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六章 西北冬天

“好了你們走了我就不送你們了,回去記得要和老師打個招呼,我從西北弄了兩個雪狐皮子,你回去找個師傅做成雪狐護膝給老師。”萬毅在瓜洲城外看着錢寧和薛萬里的大軍軍前看着楊天成幾人笑道。

胡小四走上前來笑道:“行啦,我的大師兄,我不是把趙四和小虎他們都給你留下來了嗎?不要捨不得我,過完年等鐵路修到甘州,到時候大軍會來得更多的,咱們這麼多兄弟指不定還能在西北相聚呢,到時候吃你得的大戶。”

幾人嘻嘻哈哈鬧了一陣之後開始率軍東歸,而萬毅這邊則安排全體官兵協助拓跋思諫處理瓜洲這邊的政務和地方性事務。沒辦法西征這邊現在離不開這位副首相了,而且拓跋思繼也接到總參的命令作爲下一批主戰部隊前來瓜洲聽令,所以拓跋思諫索性也推了內閣那邊派來接替自己的人員,安心的在瓜洲和已經抵達肅州的張全復協調兩地,安排好過冬事宜。

“副首相,楊易那邊安排的國民警衛隊一個營的兵力如今估計是到不了了,所以我打算抽調一個營的軍隊給你。”萬毅這邊送走這些人之後找到拓跋思諫搖搖頭道:“這是玄影衛那邊送過來的情報,過烏鞘嶺的路被堵住了,現在在抓緊搶修,人沒法過來。”

拓跋思諫苦笑道:“我在就有預感那邊會出事,之前來的時候我還打算抽調人手去將烏鞘嶺那段路修一下,這一下子沒顧及過來。算了,至少有你們軍隊在我也放心,你到時候讓軍隊去接管留在瓜洲的俘虜大隊吧,趁着冬季沒事幹修修路,挖挖礦什麼的也不錯,反正我們的禦寒裝備不少,不至於凍死他們,這樣還能夠讓他們不至於無事生出亂子。”

萬毅點點頭道:“我這邊已經安排司馬道信去帶人去整修城防和防禦工事了。對了你們內閣對於司馬道信的安排下來了沒?我聽厚純說之前答應給他當瓜洲刺史的,這人要不要讓玄影衛幫忙考察一下?”

“也沒必要,我已經看過他的基本資料了,雖然現在是戰時沒辦法送他去長安行政學院深造,但是爲人還是不錯的,等過幾天讓他交接一下手中的軍務我帶着做一段時間也就差不多了,等到明年開春內閣那邊會給他配備齊全的政務班子就沒多大問題。”拓跋思諫放下手中的文書點點頭道:“只是如今咱們手頭上的事情太多,也只能先用着,還好之前那一戰將歸義軍和回鶻人的主力部隊都打光了,否則的話瓜洲的軍管只怕還要持續很長一段時間。說到底咱們是冬季進入的,沒有產出還要不斷的將物資撒進去,我現在恨不得鐵路一下子能夠直接修到瓜洲,否則的話只怕大雪之後咱們和河西那邊的聯繫都要處於斷絕狀態。”

“那就組織這些戰俘去修路嘛。”萬毅有點不以爲然道:“我看過玄影衛送來的記載,這裡面的冬天恐怕會持續到明年的四五月纔會轉暖,這麼長時間只要不下雪就讓他們出去幹活,了不起我帶人去當這個修路大隊長,保證不會讓交通斷絕。”

“哈哈,我的萬大帥,這可是你說的,我這邊事情可是千頭萬緒,楊易也回河西去了,都靠你了。”拓跋思諫毫不猶豫的將這件事扔給了萬毅,笑道:“我打算這兩天從軍隊抽調部分識字的兵士來協助我們,將瓜州下轄的五個縣全部按照改革方案做下去,反正處於前線,在你們軍隊的壓制之下反倒是能夠快速出結果。你知道嗎?這幾天我看了一下,歸義軍這幾年可什麼好事都沒幹,瓜州地區的土地基本上都集中在幾個大家族手中,普通的下層漢族百姓根本沒有土地,而且這中間還有很多地方都是少數部族的地盤,可以說依靠着西北漢人節度使的身份掩蓋了下面最黑暗的內幕。”

拓跋思諫的話讓萬毅悚然一驚,愣愣道:“你的意思是歸義軍這裡我們漢人的生存狀況比起那些少數部族統治的區域還要嚴峻?這怎麼可能?好歹他們也是一脈同宗啊,歸義軍能夠在西北生存不就是依靠這些漢人百姓的支持嗎?他們這麼幹難道不知道在自掘根基?”

