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兼江南東道採訪處置使

第99章 兼江南東道採訪處置使

李林甫驚呆。

他本以爲李瑄是讓一個採訪處置使過去。李瑄配合採訪處置使,對付豪強。

沒想到李瑄野心這麼大,想以十七歲之齡,領天下重職。

這和武職不同。

一般只有非常賢明、威望高的上郡太守,才能領之。

以千牛衛將軍,兼採訪處置使,難道以後想當宰相嗎?

“雖海賊吳令光名不副實,然設計誘敵,出海遠航,爲國除害,終有大功!朕准許左相的請求!”

李隆基背過身,凝眉考慮良久後,同意李適之的請求。

他知道此案能牽連衆多豪強,李瑄爲國家不惜得罪豪強,真忠心也!

即便李瑄兼任江南東道採訪處置使,也只是暫時的官職。

等回京去邊塞後,還要卸任。

在李隆基的心中,李瑄是敢得罪任何人,對他忠心耿耿的臣子。

李林甫有這樣的品質,所以李隆基能容忍其過錯,屢屢重用。

“右相,左相,立刻下詔令左千牛衛將軍李瑄領江南東道採訪處置使,給予罷免一郡太守之權,一切此案之事皆自行處理,先行後奏。一日之內,文書出長安,六百里加急送往臨海郡。”

李隆基緊接着下達詔令。

“遵旨!”

左右相一起拱手。

李林甫心中萬分提防,難道李瑄真能爲聖人做任何事情,不怕得罪任何人?

亦或者有其他目的!

“父相子將,只要老夫耐下心,你父子遲早會被猜忌。”

李林甫在心中如是想到。他不能再衝動,要靜靜等待!

李瑄兼任採訪處置使的消息傳出,長安又掀起波浪。

將任文職,任誰都能看出年紀尚小的李瑄有入相的潛力。

當然,士人們認爲李瑄在政治上威望太淺,最起碼也得十幾年後,才能坐到他父親的位置。

一朝天子一朝臣,到時候時局如何,還真不好說!

……

江南,臨海郡。

暮春三月,蝶舞鶯啼。

隨着李瑄駐紮在明溪鎮的時間越長,臨海的豪強、官吏,越是提心吊膽。

千牛衛可是禁軍。

有智之士,已預料到朝廷會有大動作。

不單單是臨海郡,餘姚郡也惴惴不安。

整個江南東道,也將目光投在這裡。

久等以後,長安的使者終於到來。

李瑄如願以償,得到採訪處置使這個使職。

接下來,他就有權力去整治地方官吏,去對付豪強。

切入口很清晰,還是以吳令光海賊事件,拿下地方官吏,牽連豪強。

當天下午,李瑄就下令大軍開拔,前往臨海城。

李氏在李瑄的幫助下,帶着孩子回到海遊鄉。孫六又重新下葬在海遊鄉的孫氏祖墳。

他又給李氏一些錢財,足矣將兩個孩子撫養成人。

千牛衛動,牽動臨海官吏、豪強的神經。

得知千牛衛向臨海城來,黃望衡臉色一白,他似乎已經預料到什麼。

又過一日,大軍順着樂安溪,來到臨海城西門外十里。

“請問將軍駕臨臨海城何事?”

臨海別駕騎馬趕來向李瑄詢問。

“江南東道採訪處置使不能入城嗎?”

李瑄憋了這麼久,等得就是這一刻。

“不知使君何在?”

臨海別駕一驚,竟然有新任採訪使了,他們沒收到這個消息。

“正是在下!”

李瑄說着,讓羅興將詔書遞給臨海別駕。

還沒接過詔書,臨海別駕背部一瞬間涼了。

李瑄未及冠,就兼採訪處置使,歷史上從未有過這樣的事情。

黃望衡在李瑄面前連連碰壁,如果是真的,他們這些人絕對沒有好果子吃。

顫顫巍巍地伸手接過詔書,看到上面的信息後,臨海別駕額頭上生起密密麻麻的冷汗。

不單單是採訪處置使那麼簡單,聖人還給李瑄先行後奏的特權。

“沒有什麼疑問吧?”

李瑄問臨海別駕。

“沒……沒……”

臨海別駕下意識地搖頭。

“令臨海郡所有郡兵,到西城外集結。”李瑄下達他成爲採訪處置使後第一個命令。

“是……”

臨海別駕失魂落魄地應道。

禁軍的威懾力還是很大的,地方上,特別是距離長安千里之外的地方,並不清楚千牛衛華而不實。

“什麼?李瑄被任命爲採訪處置使,還被加有特權?”

黃望衡身體一軟,要不是佐吏手快扶着,他肯定癱在地上。

“太守,李瑄令郡兵出城,該當如何?”

