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六章 肅州風雲(上)

“我說皇上啊,你跑到納仕來前線的戰報都不知道送到哪了。”總參那邊將劉毅給抓過來送軍報,結果到了納仕的時候發現李玄清和胡小四在對着一臺怪模怪樣的機器琢磨來琢磨去,旁邊皇后還拿着筆一邊點頭一邊記錄。

“劉毅啊,你怎麼來了?長安那邊有事情?”胡小四見到劉毅走到一邊說了一句結果李玄清壓根就沒理會,走過來笑笑也不顧手上沾滿了油污,接過情報掃了掃笑道:“看樣子師兄那邊是沒什麼問題了,高思繼算是揀到便宜了,白撿了一個前線糧秣基地了。”說完之後看到劉毅也盯着李玄清眼前的機器,忍不住笑道:“怎麼啦,你也對這臺機器有興趣?”

“還有什麼消息傳來嗎?肅州那邊有沒有消息?”這時候李玄清擡起頭來看了眼前也被吸引住的劉毅問道。事實上對於甘州基地的計劃萬毅那邊是沒有什麼難度的,第一階段任務完成以後勢必要甘州修整,加上草原達韃人南下也給了萬毅極大地啓發,達韃人能夠去甘州,高思繼也肯定能夠去甘州,而且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高思繼是一路從草原打過去的,等於是掃蕩了達韃省南部的反叛實力,在支援西北戰役的同時安定草原。這樣一來的話草原的三個省最西部的達韃省也能夠成爲西征軍的大後方。李玄清臨走之前內閣那邊派去達韃省的專員已經去找達韃省布政使,從北部籌劃了一批物資然後準備南下走三封境內修建的直道進入河西,只不過草原地帶出產的基本上都是牛羊牲畜和戰馬等特色物資。這些大部分都打包給了耶律家。

“肅州那邊玄影衛早先的消息是準備分化瓦解龍家的勢力,從而擾亂肅州內部的總體局勢,進而達成打斷歸義軍的籌劃。按照趙四傳過來的消息,已經和龍家龍玄的勢力聯繫上了。只不過他們提的條件有點高,趙四他們不太滿意,不過隨着局勢的發展估計已經由不得龍玄了。”胡小四代替劉毅回答道:“而且師兄的大軍一旦開到玉門關,必然會引起連鎖反應,實際上此舉也將龍家和歸義軍逼到了一個關鍵的拐點,逼迫他們繼續出招了。”

李玄清點了點頭,對於玄影衛在肅州的佈置和計劃他自然是清楚,實際上大兵壓境之後作爲本土勢力的龍家在這場角逐之中扮演的角色實際上已經不重要了。這一點在歸義軍東進之後龍家家主的退讓和隱忍就能夠看得出來龍家的人實際上也看穿了目前的局勢,在實力都不如自己的對手和盟友的時候他的發言權實際上是很少的,不過龍家家主如果光是懦弱的話只怕未必,龍玄和龍家激進勢力的動作如果沒有他的掩護和默許只怕很難有什麼成績。所以說與其趙四找的是龍玄談判還不如說是龍家家主在背後的考量。

“皇上,要不要給肅州加一把火,讓趙四招飛鷹旅入城,打亂歸義軍收編龍家軍的步伐?看看龍家家主的底牌是什麼。”胡小四見到李玄清沒有說話想了想道。

“不必了,事到如今龍家的態度已經不重要了,咱們身在後方還是不要干涉前線具體的指揮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混亂,讓萬毅和趙四自己酌情去處理。”李玄清對於胡小四的提議沒有同意,而是一臉笑意道:“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事情難度太大,至少在目前的情報傳送的速度而言,基本上沒有把握。”

李玄清不管這件事,而是讓胡小四將劉毅送來的情報批閱之後着人送回總參,與此同時問道:“劉毅,來之前總參那邊還有什麼事情嘛?”

