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七章 上京之戰(二)

“哈哈,這下子烏介這小子應該知道了咱們天策軍的厲害了吧?”胡小四看着親衛隊氣勢如虹竟是以絕對的劣勢壓制住了烏介的部隊,頓時樂不可支的笑道。

“主公,親衛隊是不是小虎訓練過一段時間?這看人頭的癖好也只有這傢伙才最喜歡了。”陳凡見到這些親衛隊一個個沉默不語但是衝上去之後每一招都直指對方頭部要害,長刀揮動之間人頭滾滾而落,幾乎是從來不用第二招,忍不住道。

“好了,你們倆上前去將環九解救出來吧,然後引兵撤退,真要將對方的大部隊引出來這場戰爭說不定就提前發動了,這樣對咱們不利。”李玄清搖了搖頭,對於這種小規模衝突沒多大興趣,教訓一下對方也就夠了。

陳凡和胡小四對視一眼催動戰馬上前暴力出手,將圍住環九等人的黠戛斯騎兵砍到在地進入場中,三人合力逼退烏介。

“烏介,你不是我們的對手,回去吧,咱們來日一決勝負。”李玄清右手一招,親衛隊開始相互掩護進行撤退。

烏介恨恨的看了一眼對着自己做鬼臉的胡小四,默默帶兵撤了回去。李玄清幾人也帶着親衛隊回到上京城。

“主公,我看烏介肯定不會善罷甘休的,搞不好今天晚上回來偷襲。”胡小四招呼幾個人帶着環九和受傷的親衛隊成員下去養傷,走進大帳道:“此人目光陰鷙,一看就是個心胸狹窄之人,這次被咱們壓着打必然會想辦法找回場子。”

陳凡笑道:“小四,我這大半年沒見你,怎麼發現你這戰術水平見長不少啊,就看了對方几眼就知道他們會來偷襲?”頓了一下朝着李玄清道:“主公如果沒什麼問題我就去安排一下了。”

陳凡走出去以後胡小四見到李玄清對着地圖發愣,走過來瞧了瞧道:“主公你怎麼在研究烏介的佈防圖?有什麼問題嗎?這是很平常的草原部隊的營帳啊。”

“我不是研究烏介的營帳佈防,而是想了解一下黠戛斯。你去通知一下小虎,想辦法抓個舌頭回來,咱們問問黠戛斯牙帳那邊的事情。”李玄清搖搖頭道。

“主公的意思是必要的時候招降黠戛斯?”胡小四有點驚疑不定道:“黠戛斯在草原上的名聲可不怎麼好,如果這一仗咱們將他的主力打掉,估計他們肯定壓制不住下面的附庸部族的,就算到時候回鶻等西部部落不找他的麻煩,光漠北草原上的大小部族就不是失去了精銳的黠戛斯人能壓制的住的。”

“你想多了吧,我沒打算招降黠戛斯,我是說到時候可以嘗試逼迫黠戛斯西遷,替咱們進軍西域探路。”李玄清對於這傢伙的聯想能力還真是無語,只好解釋道。

“這個啊,那不用這麼簡單,這一仗之後我讓玄影衛草原分部的人安排,想辦法混進黠戛斯牙帳之中,伺機和對方的國相等高層接觸,慫恿他們進軍西域。”胡小四有點尷尬道。

“好了,這件事就交給你了。看來咱們今晚要和黠戛斯打個對對胡了。讓小虎他們努力點。”李玄清看了看天色笑道。

“主公咱們今晚就在帥帳喝喝酒吃吃肉坐等黠戛斯人上來就是。反正以陳凡的性格,不把來襲的人馬全部拿下他肯定不會罷休的。”胡小四讓大帳外面的親衛上菜上酒和李玄清邊吃邊等陳凡。

半個時辰後也就是天色將黑的時候陳凡回來了,見到李玄清和胡小四擺好了酒菜就等着自己,頓時失笑道:“主公你這真是打算穩坐中軍帳啊?”

