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九章 俱毗羅之戰(上)

“去通知柴嘉全軍加快速度,讓他率領前鋒脫離後勤部隊加速前往俱毗羅,增援高思繼。”萬毅接過急報匆匆看了一眼立即讓劉璇下達命令着令柴嘉立即率領第十一兵團精銳脫離大部隊立即加速而去。

“副帥這是打算打對方一個措手不及啊,這是在賭回鶻軍的後援部隊來不及增援俱毗羅,可是俱毗羅城內怎麼說也有二十萬人,而且基本都是騎兵,副帥在正面就擺了兩個營,這太冒險了。”劉璇讓親衛立即去傳達命令自己則是接過萬毅遞過來的急報看了看,臉色有點發白。剪刀陣他是看得明白是怎麼回事,能夠保證進入這片區域的回鶻軍三面受敵,遭受最大限度的火力打擊,但是負責正面阻擊的只有區區兩個營這如何能夠的擋得住?如果對方不管不顧將所有的兵力都投入正面戰場呢?反正換做是劉璇本人來指揮回鶻軍的話他肯定會在第一時間將所有的兵力全部投入到正面戰場,擊潰高思繼最薄弱的中軍,一舉打亂對方的部署還能夠消滅對於騎兵危害最大的炮兵部隊。這麼大的誘惑相信回鶻人絕對能夠看得到,只是高思繼一向都是心思縝密之人,怎麼留了個這麼大的空檔讓自己陷入危險境地?

“你是你,你又不是回鶻統帥?你能看得明白,對方卻未必有這麼大的決心。”萬毅搖了搖頭顯然對於劉璇的擔憂有點不以爲然,戰場之上需要考慮的不僅僅是己方的兵力部署,還需要考慮到對方,知己知彼才能夠百戰不殆。

“命令部隊加快速度吧,運氣好的話咱們也能夠趕得上,到時候你可以自己去看看。”萬毅見到劉璇還在皺眉苦思,擺了擺手笑道。

萬毅這邊在加快速度的同時間,俱毗羅城下其實也已經開打了。其實劉璇猜測的也算是沒錯,至少在城牆之上居高臨下的回鶻人在發現城下高思繼擺出來的戰陣之後也一眼就發現這種陣形最大的薄弱點就在中間位置,兵力過少還要負責保護炮兵部隊,而且最重要的整個大陣所需要的調度都是這中間來負責,也就是說城下天策軍的主帥就在中間兵力最少的地方。對於天策軍這麼大膽將自己的中軍佈置在兵力最少的正面,反而在前出的兩翼佈置了重兵回鶻人一下子陷入了沉思,原本出城的先鋒騎兵停滯在城外暫時沒有投入戰鬥。不過他不動並不代表高思繼不會動。在火炮陣地全部架設完畢之後高思繼立即命令開始炮擊俱毗羅城,隆隆的炮火一瞬間淹沒了城牆,巨大的爆炸將城樓上無數的人影掀翻,甚至部分炮彈落在城外林立的騎兵部隊中間,直接炸翻了上百名騎兵。

“命令勇士們投入進攻吧,不能再等了,唐軍那邊有這種可怕的火器這是有恃無恐,我建議大軍全力出擊不要管那麼多給我那些那些火器,打掉對方的中軍,這樣就能夠徹底打亂對方的部署從而贏得這場戰役的勝利。”無數爆炸的炮彈讓城樓之上根本無法站住腳,之前在觀望的回鶻軍各級將領急忙從城樓上下來,其中有人立即開口。對於他來說,就算對方唐軍在中軍位置佈置了陷阱也不會比現在差了,最重要的是城外唐軍的數量比起自己要少得多,足足多出一倍的兵力讓他力主全力攻擊打擊對方的中軍從而一舉端掉唐軍的指揮中樞。

“不管那麼多了,俱蘭將軍你馬上帶着你的部下匯合城外的勇士們一起突擊,務必給我拿下對面唐軍的中軍,我會組織兵力在城樓上發射弩箭幫助你們抵禦兩翼的攻擊。”回鶻人的統帥是葉護的弟弟鐵勒,也是安西回鶻的第二號人物,所以在聽到部下的建議之後臉色沉吟半晌猛然間擡起頭,聲音隆隆甚至壓過了不斷爆炸的炮彈,直接派出了手下最強悍的俱蘭大將,讓他負責帶隊衝鋒。

