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自創武功

在接下來的幾天裡,李玄清帶着大家開始在馬頭峰周邊尋找煤,也就是這個時代所說的石炭。中國的煤炭利用時間很早,五代兩宋時期逐漸達到鼎盛。不過現在的問題是李玄清所處的朔方雖然煤炭儲藏量豐富無比,但是在賀蘭山裡找煤炭確實有難度,還好李玄清憑着後世的記憶,勉強找到在馬頭峰的一個山腳找到了一個開採點。雖然估計是量有點小,但是煤炭品質倒是還不錯,而且埋藏的也不深,倒是方便幾人挖掘。

找到石炭之後,幾人開始分成兩批,一批編制藤筐,將開採出來的石炭一點點運到山谷中,另一批跟着陳宇開始修造土高爐、搭造鐵匠鋪。這一方面陳宇熟悉,所以一切都是聽他的安排。

幾人總共花了一個多月的時間才把前期的準備工作完成。而時間也逐漸到了深秋,西北的天氣已經變得很冷了。李玄清將平日裡獵到的動物皮毛收集起來,給每人做了一套皮衣,看起來倒像個草原人。不過樣子雖然難看,但是解決了衆人在山裡的大問題。

陳宇這時候已經迫不及待的開始要試試坩堝鍊鐵了。所以在得到李玄清首肯之後,馬上開始點火。

只見那座土高爐開始緩緩冒出黑煙,幾人不斷的往爐內添加石炭,另外幾人開始鼓動李玄清設計的簡易風箱拼命鼓風。這段時間除了幹活,李玄清開始逐漸傳授幾人純陽心法的基礎心訣,雖然暫時效果不是很大,但是衆人還是能感受到李玄清所說的純陽真氣在體內運轉的情況,再加上見到李玄清運轉真氣時的種種神奇。這時候都是拼命的開始鼓勁,希望早日打造好兵器,跟李玄清學習武藝。

李玄清看着大家在那忙碌着,放下其他心思,開始靜下心來構思到底要打造什麼兵器。

思來想去,李玄清設計了好幾種方案都不太滿意。五代時期,是中國古代冷兵器轉型的一個時代,長槊被長槍取代,刀制兵器開始創造輝煌的戰績。

所以李玄清最後還是決定,長兵器打造長槍爲好,短兵器用唐刀。這樣的一個配置李玄清還是比較滿意的。爲此李玄清連尺寸都畫好了,和陳宇一一交代過之後纔開始設計自己的兵器。

苦思良久,李玄清最終還是選擇給自己打造一柄劍。不過按照李玄清畫出來的草圖,這卻是一柄重劍,光劍刃就長有三尺有餘,也就是相當於後世的一米三十多,劍柄長也快六寸,差不多就是二十釐米,劍柄粗大。如果說這些還能勉強接受的話,那麼讓陳宇不解的是,李玄清設計的長劍,劍刃寬度足有兩寸,厚度也是尋常長劍的兩三倍,達到一寸左右,整個劍刃呈現一個菱形狀態。這麼詭異的組合別說是長劍了,就是長刀都夠了。

看着陳宇不解的神情,李玄清暗暗好笑,自己這特製的長劍其實可以當作長刀使用,只不過自己人爲的改成了長劍。在看到天星鐵之後,李玄清就想到了這種設計。天星鐵質地堅硬無比,能夠極大的提高劍身整體的硬度,而坩堝鍊鋼使用之後,能夠在接下來的步驟中通過灌鋼法和覆土燒刃之法就可以改變劍身局部碳的含量,從而得到截然不同的鋼材。按照李玄清的設想,劍身中部最厚的劍脊可以減少碳的含量,降低硬度,獲得較好的韌度。這一點在李玄清問清楚陳宇會不會覆土燒刃之後就沒有疑問了。而整個劍身的硬度和強度會不會因爲主要的劍脊的硬度降低而韌度上升而變軟,李玄清的打算就是通過將天星鐵融化,鍍在劍身的表面,這樣就解決了軟硬問題。同時天星鐵堅硬無比,劍鋒的強度也再次得到加強。這樣配合劍刃上兩個狹長的血槽,整個劍身看起來既有長劍的優點,又能在得到加長加重之後,劈砍的問題也能得到一次性解決。

李玄清耐心的將自己的設想和陳宇一一解釋清楚之後,陳宇興奮的表示這對他來說沒有任何問題。雖然對於李玄清這柄長劍詭異的設計還是不太明白,不過也沒太在意。

至於李玄清給自己設計的長槍,陳宇對於這種特意加長槍尖的長度和寬度沒什麼意見,雖然李玄清的這杆長槍槍尖長度都快兩尺了。但是真正讓陳宇不解的是整個槍身全部是鋼鐵打造。陳宇大致算了下,這杆長槍能達到一百多斤重。

