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六章 洛陽攻堅戰

“天翔,萬毅那邊傳來消息,他們將於後天也就是七月三十攻擊洛陽。”德州天策軍大營內,楊天成接過趙四遞來的情報掃了一眼道:“萬毅那邊確定了,咱們也要確定了。”

“好,厚純,你去通知天一,讓他在主力部隊開戰以後擇機率軍南下佔領棣州,然後沿山東半島進行攻擊,記住速度不要太快,給康懷英留點麻紗。”徐天翔朝着王厚純笑道。

“我看估計這次天一又該鬱悶了,咱們少不得到時候又得請他吃頓飯的事了。”楊天成看着半島上的萊州和登州的位置笑道。

“好了,天一和萬毅兩邊都確定了,咱們主力部隊也該動手了吧?現在葛存周典型擺着一個烏龜陣,就想着和我們耗呢。”王厚純看着沙盤上面兩軍擺出的陣勢摸了摸腦袋道。

“彆着急,我估計汴州那邊也就這一兩天就該水落石出了,咱們也行行好,助鄭璠和朱友珪一臂之力。在汴州政變傳來的一瞬間動手,逼迫朱全忠發瘋。”徐天翔擺擺手看着一邊沒說話的趙四道:“這兩天玄影衛務必要想辦法聯絡上汴州的彪子,看看他那邊的動作怎麼樣了。”

“以鄭璠的性格,恐怕此刻汴州通往外界的所有通道全部都被卡死了,咱們事先沒有準備,恐怕難度不小。”趙四不太看好彪子的行動,不過龍組已經派人抵達汴州了,說不定有辦法。所以在聽到徐天翔的安排之後點點頭出門安排。

徐天翔中線主力不打算立即動手,王厚純也有點無聊,笑道:“巧兮應該就是月初生孩子吧?咱們打打殺殺的萬一衝撞了大侄子是不是有點不好?”

楊天成給自己泡了一杯茶,坐在旁邊樂呵呵道:“厚純你哪來那麼多規矩?巧兮和主公自己都不忌諱咱們怕什麼?再說了沾染點血氣也是好事,這大侄子說不定將來就是天策府的繼承人了,有些東西啊就是必須繼承下去的。”茶文化其實在唐代起端但是並沒有後世那樣深入百姓心頭,要不是因爲李玄清和巧兮喜歡飲茶,帶動起天策府各級跟風,估計楊天成也不會有事沒事就給自己來點情調。

這邊中原指揮部三巨頭閒着無聊的時候之前一直小打小鬧的西線此時已經進入最後階段。萬毅和薛洋領兵掃蕩了河南府除了洛陽之外的所有區域,並且派遣部隊卡主了洛陽和汴州之間的聯絡,讓洛陽成了孤城。

“大帥,玄影衛緊急軍情彙報。”萬毅和薛洋再給中原和大本營彙報了自己的攻城計劃之後正在忙着調兵遣將,帳外傳來親衛的聲音,緊接着一名身着破爛衣服的漢子匆匆走了進來,遞給萬毅一份情報,同時道:“玄影衛汴州分部劉峰稟告軍情軍報。分部頭領緊急求援。”說完之後遞上了玄影衛特質令牌。

薛洋對於玄影衛的令牌不太熟悉,但是萬毅可不陌生,只是掃了一眼就知道這已經是玄影衛內部地區分部負責人的令牌了,頓時接過情報一目三行看完之後遞給薛洋沉吟不語。

這的確是彪子派人送來的,後面還有玄影衛特殊的簽字方式。但是彪子希望西線部隊能夠派遣人手潛入汴州地區,必要的時候接應他,徹底分裂汴州宣武軍的勢力。如果要實施的話豈不是打亂了西線的部署?要知道西線總共就十萬大軍,此刻洛陽城中也有十萬人,雙方几乎是一比一打平,如果抽調兵力潛入汴州,洛陽怎麼辦?

