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五章 蘇州戰役

“錢鏐親自帶兵回援蘇州?”薛萬里在蘇州城外原本準備打算即刻對蘇州動手,卻接到了來自玄影衛的最新情報。

由於是具體戰役,所以楊天成和王厚純也不打算插手指揮,所以薛萬里看完情報之後稍一沉吟叫來了李天一、柴嘉和李立三三人,打算分兵。

“你的意思是圍城打援,殲敵城外?這個恐怕不行來不及了。蘇州城城防堅固,護城河寬闊無比,而且是和運河相連,短期內無法突入城內。而且錢鏐的援軍來勢很猛,我們只能做到一點。”李天一反對這個計劃。

柴嘉倒是點點頭道:“我同意,可以讓阻援兵團在蘇州以南攔住錢鏐,給攻城兵團騰出足夠的時間攻克城防,一旦蘇州城被攻下那麼錢鏐必然會撤兵,失去了救援目標如果再遲疑不動的話就會陷入我軍合圍的境地。”說完拿起筆在地圖上標註出阻截陣地道:“在蘇州以南的小倉山附近是個理想的阻擊陣地,可以集中起五到七個營的兵力,加上天一的騎兵,足夠和錢鏐對峙,攻城兵團只需要三個營左右就可以了。”

“大帥不妨親自去攔截錢鏐,我來負責攻城。十日之內我會想辦法拿下蘇州。”柴嘉笑道:“就怕皇上到時候問起來蘇州城被炸了個天翻地覆你們可不能說是我一個人乾的,否則我肯定會被罵死。”

薛萬里點點頭道:“既然如此那咱們就這樣,給你四個營,加上炮兵部隊,十天時間,拿下蘇州城。其餘人馬全軍壓上,咱們去會會錢鏐。柴嘉,十天之內如果你完不成的話那我只好向中路軍求援了。”

“你放心好了,十天時間我保證完成任務。到時候說不定還能夠去支援你們呢。”柴嘉拍了拍胸膛笑道。

幾人商議已定馬上開始行動,攻城兵團四個營連同炮兵部隊留下畢竟蘇州城紮營,其餘人馬立即行動開始越過蘇州城往南部署。

“厚純,萬里這是要幹嘛?該不會是打算兩頭作戰吧?他的兵力夠嗎?我怎麼覺得這傢伙搞不好是兩頭都顧不上啊?”楊天成的指揮部佇立在原地不動,看着東線集團軍迅速收拾兵分兩路,詫異道。

王厚純笑道:“那就看他們如何搶時間了,如果攻城曠日持久必然會被錢鏐耗死在城下,而且錢鏐這一次的兵力可不比咱們少,幾乎是傾城而出,也不知道這傢伙是打的什麼鬼主意。之前不是都打算南進福州了嘛?那個福建觀察使陳巖聽小四說已經病入膏肓了,這不正是他的機會嘛。這會子突然要來拼個你死我活何必呢。”

王厚純的話讓楊天成也是一陣起疑,吩咐親衛去找玄影衛的人抓緊時間打探錢鏐的真實意圖之後搖頭道:“我怎麼覺得蘇州這邊的戰事透着一股濃濃的陰謀的意味。錢鏐八成有後手。”

“那就給錢寧下令,責令他務必在十日內完成溧州戰事,剿滅紅巾軍,然後東向馳援蘇州。”王厚純道:“如今搞不清楚錢鏐的動向那就讓薛萬里將他們打出來就是,必要的時候可以暫時放棄剿滅紅巾軍,全力消滅錢鏐。親衛,讓參謀馬上撰寫命令。”

話說這邊王厚純和楊天成兩人擔憂錢鏐有後手,早早的開始給薛萬里預備下一支援軍外。天策軍北線指揮部也開始恢復工作,劉毅作爲陳凡的老搭檔在接到陳凡的命令之後立即給指揮部下屬各軍團下達命令,讓已經完成春耕任務的部隊立即北上薊州、檀州和武州三地,後勤部物資也通過已經逐漸形成網絡的徐家和慕容家的運輸公司輸送到三地。