“參謀長讓楊部長和王部長兩位趕赴河西,督促後勤去了。”劉毅想了想說了最近發生的一件事。但是他剛一說完李玄清和胡小四對視一眼笑道:“看樣子那邊的事情基本上可以確定了。啓程咱們也去河西。”

納仕這邊李玄清君臣準備啓程去河西的時候甘州前線那邊也在準備最後的事情,將所有的後勤事務全部交給拓跋思諫之後萬毅率兵啓程離開甘州前往玉門關。

之前石堅在玉門關外屯兵事起倉猝所以沒辦法查看周邊的具體情況,但是在此時萬毅十幾萬大軍迤邐而來自然是查看了周邊的百餘里範圍的一切,大軍也圍繞着玉門關附近駐紮成三個大營,並且爲了靠近水源玉門關西北地區的一個湖泊,萬毅的大軍基本上都是沿着湖泊沿線佈置。與此同時張勝的部隊也於此時和大隊取得了聯繫。

“大帥,末將以爲是否可以派一支偏軍從居延澤附近發起攻擊,讓蘇州附近的歸義軍和龍家軍無法持續得到更多的支持。”石堅的話剛說完萬毅就搖頭,顯然石堅的本意他已經知道了,企圖分兵去阻攔歸義軍去繼續增援肅州。

“再等幾天,玄影衛此時估計已經到了關鍵時刻,不要打亂趙四的部署,按照計劃他們最近幾天就能夠攪亂肅州的局勢。”萬毅搖了搖頭,顯然要在趙四傳來消息之前按兵不動。

而此時肅州城內的趙四已經開始真身接觸戒臺寺的慧心和尚,傳達了天策軍西征軍最高層傳來的消息,說實際的這也是趙四給龍玄等人的一種壓力。在天策軍大兵壓境之後歸義軍爭鋒相對之餘,龍家夾在兩強之間確實是稍不小心就會萬劫不復,這也是龍家家主自己本人直接對歸義軍步步後退的原因所在。

“大師的意思是龍玄要求在戰後將肅州繼續交給他龍家控制?”趙四對於這種不切實際的想法嗤之以鼻,此時在得到萬毅率兵進駐玉門關之後也不用再顧忌,身後有天策軍兵鋒壓迫之後趙四的話語帶着一絲絲的灼人的氣勢道:“肅州本就是大唐國土,天策軍奉旨西征,怎麼可能將帝國的國土胡亂分封給他人。而且如今大唐和前代不同,所以還請大師轉告龍家,至此新舊交替之際站隊需要智慧,踏錯一步就有可能連帶家人萬劫不復。”

趙四的話語帶着的強硬的語氣讓慧心禪師有點不知所措,但是對方毫不猶豫直接離開的態度還是讓他感到絲絲緊迫,所以在趙四出了戒臺寺之後他緊接着也開始起身去找龍玄。不過和龍玄此時的焦頭爛額不同,趙四離開戒臺寺之後直接來到居延澤身邊的一棟不起眼的民居里面,這裡是玄影衛的秘密據點。

“龍組的人立即出動,最遲三天,三天後如果龍家人還在舉棋不定那就直接下手將龍家家主以及龍玄等人全部抓起來,抓不住直接下狠手。另外讓飛鷹旅到時候攻擊龍家軍軍營,擊殺龍家軍和歸義軍的主要將領,務必讓他們在大軍到來之前羣龍無首。”趙四這時候其實心裡火氣也很大,所以直接下達了最後的命令。

玄影衛這邊按照最後的計劃開始佈置,龍選那邊接到慧心禪師的傳話之後也是倒吸一口涼氣,相比較慧心禪師只是出家人不知道趙四的話中的含義,他可是一下子就明白對方已經放棄了其他的心思如果自己還要糾結之前的條件,只怕人家會直接撤走了。

“大人,咱們該如何行事?”慧心禪師被龍玄這麼一解釋之後也是嚇了一大跳,直接問道。戒臺寺平時就是靠着龍家的佈施才能夠在肅州立足。說起來西北佛教盛行之後各地統治者大肆利用佛教的影響力穩定人心維護自己的統治,所以龍家也不例外,光是肅州地區大大小小的佛寺就有七八十座,戒臺寺就是其中一座,只不過戒臺寺主要就是龍玄這一脈的支持。

