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8章 羅馬帝國的危機,最終之戰

木鹿城于波斯西北,緊鄰蔥嶺都護府。

朝政不達,王無天命,國已動亂。

使木鹿城成爲孤城。

波斯邊軍,是大唐建立。

他們沒有信仰,亦或者一直懾服於天可汗的威勢。

其興也勃也,其亡也忽焉。

因李瑄而建立的波斯,以戲劇化的形勢開始;又以戲劇化而結束。

李晟奉天可汗詔令,率領神策禁軍進入波斯王國,將羅密旬拉下王位,註定會留名青史。

僅僅三天時間,李晟就率領兵馬,將木鹿城裡裡外外,全部控制。

包括波斯王國貴族、大臣的家中,都有禁軍駐守。

任何反抗者,殺無赦。

當日,李晟令隨軍用波斯文、漢文,在城內張貼告示。

向城中百姓告知天可汗的命令,並通告羅密旬的荒淫無能,致使波斯國將不國。

同時,李晟宣佈在木鹿城實施除賤爲良。

他控制貴族,開倉放糧,並有計劃地爲無地、少地的波斯百姓,分發土地。

李瑄派遣魯炅爲議會堂首席議長。

因爲魯炅會波斯語言,又在蔥嶺十幾年,治理過軍隊。適合在這個時候,主持波斯王國大局。

他將配合李晟,統計波斯王國的土地。

利用錦衣衛在波斯地方的情報,開始向波斯王國地方上的地主、貴族、宗教首領等進行打擊。

要麼不動,動則如秋風掃落葉。心狠無情,使波斯王國地主、貴族沒有機會反應。

因爲波斯王國在經過大食征服、黑衣大食改朝換代、李瑄西征後。貴族勢力多次洗牌。

李瑄爲了建立波斯都護府,可以不擇手段,不會顧及情面。

哪怕是以前孝敬過李瑄的貴族階級。

以至於波斯王羅密旬酒醒以後,哭着喊着要求見天可汗。

希望天可汗能看在普尚的情面,饒恕他一次。

事實上,普尚與李瑄之間的關係,也僅此而已。

李瑄決心廢除羅密旬,此令一出,不可更改。

木鹿城和周圍的波斯百姓得知羅密旬被廢除,差點敲鑼打鼓出門慶祝。

他們和貴族的心態截然不同。

國王不爲百姓謀福利,不提高百姓的衣食住行,反而無節制提升苛捐雜稅,想方設法剝削百姓。

百姓怎能不恨?

只是波斯王室後面站着大唐,百姓無能爲力,敢怒不敢言。

現天可汗終於看到羅密旬的胡作非爲。

種種因素下,羅密旬被大唐將領逮捕,並沒有讓波斯百姓覺得不服。

他們期待天可汗的開倉放糧,渴望除賤爲良,分發耕地。

憧憬好日子會到來。

十二月底。

李瑄的車駕到達木鹿城。

李晟已經對木鹿城進行第一階段清理。

木鹿城全方位戒嚴,再次歡迎李瑄駕臨木鹿城。

在李晟、魯炅的宣傳下,數以萬計的波斯百姓出木鹿城迎接天可汗。

這個名字,響徹宇內。

一言可決定一個國家的興衰。不可一世的波斯國王,被天可汗一道命令拿下。

波斯王國是天可汗建立的。

十幾年來,天可汗的故事,幾乎婦孺皆知。

但天可汗本人距離他們太遙遠,以至於讓他們以爲天可汗不可能再來到木鹿城。

現那個男人來了。

曾見過天可汗的木鹿城人,想看看十幾年過去,天可汗是什麼樣子。

木鹿城東面,青年壯年,老人婦孺列於道路兩旁,殷切地望向遠方。

還有波斯王宮的樂團於迎接的隊伍前方,手中的樂器奏響激昂歡快的樂章,雄渾的樂聲交織迴盪,訴說着對天可汗的敬仰與傾慕。

天可汗的英明、果敢與仁德,是跨越千山萬水都能聽聞的威名。

在這個時代,無論是憧憬他,還是厭惡他。都在他的影響之下。

遠方揚起的塵土預示着天可汗的身影漸近,人羣瞬間安靜下來,惟有激動的呼吸聲此起彼伏。所有人都屏氣斂息,翹首以盼。

一身金甲的李瑄,帶着天子儀仗,在身後鋼鐵洪流的擁護下,出現在波斯百姓的視野之中。

相由心生。

李瑄的英武,滿足無數波斯人的幻想。

這纔是天命所歸的君王!

