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四章 缺錢與改制

天啓二年的長安是在一片大雪之中過完的,除夕當天開始的這場大雪下了整整一天,在長安本地官員的帶領下,一大早長安本地的駐軍就開始協助地方衙門開始除雪,安排附近的孤寡百姓去避雪災,讓他們能過個安穩的新年。

不過此時長安城內的百姓也沒有被這大雪打斷自己慶祝新年的步伐,熱熱鬧鬧的場景似乎將這場大雪給壓抑住了。皇宮之也是一片忙碌,巧兮除了安排親衛他們協助御膳房那邊收拾菜餚,準備晚上的年宴,還抽空帶着如煙她們幾十名侍女在千秋殿附近堆了不少雪人,巧兮煞有介事的給這些雪人都帶上了紅撲撲的帽子,一個個打扮的和後世的聖誕老人差不多。

有了這些雪人身子各異的在路邊“站崗”,皇宮之內倒也熱鬧不少。李玄清派人將張天虎和馬老三接到了皇宮之中,這兩位老人這兩年是全國各地到處跑,似乎是想將當年沒有見過的景色都看個夠。李玄清對此也沒有多說什麼,兩位老人身體不錯,倒也沒把這旅途勞頓放在眼裡。

一到皇宮張天虎就將小天啓帶走了,這兩位老人對於這個孫子是格外的看重,就連來的時候還帶着一大堆從全國各地蒐羅來的小禮物小玩具就是想着這小傢伙的,所以李玄清一愣神之間他們就消失了,想來應該是帶着這小傢伙去曲江那邊去玩耍去了。

“大哥哥,陳大哥他們過來了,在偏殿呢。”李玄清原本打算去找點禮物出來,待會給來拜年的臣子送過去,結果這還沒找呢,巧兮走過來笑道:“他們還在偏殿鬧騰說去年你沒給他們禮物,今天算是來打劫來了。”

“算了算了,這幫子混蛋就知道來打劫咱們。”李玄清拉着巧兮邊走邊笑道:“放心好了,陳宇聽說年前已經去夏州提親去了,過完年就讓他成親。”頓了一下皺眉道:“就是天成他們幾個遲遲沒動靜,讓我發愁。”

“放心好了他們幾個心思多着呢,我看如果他們看上了肯定會去追的,不用咱們操心。”巧兮倒是不着急這件事,笑道:“不過今天他們幾個可都是帶着禮物來的,咱們不準備點回禮嗎?”

李玄清攤了攤手苦笑道:“這不是剛準備找點東西出來嗎?結果他們人就打上門來了,算了要說禮物啊他們這常年在各地駐守征戰比起見識過的寶物只怕比咱們皇宮還要多,這送禮啊還是他們給咱們送算了。回什麼禮啊?”他的話還未說完,只聽到千秋殿偏殿裡就傳來了胡小四的聲音,“大家快聽,皇上說你們太過於吝嗇,過年來送禮居然還想着讓他還禮,這下糟了。”

巧兮過去和大家打了個招呼之後就匆匆走了,今天皇宮裡的事情太多,她需要時時盯着,而且晚間的年宴還要宴請長安的軍政高層,馬虎不得,雖然李玄清並不注重這些虛禮,但是也架不住這些正規場合。

“剛纔是誰說要我還禮的?還說去年我沒給他還禮的?”李玄清走到主位上坐下之後看着陳宇笑罵道:“我可是聽豐田說了,有人之前去夏州提親的時候可是準備了一馬車各式各樣的禮物,光是這個恐怕就要價值千金了吧?”李玄清這話一說出口頓時引來在座的人哈哈大笑。這陳宇自己也是尷尬不已,他是因爲自己的老丈人豐厚家裡家資豐厚,這些年又因爲追隨天策軍步伐經商開廠,財富巨大,所以提親的時候爲了不失自己的面子準備了一大堆貴重的禮物,光是從南邊那邊運來的珍珠就足足有一箱子,只不過這麼多禮物送到人家門口不僅僅沒有給自己掙回面子,反倒是讓所有人都覺得這傢伙十足十的一個暴發戶出身。此時被李玄清舊事重提更是尷尬不已,當初要不是豐厚和陳宇他們早就熟識,豐田更是曾經和這傢伙並肩作戰過,搞不好真要退了這門親事了。

