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2章 九垸縣的吏治

縣衙果然有好茶招待,本地特產,君山毛尖。

李世民才喝了幾口,便有一個叫劉文凱的縣衙吏員過來招呼他了,“不知道你們幾位想來我縣做什麼營生?”

“我們家的營生很大,什麼行當都有,聽說到你們九垸縣來做生意,能得到你們縣衙的很多幫助,不知道具體能有什麼幫助?”李世民故意問道。

“這個可就多了,您要是做飯館酒樓的生意,我們能幫你們落實鋪面,大小都好說,還能幫你們找到本縣貨色質量最好,價格最平的食材供應,招工的時候,也能幫你們發佈公告,招到最合適的幫工,平時有一些宴席接待,商務聚會等等······”

劉文凱說的情真意切,滔滔不絕,都搞的李世民有點不好意思騙下去了,摸了摸鼻子道,“是這樣的,我知道你們這邊魚貨,米粉之類的產品比較多,我想定期進夠一批,販賣到北方去,我知道,你們縣衙可以號召百姓出貨,還給定了價,你看能不能這樣,你們把價格定的低些,這樣,我收貨的成本就少了,放心,私下裡,我肯定會給你們足夠的好處的。”

聽到李世民這麼說,劉文凱的臉馬上就冷下來了,道,“你不是第一個抱着這樣的心思來這裡的商賈,知道之前抱着這樣的心思來這裡的商賈,我們是怎麼處理的嗎?”

李世民故作尷尬的搖了搖頭。

劉文凱義正言辭的道,“所有像你這種心思不純的商賈,都會進入九垸商會九垸縣衙的合作黑名單中,而且,名單也會被我們對外通報,讓其再也難在山南道商圈立足,所以,你現在應該給我交代你的籍貫姓名。”

“呃,你這又何必呢!大家都有好處的事情。”李世民故作不解求饒道,商人都是逐利的,他這樣的反應,倒是把一個商賈的表現演活了。

“就說你們這些黑了良心的,坑小老百姓那三瓜兩棗有意思嗎?

就算你們以市場上的平價收貨,運送到北方販賣,你們也能有非常豐厚的利潤,爲何要這麼貪?

還有,你們是以爲全世界的人都是傻子麼?

本地那麼多百姓在江陵城出攤,在碼頭上走貨,他們難道還不知道市場上的價格?

咱們官府的人要是做了這黑心的勾當,是會被人戳脊梁骨子罵的,沒有人會願意讓自己的子子孫孫,在鄉親們面前擡不起頭來做人的,所以,你還是絕了這樣的心思吧!”

說到這裡,劉文凱歇了一口氣,但好像還沒罵夠,繼續道,“你們這些人吶啊!就是缺教育,思想壞透了,錢掙的再多又怎麼樣?還不是一日三餐?還不是春衫兩件夏衣一套?

要是把咱們大唐這口好鍋給砸了,你們掙的錢再多,你們後世的子孫能安安逸逸的享受嗎?”

“鍋?你這是說的什麼意思?”李世民狠狠的體驗了一回被人指責鼻子罵的感覺,不過,聽到劉文凱這個形容,他頓時又來了興趣,指出來問道。

劉文凱一副恨其不爭的樣子,指着李世民,繼續實行思想教育道,“這是引用了民學課上孫老師的比喻。

他說,咱們整個國家的人,都是在一個鍋裡吃飯的人,只有讓各個職業階級的人都有飯吃,都過的好,才能長久下去,一個階級的人吃的太多,吃相太醜,破壞了平衡,就可能逼別的階級來砸鍋,這樣大家就都沒有的吃了,所以,我九垸縣從不歧視任何階級的人,不管是商賈,工人,農民,爲朝廷辦事的公務人員,都能夠得到比較公平的對待,我們都希望他們發展的好。

就好比我剛纔給你說的來九垸縣開酒樓客棧的商賈,我們就會給他們提供很多的幫助,保證他們確實能盈利,可是你們呀!黑了良心,百姓辛辛苦苦從地裡面種出來的東西,一兩文錢一斤的價格,本就已經極低,你們還想從他們身上佔便宜······”