“事到如今已經不是我一個人能夠做得了主的了。大師你回去之後召集闔寺僧衆暫時避一避,只怕這一個談不好的話到時候肅州大戰再起,戒臺寺難免毀於戰火。”龍玄難得的交代了一句之後匆匆離去,只剩下慧心禪師呆呆的站在原地。

事實上在天策軍這邊有動作的時候歸義軍那邊也是一樣,只不過和玄影衛這邊不同的是,歸義軍那邊仗着龍家軍本來就是歸屬起領導,在龍家家主退縮之後就將主要精力放在了收編龍家軍的兵力上面。而在此前龍家部分激進分子逃逸之後歸義軍更是將軍營之中看的嚴嚴實實。

這樣一來實際上就給了龍家人更多的機會去謀劃軍隊以外的事情,軍隊內部大批的龍家軍嫡系將領被免職之後這部分人雖然被歸義軍嚴密看管,但是肅州畢竟是龍家的地盤,所以這些人依然被一根無形的線串聯起來。而隱藏在黑暗之中的幽魂一般的人物有一份在得到命令之後也開始露出自己的最終面目。

“你的意思是準備動手了?咱們家那些老東西到底在想什麼?”幾乎在一夜之中很多人的府邸之中都傳來了這樣的聲音,只是不知道的是到底是誰家的。

而事件的另外一個重要人物龍家軍的前統領龍毅此時面臨的處境只怕更是尷尬,他原本沒想要參與到這場決定家族生死的鬥爭之中,只不過在有意無意的,那些被罷免的將領的串聯之下,這位龍家軍的旗幟也逐漸意識到自己在這場鬥爭之中扮演的角色。

“難道就沒有別的辦法?”龍毅對此感到很厭煩,但是面對一幫昔日的兄弟他沒有辦法。

“統領,這個時候不能再退縮了,不管是歸義軍還是天策軍,只要咱們手裡有兵的話,都可以有籌碼和對方談判,再說實在不行咱們可以從居延澤北岸繞道離開這裡,到輪臺草原那邊去,或者回咱們龍家故地,焉耆。”龍家軍前軍都頭直接將龍毅的退路堵住了,憤憤不平道:“現如今家族內部掌權的長老都是一羣軟弱無能之人,憑他們的話只怕將家族帶入深淵的。一旦天策軍和歸義軍開戰,肅州就會成爲雙方爭奪的戰場,咱們必然會成爲雙方戰前清除的對象。”

龍毅剛要說話,外面傳來了敲門聲,龍毅朝周圍的幾人示意了一下,他們迅速從身後的一個暗門之中迅速撤出。而龍毅此時則看到開門走進來的居然是以前從未和自己有過交集的龍玄。

“龍毅見過六爺。”龍玄的輩分比龍毅高了一輩,加上之前掌握商貿實際上就是龍家的錢袋子,而軍隊是用錢的大戶,雙方雖然素未謀面,但是龍毅可不敢輕易怠慢這位財神爺。

龍玄此時也沒有時間理會這位龍家年輕一輩最出類拔萃的人對自己的禮節,走進來之後坐下之後直接開口問道:“這幾天是不是有不少人來找你?”

龍毅一愣,不明白龍玄什麼意思,吶吶問道:“六爺這是何意?”不過他還沒說完龍玄開口道:“你們的那點心思別說我了,其他人都看得見,只不過此時歸義軍的人顧忌不到你,加上家主幫你掩護,所以沒人在意你。不過隨着天策軍的步步緊逼,歸義軍遲早還會找上你的,你心裡要有準備才行。”

“歸義軍要找我?”龍毅一聽到這句話自然就明白後面是什麼意思了,沉默半晌之後問道:“此事事關家族存亡,六爺一向是家族智囊,如今家主被歸義軍轄制,不知道有何良策可以救家族一衆老小。”

“是有辦法,但是如今我也不知道這條路是不是能夠救家族。但是我知道你們的辦法肯定不行。焉耆那邊早就已經沒有咱們龍家的存在的空間了。”龍玄見到龍毅發問直接否決了他們之前商量出來的辦法。

