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五章 功敗垂成

天啓三年九月初,西北戰報飛騎傳入長安,歸義軍和回鶻聯軍在瓜洲被天策軍一舉擊潰,回鶻王子契畢合力戰場被生擒的消息甫一傳來,大唐帝國上下就沉浸在喜氣洋洋之中,傳媒集團爲此特派記者趕赴前線準備採訪參戰將士,並書寫大唐西域收復日記,廣傳天下,激勵百姓奮發圖強。

而內閣爲此抽調警衛部大隊人馬趕赴前線和國民警衛隊組建聯合指揮部,將大隊俘虜押回內地,參與紅紅火火的勞動建設,在不斷出現的新的戰績的刺激下內地經濟絲毫沒有收到戰爭的影響,大量的產業開始由之前的點串聯成線,組成上下游完整的產業鏈,在不斷髮展的商業流通中融入主流經濟圈當中。北方經濟帶因爲豐州到天津的鐵路通車,從而將西北內地和沿海連接在一起,大量海產品快速隨着火車被輸送到西北前線,而西北出產的各種工商品也快速通過火車運送到天津,然後分路從海上或者大運河快速運抵江南各地。徐家在天津的船隊這一次出海甚至直接將涼州那邊出產的大量羊毛製品和皮革裝船東運,去往三韓和日本。

“大哥哥,瓜洲師兄他們打贏了,這下你該放心了吧?”巧兮自從和李玄清從豐州回來之後就開始和慕容飛雪研究,準備組建新商隊的事情,慕容家的很多生意因爲慕容飛雪出嫁在即都已經開始移交給他哥哥了,所以她這一段時間也清閒了不少,就開始想着和巧兮找點事情做。不過慕容飛雪好像覺得見李玄清很尷尬,所以基本上都是巧兮出宮去找她,也沒見她進宮。

不過對於瓜洲之戰能夠取得這樣的成功李玄清倒是沒想到,但是依照王厚純等人都去了那地方要是不鬧出大動靜來反倒是有問題,所以也不在意。只不過他現在有件事舉棋不定,雖然已經指示徐天翔給前線下達過命令,但是這兩天也一直在考慮這件事。

“我打算抽調部分西線軍隊回來,採用輪番作戰的辦法逐步替換前線的部隊,畢竟已經連續作戰半年之久了,西北苦寒之地,如果不能夠執行輪訓的話只怕很多戰士會吃不消。”李玄清有點不確定,苦笑道:“主要是下一步西北只怕到明年三月份之前都沒有辦法進行大戰了,所以我打算從前線抽調部分部隊回內地休整,這樣一方面減輕西北的負擔,一方面也能夠將西北大戰的經驗儘快的隨迴歸部隊傳遞給其他人。”

事實上李玄清也不知道自己這一招到底好不好,甚至對於此時的西北而言這麼做很可能導致西征集團軍手下在短時間內出現部隊對於前期戰情生疏的狀況發生。所以李玄清在命令之中給萬毅說的是讓他酌情處理,如果顯示不允許那就不要執行。

“大哥哥是不是有打算對東邊動兵的意圖?”巧兮想了想問道,李玄清的這種打算在之前下面人就有猜測,甚至一度總參和內閣那邊都暗自在做準備,海軍北洋艦隊甚至還舉行過類似的登陸演習,這個時代的演戲思想一看就知道是遵循李玄清帶來的理念舉行的,所以巧兮能夠想到的也只有這一點。

巧兮的話讓李玄清也是一陣沉吟,對東部用兵的構想他是由來已久,特別是海軍武力佔領日本四國島之後他就想着組建一支這個時代海陸聯合力量,以四國島爲基地,輻射周邊,並以此爲樣板推廣到以後開展的南洋和西洋地區。李玄清的思想其實是契合後世英國在大航海時代的政策,佔領各地的戰略要點,這樣就能夠以此爲基礎控制全球。在自己提前千年率先在華夏各地開展起來的工業革命而言,更需要更大的市場。只不過目前大唐帝國的首要目的是收復安西,只有拿下安西才能夠完成帝國統一。在工業革命沒有取得更大的成果之前,帝國能夠在陸地上擴展的極限其實也就是安西了,超過這個距離帝國就無法在新佔領區穩固統治。

