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天將軍的戰場之威,敗局已定

“騎兵保持陣型,不必再騎射,浪費箭矢。如果大食騎兵繼續追擊,天一亮,就是他們失敗的時候!”

“下令諸部,一直與大食騎兵糾纏,一旦他們有停下的舉動,立刻派遣輕騎靠近亂射,不能讓他們有片刻的喘息時機!”

李瑄在最外圍的精騎隊伍中發號施令。

“遵命!”

數十名執旌旗的傳令兵得到消息後,駕御雙馬,迅速奔向諸隊伍傳遞李瑄的軍令。

“諸位,從這一刻起,鐵騎與輕騎徹底分割。我們向這個地方迂迴,通知封判官,也將經略軍、長城軍的鐵騎率領到這個位置!”

在火把下,李瑄指向地圖的中央。

率領鐵騎的李嗣業、來瑱、衛伯玉、論惟貞、白孝德、郝廷玉,都湊過來看李瑄指的位置。

很明顯,李帥料定最終的決戰是在那裡,讓鐵騎提前到達,以逸待勞,對大食近衛騎兵完成致命一擊。

“必勝!”

諸將沒有猶豫,他們相信李帥的用兵決策。

……

夜間騎射無法發揮出應有的實力,是騎射隊伍最危險的時候。

唐軍有自己的計策,此時此刻,沒必要和大食玩騎射。

在追逐拉扯之間,可以慢慢耗盡大食騎兵的意志。

而唐軍一旦不準備騎射,前方一人雙馬的輕騎,可以換乘,耐力上佔盡優勢。

大食騎兵如果回頭攻擊葛邏祿、突騎施諸部,也可以迅速轉身離開。

夜間的戰鬥,是大唐防備大食騎兵短兵相接的戰鬥。

人不是鐵打的,一天一夜不眠不休,又陷入唐軍的包圍之中,大食近衛騎兵意志不堅定者,一定會被拖垮。

唐軍表面上是被追逐者,實際上是獵殺者,在戰場之上,一直牢牢佔據主動權。

而大食的猛烈追逐,更像是孤注一擲。

他們在騎射上遠遠不如唐軍,使他們不得不如此!

大唐聯軍諸部聽到命令後,收起箭矢,沒有壓力地與大食近衛騎兵進行拉鋸。

短短兩個時辰的時間,就與大食騎兵拉開。

體力雖有消耗,但他們在馬上食用牛肉乾。

停換乘的時候,他們將攜帶的豆子餵馬。

大食騎兵迂迴分散,士卒一腔熱血,也已經熄滅。他們只能咒罵唐軍貪生怕死,不敢像勇士一樣,跟他們搏鬥。

大埃米爾的近衛騎兵訓練過夜間戰鬥,但選錯策略,單馬無法追上一人雙馬。

戰馬的腹部劇烈地起伏,他們必須停下戰馬,進入慢步狀態,讓戰馬歇息一下。

有些經驗不足的大食騎兵,甚至有掉隊的情況。

他們不像唐軍有備用馬,一旦馬匹報廢掉隊,九死一生。

“元帥,唐軍已經不再騎射,而是全力躲避我們的追擊。這樣下去,我們很可能支撐不住。”

費薩勒·阿拔斯駐馬歇息的時候,向大埃米爾提醒道。

唐軍太狡猾,費薩勒·阿拔斯沒想到唐軍能將避戰用得如此順暢,將輕騎的機動性發揮到極致。

唐軍的鐵騎和輕騎是分開的,他們難以確定唐軍鐵騎的具體位置。

但大食騎兵的鐵騎和輕騎前後相距不遠。

他們不敢分散,害怕被唐軍突然分割。

大埃米爾和費薩勒·阿拔斯認爲唐軍有分割他們輕騎和鐵騎的跡象。

唐軍虛虛實實,使他們下意識地多想。

“唉!向諸軍傳遞軍令,暫且停下歇息!”

大埃米爾嘆一口氣。

夜色的掩護,使他們更難追上唐軍。

他也知道再高強度追下去,他們的戰馬會大量損壞。

先讓戰馬恢復一些氣力,再想其他。

費薩勒·阿拔斯也是這麼想的!