“不用介意長槍的重量,我想一百斤的槍我還是能使的動的。放心好了”李玄清拍了拍陳宇的肩膀,笑道:“你有時間想想能不能打出鋼管來,這樣也許他們的長槍也可以變成全鋼製的,還能提高長槍的使用壽命。”

鋼管陳宇一聽就明白怎麼回事,但是無縫管管這年頭幾乎不可能實現,所以李玄清也只是隨口一說,沒有在意。但是言者無心,聽者有意。李玄清的話卻成了陳宇後面一段時間一直琢磨的內容,最後還真是讓他用土法打造出來了。雖然那不是無縫鋼管,但是藉助其他辦法還真的實現了。

不過此時陳宇在詳細瞭解李玄清的設計之後,馬上指揮大家開始幹活。對於打造兵器這件事,陳宇比李玄清還要上心,或許與他本來就在鐵匠鋪當學徒有關係吧。

不過李玄清在把東西都交給陳宇他們之後就不再過問了,除了打獵給大家準備吃的之外,幾乎是什麼都不管,一心一意撲到虯髯客留下來的幾本武學典籍上了。

既然決定打造長槍和唐刀,李玄清打算好好研究下槍法和刀法。只是相對於內功心法能夠憑藉天賦和後世的閱歷理解就之外。這外功李玄清只能照着秘笈一點一點按圖索驥。還好虯髯客在編撰秘笈的時候就考慮到了後世弟子有可能沒什麼武學基礎,所以所有的招式除了口訣註解之外還有配圖,否則李玄清還真有可能捧着武學秘笈不知道怎麼辦。

所以在接下來的幾個月時間裡,李玄清反倒是幾人當中最忙碌的人,上午練習虯髯客所留的輕身功法——浮光掠影。顯然李玄清用這種輕功來追趕獵物了。不過效果倒是很明顯,從一開始一上午一隻兔子都逮不到,到後來身形恍惚之間,彷彿穿花蝴蝶般逮住一隻只尚處在受驚狀態正想逃跑的兔子獐子什麼的。甚至最近一次李玄清嘗試着跟一頭馬鹿賽跑,愣是硬生生的掐住馬鹿的脖子拖着馬鹿倒行到山谷。

下午的時間就在練習槍法,刀法和劍法。虯髯客留下的槍法叫做”五虎斷魂槍”,共七十二式,剛柔相濟,招式繁雜而犀利,所謂圓精用不滯,又莫貴於靜也,靜而心不妄動,而處之裕如,變幻莫測,神化無窮。五虎斷魂槍分扎、刺、封、掃、抨、纏、圈、攔、拿、撲、點、撥、舞、花等基本招式。劍法的名字很奇怪,叫“雪花劍法”,李玄清琢磨了半天得出了一個奇怪的結論,貌似這個“雪花劍法”不應該是虯髯客說習,反而應該是當年風塵三俠中的紅拂留下的。這雪花劍法總共就六式,但是李玄清卻感覺其中真的精深玄奧,不是自己一時半會能夠學的會的。不過李玄清倒也沒在意,劍法自己可以慢慢學。自己當務之急是需要從槍法和刀法當中提煉出精髓,創造出適合自己這幫兄弟的招式。

俗話說年刀月棍久練槍。想來想去只有刀法纔有可能速成。自己可以先選擇刀法,然後在大家練習刀法的時候提煉槍法,這樣時間應該差不多夠了。李玄清合上書本,點了點頭。

於是在接下來的時間裡,陳宇那邊熱火朝天的在開爐鍛造鋼鐵,李玄清這邊卻是對着書本,拿着樹枝比劃來比劃去。整整一個月的時間過去了,賀蘭山迎來了真正的冬季,雪花開始飄蕩在這邊人跡罕至的原始森林中。而李玄清的刀法也總結到了最後。

“封刀十二式”李玄清站起身來,開始手持樹枝,施展自己修改過的刀法。劈、砍,削、撩、封、刺、擋,簡單的招式下,純陽真氣鼓盪而出,原地颳起一陣陣旋風,憑空擋住所有的飛舞的雪花。李玄清身形所到之處,所有的灌木從彷彿被人直接掃斷。只見李玄清猛然縱身一躍,右手憑空劈下,只聽“噼啪”一聲,樹枝在純陽真氣灌注之下堅愈鋼鐵,直接劈下面前的一棵樹木的枝椏。

“這招式倒是夠了,只是還需要配合相應的步法,而且戰場之上大槍大戟,要求持刀者在反應靈敏之餘,腳下必須要有靈活的步法,才能夠適應戰場複雜的環境才行。”李玄清剛纔施展的封刀十二式是從虯髯客所傳刀法之中簡化出來的。李玄清的武學之路雖然纔剛剛入門,但是簡化招式,找到最合適的的眼光還是有的。