“大帥,這是我草擬的北線戰役的分佈圖。按照大帥的意思,這一次指揮部不插手前線的具體指揮,將總兵力分成兩部分,一部由侯勇負責,沿渤海海岸線行動,攻擊平州然後北上燕郡城和瀋州。另外一部由拓跋思繼負責,由上京等地出發,掃蕩龍化州和通州,兩部兵力以五月初爲期,匯合於瀋州、通州一代,然後伺機進入渤海國境內。”劉毅的戰略佈置已經做好了,各部人馬也已經全部標註好。而且這個佈置也很好的將兵力優化到極限,兩路人馬分進合擊,在通州附近匯合之後一起進入渤海國也有利於應對耶律瀚雄和渤海國軍隊的合圍。

“很好,給各參戰部隊發佈命令,讓他們擇日完成歸建,南北兩路人馬務必在四月中旬完成組建然後開赴東北,尋找戰機開戰。”陳凡點點頭讓劉毅馬上發佈命令,讓兩大集團軍完成組建。

命令一下北線頓時鐵蹄滾滾,軍隊雲集,和南線以步兵爲主不同,北線這近乎四十萬大軍卻是以騎兵部隊爲主,要不是有攻城需要,幾乎沒有步兵的身影,可以說這是集中了天策軍最精銳的部隊。

北線的出擊也很好的策應了南線的部署,雖然在這個時代信息傳遞速度慢,通訊手段落後,但是在天策軍內部倚靠一整套成熟的手段還是能夠實現情報和信息共享。北線陳凡的動作傳到南線之後,楊天成和王厚純也瞭解到天策軍今年的征戰終於在南北兩線拉開了序幕。當下毫不遲疑直接給中路陳宇發佈命令讓他和胡小四最後聯繫一次,如果玄影衛不能夠在四月中旬完成目標,軍隊將直接攻城。

而此時的東線薛萬里也在蘇州以南遇到了錢鏐的大隊人馬,雙方始一接觸反而是迅速脫離了對方的攻擊範圍。這種情況也讓薛萬里趕到奇怪。但是此時柴嘉已經開始了攻城部署,海軍的兩艘軍艦從長江開進了運河然後在蘇州護城河附近準備妥當,負責提供炮火支援。步兵的火炮因爲李玄清一心一意要搞步炮協同戰術,反而裝備沒有跟上,加上之前炸藥包已經深受前線士兵的喜愛,所以此時並沒有出現在南線大軍的戰鬥序列之中。

“命令炮兵營和海軍軍艦,給我瞄準了蘇州北城門附近集中火力轟擊,步兵營人馬立即準備填河搭橋。”柴嘉揮手開始發佈命令,頓時間炮兵營整整兩百座弩炮排成三個整齊的方陣對準了北城門,海軍的軍艦也快速接到命令,兩艘軍艦開始調轉艦艏,六門火炮率先出手,只聽到隆隆巨響陸續響起,六顆彈丸飛速噴射出去,朝着蘇州城的城牆砸了過去。

“看樣子萬里他們也是心有所慮所以纔會一下子就調集了這麼多的攻城武器準備儘早拿下蘇州城吧。不過這麼多士兵揹負沙石是準備將護城河填上嗎?難度有點大吧?”楊天成看着前方炮聲隆隆的場面點點頭道。

“去告訴柴嘉將軍,讓他們去找布袋子和麻袋將沙石裝在裡面,然後用繩索將所有的袋子捆在一起丟入河中,這樣纔有效果。”王厚純眼珠子一轉讓親衛馬上去找柴嘉。

“你呀,什麼時候都有鬼主意。算了,讓他們自己去辦吧。咱們也不能所有的事情都替他們辦了。皇上的意思是多多培養前線將領的臨陣能力。”楊天成笑道,對於王厚純的舉動不以爲然。

此時前線的柴嘉也發現了自己的失誤不過還沒等他想出辦法王厚純的親衛就已經將辦法送了上來,這一下讓他喜出望外,急忙安排副將去準備。而此時炮兵營和海軍處的海陸聯合炮擊也逐漸達到高潮,相對於陸軍的炸藥包基本上都是殺傷目標爲主,海軍的火炮可是名副其實的攻堅武器,呼嘯而至的炮彈在城牆上不斷的炸開,帶起的灰塵和城牆碎塊落入水中,整個北城的城牆被炸的支離破碎,加上炸藥包的肆虐,蘇州守軍在城牆上根本就無法立足,饒是錢鏐軍有所準備,但是在這種火力之下就算是天策軍自己都擋不住,所以不到半個時辰整個北城的守軍幾乎就已經傷亡一半了,而對方的火力卻彷彿不要錢一樣的繼續,這讓蘇州守將劉士毅無奈之下只得改變策略,派遣少量部隊上城作爲前哨負責觀察對方動靜,大部分軍隊隱蔽在甕城,做預備突擊使用。

