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神勇

第34章 神勇

休整完畢後,李瑄率領騎兵出發,正式進行追擊。

先是控制馬速,快步行進兩裡。

馬匹還有很大餘力的時候,李瑄減緩馬速,讓戰馬在行走狀態下,能清晰地聽到四蹄落地的聲音。

阿史那扶汶還是不懂,他們認爲馬匹應該跑時間長一點,再放慢馬速。實在不行,停下來歇歇。

於是詢問李瑄。

“你們看着吧,按照我這樣的行軍方式,一定比你們所想的更快追上突厥騎兵,並且以更好的狀態,投入戰鬥。”

李瑄向阿史那扶汶等人解釋。

戰馬快步時消耗的體內,會在慢步時逐漸恢復一些。

如此狀態下,他們可以長時間不用下馬。

如阿史那扶汶所想,一直均速跑步,累了就歇息。

這其中會耽誤許多時間。

黃昏時刻,殘陽如血。

探馬來報:“啓稟將軍,在東北部六十里外,發現突厥騎兵,數量在千人左右,他們分前後兩軍,將大量牛羊趕在中央。”

終於偵查到敵人動向。

計算探馬返回的時間,此時他們距離突厥騎兵可能只有不到五十里。

李瑄下令,唐軍做好戰鬥準備。

探馬發現突厥騎兵,突厥騎兵也一定發現唐軍探馬。

在知道突厥騎兵不可能甩開他們的情況下,行軍速度一直保持快慢交替,最大限度保存馬力。

“將軍,現已黃昏,士兵們很少夜戰,對騎射會是一個考驗。”阿史那扶汶向李瑄說。

“未嘗不是好事。我軍已知突厥人數,然突厥卻不知我軍虛實。不過突厥一定會分兵來探查後方。你派遣兩隊人馬,先行前方。如果遇到突厥探馬,將他們驅趕。”

李瑄向阿史那扶汶吩咐道。

“遵命!”

阿史那扶汶領命後,兩隊騎兵暫時離開隊伍,以快步奔行在主力東北和西北兩側。

不久後,探馬來報,突厥來探查後方的輕騎,已經被驅趕走。

但突厥騎兵已經意識到不對,加快速度。

攜帶大量牛羊,無論如何都不可能擺脫唐軍。

除非突厥騎兵放棄牛羊。

一向有虎狼之心的突厥,怎麼可能輕易放棄到手的獵物?

突厥騎兵料到豐安軍騎兵不多,所以大戰在所難免。

排兵佈陣,突厥騎兵不是唐軍對手,但遭遇戰和突襲戰,卻是突厥騎兵最擅長的。

天地逐漸拉上一層黑幕。

李瑄沒想到他的第一次戰鬥,會發生在夜晚。

“突厥騎兵的陣形如何?”

當探馬再次回來後,李瑄詢問。

“突厥騎兵以牛羊在前,少量騎兵看護。大量騎兵已移至後方,向我軍而來,他們組成的陣形,非騎射之陣,而是衝鋒之陣。現距離我們不到二十里。”探馬回答。

“突厥騎兵不想放棄牛羊和擄走的百姓,就只有主動出擊了。”

李瑄自語一聲,這在他的意料之中。

晚上射箭,會誤傷自己人。特別是在護甲不如唐軍的情況下。

唐軍騎兵的皮甲,可以一定程度上抵擋箭矢。但突厥騎兵帶甲之士少之又少。

突厥人雖然穿獸皮衣,但獸皮衣和特製的皮甲相差甚遠。

“阿史那將軍,敵人衝來的時候,指揮士兵向兩翼退後擴散。一定要保持好陣形,當突厥騎兵進入射程,拋射突厥騎兵。若陣形變亂,不適合騎射的時候,則立刻停止,防止誤傷。另外聽我號令,隨時準備近戰。”

李瑄向阿史那吩咐。

突厥騎兵既然想一戰衝散他們,那就一定不能讓他們如願。

先避其鋒芒。

“末將明白。”