“你是不知道啊,自從張淮深的兒子張淮鼎即位之後,歸義軍的各個方面都急劇衰退,以前歸義軍軍勢最盛的時候可是西至伊州,東到涼州,北抵草原,南面則壓制住吐蕃人的反撲啊,縱橫西北千里之地,手下幾十萬部隊。你看看現在他們只剩下了這個昔日張義潮起家的瓜州和沙洲這塊地方了。”拓跋思諫嘆了口氣道:“這些年他們除了對外征戰就是在內耗,你知道這裡面的消耗都是從哪來的嗎?地盤的連續丟失和縮小,導致了他們龐大的支出都需要從瓜州和沙洲兩地的老百姓身上找補回來,而且自從索勳以及到現在的張朝奉,基本上都改變了當年張義潮和張淮深定下的政策,他們麾下的漢人的地位急劇下降,現在甚至都不如境內的其他部族的部衆,這一點在普通的層面更爲明顯。這一次張朝奉能夠上位稱帝,就是靠着天方教壓制了境內百姓的反彈,否則的話他根本穩不住境內的矛盾。”

“所以你想着藉此次改革驅逐天方教的影響力,將瓜州地區的民心爭取過來,讓他們心向我們大唐嗎?”萬毅算是聽出來了拓跋思諫的話外之意,道:“你這麼幹是不是篤定了在軍管之下如果民間有什麼反覆的話軍隊能夠快速壓制,不會出現大的變故啊?可是這可是前線,真當對面的歸義軍是吃素的?回鶻人冬天過不來難道歸義軍過不來?沙洲到這裡才幾百裡地好不好?”

“我這是在給玄影衛釣魚呢你知道不?小四那傢伙臨走之前留了個後手,這幾天飛鷹旅的人早就潛伏起來了就等着給天方教的人來個狠的。”拓跋思諫搖了搖頭笑道:“警衛部的那羣人趕不過來了,加上頂着你萬大帥軍管的名義,索性讓飛鷹旅他們出手,還乾脆利落。”

萬毅搖了搖頭,顯然對於胡小四不給他打招呼有點氣憤,笑罵道:“這死小子居然敢瞞着我來這一出,回去看我怎麼收拾他。”

“你算了吧,我還不知道你嗎?這些年都不願意參與政務,一心一意想做個純粹的軍人,他是不想讓你煩心。這些說起來畢竟都是政務,他的玄影衛和飛鷹旅不算總參管轄,直接歸天策府歸皇上管,所以人家給你減少麻煩呢。”拓跋思諫對這傢伙的反應有點好笑道:“好了,你這幾天把軍隊調集一下,我們齊頭並進,先將俘虜押出城外去修路,這樣改革起來難度會小點,也會減少不必要的麻煩,那些歸義軍的軍官有些可不是什麼正面人物,我怕到時候出亂子。”

“你放心吧,這些事我會處理好的。我明天就去當修路大隊長去。後方的事情讓劉璇配合你就是。”萬毅擺擺手從拓跋思諫的刺史府走了出去。第二天一早就命令陌刀營調集一個營的人馬押送這些俘虜開出城外從瓜州和肅州交界的地方開始修路,大冬天的雖然西北氣候寒冷,但是在肅州那邊大批量的物資支援之下,這個修路工程還是順利開始了,由於這一代基本上都沒有什麼修路建材,所以萬毅在和張全復商議之後決定因地制宜,直接在沙漠和草原上修建簡易的直道,在原本的道路基礎上拓寬路基夯實,沙石不夠就派人去沙漠戈壁上去找,實在不行就去放炮炸山,這羣驕兵悍將可是不管什麼風景不風景的,直接將炸藥用得淋漓盡致。