“大帥,這樣吧,我率第三營馬上開始出發。”薛洋看出了萬毅臉色的猶豫之色,開口道。

“你就帶一個營?汴州此刻光禁衛軍估計就不下於三四萬,而且還不算王彥章留下來的部分帳前燕子都,你如何接應玄影衛?”萬毅愣了一下隨即搖頭道。

“大帥放心,第三營可以充當騎兵使用,兵力不夠就用速度來頂替。”薛洋笑道:“薛洋願立軍令狀,保證完成任務。”

萬毅深深的看了他一眼,點點頭,拍了拍薛洋的肩膀道:“一切小心,如果有什麼問題要急速飛鴿傳書給我。”

薛洋點點頭走出帥帳開始召集第三營迅速集結,然後跟隨玄影衛劉峰而去。

薛洋走後萬毅開始召集高級將領下達具體指令,以錢老六的步兵大隊三個營爲攻城部隊,負責協調地獄火大隊明日一早開始正式攻城,以徐英和李陽爲主力三個營爲後續部隊,等待攻城部隊破城之後入城絞殺後續人手。萬毅親率其餘三萬人繞道洛陽城東,截殺逃竄者。

萬毅這邊準備妥當,洛陽城中的牛存節等人卻是皺眉不展多日。天策軍在西線的戰役和其他地方不一樣,但是這種鈍刀切豆腐的方式卻在這兩個多月的時間裡將洛陽變成了一座孤城,河南府其他的城池盡數被對方佔領。自己原本匯合了從汴州過來的宣武軍禁衛軍之後兵力高達十五萬,但是此時卻只堪堪十萬人左右,而且士氣低迷被困孤城。牛存節想了很多辦法想要逆轉戰局,但是面對萬毅這種宿將,自己的計策根本無法起到作用,對方猶如流水一般綿密的戰法幾乎是在閒庭信步之間就擋住了自己所有的招式。

牛存節獨自站在城樓看着城外連綿的天策軍軍營,心頭的黯然之色也在逐漸增加,宣武軍和天策軍對陣幾乎就沒有贏過,對方不僅僅有層出不窮的新式武器,更要命的是天策軍將領在戰火中快速成長,已經逐漸超越了自己這些人。

“大帥,天策軍有異動了。”就在牛存節出神之際,身邊的親衛提醒道。

“他們準備攻城了,立即傳令,戰鼓隊立即擂鼓,守備部隊立即出擊。”牛存節聞言卻是振作精神,有條不紊的下達命令。宿將就是有一點好處,不管什麼時候都能夠快速穩定自己的心神,從而凝聚軍隊的士氣戰心。在牛存節的命令下宣武軍開始將各式各樣的守城器械準備好,等待天策軍的到來。

此時的天策軍工程主將錢老六也看見了城牆上的變化,不過對於他來說對方的招式也就那麼回事,天策軍攻城早就和以前不一樣了。只見錢老六右手一揮,地獄火大隊快速上前構築陣地,各式弩炮開始跟隨而來架設,而另一邊爆破大隊也紛紛就位等待中軍的命令行事。

錢老六朝自己身邊的副將點了點頭,對方快速來到地獄火大隊陣地,手執紅旗開始指揮發射。只見剎那間數百顆炸藥包同時升上天空,火星四濺飛舞朝着洛陽城飛速而去。

“弓箭手準備掩護,爆破手準備。”天策軍的陣地上呼叫聲此起彼伏,各兵種開始隨着炸藥包的升空銜接配合,整整五千名弓箭手在刀盾手的掩護下往前開進。

“轟隆隆”的爆炸聲在炸藥包落地之後迅速響起,滾滾濃煙猶如煙柱一般在洛陽城的西城升起,爆炸聲帶起的石塊和人影紛飛不已。一時之間洛陽城西城樓亂成一團,這種爆炸在這個時代幾乎屬於無解的,不懂得合理構築防禦工事根本無法阻攔這種從天而降的爆炸,而且隨着天策軍軍工工業的持續發展,新一代炸藥包的引信已經能夠做到內置激發了。

炸藥包的爆炸也讓後續弓箭手迅速上前將城樓上尚未波及到的地方用弓箭覆蓋,爆破手兩兩一組快速匍匐前進朝着洛陽城的城門而去。

“看樣子炸藥包的威力還需要繼續改進啊,也不知道這第二代炸藥包效果怎麼樣?”萬毅在後方看了一眼點點頭率領身邊的最後三萬人離開大營繞道洛陽東門而去。

洛陽作爲唐代陪都又稱爲東都,武周時期在隋代基礎上擴建,作爲皇家都城所在,城牆幾乎是和長安相媲美,其後雖然歷經戰火洗禮,但是基本輪廓沒有遭到多大損壞,堪稱牢固。錢老六爲此準備了二十組爆破手,沒人攜帶三個爆破筒堆積在城門處。

