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備戰

第53章 備戰

“七郎,聽說你最近得一匹寶馬。”

會議結束後,王忠嗣將李瑄留下。

風聲傳得很快,李瑄每日都牽着馬出城,回樂城中的士兵和官吏皆見。

“僥倖在馬市中得良馬,像是一匹與良家雜交後的野馬,現已被我馴服。若王帥愛馬,我可以贈給王帥。”

李瑄知道王忠嗣不可能要他的寶馬。

“七郎啊七郎!寶馬良駒,應在猛將手中。我哪能奪人所愛!”

王忠嗣知道李瑄不是真心的,故而笑罵。

自成爲主帥後,他不能再如一個猛將一樣,衝鋒陷陣。

此次他率軍從陰山出,向西橫掃。是主帥必須要坐鎮,統領大局的方向。

而張齊丘從鳴沙渡過黃河,沿賀蘭山行軍,更像是一支偏師。

突厥左廂中,大部落有數十個,分佈在賀蘭山以西、狼山東北、渾義河(今翁金河)沿岸、鬱督軍山(今杭愛山)周邊,還有居延海、獨樂河(今圖拉河)、仙娥河(今色楞格河)、嗢昆水(今鄂爾渾河)、延特勒泊(今庫蘇古爾湖)等周邊。

其中有一些部落,還有一些小部落,唐軍不可能損耗國力、兵力去尋找。

將突厥左廂主力擊破,王庭覆滅,剩下中小部落,就會如無根之木,無源之水。

“那末將就騎上寶馬,爲國建功。如果有機會進攻突厥牙帳,王帥一定要想起我。我有飛騎入刀矛之林的勇氣,還有攜猛士擒拿可汗的志向。”

李瑄微微一笑,對王忠嗣說道。

“我年輕之事,也與你一樣,好戰呈匹夫之勇,想效霍去病故事。可你比我那時候還年輕,我知道無法阻止伱。你要審時度勢,量力而行。”

王忠嗣看到李瑄,想起當年的自己,躍馬揚刀,冒矢衝入萬衆之中。

他知道將領的勇敢,能激起士卒的勇氣。

主將衝鋒不退,士兵皆不懼死,往往能立下耀眼的功績。

但缺點很明顯。一旦主將死於陣中,那大軍有崩潰的風險。

王忠嗣還是希望李瑄能剋制住。

“末將一定謹記王帥的教誨。”

王忠嗣的父親就是戰死的,在這方面,李瑄不想多談。

“事實上,這次戰鬥並非良機。拔悉密可汗新立汗國,慾望膨脹。若能等個兩三年,他與突厥可汗必有一戰。屆時我大唐可收漁翁之利。但聖人的意志已至,我不久前上書,卻無法更改。”王忠嗣嘆息一聲。

“面對日暮窮途的突厥,有回紇和葛邏祿相助,我大唐不會損失太多。特別是回紇,他們爲建立汗國,定傾盡全力。”

李瑄安慰王忠嗣,他感嘆王忠嗣果然是名將,能看得如此透徹。

歷史上在一年後,拔悉密頡跌伊施可汗攻破突厥王庭,殺死烏蘇米施可汗。

雖然突厥貴族立刻就立了新可汗,但突厥已是雪上加霜,王忠嗣輕易降伏左廂。

“嗯!我麾下的都虞候李光弼是一名足智多謀的將領,我會派遣他隨着鳴沙方向的軍隊行進,有事可以向他說明。”

王忠嗣這麼說,是認爲張齊丘在某些方面有缺點。

但張齊丘畢竟是朝廷任命的“褚帥”,與監軍韓莊關係甚好,又無過錯,王忠嗣不便說什麼。

“末將知曉。”