“哈哈,陳宇的那一車禮物雖然各色珍玩衆多,但是如果真要到南方去搜羅只怕也未必值多少錢,那些珍珠還是我讓秦空去崖州那邊幫他去跟當地的土人換的,咱們一片玻璃就夠買一袋子這個珍珠了。偏偏這傢伙眼光還不行,自以爲是的選了五顏六色的珍珠裝了一箱子,結果哈哈,我聽說豐厚的臉色可不好看了,也不想想豐厚才調到南詔多長時間?”胡小四看着大家哈哈大笑接着李玄清的話茬繼續爆料道。

“好了好了,你們就別逗陳宇了,你看他都想找個地縫鑽進去了。”還是楊天成厚道,轉了個話題笑道:“皇上,咱們幾個今天來除了拜年,還想着趁着這個時間和皇上商議一下天策府明年的計劃,畢竟有些事情帝國會議上只怕解釋不清楚。”楊天成看了徐天翔一眼點了點頭,後者站起身來笑道:“海軍如今南陽艦隊也基本上已經到位,咱們是不是該將海軍處上升一級變成海軍部了?還有天策府的結構是不是要變一變?”徐天翔的這句話一說出口其他人頓時臉色變得嚴肅起來,這是這些天他們一直在討論的事情。

“因爲咱們從建軍到現在基本上都是一直處在戰時,所以天策府掌握天策軍是常態,但是一旦進入和平時期,如果將這麼龐大的軍隊置於一個機構掌握之下只怕日久會出問題啊。”徐天翔道:“皇上常說咱們這一代人是要給後世奠定一個基礎,豎立一個標杆,如今咱們除了安西那邊還要動兵之外,其他地方暫時沒有太多的戰事了,帝國大部分軍隊其實可以逐漸向和平時期過度了,所以咱們的指揮機構也要跟着變一變才行。”

徐天翔的話讓李玄清微一沉吟點了點頭,按照後世的治軍理念,軍隊的指揮和日常管理是要分開的,這也就是後世大部分國家日常軍隊的管理基本上都是交給國防部,而具體的指揮工作則由總參謀部負責的原因,這就是防止個別人利用手中的權力將國家的軍隊變成自己的私軍的原因所在。

“這件事我已經考慮過了。可以在內閣之中增設國防部,由國防部負責軍地日常的管理。總參和玄影衛等歸屬天策府,作爲天策軍最高指揮機關而存在。這樣一來就將軍隊的日常管理劃歸內閣管理,避免後世天策府掌舵人權力過大,威脅帝國安全。同時國防部的部長需要內閣從現役軍方的高級將領中選拔,也是起到了相互牽制的作用。到時候國防部會將後勤部等全部劃歸過去,天策府只保留總參、玄影衛、軍法處等作戰系統。”

徐天翔聽完李玄清的解釋點了點頭,這樣一來軍隊的管理權和指揮權拆分之後也算是能夠起到分而治之的作用了,雖然不完善,中間還會存在很多職權重疊的地方,但是好歹是大的方向定下來了,至於漏洞就由一代代人去彌補和完善吧。

“不過在安西沒有拿下之前,這種結構和改變不要對外公佈了。以免引起因爲改制而導致指揮混亂的局面發生。總參在戰時接管整個軍隊的指揮權這個可以變成一條定律,至於戰時的定義則不能讓軍方自己去決定。”李玄清對於這些和後世三權分立的思想對比過,自己心裡有過一整套的政權構成體系,但是此時對外說明還不是時候,所以也不多言。但是對於徐天翔等人來說對於戰時的定義既然不是軍方可以決定,那肯定就是皇帝來決定了。他們本來也就是擔心自己這一代人逝去之後後代子孫中有不肖之徒妄圖掌握軍權之後威脅皇家利益,因爲按照李玄清如今的政權分佈結構,實際上皇帝的權力基本上被分散了,所以由不得他們不擔心後世的皇帝會不會被人架空甚至是操縱。

