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九章 收拾民心(下)

“皇上,西北急報,耶律公子以及奉命抵達瓜州和副首相匯合。”岑天時抵達長慶殿的時候李玄清正在和巧兮規劃整理工業集團的佈局,被這一聲給打斷了。巧兮聞言笑道:“看樣子大哥哥在西北那邊一切都已經佈局妥當,是時候啓動了。”

“西北內政事關宗教處置辦法,不由得不慎重啊。”岑天時走過來端起一杯茶神色凝重道:“不知道拓跋思諫那邊的那把火是不是能燒得起來。”

“先生放心,副首相那邊早就領受了大哥哥的**妙計,而且瓜州地處前線,有西征集團軍強力鎮壓,不會出現問題的。”巧兮倒是對於西北那邊發生的事情沒多大興趣,反正那邊的天方教雖然厲害,但是在西北,這邊畢竟是大唐的主場加上自己從後世帶來的千年後的理念,西北不會出現任何反覆。

“算了,西北那邊該佈置的都已經佈置過了,不管怎麼樣瓜州只是區區一隅之地就算所有人都是天方教徒也難成大器。”李玄清望着西北的方向笑道。

事實上也就在此時,拓跋思諫在見到耶律齊之後也將這場針對瓜州的改革推向最高潮,耶律齊抵達之後立即接手商業改革的具體事項。之所以讓耶律家來主導瓜州的改革,是因爲耶律家這些年在西北打拼出來的名氣足夠影響瓜州本地的豪商家族,讓他們放開顧慮從而走向大唐商業改革的前端,而不至於在這場變革之中被一鍋端了。

“好了,耶律公司,商業改革就交給你了,能夠保留下來多少瓜州的商業火種就看你的本事了。”拓跋思諫接過司馬道信送過來的緊急文書搖搖頭道:“不過你還是引導爲主,要知道這地方除了工商業可沒有太多的產出,我這幾天好好查看了瓜州的州志,除非工商部在這裡大力發展工商業,否則的話和中原各地的差距會非常明顯。”

“這個還請副首相放心,實際上我們耶律家在瓜州這裡還有好幾家生意上往來的商家,我相信能夠依靠他們迅速拿下大部分商界分子,從而快速平定商界。一旦瓜州商界被拿下,我大唐就能夠在翻手之間封鎖瓜州的經濟往來,爲副首相的其他舉措的實施帶來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耶律齊還沒說完拓跋思諫就直接開口道:“你小心點,我們只有三天時間,這是司馬刺史送來的最新情報,天方教的,如果你不能搞定的話我也沒辦法了,瓜州換血勢在必行。”

耶律齊悚然一驚但是也沒有多說什麼,點點頭道:“既然如此那我就去準備一下,不管效果如果三天後還請副首相放手施爲。”說完之後朝着拓跋思諫躬身一禮退了出去。

耶律齊從拓跋思諫那裡出來之後回到住處就開始讓手下人等立即給耶律家之前的幾位有來往的豪商送信,事到如今直接挑明說不定好處更爲明顯,更何況此時自己來到瓜州的消息相信全城的豪商該知道的都已經知道了,所以耶律齊也沒打算拐彎抹角,這畢竟不是商場之上你死我活的爭鬥,自己此次代表的是大唐帝國工商部,瓜州的豪商說到底也是大唐商人的一部分,自己肩負的使命就是儘量的將這些人保留下來,讓他們跟上帝國工商的戰車。

“公子,這裡的竇家不是剛剛被副首相給鎮壓了嗎?公子怎麼還請他們家的人?還有這幾家好像都是信教的教徒?公子,此事不可啊?這個阿卜杜拉什麼的還不是本地人,不能請他,這一看就是天方教的奸細。”耶律齊拿出自己從拓跋思諫那裡拿到的瓜州豪商名冊,讓自己身邊的管事耶律名寧派人去邀請,但是耶律名寧一看自家公子這架勢嚇了一大跳,這幾乎是準備將這名冊上有頭有臉的全部都給請了。竇家的也就算了,雖然被拓跋思諫鎮壓了,但是和另外兩大家族不一樣的是這個竇家在最後關頭選擇了投誠,家主竇威被拓跋思諫請過去談了一夜之後竇家就沉寂了下去,彷彿一夜之間竇家沉下了水底。可是這阿卜杜拉的什麼家族這該是從安西那邊遷徙過來的吧?而且這名字和天方教聯繫的太緊密了。