“快說說你怎麼佈置的?”胡小四給陳凡倒了一杯酒笑道。

“還能怎麼佈置?我在城門口少佈置了一點人,想辦法引誘他們進城,重騎營在城內埋伏,侯勇和李三他們在城外埋伏,草原騎兵營在外圍遊弋攔截對方的救援兵團。”陳凡一本正經的回答道。

“得,你贏了,就一個伏擊你也能搞出這麼多層的防禦,我可真是服了你了。”胡小四翹了翹大拇指笑道,“我跟你說今晚烏介你到時候不被侯勇他們笑話死。”

“我相信胡大統領的直覺。”陳凡一句話將胡小四噎的半死,自顧自的端起酒杯和李玄清碰了一杯,也不理會這傢伙。

三人一邊喝酒一邊閒聊,這時間也在一點一滴中慢慢流逝,到了後半夜整個上京城都寂靜下來,沒有分配到任務的部隊開始歇息,巡邏的部隊則開始按照各自部隊的佈置非常緊湊的執行任務,整個軍營從外面看起來沒有一絲異狀,而李玄清和陳凡所在的帥帳卻燈火通明,三人旁若無人的繼續吃喝。

不過上京城的安靜並不代表幾十裡以外的黠戛斯軍營安靜下來。這段時間猶如幽靈一般在草原遊蕩的飛鷹旅也在蘇小虎的召集下悄無聲息的埋伏在黠戛斯大營的外面。

“老大,黠戛斯果然準備偷襲了,不過出動的並不是本部人馬,應該是烏古部的騎兵。看這架勢差不多有三四萬人。這個烏介是腦袋壞了?三四萬人有什麼用?”蘇小虎身邊一名飛鷹旅隊員嘀嘀咕咕道。

“放心吧,管他三四萬人還是三四十萬人呢,主公那邊估計不會讓這些人走脫一個的。烏介派這些魚腩部隊去也好,正好震懾一下這下草原部族,讓他們知道知道天策軍的厲害。”蘇小虎無所謂的道:“告訴兄弟們,等這些人一出營咱們也立即動手。”

“胡老大不是讓咱們偷襲黠戛斯的後營嗎?老大咱們現在身處的可是對方的前營。”剛纔對話的這名隊員有點莫名其妙道:“老大你不會打算從前營殺到後營吧?”

“你放心吧,他們有幾十萬人,咱們纔多少人?我告訴你咱們就算是正大光明的走過去也沒人注意到我們。”蘇小虎也懶得和對方解釋。

這時候黠戛斯的軍營中烏古部的人馬在烏介的號令下全體出營,開始朝着上京城緩緩而去,也不知道他們在馬蹄上綁了什麼,三四萬人即使在緩步而行的時候帶來的震動也不可能這麼小,要不是蘇小虎等人實在實時監控,估計還真不一定能感受到。

“好了他們走了,該咱們了。”蘇小虎看着這羣兵馬從身邊遠去,開始召集自己的人手行動,黑暗中這羣只有一千多人的兵馬猶如一羣地老鼠一般在黝黑的草原大地鑽來鑽去,很快就接近大營門口。

黠戛斯紮營的方式和東方軍隊有點不同,並沒有嚴格的營門界限,而是在大營邊緣豎立了數量不菲的角樓,利用居高臨下的優勢監視周邊的一切。不過對於飛鷹旅來說幾乎不存在任何突破不了的軍營。蘇小虎將手下分成三個部分,從三個不同的方向進入黠戛斯軍營,一隊直奔後營對那些圈養的牛羊輜重動手,一路去找敵烈、達靼和室韋等諸部落聯軍,自己則帶着一隊人馬直奔中間黠戛斯本部的大營。

說起來這幾十萬人的軍營連綿上百里,蘇小虎選擇的路線已經是最短的了,但是依然是漫長無比,一座有一座灰白色相間的帳篷猶如蘑菇一般連綿不絕。這讓一邊東竄西竄的蘇小虎等人吐槽不已,差點都想隨便找個地方想放一把火再說。

不過在蘇小虎這邊帶着人在對方軍營亂竄的時候那邊烏古部的三萬多人卻已經接近了上京城的城池,見到城樓上寥寥無幾的幾名巡邏兵來來回回走動,烏古部首領沙亞思冷然一笑,對於漢人的這種喜歡倚靠城池抵擋草原騎兵的衝擊感到一絲不屑。在派了幾個人摸到城牆邊上打探了一下城門附近的動靜之後,幾根繩索快速被甩來的鐵鉤鉤上了上京城的城門,沙亞思一揮手,上百名騎兵拖着繩索猛然間朝着反方向而去,竟是依靠馬匹的拖力硬生生的在一瞬間將一扇城門拽了出來。