“既然大哥哥有這個打算,那麼不如讓師兄和四哥他們自己做主吧。至少有四哥和小哥他們在,大哥哥的戰略構想他們能夠第一時間明白的。”巧兮明白李玄清準備調回西線那些有經驗老兵的意圖,至少三韓地區就必須要精銳部隊才能夠拿下,那裡當年放跑的朱家人從之前去貿易的商人帶回來的消息來看已經站住了腳,而且這兩年也發展的不錯,如果再加上征服日本的話那麼就必須要更多的精銳。

李玄清夫婦在考慮這件事的時候瓜州那邊萬毅也在和王厚純商議這件事,胡小四帶隊去接楊天成和飛鷹旅去了,整個西線能夠決定這件事的就剩下萬毅和王厚純兩人了。不過萬毅這邊倒是對於李玄清的命令倒是有着自己的思考,所以想了半天之後問道:“厚純,你在總參來之前是不是聽皇上和天翔說過有對其他對方用兵的打算嗎?還是藏區那邊準備開戰了?”

王厚純搖了搖頭道:“藏區那邊如果開打的話有薛洋他們就夠了,薛洋在西南那邊可是集中了十幾萬人訓練了半年高原地區作戰,所以藏區如果開戰的話怎麼可能需要從你這邊抽調兵力?而且你這可是前線,皇上只有給你增兵的打算怎麼可能抽調兵力?而且這命令上也說了,準備輪換,保持西線戰力能夠時刻處於巔峰狀態。只不過皇上的最後一句讓你酌情處理看樣子他也對於這個命令有所保留讓你機動處置。”不過他還沒說完忽然想起了什麼道:“不過你還別說有可能皇上打算對三韓用兵,這件事總參倒是有預案,海軍那邊也有準備,按照海軍的計劃等到他們和第一營解決了流求那邊的事情,主力艦隊就會北上,到時候掩護陸軍從海路進攻拿下三韓,將陳凡的部隊從東北解放出來。”

“不是有可能,而是皇上對於三韓那邊已經提上總參的日程了。”萬毅尚未說完帳外楊天成和胡小四已經走了進來,顯然楊天成也在路上被胡小四告知了這件事,所以進來之後直接開口道:“而且皇上此舉有可能是讓部隊逐批換裝,同時給西線增加新兵源,只不過皇上對於這樣是不是減弱你們的戰力有所顧慮纔會讓師兄酌情考慮。”楊天成擺擺手示意王厚純不要插嘴道:“師兄我和厚純畢竟不是西征的主帥,所以這件事不能替你做決定。皇上讓你酌情考慮也是讓你從西征大局考慮,如果不利於西征的話那麼此事就不要提了,我想天翔那邊應該會有別的預案,畢竟現在北方龐大的騎兵部隊也在換裝,新式的步槍威力比起你們手中的前膛槍威力還要大,想必能夠應付一切狀況。”

“既然這樣的話,那就執行皇上的命令吧,反正西北這邊也已經是冬天了,看着天氣這幾天就要下雪,正好讓錢寧和薛萬里的部隊跟隨楊易他們撤回河西,還能夠節省一部分輜重糧食。”萬毅點了點頭道:“不過總參那邊安排輪訓的部隊要抓緊時間趕過來,我還想着拿下沙洲呢。”

