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期望的功勳

第52章 期望的功勳

七月十八日清晨,王忠嗣召集朔方軍諸將、節制的都督,前往節度使府。

而已經到達回樂城的回紇、葛邏祿等部,由王忠嗣私下會見,不參於大唐軍務。

去年和大唐聯合的拔悉密部未至回樂。

拔悉密是突厥部落,去年的時候在鬱督軍山西部一帶,建立汗國,其首領爲頡跌伊施可汗。

那時,回紇和葛邏祿的酋長,被推薦爲左右葉護,實際上不買拔悉密的賬。

而拔悉密也開始不尊大唐號令。

大唐許諾突騎施舊地分給葛邏祿一些,也會幫助葛邏祿,打敗莫賀達幹。

又承諾回紇可建立汗國,盡擁匈奴故地。

兩國的任務,就是攻破拔悉密。

同時,陳兵威脅突厥可汗烏蘇米施的牙帳。

歷史已經改變,李瑄一直覺得明年纔是最好的時機。

因爲突厥烏蘇米施可汗會先和拔悉密頡跌伊施可汗火併一波。

突厥會變得更殘廢。

現在面對大唐、回紇、葛邏祿的聯合。拔悉密和突厥王庭必然會同仇敵愾。

終究是引起蝴蝶效應,讓李林甫影響李隆基的意志。

“諸位將軍,我們奉行聖人之命,基本的戰略,都已經制訂。回紇和葛邏祿,會聯合起來攻打拔悉密,我軍要像去年滅亡突厥右廂一樣,先擊破突厥左廂……”

“諸位有什麼建議嗎?本帥拋磚引玉,希望得出更好的戰略。”

在制訂完戰略目標後,王忠嗣向諸將問道。

“稟王帥,應該由回紇和葛邏祿率先對突厥發起攻擊,我軍纔可趁勢而上。在突厥混亂之下,我軍能以最小的代價獲勝。”

西受降城使向王忠嗣說道。

“這一點,本帥會與兩部酋長說清楚。”

王忠嗣點頭。滅掉突厥,回紇得利最大,理當他們先出手,吸引突厥左廂諸部的目光。

只要突厥左廂無法匯聚在一起,唐軍就可以犁庭掃穴之勢,一路橫推。

“回紇有控弦之士十萬,末將擔憂回紇因此做大。將來如突厥一樣,成爲邊患。”

振武軍使郭子儀起身說道。

他的擔憂不無道理,諸將都頻頻點頭。

李瑄趁機看向郭子儀。

四十歲出頭的郭子儀,曾是武狀元出身。

但由於常在邊疆,受盡苦寒,他有些與同齡人不同的滄桑感,他的鬍鬚和頭髮,已經有染銀色。

但從他銳利的目光,中氣十足的聲音,能看出他壯心不已,渴望軍功。

“回紇力量不足以稱霸,即便徹底統一草原,那也是十幾年後的事情。草原部落雖慕強而不慕德,但只要大唐興盛,回紇就不敢輕舉妄動。”

“兵事謀定而後動,現在我們謀的是突厥。至於其他,諸位不要多想。”

王忠嗣從來就不贊成傾國之力,去征伐整個草原。

如果某個部落強大,就興師動衆去覆滅,大唐不僅會失去威望,還會被窮兵黷武拖垮。

以國力震懾草原,才能讓北方安定。

王忠嗣想一直維護國家的強大,但殊不知堡壘往往從內部被攻破。

“李將軍,你覺得如何?”

