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八章 斷其退路

在南線杭州被拿下的同時,陳凡在北線的佈置也全部到位,拓跋思繼在北部率先朝契丹人的北方一部發起進攻,十幾萬大軍全軍壓境,逼迫這股契丹人逐漸遠離耶律瀚雄本部。與此同時中路的陸翊和塔希聯手步步緊逼,讓契丹人本部主力沒有辦法分心去搭救被拓跋思繼圍攻的那一路人馬。兵力嚴重不足的耶律瀚雄派人想向陌陌裡求援,但是信使在半路上卻被截殺。

不過這個卻不能耽誤陌陌裡的決斷,這位渤海國碩果僅存的悍將在契丹人受到攻擊的那一剎那就猜到了陳凡的心思。但是坐在他的位置上卻陷入了兩難的尷尬境地,來自大祚榮的命令讓他投鼠忌器,但是作爲統帥,脣亡齒寒的道理他是再熟悉不過了,一旦契丹人被殲滅,那麼渤海國的力量斷難和天策軍相抗衡。可是自己手上這十幾萬人馬幾乎算是渤海國最後一支精銳力量了,如果自己不聽從大祚榮的意思,不僅僅自己會揹負罵名,而且最要命的是一旦選錯就會萬劫不復。

大戰在即,前線主帥的猶豫顯然也讓身邊的副將覺察到了,但是卻沒有一人能夠解開陌陌裡的心結。事實上大祚榮的想法也不奇怪,渤海國本來在大唐強盛的時候就是依附中原的小國,如果大唐帝國同意自己稱臣納貢那麼投降什麼的也不奇怪。

“大祚榮那邊有什麼消息嗎?太子有沒有打聽到在哪?”沉默了半晌陌陌裡問道。

陌陌裡身邊的副將搖了搖頭,道:“大祚榮還在天策軍大營內談判,信使沒有送來消息,太子應該是被對方俘虜了。但是根據之前大祚榮的內侍說對方並無意扣押太子,說了不論此次談判成敗與否,太子都會如期釋放。”

副將說的消息其實陌陌裡自己都知道,但是副將的話卻讓他忽然發現了一個忽略的事實,那就是天策軍如此安排根本就沒有把心思放在談判上面,太子這麼重要的人質都不屑一顧,對方是鐵了心要滅了渤海國了。

“傳令下去,右前鋒所部立即出發,支援拓跋瀚雄,其餘大隊人馬立即行動準備攻擊天策軍大營。”陌陌裡的命令讓身邊的副將一陣慌亂,急忙道:“大將軍不可,大祚榮和太子都在對方手中,咱們貿然參戰必然會讓他們有生命危險。”

“咱們按兵不動,大祚榮就能夠談判成功嗎?”陌陌裡苦笑道:“如果不成功,以天策軍的攻勢,咱們渤海國的結局好不到哪去。去傳達命令吧,所有後果我一人承擔。”

因爲陌陌裡的命令,渤海國的軍隊最終也終於出動了,戰局發展一如陳凡預料的那樣,在渤海國大隊人馬抵達天策軍大營的時候,佈置在正面的也開始出動,雙方在通州附近展開大戰,陸翊和塔希組成的騎兵軍團和對方打起了對攻,而佈置在一側的重騎營等部隊卻整裝待發從側翼攔截陌陌裡的右翼前鋒,等於將對方所有的兵力都施展到極限。

只不過這戰役越打越讓後方坐鎮的陌陌裡膽戰心驚,天策軍兩路大軍就已經和自己與契丹人聯軍打的難解難分,而且隨着時間的推移,對方的意圖也越來越明顯,就是要鐵了心吃掉契丹突出在北方的一部,斬斷耶律瀚雄北逃的最後通道。而且最讓他不放心的就是天策軍南部的大軍遲遲沒有出現在戰場上,而此時陌陌裡和耶律瀚雄的手中已經沒有一兵一卒,如果對方一旦攻擊自己的右翼或者後方,必然陷全局於崩潰的地步。