臨海別駕不顧黃望衡的驚慌,想要對策。

“你照做吧!”

黃望衡留下這句話後,轉身進入太守府。

臨海郡共一千負責治安的郡兵,他們被叫到臨海城西門集合。

郡兵中許多頭目是豪強的親戚,如果是平時,他們肯定抱怨。

現千軍萬馬向臨海城趕來,誰也不敢多說一句。 臨海城內大大小小的官吏,都來迎接李瑄。

李瑄騎在火龍馬上,目視這些官吏,眉頭一皺,策馬而前:“爲何沒有看到臨海太守?”

“回將軍,太守讓我們先來,他隨後就至!”

臨海長史向李瑄回道。

“本將在十里外已經通知城內,竟讓本將在此等他,去叫他出來!”

李瑄呵斥一聲。

“是!”

臨海長史應一聲後,立即回城。

“啊……”

不一會兒,臨海長史跌跌撞撞地跑出來,大呼:“不好了,太守上吊自盡,已無氣息!”

臨海的官吏們皆驚,剛纔還好好的,一回頭就上吊,這讓他們陣腳大亂。

儘管都知道黃望衡可能難逃一劫,卻不曾想他如此乾脆。

“將黃望衡屍體擡出來!”

李瑄眼眸微變。

在賄賂李瑄失敗後,黃望衡已成絕路,再加上李瑄兼任採訪處置使,他不想再被李瑄羞辱。

不知是真情還是假意,在千牛衛將黃望衡屍體擡出來時,許多官吏嚎啕大哭,像哭自己親爹一樣。

他們嘴裡唸叨着黃望衡生前多麼愛民,多麼的勞心勞累。

“黃望衡畏罪自殺,豈是哭泣的時候?”李瑄斥責爲黃望衡哭泣的官吏。

“公有過失,罪不至死。”

許多官吏還是痛哭流涕。

李瑄一聽,頓時不再多言。

哭!

看你們在這城外能哭多久。

一羣官吏圍着黃望衡的屍體,從泣不成聲,到斷斷續續的哼聲,又到小聲抽泣,最後大眼瞪小眼地看着彼此。

千牛衛上萬士兵在這裡看着他們表演。

“傳臨海郡、餘姚郡所有縣令、尉、丞,包括餘姚郡太守、長史、別駕、諸佐吏,五日後至臨海城議事。”

李瑄見這些人再也哭不出來,下達命令。

“郡兵駐紮在城外,不得入臨海城。城中四門,皆由千牛衛把守。”

李瑄又下達一個命令。

郡兵們雖不滿,但連鐵甲都沒有幾套的郡兵,掀不起什麼浪花來。

很快,千牛衛就接手臨海城的防務。

臨海城是豪強最多的地方。

當然,豪強自然不會自稱爲豪強,他們都稱自己爲望族。

畢竟豪強大多是退休官員,告老還鄉後,其後代衍生的勢力。

如果祖上名望厚重,又不欺鄰霸市,後代再出幾個進士、文人,幾代後會發展成士族。

他們不知道李瑄葫蘆裡賣得什麼藥,聚起來思考對策。

特別是錢氏,錢庸一直在李瑄手中,但他們沒資格過問。

他們樂觀的認爲,既然黃望衡已死,事情就算了解。

即便李瑄再尊貴、權勢再大,終究是個毛頭小子。

五天時間,轉瞬即過。

李瑄免去黃望衡的官職,以平民制下葬。

倒不是李瑄氣量小,黃望衡的罪行太大,使許多百姓流離失所,家破人亡。

以平民葬,符合制度。

而且一旦落實最終罪責,還會牽連其家人。

太守府成爲李瑄的辦事地,議堂中,兩郡官吏到齊。

“拜見將軍!”

唐代下級見上級,都會稱呼上級的最高職事官,而不是使職。

哪怕散官級別比職事官高,也會稱呼職事官。如果同時兼任文職事官和武職事官,可以稱呼文職事官的官職。

武將稱文,更顯高雅。

李瑄沒有文職事官,只有文散官,所以官吏們依舊稱李瑄爲將軍。

“高太守,伱沒資格坐在這裡!”

李瑄落座後,單刀直入將矛頭對準餘姚太守高瑋。

與黃望衡一丘之貉,以爲他沒去餘姚,就不知道那裡的情況嗎?

“將軍什麼意思?我是朝廷任命的餘姚郡太守,餘姚郡四萬兩千戶,我與將軍同秩,爲何不可坐?”

高瑋不服氣道。連縣尉都能坐,這不是針對他嗎?

唐初時,州郡三萬戶,纔可被稱爲上州。

但開元十八年有敕令:太平已久,戶口日殷,四萬以上爲上州(郡),從三品;兩萬五千戶以上爲中州(郡),正四品上;不滿兩萬戶爲下州(郡),正四品下。

“因爲你已經不是餘姚郡太守!”