阿史那扶汶點頭。

敵人人多勢衆,硬拼不智。

戰馬長途行軍,雖有所消耗,但按照李瑄的行軍方法,依然可以進行一場劇烈的戰鬥。

此時,阿史那扶汶對李瑄更加敬佩。他御騎多年,都沒想到這樣的行軍方式。

先前分出的兩隊騎兵歸隊。

所有騎兵收到命令,以五十人一隊,在押官、隊頭的帶領下,保持間距往後撤退。

但馬速依然是慢步。

突厥騎兵的馬匹,以跑步衝擊,很快就接近唐軍。

“轟隆隆!”

月朗星稀,使黑夜有一絲明亮。

但蒼茫的原野上,卻凝結着肅殺之氣。

近九百騎一起衝鋒,震天動地的馬蹄聲,響徹荒野。

“我們咄陸的兒郎如狼,我們咄陸的敵人如羊。敵人是豐安唐軍,他們的騎兵一定不如我們。衝殺過去,我們將獲得更多戰利品。”

突厥騎兵的統領,是一名突厥達幹。

他是突厥左廂咄陸部落最強大的勇士。

在看到唐軍的身影以後,他舉起手中長矛,扯着嗓子向部下命令道。

他經驗老道,知道這一帶出現的唐軍騎兵,來自豐安軍城。

所以即便沒有探查到唐軍虛實,也毅然下定決心戰鬥。

好不容易到嘴的肥羊,怎麼可能吐出來?

在突厥達幹一聲令下後,突厥騎兵所有馬匹呈突襲狀態。

長矛與馬刀,在月輝的映襯下,更顯冰冷。

在他們前方,李瑄已經指揮騎兵讓戰馬進入跑步狀態。

突厥騎兵一時追不上。

“可惡!唐兵懦弱!”

突厥達幹趕緊令麾下停止衝刺,讓騎兵以正常的跑步狀態追擊。

唐軍也是輕騎,故意避開與他們交鋒。

突厥達幹知道自己不能放棄,一旦回頭,唐軍一定會調轉馬頭追上來。

現在唯有一鼓作氣追上唐軍,將唐軍衝散,他們才能順利回到部落。

半刻鐘後,突厥騎兵終於距離唐軍只剩二百步,眼看越來越近。

即便是衝鋒陣形,他們也會在短兵交接前,進行幾輪射擊。 突厥騎兵露出如狼一樣的眼神,將箭矢搭在弓弦上。

“咻咻咻……”

臨近唐軍百步的時候,一道道箭矢穿破黑夜。

唐軍陣形分散,又高速機動,在夜晚射箭,對唐軍幾乎沒有殺傷。

“咻咻咻……”

唐軍也開始回頭反擊。

突厥是突襲陣形,人馬緊密。唐軍雖然也看不太清,但造成殺傷更容易。

不過殺傷十分有限。

突厥騎兵剛纔以爲要與唐軍交鋒,提前衝刺,使其馬匹體力消耗巨大。

在一陣箭矢交鋒後,又被拉開距離。

但唐軍騎兵不可能一直保持完美陣形,在疾馳的時候,總會有人馬掉隊。

突厥是追擊方,掉隊無所謂。

而被追擊方,一旦掉隊,必遭屠戮。

李瑄不能不管這些即將掉隊的騎兵。

他見陣形有散開的趨勢,立刻吩咐將唐軍分成兩隊。

由阿史那扶汶率領一隊三百騎兵,迂迴攻擊敵騎右翼。

李瑄率領兩百騎兵,迂迴攻擊敵騎左翼。

而突厥達幹看到與唐軍竟又拉開距離,知道不能再這讓跑下去。吩咐麾下停止奔跑,以慢步的方式,跟在唐軍身後。

本想喘息一下,繼續追擊唐軍。

卻見唐軍的隊伍一分爲二,分別在原野上掉頭,以突襲的方式,向他們殺過來。

“迎敵!”

