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七章 場面壓制

“你們大食哈里發向繼續交易前膛槍?”大唐皇宮長慶殿內,岑天時陪着李玄清接見了大食朝貢使團,在對方獻上了精美的禮物之後李玄清也向使團贈送了大唐的絲綢瓷器還有一輛嶄新的特質自行車。這種稀奇的物件讓大食帝國使團開了眼,看着皇宮的侍衛猶如玩雜技一般的車技和自行車的優異性能,讓在場的大食人不由自主的詢問這種能夠自己跑的神物大唐是否能夠加入和大食的貿易名單當中。不過相對於普通的使團成員,大食正使也就是王守田當初打交道的阿也比要冷靜不少,自從上次大唐艦隊在大食兩河河口驚鴻一現之後,整個大食帝國對於東方這個古老的帝國就充滿了畏懼,那種鋼鐵巨獸讓所有的大食人都陷入狂躁和恐懼當中,那些盤坐清真寺裡的教宗和阿訇翻遍了可蘭經都找不到解釋,他們信奉的真神此時也沒有顯靈來告訴教徒這到底是從哪裡冒出來的怪物,所以這一次大食使團來朝貢除了探聽大唐虛實之外確實有向大唐學習的意思在裡面,至少阿也比就接到過哈里發的密令,如果大唐同意,大食想向大唐派遣貴族子弟前來留學學習,並且希望在貿易之外增加之前讓大家大開眼界的前膛槍的供應。雖然他們也知道大唐不會將自己壓箱底的貨拿出來買給自己,但是光是就自己拿到手的那三萬支步槍就已經夠自己武裝一支強大的部隊了,有這樣的武器支撐,打不過大唐往西打敗那些背叛真神佔據天方教聖地的綠衣大食和遙遠的泰西之地的白衣大食那還是綽綽有餘的,尤其是大食人偷偷試過這種槍支甚至能夠打穿重甲兵的重甲,這麼犀利的武器讓巴格達哈里發甚至激動的幻想在統一大食之後自己是不是可以去摸摸大秦那個曾經被自己打敗的老對手的腹地,往東遇到大唐那就往西,不行往南去打到埃及南邊去就是,這個天下大着呢,犯不着和擁有這種無解武器的大唐過不去。

阿也比也正是帶着這樣的使命來到大唐,沿途所見更是堅定了哈里發決定的正確性,同時他認爲大食應該竭盡全力和大唐搞好關係,汲取大唐身上的養分然後壯大自己,通過往西部和南部擴張來積蓄自己的實力等到時機成熟了,自己的實力能夠趕上大唐的時候在回過頭來和大唐決一死戰。

不得不說巴格達的那位心思非常明確,那就是在意識到大唐是暫時自己不可戰勝之後立即改變自己的策略,利用大唐來壯大自己然後先收拾掉自己的宿敵綠衣大食和白衣大食這樣一來分裂了這麼久的大食帝國就能夠再次統一,自己的實力將憑空翻一倍以上,而且天方教如今發展的範圍越來越大,到時候自己揮手之間就能夠變出百萬炮灰上戰場,這樣一來就算還不是大唐的對手往北攻打大秦難道還打不過?

哈里發的這些心思在阿也比主動提出希望大唐增加前膛槍貿易的數量的時候李玄清就已經清楚了,不過這樣也正好給了大唐持續發展的時間,對於大食帝國往北去攻打大秦李玄清可一點也沒有意見,西征軍了不起能夠拿下鹹海地區,再往西自己的後勤就真的吃不消了,而且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大食帝國如果以爲自己能夠依靠區區幾件武器就能夠追上大唐的話那就錯的離譜了。如今的大唐在苦熬了五年之後基礎科學已經從之前的萌芽狀態發展到已經入門進入正是發展的階段,自然科學的發展必然帶來科學技術持續往前推進,如今的大唐幾乎是每一年都有重大的科學技術出現重大突破,李玄清設置的最高科學技術獎在中斷了兩年之後從此每年都有人能夠拿到獎項,而且因爲李玄清之前搞得自然科學是從實用開始的,所以幾乎每一次突破之後就會迅速轉化爲社會生產力然後帶動整個行業甚至整個社會朝前推動。