見劉文凱又要開始,長孫淳覺得差不多夠了,便想要阻攔,李世民朝他點了點頭,長孫淳便將自己的令牌掏了出來,向劉文凱面前一伸道,“我們是大總管府衙門的人,剛纔,就是在抽查你們的日常工作,你做的很好,不過,還請不要聲張,我們還要繼續抽查。”

劉文凱聞言一愣,倒沒有出現什麼慌亂之色,因爲他自己並沒有出現什麼差錯,而且,他有自信,九垸縣衙其它各個部門的工作,也沒有出現什麼差錯,他只是仔細的檢驗了長孫淳的令牌,確認無誤之後,將其交回道,“原來是幾位上官當面,若是怕走漏消息,影響到抽查的真實性,下官可以暫時留在這裡,等幾位全部抽查完畢之後,再離開。”

“無需如此,我們從你這裡,差不多就能瞭解整個縣衙的運轉了吧!不如直接由你跟我們說說就好。”

聞言,劉文凱直言道,“其實我們縣衙各個部門的工作日誌,都是有公示的,在公告欄上面,各條各款都列的清清楚楚,歡迎任何百姓的監督檢查,幾位上官這一趟,只怕是要做無用功了。”

聞言,李世民和長孫淳相視一眼,也覺得無語,監管這一方面,九垸縣衙做到了任何人都沒話可說的地步。

因爲,他們所有的工作項目,都是公開的,小到縣衙的公差出去幹活,吃了什麼午飯,縣衙食堂裡做了什麼菜,每樣菜多少文一斤,買了多少,消耗了多少,都有詳細的記錄,而且還會張貼在出來,供百姓觀看,有文檔可查。

大到縣衙組織的基礎建設,人工錢,材料錢幾何,材料從什麼地方購入的,是那些工人幫縣衙幹了活,領走了多少錢,所有明細,清清楚楚,百姓把原材料的市場價和工價一對比,便一目瞭然了。

早前的時候,對於這些東西,百姓們還會看熱鬧,較真的每天都到公示欄前對一對,看一看是否合理,後來,他們都懶得來查看對照了,因爲,他們足夠信任官府裡所有爲他們辦事的人。

而到了現在,每到一定時間,官府的衙役,還得主動去各家請得空的百姓,來查驗這些東西,然後存檔,可以說,完全的尊重了民意,百分之百的接受百姓的監督。

所以,孫大力這個縣令最重要的監察之職都被他直接甩出去了,多少是有些清閒的。

當然,他也未必就比別處的縣令清閒很多,他也有他的一攤子事情要做,這不,李世民很快就問到他了。

“這樣,就不用麻煩其它人了,你就簡單的給我們說說你們縣衙有那些部門,都負責做些什麼,還有,你們縣令每天都在幹什麼。”

聞言,劉文凱再度一愣,這個,還真和別的地方稍微有些不一樣,略微思考了一下,他才答道,“這些,其實也是對外公開的,幾位上官既然想省事些,那麼,下官就給你們講講。

咱們九垸縣除了有朝廷配製的司戶,司刑,司法,司財,司工,司農,司商,七大口的司官之外,還有比其它縣更加健全的縣,鎮,村,三級醫療衛生保障部門,縣,鎮,村,三級學校教育保障部門,覆蓋全縣每一戶人家的民生保障部門。”

縣衙下屬七大口,是應對朝廷除禮部,吏部,兵部之外的七大部的體系,三級醫療衛生保障,和三級教育保障,李世民也聽的懂,無非就是他們九垸縣的醫療衛生室和學校,已經推進到村一級了,畢竟,這邊的村子都比較大,三萬來戶,才分一百來個村子,一個村差不多有三百戶左右,一千多號人,需要一個醫務室,和一間小學。

可這個‘民生保障部門’是什麼,李世民卻沒有聽說過,便開口問道,“你能給我們講講,這民生保障部門,它是具體做什麼工作的嗎?”