這一下動靜就大了,不過沙亞思也不在意這些,城門一破剩下的就不足爲慮了,當即一馬當先衝了過去,從破壞的城門口縱馬而入。進了城的沙亞思直奔目標,因爲此時城中唯一亮着燈火的就是李玄清的帥帳了,黑夜之中這種光亮顯得異常的明亮,給了沙亞思最好的指引。

三萬多人吶喊着衝入上京城,卻在第一時間遭受到最猛烈的反擊,沙亞思一下子就被打蒙了,對方似乎是早有預料自己會來偷襲,上京城內諸多建築物中不斷的有兵馬涌出將自己的部隊截住然後展開廝殺。城內道路淤塞之後騎兵的衝擊力根本無法得到發揮,速度降下來的騎兵紛紛被對方屠殺。

“快撤退,快撤出去。”沙亞思的聲音在空曠的草原上傳的好遠,雖然此時的天策軍基本上聽不懂他在說什麼,但是所有參與伏擊的部隊卻有條不紊的執行着之前早就規劃好的戰術,不斷利用城內的道路和建築物將這些闖入城中猶如無頭蒼蠅一般的烏古部騎兵截殺在當場。鐵良的重騎營殺的興起很多士兵重新登上戰馬開始反衝鋒,將這些人往城門口驅趕。

沙亞思的命令對於深入其中的部衆作用不大,但是對於後軍而言卻是非常及時的,他們幾乎是剛剛進入城內,撤退起來非常方便,幾乎就在命令傳來的一瞬間就開始朝着城門口衝去,一窩蜂的衝出城外。

不過也幾乎就在同時,城外一枚奇怪的煙火箭急速升上天空,放射出五彩的光芒在黑夜中一場明亮。

這是佈置在城外部隊反擊的信號,得到命令的吳文龍和李三從城北壓了過來,而城南方向卻是侯勇的騎兵軍團中的一萬人馬。兩方合一再次將沙亞思的後路堵住。這一下沙亞思要是不知道對方早就是以逸待勞等着自己上鉤就奇怪了,急切之中慌忙命令身邊的副將尋機殺出重圍找主力兵團求救,自己則帶着剩餘人馬邊打邊撤從城中艱難來到城外。

“走,咱們去城牆,看看今晚烏介會派出多少人。”李玄清見到這股人馬被鐵良的重騎營殺退了,帶着陳凡等人登上城牆。此時的城外天策軍的士兵手舉火把,將烏古部所有人圍在了城門口,喊殺聲震動四野,騎兵部隊一隊隊的衝擊着沙亞思的防線,將沙亞思臨時組織起來的防禦全部打亂,吳文龍和李三則趁亂率領步兵人馬殺入對方陣型之中,將沙亞思的人手一點一點切割出去。

“陳凡,讓侯勇立即率領人手退出戰圈交給重騎營,讓他馬上率領剩餘的人馬匯合塔希的騎兵營準備阻擊烏介的救援兵團。”李玄清看着城下潰不成軍的烏古部,當即改變命令讓城內的重騎營披堅出城接替侯勇戰鬥,讓侯勇和剩餘的豐田等騎兵軍團全部出擊匯合塔希的草原騎兵營堵截烏介的援兵。

“主公要不要就此通知兩翼人馬就此投入戰鬥,咱們和黠戛斯一戰估計會提前了。”李玄清身邊胡小四臉色凝重道。

“也好,你馬上通知高思繼和薛洋,從現在起不要管中軍,各自擇機和對方開戰,原則只有一個,烏介的本部人馬交給中央兵團,但是龐大的附庸軍隊全部交給他們。”李玄清卻面色沉靜道。

此時的陳凡剛剛傳達完命令,中軍親衛開始發射煙火箭通知侯勇率軍和鐵良交接,聽到李玄清的話之後覺得渾身陡然一熱,深深吸了口氣道:“主公,咱們上京一戰現在是正式打響了。”

