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積石軍

第106章 積石軍

“不錯!吐蕃連續幾年收割我積石軍的麥子,今年一定還會再來。只要末將佈置好,必然能讓吐蕃有來無回!”

李瑄點頭說道。

“然夏日將士士氣低落。而且積石軍去年回報說吐蕃人以騎兵圍住麥田,一人雙馬,探馬遍佈。一旦我大軍前來,他們一定會逃走。”

皇甫惟明怕李瑄勞師動衆,白白做無用功。

“末將有把握!更何況末將還是隴右營田副大使。積石軍是隴右最重要的軍屯區域,需要扼制吐蕃的囂張氣焰。”

李瑄向皇甫惟明請命。

他心中已有對付吐蕃偷麥者的計劃。

“那好!七郎可從臨洮軍調兵,大膽去嘗試,即便未立戰功,也不要緊。我們厲兵秣馬,秋天再尋找機會。”

皇甫惟明思慮片刻,還是同意李瑄的請求。

身爲隴右軍的主帥,凡軍中功勳,不論是哪個軍使獲得,必有他一份。

而且隴右軍春天剛在石堡城失敗,需要一場勝利,鼓舞軍心。

“遵命!”

李瑄心中放心。

他也從此事看出皇甫惟明對他的態度。

今日,是李瑄來臨洮軍就職的時候。

他需要隴右臨洮軍都認識他。

臨洮軍副使辛思廉出自隴右辛氏,是世代將門世家,家族多出統兵之才。

他有一個兒子,在臨洮軍從軍,真正的上陣父子兵。

所有的士兵,都出城在湟水邊集合。

辛思廉陪同李瑄出城,對士兵進行檢閱。

春季在石堡城受挫後,臨洮軍出現一些新兵,現臨洮軍一萬五千人齊全。

騎兵和步兵,以不同軍中,各分十幾個方陣,旌旗獵獵,鎧甲光天。

作爲隴右最精銳的軍隊,臨洮三千披明光甲的精騎,四千輕騎,一千重騎兵。

同時,步兵中有一千名持巨盾大槍的重甲步兵。

披重甲的摧鋒跳蕩一千人。

弩兵一千人。

弓箭手一千人。

陌刀、長刀、長斧組成的刀斧營五百人。

斥候營五百人。

剩下三千都是長槍兵。

另外軍中還有不被統計在的雜役、僕從三千人。

李瑄帶着一衆臨洮軍的佐吏,一身戎裝一隊隊的檢閱。

士兵雖初次見李瑄,但隔着河西走廊,早就聽說過李瑄的威名。

更何況昨天李瑄與高秀巖角力勝出的消息,很快就傳遍臨洮軍。

士兵們並不牴觸李瑄這個新的主將,主要是李瑄生擒雙可汗的威名太大。軍中將領希望李瑄能帶着他們建立功勳。

而且李瑄是儲帥,這樣的身份。只要皇甫惟明放權,沒有人敢不服。

李瑄檢閱一圈後,對辛思廉說道:“軍心可用。我要點一千強弩手,刀斧營中的陌刀手,一千精騎,一千輕騎前往積石軍,辛將軍安排一下吧!”

“將軍,是現在嗎?”

辛思廉愕然,難道將軍上任第一天,就要領兵出去,還是夏天?

“不錯!積石軍麥子快要熟了,不能讓他們將我大唐的糧食,當成吐蕃的麥莊。”李瑄緩緩說道:“此行所有士兵的兵器藉助戰馬馱運。務必快速趕到積石軍。”

如刀斧營的步兵、強弩營的弩兵,肯定不會騎術者。

李瑄計劃將整個臨洮軍發展成騎兵和騎馬步兵。

最少一人雙馬。

這樣才能支撐他深入九曲。

“將軍,爲什麼要帶笨重的刀斧營呢?”

辛思廉能理解帶強弩,卻無法理解帶輔助戰陣的刀斧營陌刀手。

“我要試驗一下陌刀手的戰術!”

李瑄也知道陌刀手可能用不上,但陌刀將都找好了,陌刀隊一定要組建。

笨重的長斧、長刀,都去戰陣當輔助兵。陌刀手也要重新挑選。

因爲李瑄發現臨洮軍的陌刀手披的是皮甲,而非重甲。

披重甲,持陌刀,需要更健壯者。

整個隴右七萬多士兵,肯定能挑選五百名力氣、身材合格者。

辛思廉不再多問,立刻爲李瑄挑選士卒和戰馬。

士卒挑選完畢後,李瑄回城中向皇甫惟明告辭,過湟水橋向寧塞郡挺近。

此行的佐吏只有一個典軍,一個推官,一個行軍司馬跟隨。辛思廉留在湟水城照常撫訓兵馬。

但辛思廉令他任郎將的兒子辛雲京跟隨李瑄一起。

李瑄知道辛雲京的名氣將來會蓋過辛思廉,是平定安史之亂的功臣。

辛思廉還有好幾個兒子沒成年,歷史上他們個個都有統兵才能。

另外,隴右辛氏不單單是辛思廉這一支。

辛思廉有一個侄子辛京杲在朔方從軍,也有名將之能。

湟水城到積石軍城三百里路,李瑄用五天時間到達。

現在是五月底,這一帶的麥子最多再過十天,就可以收割。李瑄要爭分奪秒。

“拜見李將軍!”

