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戰前整編

蘇合見到李玄清過來,連忙抹了抹額頭上的冷汗,說實話,這面對一幫子新兵還真是讓他這個早就習慣指揮老兵精銳的旅帥爲難,所以見到李玄清連忙將手中的兵冊塞到李玄清手上,笑道:“李旅帥,你可來了。這是給你挑選的士兵,看看,這可是衛正專門吩咐的,質量絕對沒問題。交給你了,我要回去收拾我的第五旅了。”說完就往外走,嘴裡繼續道:“有什麼問題缺什麼我都已經和副衛正說過了,輜重營也已經全部備齊了,就在後營,你派人取過來就好,都是最好的。”聲音還在人卻早早的就去了。

他一走,徐天翔等人才上前,衆人被眼前的這麼多士兵給驚呆了,只聽得徐天翔吶吶道:“老三,啊不,隊正,這怎麼回事啊,怎麼突然分到這麼多兵。”

李玄清擺擺手,示意這時候不是說這些的時候,當下站在臺上,忽然對着下面道:“衆位安靜,聽我一言。”這句話被李玄清運用內力送了出去,但見聲音不大,但是卻清晰的傳到了每個人的耳中,就彷彿在衆人耳邊說話一般。這一手露出來馬上震懾住了全場所有人。這些人基本上都是靈州新兵營訓練良久的士兵,除了沒上過戰場其他的和老兵比不會差多少,尤其是李玄清看到眼下的這些人明顯體型壯大,一看就是仔細挑出來的。

“歡迎大家來到第四旅,我是你們的旅帥李玄清,從現在開始我們就是在一個鍋裡吃飯的兄弟了,請大家仔細的看一看,不然走出去了還不認識本旅帥那就丟人丟大了。”李玄清的聲音徐徐傳來,好似清風過耳,消除了這最初分配人員帶來的騷亂和尷尬,而輕鬆的語氣也讓大家一下放鬆下來,有些人還跟着笑了起來。

李玄清見達到了目的,往前一步,繼續道:“今天時間不早,我就不做安排了,所有人跟隨我指派的人去搭好帳篷,沒吃飯的去後營吃飯,然後大家好好休息一下,明天卯時所有人原地集合,凡遲到早退者,軍法從事。”最後這“軍法從事”四個字猶如一聲驚雷一般在衆人耳邊炸響,也打消了很多人心頭不一樣的心思。

“所有事務限半個時辰完成。半個時辰以後凡是隊正以上職務者,到我的旅帥大帳集合。”說完對着徐天翔示意一下,後者點點頭,連忙帶着第三隊所有人去指揮大家去忙去了。

李玄清安排完這些就回到旅帥大帳翻開蘇合交給自己的兵冊仔細檢查這一次分配過來的士兵的明細。半個時辰很快就過去了,而徐天翔也帶着陳宇等第三隊伍長以上官職的人提前來到,見到李玄清點點頭之後坐在了李玄清的右側。而就在這時候大帳中又陸續進來五六個人。

李玄清眼色一凝,微微詫異,頓時明瞭張天虎的那句替自己掃清了障礙的那句話了,雖然這樣把軍官調走回嚴重打亂部隊建制,但是好處就是能夠減少整編的壓力,普通士兵的話整編起來難度就小多了。而眼前留下來的這幾個人李玄清都有點臉熟,似乎是虎子營的老兵了。

果然這五個人一進來就對着李玄清拱手行禮,道出了自己原來的番號。果然是虎子營兩個隊正,三個夥長,分別是第二隊隊正何兵,夥長王永年,第五隊隊正張成,第一隊夥長錢三。

見到他們對自己恭恭敬敬的行禮,李玄清暗道當初和蘇陽他們打了一架還是有點好處的,至少虎子營的人對於自己是不會有什麼牴觸了,在自己強大的武力鎮壓之下,這些人不會對自己生出什麼別樣的心思。

“好了,大家都到了,我就開門見山了。今天衛正大人宣佈了部隊整編,我們第三隊被擴充爲第三衛第四旅,下轄一千人,旅帥一下將官人選由本隊正自行任命,報衛正大人覈准就行。”李玄清也不理自己這幾句話給大家帶來的震撼,繼續道:“本旅帥思來想去,決定將全旅整編成二十隊,隊正人選就是在座各位,隊正以下夥長和伍長人選由你們自行任命。”

這句話一說出口,饒是有前面的話襯托,依然驚的衆人驚疑不定,徐天翔見到李玄清停下來看着大家知道他是等待大家的回答,所以一拱手問道:“旅帥,這可真是天大的好消息。不知爲何會出現這種情況?一個旅怎麼會有這麼多人?還有我們有多少時間整編?”