“哈哈,將軍請放心,我會親自帶隊拿下唐軍主帥的腦袋帶回來。”俱蘭是安西回鶻的有名的戰將,所以聽到自己的主帥讓自己出戰頓時哈哈大笑,轉身上馬開始怒吼:“俱蘭城的勇士們,我是俱蘭,現在我們的汗國需要你們跟隨我去殺敵。我命令所有的俱蘭城勇士們隨我一起出擊。”俱蘭的吼聲震動整片古城堡,無數的人影騎着戰馬在聽到了俱蘭的呼喚之後從城內各處奔馳而來,這些人猶如洪荒巨獸一般散發着灼人的氣息,彷彿跨越屍山血海而來,不用說這就是安西回鶻最後一支強橫的護國支柱,守護汗國最後的一支力量。俱毗羅城內不止有安西回鶻的兵力,還有疏勒周邊各族的人馬,甚至還有部分僱傭軍,這些人在見到俱蘭手下兵馬發出來的氣勢之後竟然被壓制的動彈不得,這是純粹的殺氣和死氣籠罩的地獄使者,是用無數生靈的性命鑄就的鐵血軍團。他們站在那裡甚至都不用動就能夠壓制住城內所有的躁動。

“去吧,汗國的興衰,王庭的榮辱全靠你們了。”鐵勒看着自己手下這最後一支強軍即將上戰場默默長嘆一聲,親自爲他們打開城門,然後登上城牆不顧炮火瀰漫彈片紛飛開始擂鼓助威,而他身邊的號角手也跟隨自己主帥的腳步吹響了蒼涼的牛角號。這是草原部落決死衝鋒的號角,幾乎所有的回鶻士兵在聽到這首蒼涼大氣的遠古歌謠之後都握緊了手中的武器,開始跟隨號角唱起了回鶻人的戰歌。

這種雄渾蒼涼的歌謠被幾萬人同時傳唱自然很快就傳到了天策軍這邊,因爲部隊混編所以第七兵團以前的沙陀子弟除了退役的很多人都已經調到了其他部隊,但是剩下的那些人還是第一時間聽出了這是回鶻人的戰歌,甚至隔得那麼遠高思繼都聽到了。高思繼拿出千里境只見遠處的城下腳下無數的騎兵唱着戰歌開始列隊朝前衝鋒也是感慨萬千,草原部族自古以來都不缺少英勇將士,鐵血豪情,但是奈何千百年來在和中原王朝一次次對碰中卻逐漸消亡。眼見着草原部族一個接着一個從歷史上消失,或者被漢人融入消亡,或者如歷史上的匈奴眼前的回鶻一樣不斷西遷一路逃亡,最後遁入蠻荒之地,最後在漢人勢力遠遠達不到的地方纔能找到一個落腳之地。

“回鶻不該滅亡,希望此戰之後回鶻也能融入這個大時代吧,此戰要一舉定乾坤。”高思繼嘆了口氣右手猛然揮下,只見得身後的親衛不斷跟隨者手勢揮舞着各式各樣的令旗,與此同時天策軍的號角手也在這一時刻響起。只見得身後一百多門火炮開始陸續調整射距,而火炮陣地後方一股驚人的殺氣開始瀰漫而出,最新式的機械弩開始露出了自己的獠牙。

最新式的機械弩改變了以前的弩炮結構,開始將發射裝置平行佈置在一個巨大的平臺之上,整體呈現四十五度角佈置在輪式車輛之上,傾斜佈置的平臺下面是一個巨大的箱體角度和發射平臺一致。這種統一裝置的箱體之內全部都是裝置好的火箭彈。而且最新式的機械弩已經能夠實現五發連射,由於新式的火箭彈長度比起以前的弩箭要短得多,所以這一次秦耀領銜的裝備處設計出的新式機械弩已經非常接近李玄清心目中後世的火箭炮了。可以說除了發射裝置、射程和火箭彈本身的威力之外,其他的已經基本差不多了,而且預裝的火箭彈可以通過手動操作自動裝彈,走出了這個時代自動武器的第一步。