劉文凱就知道他們會這麼問,因爲,這個部門,是今年初,九垸縣各個體制全部建立完善之後,才根據需求新設立的,就連去年纔剛設置的紀南縣,都還沒有跟進,目前,就只有九垸縣有。

沒怎麼想,劉文凱就答道,“這個民生保障部門的工作很雜,他們的辦公地點,是分散個在各個村鎮和城區街道的,會由百姓推舉一男一女兩位當地百姓,兼職擔任各個分社區的主任。

女主任,專門負責婦女的生理衛生宣傳教育,安胎保育和養護幼嬰的宣傳教育,勸解家庭糾紛,以及牽線搭橋,推動轄區內適齡女男婚配等等事務。

男主任,則負責男人的生理衛生宣傳教育,轄區內清理蟲害,防治瘟疫的宣傳教育,社區公共設施建設,農忙省力高產的小技巧等等,當然,他們還都負責推廣運動健身,提升百姓身體素質,合理分配工作休息時間,以及一些本地文化,對外宣傳的事務,是村鎮主官日常工作的幫手。

同時,他們也是百姓之中各種社會問題的情報收集員,比如有一些懶漢,四肢不勤,不愛幹活,他們就要去做思想教育。

有些人,又太勤,或者太節儉,只幹活,捨不得吃喝花用,這樣容易累垮自己的身子,需要他們去勸解,讓他們放開了身心過日子,還有一些家庭娃多,管照不過來,大人難以從事生產工作,需要集中解決。更是有一些人家裡有了點錢,就去博戲,亂花,他們都需要勸解,阻止,能解決的就解決,解決不了的,上報······”

聽劉文凱這麼一長篇解釋,李世民瞬間就懂得了昨天晚上拉他和長孫皇后幾人去跳舞的那兩個人的身份了,原來,他們是民生保障部的社區主任。

九垸縣居然可以將地方上所有的事情,管的這麼細,幾乎所有百姓家庭可能碰到的問題,都會被他們考慮到,難怪昨天晚上在街上看到那些百姓的臉上,都有幸福和滿足的笑容。

當然,細的還不止是這些家長裡短的事情,李世民往下問了之後才知道,就算是和朝廷各個部門成對口的七大部門,所負責的具體工作,也與其它地方有較大的差異。

比如劉文凱本人,就是司商官屬下正九品佐官,他主要負責的,就是幫助外地客商在本地置業發展,司商官屬下還有其它幾位佐官,則是負責收集百姓產出的信息,市場價格信息,幫百姓聯繫商家,把產出,更好的賣出去等等的一些工作。

如果是按照以前的官制,劉文凱最多隻能算是個一個沒有品級的吏員,但是現在不同了,朝廷將所有官吏都納入公職體系,吏也是有品級的,還可以往上升遷,九原縣是上縣,縣令正七品上,七部司官,從七品上,教育口的教諭,和醫院的院長,都是正八品上,他們這些佐吏,則是從八品上到從九品下,有好幾級官階,這些官階,都有相應的官職,具體任職管事,將整個縣內,十幾萬人的方方面面全部都覆蓋到,全面的讓李世民都有些咂舌。