城樓上沒有了錢鏐軍的身影也很快讓柴嘉猜到了對方的用意,不過這正是他想要的結果,不過上百米寬的護城河此時卻嚴重拖累了自己士兵的進度,否則的話此時爆破手上前估計城門早就開了。當年打襄陽都沒有今天打蘇州這麼費力。

不過在看到王厚純的辦法果然有效之後立即讓攻城兵團四個營當中的三個營立即投入到鋪設道路堵塞河道的工作當中,卯足了勁準備趁着對方沒有反應過來之前將道路鋪設到城牆之下。不過這次戰役之後戰報傳回大本營也促使了工業集團提前複製出後世的工程橋樑的提前誕生。類似於後世的舟橋提前問世,爲後續的南方攻城戰役提供了巨大的便利,護城河的作用也由此被徹底終結。

“咱們去小倉山吧,柴嘉這邊推進起來不是一時半會能完成的。劉士毅明顯的把所有的部隊都當成了預備隊使用,只要柴嘉的炸藥包和炮彈一停,對方肯定會反擊的。咱們去看看萬里那邊怎麼樣。”楊天成見到炮兵營的炮擊逐漸慢了下來,若有所思道。

王厚純點點頭,知道他的心思不在攻城上面,而是想着錢鏐的後手,也不多言吩咐親衛啓程繞過雙方的攻城部隊朝南而去。

小倉山距離蘇州城一百多裡,是蘇州城以南最重要的險地,也是扼守蘇州守軍南撤的第一道關卡。兩人率領親衛抵達的時候薛萬里那邊也正準備攻擊對方的營寨。

“這個薛萬里是走到哪都想着打攻勢作戰啊。”楊天成看着薛萬里的部署失笑道。

“天成你看錢鏐的軍陣,好奇怪啊,虛虛實實好像有無數重,而且裡面似乎很有玄機的樣子,兵力也不對啊,似乎不止二十萬,他哪來這麼多軍隊?”王厚純眺望了一下錢鏐的軍陣搖搖頭道:“這一仗有點意思。”

“應該是虛兵?”楊天成看了看有點不確定道:“這傢伙不會是想利用這些虛招擋住萬里的視線,然後埋伏重兵突擊我軍的前出所部吧?”

王厚純點點頭笑道:“看樣子這個錢鏐還真有兩下子,這陣型擺的我估計萬里還真不知道該從哪下手。”

“以他的性子,估計會不管不顧直接衝中軍的。而且天一的性子也是一樣,只怕這也會中了埋伏。咱們還是趕緊過去吧。”楊天成搖搖頭,顯然不看好薛萬里和李天一兩人。

王厚純制止了他,指着已經發動的己方陣型笑道:“萬里他們也留了後手,騎兵軍團沒有出擊,而是在側翼。不過這傢伙什麼時候能改了自己衝鋒陷陣的毛病?”

伴隨着兩人的話語,薛萬里的東線集團軍已經開始發動攻擊,在炸藥包落下的那一剎那,前鋒部隊已經越過兩軍中間線,朝着對方的大陣衝了起來。而薛萬里親率的部隊赫然衝在最前沿。

而且這傢伙雖然沒有看明白錢鏐軍的陣勢,但是對於自己的遠近搭配卻做得很好,整整五千名弓箭手排在前鋒部隊的後面,跟隨出動,在弩炮部隊支援不到的地方,彎弓搭箭,完成對於前鋒的支援。一時之間伴隨着衝鋒的隊伍,箭如雨下,這種靈活的遠程支援部隊對於薛萬里的衝鋒起到了極大地掩護作用,甚至在後續部隊跟上來之前,還獨自擋住了錢鏐軍的反擊。

“看樣子萬里對於步炮協同戰術理解的很好啊,雖然不知道他後面怎麼掩護這些弓箭手,但是至少前鋒部隊已經突了進去。”楊天成喃喃自語道。

而此時戰場之上的薛萬里卻沒有那麼多心思,在揮刀砍倒面前的一名錢鏐軍小校之後,一聲狂吼,率軍直接朝對方中軍而去,對於合圍自己的錢鏐軍不管不顧,一心一意只想着倚靠衝擊中軍帶動對方陣型的整個變動,給自己的後續部隊贏得時間。