想到這裡陌陌裡再也坐不住了,率領親衛離開中軍,將中軍最後一支親兵帶到左翼陣線,準備親自攔截可能出現的敵人。

不過此時天策軍大營帥帳之內,吳歡和劉寶亮都有些百無聊賴的看着前方紛擾而起的大戰,看着陳凡的背影也有些幽怨。

“五哥,到底什麼時候我們能上?這破局只需要一招就夠了,我們兄弟倆現在衝上去,將陌陌裡給宰了,渤海國的左翼防線必然徹底崩潰,這場戰役咱們就勝利了。你在等什麼?”吳歡實在是忍不住了,叫喚道:“該不會還在等他們那個大祚榮都的消息吧,拓跋思諫只要告訴他咱們已經發起進攻了,他們父子倆不願意也得願意。”

“五哥是在等侯勇和高思繼?”劉寶亮見到陳凡一直等着南部,有點猜出了對方的意思,皺眉道:“可是他們長途奔襲西京,就算是全速前進,現在頂多剛剛抵達目的地,消息再想傳回來,咱們早就打完了。”

“那就派人冒充西京的求救人員。讓玄影衛立即去辦。”陳凡猛然回頭道:“你們倆也別閒着了,馬上準備,一旦陌陌裡的左翼陣線出現動搖立即領兵出發,記住了,我要陌陌裡的人頭,活的不要。”陳凡的話讓吳歡意識到爲什麼區區陌陌裡一萬多人的左翼防線陳凡要調集兩個騎兵軍團去應對,急忙點頭之後出門而去。

而他們兩人一走,也就意味着天策軍北線所有的佈置已經全部展開,剩下的就看拓跋思繼能不能以最快的速度殲滅契丹人的北線一部了。想到這裡陳凡將整個營防都扔給參謀長劉毅,自己也帶着親衛隊朝着最北部的戰場而去。他一走劉毅朝身邊的參謀點了點頭,後者快速出門朝着另外一邊的大帳而去,那裡就是拓跋思諫和大祚榮的談判現場。

只見這名參謀在拓跋思諫耳邊低聲說了幾句之後拓跋思諫露出了一絲讓大祚榮莫名其妙的笑容,“大祚榮,貴方前鋒已經朝着我天策軍大營而來,目前已經和我軍在陣前打的是難解難分,不知閣下打算如何解釋這件事。”本來營門外喊殺聲連天大祚榮還以爲是契丹人打過來了,本來他談判還有底氣,現在一聽拓跋思諫這句話哪還會不明白自己的心思被對方看破?急忙站起來想解釋什麼但是被拓跋思諫一把打斷,“事到如今我也不想說什麼。東北我大唐帝國是志在必得,來之前我家皇上也說了,大祚榮閣下在東北這些年也算是有些成績,但是帝國如今復甦需要各方支持,希望你們能夠識時務去長安居住,享受中原繁華。否則此時的西京城已經被我軍拿下,你們父子可是什麼都沒有了。”

拓跋思諫這幾句話非常雜亂,但是信息量卻非常多,這些信息量顯然也讓對方臉色驟變,一直在旁邊坐着不說話的太子此時再也坐不住了,忍不住開口道:“大唐是天朝上國,自古以來都對我周邊小邦國照顧有加,爲何此次如此霸道,要奪我土地子民?這有違天朝上國的風度吧?再者說,就算我渤海國之前收容契丹人有錯,但是我等國力不濟也是算是情有可原吧?”

渤海國太子的話讓拓跋思諫微微一笑道:“太子殿下,時代不一樣了,中原王朝對於周邊各族再也不會有以前的那種方式了。如今的大唐帝國新朝新氣象。兩位去長安一觀就知道了。”說完之後也不想多說什麼,吩咐道:“一會等戰役結束送兩位離開此地,天策軍做事情不會出爾反爾,兩位好自爲之,此時返回西京收拾行裝去長安我想還來得及。不過如果再被我天策軍遇到,我可不想再在軍營內和兩位相見。”

拓跋思諫的背影讓兩人一陣出神,良久之後大祚榮才緩緩嘆息道:“月七,咱們馬上回西京吧,然後收拾一下族人家當去長安養老。”