高思繼下達命令之後機械弩陣地上整整一百五十架機械弩分成兩個陣地幾乎是在同一時間下達了發射的命令。只聽見一瞬間無數道火焰騰空而起,火箭彈點火發射之後火焰帶起一道道長虹,然後速度奇快越過己方陣地朝着遠處一里多遠的距離敵軍千軍萬馬奔馳的龐大進攻陣形而去。一百五十架機械弩,每一次要發射出七百五十枚火箭彈,這種速度奇快的火箭彈在落地之後飛速爆炸,而且因爲發射速度快落地之後炸點非常接近,幾乎是一排排種蘑菇一般的爆炸騰空而起,無數的騎兵在一瞬間被炸得支離破碎,爆炸產生的衝擊波帶動地上的沙石形成第二次殺傷將周邊的騎兵再次擊倒。而且最要命的是相比較火炮射速慢,火箭炮幾乎是一排接着一排持續不斷的從機械弩的陣地上騰空而起,相互之間幾乎沒有明顯的發射間隔,這樣一來導致的結果就是前鋒回鶻軍的軍陣之中這種爆炸根本就停不下來,大量的騎兵猶如風中的落葉一樣被這種滿地蘑菇直接炸的蹤跡全無。

“命令全軍出擊。”高思繼準確的抓住了機械弩瘋狂的突擊帶來的強橫的殺傷力和對對方的破壞,果斷讓兩翼部隊開始投入戰鬥,無數密集的子彈開始接管戰場,機械弩發射速度快消耗也非常大,雖然秦耀給每一架機械弩準備了一個龐大的箱體,內置五十枚火箭彈,但是也僅僅只能支撐十輪發射,所有的火箭彈就全部告罄。在一旁準備的彈藥手不顧瀰漫的硝煙衝上前去死命的拉開開口抽出這種巨大的鋼製箱體彈藥架,開始急速填裝,準備下一輪發射。

機械弩的兇猛打擊直接將俱蘭給打蒙了,還沒等他反應過來在機械弩發射的間隙,俱蘭回頭一看自己身後被火箭彈的爆炸直接炸出了一個巨大無比的空洞,這片爆炸區域之內幾乎所有的士兵和戰鬥都被炸的粉身碎骨,短短不到半盞茶時分自己的部隊就損失了近萬人,而且還因爲瘋狂的爆炸讓自己的軍隊陣形大亂,無數受驚的戰馬開始四處狂奔,倒是都是士兵呼喝約束戰馬的聲音,整個衝鋒的陣型竟然被這不知名的兇猛火器打的停滯了下來。這可是自己一手帶出來的鐵血軍團啊,曾經面對西方的重甲步兵方陣衝鋒都好不眨眼的騎兵軍團竟然被這些火器炸的這麼慘,甚至連陣形都無法保持,這還如何衝鋒?

還沒等俱蘭有調整部署的反應時間,高思繼的命令被兩翼的烏斯兒和石堅執行了,無數的子彈開始接替機械弩接管了戰場,而且之前在調整射距的火炮陣地此時也再次騰起一陣陣怒吼,無數的炮彈開始噴出炮膛,身管火炮無論是在射程還是在威力上比起火箭彈都要強橫的多,當然缺點就是火炮重量大,無法真正實現無條件伴隨步兵行動,而且發射速度也無法和機械弩相比,但是在此時一百門大炮帶來的打擊可一點也不比火箭彈小,因爲俱蘭調整的命令下達的很晚,所以整個戰場之上所有的回鶻騎兵對於對方這種各種火器之間嫺熟的配合根本沒有應對之力。騎兵突擊戰術一旦被對方破掉了速度那麼就是一個個無數的活靶子,在兩翼無數的步槍火力掩蓋下甚至連帶着往四周突圍都不可能實現。