龍玄的果決讓龍毅吃了一驚,自己這些天苦思出來的辦法被對方一口道破,不過還沒等他說話龍玄繼續道:“當務之急你們幾個需要做的就是想辦法聯繫軍中我龍家嫡系,靜候命令行事。”說完之後掏出一塊玉質的印璽一樣的龍形印章道:“如今家主令牌在我手上你們必須按照我的命令行事,否則的話就是龍家的叛徒。”

“具體的就在這幾天了,告訴你手下的那幫小子給我安生一點。”龍玄說完之後自顧自走了出去讓一衆從暗門之內走出來的龍家激進分子面面相覷。

第六百零一章 十萬勞工開運河(上)第二百六十一章 南追北搶第四百三十七章 兵出焉耆第四百零九章 減竈法第五百一十二章 決死一戰(下)第五百九十九章 極北航線第四百八十四章 回鶻會盟第四百五十八章 奉命叛變第八十五章 李茂貞的算計第一百零三章 關中發展(四)第三百八十一章 反唐聯盟(下)第二百八十五章 牂牁消亡(中)第二百三十七章 中原發展規劃第一百八十三章 不約而同第四百五十五章 冤家路窄第十九章 突擊強化(一)第五百九十二章 慫恿大食開鑿運河第一百八十二章 京杭大運河(五)第三百三十六章 孤城遙望玉門關第四百零四章 西北唐民第三百一十一章 海洋財富第二百八十四章 牂牁消亡(上)第二百五十二章 力壓東南(上)第二百八十六章 牂牁消亡(下)第五百零二章 穿越沙漠的巨龍第五百六十七章 權力交接第三百三十一章 野火燒不盡第二百二十八章 汴州政變第一百二十四章 連環佈局(上)第一百零六章 成親大典第三百一十一章 海洋財富第四十一章 豐州新政(上)第四百二十九章 坎兒井和井渠第四百六十二章 摧枯拉朽第四百三十九章 資本的原始積累第五百一十九章 馬穆魯克的無奈第三百五十八章 清水河之戰(一)第十章 自創武功第一百二十三章 汽笛長鳴第五百章 西北工業的春天(下)第四百一十七章 海軍東征(上)第二百一十九章 千里圍追第三百三十五章 甘州回鶻第八十五章 李茂貞的算計第四百零五章 請君入甕(上)第一百三十七章 幽並亂局第二百零九章 釣餌戰術(上)第一百七十二章 阿保機的落幕第一百五十八章 滄州之戰(七)第四十六章 河套狼煙第二百一十九章 千里圍追第六百二十四章 異域戰爭第一百四十六章 河中大戰(一)第三百三十四章 漢化政策第三百九十章 千里奔襲(上)第三百六十九章 收拾民心(下)第二百二十七章 融入這個時代第三百一十六章 草原狼煙第五百九十二章 慫恿大食開鑿運河第三百二十六章 河西貿易第五百三十八章 拆分藏區第一百一十章 大唐錢莊(上)第三百一十一章 海洋財富第一百零八章 洞房花燭第一百四十一章 河中風雲第九十四章 城郊之戰(五)第三百零九章 吐蕃覆滅第二十八章 長安之戰(上)第六十三章 同室操戈(中)第五百二十章 持節巴格達第二百四十五章 蘇州戰役第一百六十一章 南北對峙的雛形第三百五十九章 清水河之戰(二)第三百八十一章 反唐聯盟(下)第二百零八章 首發之戰第一百五十九章 李克用落幕第二百六十九章 衡州反擊戰第一百三十六章 收復河西(六)第一百零四章 關中發展(五)第四百三十六章 一戰定高昌(下)第一百八十五章 撲朔迷離第六百二十九章 功敗垂成第三百零八章 吐蕃來襲第七十章 奔襲原州第四百零二章 千軍萬馬堵沙洲第六百零一章 十萬勞工開運河(上)第六章 劫後重逢第一百六十四章 百年基石第四百二十八章 水源地之戰第二百八十五章 牂牁消亡(中)第十六章 靈州軍營(上)第四百九十七章 工業擴張(上)第二十章 突擊強化(二)第四百四十四章 瀚海難幹(四)第三百零一章 攻入南詔第五百零四章 碎葉大戰第二百章 要當父親了第一百三十章 收復河西(一)第六十五章 一戰定西北第五百四十九章 絲綢鐵路