不信相貌迥異,就覺得沒有歸屬。

“天可汗萬歲……”

不知是誰喊了一聲,人羣之中,波斯人用波斯語喊着天可汗萬歲,此起彼伏,他們揮舞着手臂,表達對李瑄的敬仰。

李瑄也向波斯百姓招手,以表示自己的親和。

征服木鹿城,控制木鹿城內的王公貴族,再席捲整個波斯的時候,易如反掌。

馬璘、李嗣業、李晟,分三路出擊。

一邊進行西征,一邊剷除國內的頑固分子。

自波斯國王被廢除的那一刻,波斯國內大大小小的官吏,都必須聽從議事堂首席議長的調遣。

違抗者,立刻抓住問處。

爲保證西征的順利,李瑄需要儘快穩定波斯王國的局勢。

使波斯王國成爲大唐聯軍穩固的前沿基地。

在一路歡呼中,李瑄被李晟和魯炅迎入木鹿城的王宮之中。

李瑄聽從李晟詳細彙報木鹿城的情況。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李瑄聽說在一片亂象的國家中,國王卻夜夜笙歌,發出感嘆。

不論國家再怎麼腐朽、衰敗,羅密旬所能享受的資源只會多不會少。

但波斯百姓就不一樣了,他們的安危幸福皆繫於國家是否能富強、國盛。

正常情況下,雖難卻可安穩,不至於奴隸一般。

如果國家衰敗,最先倒黴的是百姓,他們猶如喪家之犬,夜夜夢中驚醒,寢食不安。

波斯王也只是等到李瑄的到來,才被終結。

這些都是李瑄引以爲戒的地方。

對於羅密旬,李瑄沒有直接殺死,而是將他幽禁,迴歸平常。

哈立德·伊本·巴爾馬克,李瑄只是讓他捐獻出所有耕地,不要他的資產。

聰明的哈立德·伊本·巴爾馬克,感激天可汗的寬宏大量,打開自家倉庫,獻出糧食。

又將自家五個牧場的牲畜獻給大唐聯軍。

隨即,李瑄通知錦衣衛指揮使廖崢嶸,讓他爲波斯各地的金龍司錦衣衛傳遞消息,將天可汗駕臨木鹿城,國王羅密旬被廢除的消息傳給百姓。

讓他們明白,天可汗即將爲他們分糧食,還會擁有耕地。

希望各地波斯百姓能迅速與木鹿城建立聯繫,以保平安穩定。

任何在波斯重組期間,犯上作亂者,取消優厚,嚴厲懲治。

同時,確認以三路兵馬爲主的三條後勤道路。

一旦完成改組,分發糧食後。組織波斯百姓,一段一段地進行糧草運輸。

乾元十一載,三月中旬,李瑄與近十萬波斯兵馬取得全部聯繫,並得到波斯軍隊的效忠。

十幾年前的軍士,已成長爲波斯將領。

他們敬畏天可汗。

更有自知之明,以當前波斯軍的支離破碎,若不臣服,自不量力。

再加上軍隊中,有相當一大批波斯將士崇拜天可汗,仰慕大唐的文化。

在他們心中,大唐是文明的代名詞。

至五月初的時候,木鹿城藉助錦衣衛,漸漸平息國內的暴動。

李瑄將當前波斯分爲裡海區、呼羅珊區、錫斯坦區、法爾斯區、馬克蘭區五個大區。

並且在每個區,設立郡縣。

共四十二個郡。

每一個郡,都有一部分大唐聯軍駐紮。

李瑄已經調遣所有波斯兵馬至內地。

讓他們協助大唐將領駐防。

而波斯與大食的邊境,則由馬璘、李嗣業、李晟等大唐精銳主力鎮守。

李瑄任用忠於天可汗的波斯人爲太守。

但當前的五大區官吏,都被李瑄挑選能幹的漢人充任。

以保證對上層的控制。

大唐留在地方的兵馬,超過七萬人,其中有大量騎兵,還有一部分禁軍。

李瑄任命李光弼爲統帥,負責全權指揮七萬大唐聯軍,八萬波斯士卒。

殲滅不臣服的貴族。

剿滅脫離軍隊,在山壑間爲土匪的波斯人。

糾察各地着黑衣者。

任何檢舉大食教徒的波斯百姓,將獎勵一隻羊,兩畝耕地。

這使得本就在波斯王國元氣大傷大食教,幾乎遭受到滅頂之災。

大唐完完全全對大食教進行一次清洗。