不過俱蘭的反應速度雖然比較慢,但是城內的主帥鐵勒卻比他速度快多了,幾乎就在俱蘭的大軍被火箭彈打亂陣型的第一時間特勒就開始動作,他將城內所有的軍隊前部集中起來,準備亡命一搏,趁着天策軍主力都在圍攻俱蘭的機會集中所有人手出城準備攻擊天策軍突出的兩翼中的烏斯兒的東北一翼。以打掉對方一個側翼的主力然後逆向攻擊對方的中軍,挽狂瀾於既倒。可以說鐵勒的辦法讓戰後俘獲他的劉璇一陣無語,因爲他根本沒有搞清楚對方爲何不在一開始就將所有的兵力全部投入正面突破高思繼的火力封鎖,要知道對面只有兩個營的守護兵力,一旦被不要命的突到了跟前,高思繼根本沒有多少還手之力。

不過此時鐵勒的動作倒是讓戰場的形勢隨之一緩,趁着烏斯兒開始反擊自己的攻勢之際,俱蘭艱難的將自己的部隊調整了過來,但是巨大的傷亡還是讓所有的士兵臉上都露出了心悸的感覺。不過不等俱蘭這邊有後續動作,高思繼那邊也在動,可以說這場戰役真正的時刻已經到來。