積石軍使許括,出積石軍城十里迎接。

他得知李瑄突然到來,十分驚詫。 據他所知李瑄剛到任上沒幾天。

“許將軍,去年吐蕃收割屯區麥子時,積石軍有無抵擋?”李瑄讓許括免禮後,向他詢問道。

“吐蕃每次出騎,少則五千,多則一萬,大部分雙馬而行。我積石軍只有馬匹數百,無力抵抗。”

許括頗爲無奈地向李瑄回答道。

按照軍制,積石軍官兵七千,馬一百匹。這是純步兵的防守軍城。

雖節度使又給積石軍調配數百匹馬,仍舊無濟於事。

“吐蕃就算駕馭雙馬,每次也劫掠不了多少糧食吧!”

李瑄就這一點提出疑問。

吐蕃割麥子,肯定是先捆在馬上,等回去以後,再進行脫殼。

一匹馬能馱麥的數量,能想象出來。

積石軍屯區,有近四萬畝地,現離積石軍城還有十里,就已經可以看到一望無際的麥浪。

“麥子將熟時,他們天天來此,他們佔領一片屯區時,我們根本不能靠近。他們後方應該有車隊,馬匹揹着麥子晝夜來回。”

許括李瑄向李瑄解釋道。

“七千士兵就看着吐蕃這樣白白得到糧食嗎?那今年種這麼多麥子幹嘛?”

李瑄一聽,頓時不悅。

吐蕃哪裡是搶啊!

這明明像是來回自己家一樣,怪不得這一帶被戲稱爲“吐蕃麥莊”。

最大的侮辱,莫過於此。

城中七千士兵竟還能忍得住!

“我們軍屯區四萬畝麥子,吐蕃最多搶走三分之一。他們也不太敢深入我大唐領土。”

許括小心翼翼地說道。

“很好,最少兩萬石糧食,就這樣白白拱手於人,還是敵人。”

李瑄言語中很不滿。

大唐邊軍強弓強弩,甲冑齊全。以步敵騎的戰術,早已爐火純青。

可以想象吐蕃收割大唐麥子的時候,心裡在罵着唐軍是膽小鬼。

“將軍恕罪!”

許括不敢多言。

吐蕃在鬥志不高的夏天割麥,積石軍士卒不願意拼命,他也沒辦法。

求援過周邊。但每當援兵來,吐蕃騎兵就退走。

援兵走,吐蕃騎兵又來。

唐軍割麥的時候,如果遇到吐蕃騎兵,必然會被攻擊。

“帶我去積石軍城!”

李瑄讓許括帶着大軍去積石軍,早作準備。

他們來到積石軍城前軍渡口。

積石軍城在黃河以南。

寧塞郡有黃河天險阻擋吐蕃鐵騎越過。

以前這裡有黃河大橋,最終因戰略原因,不得不將黃河首曲上的大橋拆掉。

吐蕃離開後,考慮到建立黃河大橋耗時耗力。修好後,隨時會被毀掉,所以不再修建。

倒是吐蕃所佔九曲之地的洪濟城旁修有黃河大橋洪濟橋。以便吐蕃貫通九曲與青海湖的道路。

萬一唐軍攻擊石堡城,吐蕃可以直接從九曲之地,通過洪濟橋過赤嶺(今日月山)去支援。

李瑄過橋後,吩咐士兵連夜渡河。

兩千騎兵是追擊突厥騎兵的主力,李瑄要將其藏在積石軍城中。

縱然麥子還有十來天才成熟,李瑄已提前派遣探馬,越過麥田,在邊境日夜巡視。

如果發現吐蕃騎兵,迅速回來稟告。

積石軍城以夯土築超過兩丈高,還有寬闊的護城河。不論是規模,還是佔地面積,都超過豐安軍城。

李瑄在渡河的時候,就看到城外有一塔聳立,十分顯眼。

“將軍,此爲佛塔多福寺的七級浮圖,已經建築四十餘年……”

許括向李瑄介紹多府寺和佛塔的來歷。

七層之塔,必爲佛塔。

一個邊塞軍城,竟有這種規模的佛塔寺廟,挺讓人奇怪的。

原來是武則天時代,有一名邊將因信佛而建立。

這寺廟在軍城西面,規模頗大,還可以藏兵。

李瑄入積石軍城後,已是日落黃昏時刻。

許括爲李瑄準備房屋,先休息一晚,明天再問事。

第二日,臨洮軍的兩千騎兵,一千弩兵,兩百名陌刀手,進入積石軍城中。並在城中駐紮。

清晨李瑄洗漱完畢後,親衛薛錯過來向李瑄稟告:“啓稟將軍,積石軍的士卒,好像對我們的到來怨氣頗大。”

“爲什麼會這麼認爲呢?”