“大食國可以派遣子弟來大唐學習,我大唐從來都是堅持兼收幷蓄,開放的原則的,只不過我有一點要求還請閣下帶回去告知貴國國主,貴國子弟一旦踏上我大唐的國土就必須嚴格遵守我大唐的律法,如果觸犯我大唐律法,絕對不會因爲對方的身份從而手下留情。而且大唐不允許貴國天方教來此傳教。”李玄清前面一句話讓阿也比喜出望外,但是後面關於天方教的規定卻讓他有點不自然甚至是臉色都變了,對於****的大食帝國來說,天方教就是國教,哈里發既是大食帝國的皇帝同時也是天方教的大教宗,政權和神權合二爲一,不允許天方教傳教豈不是將大食帝國的臉面都扔在地上?但是看到李玄清一臉嚴肅不容辯駁的神情阿也比到了嘴邊的反駁的話竟然一下子說不出口了。和其他西北部族相比大食人並不像其他部族對於大唐有天然的畏懼,究其原因還在於大食崛起之後在亙羅斯之戰中打贏了大唐,雖說當時安西軍戰敗是因爲葛邏祿反叛拖了後腿,而且大食帝國當時也是慘勝自己損失的人馬比起安西軍來說要多出數倍,但是作爲第一個在安西將大唐打回去的帝國,大食人在心理上不像其他的部族在大唐面前不由自主的站不直腰。但是此時阿也比面對這位年輕的皇帝卻忽然發現,就算是當年大食帝國在亙羅斯打敗了安西軍,大食人在心理上依然沒有把握面對大唐說不,尤其是自己在西北面對新生的大唐軍隊一敗塗地,之後被人家率領無解的戰艦堵到家門口之後,面對對方不容置疑的要求,自己竟然被壓制的根本說不出一個不字。

看着阿也比說不出話來的神情,李玄清恍若未見,依舊帶着淡淡的語氣道:“至於前膛槍,這個沒問題,按照之前王部長和你談的價格你們需要多少我們就能夠提供多少。但是作爲補償,貴國需要讓出鹹海附近的土地和人口作爲補償,否則的話大唐將無法答應出售尖端武器給貴國的要求。”李玄清的話讓阿也比張大了嘴巴不知道說什麼好了,雖然他有預料對方會藉此機會獅子大開口,但是沒想到的是對方居然看上了鹹海附近的土地。不過此時的鹹海地區並不完全屬於大食帝國,只有鹹海南部地區屬於大食,西部和北部甚至是東部地區都是其他部族的土地,不過這些小部族基本上都是大食帝國的附庸勢力,而且還有其他類似於黠戛斯人的附庸勢力還有泰西人延伸到東部的部族,鹹海乃至於抵達裡海那一大片土地在此時基本上都是依靠附近的大勢力而生,但是李玄清的意思卻很明顯,那就是大食帝國從這一區域退出去,將鹹海南部地區讓給大唐。這樣一來等於大唐就卡住了所有大食攻擊大唐的陸上通道,沿着烏滸河沿線所有的土地都會成爲大唐西北的國土。這樣大的讓步讓阿也比霍然而起氣急道:“皇帝陛下,您這是在侮辱我大食帝國,我國哈里發絕對不會答應您的要求的。”隨着翻譯將這段話完整的告訴在場的所有人的時候,原本打算就在這裡充個人數的胡小四冷笑道:“阿也比閣下,如果你以爲我大唐皇帝是在欺辱你們大食的話,其實這話也沒錯,今天我想跟你說的是,鹹海那邊所有的土地都是我大唐的舊地,說是讓你們讓出來那已經是我大唐皇帝給你們面子,否則的話你以爲我西北幾十萬大軍還拿不下區區一隅之地?要不要你帶話回去你我兩家在西北再打一場?”

