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拒絕贈送

第37章 拒絕贈送

如果是別人,肯定會勸李瑄三思而行。

但阿史那扶汶不會。

他早就看皋蘭州騎兵不順眼。

李瑄的決定令皋蘭州騎兵炸鍋。

馬匹是騎兵的命根子,失去戰馬,他們沒臉會皋蘭州,這是對他們的侮辱。

“皋蘭州都督府不隸屬豐安軍,將軍卻扣押我們的戰馬,古往今來,哪有這樣的例子?”

渾懸不敢回去,他硬着頭皮向李瑄說道。

“你們失去戰馬,最多臉上無光,朝廷依舊會供養你們。牧民們失去牲畜,何以生存?”

李瑄反脣相譏:“你們不配騎在馬上。”

渾懸聽到李瑄的話,捏緊拳頭。

要不是形勢比人強,渾懸絕對像勇士一樣,與李瑄決鬥。

“我會稟告都督,節度使的公堂上見吧!”

渾懸無可奈何,只能憤而離去。

“希望伱如實稟告。”

看着渾懸的背影,李瑄一字一頓地向他提醒。

皋蘭州都督府的一千士兵,從十里外的官渡過河。

由阿史那扶汶率騎監督。

“將軍您的仁義,更勝地方的父母官!請受草民們一拜。”

另一邊,老里正帶着牧民們向李瑄拜道。

“長者折煞我了。邊軍守衛邊民,這是責無旁貸的事情,牧民的死難,已使我們蒙羞。”

李瑄不敢當,連忙將老里正扶起。

“爲感激將軍將草民們從虎口救出,我們這些牧民一起慰勞五百頭羊於豐安軍,請將軍笑納。”

他們一家出幾頭羊,不傷什麼。

有數十匹馬,都馱着唐軍的屍體。他們看在眼裡。

“多謝長者和鄉親們的好意,羊是牧民們的心血,一家一戶也不過數十,軍人保家衛國,只是做了應該做的事情。我不會收的,你不要再說了。”

李瑄當場拒絕老里正,並言辭說道。

他知道邊軍將士的秉性,拿着軍餉不說,每一次出戰,都會讓周邊牧民準備“牛羊”享用。

如果牧民心甘情願還好說。但很多事情,總會由好發展到壞。

皋蘭州騎兵明搶,不就是習以爲常,以爲不會被懲罰嗎?

嚴明軍紀,是李瑄治軍的目標之一。

“這……”

老里正不解,他無論如何,都想不到李瑄會這麼幹脆利落的拒絕。

他實在看不懂這年輕的將軍。

但李瑄的威勢,使老里正不敢再提這件事,心中已有決定。

“長者,黃河以西已經不便放牧。儘早搬遷到黃河以東吧。那裡的牧草雖不如西邊肥美,卻足矣逐千萬馬牛羊。”

李瑄不忘鄭重地向老者提醒。

這裡的家已經被燒燬,索性就在新地安家。

這裡不是靈武,沒有賀蘭山作爲屏障。

突厥咄陸部損失慘重,難保不會再派輕騎來殺人泄憤。

“草民與其他牧民商議,正要渡過黃河,在對岸重新安家。”

老里正無奈地說道。

以後隔河相望,難免觸景生悲。 就在李瑄安撫牧民的時候,豐安軍使盧瑜,騎馬來到牧場上。

李瑄以爲盧瑜是來迎接他凱旋,誰知剛見面,盧瑜就劈頭蓋臉地對他一陣數落:“你怎麼能將皋蘭州騎兵的戰馬扣下,還射傷皋蘭州騎士?這是軍中的大忌,是不是覺得身爲宰相的兒子,就能任性妄爲?”

在得知李瑄的所作所爲後,盧瑜第一時間趕過來。

他更在乎的是李瑄不經他同意,擅作主張。

有沒有將他這個主將放在眼裡?

“啓稟將軍,皋蘭州騎兵劫掠牧民,令人髮指。如果你在現場,應該也會如此去做。只是情勢緊急,未能及時向您彙報。”

李瑄雖然被罵,但還是心平氣和地向盧瑜解釋道。

“皋蘭州騎兵畢竟是來幫助我們豐安軍。”

盧瑜知道這件的事情。

邊塞牧民犒勞出戰將士,不是應該的嗎?