第一百六十一章 南北對峙的雛形第三百三十二章 雷霆雨露第六百零八章 東西對進和中央突破第四百四十一章 瀚海難幹(一)第五十九章 拓跋思恭之死第三十八章 篝火舞會第二百二十四章 兵臨德州第二百六十三章 錢鏐渡海(下)第二百七十八章 牂牁之戰第一百七十六章 民族矛盾第六百三十一章 六國並立第三百二十章 燕然勒功第三百三十七章 東西商路第五百三十三章 威壓大食第六百二十一章 攻佔王宮第六百二十三章 土地換和平第四百四十八章 西北大難題第六百二十章 拜占庭之戰第三百二十六章 河西貿易第四百零一章 突襲護密(下)第五百三十四章 掃蕩鹹海第一百六十二章 幷州事了第一百二十七章 西北戰起(中)第二百三十二章 滿月宴第五百八十六章 風起耶路撒冷第三百五十八章 清水河之戰(一)第一百九十一章 荊南大戰第四百四十七章 瀚海難幹(七)第三百一十四章 整合國力(上)第五百四十五章 西北缺錢第三百七十二章 諸教隱沒(下)第一百零八章 洞房花燭第五百一十章 狂飆突進(下)第五百九十五章 運河條約第三百一十四章 整合國力(上)第二百五十一章 金陵城破第四百一十三章 合圍曹仁貴第五百七十二章 種子和希望第四百六十一章 水落石出(下)第三百零五章 吐蕃疑雲第三百八十三章 合二爲一第九十四章 城郊之戰(五)第四百零九章 減竈法第一百七十四章 天策軍旗第五百八十六章 風起耶路撒冷第三百六十九章 收拾民心(下)第二百零七章 天策大義第三百四十二章 歸義軍東進第一百五十一章 東西呼應第一百九十四章 銀輪部隊第六百零二章 十萬勞工開運河(下)第一百零三章 關中發展(四)第八十一章 夏州易幟(上)第三百五十八章 清水河之戰(一)第五百八十七章 虎口奪食(上)第五百七十一章 新舊交替第三百五十一章 歸義軍遣使第三百九十四章 于闐國滅(一)第二百二十五章 暗潮洶涌第十六章 靈州軍營(上)第一百六十三章 新年計劃第一百四十一章 河中風雲第一百四十章 以義之名第二百七十四章 劉士政的寶藏第一百一十四章 亂世清流(下)第五百七十九章 東航探險第一百七十九章 京杭大運河(二)第一百三十九章 李存孝之死第二百三十五章 登基開元(中)第三百七十章 諸教隱沒(上)第八十四章 轉不過來的彎第二百章 要當父親了第二百六十五章 佯攻長沙第六百一十四章 埃及大戰(下)第二百六十三章 錢鏐渡海(下)第一百四十七章 河中大戰(二)第七十八章 河套陰雲第二百一十四章 契丹東遷第三百五十章 首鼠兩端第一百六十九章 南守北攻(上)第一百一十二章 大唐錢莊(下)第五百二十一章 西洋艦隊起航第五百三十八章 拆分藏區第二百二十九章 德州角逐第三百一十三章 兩岸曉煙楊柳綠第九十八章 趁亂打劫(上)第九十四章 城郊之戰(五)第五十九章 拓跋思恭之死第五十九章 拓跋思恭之死第二百三十五章 登基開元(中)第三百零三章 長金線開工第三十九章 塵埃落定第五百九十六章 絕境求生(上)第五百零九章 狂飆突進(上)第一百八十五章 撲朔迷離第六百一十九章 瞞天過海第四百零五章 請君入甕(上)第一百六十七章 鐵路動脈(中)第二百七十三章 半渡而擊第三十七章 打出來的交情
第一百六十一章 南北對峙的雛形第三百三十二章 雷霆雨露第六百零八章 東西對進和中央突破第四百四十一章 瀚海難幹(一)第五十九章 拓跋思恭之死第三十八章 篝火舞會第二百二十四章 兵臨德州第二百六十三章 錢鏐渡海(下)第二百七十八章 牂牁之戰第一百七十六章 民族矛盾第六百三十一章 六國並立第三百二十章 燕然勒功第三百三十七章 東西商路第五百三十三章 威壓大食第六百二十一章 攻佔王宮第六百二十三章 土地換和平第四百四十八章 西北大難題第六百二十章 拜占庭之戰第三百二十六章 河西貿易第四百零一章 突襲護密(下)第五百三十四章 掃蕩鹹海第一百六十二章 幷州事了第一百二十七章 西北戰起(中)第二百三十二章 滿月宴第五百八十六章 風起耶路撒冷第三百五十八章 清水河之戰(一)第一百九十一章 荊南大戰第四百四十七章 瀚海難幹(七)第三百一十四章 整合國力(上)第五百四十五章 西北缺錢第三百七十二章 諸教隱沒(下)第一百零八章 洞房花燭第五百一十章 狂飆突進(下)第五百九十五章 運河條約第三百一十四章 整合國力(上)第二百五十一章 金陵城破第四百一十三章 合圍曹仁貴第五百七十二章 種子和希望第四百六十一章 水落石出(下)第三百零五章 吐蕃疑雲第三百八十三章 合二爲一第九十四章 城郊之戰(五)第四百零九章 減竈法第一百七十四章 天策軍旗第五百八十六章 風起耶路撒冷第三百六十九章 收拾民心(下)第二百零七章 天策大義第三百四十二章 歸義軍東進第一百五十一章 東西呼應第一百九十四章 銀輪部隊第六百零二章 十萬勞工開運河(下)第一百零三章 關中發展(四)第八十一章 夏州易幟(上)第三百五十八章 清水河之戰(一)第五百八十七章 虎口奪食(上)第五百七十一章 新舊交替第三百五十一章 歸義軍遣使第三百九十四章 于闐國滅(一)第二百二十五章 暗潮洶涌第十六章 靈州軍營(上)第一百六十三章 新年計劃第一百四十一章 河中風雲第一百四十章 以義之名第二百七十四章 劉士政的寶藏第一百一十四章 亂世清流(下)第五百七十九章 東航探險第一百七十九章 京杭大運河(二)第一百三十九章 李存孝之死第二百三十五章 登基開元(中)第三百七十章 諸教隱沒(上)第八十四章 轉不過來的彎第二百章 要當父親了第二百六十五章 佯攻長沙第六百一十四章 埃及大戰(下)第二百六十三章 錢鏐渡海(下)第一百四十七章 河中大戰(二)第七十八章 河套陰雲第二百一十四章 契丹東遷第三百五十章 首鼠兩端第一百六十九章 南守北攻(上)第一百一十二章 大唐錢莊(下)第五百二十一章 西洋艦隊起航第五百三十八章 拆分藏區第二百二十九章 德州角逐第三百一十三章 兩岸曉煙楊柳綠第九十八章 趁亂打劫(上)第九十四章 城郊之戰(五)第五十九章 拓跋思恭之死第五十九章 拓跋思恭之死第二百三十五章 登基開元(中)第三百零三章 長金線開工第三十九章 塵埃落定第五百九十六章 絕境求生(上)第五百零九章 狂飆突進(上)第一百八十五章 撲朔迷離第六百一十九章 瞞天過海第四百零五章 請君入甕(上)第一百六十七章 鐵路動脈(中)第二百七十三章 半渡而擊第三十七章 打出來的交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