家的局第150章 滿船寶第755章 過黑海第572章 震撼的表演第456章 戰局第八章 加夜餐第169章 慢慢累積第272章 文化的重要性第十八章 魚貨入長安第599章 國家要承受的起失敗第248章 魏徵到善陽第九十七章 育種育苗基地第687章 又見啃番茄第371章 合理規劃的重要性第七章 集上衝突第746章 王二牛的懷疑第一百零五章 孫享福的義第310章 種樹競賽第138章 事了欽差到第142章 封爵與否第768章 封聖儀式第499章 拜訪魏府第三十七章 毀孩子的李世民第735章 給吐蕃人民的禮物第403章 恨夫不成聖第127章 海戰第269章 私聊第316章 李世民到善陽第253章 競爭開始第五十七章 視察膳監司第592章 借貸經營的問題第719章 蒸汽機試驗第十九章 七宗五姓第298章 又是一年春耕時第521章 教育長孫衝第613章 和李泰談談心第221章 城門激戰第506章 招股大會第七十三章 李承乾上門第638章 勸說王旭第757章 糖衣炮彈發射第332章 定下時間第四十九章 孫享福的治家之道第341章 再向前進一步第234章 東珠逛街第409章 妖孽般的武媚娘第四十七章 酒樓開建第一章 落後的農耕社會第349章 崔氏的決定第486章 醫療體系升級第642章 後宮搬遷第111章 起航第一百零五章 孫享福的義第550章 海上絲綢之路第440章 李世民的忽悠技能第652章 被老婆套路了第567章 宴會第460章 到處都是大生意第五十四章 服務員到位第559章 擒王浩第154章 談事情和忽悠第385章 給百姓的未來鋪路第261章 俘虜到善陽第649章 武媚孃的心思第250章 一號地塊第241章 運作第628章 探討皇權第405章 慰問演出第477章 列陣完成第171章 李承乾探監第517章 趕上了好時候第645章 首富誕生第209章 情報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