萬毅則在短短的幾天之內還真是學會了在地圖上勾畫道路路線圖,將瓜州和周邊縣城甚至從玉門關到陽關以及敦煌地區的道路都全部規劃好了,雖然不是內地的那種可以並行六輛到八輛馬車的那種規格,但是至少四輛馬車還是足夠的。只不過這地區沙漠比較多,而且還是那種流沙類型的,這往萬毅這種沒幹過這一行的人吃盡了苦頭。

萬毅這邊在卯足了勁修路,楊天成一行則在抵達河西之後和薛萬里等人分道揚鑣,他們帶着部隊坐火車去豐州修整,順便開始在豐州接受新式武器,而與此同時的是替換部隊也在柴嘉的率領下踏上了西征的征程。

“好不容易回到長安了,還是關內的氣溫比較適合人居住啊,好歹還帶着點溼氣。”胡小四在長安火車站和楊天成等人分手,笑道:“你們兩個去總參吧,我回家看看老婆孩子,晚上我們去皇上那,我聽說飛雪也快要嫁給皇上了,咱們趕着去喝杯喜酒。”一番渾話讓楊天成無奈的拉着王厚純去總參報道。只不過他們去找徐天翔的時候,才知道總參謀長已經被首相大人拉到了長慶殿找李玄清了。

“算了,我看我們倆趁着有時間是該解決一下個人問題了。”楊天成一邊帶着王厚純往長慶殿的方向走一邊笑道:“老九,你是不是該考慮考慮自己的大事了?”他的話還沒說完王厚純急忙擺擺手道:“別了,四哥,你還是考慮一下你自己吧,要不我回頭讓三哥去徐家給你說親去,聽說徐興夏的妹妹對你很有好感,人家上次千里迢迢的去天津就是打算看你一眼的,結果你還提前走了。”

這兩人一邊走一邊互相取笑很快就到了長慶殿,只不過等他看到左天成這個神龍見首不見尾的人居然坐在裡面,頓時有點猜着了今天這幾人在商量什麼了。楊天成走進去朝李玄清三人行禮之後笑道:“天翔,老左是不是最近犯了什麼事了,讓皇上和首相抓個正着啊。”

左天成見到這兩個傢伙一進門就調侃自己忍不住錘了一把坐在自己身邊的王厚純笑罵道:“我犯沒犯事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你們倆這一趟西北之行可是精彩得很,尤其是你厚純,你得請客啊,這去隨便逛逛就帶到這麼個大勝仗,我看到時候過年的時候皇上要給你多發點獎勵了。”

幾人笑鬧一陣之後楊天成正色道:“皇上你們是在商議西北冬季的給養運輸問題嗎?我們回來的時候聽說鐵路建設那邊快要停工了,西北冬季基本上難以開工了。”他剛說完王厚純就接過話茬道:“不過其實烏鞘嶺以東應該是沒什麼問題的,我們回來的時候看了看,河西走廊因爲有祁連山阻攔,那邊的氣候有點奇怪。”

“那不歸我們管,交通部和楊易會自己斟酌處理的。”岑天時搖頭道:“只不過就算能修的話只怕進度也會慢不少,所以指望鐵路是不現實的。現在河西境內的大批物資過不去的話肯定會影響來年的戰事的,靠着甘州那些沙漠裡的綠洲能夠有多少產出?”

“那從草原走呢?高思繼之前不是將南部達韃人收拾的服服帖帖的嗎?達韃省那邊不是已經在草原上做得不錯嗎?”王厚純搖搖頭道。

“不行,厚純你不知道,草原只怕冬季筆記河西來說更難走,那些韃靼人冬季都是靠着河西邊緣來度過寒冬的,如果不是河西被我們拿下來了,他們都要去河西來避寒。”左天成道:“這樣做不現實,所以我們後勤部和耶律家商議過的結論就是採用螞蟻搬家的方式,一點一點的將物資從陽關輸送到甘州,然後接力傳遞送到瓜州。甚至必要的時候可以考慮將部分軍隊撤回肅州等地,這樣就可以減少運輸的壓力。”