這刀法基本上是沒有什麼大問題了,剩下的就是彌補招式破綻和刀法漏洞了。李玄清拿出自己燒的炭筆開始把自己剛纔施展的招式一點一滴的記錄在虯髯客的刀法旁邊,一一比對修改之後,點了點頭,就目前他的眼光是看不出什麼破綻了。

放下刀法典籍之後,李玄清回到槍法上。不過李玄清這回倒沒有那麼快開始修改槍法,反而按照“五虎斷魂槍”的記錄自己一招一式練習起來。根據前世的經驗,這槍法只有熟練之後才能嘗試修改,添加招式自己做不到,但是簡化出幾招實用的倒也不是什麼難事。畢竟李玄清需要的不是完整的槍法,而是適合戰場環境下大開大合的招式。

再說陳宇那邊,自從聽了李玄清的解釋之後,一心一意撲到鍊鋼之上了。而且對於李玄清之前提到的無縫鋼管有了自己的主意,打算找時間好好實驗下看看效果怎麼樣。

不過眼前,陳宇準備首先打造的卻是李玄清描述的那柄怪異的長劍。眼見着第一口坩堝裡順利的煉出液體的鋼水,陳宇看向李玄清的眼神也陡然間火熱很多。

只是李玄清此時此刻的心思全部都在修習槍法上,這大半個月時間除了出去打獵尋找食物之外,所有的時間都在這五虎斷魂槍上。經過這麼長時間的練習,至少這招式李玄清是熟悉了,一套槍法使出來倒也是像模像樣了。

這五虎斷魂槍在李玄清熟悉之後有一種感覺,那就是不僅適合步戰,而且騎戰也比較適合。靈州地處西北邊陲,苦寒之下,馬匹倒是不少,涼州自古就是產馬之地,所以李玄清和陳宇對於騎馬倒也不是很陌生。所以這槍法一練習自然能感覺出來。

想到這裡李玄清又開始拿起自己身邊的一根櫪木杆,開始虎虎生風的練習這五虎斷魂槍。但見白雪飄飛之中,人影閃爍,木杆揮動間帶動起強橫的勁風,竟是強行帶動起空中的雪花跟隨着槍影飛舞不止,漸漸的,一股詭異的漩渦隨着李玄清的身形在急速飛舞,在這處山坳間形成一個小型的龍捲風。

