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大戰將起

第47章 大戰將起

“這是我的錯誤,皮糙肉厚被打幾下也不算什麼!”

那官兵說不上話的時候,薛錯主動承擔責任。

他只知道李瑄是宰相的兒子,並不清楚李瑄現在的身份。

大熱天的,李瑄沒有穿戴甲冑。

爲防止暑熱,士兵們在訓練時都不披甲。

這個時代的“中暑”,重則奪去性命。

“張監事,薛錯今後就留在我軍中,可否割讓?”

李瑄看在眼裡,決定留薛錯在軍中,引爲心腹。

他心懷大志,需要一批甘願爲他赴湯蹈火,敢冒天下大不韙的人。

李瑄看出薛錯重情義,可以重用。

薛錯在安西龜茲軍三年,熟悉西域。

如果事不可爲,安西是李瑄心中嚮往的地方。

“區區小事,何足掛齒。李將軍只需要給我一張字據即可。”

押運官張監事自然樂意承這份人情。

流放的犯人,邊塞到處都是。

張監事相信豐安軍城也有,只不過是將薛錯從一個地方,轉到另一個地方。

一番操作下,薛錯被留在豐安軍城。

薛錯這才知道李瑄的真正身份,行豐安軍使。

官職比龜茲鎮守使還大。

糧食全部運上岸後,再次清點,記錄。然後召士兵和軍中雜役,將兩萬餘石糧食,扛到軍城內的糧倉之中儲存。

“我在戰場上,喜躍馬在前,身先士卒,你可以選擇作爲我的親衛,隨我衝鋒陷陣。也可以選擇在軍城中找其他活計。”

張監事的船隊順河離開,李瑄給薛錯選擇的機會。

當前李瑄的親衛除羅興外,還有二十人。

他們個個都是軍中猛士。

之前盧瑜挑選親衛,曾選擇他們,但被他們拒絕。

軍中皆知儒將的親衛,幾乎與戰場無緣。

那不是他們的追求。

而李瑄這種敢於衝鋒陷陣的主將,他才值得他們跟隨。

“將軍,我願意成爲您的親衛。敵人想要傷害您,必先從我身屍體上跨過去。”

沒有絲毫猶豫,薛錯選擇前者。

“你不怕死嗎?”

李瑄又問同樣的問題。

“小人不識幾個字,但在軍中聽過豫讓刺趙襄子的故事,士爲知己者死。更何況若無將軍,這世間早就沒有薛錯了。”

薛錯堅定地說道。

“好,我會讓判官將你的名字記錄在冊。只要立下功勞,我就舉爲自由人。”李瑄拍了拍薛錯的肩膀,並勉勵他多練騎術。

荷月以來,邊疆燥熱,特別是軍城西的沙漠裡,熱浪滾滾,如燃燒着熊熊火焰一樣。

這種嚴酷的環境下,鮮有戰鬥發生。

唐軍在這個季節以訓練爲主,不可能主動應戰。

突厥在夏季養馬放牧,最多派小隊騎兵去搶一些商人。

但豐安城附近,沒有互市的地方。與胡人部落互市之地在河套地區受降城一帶。

豐安軍的戰馬都被趕到黃河邊牧場上,邊放牧邊訓練,等着秋高馬肥。

雖然突厥攻來的可能性極小,但巡視工作,李瑄一直慎重。每天最少會派出十隊騎兵,在邊境巡視,有時李瑄親自帶隊出塞。

甚至還會派出探馬到更遠的地方,兼以日夜。

如果有胡人騎兵出現,李瑄會立刻將牧場上的馬匹撤回來。

轉眼間,來到七月。

李瑄收到李適之的來信,家裡一切安好。 李隆基愈發信任李適之,最近又讓李適之領了幾個官職。

領,爲兼任較低級別的官職。

雖然沒什麼大用,卻代表皇帝的寵信。

李適之還告訴李瑄,皇帝已經決定向突厥汗國用兵,時間大概在秋八月。

他擔心李瑄在與突厥的大戰中行魯莽的舉動,提示李瑄一定要愛惜自己。

這是此次來信的主要目的。

最後,李適之問李瑄:七郎有無新詩?寄爲父觀之!

李瑄微微笑了笑,俯在桌前回書一封,恭喜李適之的同時,請李適之務必緊盯李林甫,有難以理解的事情,要與幕僚們商議,這不是什麼丟人的事情。

他告訴李適之他已經適應邊塞的生活,士卒們都很信任他,不用擔心。

他也如願寄回家中一首詩。

浪淘沙。

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銀河去,同到牽牛織女家。

等此信件寄回家時,已經過了七夕了。

詩中所表達的含義,就由世人猜測吧!

“變數來了,歷史上對突厥的滅國之戰是明年,現看來今年就要動手。”

將書信送走後,李瑄陷入沉思。

聽李適之的意思,是李林甫煽動着李隆基滅掉後突厥。

到底是心急李適之的權勢日升,爲了“宰相軍功”,還是有什麼目的?