此時遭受炸藥包持續不斷打擊的洛陽城守軍即使牛存節親自指揮依然無法組織起有效的防禦,上百架弩炮一起發射帶來的爆炸產生的煙柱幾乎遮天蔽日,將視線都擋住了。“命令攻城部隊做好準備,等到城門被炸開要第一時間沿城牆掃蕩,堵住對方的預備隊。”錢老六看着爆破手幾乎是毫髮無損的抵達城門門洞處,開始安排後續人馬。

“老錢,準備的怎麼樣了?洛陽城十萬大軍我怕到時候牛存節會拿人命來堵住缺口啊?而且洛陽城的城牆不是磚石結構,而是正宗的原石壘砌而來的。”徐英這時候湊上來道。

“沒辦法,要是有火炮就好了。”錢老六被這傢伙說的有點無奈,擺擺手道:“你放心吧,至少能夠炸開城門,只要進城了就好辦。大不了咱們六萬多部隊從西到東過篩子,還怕牛存節的部隊能擋得住?”

“好了,爆破手已經開始返回了,你趕緊回去。”錢老六見到最後一組爆破手點燃引線,趕緊打發走徐英,同時傳來全軍準備,戰鼓隊的鼓聲再次高昂,將進攻的信號傳遞給所有將士。

天策軍的爆破手撤退也被城牆上的牛存節發現了,對方這種屢試不爽的破城辦法他雖然沒有找到應對之策,但是相應的防禦辦法卻有了,當下幾乎是和對方的爆破手一起從城牆撤退,直接退到了甕城城牆,並且命令後續預備隊緊急準備應對。

“轟隆”這一聲爆炸響徹九天,洛陽城西城城樓在這一聲爆炸中灰飛煙滅,整個城牆從城門處被炸成兩截,磚石、武器、人影猶如飛絮一般飛上半空,四散而飛,滾滾濃煙和塵土漫天飛舞。

“傳我號令,全軍突擊。”錢老六唰一聲拔出長刀前舉,剎那間天策軍在對方尚未反應過來之前衝鋒向前,全軍衝向洛陽城。早前一步的弓箭手部隊甚至已經在爆炸剛剛響起的時候就開始不管不顧,衝到城牆的豁口處,彎弓搭箭,不要錢一樣的箭矢瘋狂的朝着四周射擊,阻攔對方部隊重新封鎖缺口。

“禁衛軍,隨我堵住缺口。”幾乎就在錢老六下達命令的第一時間退到甕城城牆上的牛存節也開始指揮手下的禁衛軍開始前衝準備堵住缺口。

雙方在這個寬十幾丈的缺口處短兵相接,由於缺口窄小,無法容納更多的人,雙方的大部隊一時之間都無法派上用場,只能依靠小部隊一點一點打添油戰術,等到錢老六趕到的時候雙方戰死士兵的屍體都鋪了滿滿一層。

“立即命令地獄火大隊派人爬上城牆給我往下扔炸藥包,弓箭手佔據制高點,支援射擊。親衛隊跟我上。”錢老六讓人傳令地獄火大隊之後立即帶着自己的親衛隊親自上前,以精銳之士衝殺在前,將戰線一點一點的往前推。

錢老六的辦法牛存節也想到了,只不過他沒有炸藥包,雙方的弓箭手幾乎是同一時間爬上城牆相互彎弓搭箭抵近射擊,試圖先期幹掉對方,從而掩護下面的己方部隊。

不得不說朱全忠的禁衛軍其實力和戰力遠在一般的宣武軍之上,城破之後和天策軍在城門口打的是有聲有色,雙方絲毫不讓,寸土必爭。不過這種情況在天策軍站在城牆上扔炸藥包之後就發生了逆轉,錢老六不顧誤傷的做法頓時讓宣武軍吃了大虧,成片的士兵在爆炸聲中被掀翻在地,甚至那些衝在最前的天策軍士兵都遭了秧。但是此時根本沒有時間顧忌這些,爲了早點衝入城內,錢老六的辦法雖然殘忍但是卻收到了奇效,在連續爆炸了七枚炸藥包之後,錢老六的前方終於被清空,天策軍入城的道路再也攔不住。六萬大軍蜂擁而入。