“嗚嗚……”

大食的號角聲傳遞,使大食的騎兵勒馬暫停。

這是夜間傳遞軍令最快的方法。

但也會向唐軍暴露他們的動態。

大唐聯軍諸部早就接到李瑄的軍令,他們聽到大食停止追擊的號角後,立刻調轉馬頭,向大食騎兵衝去。

騷擾本就是唐軍騎兵的特長,由車光倩車神塞父子、馬璘、渾瑊等,各率自己的部衆,以快步的馬匹速度前進。

這樣的速度,能使唐軍快速完成掉頭。

“轟隆隆……”

夜間的唐軍,氣勢洶洶地衝擊,使大食諸軍混亂,不等號令傳達,就要與唐軍肉搏戰。

但他們的願望註定落空,當大食騎兵距離唐軍還有數百步的時候,唐軍用號角傳達軍令,迅速調頭。

如此,待大食騎兵距離唐軍還有二百步,唐軍已經全部調轉馬頭,並馭馬快跑離開。

大食的一部分前軍,憑藉猛衝,想要靠近唐軍。

但最多一百步的時候,再也無法追上。

他們的馬匹來不及恢復體力。

反而被唐軍彎弓搭箭,進行一輪拋射。

雖效果甚微,但使大食騎兵更爲惱怒。

他們不死不休,拼命地追趕唐軍輕騎。

導致大埃米爾駐足休整的軍令成空。

最少有上萬大食輕騎被唐軍勾引。

大埃米爾和費薩勒·阿拔斯意識到唐軍可能是在騷擾,並不是真正的偷襲。

但大食輕騎追趕上去,其他的騎兵不能幹看着。

他們不能白白承受這麼大的損失!

也希望大食騎兵能趁着這一股子勁,追上唐軍。

大埃米爾再次派遣三千輕騎,準備從東側迂迴。

因爲他知道那裡有連綿的山勢阻隔,且那一帶河流較深,馬匹無法直接趟過去。

如果能將唐軍堵截在那個“死衚衕”,他們很有優勢。

但大埃米爾的願望註定要落空,他有呼羅珊總督描繪的地圖,唐軍也有粟特人給的地圖,並且李瑄早就讓探馬將周圍的山川地勢探查明瞭,以防止讓地勢成爲失敗的原因。

在唐軍騎兵刻意的躲避下,大埃米爾所派遣的三千大食騎兵繞了一個寂寞。

李瑄選擇在昭武故地的原野上與大食騎兵決戰,最主要還是這一帶較爲空曠。

雖有山脈河流,但只要提前規劃,不會阻礙騎兵的步伐。

而且大埃米爾已經犯下非常致命的錯誤。

大食騎兵有時候也慢步,恢復戰馬體力,但士卒的精神繃勁,不敢懈怠。

一直到深夜,即將天亮,大食騎兵人困馬乏,腹中飢餓,而他們收穫的戰果,微乎其微。

即便僥倖追上一營的唐軍,但他們都是輕騎,經過一場廝殺,他們佔不到什麼便宜。

因爲唐軍非常分散,甚至每一隊騎兵,都間隔一里遠,在其他唐軍的掩護下,可以再次拉開距離。

大食騎兵如同霜打的茄子一樣,他們神情憔悴,頂着黑眼圈,眼中佈滿血絲。

大埃米爾一雙眼睛也變得通紅。

“元帥,我們以爲是與大唐全力拼搏,但沒想到唐軍會動用遊弋戰術,現攜帶的肉食已經用完。如果我們的勇士沒有食物,此戰將一敗塗地。我們不能再被唐軍繞進去,必須回薩末鞬城,補充食物!”

費薩勒·阿拔斯向一臉懊惱的大埃米爾說道。

唐軍一直避戰,這是他們唯一的選擇!

“我們補充糧食,唐軍會趁機攻擊我們?”

大埃米爾感覺他們到薩末鞬城補充糧食的時候是最脆弱的,唐軍不會放過這種機會。

“這或許就是唐軍的目的,但我們必須這麼做!”

費薩勒·阿拔斯鄭重地說道。

“好吧!令士卒返回薩末鞬城。”

大埃米爾也知道事情緊急,如果再不補充糧食,他們的勇士連刀都無法拿起,連弓都無法張開。

他們也需要背靠薩末鞬城休息一番!