其實對於西北的交通李玄清也是無奈,這個時候不管事鐵路還是直道基本上都是遠水解不了近渴,所以擺擺手示意楊天成不要說話,道:“後勤部按照自己的預案去做吧,必要的時候總參那邊可以通知萬毅將部分西征軍兵馬撤回肅州等地。不過留在瓜州的部隊要想辦法配合好拓跋思諫,冬季雖然漫長寒冷,但是也不是什麼事都不能做,至少西北的民心可以爭取。”

李玄清的話讓岑天時心裡一動,暗自詫異李玄清的動作是不是快了點,但是他沒想到的是前線的拓跋思諫已經着手開始收拾那些散落的民心了,西北由此也迎來了一個截然不同的劇變。

第三百五十三章 分庭抗禮第五百六十九章 首相格局第五百七十六章 鐵血手腕第五百九十二章 慫恿大食開鑿運河第三百零一章 攻入南詔第五百五十八章 不一樣的京漢線第九章 兄弟團隊第一百七十八章 京杭大運河(一)第四百九十八章 工業擴張(下)第六十七章 長安來使第二百二十一章 北海大捷第二百七十七章 戰象騎兵的盛衰第四百八十三章 兩部合一(下)第三百九十五章 于闐國滅(二)第四百三十三章 部族清洗第三百七十章 諸教隱沒(上)第五百四十五章 西北缺錢第一百七十章 南守北攻(中)第一百三十八章 一號計劃第五百五十六章 思召城之戰第五百三十三章 威壓大食第五百七十一章 新舊交替第十八章 靈州軍營(下)第六百零六章 海上游擊戰(下)第七十九章 烏樑素海遭遇戰第六百一十六章 偷樑換柱第五百零三章 疑兵孤軍第四百七十四章 勃達嶺大捷(上)第四百四十七章 瀚海難幹(七)第二百四十三章 兩京連通第二百四十二章 兩線戰略第四百四十章 三路出擊第二百五十六章 大祚榮的心思第二百七十章 決戰嶺南第三百五十八章 清水河之戰(一)第九十章 名將悲歌第五十八章 跨州救援(上)第六十一章 西進戰略第二百八十八章 潯州之戰第一百三十四章 收復河西(五)第四百六十九章 俱毗羅之戰(上)第二百三十八章 新式武器第二百二十四章 兵臨德州第四百九十二章 忙忙碌碌又一年第五百三十三章 威壓大食第十三章 三年學藝(中)第一百零五章 兩世緣定第三百六十六章 西北冬天第七十一章 孤鷹嶺之戰第四章 鬼門弟子第二百七十章 決戰嶺南第二百六十九章 衡州反擊戰第三百九十七章 于闐國滅(四)第六百二十九章 功敗垂成第三百九十四章 于闐國滅(一)第三百八十三章 合二爲一第二百三十二章 滿月宴第四百四十六章 瀚海難幹(六)第三百九十一章 千里奔襲(下)第五十六章 鐵血戰魂第一百一十七章 工業佈局第一百八十四章 突生變故第一百三十九章 李存孝之死第一百五十一章 東西呼應第七十三章 一年賭約第五百九十一章 再論泰西局勢第一百三十三章 收復河西(四)第五百六十四章 大秦的戰前會議第二百七十九章 世紀颱風第四百章 突襲護密(上)第一百八十一章 京杭大運河(四)第一百六十二章 幷州事了第四百二十四章 海外行省第二百九十七章 出雲級的威力第二百四十一章 帝國會議第四百六十章 水落石出 (上)第三百章 遠航船隊起航第八章 變局開始第三百九十七章 于闐國滅(四)第四百九十五章 烈烈唐風第四百五十八章 奉命叛變第四百九十一章 突騎施終結第六百零八章 東西對進和中央突破第二百零九章 釣餌戰術(上)第三百九十一章 千里奔襲(下)第二百七十五章 杭州風月第六百零二章 十萬勞工開運河(下)第一百六十三章 新年計劃第一百四十五章 釜底抽薪(下)第五百八十二章 錢莊改革第三百五十二章 西南直道計劃第二百一十九章 千里圍追第四百二十九章 坎兒井和井渠第五百八十九章 一觸即散第二百一十二章 南方底定第八十二章 夏州易幟(下)第二百五十一章 金陵城破第二百三十五章 登基開元(中)第四百九十八章 工業擴張(下)第二百二十九章 德州角逐