他們來對付吐蕃騎兵,積石軍士卒應該高興纔對。只要打擊一次吐蕃騎兵,來年吐蕃騎兵就不敢再輕易寇邊。

“據說是主將曾對士卒許諾的話,沒有兌現,故積石軍士卒們無士氣。”

薛錯將打聽到的原因,告訴李瑄。

積石軍士卒士氣低落,是因爲主將不能公平處理賞罰之事。

以至於士兵們不敢與吐蕃騎兵拼命。

第377章 天策上將,秦王,尚書令第179章 天生神力,力託城門第9章 柳岸遇李白 賀知章第36章 皋蘭州都督府騎兵第428章 政變,渤海國滅亡第199章 城門前的重逢,萬民擁戴第440章 薩彥嶺上的不甘,回紇大可汗死第230章 二十萬騎兵的大戰第332章 定河中之戰,圍殲大食近衛軍第235章 楊玉環的白月光,突襲烏海城第453章 銅牆鐵壁,人間地獄第343章 擒大食宰相,大食元帥的選擇第21章 爲高力士“獻寶”第306章 李林甫被算計,李林甫罷相,李瑄率兵至右相府第187章 收復九曲,設立九曲郡 洮陽郡第159章 終南山上的神仙,李泌第207章 聖人失望李林甫,李林甫的危機第71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第317章 拜火教,大食進攻碎葉城第493章 哈里發之死,大食帝國滅亡第186章 連克五城,斬吐蕃大相第360章 漁陽顰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第99章 兼江南東道採訪處置使第8章 看花馬第397章 萬歲,范陽城破,安史之亂結束第219章 獲得猛士,靈溪贈梨第229章 贊普的決定,將軍難免陣前亡番外 美人離殤 (新書《我在陰間收集列祖列第472章 護駕,新一輪的鬥爭開始第52章 期望的功勳第64章 大舉進攻第254章 朝堂的爭辯,再兼三使第247章 正式成爲天水王,一掌擊碎天靈蓋第328章 更深的謀劃,曠野大戰第264章 與杜甫相遇,李隆基挑明第159章 終南山上的神仙,李泌第232章 連斬十八猛將第494章 進軍埃及地區,佈局亞非歐第297章 與“五楊”的矛盾,利益的衝突第308章 李瑄罷相,李林甫死,宿命第382章 曳落河出擊,瓜分大唐第53章 備戰第361章 兇殘叛軍,華清宮歌舞停,李隆基的惶恐第104章 身兼五使,最高養馬官第434章 九九八十一難,終會圓滿第316章 大食十萬大軍來犯,波斯王普尚第291章 科舉發榜,吐蕃大使再入長安第70章 陷陣第289章 權勢滔天 滿庫金銀珠寶第346章 李隆基觀看新大唐地圖,爲將士奏功第249章 吐蕃成爲附屬,回到長安第436章 萬國衣冠拜冕旒第29章 軍中訓練第149章 楊玉環封貴妃第40章 羅興失蹤第144章 楊釗的野望,李隆基召見第196章 大將軍無所不能,來此只爲殺人第109章 猛將南霽雲,大獲全勝番外 美人離殤 (新書《我在陰間收集列祖列第77章 升官,忠武將軍第73章 威震草原第482章 巴格達,哈里發的決心第380章 請求爲李適之封王,佔領蒲津大橋第340章 波斯詩人爲天將軍歌功頌德第398章 回紇的妥協,大唐月報第299章 安祿山的火焰跳動第81章 左千牛衛將軍,封爵第57章 甲騎衝陣第369章 聖人去哪了?行至馬嵬驛第460章 唐玄宗,種子結果,武廟第14章 權相李林甫第93章 海賊王吳令光第324章 斬將拔旗,大食遠征軍覆沒第351章 天將軍迴天街圖,與李隆基的對話第73章 威震草原第429章 設立鯨縣,吐蕃的雪崩第185章 先登之功,三日克三城第257章 李隆基爲李瑄拜相造勢,舞馬第306章 李林甫被算計,李林甫罷相,李瑄率兵至右相府第296章 天寶八載,靈溪懷孕第396章 安祿山之死第93章 海賊王吳令光第415章 除賤爲良運動開始第56章 唐軍陣形第91章 問擒拿海賊之策完結感言新書番外 美人離殤 (新書《我在陰間收集列祖列第443章 軍制改革,御駕親征第448章 東部打響,俱倫泊之戰第137章 被監察御史彈劾第13章 違制的墳墓第319章 大食轉攻爲守,你閉嘴第464章 大詩人去世,書文運動,南巡第203章 三十三萬大軍,十八名頂級猛將第106章 積石軍第483章 再至龜茲,仁厚的君主第33章 戰馬體力控制第32章 突厥寇邊第456章 回紇大敗,汗國崩塌番外 盛世華章,李瑄終