原本徐天翔等人是將這個作爲來年天策府的工作計劃之一的,但是被李玄清否決之後也就不再多言,按照李玄清所說顯然他早就考慮過這個問題。所以接下來徐天翔和楊天成等人對視一眼之後開始換了一個話題,海軍處升級爲海軍部的事情。

按照總參的計劃,海軍部成立之後,實際上其餘的部隊也就需要改成陸軍部了。這樣一來天策軍就正式分成兩個大兵種,海軍和陸軍。李玄清聽着徐天翔等人的彙報點了點頭,自己努力了這麼久,後世的海軍和陸軍現在終於是看到了雛形了。不過按照目前海軍的佈局和人數來說,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海軍實際上的地位還是比不上陸軍。按照總參的設計,在未來需要兩軍配合作戰的時候,如果總參沒有特別的任命,海軍是需要聽命於陸軍的。對此李玄清也沒多說什麼,即使在後世這個問題也是如此,海軍因爲己身的限制,除非在大洋之上作戰,否則的話協同作戰時沒有最高任命,默認的指揮官都是陸軍最高指揮者。

因爲兩大兵種現在已經成形,海軍處升級之後,帶來的相應的指揮機構和管理機構也開始發生變化。這些也是總參在年後需要調整的重點。按照總參的計劃,將由郭崇韜出任海軍部長,負責海軍的日常管理和指揮工作。而陸軍部長的人選總參這邊定了萬毅,按照威望和年紀,萬毅出任陸軍部長也是情理之中,而且李玄清剛剛提到了國防部的事情,陸軍部長順序出任將來的國防部長也就順理成章了。

李玄清對於總參的調整沒有多說什麼,目前還是在戰時,所以很多機構可以根據戰爭的需要隨時調整,這也是給未來和平時期的機構穩定提前進行了試驗,有什麼不合適的可以隨時撤銷,新增合適的部門和崗位。

幾人說完這些的時候岑天時帶着一幫內閣官員也來了,相對於天策府的事情內閣的事情也不少,而且新增衛生部的事情讓岑天時和楊秋這幾天忙碌不已,而且還要安排各地抗擊雪災的賑災事宜,所以這幾天是忙個不停,好不容易今天除夕算是歇息了,這不帶着一大幫人來李玄清這裡打秋風來了。

“我說首相大人,你帶這麼多人咋沒一人帶禮物過來?在這樣下去我感覺皇宮都要被吃窮了。”胡小四哈哈大笑,來回看了看楊秋等人做了個鬼臉道。

“小四你怎麼知道我沒有禮物送給皇上?我告訴你啊,我這回可是大禮,保證你們的禮物都被比下去了。”岑天時難得的和胡小四開起了玩笑,擺了擺袖子坐了下來笑道:“皇上,這大過年的內閣這邊有一份大禮要送給皇上。”

“國土資源部那邊在草原地帶發現了一座大金礦,光是預計可開採的黃金就有近百噸之多,這還不算附屬的銀礦等呢。”岑天時笑道:“我打算過完年就和後勤部聯繫一下安排專人過去開採,這一下又給咱們帶來巨大的財富,緩解錢莊儲備金銀短缺的現狀。”

“好吧,這還真是一份大禮。不過話說加上這座金礦,現在內閣手裡應該有七八座金礦了吧?我記得南詔那邊也有金礦的,最不濟也是個金窩子。”胡小四想了想道:“這一年開採出來的黃金起碼也有幾十萬兩吧?加上咱們從民間回收的金銀,你們怎麼還這麼缺錢?”