胡小四帶着嘲弄的話語透着一股濃濃的殺意,讓在場所有的大食使團成員一陣寒顫,阿也比更是一下子清醒過來,看着面無表情的李玄清以及坐在對面的岑天時和胡小四,語氣變得低沉下來道:“皇帝陛下請恕我剛纔的無禮,阿也比鄭重向各位道歉,也想懇求皇帝陛下的原諒,但是阿也比此次奉命而來確實是帶着我國哈里發十二分的誠意而來,爲了兩國休戰和平,爲了交流和發展大計,願意答應皇帝陛下,鹹海以東區域我國主動放棄,至於南部地區我國不會干涉貴國的行動,其餘西面和北面想必皇帝陛下也清楚我國並不能左右當地部族。”阿也比的話雖然說得很好聽,但是在場的人哪一個不是人精,瞬間就明白過來其中的含義,東部地區因爲靠近大唐,就算是不放棄大唐也會過去,甚至不需要大軍開到,只需要等過一段時間這些部族清楚了大唐打敗大食帝國的經過他們就會自動倒想大唐的懷抱。南部地區纔是阿也比說的重點,鹹海南部是大食帝國北上和大唐的陸上通道之一,這裡一旦斷絕大食人就只能從薩法爾那邊想辦法了,所以阿也比繞了個彎,大食帝國不干涉,但是如果天方教干涉呢,百萬教徒大軍可是說來就來的,而且被宗教蠱惑的這些狂熱的教徒甚至不需要大食帝國付出任何的糧草輜重他們就可以自行攜帶武器乾糧爲了天方教的擴張萬里遠征。

不過關於這一點李玄清卻恍若未覺,包括岑天時在內的所有人都沒有顧忌這個,區區教徒就是一羣烏合之衆,這種部隊就算是悍不畏死那也是來一批打一批而已。所以王守田代表李玄清將擬定好的條款遞給阿也比的時候他本能的覺得這裡面有問題,但是在和身邊的通譯翻遍了王守田按照雙方剛剛的談話制定的《大唐對外通商友好條約》也沒看出來有什麼其他的陰謀,所以也只能帶着疑惑的神情簽上名字,當然這種涉及到兩國的條約阿也比簽字之後還要帶回巴格達讓哈里發親自蓋章才能生效,不過李玄清也沒太在意哈里發是不是反悔,反悔了那就打過去就是。只不過西北那邊暫時需要修整,以便於當地經濟恢復能夠當得起西征軍的開支才能夠往西打。

“通知總參,讓西征軍萬毅師兄等高層回長安述職一趟吧,趁着這段時間讓他們回來一趟,一方面和家人團聚一方面也是商量一下西北那邊的具體方略。”李玄清在阿也比走後對着留下來的胡小四和岑天時道。

“皇上放心,這件事我會讓天翔加急送到西北去的。”胡小四和岑天時跟着李玄清來到偏殿坐下之後道:“如果巴格達那邊反悔的話,咱們就打過去就是。”

“鹹海那邊除了位置優勢之外其實也算是一塊寶地,那裡雖然大部分地區都是沙漠,少量纔是草原,但是其實物產豐富,只不過我們沒去勘探。”李玄清的一句話讓岑天時有點疑惑不解道:“皇上的意思不會是開發安西吧?咱們的財政是不是吃不住壓力啊?”

“那就讓海軍去搶吧。去告訴財政部派專員和海軍部一起去執行新的任務。”李玄清拉着兩人來到自己畫出來的新的西洋地圖面前笑道:“其實大食人的心思我倒是不在意,就算是他們拿着我們賣給他們的前膛槍去打別人也沒關係。大家看看其實我們西邊的身毒纔是一個富庶的地區,只要拿下這幾個沿海要地,然後建成港口據點,就能夠藉此每年從這片遼闊的土地上帶回來海量的財富然後支撐帝國發展,到時候不僅僅西南鐵路修路的錢有了,就連帶着西北那邊的開發的錢也都不會缺的。”

“有這麼好的事情,那我也派人去看看。”胡小四聽到李玄清這麼篤定,忍不住摸了摸鼻子笑道:“最近我可是派人深入藏區吐蕃那邊好幾趟了,和薛洋都聯繫好了,吐蕃人幾個王族的庫藏我多派人盯着了,到時候全部運回來,這下好了,身毒,那邊我派人過去探探路。”胡小四的話讓岑天時都來了興趣,跟着在旁邊道:“吐蕃的庫藏你鎖定了?那趕緊讓薛洋率軍打過去,吐蕃那塊土地都沒這些庫藏值錢。”