“父親難道就這樣放棄嗎?陌陌裡在前線還有十幾萬大軍,加上耶律瀚雄足足有近三十萬人,咱們不會失敗的。”月七還沒說完就被自己的父親打斷了,“癡兒你現在還不明白嗎?大唐是鐵了心要渤海國啊,咱們遲一點早一點結局都是一樣的。我知道你的想法,和耶律瀚雄一起退守北線,聯合靺鞨人,爲父告訴你這條路走不通。如今的大唐光是北線就集中了近乎四十萬人,這是要畢其功於一役啊。”大祚榮的臉色也變得異常悲苦,苦笑道:“咱們早一點去長安,大唐新皇說不定還能夠看在咱們沒有全力抵抗的面子上容我們安穩度過一生。再遲疑不定的話真的會身死國滅,萬劫不復。”

“那陌陌裡呢?咱們怎麼辦?”月七被自己的父親的話不知道該說什麼,喃喃自語道。

“他不會聽我們的,我自己的大將我知道秉性,他一定會爲了國家戰鬥到底的。這樣也好,至少我們渤海國人的氣節還有人堅守。”大祚榮說了句莫名其妙的話然後帶着月七離開了天策軍的軍營,得到了特賜的令牌之後帶人繞過戰場返回西京。

而此時陳凡也已經到了北部戰場,拓跋思繼的人馬將契丹人的這一部分軍隊團團圍住,周邊還有耶律瀚雄派來支援的部隊。

“思繼兄,你們這是打算圍點打援嗎?現在不合時宜,要以最快的速度拿下他們,爲整個戰局吹響勝利的號角。”陳凡皺了皺眉頭道。

“不是,大帥,玄影衛剛剛報來最新消息,契丹人的蕭玉已經和耶律瀚雄取得了聯繫,似乎對方有新的動作,我感覺蕭玉應該是將靺鞨人引來了。”拓跋思繼道:“所以我纔會吊着這股契丹人不放,想看看再說。”

拓跋思繼的話讓陳凡面色變得嚴肅起來,不過搖了搖頭道:“你的辦法不對,如果靺鞨人真的來了,你們就更應該以最快的速度拿下這股契丹人,這樣纔會有更多的力量去迎接靺鞨人。立即傳令全軍,豎起天策軍大旗,告訴所有的帝國將士們,一定要以最快的速度拿下契丹人,統一東北。”陳凡的話讓拓跋思繼猛然醒轉,轉身怒吼,戰鼓隊開始響起了隆隆的鼓聲,伴隨着的是炮兵營炸藥包猶如下雨一般飛射而出,騰空而起的爆炸聲徹底掀翻了這片黑色的土地,山呼海嘯一般的喊殺聲響起,無數的天策軍騎兵縱馬狂奔而去,朝着契丹人的軍陣而去。

“立即調集後軍和預備隊跟上,防止靺鞨人偷襲,同時傳令中路的陸翊防止對方誘敵深入。”陳凡面沉似水,嘴裡面不斷突出最新的命令,一點一點開始修改戰役佈局。而拓跋思繼這邊猛然發力,也是一改前期只圍不攻的態勢,在天策軍潮水般的衝擊之下,陷入重重包圍當中的契丹人迅速被擊破防線,面前維持的軍陣支離破碎之後再也擋不住天策軍騎兵的衝擊。

“傳來預備隊和後軍人手繞過對方的軍陣在契丹人的後方隱蔽待命,一旦有人衝擊立即反手殺出。”陳凡的話讓拓跋思繼明白危險已經來臨,所以直接衝上前線親自指揮。而身處中軍的陳凡直接接過了指揮權,開始指揮前鋒部隊朗德所部抓緊時間滅掉這股突出的契丹人。

“報,大帥,靺鞨人出現在我大軍主力戰場。”就在朗德已經基本上完成了任務的時候中軍傳令兵報來了最新消息。

“看樣子這個蕭玉也不得了啊。”陳凡微一沉吟點頭道:“傳令重騎營脫離戰線繞道中央兵團後面,衝擊對手。命令參謀長傳令各軍全力以赴,不管來得是誰都要給我拿下。”