“你不知道每年內閣新增支出有多少?加上爲了發展經濟,唐幣的發行量已經超過儲備金近一倍了,這些收入都是彌補這些虧空了。”岑天時搖搖頭道:“而且從日本海外貿易帶回來的金銀除了關稅等收入以外,其他的基本上都是徐家等自己的收入,就算是兌換了唐幣,也是彌補不了這些差額。”

“首相說的是,再這樣下去的話只怕殷紅林都要哭了。因爲經濟發展過於迅速,錢莊現在每年的貸款都在逐年增加,這些可都是淨支出的。”祁宏接過話茬道。

“停停停,打住,在這樣說下去我都感覺你們不是來拜年的,是來打劫皇上的了。”胡小四趕緊按下這個話題,看着從外面帶着一對侍女走進來給大家泡茶的巧兮笑道:“三嫂,趕緊的把工業集團的錢袋子捂緊了,否則的話我覺得岑先生都要來打劫了。”

“哈哈,我怎麼感覺今年實在缺錢當中度過的?”李玄清跟着笑道。

第五百三十五章 俘虜比勝仗更重要第五百七十二章 種子和希望第一百七十八章 京杭大運河(一)第五百零六章 分化瓦解(上)第三百一十三章 兩岸曉煙楊柳綠第五百九十五章 運河條約第二百零一章 神策軍的最後(上)第九十八章 趁亂打劫(上)第二百八十三章 進軍西南第六百三十三章 環球航行第二百四十六章 青岡坡伏擊戰第二百七十章 決戰嶺南第六百一十六章 偷樑換柱第三百零九章 吐蕃覆滅第三百六十一章 清水河之戰(四)第六百二十八章 最後的爭奪(下)第五百九十一章 再論泰西局勢第三百五十六章 西漢金山國第三百七十九章 反唐聯盟(上)第六百二十三章 土地換和平第十一章 橫霜劍鋒第五百二十三章 極天際海第四百一十三章 合圍曹仁貴第五百六十九章 首相格局第一百六十章 平定幽州第一百零四章 關中發展(五)第二百八十五章 牂牁消亡(中)第五百七十九章 東航探險第四百零三章 護密慘案第一百三十一章 收復河西(二)第一百二十六章 西北戰起(上)第四百三十四章 一戰定高昌(上)第四百零九章 減竈法第五百三十章 西南工業基地第四百四十一章 瀚海難幹(一)第四百二十三章 兵出鳳凰城(下)第一百七十七章 南線佈局第一百七十六章 民族矛盾第二十八章 長安之戰(上)第三百八十九章 佛國之殤(下)第三百七十三章 上下離心第一百四十六章 河中大戰(一)第一百六十六章 鐵路動脈(上)第一百七十八章 京杭大運河(一)第一百四十七章 河中大戰(二)第一百九十五章 川中戰局第二百二十三章 一敗塗地第一百六十四章 百年基石第一百一十五章 整編授銜(上)第四百一十七章 海軍東征(上)第四百三十八章 來自絲路的饋贈第六十九章 錯綜複雜第一百五十七章 滄州之戰(六)第三百八十八章 佛國之殤(中)第一百一十五章 整編授銜(上)第五百章 西北工業的春天(下)第一百一十二章 大唐錢莊(下)第三百三十八章 玉門關之戰第二百九十一章 奉旨成婚第五百八十章 發戰爭財第五十六章 鐵血戰魂第四百九十五章 烈烈唐風第一百八十七章 橡膠問世第十章 自創武功第六十章 浮生偷得半日閒第四百九十五章 烈烈唐風第六百二十七章 最後的爭奪(中)第四百二十七章 突襲交河城(下)第十三章 三年學藝(中)第五百九十四章 新的抉擇第一百二十八章 西北戰起(下)第三百六十章 清水河之戰(三)第二百六十二章 錢鏐渡海(上)第七十三章 一年賭約第四百零七章 請君入甕(下)第二百四十六章 青岡坡伏擊戰第十三章 三年學藝(中)第一百五十六章 滄州之戰(五)第四百六十六章 黑水河之戰第一百一十二章 大唐錢莊(下)第五百四十六章 大秦來使第二百二十一章 北海大捷第五百五十九章 販賣人口第一百四十六章 河中大戰(一)第三百章 遠航船隊起航第五百三十三章 威壓大食第三百六十二章 清水河之戰(五)第二百九十一章 奉旨成婚第六十三章 同室操戈(中)第四百一十一章 甕中捉鱉(下)第五百三十章 西南工業基地第三百一十三章 兩岸曉煙楊柳綠第二百八十六章 牂牁消亡(下)第三百二十七章 西出陽關無故人第三十一章 朱玫之死第二百三十七章 中原發展規劃第二百一十一章 真假薛洋第二百零一章 神策軍的最後(上)第三百五十八章 清水河之戰(一)第五百一十四章 真假大食