萬毅這邊定下基調,這件事反倒是好辦了,不過對於萬毅想要拿下沙洲,胡小四卻不看好,因爲按照他的計劃這個冬天基本上是他玄影衛的時間,正好趁着這個時間加速李一常和曹仁貴之間的矛盾,促使他們之間決裂動手。而且目前李一常的實力太差,所以他必須要想辦法讓張朝奉回到沙洲,這樣才能夠激化他們的矛盾,這一點胡小四甚至都已經想好怎麼辦了,所以聞言搖頭道:“師兄你的想法估計要落空了,不算天氣原因,就算你們到時候冒雪出擊估計也只會促使沙洲境內的各方勢力抱成一團,所以與其這樣還不如在瓜州這邊以威懾爲主,讓我來徹底拆散他們。”

衆人聽到胡小四的話都笑了,這傢伙小心眼,自己之前在沙洲佈置的一切都被推翻了,這是典型的不甘心,想着重來一次。所以萬毅也沒多在意,點了點頭開始處理輪換部隊的事情,畢竟一旦決定輪換就需要時間來讓新來的部隊適應西北的作戰環境和特點,這纔是李玄清拿不定主意的原因。不過按照萬毅的計劃,這個冬天不如就在瓜州這邊練兵算了,還能夠時刻威懾沙洲的歸義軍讓張朝奉他們不得不按照胡小四的計劃走。

“不過我估計張朝奉這一次估計回去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取消自己的皇位了,這次在瓜州吃了大虧如果他在沒有新的外援抵達之前不會繼續挑動我們的神經的,這也是我們玄影衛計劃的重點。”胡小四想起張朝奉的遭遇也是感到好笑,這傢伙也不知道怎麼想的,大唐軍隊都打過來了還想着稱帝,這下好了,本來歸義軍還有不少實力卻被曹仁貴一戰輸了一大半,這剩下的軍隊估計連鎮壓內部都夠嗆,也算是功敗垂成了,這要是換做胡小四,估計掐死曹仁貴的心思都有了。

事實上胡小四猜得不錯,張朝奉回到沙洲之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吩咐李一常取消帝號。只不過他這個西漢金山國本來存在時間就非常短,這前前後後還不到二十天,所以沙洲各級基本上對此沒有任何反應,就連李一常自己都沒有絲毫的詫異。只不過這剩下的事情就讓他大吃一驚,張朝奉直接帶兵將曹仁貴抓起來了,順帶着曹氏一族也被勒令在府不得外出。

“主公啊,這件事不可啊,曹將軍雖然兵敗但是也罪不至此,他可是有功之人,此時對他大動干戈豈不是自毀長城?”李一常趕緊攔住張朝奉苦勸道:“再者說曹家在沙洲歷經百年幾乎和主公這一脈同時存在起家,盤根錯節,此時危急關頭如果擅動的話那麼恐怕會出大變故不可。”

李一常原本就是張朝奉的師父,所以說起話來自然比起其他人要直接的多,所以張朝奉聞言也是長嘆一聲,拉着他坐了下來苦笑道:“我如何不知道此時動曹家無異於自毀根基,只是我張家基業卻被他一戰全毀了。這一來只怕王圖霸業都是轉眼成空。”

張朝奉滿眼的苦澀讓李一常忍不住嘆息,這種事情他也沒辦法去勸說,所以沉默半晌之後問道:“爲今之計我們該如何行事?”

“如今冬季已經到了,西北乾冷的天氣會幫助我們做好冬季防禦的。老師你去安排一下吐蕃僱傭兵出境的事情吧。如今我們的軍力大減,他們留在沙洲只怕比起天策軍還要危險,必須馬上安排出境。另外帶回來的歸義軍我已經安排人重新整編,咱們這個冬天只怕是要難熬了。”張朝奉臉上出現了一抹淡然的神色,站起身來朝着李一常鞠了一躬道:“如今是多事之秋,還請老師多多幫忙。”

李一常走後張朝奉就開始逐個走訪張氏家族的其他骨幹,在他看來如今這個局勢只有自己的家人才是最可靠的,尤其是自己的十四姑姑張燕橋。當初自己能夠從索勳奪回河西大權就是靠着自己的這位十四姑姑關鍵時刻率兵擊殺索勳幫助自己奪回大位的。說起這個十四姑姑張朝奉忽然有一種找到靠山的感覺,至少在這個羣雄環伺的西北,自己還有一位靠山,在自己最危險的時候能夠給予自己最強大的依靠。