徐天翔一問完,其他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李玄清身上,顯然這些也是他們的問題。不過李玄清沒有一一回答這些問題,而是直接道:“第四旅的編制是衛正欽定的,所以大家照做就是了。我要說的是我們只有一天時間整編,所以希望大家要有心理準備,我不希望有人拖後腿。”李玄清的話讓大家神情一垮,但是卻沒有絲毫申辯的機會,只聽得李玄清繼續道:“二十個隊,我打算單獨組建斥候隊,”李玄清看了胡小四一眼,道:“胡小四,你明天和徐天翔單獨選人,凡是你挑中的優先進入你的隊,你要負責組建我們第四旅的斥候隊,明白嗎?”

胡小四驟然聽到李玄清的話驚喜莫名,連忙站起身來躬身稱是。李玄清清了清嗓子繼續道:“各隊的人員挑選、整編由徐天翔負責,從現在起,我任命你爲第四旅的副旅帥兼第一隊隊正,負責協理全旅大小事務,節制其他隊正。原第三隊所有人員補齊之後作爲旅部親衛隊,不參與其他事務,暫時也歸徐天翔節制。”

這也算是給了徐天翔權限了,不像以前李玄清安排徐天翔事情的時候好多時候都顯得名不正言不順。

“從現在起,所有人都必須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戰爭已經不遠了,我不希望我們的將士在上戰場的時候還沒有做好準備。我不管你們用什麼辦法,明天中午之前,二十個隊必須整編完成。凡有違抗、拖延者,殺無赦。”李玄清冷冷的語氣也是讓在場所有人打了個寒顫,也是第一次感受到了大戰在即的壓迫。

說完這些李玄清揮手讓大家退出大帳,時間不早了,必須要休息好,明天是最關鍵的一天,這一天甚至關係着這一場戰爭的成敗,由不得李玄清不慎重。

第二天一大早李玄清就出現在大帳之外,雖然已經安排了崗哨,但是李玄清還是早早的起來查了一遍才放心。這一兜兜轉轉卯時也快到了,第四旅開始在臨時校場集合。

親衛隊自然是最先集合完畢的,而徐天翔也在昨晚從輜重營那裡給他們調配了最好的兵器鎧甲,只見昏暗的天色下黑漆漆的鎧甲透着一股難以言明的殺氣,士兵們沉默不語,給所有的後來者帶來極大的壓力,也迫使這些人一個個跟着沉默不語。

很快卯時就到了,而第四旅的所有士兵也全部集合在這裡。人過一萬,無邊無岸,可是眼前的這一千人都讓李玄清有這個感覺了。不過李玄清掃視了一樣之後,開始了今天的訓話:

“將士們,還記得我吧,我是李玄清。今天是我們第四旅的第一次操練,也是最重要的一次操練。因爲我們的面前就是戰場,或許明天我們就要迎着敵人的箭矢去衝鋒陷陣,去殺敵報國。但是我要說的是,今天,纔是最重要的,只有我們做好了準備,我們在戰場上纔有希望打敗敵人,才能活下去。”李玄清默默的調動着在場士兵的氣氛,繼續道:“大家都是靈州的英雄兒女,是靈州的驕傲,你們說我們能不能打贏這一戰?”