他們的信仰,敵不過一袋袋運送往村鎮的糧食。

大唐在保證自己遠征的同時,開倉放糧,以使得波斯人能對天可汗更忠誠。

在信仰方面,天可汗已如日中天。

一番長久的策劃後,距離與羅馬帝國約定攻擊大食帝國的時間,已超出數月。

但李瑄已經探明大食帝國的主力,皆陳列在波斯與大食邊境。

並加固建立堡壘。

這說明在敘利亞地區,羅馬帝國的戰鬥並不順利,亦或者羅馬帝國沒有全力與大食帝國開戰。

三方之間,處於一種博弈狀態。

羅馬帝國既想覆滅大食帝國,又不想大唐王朝太過強大,威脅到自己。

這種想法在國與國的博弈中,理所應當。

但大唐有全方面領先的制度,以及碾壓一切的軍隊。

原本,艾布·哲爾法爾·阿拔斯想憑藉波斯王國內的大食教徒,在關鍵時刻起事,將大唐聯軍的後勤道路攪碎。

使唐軍首尾不能相顧。

現在,大唐完成對波斯王國的整合。波斯的大食教,已翻不起風浪。

艾布·哲爾法爾·阿拔斯的陰謀詭計,不攻自破。

接下來,大唐主力將與大食主力決戰。

大唐向西推進。

七月,波斯王國進一步地得到穩定。

李瑄率領天策衛、神策衛,出木鹿城,沿着絲綢古道,向波斯最西部的一個重城刺夷(今德黑蘭)而去。

留魯炅在木鹿城,繼續統領波斯王國的事務,由原本的波斯宰相哈立德·伊本·巴爾馬克輔佐他。

輜重使王難得負責整個後勤運輸系統,調配資源。

現如今波斯還處於大亂之後的新生階段,蔥嶺都護府、安西都護府的糧食,還需要源源不斷地運輸。

長安方面,更多的金銀珠寶,用以和糴糧食。

李瑄要加快征伐的步伐,否則在糧草問題上壓力非常大。

……

在敘利亞邊境,羅馬帝國如李瑄所料,君士坦丁五世沒有直接和大食帝國拼命。

他攻破數座堡壘後,受到以大埃米爾爲主的大食士卒強烈抵抗。

爲保存實力,君士坦丁五世漸漸地按兵不動,伺機而行。

他認爲一旦大唐在戰場上取得優勢,敘利亞地區的大食軍隊,士氣必然瓦解。

屆時,他就可以不費吹灰之力搶佔地盤。

若敘利亞地區的守軍一直鬥志昂揚,說明唐軍未得進展。

只是令君士坦丁五世想不到的是,在他南征期間,保加利亞汗王不甘寂寞,寇掠羅馬帝國邊境。

在這個時代,因李瑄出現,君士坦丁五世戰略出現錯誤。

他不再針對保加利亞汗國進行部署,而是更渴望附屬的埃及和敘利亞等地。

同時,天寶年間的那次與大食戰鬥,使君士坦丁五世與艾布·哲爾法爾·阿拔斯直接交鋒,並失利敗走。

相比於歷史上的羅馬帝國,此時的羅馬帝國實力是削弱的。

君士坦丁五世依舊向保加利亞汗國妥協,繳納“歲貢”,以換取時間。

那個歷史上的“保加利亞屠夫”,想成爲“大帝”,被這種功績所誘惑。

當君士坦丁五世得知心中的保加利亞蠻子趁人之危時,臉色大變……

他只能回援一部分兵馬,抵禦保加利亞汗國的入侵。

這使得羅馬帝國更沒有能力主動向敘利亞地區發起進攻。

……

裡海南部,緊挨着阿塞拜疆地區,距離刺夷五百里的重城哈馬丹(今哈馬丹省)。

同時,這是曾經絲綢之路上的必經之地,一座古老的城池。

也是大食帝國距離波斯王國最近的一座重城。

“李瑄好手段吶……”

艾布·哲爾法爾·阿拔斯在哈馬丹城的臨時行宮中,召宰相伊布·薩拉姆議事。

他握緊拳頭,心有不甘,又無可奈何。

這位大齡得位的君王,已至暮年。

老驥伏櫪之心,無法伸展。

他想使大食帝國重現無上榮光,成爲歷史上最偉大的哈里發,可惜遇見一生之敵李瑄。

“事到如今,唯有與入侵者決一死戰。我們有安拉保佑,我們的勇士未必會敗給入侵者。臣願爲安拉之劍,保全安拉的聖土,保全國家……”