不知不覺,他們完全陷入唐軍的謀算中。

天逐漸轉亮,旭日緩緩從東面升起。

大唐的輕騎,看到大食騎兵不再追擊,向薩末鞬城奔去的時候,沒有再用騎射騷擾。

只是遊走在大食騎兵的數裡之外,並且重新分佈陣型。

恰恰是唐軍遊而不擊,讓大食近衛騎兵產生一種壓抑感。

疲倦寫在臉上,他們恨透了唐軍的懦弱。

只是現在飢腸轆轆,心力憔悴,想着到薩末鞬城外時飽餐一頓,美美睡一覺。

薩末鞬城,那密水河畔以北。

近兩萬大唐聯軍的鐵騎,停駐在此地!

在薩末鞬城的城牆上,呼羅珊總督能清晰地看到唐軍壯觀的軍容。

那旌旗飄蕩,鐵甲如雲。

從後半夜開始,唐軍就已經出現。

薩末鞬城的四門被唐軍鐵騎封閉,呼羅珊總督就站在城牆上看着,一夜未閤眼。

他依稀看到旌旗和大纛最密集的地方,是大唐的帥旗,中軍所在。

他今生最大的敵人,那個被稱呼爲天將軍的男人,一定在那鎧甲林中。

唐軍鐵甲爲何駐足在此,不言而喻!

他們在等待大埃米爾所率領的近衛騎兵回來。

呼羅珊總督清楚大埃米爾率領騎兵離開的時候,只攜帶一天的肉食!

他懊惱自責,應該提醒大埃米爾多攜帶一些糧草。

但現在說什麼也已經沒用了!

在看到大唐鐵騎兵臨薩末鞬城的時候,呼羅珊總督就已經明白天將軍的戰術。

薩末鞬城中有一萬多大食步兵,但他們不敢出來。

因爲唐軍在城北的原野上,佈置一千經略軍甲騎具裝。

這些甲騎具裝,立在城北,隨時對薩末鞬城中出來的步兵進行衝擊!

這纔是甲騎具裝的真正用法。

薩末鞬城內的呼羅珊總督,以及衆多大食貴族、官吏、將領,將親眼見證薩末鞬城下的一場騎兵大戰。

在兵力遠遠弱於唐軍的情況下,有些官吏的臉上,已經佈滿不自信。

唐軍把他們折騰怕了!

天將軍在他們心中留下陰影。

唯有呼羅珊總督將手按在女牆上,像是要將自己的鬥志,傳達到即將到來的大食騎兵身上。

旭日東昇。

正好,鋪天蓋地的黑色旗幟,從太陽升起的方向到來。

似乎預示着希望!

“咚咚咚……”

唐軍鐵騎在戰鼓的催動中,齊刷刷上馬。

且戰馬開始慢步,向東面奔去。

奔行的時候,唐軍迅速分成數個陣型。

最中心的五百騎,擁護着大唐的大纛。

大纛下是唐軍的信仰,李瑄!

此時的李瑄手持馬槊,人馬俱披鐵甲!

他早就猜到大食近衛騎兵在堅持不下去的時候,會來到薩末鞬城補充。

他不可能讓大食騎兵完成糧草補給,那樣一夜的糾纏,將沒有意義!

大唐聯軍的鐵騎,雖然也一夜沒睡,但一個個跟打雞血一樣,因爲他們的主帥,將與他們一起衝鋒陷陣。

在他們眼中,大食的騎兵,盡是軍功!

當大埃米爾距離薩末鞬城還有二十里的時候,他就知道薩末鞬城下站滿唐軍消失已久的鐵騎。

但大食騎兵已經被逼入死角,他們的後路,全部被河中騎兵、葛邏祿輕騎、突騎施諸部截斷。

他們的側翼,全是大唐的主力輕騎。

再加上他們急需要薩末鞬城的糧草。

像是有一隻大手,推動他們在薩末鞬城外,與唐軍決一死戰。

昨日,他們一直渴望與唐軍肉搏。

今日,大食士卒產生一種心有餘而力不足的感覺,甚至還有一些心懷畏懼。

大埃米爾下令全軍,換成鐵騎和戰騎在前。

標槍騎兵和騎弓手在側翼,組成經典的騎兵進攻陣型。

他們在與唐軍肉搏的時候,側翼和後方也要留有兵馬,防止唐軍騎射肆無忌憚地擊破他們的側翼。

輕騎也是有穿插能力的。

“咚咚咚!”