“萬勝,萬勝。”李玄清話音剛落,親衛隊就猛然間爆發出沉悶的怒吼,而其他人也隨即跟着大吼,這一千人的聲音瞬間蓋過周圍的一切,震的在場的火把明滅不定。

“好,不愧是我靈州軍,本將就喜歡大家的勇氣。現在我命令——”話音一落,所有人整齊劃一的收緊腳步,擡頭挺胸,齊齊的盯着李玄清。

“第四旅全體整編成二十隊,我宣佈各隊隊正人選,全體人員必須配合各隊隊正完成整編,凡抗命拖延者,殺無赦。親衛隊立即監督全場,執行軍法。”話音一落,親衛隊分成兩部,快速站在李玄清身邊,長刀出鞘,雪亮的刀鋒讓所有人心頭一寒。

“副旅帥兼第一隊隊正徐天翔”李玄清的語氣平淡,“立即挑選士兵,完成第一隊的編組,完成之後去大營前方整編成方陣,等待命令。”

“喏。”徐天翔鄭重點頭,拱手一禮,出列去挑選士兵去了。

“胡小四,本旅帥任命你斥候隊隊正,和副旅帥一起去挑選士兵。”

“第二隊隊正陳宇,第三隊隊正陳凡,第四隊隊正吳歡,第五隊隊正楊天成,第六隊隊正李天一,第七隊劉寶亮,第八隊隊正王厚純,第九隊隊正侯勇,第十隊隊正柴嘉,第十一隊隊正錢老六......第十九隊隊正張成,地二十隊隊正錢三。”李玄清合上兵冊,道:“以上所有隊正,一個時辰內完成自己所轄士兵的選拔。所有事務由副旅帥統一負責,親衛隊由副旅帥節制,震殺不服者。一個時辰以後開始吃飯。”李玄清手中斷魂槍在地上重重一頓,悠揚的槍鳴聲清脆悅耳,“現在整編開始。”

命令一下,各隊隊正在徐天翔的安排下馬上開始挑選士兵,被挑到的士兵開始按照各隊隊正的命令或直接去大營前方集合,或幫忙挑選士兵,整個校場頓時開始熱鬧起來。

李玄清沒有理會這些,畢竟是新兵,而各隊隊正手上也沒有兵員,能夠做到現在這一步已經很不錯了,所以也不想苛求太多,只是靜靜的站在臺上看着下面發生的一切。

隨着時間的流逝,天色漸漸亮了起來,燃燒的火把開始陸續熄滅,校場之上的士兵也在飛速減少,李玄清的心思也開始飛到了遠處的長安城。大唐時代的長安城在後世早已經不再了,但是任誰看到遠處那高高的城牆和嚴陣以待的士兵都頭疼不已,大唐王朝的都城,各方面城防都是按照最高標準設計的,不存在任何失誤,只要有兵把守,當真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明天應該怎麼進攻呢?聯軍屯兵堅城之下,曠日持久,就算沒有敵軍增援,可是士氣肯定所剩無幾。萬一這時候統帥再出昏招,那可真的就不妙了。也不知道這韓遵這時候在想些什麼?

一個時辰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了,整齊的二十隊人馬在大營前方集結完畢,李玄清揮手,對着身邊的親衛隊士兵說了幾句,只見這個士兵快速奔出大營找到徐天翔傳達最新命令。

不多時,各隊在隊正帶領下按秩序返回校場。這一下子整齊歷練了許多。李玄清點了點頭,開始安排大家吃飯,而所有人都開始按照之前第三隊的規矩開始一部吃飯一部警戒的辦法,所有人吃飯都被勒令站在指定的方位。

看到這一切李玄清終於鬆了一口氣,在自己的規劃裡要做的事情太多了,看着徐天翔在自己的不斷指點下做到這一點,終於能夠讓自己有了一個能分擔重擔的人了。

半個時辰以後,所有人在各隊隊正的率領下去輜重營領取了最新的兵器盔甲之後在校場集合。而這一次看到李天一和王厚純兩個隊除了唐刀之外領取的全部是弓箭之後,忍不住點了點頭,這一次人數空前的充裕,李玄清有些設想也有了實現的可能,弓箭手一直是李玄清想重點培養的特種部隊之一,此次看到徐天翔讓自己這幫兄弟中箭術最好也最有天賦的兩個人帶領兩個純弓箭部隊,也算是一次大膽的嘗試了。

“弓箭手斥候隊單獨出列,其他各隊分成兩部,左邊鋒矢陣,右邊圓陣,進行陣法演練。”這時候李玄清見到徐天翔走到自己身邊,知道已經準備完畢,開始下達今天第一個訓練命令。