“李將軍,王帥召伱前往回樂城。”

又過幾日,朔方節度使的使者,入豐安軍城向李瑄稟告。

李瑄詢問之下,得知是朔方軍所有主將,包括振武軍使,東受降城使,西受降城使等,都要前往回樂城朔方節度使府。

諸軍主將匯聚,是大戰前的徵兆。

“王將軍,王帥召我前往回樂,豐安軍務,由你暫理。”

離開之前,李瑄向王思禮吩咐。

一個月以來,兩人配合默契,沒有間隙矛盾。

王思禮不冒犯李瑄身爲主將的權威,盡職盡責訓練軍隊。

李瑄適當放權,給予王思禮尊重。

“末將明白。”

王思禮拱手。

他親身感受到李瑄在軍中的魅力,再加上李瑄的身份,他會執行李瑄的信念,共同搏功。

“此去需要一段時間,黃河對岸,我種植一些瓜果,請幫我照看一下。”

李瑄已經確定所種爲西瓜,前幾日已將西瓜藤蔓整理好,就等果熟後,看品質如何。

“是!”

王思禮不太懂李瑄搞稀奇古怪的東西,李瑄吩咐,他照做就是。

在河對岸種十幾畝地,不會對軍城有任何影響。

此去回樂城,李瑄僅帶着包括羅興、薛錯在內的二十二名親衛。

一天以後,李瑄第二次踏入繁華的回樂城。

和上一次不同,李瑄剛入城,靈武太守府的長史迎接李瑄,併爲李瑄一行安排住所。

如振武軍這種離回樂城千里遠的軍城,需要數日後,纔可到達。

行禮放好,李瑄立刻到朔方節度使府拜見王忠嗣。

“大夫請李將軍入內。”