沒有浴血奮戰的將士,他們拿什麼放牧?

他惱怒阿史那扶汶將皋蘭州騎兵索要牛羊的事情告訴他。

他身爲主將,難道能明面同意嗎?

正常情況下,是李瑄和阿史那扶汶稍微一暗示,一施壓,牧民們就會獻出一部分牛羊犒軍。

就算是陳回光在,也會是如此!

“將軍此言差矣,皋蘭州騎兵不是幫我們豐安軍。而是作爲大唐士兵的職責所在。犯下過錯的是他們,請將軍稟告王帥,治皋蘭州騎兵之罪。”

李瑄揣着明白裝糊塗,正顏正色。

一根標杆立在心間,兩世不改。

“李瑄,你只是我的禆將而已。該怎麼做,還由不得你。”

盧瑜見李瑄在教他做事,厲聲一喝。

“禆將的職責之一,是勸導主將行正確之事。將軍曾明經及第,應該比我更清楚道義。上古時代,古公亶父曾說過因爲要保護百姓,才確立君主,所以迎來蒼生的歸附。當今聖人如上古明君,我們天朝之兵,應該維護聖人的名聲;而非玷污聖明。”

李瑄拱手一禮,不疾不徐地向盧瑜闡述。

李隆基非常在意百姓對他的評價。

別看李隆基有時心狠手辣,有時荒謬絕倫,但從開元到今天,對百姓還是很不錯的。

所以有廣運潭盛會時的萬民擁戴。

“你……”

李瑄張口就是皇帝。關鍵是李瑄真能將奏書,遞到皇帝面前。

他能怎麼反駁?

不想再與李瑄多說,盧瑜只能憤而離開。

他也總算見識到李瑄的厲害。

不僅僅率五百騎,以極小的代價,擊潰來犯突厥千騎。

還有雷厲風行,能說會道的一面。

不論是武力,還是智謀,遠比他所知的要厲害。

他和李瑄幾乎一前一後到任,這一戰後,李瑄在豐安軍中的威望,恐怕要超過他。

就在李瑄離開牧場,準備回軍城的時候,阿史那扶汶向李瑄稟告:“將軍,牧民們將宰了五百隻羊,要慰勞我們豐安軍。”

“里正,你怎麼能這樣?”李瑄立刻來見到里正。

本想斥責,在看到這個一臉敦厚的老者時,斥責的話嚥下去,轉而委婉。

“將軍,草民們生育黃河邊,見大多數官兵都如黃河奔騰怒吼的時候。開元十三年,老朽親眼見證黃河水清,一生難以忘記,您就像那時候的樣子,清澈啊!寬廣啊!德厚啊!鄉親們無以爲報,纔出此下策。現在羊已經宰了,我們吃不完,只能給豐安軍了。”

老里正抓着李瑄的手,動情地說道。

“雖然如此,但我不能接受這樣的說辭。”

這個時代的羊是很貴的,一隻羊能換五百斤米。

現在米價較開元年間有所上漲,但也有十文錢一斤。

李隆基獎賞李適之不少黃金,李瑄攜帶在身上,他決定將那些黃金換成錢,買這些羊。

差不多夠了!