王忠嗣見衆人不說話,突然問李瑄。

衆將也看着這位年輕的面孔,李瑄的事蹟,他們已經聽說。 雖然有才華,可飛馬射纓。但主將們是不服的。

因爲李瑄的戰功,不足以節制豐安軍。

但這也大唐的制度。

有些人一出生,就可以憑藉父祖,門蔭入仕。

有些人十年寒窗,年年科舉,皓首窮經,一生難以及第。

好在這次戰鬥李瑄敢應爲先鋒,讓諸將另眼先看。

前鋒軍隊,一個不慎就會被包圍,若主力來不及支援,必將飲恨。

“末將與王帥的想法一致,先橫掃突厥左廂諸部,再與回紇、葛邏祿等聯合,一舉攻破突厥牙帳,去年聖人多次派使者,令突厥烏蘇米施可汗投降大唐,但他不應允,這是忤逆聖人之意。依末將之見,我唐軍應如蘇定方擒賀魯一樣,生擒烏蘇米施可汗,以威懾草原。讓草原諸部知道,我大唐有能力雖遠必誅。這樣,將來他們一定不敢覬覦大唐。”

王忠嗣英明睿智,制定上等戰略,再加上去年剛剿滅突厥右廂,他哪有資格去質疑王忠嗣?

他只會用心思考、學習,將其記錄下來。

雖如此,但不妨礙李瑄向王忠嗣表達心志。

如有機會,他會請命王忠嗣,去突襲烏蘇米施可汗的牙帳,他期望得到輝煌的功勳。

“如果第一步完成,再觀測有無這樣的機會,想立下衛青、霍去病的功績,天時利地人和,缺一不可。”

在草原作戰,戰機沒那麼好捕捉。

王忠嗣還要考慮各部調配和後勤問題。

將領、士卒們的勇氣、毅力,也是重要因素。

他們即將萬里出征,到達鬱督軍山時,不知多少士兵會掉隊。

如果可以,王忠嗣也希望唐軍能生擒突厥烏蘇米施可汗,或者拔悉密頡跌伊施可汗。

震懾草原!

