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六章 大秦來使

天啓九年大唐帝國除了南方海軍還陸戰隊陸陸續續在海外有零星戰事發生,大部分地區都呈現出一片和平的景象之中,部分地區的駐軍甚至都接到了命令,要求協助地方政府進行一些大型基礎建設,以便於內閣那邊龐大的經濟發展計劃能夠按時完成。東北那邊除了奉天省工業化跟隨北方工業帶一起進行工業產業轉移之外,渤海和松江兩省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農業產業化上面,無數昔年荒草叢生,沼澤密佈的荒原在後勤部從國內抽調過來的農業產業工人的辛勤勞動之下逐漸變成了耕田耕地,機械化耕作在這片遼闊到無邊無際的土地上真正發揮出自己超越人類極限的能力,可以說加上海參崴在內的東北現如今成了大唐帝國名副其實的糧倉,也給了李玄清改革農業,撤銷農業稅的本錢。這個消息在天啓九年的時候徹底引爆了這個帝國百分之七十以上的人口,當一個種田種地不需要繳稅的時代降臨到他們身上的時候,這些祖祖輩輩勤勤懇懇勞作支撐起這個天朝上國雄視世界之巔近千年歲月的百姓看向長安的方向就如同宗教教徒朝聖一般,甚至很多百姓不去千里路途專門跑到長安就爲了在皇宮門口叩謝李玄清對於千千萬萬農民的厚愛。甚至值守皇宮的警備部隊在天啓九年一整年的時間內每天都能收到來自帝國各地百姓不辭辛苦送到長安就爲了感謝李玄清的禮物。這種場景甚至讓李玄清有些慚愧,取消農業稅雖然對於無數農民來說受益匪淺,甚至說是澤被萬代,但是根本上還是提高農民的收入水平從而提高購買力,另一方面取消農業稅之後其實糧價並沒有提升太多,究其原因就在於東北這個龐大的糧倉在國營和軍營的名義之下出產的糧食產量是一年比一年高,如此巨大的糧食涌現市場在不斷平抑價格的同時也在變相的支持糧食加工企業的發展。只不過這個時代的百姓因爲算不清楚這筆賬反而覺得糧價低意味着百姓能夠吃得起飯是政策對於他們利好的象徵。

“大哥哥莫要揪心,咱們如今工業化水平不斷提高,其實農民那一塊很快就能夠因爲財政收入提高之後可以反哺他們了。”巧兮和李玄清同爲後世來客,自然清楚目前李玄清頒佈的這些政策根本目的性所在,但是站在巧兮的角度卻不這樣看,至少在如今這個時代低糧價能夠很輕鬆的養活一家人,讓百姓能夠很輕易的達到溫飽狀態。這對於千百年來說已經是一個前所未有的奇蹟了,也無怪乎岑天時爲首的內閣大員即使在清楚李玄清的目的的時候依然對於這項政策非常支持,沒有任何一件事能讓百姓達到溫飽更爲讓爲政者關注了。

不過在李玄清和巧兮不再糾結這件事,開始將目標轉移道經濟發展的其他方面的時候,遠在西北日以繼夜進行鐵路建設的拓跋思諫和萬毅卻接到了來自鹹海地區吳歡和布政使李玄道發來的文告,泰西那邊有消息傳來,大秦特使即將來西北,準備去長安朝聖。

“大帥,軍方這邊有沒有別的消息?”拓跋思諫將安西境內的事情移交給曲承美之後開始找到萬毅商議大秦來使的事情。原本對於大唐崛起之後,西北尤其是吳歡兵團駐軍鹹海地區之後,大秦那邊要派人過來試探一下大唐的虛實也無可厚非,甚至如果不是基輔俄羅斯公國對於這片龐大的西北草原部族無法控制,而黠戛斯收攏部族進入這裡之後又和當地的土著打的如火如荼只怕長安那邊也有想法派人去泰西那邊看看的。而且本身玄影衛那邊也在安排人手打算先行進入西方探探路,只不過因爲人種的差距導致坐鎮西北的秦空一時之間在暗衛選拔的問題上進展較爲緩慢。結果自己這邊還沒準備好,人家自己先過來了。