李光弼出現在府前請道。

李瑄並不知道李光弼的身份,這麼年輕,還以爲他是節度使府的佐吏。

王忠嗣在偏廳接見李瑄,這代表只是私下的會見。

第409章 朝野請聖人禪位,楊玉環的決定第300章 火樹銀花,楊玉環心中的花火第172章 人馬俱碎,沙丘強弩第241章 河源勒石,豐厚的戰利品第57章 甲騎衝陣第223章 吐蕃也讀孫吳?遠方國王的來信第251章 尺帶珠丹俯首,李瑄向李隆基請求番外 乾元三十載第130章 慕容家族番外 乾元三十載第434章 九九八十一難,終會圓滿第463章 紡織,數學,天文第5章 興慶宮第395章 安祿山披甲,騎兵大戰第488章 羅馬帝國的危機,最終之戰第458章 北巡,祭天,瀚海都護府,草原都護府第81章 左千牛衛將軍,封爵第433章 佛祖 道祖的奴隸,迎接百國盛會第171章 回紇大潰敗,大包圍第397章 萬歲,范陽城破,安史之亂結束第127章 擒拿元帥,灕水之戰勝利第276章 天水王府,百年梨樹第260章 與裴靈溪遊東市,定情信物第341章 佔領呼羅珊地區,薩珊波斯復國第65章 突厥神箭手第449章 天可汗將死於草原第196章 大將軍無所不能,來此只爲殺人第72章 心在動第93章 海賊王吳令光第317章 拜火教,大食進攻碎葉城第268章 常平新法,天寶變革第297章 與“五楊”的矛盾,利益的衝突第494章 進軍埃及地區,佈局亞非歐第482章 巴格達,哈里發的決心第299章 安祿山的火焰跳動第413章 追諡,封后,立太子,拜相,改制秘書監 天策府,都錦衣衛第117章 擒拿監軍第320章 唐軍就位,四面包圍第394章 安祿山的最後一搏,李瑄到來第143章 涼州城發展規劃,回到長安第21章 爲高力士“獻寶”第270章 變革派領袖李瑄,保守派領袖李林甫第427章 涑沫江之戰大勝,渤海大將投誠第147章 安祿山拜楊玉環爲母第217章 梨樹爭奪戰,楊氏家奴第432章 再有子女,新拜宰相,外交家第246章 刺客,水調歌頭的創作第449章 天可汗將死於草原第177章 牀弩的威力,雞心谷的血戰第144章 楊釗的野望,李隆基召見第376章 不同的朱雀街遊行,與李隆基論開元宰相第402章 劍履上殿,質問李隆基第339章 大食帝國與羅馬帝國的反應第437章 智慧宮,至尊親送崔漢衡第295章 岳父獻魚腸劍第396章 安祿山之死第406章 吐蕃中計,大潰敗第474章 揚州城,李白的消息第246章 刺客,水調歌頭的創作第419章 漢尼拔之刃,蘋果種子,夾擊大食第476章 過古代君王,李白的手稿第300章 火樹銀花,楊玉環心中的花火第203章 三十三萬大軍,十八名頂級猛將第341章 佔領呼羅珊地區,薩珊波斯復國第482章 巴格達,哈里發的決心第205章 你想圖謀天下,恢復隋室?第78章 陌刀將第432章 再有子女,新拜宰相,外交家第214章 長安西市的計劃,頂級強弩第475章 金陵,再見李白第360章 漁陽顰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第348章 新的龜茲,小別勝新婚第488章 羅馬帝國的危機,最終之戰第15章 大勝完結感言新書第182章 雪中高歌,吐谷渾和白蘭羌叛變第78章 陌刀將第59章 豐安令劉晏第396章 安祿山之死第98章 父親舉薦兒子第10章 詠柳第80章 滿城沸騰第282章 安祿山怒火中燒第137章 被監察御史彈劾第21章 爲高力士“獻寶”第375章 與李隆基同龍輦入長安第97章 竟敢偷襲本將第387章 燕軍的挑戰,陣斬敵將完結感言新書第198章 找到兇手,包圍與反包圍第27章 豐安軍城第281章 豪擲黃金兩千兩第346章 李隆基觀看新大唐地圖,爲將士奏功第74章 大雪滿弓刀第193章 造反,涼州城中的歡呼第96章 五百金 兩美女的賄賂第439章 八大都護府,九品十八階
第409章 朝野請聖人禪位,楊玉環的決定第300章 火樹銀花,楊玉環心中的花火第172章 人馬俱碎,沙丘強弩第241章 河源勒石,豐厚的戰利品第57章 甲騎衝陣第223章 吐蕃也讀孫吳?遠方國王的來信第251章 尺帶珠丹俯首,李瑄向李隆基請求番外 乾元三十載第130章 慕容家族番外 乾元三十載第434章 九九八十一難,終會圓滿第463章 紡織,數學,天文第5章 興慶宮第395章 安祿山披甲,騎兵大戰第488章 羅馬帝國的危機,最終之戰第458章 北巡,祭天,瀚海都護府,草原都護府第81章 左千牛衛將軍,封爵第433章 佛祖 道祖的奴隸,迎接百國盛會第171章 回紇大潰敗,大包圍第397章 萬歲,范陽城破,安史之亂結束第127章 擒拿元帥,灕水之戰勝利第276章 天水王府,百年梨樹第260章 與裴靈溪遊東市,定情信物第341章 佔領呼羅珊地區,薩珊波斯復國第65章 突厥神箭手第449章 天可汗將死於草原第196章 大將軍無所不能,來此只爲殺人第72章 心在動第93章 海賊王吳令光第317章 拜火教,大食進攻碎葉城第268章 常平新法,天寶變革第297章 與“五楊”的矛盾,利益的衝突第494章 進軍埃及地區,佈局亞非歐第482章 巴格達,哈里發的決心第299章 安祿山的火焰跳動第413章 追諡,封后,立太子,拜相,改制秘書監 天策府,都錦衣衛第117章 擒拿監軍第320章 唐軍就位,四面包圍第394章 安祿山的最後一搏,李瑄到來第143章 涼州城發展規劃,回到長安第21章 爲高力士“獻寶”第270章 變革派領袖李瑄,保守派領袖李林甫第427章 涑沫江之戰大勝,渤海大將投誠第147章 安祿山拜楊玉環爲母第217章 梨樹爭奪戰,楊氏家奴第432章 再有子女,新拜宰相,外交家第246章 刺客,水調歌頭的創作第449章 天可汗將死於草原第177章 牀弩的威力,雞心谷的血戰第144章 楊釗的野望,李隆基召見第376章 不同的朱雀街遊行,與李隆基論開元宰相第402章 劍履上殿,質問李隆基第339章 大食帝國與羅馬帝國的反應第437章 智慧宮,至尊親送崔漢衡第295章 岳父獻魚腸劍第396章 安祿山之死第406章 吐蕃中計,大潰敗第474章 揚州城,李白的消息第246章 刺客,水調歌頭的創作第419章 漢尼拔之刃,蘋果種子,夾擊大食第476章 過古代君王,李白的手稿第300章 火樹銀花,楊玉環心中的花火第203章 三十三萬大軍,十八名頂級猛將第341章 佔領呼羅珊地區,薩珊波斯復國第482章 巴格達,哈里發的決心第205章 你想圖謀天下,恢復隋室?第78章 陌刀將第432章 再有子女,新拜宰相,外交家第214章 長安西市的計劃,頂級強弩第475章 金陵,再見李白第360章 漁陽顰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第348章 新的龜茲,小別勝新婚第488章 羅馬帝國的危機,最終之戰第15章 大勝完結感言新書第182章 雪中高歌,吐谷渾和白蘭羌叛變第78章 陌刀將第59章 豐安令劉晏第396章 安祿山之死第98章 父親舉薦兒子第10章 詠柳第80章 滿城沸騰第282章 安祿山怒火中燒第137章 被監察御史彈劾第21章 爲高力士“獻寶”第375章 與李隆基同龍輦入長安第97章 竟敢偷襲本將第387章 燕軍的挑戰,陣斬敵將完結感言新書第198章 找到兇手,包圍與反包圍第27章 豐安軍城第281章 豪擲黃金兩千兩第346章 李隆基觀看新大唐地圖,爲將士奏功第74章 大雪滿弓刀第193章 造反,涼州城中的歡呼第96章 五百金 兩美女的賄賂第439章 八大都護府,九品十八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