第462章 與王維,最後的王維第398章 回紇的妥協,大唐月報第316章 大食十萬大軍來犯,波斯王普尚第161章 楊玉環的舞蹈,朕親自迎接第30章 建立威勢第164章 巡視諸軍,不斬來使第483章 再至龜茲,仁厚的君主第360章 漁陽顰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第61章 前鋒第322章 大食突圍,安西陌刀與河隴陌刀第449章 天可汗將死於草原第171章 回紇大潰敗,大包圍第229章 贊普的決定,將軍難免陣前亡第394章 安祿山的最後一搏,李瑄到來第188章 爲諸將士升官,隴右軍擴至十一萬五第98章 父親舉薦兒子第457章 大可汗被擒,單于城破,君臨聖山第405章 蜀地求援,吐蕃進攻柏海郡第480章 乾元十載的約定,準備西征第474章 揚州城,李白的消息第316章 大食十萬大軍來犯,波斯王普尚第126章 汗血寶馬的速度第310章 安西 北庭節度大使,經略大使,燈火闌珊處第35章 斬將第5章 興慶宮第420章 佈局天下,開始出擊第391章 攻破陝郡,直逼洛陽第375章 與李隆基同龍輦入長安第387章 燕軍的挑戰,陣斬敵將第141章 吐蕃向大唐上貢 求和第448章 東部打響,俱倫泊之戰第488章 羅馬帝國的危機,最終之戰第269章 宰相父雪中迎接宰相子第284章 李瑄納妾,裴靈溪的感動第145章 李隆基引薦安祿山第7章 早春贈王補闕第111章 李適之拜太子太師,封宋國公第248章 金盃同汝飲,白刃不相饒第319章 大食轉攻爲守,你閉嘴第112章 拜爲上將,左龍武衛大將軍第264章 與杜甫相遇,李隆基挑明第426章 征伐東北諸胡,渤海國第21章 爲高力士“獻寶”第194章 李瑄的威名,望而止戈第379章 任命六部九寺五監官吏,斬楊國忠 五楊第364章 李隆基怒罵李賊,威望第109章 猛將南霽雲,大獲全勝第84章 長離第105章 角力,吐蕃麥莊第351章 天將軍迴天街圖,與李隆基的對話第129章 封候,河西隴右討擊大使第147章 安祿山拜楊玉環爲母第57章 甲騎衝陣番外 美人離殤 (新書《我在陰間收集列祖列第140章 涼州城,哥舒翰第338章 總督之死,大唐的河中,李瑄西征第275章 三月梨花,小相公第376章 不同的朱雀街遊行,與李隆基論開元宰相第203章 三十三萬大軍,十八名頂級猛將第31章 飛馬射纓第483章 再至龜茲,仁厚的君主第455章 火藥的威力,一聲破敵第31章 飛馬射纓第191章 回到湟水城,李白寄來詩歌第197章 殺死李瑄,君子豹變第421章 初掃關中,觸目驚心的結果第366章 活捉穎王,收隴右兵,再至京兆第18章 一石強弓第86章 李適之的“羅鉗吉網”第309章 算計高仙芝,西域之路第488章 羅馬帝國的危機,最終之戰第450章 回紇主動出擊,大唐的戰術第472章 護駕,新一輪的鬥爭開始番外 美人離殤 (新書《我在陰間收集列祖列第304章 楊玉環第二次出宮,李隆基的“脆弱”第38章 李林甫的人第171章 回紇大潰敗,大包圍第287章 兵卒包圍平康坊第184章 南霽雲斬殺吐蕃元帥,九曲之戰大勝第373章 太子李亨的窮途末路第120章 吐蕃葉如第一猛將第419章 漢尼拔之刃,蘋果種子,夾擊大食第5章 興慶宮番外 乾元三十載第485章 昏君,不知人間,黑衣者死第84章 長離第403章 請聖人封我爲太子第496章 羅馬帝國的妥協,耶路撒冷第324章 斬將拔旗,大食遠征軍覆沒第389章 收復范陽 漁陽,平盧歸唐,大決戰第379章 任命六部九寺五監官吏,斬楊國忠 五楊第163章 李世民的真假元帥戰術,陌刀軍完成第253章 表字,授予玉麟勳章第40章 羅興失蹤第329章 大將戰死,怛羅斯之戰勝利第257章 李隆基爲李瑄拜相造勢,舞馬第214章 長安西市的計劃,頂級強弩第249章 吐蕃成爲附屬,回到長安第112章 拜爲上將,左龍武衛大將軍