陳凡下打完命令之後立即帶着拓跋思繼的中軍兩萬人掩護炮兵營上前,遠遠的就給朗德下達命令,讓他們將後續事宜交給中軍,率領前鋒主力立即從北面攻擊耶律瀚雄的大本營。同時讓炮兵營立即出發抵達拓跋思繼的後面佈陣等待。

至此這場戰爭真正走到了一個節點,陳凡一邊返回指揮部一邊看着遠方各處燃起的戰火和此起彼伏永無休止一般的爆炸,微微一笑。對於他來說,這場戰場已經快要見底了。而且原本準備了一桌菜卻硬生生的來了兩撥人。想到這裡陳凡忽然很好奇,那麼能在關鍵時刻給耶律瀚雄帶來強援的蕭玉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物。不過他可能不知道的是終其一生都沒能實現這個願望,此戰之後蕭玉消失的無影無蹤,再也找不到了。

第六十九章 錯綜複雜第三百章 遠航船隊起航第四百六十九章 俱毗羅之戰(上)第四百九十六章 換得胡酋慰國人第一百八十章 京杭大運河(三)第二百零七章 天策大義第四百四十一章 瀚海難幹(一)第一百三十章 收復河西(一)第十章 自創武功第三百五十八章 清水河之戰(一)第四百二十七章 突襲交河城(下)第二十八章 長安之戰(上)第一百八十一章 京杭大運河(四)第五百六十四章 大秦的戰前會議第二百一十一章 真假薛洋第五百五十三章 帝國主義殖民時代第四百二十八章 水源地之戰第一百一十六章 整編授銜(下)第二百三十六章 登基開元(下)第四十四章 凌汛春耕第二百五十四章 世家末世第五百一十六章 俱蘭城之戰第六百零一章 十萬勞工開運河(上)第五百四十二章 南洋大探險第三十四章 河東來客第三百五十章 首鼠兩端第三百七十章 諸教隱沒(上)第五百三十七章 邊境堡壘和貿易第八十章 重騎營首秀第二百五十四章 世家末世第五百零五章 崩開的多米諾骨牌第五百零六章 分化瓦解(上)第六百一十二章 埃及大戰(上)第三百八十七章 佛國之殤(上)第三百九十六章 于闐國滅(三)第六百二十二章 東西逆轉第二百一十四章 契丹東遷第五百五十一章 黠戛斯建國(中)第三百二十八章 唐民唐寇第三百六十一章 清水河之戰(四)第九十章 名將悲歌第一百八十三章 不約而同第四十八章 河套大戰(下)第一百七十五章 契丹之殤第二百三十一章 中原光復第二百一十七章 上京之戰(二)第二百八十章 兵臨廣州第六百零二章 十萬勞工開運河(下)第四百八十二章 兩部合一(中)第九十章 名將悲歌第三百零六章 洱海平復第二百七十章 決戰嶺南第四百六十二章 摧枯拉朽第五百五十九章 販賣人口第一百二十四章 連環佈局(上)第十三章 三年學藝(中)第三百八十三章 合二爲一第五百一十九章 馬穆魯克的無奈第三十三章 分贓大會第一百二十七章 西北戰起(中)第七十一章 孤鷹嶺之戰第五百六十章 行進中的機械化第一百三十四章 收復河西(五)第三百一十章 追擊胡敬璋第一百六十章 平定幽州第五百一十九章 馬穆魯克的無奈第五百九十九章 極北航線第五百八十四章 十字軍生變第五百二十八章 剿滅西洋海盜第一百一十八章 新時代的工業發展(一)第四十二章 豐州新政(中)第一百九十三章 山南落幕(下)第二百六十二章 錢鏐渡海(上)第二百八十八章 潯州之戰第三百九十章 千里奔襲(上)第二百一十三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三百七十三章 上下離心第五百二十四章 新的一年第六百一十七章 大唐的動作第三百四十七章 肅州風雲(中)第四百五十六章 半島諜影第一百八十章 京杭大運河(三)第一百五十四章 滄州之戰(三)第二百八十三章 進軍西南第二百八十九章 西南最後一個漢人藩鎮第六十七章 長安來使第六百二十章 拜占庭之戰第三百八十二章 工業革命與五年計劃第四十九章 一戰歸心第一百一十章 大唐錢莊(上)第二百三十四章 登基開元(上)第六百零七章 泰西大戰第三十九章 塵埃落定第四百六十六章 黑水河之戰第五百七十四章 接任大典第三百六十四章 清水河之戰(七)第三百零一章 攻入南詔第八十二章 夏州易幟(下)第一百六十四章 百年基石第二百五十二章 力壓東南(上)