“讓你去你就去,這不是也有回鶻客商嗎?再說了本公子就是回鶻人,既然要請這些人,那就應該全請了,不要小家子氣。這個阿卜杜拉我知道他們從哪來的,那個遙遠的撒馬爾罕啊,也不知道那裡還有沒有當年的遺蹟。”耶律齊一見耶律名寧聽不懂索性也不再解釋,只是吩咐耶律名寧讓這些人明天中午務必到場。

耶律齊在這邊大張旗鼓的邀請瓜州商界的幾乎所有代表的舉動頓時在如今這個風雨飄搖的瓜州掀起了巨大的波瀾,耶律齊什麼都不管不顧將這些心思不一的商家召集起來的舉動似乎也在傳遞着不一樣的意思,耶律家在中原的地位這些人基本上都清楚,五大豪商之一伴隨着大唐皇帝李玄清從豐州起家,可謂是真正的從龍之臣,他此時在商界不管陣營這樣邀請大家到底打的什麼主意呢?

在商界動盪不安猜測耶律齊用意的時候,拓跋思諫卻把眼光盯着瓜州城外白虎關的方位,那裡是天方教在瓜州的總舵所在。其實天方教原本在瓜州並沒有多少信徒,因爲阿卜杜拉.阿巴斯.巴薩來到掛沙兩地之後將重點放在沙洲,因爲歸義軍的總基地就在沙洲,後來阿卜杜拉.阿巴斯.巴薩和張朝奉搭上線之後就更加沒有時間主意瓜州了。不過阿卜杜拉.阿巴斯.巴薩還是留了個心眼,在瓜州雖然沒有多少教衆,但是在張朝奉出兵之後他很有先見之明將沙洲部分教衆送到了瓜州,而且還利用張朝奉給他的權力勸說拉攏了沙洲和瓜州兩地的其他各教的首領,此時白虎關內的一所院子內,赫然坐着瓜州本地各教的首領。

“阿卜杜拉.阿巴斯.巴薩神老,你們天方教不會打算撤出瓜州了?”沃火教原本是波斯輾轉傳來西域的宗教,早起在西北的境遇並不好,但是沃火教在教義方面對於受苦受難的百姓而言有着難以言明的優勢,所以沃火教在瓜州和沙洲兩地走的是下層路線,手下教衆基本上都是普通百姓,很多甚至還是那些衣食無着的那種。這種情況也決定了沃火教對於掛州刺史府如今採取的政策是反應複雜,部分教衆和長老認爲大唐的政策和沃火教的教義非常相符,雖然後續出臺的關於宗教的限制非常苛刻,但是在基本主張一致的情況下還是很有調和的餘地的。只不過這種聲音並沒有統一沃火教的高層,所以阿卜杜拉.阿巴斯.巴薩召集諸教高層共商如何應對掛州刺史府的辦法的時候沃火教依然出現在這裡,甚至一開始就將矛頭直指天方教。

沃火教的長老一出口,周邊的其他如佛教代表等等一個個閉口不言,這兩教不和大家都知道,其中的緣故甚至牽扯到起源問題,而且沃火教長老的問題確實也是現在這些人的想法。天方教信徒不多,到時候帶着骨幹直接撤出去就是,反正也沒什麼傢伙事要帶。但是其他人可不一樣,尤其是這些主教、長老原本就在當地擁有強大的勢力和財力,一旦撤出必然是將自己的家室都搭進去了。

阿卜杜拉.阿巴斯.巴薩知道沃火教找自己麻煩到底是爲什麼,只因爲天方教如今的傳教方式和之前大爲不同,走的是上層路線,所以發展很快,而這種地方豪族加入宗教反過來利用宗教勢力橫行鄉里的惡劣行爲和沃火教這種走下層百姓路線的自然是水火不相容,更何況兩教本來就有宿怨在身。