而伴隨着李玄清的命令,徐天翔手中的令旗開始揮舞,場上所有人開始按照令旗快速奔行,組建兩個軍陣。

其實這些新兵有一個好處就是軍中所有的常識已經盡熟於心,所以一看到令旗揮動,就自動知道應該怎麼做了。只見片刻間所有人都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李玄清示意徐天翔繼續指揮大陣運轉。由於陣法講究配合,所以用來培養士兵的熟悉度和契合度是最合適的辦法了,而第四旅最缺的就是默契和熟悉。

李玄清提着斷魂槍來到李天一和王厚純還有胡小四面前,示意他們跟隨自己到大營以外。

“看樣子第四旅交到這小子手上是對的。馬老三啊馬老三,你的眼光還是一如既往的毒啊。”李玄清沒注意的角落,張天虎帶着幾個親兵見到第四旅開始陣法演練,點了點頭嘆道,佈滿滄桑的臉上第一次浮現出複雜的神情,良久不散。

第五百八十一章 坐觀成敗第三百零七章 豐州新工業第六百三十一章 六國並立第四百一十九章 海軍東征(下)第一百一十七章 工業佈局第一百八十五章 撲朔迷離第六十一章 西進戰略第三百五十三章 分庭抗禮第三百三十九章 甘州對決第一百八十九章 組建海軍(上)第五百三十三章 威壓大食第五百零七章 分化瓦解(下)第三百六十八章 收拾民心(中)第五百一十五章 瘋狂的教徒第三百四十八章 肅州風雲(下)第一百七十六章 民族矛盾第二十九章 長安之戰(中)第二百一十一章 真假薛洋第四百七十六章 遍地楚歌聲第二百章 要當父親了第一百三十章 收復河西(一)第六百二十九章 功敗垂成第八十五章 李茂貞的算計第二百零九章 釣餌戰術(上)第四百六十八章 分路出擊第三百九十一章 千里奔襲(下)第八十三章 疲敵之計第二百五十四章 世家末世第三百二十八章 唐民唐寇第五十一章 工商爆發(上)第二百七十四章 劉士政的寶藏第一百五十六章 滄州之戰(五)第四百零四章 西北唐民第三百五十章 首鼠兩端第一百四十六章 河中大戰(一)第二百五十三章 力壓東南(下)第八十八章 形勢急轉第三章 南天門下第五百九十七章 絕境求生(下)第三百七十一章 諸教隱沒(中)第六百零七章 泰西大戰第一百九十章 組建海軍(下)第二百五十五章 開州之戰第十章 自創武功第二百二十章 生死一搏第三百七十六章 最後的葬禮(下)第四百七十八章 安集延生死(上)第一百七十七章 南線佈局第六章 劫後重逢第五百六十一章 提前了一百年的占城稻第五百九十六章 絕境求生(上)第一百一十五章 整編授銜(上)第一百三十一章 收復河西(二)第一百三十一章 收復河西(二)第三百一十七章 豐靈鐵路線第一百五十八章 滄州之戰(七)第九章 兄弟團隊第四百四十九章 屯墾戌邊和人口遷徙計劃第二十七章 選拔出徵第四百五十一章 護密會戰(上)第二百七十一章 圍點打援第二十八章 長安之戰(上)第四百零九章 減竈法第八十六章 草原故事第六百三十二章 新式船隻第三百四十二章 歸義軍東進第三百九十八章 于闐滅國(五)第三百六十章 清水河之戰(三)第四百三十三章 部族清洗第三百七十七章 再戰回鶻第三百五十八章 清水河之戰(一)第五百一十四章 真假大食楔子 千年的邂逅第二百九十八章 逼降曲承美(上)第二百三十四章 登基開元(上)第一百四十三章 釜底抽薪(上)第四百八十九章 誘敵之計第二百零六章 風起洛陽第三百零六章 洱海平復第五百一十七章 遏制天方教第三百八十七章 佛國之殤(上)第三百一十五章 整合國力(下)第五百一十三章 收復薩法爾第四百四十五章 瀚海難幹(五)第三百八十一章 反唐聯盟(下)第二百六十三章 錢鏐渡海(下)第二百三十一章 中原光復第二百一十六章 上京之戰(一)第一百五十二章 滄州之戰(一)第三百零六章 洱海平復第二百九十六章 儋州海戰(下)第一百零九章 軍政聯席會議第一百六十八章 鐵路動脈(下)第一百四十六章 河中大戰(一)第一百八十七章 橡膠問世第一百三十一章 收復河西(二)第二百九十五章 儋州海戰(上)第二百三十一章 中原光復第一百一十二章 大唐錢莊(下)第五百五十三章 帝國主義殖民時代