伊布·薩拉姆言辭鑿鑿地說道。

大唐能狠心對波斯王國進行“再征伐”,完全出乎他和艾布·哲爾法爾·阿拔斯的意料。

短短半年時間,他們的傳教士近乎被誅殺殆盡。

即便有還活着的人,也難以將消息傳至哈馬丹。

波斯的民憤,被壓制住。

他們不可能再利用這張王牌。

除非大食帝國能大敗一次大唐聯軍,促使大唐剝削波斯百姓。

現大食帝國的中央軍、邊防軍,各總督隸屬的軍隊,外加新招募的兵馬,甚至警衛部隊,全部都在東部邊境集合。

一共十八萬餘人。

正規軍有十萬,其中騎兵有三萬餘。

這是全部戰力。

大食帝國不可能束手投降,只有真刀真槍幹一仗……

第480章 乾元十載的約定,準備西征第132章 天寒地凍,就是蒼天助我第500章 使命完成,大航海開啓(全書完)第75章 生擒大可汗第120章 吐蕃葉如第一猛將番外 李瑄墓第142章 整飭涼州城,河西第一城第472章 護駕,新一輪的鬥爭開始第256章 千秋節上,李瑄的禮物第391章 攻破陝郡,直逼洛陽第406章 吐蕃中計,大潰敗第404章 立太子大典,明年應該改元第159章 終南山上的神仙,李泌第54章 暗度陳倉第263章 水調歌頭,楊玉環的眼淚第149章 楊玉環封貴妃第24章 廣運潭第360章 漁陽顰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第13章 違制的墳墓第194章 李瑄的威名,望而止戈第114章 幕府班底第462章 與王維,最後的王維第406章 吐蕃中計,大潰敗第426章 征伐東北諸胡,渤海國第281章 豪擲黃金兩千兩第142章 整飭涼州城,河西第一城第54章 暗度陳倉第102章 南霽雲第51章 火雲第12章 大案番外 李瑄墓第321章 大食的最後一搏,馬璘第301章 天寶九載,重要的抉擇第121章 甲騎具裝,驚天噩耗第491章 兵敗如山倒,大食帝國的末日第39章 王忠嗣第261章 宰相肚裡能撐船第267章 拜相,吏部尚書,修國史,紫金光祿大夫第186章 連克五城,斬吐蕃大相第220章 上不疑我,勳章制度第75章 生擒大可汗第128章 你說的是人嗎第246章 刺客,水調歌頭的創作第193章 造反,涼州城中的歡呼第424章 王昌齡結算前世仇,江南地區的喪鐘第335章 天將軍的戰場之威,敗局已定第358章 我們殊途同歸,等待東北的鼓聲第116章 違抗軍令的軍使第307章 李瑄的危機,高仙芝回京獻俘第408章 與杜甫,百年盛世,叫上李白第147章 安祿山拜楊玉環爲母第490章 真理在大炮射程之內,青銅大炮的威力第283章 安祿山與楊釗不死不休第247章 正式成爲天水王,一掌擊碎天靈蓋第385章 新政初見端倪,李適之回長安第491章 兵敗如山倒,大食帝國的末日第195章 諸葛亮劍,李林甫的把柄第391章 攻破陝郡,直逼洛陽第320章 唐軍就位,四面包圍第137章 被監察御史彈劾第425章 除賤爲良結束,大唐的人口第240章 贊普勸李瑄造反,黃河源頭第289章 權勢滔天 滿庫金銀珠寶第493章 哈里發之死,大食帝國滅亡第318章 碎葉之戰第320章 唐軍就位,四面包圍第292章 對吐蕃的懲罰,上貢第129章 封候,河西隴右討擊大使第294章 岳父大人的如坐鍼氈第381章 佔領蒲津大橋 風陵渡,局勢逆轉第17章 楊玉環第143章 涼州城發展規劃,回到長安第80章 滿城沸騰第214章 長安西市的計劃,頂級強弩第404章 立太子大典,明年應該改元第34章 神勇第288章 處置李林甫的兩個兒子第27章 豐安軍城第190章 授上柱國,封楚國公,兼河西 隴右採第469章 微服私訪,淮陰渡第186章 連克五城,斬吐蕃大相第259章 京兆尹妥協,九霄環佩第3章 李適之第149章 楊玉環封貴妃第488章 羅馬帝國的危機,最終之戰第207章 聖人失望李林甫,李林甫的危機第296章 天寶八載,靈溪懷孕第278章 結婚前的幻境第460章 唐玄宗,種子結果,武廟第86章 李適之的“羅鉗吉網”第199章 城門前的重逢,萬民擁戴第442章 葉護太子的決定,草原變成都護府第276章 天水王府,百年梨樹第274章 李林甫送侄女,楊玉環的失落第182章 雪中高歌,吐谷渾和白蘭羌叛變第16章 皇帝召見第219章 獲得猛士,靈溪贈梨第339章 大食帝國與羅馬帝國的反應第140章 涼州城,哥舒翰第333章 騎兵戰術,追逐與被追逐