第155章 合作第161章 各方求情第223章 拳頭大才是硬道理第202章 幸福村的核心第九十八章 放燈第五十九章 惡客上門有一些話,跟大家說說第九十一章 歡樂繼續第710章 計劃繼續推進第420章 送別第336章 再起程第162章 改變主意第208章 簡在帝心第638章 勸說王旭第699章 夷男病重第643章 甜蜜的負擔第490章 東邊戰事定第480章 四方捷報傳第300章 大動作第238章 都來了第656章 大唐的家底第719章 蒸汽機試驗第185章 去除枷鎖第125章 審訊第497章 周務學的想法第715章 進入高速發展軌道第五十一章 亂兵第744章 被點亮宋小魚第328章 全民運動會的構想第423章 春耕調整第455章 巧遇小舅子第503章 被請進宮第574章 王浩之死第485章 東珠產子第二章 餓了吃蟲子第208章 簡在帝心第632章 補短板理論第753章 準備出使第753章 坐論皇權第423章 春耕調整第297章 忙碌的幸福村第482章 雪地裝備第219章 追擊戰第727章 九垸縣的大熱鬧第444章 百姓的回饋第350章 中秋大秀第761章 家事第364章 日新月異的技術第697章 小震驚一下第610章 對吐蕃的佈局第472章 急回關中第138章 事了欽差到第564章 入城第638章 勸說王旭第750章 爭相做源頭第671章 巡演推廣第223章 拳頭大才是硬道理第645章 首富誕生第二十五章 酸菜魚出鍋第171章 李承乾探監第553章 國際借貸第九十三章 做生意的境界第733章 到吐蕃第430章 農學院的由來第243章 王浩來訪第206章 牽馬墜蹬第575章 屈突詮來訪第713章 新的十年計劃第十四章 秦府下廚第594章 江陵未來的核心產業第680章 新的國家方向第143章 棉甲和新問題第362章 高原上的謀劃第421章 又上朝第654章 推動新型房屋發展第628章 探討皇權第667章 動畫片第400章 再對質第262章 一年升三爵第465章 陰謀進行時第232章 善陽的衣食住行第118章 殺倭第181章 朔州大捷第五十六章 編排話劇第139章 見韋李第639章 制海權的重要性第四十一章 首戰建功第五十一章 亂兵第372 人才缺乏第四十八章 成親第513章 給長孫皇后加點擔子第568章 李世民要加尊號第548章 金錢概念和價值觀第300章 大動作第七十九章 存在即合理第467章 鏖戰第166章 繼續忽悠第445章 工商業的厲害之處第253章 競爭開始第185章 去除枷鎖
第155章 合作第161章 各方求情第223章 拳頭大才是硬道理第202章 幸福村的核心第九十八章 放燈第五十九章 惡客上門有一些話,跟大家說說第九十一章 歡樂繼續第710章 計劃繼續推進第420章 送別第336章 再起程第162章 改變主意第208章 簡在帝心第638章 勸說王旭第699章 夷男病重第643章 甜蜜的負擔第490章 東邊戰事定第480章 四方捷報傳第300章 大動作第238章 都來了第656章 大唐的家底第719章 蒸汽機試驗第185章 去除枷鎖第125章 審訊第497章 周務學的想法第715章 進入高速發展軌道第五十一章 亂兵第744章 被點亮宋小魚第328章 全民運動會的構想第423章 春耕調整第455章 巧遇小舅子第503章 被請進宮第574章 王浩之死第485章 東珠產子第二章 餓了吃蟲子第208章 簡在帝心第632章 補短板理論第753章 準備出使第753章 坐論皇權第423章 春耕調整第297章 忙碌的幸福村第482章 雪地裝備第219章 追擊戰第727章 九垸縣的大熱鬧第444章 百姓的回饋第350章 中秋大秀第761章 家事第364章 日新月異的技術第697章 小震驚一下第610章 對吐蕃的佈局第472章 急回關中第138章 事了欽差到第564章 入城第638章 勸說王旭第750章 爭相做源頭第671章 巡演推廣第223章 拳頭大才是硬道理第645章 首富誕生第二十五章 酸菜魚出鍋第171章 李承乾探監第553章 國際借貸第九十三章 做生意的境界第733章 到吐蕃第430章 農學院的由來第243章 王浩來訪第206章 牽馬墜蹬第575章 屈突詮來訪第713章 新的十年計劃第十四章 秦府下廚第594章 江陵未來的核心產業第680章 新的國家方向第143章 棉甲和新問題第362章 高原上的謀劃第421章 又上朝第654章 推動新型房屋發展第628章 探討皇權第667章 動畫片第400章 再對質第262章 一年升三爵第465章 陰謀進行時第232章 善陽的衣食住行第118章 殺倭第181章 朔州大捷第五十六章 編排話劇第139章 見韋李第639章 制海權的重要性第四十一章 首戰建功第五十一章 亂兵第372 人才缺乏第四十八章 成親第513章 給長孫皇后加點擔子第568章 李世民要加尊號第548章 金錢概念和價值觀第300章 大動作第七十九章 存在即合理第467章 鏖戰第166章 繼續忽悠第445章 工商業的厲害之處第253章 競爭開始第185章 去除枷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