唐軍在薩末鞬城外搭建數個臨時的觀戰臺。

臺上擺着戰鼓,越來越激烈。

相比於李瑄衝鋒陷陣,大埃米爾停馬,上千名親衛將他團團圍住,他在中心指揮,他們的戰鼓也從這裡發出。

帶領大食鐵騎衝陣的是大食第一猛將胡馬木·侯賽因。

他是爲數不多保持亢奮的人。

他在尋找戰場上的天將軍,試圖殺死李瑄,扭轉幹坤,成爲英雄!

“殺!”

兩軍交戰,千言萬語,凝聚成一道殺氣。

唐軍爲保持兵力優勢,衝陣的不止是鐵騎。

車光倩、渾瑊、馬璘、車神塞,各率領五六千輕騎,手持橫刀和彎刀,從大食騎兵陣型側翼衝殺過去。

連葛邏祿輕騎,都受他們指揮!

騎兵大戰中,長兵器一定更有優勢。

但大食軍中,有許多彎刀,唐軍的橫刀,也有很大的發揮空間。

一旦攻破將大食陣形切割,將更有空間。

呼羅珊總督看着即將撞到一起的兩隻龐大的隊伍,心提到嗓子眼。

他想支援!

但看到城池北面的唐軍甲騎具裝,立刻斷了念想。

願安拉保佑他們!

戰場上!

一百步!

五十步!

三十步!

……

大食的標槍隊伍,最佳的距離到了。

他們取出標槍,投擲向唐軍的鐵甲。

“噗嗤!”

這個距離的標槍,有破甲的能力。

唐軍鐵騎哪怕及時側身躲避,也有被標槍擊落。

還有戰馬被標槍命中。

但他們也僅有一次投擲機會!

李瑄長槊橫擊,數支標槍,皆斷於他的槊刃之下。

這一次,李瑄沒有攜帶強弓,也沒有帶他的鐵槍。

不過仔細看,能發現火雲馬的側翼,有十支三尺長的標槍。

這些標槍插在木匣中,全部是鐵製作。

他衝鋒在最前面,看準一名身邊圍繞着親衛僕從的大食將領。

這將領的身份明顯不一般!

距離這名將領三十多步的時候,李瑄左手持馬槊,右手抽出一杆鐵標槍。

標槍的刃是棱形,專門破甲!

李瑄瞄準那大食將領,猛然一擲。

“咻……”

“噗嗤!”

標槍破空而去,如箭矢一樣迅速,直接將那名將領胸部洞穿。

兩重鎧甲,也不敵李瑄的標槍之利。

周圍的大食士卒見將軍落馬,心驚膽戰。

此將領是近衛軍中的副統領,相當於大唐的禁軍大將軍,地位僅次於胡馬木·侯賽因。

大埃米爾是統帥全國軍隊的統領,不計算在這裡面。

“李帥天威!”

唐軍一聲齊喝,繼續調動士氣。

與此同時,數裡外的胡馬木·侯賽因也注意到這邊的動靜。

他還不知道近衛軍的副統領死了,但他看到明光甲中的旌旗與大纛。

那裡應該是他的目標。

遂帶領親衛,向李瑄東方向衝殺而來。

李瑄一標槍殺死大食騎兵的大將以後,使大食騎兵士氣大跌。

十步之遙,李瑄單騎突入。

大食敢先衝騎兵,俱爲勇士,死生置之度外,哪怕李瑄展露驚人的標槍能力,他們大呼着爲副統領報仇雪恨。

一名大食的大力士自恃用力,一夾馬腹,持大棒欲與李瑄對戰。

大棒高高揚起,如霹靂一樣落下。

“噗嗤!”

李瑄以槊突刺,快若閃電,此大食大力士的大棒還未落下,就被李瑄一槊刺中胸口,刺破鐵甲,攪碎心臟。

見更多大食騎兵向他靠攏而來,李瑄來不及挑着屍體炫耀,立刻收槊。

數矛攢刺而來,李瑄提槊揮擊,槊刃如劍,割斷大食騎兵的脖頸。

此時,裴瓔率領親衛也正式跟上李瑄的節奏。

兵刃相接,將士勇猛,槍槊無當!