“方護法,我天方教是不是撤退好像不是你說了算吧?我真神安拉尚且沒有傳遞真言,閣下爲何要苦苦爲難我教?再說,阿卜杜拉.阿巴斯.巴薩今日召集大家過來就是要共同協商如何對抗大唐朝廷,爲西域各教贏得一個生存和發展的空間。真神安拉在上,如今不是我們在波斯那邊爭鬥的時候,我們需要面對的是一個不遜色我哈里發帝國的一個王朝。”阿卜杜拉.阿巴斯.巴薩說了一大堆雖然有些不着調,但是在場的所有人都還是聽明白他的話裡到底是什麼意思了。

“巴薩神老此言差矣,老衲已經聽說肅州我戒臺寺已經派出以我師兄戒空爲首的代表前往長安朝見皇帝陛下,勸說皇帝對於西北各教網開一面,並且罷免拓跋思諫這樣的暴力臣子,但是短期之內效果並不明顯,按照掛州刺史府的規定,我們只剩下三天時間,就算是長安的皇帝同意我們也沒有時間了。”阿卜杜拉.阿巴斯.巴薩剛說完,一名大和尚跟着道:“所以說巴薩神老召集我等前來想必是有了主意了吧?不知需要我等怎麼配合?”

“哈哈,還是了空大師有見地,誠如大師所見,此時就算是皇帝同意我們也沒有時間。在下的辦法就是想辦法延長這個時間。”阿卜杜拉.阿巴斯.巴薩神色如常,點點頭道:“如今局勢的關鍵就在拓跋思諫一人身上。大唐軍隊的主帥此時在修路現場,刺史府的主力也在忙着搞商業改革,所以此時的瓜州圍繞着拓跋思諫實際上也就形成了一個空虛地帶,咱們——”阿卜杜拉.阿巴斯.巴薩做了一個抹脖子的手勢道:“咱們說不定就會迎來新的契機。”

“契機?難不成你打算幹掉拓跋思諫?”沃火教長老被阿卜杜拉.阿巴斯.巴薩的話嚇了一大跳,但是隨即想到了對方的傳統,頓時明白了這傢伙的意思是什麼,一瞬間沃火教長老感覺出這裡面隱隱然有着一種難以言明的陰謀的氣息,但是他不確定這個陰謀是來自眼前的這個傢伙還是來自於天策軍那邊。

“怎麼?難不成你們沃火教也打算這麼做?爲我等帶來一線生機?”阿卜杜拉.阿巴斯.巴薩看着眼前的老對手一眼冷冷一笑,他和沃火教的這名大長老都是外地人,彼此都瞭解對方的底細,所以對方這麼一問他自然是明白自己的計策對方已經知道了,所以毫不遲疑的冷笑道:“我天方教打算暗殺拓跋思諫,只要他死了瓜州本地的改革必然會陷入停頓,到時候就給了了空大師你們足夠的時間去運作,中原內地我等諸教都沒有佛門源遠流長,所以還希望大師到時候不要辜負我天方教的一番心血。”

了空大師此時聽到對方說得這麼直接頓時明白了這到底是怎麼回事,說實在的佛門對於這種殺戮暴力並不願意,甚至如果不是瓜州刺史府此時執行的政策對於各教來說是釜底抽薪恐怕了空自己也不會坐在這裡,所以聞言露出了一絲悲憫之色,“阿彌陀佛,善哉善哉。”雖然並沒有說什麼,但是此時這句佛號卻無疑代表了了空的態度。這佛門都已經表態了,周圍的其他大小諸教也都開始贊同,甚至就連了空身邊坐着的幾名道士都沉默不語。只不過一個角落裡的幾名回鶻人打扮的人卻沉默不語,他們是來自草原的薩滿。薩滿教在草原傳承的時間太過於久遠,久遠到甚至就連他們自己都不記得了,而且流傳的範圍也非常廣,從東北的白山黑水到西域各地,縱橫幾萬裡伴隨着那些遊牧民族的不斷遷徙也不斷的傳到各地。所以他們能夠出現在此地衆人都不奇怪,事實上瓜州地區的牧民基本上都是薩滿教的信徒。