李瑄最清楚李光弼的能力。

雖然李光弼現在的職位較低,但遲早會在名將如雲的盛唐脫穎而出,成爲一顆冉冉升起的將星。

兩人談論到午時,李瑄向王忠嗣請辭。

他要回豐安軍城,早做準備。

王忠嗣沒有挽留,讓節度使判官親自送李瑄出城。

一天後,李瑄騎着火雲馬,回到豐安軍城。

他第一時間吩咐軍中佐吏,對倉庫中的兵器、盔甲進行清點。

距離大戰,還有近一個月,有充足的時間去準備。

豐安城是一座軍城,士兵們面對黃河與黃沙,幾乎沒有可去之處。

由李瑄親自主持騎兵的訓練。

在李瑄的指揮下,騎兵已經可以很好的掌握慢步、快步、跑步、襲步。 在一定程度上,達成統一。

唐軍的戰馬耐力強大,如果按照李瑄的方法,長途行軍,每個時辰可行進二十五里到三十里。

豐安軍一千八百騎,有五百披鐵甲的跳蕩軍,三百駑兵,一千輕騎。

披鐵甲的跳蕩軍既可以當做摧鋒的步兵,也可以當做突襲敵陣的騎兵。

如李世民的玄甲兵,就是一種披鐵甲的騎兵。馬匹不備具裝,又保留機動性。

在關鍵時刻,駑兵也可以丟下強弩,與敵人搏鬥。

這是李瑄對騎兵們的要求。

由於大戰即將開始,李瑄下令騎兵變爲五日一休,加大訓練。

李瑄將皇帝賞賜的三百匹絹全部贈給騎兵,使他們沒有怨言,還樂意這麼去做。

他們都憋着一股勁,準備在此次戰鬥中立下功勳。

很快,大半個月過去。

這一天,正好休息。

李瑄帶人過河,來到他種西瓜的地方。

“將軍,這是什麼東西啊!看起來比瓜還大。”

李瑄特意帶着王思禮,高鍇、阿史那扶汶等將衙將。

新奇的東西,總會讓人畏懼。

這黑與綠相間的紋路,讓人感覺它是一種毒藥。

西瓜已經有成熟,但在這裡,沒人敢問津。

“這也是瓜,不是過從西域傳來的瓜,姑且稱它爲西瓜。”

李瑄笑着向衆將回道。

這個時代有甜瓜。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正冠中的瓜,指的就是甜瓜。

“將軍,它能吃嗎?”

衆將都好奇這一點。

“當然可以。”

李瑄說着,看到腳下有一個十來斤重的西瓜。

這西瓜跟後世的西瓜形狀有些不一樣,不太規則。

“咚咚……”

李瑄輕輕敲了幾下,聽聲音應該是熟了。

索性將它摘下來。

“咔!”

在衆將的注視下,李瑄拔出專門攜帶的短刀,緩緩將西瓜切開。

“不熟?”

李瑄第一時間認爲這是個生瓜蛋子。

因爲它的瓤幾乎都是黃白色,而且它的皮非常厚。

但下一秒,李瑄覺得奇怪,他聞到一股濃郁的西瓜香氣,看籽又像是熟了。

隨後,李瑄又找到一個似乎熟了的西瓜,將它切開,還是黃白色的瓤。

又切開幾個“熟西瓜”,依然和第一個西瓜一樣。

“莫非這種西瓜種子,只能結出這樣的西瓜?”