“叮”,遠處的山谷中,陳宇也準備好了足夠的鋼水和模具,開始第一次澆築。

第三百零二章 西征準備第一百一十五章 整編授銜(上)第一百三十一章 收復河西(二)第四百一十五章 歸義軍的落幕第六百零二章 十萬勞工開運河(下)第六十四章 同室操戈(下)第一百一十三章 亂世清流(上)第五百二十五章 鐵路修到疏勒第八十六章 草原故事第十二章 三年學藝(上)第三百八十一章 反唐聯盟(下)第四百五十六章 半島諜影第二百五十四章 世家末世第二十六章 突擊強化(六)第四百六十七章 大漠黃沙浪滔滔第六百一十一章 一場屠殺第四百五十五章 冤家路窄第三百二十五章 新年計劃第四百三十章 反戈一擊第一百三十六章 收復河西(六)第一百三十三章 收復河西(四)第一百三十九章 李存孝之死第五百一十六章 俱蘭城之戰第五章 純陽心法第二百八十章 兵臨廣州第五百四十九章 絲綢鐵路第二十章 突擊強化(二)第五百三十四章 掃蕩鹹海第五百三十六章 以戰止和第一章 一夢千古第四百六十章 水落石出 (上)第二百四十六章 青岡坡伏擊戰第五百七十八章 新一代帝國公民第九十一章 城郊之戰(一)第五百七十五章 圖窮匕首現第六十三章 同室操戈(中)第九十四章 城郊之戰(五)第二百四十章 行業准入資質第四百三十二章 分兵作戰第十三章 三年學藝(中)第一百五十七章 滄州之戰(六)第二十七章 戰前整編第二百八十八章 潯州之戰第一百一十九章 新時代的工業發展(二)第五百九十九章 極北航線第五百六十九章 首相格局第三十六章 雙雄決鬥第五百三十九章 內部發展第二百九十三章 承前啓後(下)第二百一十二章 南方底定第二十章 突擊強化(二)第四百三十七章 兵出焉耆第三百九十九章 于闐國滅(六)第六十九章 錯綜複雜第九十九章 趁亂打劫(下)第五百七十九章 東航探險第二百四十六章 突襲洪州第六百二十九章 功敗垂成第一百五十六章 滄州之戰(五)第五百一十五章 瘋狂的教徒第二百零七章 天策大義第三百四十八章 肅州風雲(下)第四章 鬼門弟子第一百三十九章 李存孝之死第一百七十四章 天策軍旗第七十九章 烏樑素海遭遇戰第五百七十二章 種子和希望第六百二十二章 東西逆轉第五百四十七章 大秦想要聯盟第一百五十五章 滄州之戰(五)第一百四十九章 河中底定第三百八十三章 合二爲一第四百九十一章 突騎施終結第七十四章 新式火鍋第一百一十四章 亂世清流(下)第五百四十八章 中南半島統一進程第一百零三章 關中發展(四)第一百一十五章 整編授銜(上)第四章 鬼門弟子第四百七十六章 遍地楚歌聲第二十章 突擊強化(二)第一百六十章 平定幽州第二百五十九章 靺鞨參戰第二百七十一章 圍點打援第四百九十七章 工業擴張(上)第十九章 突擊強化(一)第四百七十四章 勃達嶺大捷(上)第五百九十四章 新的抉擇第六百章 工業擴張第六十六章 靈州改革第五百七十章 天啓十一年第二百二十九章 德州角逐第三百三十章 火燒虎丘關第五十八章 跨州救援(上)第三百八十九章 佛國之殤(下)第二百二十四章 兵臨德州第六十章 浮生偷得半日閒第一百七十八章 京杭大運河(一)第五百五十二章 黠戛斯建國(下)
第三百零二章 西征準備第一百一十五章 整編授銜(上)第一百三十一章 收復河西(二)第四百一十五章 歸義軍的落幕第六百零二章 十萬勞工開運河(下)第六十四章 同室操戈(下)第一百一十三章 亂世清流(上)第五百二十五章 鐵路修到疏勒第八十六章 草原故事第十二章 三年學藝(上)第三百八十一章 反唐聯盟(下)第四百五十六章 半島諜影第二百五十四章 世家末世第二十六章 突擊強化(六)第四百六十七章 大漠黃沙浪滔滔第六百一十一章 一場屠殺第四百五十五章 冤家路窄第三百二十五章 新年計劃第四百三十章 反戈一擊第一百三十六章 收復河西(六)第一百三十三章 收復河西(四)第一百三十九章 李存孝之死第五百一十六章 俱蘭城之戰第五章 純陽心法第二百八十章 兵臨廣州第五百四十九章 絲綢鐵路第二十章 突擊強化(二)第五百三十四章 掃蕩鹹海第五百三十六章 以戰止和第一章 一夢千古第四百六十章 水落石出 (上)第二百四十六章 青岡坡伏擊戰第五百七十八章 新一代帝國公民第九十一章 城郊之戰(一)第五百七十五章 圖窮匕首現第六十三章 同室操戈(中)第九十四章 城郊之戰(五)第二百四十章 行業准入資質第四百三十二章 分兵作戰第十三章 三年學藝(中)第一百五十七章 滄州之戰(六)第二十七章 戰前整編第二百八十八章 潯州之戰第一百一十九章 新時代的工業發展(二)第五百九十九章 極北航線第五百六十九章 首相格局第三十六章 雙雄決鬥第五百三十九章 內部發展第二百九十三章 承前啓後(下)第二百一十二章 南方底定第二十章 突擊強化(二)第四百三十七章 兵出焉耆第三百九十九章 于闐國滅(六)第六十九章 錯綜複雜第九十九章 趁亂打劫(下)第五百七十九章 東航探險第二百四十六章 突襲洪州第六百二十九章 功敗垂成第一百五十六章 滄州之戰(五)第五百一十五章 瘋狂的教徒第二百零七章 天策大義第三百四十八章 肅州風雲(下)第四章 鬼門弟子第一百三十九章 李存孝之死第一百七十四章 天策軍旗第七十九章 烏樑素海遭遇戰第五百七十二章 種子和希望第六百二十二章 東西逆轉第五百四十七章 大秦想要聯盟第一百五十五章 滄州之戰(五)第一百四十九章 河中底定第三百八十三章 合二爲一第四百九十一章 突騎施終結第七十四章 新式火鍋第一百一十四章 亂世清流(下)第五百四十八章 中南半島統一進程第一百零三章 關中發展(四)第一百一十五章 整編授銜(上)第四章 鬼門弟子第四百七十六章 遍地楚歌聲第二十章 突擊強化(二)第一百六十章 平定幽州第二百五十九章 靺鞨參戰第二百七十一章 圍點打援第四百九十七章 工業擴張(上)第十九章 突擊強化(一)第四百七十四章 勃達嶺大捷(上)第五百九十四章 新的抉擇第六百章 工業擴張第六十六章 靈州改革第五百七十章 天啓十一年第二百二十九章 德州角逐第三百三十章 火燒虎丘關第五十八章 跨州救援(上)第三百八十九章 佛國之殤(下)第二百二十四章 兵臨德州第六十章 浮生偷得半日閒第一百七十八章 京杭大運河(一)第五百五十二章 黠戛斯建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