“只怕未必有那麼簡單,雖然玄影衛那邊暫時沒有大秦的消息,但是大食人的動作我可是清楚的很。”萬毅見到高斯繼帶着秦空走了進來頓時笑道:“秦空來了你自己問他吧。”

“副首相要了解大食的最近動作嗎?”秦空走過來自顧自的倒了一杯茶灌了一口之後笑道:“大食人以前分裂成三部,我們面對的這一部就是黑衣大食,佔據着大食帝國東部領土,剩餘的還有綠衣大食和白衣大食,佔據着他們中部和西部地區,和大秦人隔海相望。但是黑衣大食自從從我們大唐購買了大量的前膛槍之後武裝起十萬精銳部隊,去年開始就在不斷進攻綠衣大食的地盤,甚至已經打過了紅海邊境,抵達他們口中的腓尼基城了。我估計下一步應該就會攻打城池然後滅掉綠衣大食。”

“你的意思是說大秦人感受到了黑衣大食強烈的壓力,所以打算在我們這尋求支持?”拓跋思諫見到秦空攤開最新的一副陌生地圖,湊上來看了半天之後道:“這裡和大秦帝國本土已經很近了,如果有我們的鐵甲戰艦的話其實由海軍沿海打擊也就夠了。如果巴格達那邊對於大秦人那邊產生了覬覦之心的話那麼在海軍上面應該也有所動作吧?”

“他們那邊流行的木帆船好像和我們國內以前用的不太一樣,不過巴格達確實有所動作,除了年前的時候阿也比曾經找外事部試探想要購買我們的鐵甲戰艦,再被我們拒絕之後轉而加大購買前膛槍,甚至還提出要求購買部分火炮,只不過裝備處那邊外銷型火炮尚未通過實驗所以一直在拖着,但是他們國內在這個地中海沿岸領地也開始建造帆船。不過按照我們的估計他目前應該沒有想要從海上打擊對手的決心,更多的還是想要從陸地進發。”秦空邊說邊比劃道:“大帥副首相你們看,這個綠衣大食和白衣大食的領地中間就隔着一段很窄的海峽,所以巴格達那邊應該是打算拿下綠衣大食之後用這些戰船渡海進入白衣大食境內。這樣一來一旦白衣大食被擊敗之後就等於有了另外一條攻擊大秦的陸上通道。”秦空指着地圖之上大秦的位置笑道:“算是從東邊的話,如果海陸並進大食人至少有三條路直接攻擊大秦的腹心之地,所以也怪不得大秦人坐不住了。”

“他們想來的話就來吧,現在國內經濟建設如火如荼到處都在花錢,只怕這些大秦人一旦到了長安會被岑先生他們給扒下幾層皮的。”高斯繼忍不住笑道:“咱們西北這邊的過境貿易又要在火上澆油了。”

“做生意嘛,講究的是你情我願,沒準人家大秦特使去長安的目的就是爲了花錢買點東西呢?咱們的前膛槍我聽說裝備處現在都不生產了,直接扔給了六大家族去建廠生產了。這火爆的生意幾乎算是一本萬利啊,你說秦耀怎麼這麼敗家?”高斯繼的自言自語讓萬毅都聽不下去了,忍着笑道:“裝備處負責的是天策軍現役武器的生產還有研發,這些過時的武器當然懶得過問。一本萬利我聽說軍火生意可是重稅,財政部不會吃虧的。”

“斯繼兄,待會讓參謀長擬定一份聯合公文和副首相那邊一起聯名發到長安,如果大秦特使要來的話就讓他們在鹹海城那邊暫時停下來等待內閣和總參回覆之後再行通知。”萬毅想了想道:“只怕總參和皇上那邊更多的還會考慮到萬毅大秦提出和我們大唐聯盟東西夾擊大食帝國的可能性。”

“有這個可能,我馬上安排人手進入基輔俄羅斯這些附近的地區,如果大秦要和我們聯手,那麼這些斯拉夫人也一定會被大秦人提前協調好的。”秦空點點頭道:“你們還是速度快一點,公文擬定好之後交給玄影衛的傳送通道送回長安,速度要快一點。”