確定戰略目標,諸將一番商議後,朔方軍六萬四千七百人,出兵五萬。

登記在冊的馬一萬四千三百匹,全部出動。

其中還有數千匹非登記在冊的馬,如豐安軍多出的馬匹,以及其他軍的許多私人馬匹。

胡人從軍大唐,都自帶戰馬。這屬於他們的私人財產。

其中,豐安軍出兵六千。

直屬於大唐的諸胡都督,徵集族人,動員輕騎一萬。

去年投降歸附的突厥右廂諸部,動員輕騎一萬。

總的下來,唐軍出出兵三萬多騎,三萬多步兵。

朔方、九原、靈武、雲中等十餘郡太守、別駕,組織超過二十萬民夫,爲出塞士兵,運輸糧草輜重。

在沒有確定最終戰略前,糧路不能中斷。

只有在遇到敵人,或者完成某一目標的時候,士兵們纔可攜帶乾糧,輕裝疾進。

從八月中旬開始,正式發起戰鬥。

唐軍兵分兩路,一路出陰山,以振武軍、中受降城、安北都護府、東受降城、西受降城、一萬直屬突厥騎兵爲主。王忠嗣親自坐鎮。

一路從靈武鳴沙渡過黃河,沿着賀蘭山西,一路北上,攻咄陸部、阿波達幹部、喀喇部、餘勒都思等部。

以豐安軍爲前鋒,定遠軍、本部經略軍爲主力,以皋蘭州等都督府騎兵爲翼。

朔方節度副使張齊丘指揮。

屆時在渾義河一帶與王忠嗣會師,然後向西北深入威逼。

以唐軍的戰鬥力,加上回紇、葛邏祿,呈犄角之勢,分別從東西南北,四面合圍。

第9章 柳岸遇李白 賀知章第345章 新的格局,暴富,唐軍撤回安西第295章 岳父獻魚腸劍第196章 大將軍無所不能,來此只爲殺人第11章 押官薛錯番外 盛世華章,李瑄終第130章 慕容家族第96章 五百金 兩美女的賄賂第260章 與裴靈溪遊東市,定情信物第69章 李光弼夜見程圭第340章 波斯詩人爲天將軍歌功頌德第454章 大將喋血,第二次白亭海之戰第267章 拜相,吏部尚書,修國史,紫金光祿大夫第389章 收復范陽 漁陽,平盧歸唐,大決戰第427章 涑沫江之戰大勝,渤海大將投誠第4章 華山金礦第155章 杖殺羅希奭,驅逐王鉷,裴寬拜相第1章 軍功入相第412章 登基大典,變革的時代,李隆基與李適之第478章 第一次巡視天下結束,回到長安第498章 西征結束,建立六大都護府,未來的女皇第376章 不同的朱雀街遊行,與李隆基論開元宰相第205章 你想圖謀天下,恢復隋室?第50章 獲得寶馬第142章 整飭涼州城,河西第一城第480章 乾元十載的約定,準備西征第191章 回到湟水城,李白寄來詩歌第141章 吐蕃向大唐上貢 求和第317章 拜火教,大食進攻碎葉城第243章 大唐的地圖,李林甫入道第106章 積石軍第258章 爭鬥來臨,楊釗的效忠第252章 與聖人論國事,出將入相第34章 神勇第491章 兵敗如山倒,大食帝國的末日第359章 十月,天水王“大病”第57章 甲騎衝陣第309章 算計高仙芝,西域之路第135章 萬騎圍堵,斬將拔旗第163章 李世民的真假元帥戰術,陌刀軍完成第497章 大洲大洋,羅馬帝國和親第301章 天寶九載,重要的抉擇第61章 前鋒第458章 北巡,祭天,瀚海都護府,草原都護府第60章 峽口第196章 大將軍無所不能,來此只爲殺人第431章 雪域大都護府,天下諸國拜長安第14章 權相李林甫第272章 否定李林甫,朝堂之上的辯論第455章 火藥的威力,一聲破敵第300章 火樹銀花,楊玉環心中的花火第20章 皇帝問策第335章 天將軍的戰場之威,敗局已定第248章 金盃同汝飲,白刃不相饒第67章 上架感言第475章 金陵,再見李白第493章 哈里發之死,大食帝國滅亡第151章 野獸襲擊李隆基第93章 海賊王吳令光第137章 被監察御史彈劾第254章 朝堂的爭辯,再兼三使第186章 連克五城,斬吐蕃大相第406章 吐蕃中計,大潰敗第64章 大舉進攻第216章 李林甫爲李瑄抄錄《出師表》第399章 李隆基得知平定叛亂,二十四都督府第221章 安祿山蠢蠢欲動,豪強的乞降番外 李瑄墓第351章 天將軍迴天街圖,與李隆基的對話第314章 葛邏祿葉護,天山狩獵第169章 狂風沙漠,白亭海之戰第20章 皇帝問策第130章 慕容家族第53章 備戰第368章 九層城闕煙塵生,千乘萬騎西南行番外 美人離殤 (新書《我在陰間收集列祖列第438章 真理問世第177章 牀弩的威力,雞心谷的血戰第25章 渭水離別番外 盛世華章,李瑄終第401章 李瑄的時代第343章 擒大食宰相,大食元帥的選擇第180章 樹敦城破,謀劃九曲第131章 突襲青海東部第379章 任命六部九寺五監官吏,斬楊國忠 五楊第428章 政變,渤海國滅亡第416章 天子巡狩,大醫第114章 幕府班底第251章 尺帶珠丹俯首,李瑄向李隆基請求第190章 授上柱國,封楚國公,兼河西 隴右採第442章 葉護太子的決定,草原變成都護府第229章 贊普的決定,將軍難免陣前亡第462章 與王維,最後的王維第40章 羅興失蹤第93章 海賊王吳令光第131章 突襲青海東部第200章 李林甫權勢再減,太原城外的太子奴第274章 李林甫送侄女,楊玉環的失落番外 美人離殤 (新書《我在陰間收集列祖列第130章 慕容家族