“我說你們兩個對於大食人就這麼一點都不擔心?”李玄清見到兩人在自己面前就開始商議如何去身毒那邊去賺取財富,忍不住笑道。

“皇上您一句話差點壓得阿也比喘不過氣來再加上小四這一頓嚇唬,我覺得這個阿也比是完了。這個大食帝國也是,派個敗兵之將來充當使者這不擺明着讓我們隨便敲詐嗎?”岑天時撇了撇嘴,對於大食帝國嗤之以鼻。

第二十章 突擊強化(二)第九章 兄弟團隊第四百一十五章 歸義軍的落幕第四十八章 河套大戰(下)第一百一十七章 工業佈局第二百零一章 神策軍的最後(上)第二百七十三章 半渡而擊第五百二十五章 鐵路修到疏勒第五百五十二章 黠戛斯建國(下)第四百三十一章 援軍齊至第三百八十六章 千里不留行第六百一十二章 埃及大戰(上)第一百七十九章 京杭大運河(二)第五百七十八章 新一代帝國公民第四百零四章 西北唐民第二百四十三章 兩京連通第一百零九章 軍政聯席會議第二十章 突擊強化(二)第五百二十六章 大食朝貢第十一章 橫霜劍鋒第三百二十九章 虎丘關外的炮聲第三百九十章 千里奔襲(上)第三百九十八章 于闐滅國(五)第一百七十一章 南守北攻(下)第三百五十八章 清水河之戰(一)第五百六十五章 硬碰硬第八十三章 疲敵之計第二百四十九章 金陵風雲第三百零五章 吐蕃疑雲第五百五十章 黠戛斯建國(上)第二十七章 選拔出徵第五百八十三章 大唐工商銀行第二十七章 選拔出徵第二百五十四章 世家末世第四百三十五章 一戰定高昌(中)第三百七十章 諸教隱沒(上)第三百五十章 首鼠兩端第七十章 奔襲原州第一百三十章 收復河西(一)第四百九十五章 烈烈唐風第四百零一章 突襲護密(下)第四百二十章 技術代差第四百二十五章 高昌攻略第三百九十六章 于闐國滅(三)第二百八十八章 潯州之戰第二百二十五章 暗潮洶涌第三百三十七章 東西商路第三百七十一章 諸教隱沒(中)第四百二十章 技術代差第四百九十四章 拒絕和親第四百四十七章 瀚海難幹(七)第二百六十二章 錢鏐渡海(上)第六十三章 同室操戈(中)第一百七十九章 京杭大運河(二)第二百零三章 神策軍的最後(下)第六百二十五章 八萬戰俘第三百八十五章 拖後腿第六百一十二章 埃及大戰(上)第三十一章 朱玫之死第十五章 點化山賊第四百四十章 三路出擊第五百六十六章 觀戰團回國第一百四十五章 釜底抽薪(下)第五百三十六章 以戰止和第四百九十九章 西北工業的春天(上)第五百八十三章 大唐工商銀行第二百六十九章 衡州反擊戰第四百五十三章 殺出無敵威勢第五百三十九章 內部發展第四百三十五章 一戰定高昌(中)第二百四十三章 兩京連通第一百五十四章 滄州之戰(三)第六百三十章 大秦分裂第五百九十六章 絕境求生(上)第一百七十八章 京杭大運河(一)第五百九十九章 極北航線第六百章 工業擴張第五百一十九章 馬穆魯克的無奈第五百九十三章 波斯造船廠第一百三十七章 幽並亂局第三百二十八章 唐民唐寇第三百一十二章 海外貿易協定第一百六十章 平定幽州第十七章 靈州軍營(中)第五百五十一章 黠戛斯建國(中)第二百一十三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十二章 三年學藝(上)第一百五十五章 滄州之戰(五)第五百八十二章 錢莊改革第四百八十一章 兩部合一(上)第一百八十章 京杭大運河(三)第三十八章 篝火舞會第四百三十一章 援軍齊至第二百九十六章 儋州海戰(下)第一百章 關中發展(一)第一百五十三章 滄州之戰(二)第一百五十二章 滄州之戰(一)第五百四十章 入藏大通道第二百四十六章 青岡坡伏擊戰第三百六十一章 清水河之戰(四)