但是洛陽城的地位卻決定了牛存節沒辦法就這麼放棄,何況自己目前的人手可是比天策軍要多得多。所以雖然天策軍入城,但是宣武軍卻沒有放棄抵抗,而是依託洛陽城的房屋街道節節抵抗。

面對對方的這種策略,徐英和錢老六開始分工,徐英率部朝縱深挺進,而錢老六則兵分兩路,以西城門爲起點,圍繞城牆進行圍剿。這樣一來,城內的戰鬥頓時分成三部分,一部以徐英和李陽爲首,二者將部隊分成百人一隊的小隊,相互支援配合,逐房逐街和牛存節爭奪,將戰線穩步向前推移。一部以錢老六本人爲主,率軍從西城開始往南打,還有就是錢老六的副將從西往北。

洛陽城內戰火連天,兩軍廝殺正激烈,萬毅帶着自己的三萬人馬卻在東城不遠處看熱鬧,這讓手下人有點着急了。

“別急,傳令布一字長蛇陣,待會從洛陽城內逃出來的人不會在少數,記得一個都不要放過,不管是官兵還是百姓全部給我抓起來就是。”萬毅看着自己的親衛隊長和三個營都統笑道。

第一百五十九章 李克用落幕第三百一十八章 羣狼戰術第一百零八章 洞房花燭第二百八十八章 潯州之戰第五百零七章 分化瓦解(下)第二百九十章 編修唐史第一百六十二章 幷州事了第六百章 工業擴張第五十二章 工商爆發(下)第六十九章 錯綜複雜第一百九十一章 荊南大戰第五百四十六章 大秦來使第四百零七章 請君入甕(下)第六百零九章 中央突破第五百三十六章 以戰止和第三百五十九章 清水河之戰(二)第四百九十五章 烈烈唐風第三百九十一章 千里奔襲(下)第三百三十六章 孤城遙望玉門關第二百三十四章 登基開元(上)第二十七章 戰前整編第三百七十二章 諸教隱沒(下)第三百二十四章 缺錢與改制第四百六十二章 摧枯拉朽第一百章 關中發展(一)第六十五章 一戰定西北第四十六章 河套狼煙第五百五十四章 思召城之戰(上)第一百二十八章 西北戰起(下)第五百七十六章 鐵血手腕第二百六十二章 錢鏐渡海(上)第一百零六章 成親大典第八章 變局開始第一百九十六章 綿州之戰(一)第五百二十七章 場面壓制第二百八十六章 牂牁消亡(下)第四百八十九章 以逸待勞第五百零三章 疑兵孤軍第二百六十七章 渤海灣開發第三十二章 清繳叛逆第三百六十章 清水河之戰(三)第二百四十三章 兩京連通第四百五十四章 龜茲霞光第三百六十八章 收拾民心(中)第九十七章 城郊之戰(七)第二百七十七章 戰象騎兵的盛衰第五十一章 工商爆發(上)第四百九十七章 工業擴張(上)第一百六十二章 幷州事了第五百六十章 行進中的機械化第三十一章 朱玫之死第一百三十九章 李存孝之死第三百二十三章 海外殖民地第六百一十九章 瞞天過海第三百七十八章 棋差一招第一百七十三章 草原混戰第二章 賀蘭山遇險第六百一十四章 埃及大戰(下)第一百零六章 成親大典第四百九十六章 換得胡酋慰國人第五百一十二章 決死一戰(下)第六十一章 西進戰略第二百三十三章 軍政臨時會議第二百八十六章 牂牁消亡(下)第三百零五章 吐蕃疑雲第三百四十七章 肅州風雲(中)第一百一十五章 整編授銜(上)第六百零九章 中央突破第三百六十八章 收拾民心(中)第二百六十五章 佯攻長沙第九十二章 城郊之戰(二)第二百四十三章 兩京連通第五百五十四章 思召城之戰(上)第五百四十五章 西北缺錢第五百二十章 持節巴格達第五百七十六章 鐵血手腕第七十三章 一年賭約第四十八章 河套大戰(下)第四百四十八章 西北大難題第六百零九章 中央突破第五百一十七章 遏制天方教第五百二十一章 西洋艦隊起航第三百三十七章 東西商路第四十一章 豐州新政(上)第三百零二章 西征準備第六百零三章 東和西打第二百一十五章 中原第一戰[第二百一十五章 中原第一戰]第四百三十二章 分兵作戰第一百四十章 以義之名第四百一十章 甕中捉鱉(上)第六百二十四章 異域戰爭第四百零八章 特種作戰第三百三十一章 野火燒不盡第四百四十六章 瀚海難幹(六)第一百九十九章 綿州之戰(四)第二百三十二章 滿月宴第三百四十章 血染黃沙第四百六十二章 摧枯拉朽第一百四十三章 釜底抽薪(上)第四百七十八章 安集延生死(上)