“放心吧,不管對方有多少人,咱們這一戰都肯定會贏得。”李玄清指着遠處已經有了動靜的黠戛斯大營,又看了看城外已經退出戰圈前往對方營地方向的侯勇,點頭笑道。

“中軍擂起戰鼓,告訴所有的將士們,天佑大唐,漢軍威武。”李玄清的聲音陡然高亢,透着一往無前的氣勢,聲震雲霄,遠遠的傳到了所有天策軍將士的身邊。

“天佑大唐,漢軍威武。”李玄清的聲音得到了所有將士們的呼應,城下的戰鬥也越發變得激烈,士氣急促拔高的天策軍將沙亞思最後一絲反抗的念頭徹底壓制住,烏古部的三萬人被切割成無數個小塊,一點一點被消滅。重騎營無堅不摧的氣勢在這一刻重現戰場,無數的烏古部騎兵被槍刺馬踏倒在了上京城外。

“主公,對方的援兵到了。”陳凡指着遠處飛速而來的火龍深吸一口氣道。

第一百三十四章 收復河西(五)第一百九十九章 綿州之戰(四)第十七章 靈州軍營(中)第三百四十章 血染黃沙第一百四十章 以義之名第二十三章 突擊強化(五)第六十七章 長安來使第四十一章 豐州新政(上)第一百一十九章 新時代的工業發展(二)第二百六十一章 南追北搶第一百七十四章 天策軍旗第一百九十一章 荊南大戰第五百七十六章 世紀公審第九十七章 城郊之戰(七)第六百三十章 大秦分裂第三百七十章 諸教隱沒(上)第五百三十四章 掃蕩鹹海第三百八十一章 反唐聯盟(下)第六百零四章 海上游擊戰(上)第三百三十六章 孤城遙望玉門關第三百六十五章 功敗垂成第六百零七章 泰西大戰第三百九十六章 于闐國滅(三)第二百七十九章 世紀颱風第二百二十九章 德州角逐第三百二十章 燕然勒功第四百九十一章 突騎施終結第一百六十章 平定幽州第五百五十一章 黠戛斯建國(中)第二百二十四章 兵臨德州第四百五十七章 宿命對決第三百七十一章 諸教隱沒(中)第四百七十六章 遍地楚歌聲第一百八十章 京杭大運河(三)第九十四章 城郊之戰(五)第二百六十章 白山黑水第一百五十七章 滄州之戰(六)第十七章 靈州軍營(中)第二百零七章 天策大義第二百五十三章 力壓東南(下)第三百七十章 諸教隱沒(上)第五百七十二章 種子和希望第一百六十五章 地域整合第六百二十六章 最後的爭奪(上)第四百六十九章 俱毗羅之戰(上)第四百六十章 水落石出 (上)第五百五十七章 西極城第三百五十四章 歸義軍叛變第二百七十二章 攻心戰術第五百四十八章 中南半島統一進程第四百二十三章 兵出鳳凰城(下)第三百四十章 血染黃沙第一百八十八章 刺殺敬翔第四百五十章 再起戰端第四百九十二章 忙忙碌碌又一年第四百零四章 西北唐民第四百四十二章 瀚海難幹(二)第一百九十七章 綿州之戰(二)第三十三章 分贓大會第二百三十五章 登基開元(中)第六百章 工業擴張第三十六章 雙雄決鬥第五百四十八章 中南半島統一進程第八章 變局開始第六百一十七章 大唐的動作第五百六十九章 首相格局第一百一十一章 大唐錢莊(中)第三章 南天門下第四百八十一章 兩部合一(上)第二十六章 聯軍大營第三百一十九章 達韃大戰第二百一十四章 契丹東遷第四百七十八章 安集延生死(上)第五百六十章 行進中的機械化第四百五十八章 奉命叛變第一百六十二章 幷州事了第一百九十七章 綿州之戰(二)第六百二十五章 八萬戰俘第二百四十四章 渡江作戰第二百六十三章 錢鏐渡海(下)第一百五十四章 滄州之戰(三)第二十六章 聯軍大營第三百九十二章 新的開始第八十一章 夏州易幟(上)第三百三十七章 東西商路第五百九十八章 梭魚島和臥龍港第三百九十三章 唐幣結算圈第三百五十章 首鼠兩端第四百八十五章 安西一統第三十四章 河東來客第一百三十七章 幽並亂局第四百零七章 請君入甕(下)第一百一十三章 亂世清流(上)第八十一章 夏州易幟(上)第一百二十三章 汽笛長鳴第四百二十章 技術代差第六十五章 一戰定西北第二百零八章 首發之戰第一百九十章 組建海軍(下)第五百一十八章 正面交鋒