“既然如此大家都同意這個計劃,那麼我需要大家的幫助,殺手我已經安排好了,但是我天方教教衆在瓜州城內並沒有多少據點,貿然出現在城中只怕很快就被發現,所以我需要大家掩護幫助我靠近拓跋思諫。”阿卜杜拉.阿巴斯.巴薩見到大家如此摸樣頓時知道什麼情況,當下開始敘說自己的計劃,不得不說天方教在早期甚至是在崛起的過程中,這種手段應該是用了不少,所以阿卜杜拉.阿巴斯.巴薩說出的計劃可謂是滴水不漏,如果按照他的計劃只要配合的好拓跋思諫可謂是幾乎凶多吉少。此時衆人見到阿卜杜拉.阿巴斯.巴薩說出詳細的計劃頓時明瞭多方肯定是籌劃多時,所以也不多言,有這個想法的各教紛紛出言,幫助他完善這個計劃,甚至連沃火教的長老都說了幾句。

不過他們可能不知道的是這次密謀集會幾乎在一開始就被人盯上了,而且手段也讓他們嚇了一大跳,誰也沒有料到就在他們計劃得當準備分散準備的時候傳來了一個噩耗。

第一百二十七章 西北戰起(中)第六百零七章 泰西大戰第四百九十四章 拒絕和親第三百六十一章 清水河之戰(四)第一百八十九章 組建海軍(上)第四百三十三章 部族清洗第五百七十五章 圖窮匕首現第五百九十二章 慫恿大食開鑿運河第二百一十一章 真假薛洋第四百九十五章 烈烈唐風第一百七十三章 草原混戰第五百三十六章 以戰止和第二百七十二章 攻心戰術第二百二十七章 融入這個時代第五百一十九章 馬穆魯克的無奈第六百零五章 海上游擊戰(中)第三百六十四章 清水河之戰(七)第一百三十八章 一號計劃第一百三十章 收復河西(一)第四百四十九章 屯墾戌邊和人口遷徙計劃第四百五十八章 奉命叛變第二百八十章 兵臨廣州第一百八十六章 血吸蟲病防治辦法第四百七十三章 兵發疏勒第一百五十一章 東西呼應第一百七十一章 南守北攻(下)第一百六十二章 幷州事了第二百二十三章 一敗塗地第一百七十八章 京杭大運河(一)第二十一章 突擊強化(三)第四百七十八章 安集延生死(上)第三百零八章 吐蕃來襲第九十二章 城郊之戰(二)第二百六十一章 南追北搶第四百二十三章 兵出鳳凰城(下)第二百零三章 神策軍的最後(下)第四十一章 豐州新政(上)第一百四十八章 河中大戰(三)第三百八十九章 佛國之殤(下)第七十五章 關中開始第九十七章 城郊之戰(七)第三百零八章 吐蕃來襲第三百二十八章 唐民唐寇第五十八章 跨州救援(上)第二百九十一章 奉旨成婚第一百二十章 新時代的工業發展(三)第三百八十九章 佛國之殤(下)第二百四十七章 是勝是負第一百七十一章 南守北攻(下)第四百八十五章 安西一統第十三章 三年學藝(中)第二百九十一章 奉旨成婚第四百九十八章 工業擴張(下)第六百零四章 海上游擊戰(上)第五百四十三章 東北國營農場第五百八十三章 大唐工商銀行第一百六十一章 南北對峙的雛形第一百六十九章 南守北攻(上)第四百七十九章 安集延生死(下)第二百七十五章 杭州風月第一百八十六章 血吸蟲病防治辦法第五百五十四章 思召城之戰(上)第六百三十三章 環球航行第三百一十二章 海外貿易協定第二百一十一章 真假薛洋第四百七十二章 安西英雄紀念碑第六十三章 同室操戈(中)第三百六十八章 收拾民心(中)第四百八十七章 新的開始第三百六十五章 功敗垂成第四百一十章 甕中捉鱉(上)第一百五十二章 滄州之戰(一)第六十八章 分裂夏州第三百三十九章 甘州對決第三百九十八章 于闐滅國(五)第一百五十八章 滄州之戰(七)第四百八十六章 碎葉之殤第三百一十九章 達韃大戰第五百七十六章 世紀公審第二百零三章 神策軍的最後(下)第一百四十二章 偷襲太原府第三百九十六章 于闐國滅(三)第五百六十五章 硬碰硬第三百九十二章 新的開始第三百二十八章 唐民唐寇第一百六十六章 鐵路動脈(上)第三百八十五章 拖後腿第一百八十章 京杭大運河(三)第三百零八章 吐蕃來襲第三百三十八章 玉門關之戰第四百二十三章 兵出鳳凰城(下)第一百一十四章 亂世清流(下)第二百五十章 千年家族第三十三章 分贓大會第三百零九章 吐蕃覆滅第三百四十章 血染黃沙第四百四十五章 瀚海難幹(五)第六十章 浮生偷得半日閒第四百七十七章 轉戰安集延第三百七十章 諸教隱沒(上)