第一百五十九章 李克用落幕第三百一十八章 羣狼戰術第一百零八章 洞房花燭第二百八十八章 潯州之戰第五百零七章 分化瓦解(下)第二百九十章 編修唐史第一百六十二章 幷州事了第六百章 工業擴張第五十二章 工商爆發(下)第六十九章 錯綜複雜第一百九十一章 荊南大戰第五百四十六章 大秦來使第四百零七章 請君入甕(下)第六百零九章 中央突破第五百三十六章 以戰止和第三百五十九章 清水河之戰(二)第四百九十五章 烈烈唐風第三百九十一章 千里奔襲(下)第三百三十六章 孤城遙望玉門關第二百三十四章 登基開元(上)第二十七章 戰前整編第三百七十二章 諸教隱沒(下)第三百二十四章 缺錢與改制第四百六十二章 摧枯拉朽第一百章 關中發展(一)第六十五章 一戰定西北第四十六章 河套狼煙第五百五十四章 思召城之戰(上)第一百二十八章 西北戰起(下)第五百七十六章 鐵血手腕第二百六十二章 錢鏐渡海(上)第一百零六章 成親大典第八章 變局開始第一百九十六章 綿州之戰(一)第五百二十七章 場面壓制第二百八十六章 牂牁消亡(下)第四百八十九章 以逸待勞第五百零三章 疑兵孤軍第二百六十七章 渤海灣開發第三十二章 清繳叛逆第三百六十章 清水河之戰(三)第二百四十三章 兩京連通第四百五十四章 龜茲霞光第三百六十八章 收拾民心(中)第九十七章 城郊之戰(七)第二百七十七章 戰象騎兵的盛衰第五十一章 工商爆發(上)第四百九十七章 工業擴張(上)第一百六十二章 幷州事了第五百六十章 行進中的機械化第三十一章 朱玫之死第一百三十九章 李存孝之死第三百二十三章 海外殖民地第六百一十九章 瞞天過海第三百七十八章 棋差一招第一百七十三章 草原混戰第二章 賀蘭山遇險第六百一十四章 埃及大戰(下)第一百零六章 成親大典第四百九十六章 換得胡酋慰國人第五百一十二章 決死一戰(下)第六十一章 西進戰略第二百三十三章 軍政臨時會議第二百八十六章 牂牁消亡(下)第三百零五章 吐蕃疑雲第三百四十七章 肅州風雲(中)第一百一十五章 整編授銜(上)第六百零九章 中央突破第三百六十八章 收拾民心(中)第二百六十五章 佯攻長沙第九十二章 城郊之戰(二)第二百四十三章 兩京連通第五百五十四章 思召城之戰(上)第五百四十五章 西北缺錢第五百二十章 持節巴格達第五百七十六章 鐵血手腕第七十三章 一年賭約第四十八章 河套大戰(下)第四百四十八章 西北大難題第六百零九章 中央突破第五百一十七章 遏制天方教第五百二十一章 西洋艦隊起航第三百三十七章 東西商路第四十一章 豐州新政(上)第三百零二章 西征準備第六百零三章 東和西打第二百一十五章 中原第一戰[第二百一十五章 中原第一戰]第四百三十二章 分兵作戰第一百四十章 以義之名第四百一十章 甕中捉鱉(上)第六百二十四章 異域戰爭第四百零八章 特種作戰第三百三十一章 野火燒不盡第四百四十六章 瀚海難幹(六)第一百九十九章 綿州之戰(四)第二百三十二章 滿月宴第三百四十章 血染黃沙第四百六十二章 摧枯拉朽第一百四十三章 釜底抽薪(上)第四百七十八章 安集延生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