第五百三十五章 俘虜比勝仗更重要第五百七十二章 種子和希望第一百七十八章 京杭大運河(一)第五百零六章 分化瓦解(上)第三百一十三章 兩岸曉煙楊柳綠第五百九十五章 運河條約第二百零一章 神策軍的最後(上)第九十八章 趁亂打劫(上)第二百八十三章 進軍西南第六百三十三章 環球航行第二百四十六章 青岡坡伏擊戰第二百七十章 決戰嶺南第六百一十六章 偷樑換柱第三百零九章 吐蕃覆滅第三百六十一章 清水河之戰(四)第六百二十八章 最後的爭奪(下)第五百九十一章 再論泰西局勢第三百五十六章 西漢金山國第三百七十九章 反唐聯盟(上)第六百二十三章 土地換和平第十一章 橫霜劍鋒第五百二十三章 極天際海第四百一十三章 合圍曹仁貴第五百六十九章 首相格局第一百六十章 平定幽州第一百零四章 關中發展(五)第二百八十五章 牂牁消亡(中)第五百七十九章 東航探險第四百零三章 護密慘案第一百三十一章 收復河西(二)第一百二十六章 西北戰起(上)第四百三十四章 一戰定高昌(上)第四百零九章 減竈法第五百三十章 西南工業基地第四百四十一章 瀚海難幹(一)第四百二十三章 兵出鳳凰城(下)第一百七十七章 南線佈局第一百七十六章 民族矛盾第二十八章 長安之戰(上)第三百八十九章 佛國之殤(下)第三百七十三章 上下離心第一百四十六章 河中大戰(一)第一百六十六章 鐵路動脈(上)第一百七十八章 京杭大運河(一)第一百四十七章 河中大戰(二)第一百九十五章 川中戰局第二百二十三章 一敗塗地第一百六十四章 百年基石第一百一十五章 整編授銜(上)第四百一十七章 海軍東征(上)第四百三十八章 來自絲路的饋贈第六十九章 錯綜複雜第一百五十七章 滄州之戰(六)第三百八十八章 佛國之殤(中)第一百一十五章 整編授銜(上)第五百章 西北工業的春天(下)第一百一十二章 大唐錢莊(下)第三百三十八章 玉門關之戰第二百九十一章 奉旨成婚第五百八十章 發戰爭財第五十六章 鐵血戰魂第四百九十五章 烈烈唐風第一百八十七章 橡膠問世第十章 自創武功第六十章 浮生偷得半日閒第四百九十五章 烈烈唐風第六百二十七章 最後的爭奪(中)第四百二十七章 突襲交河城(下)第十三章 三年學藝(中)第五百九十四章 新的抉擇第一百二十八章 西北戰起(下)第三百六十章 清水河之戰(三)第二百六十二章 錢鏐渡海(上)第七十三章 一年賭約第四百零七章 請君入甕(下)第二百四十六章 青岡坡伏擊戰第十三章 三年學藝(中)第一百五十六章 滄州之戰(五)第四百六十六章 黑水河之戰第一百一十二章 大唐錢莊(下)第五百四十六章 大秦來使第二百二十一章 北海大捷第五百五十九章 販賣人口第一百四十六章 河中大戰(一)第三百章 遠航船隊起航第五百三十三章 威壓大食第三百六十二章 清水河之戰(五)第二百九十一章 奉旨成婚第六十三章 同室操戈(中)第四百一十一章 甕中捉鱉(下)第五百三十章 西南工業基地第三百一十三章 兩岸曉煙楊柳綠第二百八十六章 牂牁消亡(下)第三百二十七章 西出陽關無故人第三十一章 朱玫之死第二百三十七章 中原發展規劃第二百一十一章 真假薛洋第二百零一章 神策軍的最後(上)第三百五十八章 清水河之戰(一)第五百一十四章 真假大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