第480章 乾元十載的約定,準備西征第132章 天寒地凍,就是蒼天助我第500章 使命完成,大航海開啓(全書完)第75章 生擒大可汗第120章 吐蕃葉如第一猛將番外 李瑄墓第142章 整飭涼州城,河西第一城第472章 護駕,新一輪的鬥爭開始第256章 千秋節上,李瑄的禮物第391章 攻破陝郡,直逼洛陽第406章 吐蕃中計,大潰敗第404章 立太子大典,明年應該改元第159章 終南山上的神仙,李泌第54章 暗度陳倉第263章 水調歌頭,楊玉環的眼淚第149章 楊玉環封貴妃第24章 廣運潭第360章 漁陽顰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第13章 違制的墳墓第194章 李瑄的威名,望而止戈第114章 幕府班底第462章 與王維,最後的王維第406章 吐蕃中計,大潰敗第426章 征伐東北諸胡,渤海國第281章 豪擲黃金兩千兩第142章 整飭涼州城,河西第一城第54章 暗度陳倉第102章 南霽雲第51章 火雲第12章 大案番外 李瑄墓第321章 大食的最後一搏,馬璘第301章 天寶九載,重要的抉擇第121章 甲騎具裝,驚天噩耗第491章 兵敗如山倒,大食帝國的末日第39章 王忠嗣第261章 宰相肚裡能撐船第267章 拜相,吏部尚書,修國史,紫金光祿大夫第186章 連克五城,斬吐蕃大相第220章 上不疑我,勳章制度第75章 生擒大可汗第128章 你說的是人嗎第246章 刺客,水調歌頭的創作第193章 造反,涼州城中的歡呼第424章 王昌齡結算前世仇,江南地區的喪鐘第335章 天將軍的戰場之威,敗局已定第358章 我們殊途同歸,等待東北的鼓聲第116章 違抗軍令的軍使第307章 李瑄的危機,高仙芝回京獻俘第408章 與杜甫,百年盛世,叫上李白第147章 安祿山拜楊玉環爲母第490章 真理在大炮射程之內,青銅大炮的威力第283章 安祿山與楊釗不死不休第247章 正式成爲天水王,一掌擊碎天靈蓋第385章 新政初見端倪,李適之回長安第491章 兵敗如山倒,大食帝國的末日第195章 諸葛亮劍,李林甫的把柄第391章 攻破陝郡,直逼洛陽第320章 唐軍就位,四面包圍第137章 被監察御史彈劾第425章 除賤爲良結束,大唐的人口第240章 贊普勸李瑄造反,黃河源頭第289章 權勢滔天 滿庫金銀珠寶第493章 哈里發之死,大食帝國滅亡第318章 碎葉之戰第320章 唐軍就位,四面包圍第292章 對吐蕃的懲罰,上貢第129章 封候,河西隴右討擊大使第294章 岳父大人的如坐鍼氈第381章 佔領蒲津大橋 風陵渡,局勢逆轉第17章 楊玉環第143章 涼州城發展規劃,回到長安第80章 滿城沸騰第214章 長安西市的計劃,頂級強弩第404章 立太子大典,明年應該改元第34章 神勇第288章 處置李林甫的兩個兒子第27章 豐安軍城第190章 授上柱國,封楚國公,兼河西 隴右採第469章 微服私訪,淮陰渡第186章 連克五城,斬吐蕃大相第259章 京兆尹妥協,九霄環佩第3章 李適之第149章 楊玉環封貴妃第488章 羅馬帝國的危機,最終之戰第207章 聖人失望李林甫,李林甫的危機第296章 天寶八載,靈溪懷孕第278章 結婚前的幻境第460章 唐玄宗,種子結果,武廟第86章 李適之的“羅鉗吉網”第199章 城門前的重逢,萬民擁戴第442章 葉護太子的決定,草原變成都護府第276章 天水王府,百年梨樹第274章 李林甫送侄女,楊玉環的失落第182章 雪中高歌,吐谷渾和白蘭羌叛變第16章 皇帝召見第219章 獲得猛士,靈溪贈梨第339章 大食帝國與羅馬帝國的反應第140章 涼州城,哥舒翰第333章 騎兵戰術,追逐與被追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