萬毅這邊自然是明白這一點,所以緊急公文在拓跋思諫提筆簽字之後迅速送往長安大本營,而且爲了提前準備,吳歡的前線兵團和駐守碎葉等地的回鶻兵團在隨後的時間內接到命令,各部將士從即日起一律取消休假,所有外出人員在限定時間內必須無條件回營,後勤部在各地的倉庫也開始檢查彈藥和輜重儲備,並且開始將基礎彈藥下發到作戰單位。

不過和西北這邊擔憂可能會因爲大秦特使的到來導致西北這邊再次面臨戰爭不同,長安這邊可絲毫沒有這些擔憂,一方面李玄清他們根本不知道此時大秦特使的消息,另一方面也是因爲中原的工業化建設到了關鍵時刻,後世的隴海線在越過大運河之後已經在不斷往海州方向延伸,一旦修通那麼就不僅僅帶動一個沿海城市的崛起,更加重要的是,這條橫亙整個帝國的龐大鐵路總通車裡程加起來達到了驚人的近兩萬裡,接近九千公里的長度可以說創造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奇蹟。所以不光是沿途的修建人員,整個鐵道司和交通部所有人都全體進入了狂熱階段,吳作棟甚至放下交通部所有的事情親身吃住在工地就爲了第一時間看到這條鐵路順利完工。而海州所在的江蘇省也早就提前一步將海州所有的基礎設施全部提前建造完畢,而且爲了發展海州的經濟,將這個昔日的小城完全拆除,全新建造的新式城市擁有完整的設施,還有一個頗具規模的海港碼頭,甚至如果不是交通部和海關沒有批准,江蘇這邊甚至有可能還會引進造船廠。

“哈哈,隴海線馬上就要通車了,而且這次還很有可能是亞歐大陸橋哦。”巧兮調皮的在李玄清的鐵路分佈圖上面將這條橫亙整個帝國的鐵路線用紅筆畫了出來,而且笑道:“大哥哥你發現沒有,其實豐州鐵路線也是這條鐵路的另外一個支線,相比較而言這兩條路基本上就將目前我們大唐工業中心囊括進去了。”

“要致富先修路,這在後世不是已經總結出來了嘛。”李玄清笑道:“隨着我們的基礎建設一步一步完善,鐵路會從這些地方逐步延伸到帝國其他地區,鐵路延伸到哪就代表帝國的工業擴展到哪裡。”李玄清接過紅筆將目前在建的三條鐵路全部標註出來笑道:“雖然和後世的鐵路佈局有點不一樣,但是總體而言也差不多了。”

“皇上,西北急訊,萬毅和拓跋思諫聯署公文,大秦特使即將抵達西北,要求來長安朝聖。”李玄清和巧兮原本打算繼續規劃下一步的計劃,但是就被徐天翔胡小四闖了進來打斷了。

“大秦特使?”李玄清和巧兮對視一眼,都看出了對方眼中的詫異,這個在平行世界中幾乎和中原王朝從來沒有直接的聯繫的西方古典帝國居然遣使來朝,不得不說真的撬動歷史了。

“大哥哥,難不成咱們的文明之風吹到愛琴海了?”巧兮眨了眨眼微微一笑的模樣倒是讓李玄清心頭一動,帶着幾人走到一邊的偏殿坐下道:“是不是巴格達那邊已經對綠衣大食動手了?”

“皇上果然高瞻遠矚,按照秦空的彙報,巴格達那邊戰事順利,已經打過紅海了。”胡小四坐在一邊笑道:“聽說他們的天方聖城都被巴格達強勢拿下,城內的綠衣大食教宗都被處死了好幾名。”胡小四的話倒是讓李玄清想起來另外一件事,點點頭道:“我想大秦那邊我大概也清楚爲何而來了,只怕他們國內也在醞釀如何對付黑衣大食了。你讓秦空去關注一下地中海東岸一個叫耶路撒冷的城市。”沒想到這一世十字軍東征這麼早就開始了,不過李玄清驚詫歸驚詫,倒也沒有其他的反應。不管是十字軍還是天方教,對於這一世的大唐來說都沒有太大威脅。