第五百八十一章 坐觀成敗第三百零七章 豐州新工業第六百三十一章 六國並立第四百一十九章 海軍東征(下)第一百一十七章 工業佈局第一百八十五章 撲朔迷離第六十一章 西進戰略第三百五十三章 分庭抗禮第三百三十九章 甘州對決第一百八十九章 組建海軍(上)第五百三十三章 威壓大食第五百零七章 分化瓦解(下)第三百六十八章 收拾民心(中)第五百一十五章 瘋狂的教徒第三百四十八章 肅州風雲(下)第一百七十六章 民族矛盾第二十九章 長安之戰(中)第二百一十一章 真假薛洋第四百七十六章 遍地楚歌聲第二百章 要當父親了第一百三十章 收復河西(一)第六百二十九章 功敗垂成第八十五章 李茂貞的算計第二百零九章 釣餌戰術(上)第四百六十八章 分路出擊第三百九十一章 千里奔襲(下)第八十三章 疲敵之計第二百五十四章 世家末世第三百二十八章 唐民唐寇第五十一章 工商爆發(上)第二百七十四章 劉士政的寶藏第一百五十六章 滄州之戰(五)第四百零四章 西北唐民第三百五十章 首鼠兩端第一百四十六章 河中大戰(一)第二百五十三章 力壓東南(下)第八十八章 形勢急轉第三章 南天門下第五百九十七章 絕境求生(下)第三百七十一章 諸教隱沒(中)第六百零七章 泰西大戰第一百九十章 組建海軍(下)第二百五十五章 開州之戰第十章 自創武功第二百二十章 生死一搏第三百七十六章 最後的葬禮(下)第四百七十八章 安集延生死(上)第一百七十七章 南線佈局第六章 劫後重逢第五百六十一章 提前了一百年的占城稻第五百九十六章 絕境求生(上)第一百一十五章 整編授銜(上)第一百三十一章 收復河西(二)第一百三十一章 收復河西(二)第三百一十七章 豐靈鐵路線第一百五十八章 滄州之戰(七)第九章 兄弟團隊第四百四十九章 屯墾戌邊和人口遷徙計劃第二十七章 選拔出徵第四百五十一章 護密會戰(上)第二百七十一章 圍點打援第二十八章 長安之戰(上)第四百零九章 減竈法第八十六章 草原故事第六百三十二章 新式船隻第三百四十二章 歸義軍東進第三百九十八章 于闐滅國(五)第三百六十章 清水河之戰(三)第四百三十三章 部族清洗第三百七十七章 再戰回鶻第三百五十八章 清水河之戰(一)第五百一十四章 真假大食楔子 千年的邂逅第二百九十八章 逼降曲承美(上)第二百三十四章 登基開元(上)第一百四十三章 釜底抽薪(上)第四百八十九章 誘敵之計第二百零六章 風起洛陽第三百零六章 洱海平復第五百一十七章 遏制天方教第三百八十七章 佛國之殤(上)第三百一十五章 整合國力(下)第五百一十三章 收復薩法爾第四百四十五章 瀚海難幹(五)第三百八十一章 反唐聯盟(下)第二百六十三章 錢鏐渡海(下)第二百三十一章 中原光復第二百一十六章 上京之戰(一)第一百五十二章 滄州之戰(一)第三百零六章 洱海平復第二百九十六章 儋州海戰(下)第一百零九章 軍政聯席會議第一百六十八章 鐵路動脈(下)第一百四十六章 河中大戰(一)第一百八十七章 橡膠問世第一百三十一章 收復河西(二)第二百九十五章 儋州海戰(上)第二百三十一章 中原光復第一百一十二章 大唐錢莊(下)第五百五十三章 帝國主義殖民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