李瑄趁勇突殺,再入敵陣。

大食騎兵策馬而圍擊,長矛、大劍、彎刀、鐵錘,盡向李瑄施展。

試圖以衝刺的方式,向李瑄斬於馬下。

李瑄來者不拒,他故意放慢馬速,不與親衛脫節。只是憑藉個人的力量,將敵人一一刺下馬。

但凡馬匹從李瑄周身一丈錯過,鮮有存活。

如果活着,說明畏懼故意偏離馬的方向。

李瑄越戰越勇,一往無前。

只是這個季節旭日當空,越來越悶熱。

汗流浹背不算什麼,額頭上的汗水,遮住李瑄的眼睛。

他撕下脖護,一下將兜鍪扯下扔掉,長髮散亂,露出堅毅的臉龐。

他用戰袍擦臉上的汗水,視野更開闊。

同時,李瑄的熱身也剛剛完畢!

大食近衛騎兵看到李瑄脫下連帶護面的兜鍪,大呼再近。

李瑄不懼,策馬持槊,四向奮擊,當其鋒芒者,無迎刃而倒,殺敵數十,不過片刻之間。

親衛受到感染,皆殊死戰,所向無前。

大食一方前鋒,被左右衝擊,上千鐵甲,連帶兩千勇士,被李瑄率領的親衛衝得七零八落。

不畏死的大食騎兵,全部戰死,其餘畏死,錯過以後,滿目恐懼,不斷奔逃。

李瑄率衆橫衝,專攻鐵甲!

見一手持鐵錘的大食猛將,竟然馬匹錯過車光倩而不死。

緊接着,李瑄見這大食猛將接連錘殺數名大唐騎士。

有一匹戰馬被錘到腦袋,當場側倒殞命。

李瑄大怒,策馬向此持錘猛將衝突而去。

所攔截他的大食騎兵,皆步入後塵。

他所擊者,橫屍火雲馬蹄下。

“來得正好!”

那大食猛將見一個不戴頭盔的唐將勇猛,不由分說,持大錘砸過來。

“噗嗤!”

李瑄最喜歡殺到就是這種拿錘子的力士,臨近之時,他一槊刺破其胸膛。

並將其屍體高高挑在槊尖。

這是大食近衛軍中排名前三的猛將,見其如玩具一樣被唐將殺死,有些大食騎兵轉身就逃,不敢再近身李瑄。

同時,也有大食將領知道這是天將軍!

一陣廝殺,李瑄奪氣,連衝敵陣。

也有大食猛將從潰兵那裡得知天將軍的位置,奮力殺來。

哪怕攜衆多鐵甲,但李瑄周圍策應的鐵騎更多。在李瑄的率領,敵軍一碰就碎。

李瑄斬敵大將首級,如探囊取物。

“去死!”

李瑄見一騎而來,他即將到達李瑄面前的時候,突然從背後摸出一柄標槍,想再二十步外,用最大力氣,貫穿李瑄。

但他想得太多,在正面投擲,哪怕再大力氣,也無濟於事。

因爲在他準備摸標槍的時候,李瑄就知道他要幹嘛。

他以更快的速度,摸出自己的鐵標槍。

“噗嗤!”