第一百二十七章 西北戰起(中)第六百零七章 泰西大戰第四百九十四章 拒絕和親第三百六十一章 清水河之戰(四)第一百八十九章 組建海軍(上)第四百三十三章 部族清洗第五百七十五章 圖窮匕首現第五百九十二章 慫恿大食開鑿運河第二百一十一章 真假薛洋第四百九十五章 烈烈唐風第一百七十三章 草原混戰第五百三十六章 以戰止和第二百七十二章 攻心戰術第二百二十七章 融入這個時代第五百一十九章 馬穆魯克的無奈第六百零五章 海上游擊戰(中)第三百六十四章 清水河之戰(七)第一百三十八章 一號計劃第一百三十章 收復河西(一)第四百四十九章 屯墾戌邊和人口遷徙計劃第四百五十八章 奉命叛變第二百八十章 兵臨廣州第一百八十六章 血吸蟲病防治辦法第四百七十三章 兵發疏勒第一百五十一章 東西呼應第一百七十一章 南守北攻(下)第一百六十二章 幷州事了第二百二十三章 一敗塗地第一百七十八章 京杭大運河(一)第二十一章 突擊強化(三)第四百七十八章 安集延生死(上)第三百零八章 吐蕃來襲第九十二章 城郊之戰(二)第二百六十一章 南追北搶第四百二十三章 兵出鳳凰城(下)第二百零三章 神策軍的最後(下)第四十一章 豐州新政(上)第一百四十八章 河中大戰(三)第三百八十九章 佛國之殤(下)第七十五章 關中開始第九十七章 城郊之戰(七)第三百零八章 吐蕃來襲第三百二十八章 唐民唐寇第五十八章 跨州救援(上)第二百九十一章 奉旨成婚第一百二十章 新時代的工業發展(三)第三百八十九章 佛國之殤(下)第二百四十七章 是勝是負第一百七十一章 南守北攻(下)第四百八十五章 安西一統第十三章 三年學藝(中)第二百九十一章 奉旨成婚第四百九十八章 工業擴張(下)第六百零四章 海上游擊戰(上)第五百四十三章 東北國營農場第五百八十三章 大唐工商銀行第一百六十一章 南北對峙的雛形第一百六十九章 南守北攻(上)第四百七十九章 安集延生死(下)第二百七十五章 杭州風月第一百八十六章 血吸蟲病防治辦法第五百五十四章 思召城之戰(上)第六百三十三章 環球航行第三百一十二章 海外貿易協定第二百一十一章 真假薛洋第四百七十二章 安西英雄紀念碑第六十三章 同室操戈(中)第三百六十八章 收拾民心(中)第四百八十七章 新的開始第三百六十五章 功敗垂成第四百一十章 甕中捉鱉(上)第一百五十二章 滄州之戰(一)第六十八章 分裂夏州第三百三十九章 甘州對決第三百九十八章 于闐滅國(五)第一百五十八章 滄州之戰(七)第四百八十六章 碎葉之殤第三百一十九章 達韃大戰第五百七十六章 世紀公審第二百零三章 神策軍的最後(下)第一百四十二章 偷襲太原府第三百九十六章 于闐國滅(三)第五百六十五章 硬碰硬第三百九十二章 新的開始第三百二十八章 唐民唐寇第一百六十六章 鐵路動脈(上)第三百八十五章 拖後腿第一百八十章 京杭大運河(三)第三百零八章 吐蕃來襲第三百三十八章 玉門關之戰第四百二十三章 兵出鳳凰城(下)第一百一十四章 亂世清流(下)第二百五十章 千年家族第三十三章 分贓大會第三百零九章 吐蕃覆滅第三百四十章 血染黃沙第四百四十五章 瀚海難幹(五)第六十章 浮生偷得半日閒第四百七十七章 轉戰安集延第三百七十章 諸教隱沒(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