第六十九章 錯綜複雜第三百章 遠航船隊起航第四百六十九章 俱毗羅之戰(上)第四百九十六章 換得胡酋慰國人第一百八十章 京杭大運河(三)第二百零七章 天策大義第四百四十一章 瀚海難幹(一)第一百三十章 收復河西(一)第十章 自創武功第三百五十八章 清水河之戰(一)第四百二十七章 突襲交河城(下)第二十八章 長安之戰(上)第一百八十一章 京杭大運河(四)第五百六十四章 大秦的戰前會議第二百一十一章 真假薛洋第五百五十三章 帝國主義殖民時代第四百二十八章 水源地之戰第一百一十六章 整編授銜(下)第二百三十六章 登基開元(下)第四十四章 凌汛春耕第二百五十四章 世家末世第五百一十六章 俱蘭城之戰第六百零一章 十萬勞工開運河(上)第五百四十二章 南洋大探險第三十四章 河東來客第三百五十章 首鼠兩端第三百七十章 諸教隱沒(上)第五百三十七章 邊境堡壘和貿易第八十章 重騎營首秀第二百五十四章 世家末世第五百零五章 崩開的多米諾骨牌第五百零六章 分化瓦解(上)第六百一十二章 埃及大戰(上)第三百八十七章 佛國之殤(上)第三百九十六章 于闐國滅(三)第六百二十二章 東西逆轉第二百一十四章 契丹東遷第五百五十一章 黠戛斯建國(中)第三百二十八章 唐民唐寇第三百六十一章 清水河之戰(四)第九十章 名將悲歌第一百八十三章 不約而同第四十八章 河套大戰(下)第一百七十五章 契丹之殤第二百三十一章 中原光復第二百一十七章 上京之戰(二)第二百八十章 兵臨廣州第六百零二章 十萬勞工開運河(下)第四百八十二章 兩部合一(中)第九十章 名將悲歌第三百零六章 洱海平復第二百七十章 決戰嶺南第四百六十二章 摧枯拉朽第五百五十九章 販賣人口第一百二十四章 連環佈局(上)第十三章 三年學藝(中)第三百八十三章 合二爲一第五百一十九章 馬穆魯克的無奈第三十三章 分贓大會第一百二十七章 西北戰起(中)第七十一章 孤鷹嶺之戰第五百六十章 行進中的機械化第一百三十四章 收復河西(五)第三百一十章 追擊胡敬璋第一百六十章 平定幽州第五百一十九章 馬穆魯克的無奈第五百九十九章 極北航線第五百八十四章 十字軍生變第五百二十八章 剿滅西洋海盜第一百一十八章 新時代的工業發展(一)第四十二章 豐州新政(中)第一百九十三章 山南落幕(下)第二百六十二章 錢鏐渡海(上)第二百八十八章 潯州之戰第三百九十章 千里奔襲(上)第二百一十三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三百七十三章 上下離心第五百二十四章 新的一年第六百一十七章 大唐的動作第三百四十七章 肅州風雲(中)第四百五十六章 半島諜影第一百八十章 京杭大運河(三)第一百五十四章 滄州之戰(三)第二百八十三章 進軍西南第二百八十九章 西南最後一個漢人藩鎮第六十七章 長安來使第六百二十章 拜占庭之戰第三百八十二章 工業革命與五年計劃第四十九章 一戰歸心第一百一十章 大唐錢莊(上)第二百三十四章 登基開元(上)第六百零七章 泰西大戰第三十九章 塵埃落定第四百六十六章 黑水河之戰第五百七十四章 接任大典第三百六十四章 清水河之戰(七)第三百零一章 攻入南詔第八十二章 夏州易幟(下)第一百六十四章 百年基石第二百五十二章 力壓東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