李瑄心中瞭然,停下手中動作。

第424章 王昌齡結算前世仇,江南地區的喪鐘第31章 飛馬射纓第26章 回樂城中第319章 大食轉攻爲守,你閉嘴第479章 使者回京,定鼎大勢的一戰第23章 名將的落幕第238章 堵住花石峽,吐蕃贊普窮途末路第210章 四鎮節度,控地萬里,勁兵重鎮,皆第11章 押官薛錯第429章 設立鯨縣,吐蕃的雪崩第440章 薩彥嶺上的不甘,回紇大可汗死第91章 問擒拿海賊之策第349章 安西軍的“清君側”思想,最後的長安第78章 陌刀將第339章 大食帝國與羅馬帝國的反應第460章 唐玄宗,種子結果,武廟第369章 聖人去哪了?行至馬嵬驛第33章 戰馬體力控制第344章 裡海以南,哈里發之死第386章 親至潼關,李泌獻策第491章 兵敗如山倒,大食帝國的末日第302章 楊玉環的櫻桃饆饠,安祿山封王,蝶戀花,最後的法令第292章 對吐蕃的懲罰,上貢第123章 窮途末路,殊死一搏第483章 再至龜茲,仁厚的君主第401章 李瑄的時代第125章 一拳打爆第28章 新任軍使盧瑜第352章 李適之的顧慮,小兒小女番外 美人離殤 (新書《我在陰間收集列祖列第55章 頗黎第191章 回到湟水城,李白寄來詩歌番外 美人離殤 (新書《我在陰間收集列祖列第86章 李適之的“羅鉗吉網”第129章 封候,河西隴右討擊大使第426章 征伐東北諸胡,渤海國第343章 擒大食宰相,大食元帥的選擇第497章 大洲大洋,羅馬帝國和親第84章 長離第279章 洞房花燭夜第465章 再臨洛陽,智慧宮中第58章 頭破血流第349章 安西軍的“清君側”思想,最後的長安第459章 回長安,李隆基駕崩第25章 渭水離別第129章 封候,河西隴右討擊大使第498章 西征結束,建立六大都護府,未來的女皇第133章 龍駒島第325章 大唐西進,驃騎大將軍第450章 回紇主動出擊,大唐的戰術第30章 建立威勢第425章 除賤爲良結束,大唐的人口第377章 天策上將,秦王,尚書令第181章 雪花落下,吐蕃三萬士兵支援九曲第468章 除賤爲良運動的漏網之魚第330章 換將,改城第133章 龍駒島第396章 安祿山之死第435章 雲南都護府,葉護太子,百國盛會開啓第145章 李隆基引薦安祿山第188章 爲諸將士升官,隴右軍擴至十一萬五第427章 涑沫江之戰大勝,渤海大將投誠第424章 王昌齡結算前世仇,江南地區的喪鐘第17章 楊玉環第22章 寧遠將軍第40章 羅興失蹤第280章 別出心裁的禮物第346章 李隆基觀看新大唐地圖,爲將士奏功第490章 真理在大炮射程之內,青銅大炮的威力第488章 羅馬帝國的危機,最終之戰第388章 潼關難攻,黃河難渡第294章 岳父大人的如坐鍼氈第495章 兩河流域的環境,與羅馬帝國接壤第451章 錦衣衛千戶馬燧,薛延陀背叛回紇第436章 萬國衣冠拜冕旒第63章 河泊十八部第148章 楊玉瑤的誘惑,鳳凰東來第301章 天寶九載,重要的抉擇第477章 李白離開人間,故地重遊第22章 寧遠將軍第190章 授上柱國,封楚國公,兼河西 隴右採第476章 過古代君王,李白的手稿第194章 李瑄的威名,望而止戈第391章 攻破陝郡,直逼洛陽第227章 逼吐蕃入大非川,打通古絲綢之路第34章 神勇第167章 十二萬步騎齊距河湟,回紇騎兵南下第234章 吐蕃在等雪,長安的歌謠第306章 李林甫被算計,李林甫罷相,李瑄率兵至右相府第178章 假李瑄入青海,真李瑄襲九曲第3章 李適之第42章 把柄第340章 波斯詩人爲天將軍歌功頌德第190章 授上柱國,封楚國公,兼河西 隴右採第30章 建立威勢第239章 生擒吐蕃贊普,三十三萬大軍全軍覆沒第229章 贊普的決定,將軍難免陣前亡第469章 微服私訪,淮陰渡第335章 天將軍的戰場之威,敗局已定第374章 斬太子親信,與叛軍首戰