不過就在張朝奉走向李明振家的時候李一常那邊在安排完軍務之後卻獨自一人走向沙洲大牢,他知道這一刻他有能力幫助張朝奉,只不過李一常也不知道自己這麼做到底是不是對的。張朝奉的擔憂和疑心他如何能不擔心?但是如今情勢如此危急,他已經沒有辦法去考慮後面的事情,至少在天策軍休整之後大軍雲集之前沙洲至少要有自保之力。

第四百四十五章 瀚海難幹(五)第一百五十七章 滄州之戰(六)第四百七十四章 勃達嶺大捷(上)第八十四章 轉不過來的彎第二百七十五章 杭州風月第七十四章 新式火鍋第六百一十二章 埃及大戰(上)第八十八章 形勢急轉第七十二章 平地驚雷第二百六十二章 錢鏐渡海(上)第二章 賀蘭山遇險第五百六十五章 硬碰硬第三百四十八章 肅州風雲(下)第三百章 遠航船隊起航第一百三十二章 收復河西(三)第三百六十九章 收拾民心(下)第三十一章 朱玫之死第三十一章 朱玫之死第三百一十章 追擊胡敬璋第九十六章 城郊之戰(六)第三百五十七章 大漠諜影第一百五十一章 東西呼應第六百零七章 泰西大戰第一百一十九章 新時代的工業發展(二)第一百九十七章 綿州之戰(二)第三百零七章 豐州新工業第三百一十一章 海洋財富第一百五十二章 滄州之戰(一)第三百零九章 吐蕃覆滅第一百七十九章 京杭大運河(二)第一百九十九章 綿州之戰(四)第三百二十二章 增設衛生部第一百九十章 組建海軍(下)第四百二十八章 水源地之戰第十章 自創武功第一百零一章 關中發展(二)第五百六十章 行進中的機械化第二百五十八章 斷其退路第四百八十九章 以逸待勞第二十六章 突擊強化(六)第四百一十六章 攻守易形第三百零三章 長金線開工第五百七十八章 新一代帝國公民第一百二十八章 西北戰起(下)第六百三十三章 環球航行第二百四十三章 兩京連通第六十七章 長安來使第四十章 取代天德第四百八十二章 兩部合一(中)第一百零三章 關中發展(四)第二百七十九章 世紀颱風第六百三十一章 六國並立第一百三十九章 李存孝之死第二百七十章 決戰嶺南第五百二十一章 西洋艦隊起航第五百三十六章 以戰止和第五十九章 拓跋思恭之死第二百零七章 天策大義第八十二章 夏州易幟(下)第五百二十七章 場面壓制第五百八十七章 虎口奪食(上)第五百零一章 歡迎你們回家第二百八十一章 光復廣州第六百二十二章 東西逆轉第十章 自創武功第四百六十五章 駕臨安西第三百四十六章 肅州風雲(上)第四百七十章 俱毗羅之戰(下)第二百二十二章 主力南歸第五百二十一章 西洋艦隊起航第四百五十一章 護密會戰(上)第四百三十八章 來自絲路的饋贈第三百八十七章 佛國之殤(上)第三百四十一章 軍心大亂第五百四十一章 民族大融合第六十九章 錯綜複雜第一百七十四章 天策軍旗第五百一十章 狂飆突進(下)第二百一十二章 南方底定第二百二十二章 主力南歸第三百五十八章 清水河之戰(一)第二百五十七章 火燒杭州第六百三十三章 環球航行第四十五章 西受降城第三百六十八章 收拾民心(中)第六百零四章 海上游擊戰(上)第五百五十七章 西極城第一百七十四章 天策軍旗第三百七十七章 再戰回鶻第三百八十四章 北方工業帶第三百七十六章 最後的葬禮(下)第四百七十三章 兵發疏勒第六十四章 同室操戈(下)第一百九十一章 荊南大戰第四百一十七章 海軍東征(上)第五百二十章 持節巴格達第五百二十一章 西洋艦隊起航第七十二章 平地驚雷第九十九章 趁亂打劫(下)第四百四十五章 瀚海難幹(五)