而負責整個集團軍指揮的參謀長李立三則則在薛萬里突進去的那一剎那調動第二路軍隊迅速跟上,一方面給弓箭手部隊提供掩護,一方面要趁勢擴大前鋒打開的缺口。與此同時炮兵部隊一部已經開始遷移,準備持續提供炮火掩護。

而反觀此時的錢鏐軍,由於楊天成等人距離戰場距離比較遠,已經看不清誰在指揮,但是在面對天策軍的炮火掩護卻沒有什麼好辦法,持續不斷的混亂嚴重擾亂了正常的調整,雖然錢鏐大軍的後方殺氣不斷瀰漫,但是面對自己整個已經呈現出混亂局勢的前軍卻沒有辦法輕易使出來。

“天成,錢鏐的後手浮出水面了,你看他們的前軍在變化,兩翼部隊已經開始往後退了,這是什麼意思?想倚靠埋伏來應對萬里的突擊嗎?這也太託大了。”王厚純此時發現了異狀,叫道。

“糟糕,這傢伙是想斬殺萬里和他的親衛隊。”王厚純的話讓楊天成猛然間驚醒,來不及多說什麼直接朝着李立三所在的指揮台而去。

第二十三章 突擊強化(五)第五百零六章 分化瓦解(上)第五百一十四章 真假大食第二百四十章 行業准入資質第五百一十五章 瘋狂的教徒第三百八十六章 千里不留行第五百二十六章 大食朝貢第一百零一章 關中發展(二)第三百二十三章 海外殖民地第一百六十七章 鐵路動脈(中)第三十七章 打出來的交情第九十六章 城郊之戰(六)第五百五十九章 販賣人口第一百六十八章 鐵路動脈(下)第三百二十八章 唐民唐寇第三百六十三章 清水河之戰(六)第五百三十八章 拆分藏區第七十章 奔襲原州第三百章 遠航船隊起航第二百九十五章 儋州海戰(上)第三百章 遠航船隊起航第五百二十五章 鐵路修到疏勒第四百一十六章 攻守易形第二章 賀蘭山遇險第三十九章 塵埃落定第七十九章 烏樑素海遭遇戰第二百九十章 編修唐史第九十五章 城郊之戰(五)第五十章 打出來的帶路黨第五百四十三章 東北國營農場第三百零五章 吐蕃疑雲第四百八十三章 兩部合一(下)第四百二十章 技術代差第一百一十八章 新時代的工業發展(一)第二十章 突擊強化(二)第二百七十三章 半渡而擊第一百零四章 關中發展(五)第四百一十二章 一波三折第二百三十七章 中原發展規劃第二十二章 突擊強化(四)第一百三十一章 收復河西(二)第四百七十七章 轉戰安集延第二十三章 突擊強化(五)第一百八十四章 突生變故第三百八十三章 合二爲一第二百零七章 天策大義第三百八十九章 佛國之殤(下)第五百二十四章 新的一年第八十八章 形勢急轉第四百三十章 反戈一擊第四百三十六章 一戰定高昌(下)第二百六十四章 澎湖海戰第六百零二章 十萬勞工開運河(下)第三百二十章 燕然勒功第七章 坩堝鍊鐵第四百六十二章 摧枯拉朽第三百七十四章 沙洲政變第四百章 突襲護密(上)第二百三十六章 登基開元(下)第四百一十九章 海軍東征(下)第五百七十八章 新一代帝國公民第五百二十一章 西洋艦隊起航第一百七十二章 阿保機的落幕第二百六十章 白山黑水第二百四十八章 隴海線肇始第二百一十七章 上京之戰(二)第四十五章 西受降城第四百六十一章 水落石出(下)第五百二十五章 鐵路修到疏勒第五百九十四章 新的抉擇第二百六十九章 衡州反擊戰第三百一十九章 達韃大戰第四百四十章 三路出擊第一百四十一章 河中風雲第四百三十五章 一戰定高昌(中)第一百零四章 關中發展(五)第四百七十六章 遍地楚歌聲第三十七章 打出來的交情第四百六十二章 摧枯拉朽第六百二十六章 最後的爭奪(上)第四百八十二章 兩部合一(中)第三十四章 河東來客第二百四十四章 渡江作戰第四百六十九章 俱毗羅之戰(上)第二百二十三章 一敗塗地第四百五十八章 奉命叛變第五十九章 拓跋思恭之死第三百五十四章 歸義軍叛變第一百三十一章 收復河西(二)第三百一十二章 海外貿易協定第四十二章 豐州新政(中)第三十八章 篝火舞會第五十六章 鐵血戰魂第二百九十八章 逼降曲承美(上)第二百七十章 決戰嶺南第四百七十一章 最後的回鶻人第二百四十八章 隴海線肇始第二百三十三章 軍政臨時會議第三百六十六章 西北冬天第八十六章 草原故事