那大食猛將呈仰身姿態,標槍還未投擲出,胸前的鐵甲已經被鐵標槍刺破,血花飛濺。

他手一軟,標槍掉落,眼睛瞪大從馬上摔落。

這是大食最擅長投擲標槍的人,能用標槍殺死雄獅。

但李瑄的強大是全方面的,並不只是天生神力。

反應力和速度,也當世一絕。

李瑄哪怕是在宰相時期,也經常習練馬槊。

他的馬槊絕世,比拼技巧,無人能當。

戰爭剛進行一個時辰,馬匹沒有最開始對衝勁,但大唐已經奠定勝利之勢。

李瑄率領的鐵騎,將大食的鐵騎打散。

大唐李嗣業、來瑱、白孝德等猛將輔助,完全壓制大食的將領。

特別是李嗣業,哪怕放棄陌刀,在馬上挺矛,也難有將領是他一合之敵。

唐軍的輕騎也切開大食的輕騎部隊。

如果從天空鳥瞰,明顯能看到唐軍的陣型一軍接着一軍,氣韻貫通。

大食的軍隊最少中斷成十幾處,散兵遊勇,不計其數。

大食將領們已經無法將軍隊組合在一起。

在這種情況下,哪怕是河中聯軍,也表現出頑強和英勇……

第440章 薩彥嶺上的不甘,回紇大可汗死第203章 三十三萬大軍,十八名頂級猛將第172章 人馬俱碎,沙丘強弩第495章 兩河流域的環境,與羅馬帝國接壤第425章 除賤爲良結束,大唐的人口完結感言新書第492章 重城淪陷,哈里發窮途末路第433章 佛祖 道祖的奴隸,迎接百國盛會第381章 佔領蒲津大橋 風陵渡,局勢逆轉第353章 勝業坊中的豪宅,岳父的困難第289章 權勢滔天 滿庫金銀珠寶第417章 咸陽城外,盛世前的鼓角聲第76章 李瑄亦是第175章 斬贊普者封異姓王,十面埋伏第292章 對吐蕃的懲罰,上貢第210章 四鎮節度,控地萬里,勁兵重鎮,皆第323章 無路可逃,時隔多年的衝鋒陷陣第165章 背刺,羽林千戶所第442章 葉護太子的決定,草原變成都護府第344章 裡海以南,哈里發之死第489章 哈馬丹之戰開始,神機營出動第202章 王忠嗣贈李瑄兩石漆弓,牆倒衆人推第114章 幕府班底第287章 兵卒包圍平康坊第228章 送將士入雪域高原,一箭破伏俟第336章 大食元帥陣亡,河中之戰大勝第41章 豐安令第442章 葉護太子的決定,草原變成都護府第163章 李世民的真假元帥戰術,陌刀軍完成第283章 安祿山與楊釗不死不休第352章 李適之的顧慮,小兒小女第326章 大唐西進,目標怛羅斯第77章 升官,忠武將軍第335章 天將軍的戰場之威,敗局已定第443章 軍制改革,御駕親征第20章 皇帝問策第56章 唐軍陣形第276章 天水王府,百年梨樹第147章 安祿山拜楊玉環爲母第98章 父親舉薦兒子第399章 李隆基得知平定叛亂,二十四都督府第377章 天策上將,秦王,尚書令第126章 汗血寶馬的速度第4章 華山金礦第195章 諸葛亮劍,李林甫的把柄第149章 楊玉環封貴妃第251章 尺帶珠丹俯首,李瑄向李隆基請求第130章 慕容家族第389章 收復范陽 漁陽,平盧歸唐,大決戰第408章 與杜甫,百年盛世,叫上李白第142章 整飭涼州城,河西第一城第112章 拜爲上將,左龍武衛大將軍第226章 大非川之戰開啓,焚燒草原,日夜不息第410章 三辭三讓,收集年號第30章 建立威勢第426章 征伐東北諸胡,渤海國第489章 哈馬丹之戰開始,神機營出動第189章 吐蕃贊普請求爲大唐附屬國第481章 落花,西征第313章 截胡長安的錢財,李嗣業第317章 拜火教,大食進攻碎葉城第195章 諸葛亮劍,李林甫的把柄第145章 李隆基引薦安祿山第140章 涼州城,哥舒翰第196章 大將軍無所不能,來此只爲殺人第126章 汗血寶馬的速度第175章 斬贊普者封異姓王,十面埋伏第314章 葛邏祿葉護,天山狩獵第47章 大戰將起第340章 波斯詩人爲天將軍歌功頌德第221章 安祿山蠢蠢欲動,豪強的乞降第391章 攻破陝郡,直逼洛陽第352章 李適之的顧慮,小兒小女第72章 心在動第107章 與吐蕃第一次交鋒番外 乾元三十載第272章 否定李林甫,朝堂之上的辯論第383章 安祿山窮途末路,一戰定乾坤第160章 忠於社稷,李泌出山第105章 角力,吐蕃麥莊第30章 建立威勢第206章 收復楊慎矜,我能殺死猛虎第232章 連斬十八猛將第480章 乾元十載的約定,準備西征第254章 朝堂的爭辯,再兼三使第320章 唐軍就位,四面包圍第459章 回長安,李隆基駕崩第317章 拜火教,大食進攻碎葉城第246章 刺客,水調歌頭的創作第93章 海賊王吳令光第257章 李隆基爲李瑄拜相造勢,舞馬第80章 滿城沸騰第200章 李林甫權勢再減,太原城外的太子奴第451章 錦衣衛千戶馬燧,薛延陀背叛回紇第90章 再見楊玉環第443章 軍制改革,御駕親征第289章 權勢滔天 滿庫金銀珠寶第174章 授柱國,諸將的封賞第358章 我們殊途同歸,等待東北的鼓聲第190章 授上柱國,封楚國公,兼河西 隴右採