第三百五十三章 分庭抗禮第五百六十九章 首相格局第五百七十六章 鐵血手腕第五百九十二章 慫恿大食開鑿運河第三百零一章 攻入南詔第五百五十八章 不一樣的京漢線第九章 兄弟團隊第一百七十八章 京杭大運河(一)第四百九十八章 工業擴張(下)第六十七章 長安來使第二百二十一章 北海大捷第二百七十七章 戰象騎兵的盛衰第四百八十三章 兩部合一(下)第三百九十五章 于闐國滅(二)第四百三十三章 部族清洗第三百七十章 諸教隱沒(上)第五百四十五章 西北缺錢第一百七十章 南守北攻(中)第一百三十八章 一號計劃第五百五十六章 思召城之戰第五百三十三章 威壓大食第五百七十一章 新舊交替第十八章 靈州軍營(下)第六百零六章 海上游擊戰(下)第七十九章 烏樑素海遭遇戰第六百一十六章 偷樑換柱第五百零三章 疑兵孤軍第四百七十四章 勃達嶺大捷(上)第四百四十七章 瀚海難幹(七)第二百四十三章 兩京連通第二百四十二章 兩線戰略第四百四十章 三路出擊第二百五十六章 大祚榮的心思第二百七十章 決戰嶺南第三百五十八章 清水河之戰(一)第九十章 名將悲歌第五十八章 跨州救援(上)第六十一章 西進戰略第二百八十八章 潯州之戰第一百三十四章 收復河西(五)第四百六十九章 俱毗羅之戰(上)第二百三十八章 新式武器第二百二十四章 兵臨德州第四百九十二章 忙忙碌碌又一年第五百三十三章 威壓大食第十三章 三年學藝(中)第一百零五章 兩世緣定第三百六十六章 西北冬天第七十一章 孤鷹嶺之戰第四章 鬼門弟子第二百七十章 決戰嶺南第二百六十九章 衡州反擊戰第三百九十七章 于闐國滅(四)第六百二十九章 功敗垂成第三百九十四章 于闐國滅(一)第三百八十三章 合二爲一第二百三十二章 滿月宴第四百四十六章 瀚海難幹(六)第三百九十一章 千里奔襲(下)第五十六章 鐵血戰魂第一百一十七章 工業佈局第一百八十四章 突生變故第一百三十九章 李存孝之死第一百五十一章 東西呼應第七十三章 一年賭約第五百九十一章 再論泰西局勢第一百三十三章 收復河西(四)第五百六十四章 大秦的戰前會議第二百七十九章 世紀颱風第四百章 突襲護密(上)第一百八十一章 京杭大運河(四)第一百六十二章 幷州事了第四百二十四章 海外行省第二百九十七章 出雲級的威力第二百四十一章 帝國會議第四百六十章 水落石出 (上)第三百章 遠航船隊起航第八章 變局開始第三百九十七章 于闐國滅(四)第四百九十五章 烈烈唐風第四百五十八章 奉命叛變第四百九十一章 突騎施終結第六百零八章 東西對進和中央突破第二百零九章 釣餌戰術(上)第三百九十一章 千里奔襲(下)第二百七十五章 杭州風月第六百零二章 十萬勞工開運河(下)第一百六十三章 新年計劃第一百四十五章 釜底抽薪(下)第五百八十二章 錢莊改革第三百五十二章 西南直道計劃第二百一十九章 千里圍追第四百二十九章 坎兒井和井渠第五百八十九章 一觸即散第二百一十二章 南方底定第八十二章 夏州易幟(下)第二百五十一章 金陵城破第二百三十五章 登基開元(中)第四百九十八章 工業擴張(下)第二百二十九章 德州角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