第二十三章 突擊強化(五)第五百零六章 分化瓦解(上)第五百一十四章 真假大食第二百四十章 行業准入資質第五百一十五章 瘋狂的教徒第三百八十六章 千里不留行第五百二十六章 大食朝貢第一百零一章 關中發展(二)第三百二十三章 海外殖民地第一百六十七章 鐵路動脈(中)第三十七章 打出來的交情第九十六章 城郊之戰(六)第五百五十九章 販賣人口第一百六十八章 鐵路動脈(下)第三百二十八章 唐民唐寇第三百六十三章 清水河之戰(六)第五百三十八章 拆分藏區第七十章 奔襲原州第三百章 遠航船隊起航第二百九十五章 儋州海戰(上)第三百章 遠航船隊起航第五百二十五章 鐵路修到疏勒第四百一十六章 攻守易形第二章 賀蘭山遇險第三十九章 塵埃落定第七十九章 烏樑素海遭遇戰第二百九十章 編修唐史第九十五章 城郊之戰(五)第五十章 打出來的帶路黨第五百四十三章 東北國營農場第三百零五章 吐蕃疑雲第四百八十三章 兩部合一(下)第四百二十章 技術代差第一百一十八章 新時代的工業發展(一)第二十章 突擊強化(二)第二百七十三章 半渡而擊第一百零四章 關中發展(五)第四百一十二章 一波三折第二百三十七章 中原發展規劃第二十二章 突擊強化(四)第一百三十一章 收復河西(二)第四百七十七章 轉戰安集延第二十三章 突擊強化(五)第一百八十四章 突生變故第三百八十三章 合二爲一第二百零七章 天策大義第三百八十九章 佛國之殤(下)第五百二十四章 新的一年第八十八章 形勢急轉第四百三十章 反戈一擊第四百三十六章 一戰定高昌(下)第二百六十四章 澎湖海戰第六百零二章 十萬勞工開運河(下)第三百二十章 燕然勒功第七章 坩堝鍊鐵第四百六十二章 摧枯拉朽第三百七十四章 沙洲政變第四百章 突襲護密(上)第二百三十六章 登基開元(下)第四百一十九章 海軍東征(下)第五百七十八章 新一代帝國公民第五百二十一章 西洋艦隊起航第一百七十二章 阿保機的落幕第二百六十章 白山黑水第二百四十八章 隴海線肇始第二百一十七章 上京之戰(二)第四十五章 西受降城第四百六十一章 水落石出(下)第五百二十五章 鐵路修到疏勒第五百九十四章 新的抉擇第二百六十九章 衡州反擊戰第三百一十九章 達韃大戰第四百四十章 三路出擊第一百四十一章 河中風雲第四百三十五章 一戰定高昌(中)第一百零四章 關中發展(五)第四百七十六章 遍地楚歌聲第三十七章 打出來的交情第四百六十二章 摧枯拉朽第六百二十六章 最後的爭奪(上)第四百八十二章 兩部合一(中)第三十四章 河東來客第二百四十四章 渡江作戰第四百六十九章 俱毗羅之戰(上)第二百二十三章 一敗塗地第四百五十八章 奉命叛變第五十九章 拓跋思恭之死第三百五十四章 歸義軍叛變第一百三十一章 收復河西(二)第三百一十二章 海外貿易協定第四十二章 豐州新政(中)第三十八章 篝火舞會第五十六章 鐵血戰魂第二百九十八章 逼降曲承美(上)第二百七十章 決戰嶺南第四百七十一章 最後的回鶻人第二百四十八章 隴海線肇始第二百三十三章 軍政臨時會議第三百六十六章 西北冬天第八十六章 草原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