第二十章 突擊強化(二)第九章 兄弟團隊第四百一十五章 歸義軍的落幕第四十八章 河套大戰(下)第一百一十七章 工業佈局第二百零一章 神策軍的最後(上)第二百七十三章 半渡而擊第五百二十五章 鐵路修到疏勒第五百五十二章 黠戛斯建國(下)第四百三十一章 援軍齊至第三百八十六章 千里不留行第六百一十二章 埃及大戰(上)第一百七十九章 京杭大運河(二)第五百七十八章 新一代帝國公民第四百零四章 西北唐民第二百四十三章 兩京連通第一百零九章 軍政聯席會議第二十章 突擊強化(二)第五百二十六章 大食朝貢第十一章 橫霜劍鋒第三百二十九章 虎丘關外的炮聲第三百九十章 千里奔襲(上)第三百九十八章 于闐滅國(五)第一百七十一章 南守北攻(下)第三百五十八章 清水河之戰(一)第五百六十五章 硬碰硬第八十三章 疲敵之計第二百四十九章 金陵風雲第三百零五章 吐蕃疑雲第五百五十章 黠戛斯建國(上)第二十七章 選拔出徵第五百八十三章 大唐工商銀行第二十七章 選拔出徵第二百五十四章 世家末世第四百三十五章 一戰定高昌(中)第三百七十章 諸教隱沒(上)第三百五十章 首鼠兩端第七十章 奔襲原州第一百三十章 收復河西(一)第四百九十五章 烈烈唐風第四百零一章 突襲護密(下)第四百二十章 技術代差第四百二十五章 高昌攻略第三百九十六章 于闐國滅(三)第二百八十八章 潯州之戰第二百二十五章 暗潮洶涌第三百三十七章 東西商路第三百七十一章 諸教隱沒(中)第四百二十章 技術代差第四百九十四章 拒絕和親第四百四十七章 瀚海難幹(七)第二百六十二章 錢鏐渡海(上)第六十三章 同室操戈(中)第一百七十九章 京杭大運河(二)第二百零三章 神策軍的最後(下)第六百二十五章 八萬戰俘第三百八十五章 拖後腿第六百一十二章 埃及大戰(上)第三十一章 朱玫之死第十五章 點化山賊第四百四十章 三路出擊第五百六十六章 觀戰團回國第一百四十五章 釜底抽薪(下)第五百三十六章 以戰止和第四百九十九章 西北工業的春天(上)第五百八十三章 大唐工商銀行第二百六十九章 衡州反擊戰第四百五十三章 殺出無敵威勢第五百三十九章 內部發展第四百三十五章 一戰定高昌(中)第二百四十三章 兩京連通第一百五十四章 滄州之戰(三)第六百三十章 大秦分裂第五百九十六章 絕境求生(上)第一百七十八章 京杭大運河(一)第五百九十九章 極北航線第六百章 工業擴張第五百一十九章 馬穆魯克的無奈第五百九十三章 波斯造船廠第一百三十七章 幽並亂局第三百二十八章 唐民唐寇第三百一十二章 海外貿易協定第一百六十章 平定幽州第十七章 靈州軍營(中)第五百五十一章 黠戛斯建國(中)第二百一十三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十二章 三年學藝(上)第一百五十五章 滄州之戰(五)第五百八十二章 錢莊改革第四百八十一章 兩部合一(上)第一百八十章 京杭大運河(三)第三十八章 篝火舞會第四百三十一章 援軍齊至第二百九十六章 儋州海戰(下)第一百章 關中發展(一)第一百五十三章 滄州之戰(二)第一百五十二章 滄州之戰(一)第五百四十章 入藏大通道第二百四十六章 青岡坡伏擊戰第三百六十一章 清水河之戰(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