第462章 與王維,最後的王維第398章 回紇的妥協,大唐月報第316章 大食十萬大軍來犯,波斯王普尚第161章 楊玉環的舞蹈,朕親自迎接第30章 建立威勢第164章 巡視諸軍,不斬來使第483章 再至龜茲,仁厚的君主第360章 漁陽顰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第61章 前鋒第322章 大食突圍,安西陌刀與河隴陌刀第449章 天可汗將死於草原第171章 回紇大潰敗,大包圍第229章 贊普的決定,將軍難免陣前亡第394章 安祿山的最後一搏,李瑄到來第188章 爲諸將士升官,隴右軍擴至十一萬五第98章 父親舉薦兒子第457章 大可汗被擒,單于城破,君臨聖山第405章 蜀地求援,吐蕃進攻柏海郡第480章 乾元十載的約定,準備西征第474章 揚州城,李白的消息第316章 大食十萬大軍來犯,波斯王普尚第126章 汗血寶馬的速度第310章 安西 北庭節度大使,經略大使,燈火闌珊處第35章 斬將第5章 興慶宮第420章 佈局天下,開始出擊第391章 攻破陝郡,直逼洛陽第375章 與李隆基同龍輦入長安第387章 燕軍的挑戰,陣斬敵將第141章 吐蕃向大唐上貢 求和第448章 東部打響,俱倫泊之戰第488章 羅馬帝國的危機,最終之戰第269章 宰相父雪中迎接宰相子第284章 李瑄納妾,裴靈溪的感動第145章 李隆基引薦安祿山第7章 早春贈王補闕第111章 李適之拜太子太師,封宋國公第248章 金盃同汝飲,白刃不相饒第319章 大食轉攻爲守,你閉嘴第112章 拜爲上將,左龍武衛大將軍第264章 與杜甫相遇,李隆基挑明第426章 征伐東北諸胡,渤海國第21章 爲高力士“獻寶”第194章 李瑄的威名,望而止戈第379章 任命六部九寺五監官吏,斬楊國忠 五楊第364章 李隆基怒罵李賊,威望第109章 猛將南霽雲,大獲全勝第84章 長離第105章 角力,吐蕃麥莊第351章 天將軍迴天街圖,與李隆基的對話第129章 封候,河西隴右討擊大使第147章 安祿山拜楊玉環爲母第57章 甲騎衝陣番外 美人離殤 (新書《我在陰間收集列祖列第140章 涼州城,哥舒翰第338章 總督之死,大唐的河中,李瑄西征第275章 三月梨花,小相公第376章 不同的朱雀街遊行,與李隆基論開元宰相第203章 三十三萬大軍,十八名頂級猛將第31章 飛馬射纓第483章 再至龜茲,仁厚的君主第455章 火藥的威力,一聲破敵第31章 飛馬射纓第191章 回到湟水城,李白寄來詩歌第197章 殺死李瑄,君子豹變第421章 初掃關中,觸目驚心的結果第366章 活捉穎王,收隴右兵,再至京兆第18章 一石強弓第86章 李適之的“羅鉗吉網”第309章 算計高仙芝,西域之路第488章 羅馬帝國的危機,最終之戰第450章 回紇主動出擊,大唐的戰術第472章 護駕,新一輪的鬥爭開始番外 美人離殤 (新書《我在陰間收集列祖列第304章 楊玉環第二次出宮,李隆基的“脆弱”第38章 李林甫的人第171章 回紇大潰敗,大包圍第287章 兵卒包圍平康坊第184章 南霽雲斬殺吐蕃元帥,九曲之戰大勝第373章 太子李亨的窮途末路第120章 吐蕃葉如第一猛將第419章 漢尼拔之刃,蘋果種子,夾擊大食第5章 興慶宮番外 乾元三十載第485章 昏君,不知人間,黑衣者死第84章 長離第403章 請聖人封我爲太子第496章 羅馬帝國的妥協,耶路撒冷第324章 斬將拔旗,大食遠征軍覆沒第389章 收復范陽 漁陽,平盧歸唐,大決戰第379章 任命六部九寺五監官吏,斬楊國忠 五楊第163章 李世民的真假元帥戰術,陌刀軍完成第253章 表字,授予玉麟勳章第40章 羅興失蹤第329章 大將戰死,怛羅斯之戰勝利第257章 李隆基爲李瑄拜相造勢,舞馬第214章 長安西市的計劃,頂級強弩第249章 吐蕃成爲附屬,回到長安第112章 拜爲上將,左龍武衛大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