第四百四十五章 瀚海難幹(五)第一百五十七章 滄州之戰(六)第四百七十四章 勃達嶺大捷(上)第八十四章 轉不過來的彎第二百七十五章 杭州風月第七十四章 新式火鍋第六百一十二章 埃及大戰(上)第八十八章 形勢急轉第七十二章 平地驚雷第二百六十二章 錢鏐渡海(上)第二章 賀蘭山遇險第五百六十五章 硬碰硬第三百四十八章 肅州風雲(下)第三百章 遠航船隊起航第一百三十二章 收復河西(三)第三百六十九章 收拾民心(下)第三十一章 朱玫之死第三十一章 朱玫之死第三百一十章 追擊胡敬璋第九十六章 城郊之戰(六)第三百五十七章 大漠諜影第一百五十一章 東西呼應第六百零七章 泰西大戰第一百一十九章 新時代的工業發展(二)第一百九十七章 綿州之戰(二)第三百零七章 豐州新工業第三百一十一章 海洋財富第一百五十二章 滄州之戰(一)第三百零九章 吐蕃覆滅第一百七十九章 京杭大運河(二)第一百九十九章 綿州之戰(四)第三百二十二章 增設衛生部第一百九十章 組建海軍(下)第四百二十八章 水源地之戰第十章 自創武功第一百零一章 關中發展(二)第五百六十章 行進中的機械化第二百五十八章 斷其退路第四百八十九章 以逸待勞第二十六章 突擊強化(六)第四百一十六章 攻守易形第三百零三章 長金線開工第五百七十八章 新一代帝國公民第一百二十八章 西北戰起(下)第六百三十三章 環球航行第二百四十三章 兩京連通第六十七章 長安來使第四十章 取代天德第四百八十二章 兩部合一(中)第一百零三章 關中發展(四)第二百七十九章 世紀颱風第六百三十一章 六國並立第一百三十九章 李存孝之死第二百七十章 決戰嶺南第五百二十一章 西洋艦隊起航第五百三十六章 以戰止和第五十九章 拓跋思恭之死第二百零七章 天策大義第八十二章 夏州易幟(下)第五百二十七章 場面壓制第五百八十七章 虎口奪食(上)第五百零一章 歡迎你們回家第二百八十一章 光復廣州第六百二十二章 東西逆轉第十章 自創武功第四百六十五章 駕臨安西第三百四十六章 肅州風雲(上)第四百七十章 俱毗羅之戰(下)第二百二十二章 主力南歸第五百二十一章 西洋艦隊起航第四百五十一章 護密會戰(上)第四百三十八章 來自絲路的饋贈第三百八十七章 佛國之殤(上)第三百四十一章 軍心大亂第五百四十一章 民族大融合第六十九章 錯綜複雜第一百七十四章 天策軍旗第五百一十章 狂飆突進(下)第二百一十二章 南方底定第二百二十二章 主力南歸第三百五十八章 清水河之戰(一)第二百五十七章 火燒杭州第六百三十三章 環球航行第四十五章 西受降城第三百六十八章 收拾民心(中)第六百零四章 海上游擊戰(上)第五百五十七章 西極城第一百七十四章 天策軍旗第三百七十七章 再戰回鶻第三百八十四章 北方工業帶第三百七十六章 最後的葬禮(下)第四百七十三章 兵發疏勒第六十四章 同室操戈(下)第一百九十一章 荊南大戰第四百一十七章 海軍東征(上)第五百二十章 持節巴格達第五百二十一章 西洋艦隊起航第七十二章 平地驚雷第九十九章 趁亂打劫(下)第四百四十五章 瀚海難幹(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