李瑄笑一聲。

千牛衛上前,摘掉高瑋的帽子,取走他的魚符。

黃望衡掌握的臨海郡,天寶元年統計有有良家戶口八萬三千餘戶,不照樣畏罪而死。

“爲何無緣無故免我官職!”

高瑋大聲喊道。

“汝縱容海盜,與豪強勾結,兼併良家百姓土地。這理由夠了嗎?”

李瑄說完,高瑋啞口無言。

自黃望衡死,他就有一種兔死狐悲之感。

李瑄一揮手,千牛衛將高瑋先帶下去。

在場的官吏,無不凜然。

第103章 對吐蕃的戰略第2章 靈翠樓第298章 上元節,翠微亭觀燈火第449章 天可汗將死於草原第476章 過古代君王,李白的手稿第13章 違制的墳墓第237章 吐蕃首席大相死,再斬元帥第72章 心在動第402章 劍履上殿,質問李隆基第369章 聖人去哪了?行至馬嵬驛第496章 羅馬帝國的妥協,耶路撒冷第286章 彈劾李瑄,堂兄犯法番外 盛世華章,李瑄終第38章 李林甫的人第131章 突襲青海東部第405章 蜀地求援,吐蕃進攻柏海郡第284章 李瑄納妾,裴靈溪的感動第356章 安祿山的哭泣,鼓角聲前奏,天寶十四載第20章 皇帝問策第122章 虛虛實實,不堪其擾第113章 組建四萬匹戰馬的臨洮軍第33章 戰馬體力控制第487章 廢除波斯王,接管木鹿城第425章 除賤爲良結束,大唐的人口第213章 與楊玉環的秘密,守護貴妃第486章 對天可汗的崇拜第489章 哈馬丹之戰開始,神機營出動第357章 最後的準備,佈置兵馬第154章 除去李林甫爪牙第88章 李林甫卸任吏部尚書第396章 安祿山之死第69章 李光弼夜見程圭第71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第16章 皇帝召見第482章 巴格達,哈里發的決心第179章 天生神力,力託城門第70章 陷陣第316章 大食十萬大軍來犯,波斯王普尚第108章 麥田中的伏擊,陌刀之戰第268章 常平新法,天寶變革第202章 王忠嗣贈李瑄兩石漆弓,牆倒衆人推第118章 獻給李帥金字告身第95章 劫過倭國商船的海賊第27章 豐安軍城第419章 漢尼拔之刃,蘋果種子,夾擊大食第488章 羅馬帝國的危機,最終之戰第413章 追諡,封后,立太子,拜相,改制秘書監 天策府,都錦衣衛第109章 猛將南霽雲,大獲全勝第470章 平原如高山,宣澤鄉(新年快樂!)第357章 最後的準備,佈置兵馬第165章 背刺,羽林千戶所第265章 攜千牛衛巡查河東,廖崢嶸的疑問第234章 吐蕃在等雪,長安的歌謠第286章 彈劾李瑄,堂兄犯法第338章 總督之死,大唐的河中,李瑄西征第242章 建立神策軍,追封李瑄祖父爲王第479章 使者回京,定鼎大勢的一戰第288章 處置李林甫的兩個兒子第423章 河北河南光復,中原大地的耕種實力第302章 楊玉環的櫻桃饆饠,安祿山封王,蝶戀花,最後的法令第246章 刺客,水調歌頭的創作第34章 神勇第439章 八大都護府,九品十八階第22章 寧遠將軍第345章 新的格局,暴富,唐軍撤回安西第101章 使我宰天下,亦如今日第51章 火雲番外 乾元三十載第177章 牀弩的威力,雞心谷的血戰第488章 羅馬帝國的危機,最終之戰第271章 誰是首席宰相?楊玉環的助攻第225章 朔方的老部下,小兒渾瑊第84章 長離第39章 王忠嗣第489章 哈馬丹之戰開始,神機營出動第192章 段秀實密會蘇毗王,吐蕃贊普御駕親第205章 你想圖謀天下,恢復隋室?第386章 親至潼關,李泌獻策第236章 吐谷渾倒戈,吐蕃贊普南逃第93章 海賊王吳令光第155章 杖殺羅希奭,驅逐王鉷,裴寬拜相第375章 與李隆基同龍輦入長安第17章 楊玉環第287章 兵卒包圍平康坊第329章 大將戰死,怛羅斯之戰勝利第248章 金盃同汝飲,白刃不相饒第293章 天將軍第137章 被監察御史彈劾第70章 陷陣第462章 與王維,最後的王維第51章 火雲第50章 獲得寶馬第289章 權勢滔天 滿庫金銀珠寶第183章 九曲之戰開啓,南霽雲假冒敵軍衝陣第331章 進軍兩河,經略軍 長城軍出動第100章 大誅朝廷命官第134章 化爲鬼魂,陣前結草第457章 大可汗被擒,單于城破,君臨聖山第475章 金陵,再見李白第19章 箭術與馬戰