“你們倆來了正好,天翔通知西北那邊讓大秦特使過境來長安,然後通知慕容她們幾家的軍工廠加大生產力度,如果有餘力的話就開設新的生產線,最好將產量翻一倍,有大買主來了。”李玄清微微一笑道:“不管如何,咱們大唐短期內都不會參與他們的戰爭,所以做生意掙錢是最主要的,你們會後通知下內閣讓岑先生按照對待大食人的標準對待大秦特使,對了多準備點絲綢瓷器,還有我們這邊的工業品,給他們的使團成員到時候都送點,就當是我們大唐對於朝貢使團的賞賜了。”

“胡大哥不知道,在大秦那邊絲綢按照重量來計算,比黃金還要貴呢,一兩絲綢比一兩黃金貴。所以讓西北那邊賣絲綢的時候悠着點不許隨便降價哦。”巧兮一句話差點沒讓胡小四咬到自己的舌頭。

第三百三十四章 漢化政策第五十三章 天策建府第六百零五章 海上游擊戰(中)第二百一十六章 上京之戰(一)第一百五十四章 滄州之戰(三)第四百五十三章 殺出無敵威勢第四百一十六章 攻守易形第九十一章 城郊之戰(一)第五百九十八章 梭魚島和臥龍港第二百六十七章 渤海灣開發第二百一十九章 千里圍追第三百五十九章 清水河之戰(二)第一百一十七章 工業佈局第三百六十八章 收拾民心(中)第五百六十一章 提前了一百年的占城稻第四十四章 凌汛春耕第六百零七章 泰西大戰第七十六章 連下三城第一百四十四章 釜底抽薪(中)第四百九十九章 西北工業的春天(上)第四百五十二章 護密會戰(下)第三百零二章 西征準備第二百七十八章 牂牁之戰第五十六章 鐵血戰魂第三百六十四章 清水河之戰(七)第一百一十章 大唐錢莊(上)第一百九十九章 綿州之戰(四)第九十四章 城郊之戰(五)第二百四十九章 金陵風雲第三百四十三章 龍家裂變第一百八十一章 京杭大運河(四)第五百八十七章 虎口奪食(上)第一百八十二章 京杭大運河(五)第二百四十六章 突襲洪州第七十二章 平地驚雷第三百七十九章 反唐聯盟(上)第一百九十章 組建海軍(下)第五百一十五章 瘋狂的教徒第九十一章 城郊之戰(一)第二百四十二章 兩線戰略第一百七十一章 南守北攻(下)第四百一十五章 歸義軍的落幕第三十一章 朱玫之死第四百八十三章 兩部合一(下)第四百一十二章 一波三折第五百三十三章 威壓大食第一百八十一章 京杭大運河(四)第五百六十八章 下一任首相第一百六十章 平定幽州第五章 純陽心法第三百五十二章 西南直道計劃第四百六十五章 駕臨安西第五百六十五章 硬碰硬第四百一十六章 攻守易形第一百三十二章 收復河西(三)第一百六十八章 鐵路動脈(下)第六百三十二章 新式船隻第六十六章 靈州改革第五百七十一章 新舊交替第二百九十章 編修唐史第三百一十一章 海洋財富第四百零四章 西北唐民第三百四十七章 肅州風雲(中)第四百七十四章 勃達嶺大捷(上)第五百二十七章 場面壓制第四百四十三章 瀚海難幹(三)第二百六十九章 衡州反擊戰第四百七十八章 安集延生死(上)第一百八十二章 京杭大運河(五)第一百三十章 收復河西(一)第六百零二章 十萬勞工開運河(下)第一百八十一章 京杭大運河(四)第五百九十一章 再論泰西局勢第三百一十九章 達韃大戰第四十一章 豐州新政(上)第四百五十八章 奉命叛變第六百零七章 泰西大戰第二百八十二章 重建廣州第一百六十四章 百年基石第三十八章 篝火舞會第三十二章 清繳叛逆第六百零五章 海上游擊戰(中)第二十八章 長安之戰(上)第一百零一章 關中發展(二)第二百一十八章 上京之戰(三)第二百四十五章 蘇州戰役第十章 自創武功第七十六章 連下三城第五百九十七章 絕境求生(下)第五百五十七章 西極城第二百一十九章 千里圍追第一百三十九章 李存孝之死第四百三十八章 來自絲路的饋贈第五百七十三章 行刺迷局第五百三十章 西南工業基地第六百二十七章 最後的爭奪(中)第一百八十三章 不約而同第三十五章 將不過李第六百二十八章 最後的爭奪(下)