第424章 王昌齡結算前世仇,江南地區的喪鐘第31章 飛馬射纓第26章 回樂城中第319章 大食轉攻爲守,你閉嘴第479章 使者回京,定鼎大勢的一戰第23章 名將的落幕第238章 堵住花石峽,吐蕃贊普窮途末路第210章 四鎮節度,控地萬里,勁兵重鎮,皆第11章 押官薛錯第429章 設立鯨縣,吐蕃的雪崩第440章 薩彥嶺上的不甘,回紇大可汗死第91章 問擒拿海賊之策第349章 安西軍的“清君側”思想,最後的長安第78章 陌刀將第339章 大食帝國與羅馬帝國的反應第460章 唐玄宗,種子結果,武廟第369章 聖人去哪了?行至馬嵬驛第33章 戰馬體力控制第344章 裡海以南,哈里發之死第386章 親至潼關,李泌獻策第491章 兵敗如山倒,大食帝國的末日第302章 楊玉環的櫻桃饆饠,安祿山封王,蝶戀花,最後的法令第292章 對吐蕃的懲罰,上貢第123章 窮途末路,殊死一搏第483章 再至龜茲,仁厚的君主第401章 李瑄的時代第125章 一拳打爆第28章 新任軍使盧瑜第352章 李適之的顧慮,小兒小女番外 美人離殤 (新書《我在陰間收集列祖列第55章 頗黎第191章 回到湟水城,李白寄來詩歌番外 美人離殤 (新書《我在陰間收集列祖列第86章 李適之的“羅鉗吉網”第129章 封候,河西隴右討擊大使第426章 征伐東北諸胡,渤海國第343章 擒大食宰相,大食元帥的選擇第497章 大洲大洋,羅馬帝國和親第84章 長離第279章 洞房花燭夜第465章 再臨洛陽,智慧宮中第58章 頭破血流第349章 安西軍的“清君側”思想,最後的長安第459章 回長安,李隆基駕崩第25章 渭水離別第129章 封候,河西隴右討擊大使第498章 西征結束,建立六大都護府,未來的女皇第133章 龍駒島第325章 大唐西進,驃騎大將軍第450章 回紇主動出擊,大唐的戰術第30章 建立威勢第425章 除賤爲良結束,大唐的人口第377章 天策上將,秦王,尚書令第181章 雪花落下,吐蕃三萬士兵支援九曲第468章 除賤爲良運動的漏網之魚第330章 換將,改城第133章 龍駒島第396章 安祿山之死第435章 雲南都護府,葉護太子,百國盛會開啓第145章 李隆基引薦安祿山第188章 爲諸將士升官,隴右軍擴至十一萬五第427章 涑沫江之戰大勝,渤海大將投誠第424章 王昌齡結算前世仇,江南地區的喪鐘第17章 楊玉環第22章 寧遠將軍第40章 羅興失蹤第280章 別出心裁的禮物第346章 李隆基觀看新大唐地圖,爲將士奏功第490章 真理在大炮射程之內,青銅大炮的威力第488章 羅馬帝國的危機,最終之戰第388章 潼關難攻,黃河難渡第294章 岳父大人的如坐鍼氈第495章 兩河流域的環境,與羅馬帝國接壤第451章 錦衣衛千戶馬燧,薛延陀背叛回紇第436章 萬國衣冠拜冕旒第63章 河泊十八部第148章 楊玉瑤的誘惑,鳳凰東來第301章 天寶九載,重要的抉擇第477章 李白離開人間,故地重遊第22章 寧遠將軍第190章 授上柱國,封楚國公,兼河西 隴右採第476章 過古代君王,李白的手稿第194章 李瑄的威名,望而止戈第391章 攻破陝郡,直逼洛陽第227章 逼吐蕃入大非川,打通古絲綢之路第34章 神勇第167章 十二萬步騎齊距河湟,回紇騎兵南下第234章 吐蕃在等雪,長安的歌謠第306章 李林甫被算計,李林甫罷相,李瑄率兵至右相府第178章 假李瑄入青海,真李瑄襲九曲第3章 李適之第42章 把柄第340章 波斯詩人爲天將軍歌功頌德第190章 授上柱國,封楚國公,兼河西 隴右採第30章 建立威勢第239章 生擒吐蕃贊普,三十三萬大軍全軍覆沒第229章 贊普的決定,將軍難免陣前亡第469章 微服私訪,淮陰渡第335章 天將軍的戰場之威,敗局已定第374章 斬太子親信,與叛軍首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