第103章 對吐蕃的戰略第2章 靈翠樓第298章 上元節,翠微亭觀燈火第449章 天可汗將死於草原第476章 過古代君王,李白的手稿第13章 違制的墳墓第237章 吐蕃首席大相死,再斬元帥第72章 心在動第402章 劍履上殿,質問李隆基第369章 聖人去哪了?行至馬嵬驛第496章 羅馬帝國的妥協,耶路撒冷第286章 彈劾李瑄,堂兄犯法番外 盛世華章,李瑄終第38章 李林甫的人第131章 突襲青海東部第405章 蜀地求援,吐蕃進攻柏海郡第284章 李瑄納妾,裴靈溪的感動第356章 安祿山的哭泣,鼓角聲前奏,天寶十四載第20章 皇帝問策第122章 虛虛實實,不堪其擾第113章 組建四萬匹戰馬的臨洮軍第33章 戰馬體力控制第487章 廢除波斯王,接管木鹿城第425章 除賤爲良結束,大唐的人口第213章 與楊玉環的秘密,守護貴妃第486章 對天可汗的崇拜第489章 哈馬丹之戰開始,神機營出動第357章 最後的準備,佈置兵馬第154章 除去李林甫爪牙第88章 李林甫卸任吏部尚書第396章 安祿山之死第69章 李光弼夜見程圭第71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第16章 皇帝召見第482章 巴格達,哈里發的決心第179章 天生神力,力託城門第70章 陷陣第316章 大食十萬大軍來犯,波斯王普尚第108章 麥田中的伏擊,陌刀之戰第268章 常平新法,天寶變革第202章 王忠嗣贈李瑄兩石漆弓,牆倒衆人推第118章 獻給李帥金字告身第95章 劫過倭國商船的海賊第27章 豐安軍城第419章 漢尼拔之刃,蘋果種子,夾擊大食第488章 羅馬帝國的危機,最終之戰第413章 追諡,封后,立太子,拜相,改制秘書監 天策府,都錦衣衛第109章 猛將南霽雲,大獲全勝第470章 平原如高山,宣澤鄉(新年快樂!)第357章 最後的準備,佈置兵馬第165章 背刺,羽林千戶所第265章 攜千牛衛巡查河東,廖崢嶸的疑問第234章 吐蕃在等雪,長安的歌謠第286章 彈劾李瑄,堂兄犯法第338章 總督之死,大唐的河中,李瑄西征第242章 建立神策軍,追封李瑄祖父爲王第479章 使者回京,定鼎大勢的一戰第288章 處置李林甫的兩個兒子第423章 河北河南光復,中原大地的耕種實力第302章 楊玉環的櫻桃饆饠,安祿山封王,蝶戀花,最後的法令第246章 刺客,水調歌頭的創作第34章 神勇第439章 八大都護府,九品十八階第22章 寧遠將軍第345章 新的格局,暴富,唐軍撤回安西第101章 使我宰天下,亦如今日第51章 火雲番外 乾元三十載第177章 牀弩的威力,雞心谷的血戰第488章 羅馬帝國的危機,最終之戰第271章 誰是首席宰相?楊玉環的助攻第225章 朔方的老部下,小兒渾瑊第84章 長離第39章 王忠嗣第489章 哈馬丹之戰開始,神機營出動第192章 段秀實密會蘇毗王,吐蕃贊普御駕親第205章 你想圖謀天下,恢復隋室?第386章 親至潼關,李泌獻策第236章 吐谷渾倒戈,吐蕃贊普南逃第93章 海賊王吳令光第155章 杖殺羅希奭,驅逐王鉷,裴寬拜相第375章 與李隆基同龍輦入長安第17章 楊玉環第287章 兵卒包圍平康坊第329章 大將戰死,怛羅斯之戰勝利第248章 金盃同汝飲,白刃不相饒第293章 天將軍第137章 被監察御史彈劾第70章 陷陣第462章 與王維,最後的王維第51章 火雲第50章 獲得寶馬第289章 權勢滔天 滿庫金銀珠寶第183章 九曲之戰開啓,南霽雲假冒敵軍衝陣第331章 進軍兩河,經略軍 長城軍出動第100章 大誅朝廷命官第134章 化爲鬼魂,陣前結草第457章 大可汗被擒,單于城破,君臨聖山第475章 金陵,再見李白第19章 箭術與馬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