第三百三十四章 漢化政策第五十三章 天策建府第六百零五章 海上游擊戰(中)第二百一十六章 上京之戰(一)第一百五十四章 滄州之戰(三)第四百五十三章 殺出無敵威勢第四百一十六章 攻守易形第九十一章 城郊之戰(一)第五百九十八章 梭魚島和臥龍港第二百六十七章 渤海灣開發第二百一十九章 千里圍追第三百五十九章 清水河之戰(二)第一百一十七章 工業佈局第三百六十八章 收拾民心(中)第五百六十一章 提前了一百年的占城稻第四十四章 凌汛春耕第六百零七章 泰西大戰第七十六章 連下三城第一百四十四章 釜底抽薪(中)第四百九十九章 西北工業的春天(上)第四百五十二章 護密會戰(下)第三百零二章 西征準備第二百七十八章 牂牁之戰第五十六章 鐵血戰魂第三百六十四章 清水河之戰(七)第一百一十章 大唐錢莊(上)第一百九十九章 綿州之戰(四)第九十四章 城郊之戰(五)第二百四十九章 金陵風雲第三百四十三章 龍家裂變第一百八十一章 京杭大運河(四)第五百八十七章 虎口奪食(上)第一百八十二章 京杭大運河(五)第二百四十六章 突襲洪州第七十二章 平地驚雷第三百七十九章 反唐聯盟(上)第一百九十章 組建海軍(下)第五百一十五章 瘋狂的教徒第九十一章 城郊之戰(一)第二百四十二章 兩線戰略第一百七十一章 南守北攻(下)第四百一十五章 歸義軍的落幕第三十一章 朱玫之死第四百八十三章 兩部合一(下)第四百一十二章 一波三折第五百三十三章 威壓大食第一百八十一章 京杭大運河(四)第五百六十八章 下一任首相第一百六十章 平定幽州第五章 純陽心法第三百五十二章 西南直道計劃第四百六十五章 駕臨安西第五百六十五章 硬碰硬第四百一十六章 攻守易形第一百三十二章 收復河西(三)第一百六十八章 鐵路動脈(下)第六百三十二章 新式船隻第六十六章 靈州改革第五百七十一章 新舊交替第二百九十章 編修唐史第三百一十一章 海洋財富第四百零四章 西北唐民第三百四十七章 肅州風雲(中)第四百七十四章 勃達嶺大捷(上)第五百二十七章 場面壓制第四百四十三章 瀚海難幹(三)第二百六十九章 衡州反擊戰第四百七十八章 安集延生死(上)第一百八十二章 京杭大運河(五)第一百三十章 收復河西(一)第六百零二章 十萬勞工開運河(下)第一百八十一章 京杭大運河(四)第五百九十一章 再論泰西局勢第三百一十九章 達韃大戰第四十一章 豐州新政(上)第四百五十八章 奉命叛變第六百零七章 泰西大戰第二百八十二章 重建廣州第一百六十四章 百年基石第三十八章 篝火舞會第三十二章 清繳叛逆第六百零五章 海上游擊戰(中)第二十八章 長安之戰(上)第一百零一章 關中發展(二)第二百一十八章 上京之戰(三)第二百四十五章 蘇州戰役第十章 自創武功第七十六章 連下三城第五百九十七章 絕境求生(下)第五百五十七章 西極城第二百一十九章 千里圍追第一百三十九章 李存孝之死第四百三十八章 來自絲路的饋贈第五百七十三章 行刺迷局第五百三十章 西南工業基地第六百二十七章 最後的爭奪(中)第一百八十三章 不約而同第三十五章 將不過李第六百二十八章 最後的爭奪(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