第9章 柳岸遇李白 賀知章第345章 新的格局,暴富,唐軍撤回安西第295章 岳父獻魚腸劍第196章 大將軍無所不能,來此只爲殺人第11章 押官薛錯番外 盛世華章,李瑄終第130章 慕容家族第96章 五百金 兩美女的賄賂第260章 與裴靈溪遊東市,定情信物第69章 李光弼夜見程圭第340章 波斯詩人爲天將軍歌功頌德第454章 大將喋血,第二次白亭海之戰第267章 拜相,吏部尚書,修國史,紫金光祿大夫第389章 收復范陽 漁陽,平盧歸唐,大決戰第427章 涑沫江之戰大勝,渤海大將投誠第4章 華山金礦第155章 杖殺羅希奭,驅逐王鉷,裴寬拜相第1章 軍功入相第412章 登基大典,變革的時代,李隆基與李適之第478章 第一次巡視天下結束,回到長安第498章 西征結束,建立六大都護府,未來的女皇第376章 不同的朱雀街遊行,與李隆基論開元宰相第205章 你想圖謀天下,恢復隋室?第50章 獲得寶馬第142章 整飭涼州城,河西第一城第480章 乾元十載的約定,準備西征第191章 回到湟水城,李白寄來詩歌第141章 吐蕃向大唐上貢 求和第317章 拜火教,大食進攻碎葉城第243章 大唐的地圖,李林甫入道第106章 積石軍第258章 爭鬥來臨,楊釗的效忠第252章 與聖人論國事,出將入相第34章 神勇第491章 兵敗如山倒,大食帝國的末日第359章 十月,天水王“大病”第57章 甲騎衝陣第309章 算計高仙芝,西域之路第135章 萬騎圍堵,斬將拔旗第163章 李世民的真假元帥戰術,陌刀軍完成第497章 大洲大洋,羅馬帝國和親第301章 天寶九載,重要的抉擇第61章 前鋒第458章 北巡,祭天,瀚海都護府,草原都護府第60章 峽口第196章 大將軍無所不能,來此只爲殺人第431章 雪域大都護府,天下諸國拜長安第14章 權相李林甫第272章 否定李林甫,朝堂之上的辯論第455章 火藥的威力,一聲破敵第300章 火樹銀花,楊玉環心中的花火第20章 皇帝問策第335章 天將軍的戰場之威,敗局已定第248章 金盃同汝飲,白刃不相饒第67章 上架感言第475章 金陵,再見李白第493章 哈里發之死,大食帝國滅亡第151章 野獸襲擊李隆基第93章 海賊王吳令光第137章 被監察御史彈劾第254章 朝堂的爭辯,再兼三使第186章 連克五城,斬吐蕃大相第406章 吐蕃中計,大潰敗第64章 大舉進攻第216章 李林甫爲李瑄抄錄《出師表》第399章 李隆基得知平定叛亂,二十四都督府第221章 安祿山蠢蠢欲動,豪強的乞降番外 李瑄墓第351章 天將軍迴天街圖,與李隆基的對話第314章 葛邏祿葉護,天山狩獵第169章 狂風沙漠,白亭海之戰第20章 皇帝問策第130章 慕容家族第53章 備戰第368章 九層城闕煙塵生,千乘萬騎西南行番外 美人離殤 (新書《我在陰間收集列祖列第438章 真理問世第177章 牀弩的威力,雞心谷的血戰第25章 渭水離別番外 盛世華章,李瑄終第401章 李瑄的時代第343章 擒大食宰相,大食元帥的選擇第180章 樹敦城破,謀劃九曲第131章 突襲青海東部第379章 任命六部九寺五監官吏,斬楊國忠 五楊第428章 政變,渤海國滅亡第416章 天子巡狩,大醫第114章 幕府班底第251章 尺帶珠丹俯首,李瑄向李隆基請求第190章 授上柱國,封楚國公,兼河西 隴右採第442章 葉護太子的決定,草原變成都護府第229章 贊普的決定,將軍難免陣前亡第462章 與王維,最後的王維第40章 羅興失蹤第93章 海賊王吳令光第131章 突襲青海東部第200章 李林甫權勢再減,太原城外的太子奴第274章 李林甫送侄女,楊玉環的失落番外 美人離殤 (新書《我在陰間收集列祖列第130章 慕容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