第440章 薩彥嶺上的不甘,回紇大可汗死第203章 三十三萬大軍,十八名頂級猛將第172章 人馬俱碎,沙丘強弩第495章 兩河流域的環境,與羅馬帝國接壤第425章 除賤爲良結束,大唐的人口完結感言新書第492章 重城淪陷,哈里發窮途末路第433章 佛祖 道祖的奴隸,迎接百國盛會第381章 佔領蒲津大橋 風陵渡,局勢逆轉第353章 勝業坊中的豪宅,岳父的困難第289章 權勢滔天 滿庫金銀珠寶第417章 咸陽城外,盛世前的鼓角聲第76章 李瑄亦是第175章 斬贊普者封異姓王,十面埋伏第292章 對吐蕃的懲罰,上貢第210章 四鎮節度,控地萬里,勁兵重鎮,皆第323章 無路可逃,時隔多年的衝鋒陷陣第165章 背刺,羽林千戶所第442章 葉護太子的決定,草原變成都護府第344章 裡海以南,哈里發之死第489章 哈馬丹之戰開始,神機營出動第202章 王忠嗣贈李瑄兩石漆弓,牆倒衆人推第114章 幕府班底第287章 兵卒包圍平康坊第228章 送將士入雪域高原,一箭破伏俟第336章 大食元帥陣亡,河中之戰大勝第41章 豐安令第442章 葉護太子的決定,草原變成都護府第163章 李世民的真假元帥戰術,陌刀軍完成第283章 安祿山與楊釗不死不休第352章 李適之的顧慮,小兒小女第326章 大唐西進,目標怛羅斯第77章 升官,忠武將軍第335章 天將軍的戰場之威,敗局已定第443章 軍制改革,御駕親征第20章 皇帝問策第56章 唐軍陣形第276章 天水王府,百年梨樹第147章 安祿山拜楊玉環爲母第98章 父親舉薦兒子第399章 李隆基得知平定叛亂,二十四都督府第377章 天策上將,秦王,尚書令第126章 汗血寶馬的速度第4章 華山金礦第195章 諸葛亮劍,李林甫的把柄第149章 楊玉環封貴妃第251章 尺帶珠丹俯首,李瑄向李隆基請求第130章 慕容家族第389章 收復范陽 漁陽,平盧歸唐,大決戰第408章 與杜甫,百年盛世,叫上李白第142章 整飭涼州城,河西第一城第112章 拜爲上將,左龍武衛大將軍第226章 大非川之戰開啓,焚燒草原,日夜不息第410章 三辭三讓,收集年號第30章 建立威勢第426章 征伐東北諸胡,渤海國第489章 哈馬丹之戰開始,神機營出動第189章 吐蕃贊普請求爲大唐附屬國第481章 落花,西征第313章 截胡長安的錢財,李嗣業第317章 拜火教,大食進攻碎葉城第195章 諸葛亮劍,李林甫的把柄第145章 李隆基引薦安祿山第140章 涼州城,哥舒翰第196章 大將軍無所不能,來此只爲殺人第126章 汗血寶馬的速度第175章 斬贊普者封異姓王,十面埋伏第314章 葛邏祿葉護,天山狩獵第47章 大戰將起第340章 波斯詩人爲天將軍歌功頌德第221章 安祿山蠢蠢欲動,豪強的乞降第391章 攻破陝郡,直逼洛陽第352章 李適之的顧慮,小兒小女第72章 心在動第107章 與吐蕃第一次交鋒番外 乾元三十載第272章 否定李林甫,朝堂之上的辯論第383章 安祿山窮途末路,一戰定乾坤第160章 忠於社稷,李泌出山第105章 角力,吐蕃麥莊第30章 建立威勢第206章 收復楊慎矜,我能殺死猛虎第232章 連斬十八猛將第480章 乾元十載的約定,準備西征第254章 朝堂的爭辯,再兼三使第320章 唐軍就位,四面包圍第459章 回長安,李隆基駕崩第317章 拜火教,大食進攻碎葉城第246章 刺客,水調歌頭的創作第93章 海賊王吳令光第257章 李隆基爲李瑄拜相造勢,舞馬第80章 滿城沸騰第200章 李林甫權勢再減,太原城外的太子奴第451章 錦衣衛千戶馬燧,薛延陀背叛回紇第90章 再見楊玉環第443章 軍制改革,御駕親征第289章 權勢滔天 滿庫金銀珠寶第174章 授柱國,諸將的封賞第358章 我們殊途同歸,等待東北的鼓聲第190章 授上柱國,封楚國公,兼河西 隴右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