第六百零一章 十萬勞工開運河(上)第二百六十一章 南追北搶第四百三十七章 兵出焉耆第四百零九章 減竈法第五百一十二章 決死一戰(下)第五百九十九章 極北航線第四百八十四章 回鶻會盟第四百五十八章 奉命叛變第八十五章 李茂貞的算計第一百零三章 關中發展(四)第三百八十一章 反唐聯盟(下)第二百八十五章 牂牁消亡(中)第二百三十七章 中原發展規劃第一百八十三章 不約而同第四百五十五章 冤家路窄第十九章 突擊強化(一)第五百九十二章 慫恿大食開鑿運河第一百八十二章 京杭大運河(五)第三百三十六章 孤城遙望玉門關第四百零四章 西北唐民第三百一十一章 海洋財富第二百八十四章 牂牁消亡(上)第二百五十二章 力壓東南(上)第二百八十六章 牂牁消亡(下)第五百零二章 穿越沙漠的巨龍第五百六十七章 權力交接第三百三十一章 野火燒不盡第二百二十八章 汴州政變第一百二十四章 連環佈局(上)第一百零六章 成親大典第三百一十一章 海洋財富第四十一章 豐州新政(上)第四百二十九章 坎兒井和井渠第四百六十二章 摧枯拉朽第四百三十九章 資本的原始積累第五百一十九章 馬穆魯克的無奈第三百五十八章 清水河之戰(一)第十章 自創武功第一百二十三章 汽笛長鳴第五百章 西北工業的春天(下)第四百一十七章 海軍東征(上)第二百一十九章 千里圍追第三百三十五章 甘州回鶻第八十五章 李茂貞的算計第四百零五章 請君入甕(上)第一百三十七章 幽並亂局第二百零九章 釣餌戰術(上)第一百七十二章 阿保機的落幕第一百五十八章 滄州之戰(七)第四十六章 河套狼煙第二百一十九章 千里圍追第六百二十四章 異域戰爭第一百四十六章 河中大戰(一)第三百三十四章 漢化政策第三百九十章 千里奔襲(上)第三百六十九章 收拾民心(下)第二百二十七章 融入這個時代第三百一十六章 草原狼煙第五百九十二章 慫恿大食開鑿運河第三百二十六章 河西貿易第五百三十八章 拆分藏區第一百一十章 大唐錢莊(上)第三百一十一章 海洋財富第一百零八章 洞房花燭第一百四十一章 河中風雲第九十四章 城郊之戰(五)第三百零九章 吐蕃覆滅第二十八章 長安之戰(上)第六十三章 同室操戈(中)第五百二十章 持節巴格達第二百四十五章 蘇州戰役第一百六十一章 南北對峙的雛形第三百五十九章 清水河之戰(二)第三百八十一章 反唐聯盟(下)第二百零八章 首發之戰第一百五十九章 李克用落幕第二百六十九章 衡州反擊戰第一百三十六章 收復河西(六)第一百零四章 關中發展(五)第四百三十六章 一戰定高昌(下)第一百八十五章 撲朔迷離第六百二十九章 功敗垂成第三百零八章 吐蕃來襲第七十章 奔襲原州第四百零二章 千軍萬馬堵沙洲第六百零一章 十萬勞工開運河(上)第六章 劫後重逢第一百六十四章 百年基石第四百二十八章 水源地之戰第二百八十五章 牂牁消亡(中)第十六章 靈州軍營(上)第四百九十七章 工業擴張(上)第二十章 突擊強化(二)第四百四十四章 瀚海難幹(四)第三百零一章 攻入南詔第五百零四章 碎葉大戰第二百章 要當父親了第一百三十章 收復河西(一)第六十五章 一戰定西北第五百四十九章 絲綢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