第377章 天策上將,秦王,尚書令第179章 天生神力,力託城門第9章 柳岸遇李白 賀知章第36章 皋蘭州都督府騎兵第428章 政變,渤海國滅亡第199章 城門前的重逢,萬民擁戴第440章 薩彥嶺上的不甘,回紇大可汗死第230章 二十萬騎兵的大戰第332章 定河中之戰,圍殲大食近衛軍第235章 楊玉環的白月光,突襲烏海城第453章 銅牆鐵壁,人間地獄第343章 擒大食宰相,大食元帥的選擇第21章 爲高力士“獻寶”第306章 李林甫被算計,李林甫罷相,李瑄率兵至右相府第187章 收復九曲,設立九曲郡 洮陽郡第159章 終南山上的神仙,李泌第207章 聖人失望李林甫,李林甫的危機第71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第317章 拜火教,大食進攻碎葉城第493章 哈里發之死,大食帝國滅亡第186章 連克五城,斬吐蕃大相第360章 漁陽顰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第99章 兼江南東道採訪處置使第8章 看花馬第397章 萬歲,范陽城破,安史之亂結束第219章 獲得猛士,靈溪贈梨第229章 贊普的決定,將軍難免陣前亡番外 美人離殤 (新書《我在陰間收集列祖列第472章 護駕,新一輪的鬥爭開始第52章 期望的功勳第64章 大舉進攻第254章 朝堂的爭辯,再兼三使第247章 正式成爲天水王,一掌擊碎天靈蓋第328章 更深的謀劃,曠野大戰第264章 與杜甫相遇,李隆基挑明第159章 終南山上的神仙,李泌第232章 連斬十八猛將第494章 進軍埃及地區,佈局亞非歐第297章 與“五楊”的矛盾,利益的衝突第308章 李瑄罷相,李林甫死,宿命第382章 曳落河出擊,瓜分大唐第53章 備戰第361章 兇殘叛軍,華清宮歌舞停,李隆基的惶恐第104章 身兼五使,最高養馬官第434章 九九八十一難,終會圓滿第316章 大食十萬大軍來犯,波斯王普尚第291章 科舉發榜,吐蕃大使再入長安第70章 陷陣第289章 權勢滔天 滿庫金銀珠寶第346章 李隆基觀看新大唐地圖,爲將士奏功第249章 吐蕃成爲附屬,回到長安第436章 萬國衣冠拜冕旒第29章 軍中訓練第149章 楊玉環封貴妃第40章 羅興失蹤第144章 楊釗的野望,李隆基召見第196章 大將軍無所不能,來此只爲殺人第109章 猛將南霽雲,大獲全勝番外 美人離殤 (新書《我在陰間收集列祖列第77章 升官,忠武將軍第73章 威震草原第482章 巴格達,哈里發的決心第380章 請求爲李適之封王,佔領蒲津大橋第340章 波斯詩人爲天將軍歌功頌德第398章 回紇的妥協,大唐月報第299章 安祿山的火焰跳動第81章 左千牛衛將軍,封爵第57章 甲騎衝陣第369章 聖人去哪了?行至馬嵬驛第460章 唐玄宗,種子結果,武廟第14章 權相李林甫第93章 海賊王吳令光第324章 斬將拔旗,大食遠征軍覆沒第351章 天將軍迴天街圖,與李隆基的對話第73章 威震草原第429章 設立鯨縣,吐蕃的雪崩第185章 先登之功,三日克三城第257章 李隆基爲李瑄拜相造勢,舞馬第306章 李林甫被算計,李林甫罷相,李瑄率兵至右相府第296章 天寶八載,靈溪懷孕第396章 安祿山之死第93章 海賊王吳令光第415章 除賤爲良運動開始第56章 唐軍陣形第91章 問擒拿海賊之策完結感言新書番外 美人離殤 (新書《我在陰間收集列祖列第443章 軍制改革,御駕親征第448章 東部打響,俱倫泊之戰第137章 被監察御史彈劾第13章 違制的墳墓第319章 大食轉攻爲守,你閉嘴第464章 大詩人去世,書文運動,南巡第203章 三十三萬大軍,十八名頂級猛將第106章 積石軍第483章 再至龜茲,仁厚的君主第33章 戰馬體力控制第32章 突厥寇邊第456章 回紇大敗,汗國崩塌番外 盛世華章,李瑄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