第一百三十四章 收復河西(五)第一百九十九章 綿州之戰(四)第十七章 靈州軍營(中)第三百四十章 血染黃沙第一百四十章 以義之名第二十三章 突擊強化(五)第六十七章 長安來使第四十一章 豐州新政(上)第一百一十九章 新時代的工業發展(二)第二百六十一章 南追北搶第一百七十四章 天策軍旗第一百九十一章 荊南大戰第五百七十六章 世紀公審第九十七章 城郊之戰(七)第六百三十章 大秦分裂第三百七十章 諸教隱沒(上)第五百三十四章 掃蕩鹹海第三百八十一章 反唐聯盟(下)第六百零四章 海上游擊戰(上)第三百三十六章 孤城遙望玉門關第三百六十五章 功敗垂成第六百零七章 泰西大戰第三百九十六章 于闐國滅(三)第二百七十九章 世紀颱風第二百二十九章 德州角逐第三百二十章 燕然勒功第四百九十一章 突騎施終結第一百六十章 平定幽州第五百五十一章 黠戛斯建國(中)第二百二十四章 兵臨德州第四百五十七章 宿命對決第三百七十一章 諸教隱沒(中)第四百七十六章 遍地楚歌聲第一百八十章 京杭大運河(三)第九十四章 城郊之戰(五)第二百六十章 白山黑水第一百五十七章 滄州之戰(六)第十七章 靈州軍營(中)第二百零七章 天策大義第二百五十三章 力壓東南(下)第三百七十章 諸教隱沒(上)第五百七十二章 種子和希望第一百六十五章 地域整合第六百二十六章 最後的爭奪(上)第四百六十九章 俱毗羅之戰(上)第四百六十章 水落石出 (上)第五百五十七章 西極城第三百五十四章 歸義軍叛變第二百七十二章 攻心戰術第五百四十八章 中南半島統一進程第四百二十三章 兵出鳳凰城(下)第三百四十章 血染黃沙第一百八十八章 刺殺敬翔第四百五十章 再起戰端第四百九十二章 忙忙碌碌又一年第四百零四章 西北唐民第四百四十二章 瀚海難幹(二)第一百九十七章 綿州之戰(二)第三十三章 分贓大會第二百三十五章 登基開元(中)第六百章 工業擴張第三十六章 雙雄決鬥第五百四十八章 中南半島統一進程第八章 變局開始第六百一十七章 大唐的動作第五百六十九章 首相格局第一百一十一章 大唐錢莊(中)第三章 南天門下第四百八十一章 兩部合一(上)第二十六章 聯軍大營第三百一十九章 達韃大戰第二百一十四章 契丹東遷第四百七十八章 安集延生死(上)第五百六十章 行進中的機械化第四百五十八章 奉命叛變第一百六十二章 幷州事了第一百九十七章 綿州之戰(二)第六百二十五章 八萬戰俘第二百四十四章 渡江作戰第二百六十三章 錢鏐渡海(下)第一百五十四章 滄州之戰(三)第二十六章 聯軍大營第三百九十二章 新的開始第八十一章 夏州易幟(上)第三百三十七章 東西商路第五百九十八章 梭魚島和臥龍港第三百九十三章 唐幣結算圈第三百五十章 首鼠兩端第四百八十五章 安西一統第三十四章 河東來客第一百三十七章 幽並亂局第四百零七章 請君入甕(下)第一百一十三章 亂世清流(上)第八十一章 夏州易幟(上)第一百二十三章 汽笛長鳴第四百二十章 技術代差第六十五章 一戰定西北第二百零八章 首發之戰第一百九十章 組建海軍(下)第五百一十八章 正面交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