突厥達幹大喝一聲,騎兵不能失去動力,他不得不讓馬匹再次跑起來。

但明顯能感覺到突厥騎兵的氣勢,不如唐軍有衝擊力。

兩股唐軍,像兩柄尖刀一樣,插向兩翼。

“咻!”

李瑄一馬當先,從馬側取出雕弓,挽弓搭箭。

一名衝在最前方的突厥騎兵,應聲而倒。

剛纔指揮騎兵陣形,他沒有機會射箭,這是他殺死的第一個敵人。

緊接着又是幾箭,例無虛發。

眼看雙方近在咫尺,李瑄將強弓掛在馬側。從另一側取出長槍,雙手緊握。

一名突厥頭領看到李瑄身着鐵甲,知道李瑄身份不一般,準備將李瑄挑下馬,彰顯勇力。

他也越衆而出,策馬挺矛而來。

“噗嗤!”

兩馬相交,李瑄瞅準時機,一槍而過,正中其心臟,當場斃命。

“喝!”

在長槍刺中突厥騎兵頭領的一瞬,李瑄猛然用力,將屍體高高挑起,甩向一名突厥騎兵。

那突厥騎兵還沒反應過來,就被屍體砸下馬。

“將軍威武!”

身後唐軍見李瑄神勇,齊聲一喝,如打雞血一樣隨李瑄猛衝。

“殺!”

見李瑄的強大,數名突厥騎兵駕馬一起衝向李瑄。

“噗嗤!”

最先一騎,被李瑄刺中喉嚨,直接甩下馬。

又有三矛同時攢刺。

“鐺!”

“噗嗤!”

李瑄揮舞長槍,將矛全部撥開。

他的長槍還有餘力,趁一名突厥騎兵失手,直刺其胸。

“砰!”

然後一記橫掃,抽中另一名突厥騎兵腦袋,將他打下馬。

剩下一名突厥騎兵雖與李瑄馬匹錯開,但李瑄背後的羅興趁機挺槍,將其刺死。

又有數騎猛馳而來,他躲過數矛直刺,並將他們全部刺下馬。

向李瑄聚攏的突厥騎兵越來越多,李瑄渾然不覺,他大呼馳前,左衝右突,當者辟易,無一合之敵。

羅興和豐安騎兵跟上李瑄的步伐,將突厥騎兵外圍陣形徹底衝破。

當李瑄衝到突厥騎兵中央,有兩名突厥騎兵頭領不講武德,在李瑄刺死一名突厥騎兵的時候,一左一右,偷襲李瑄。

“噗嗤!”

李瑄回槍將左邊的偷襲者刺下馬。

右邊一矛,直刺李瑄胸口。

但李瑄微微側身,躲過這一矛。

與此同時,他單手持槍,另一隻手抓住矛刃下方。

偷襲者想要回矛,卻被李瑄死死握住,他一用力,長矛易主。

那突厥騎兵頭領失去兵器,在戰場上必死無疑。

“噗嗤!”

他將手中長矛擲出,兩丈外的一名騎兵,被洞穿身軀,血灑原野。

李瑄越戰越勇,馬匹所過,一路橫屍,突厥騎兵竟不敢再近。

“還是勇士嗎!戰後一定斬了伱們!”

突厥達幹看到左翼騎兵竟有勒馬,十分憤怒。

一場交鋒還沒過,怎麼左翼潰敗這麼快?

他不再顧右翼,而是親自坐鎮左翼。

黑夜中,他沒看到李瑄的神勇。

第391章 攻破陝郡,直逼洛陽第462章 與王維,最後的王維第2章 靈翠樓第13章 違制的墳墓第162章 吐蕃反制大唐的手段第276章 天水王府,百年梨樹第20章 皇帝問策第84章 長離第290章 科舉,李瑄的態度第327章 大食傾國來援,怛羅斯之戰第210章 四鎮節度,控地萬里,勁兵重鎮,皆第79章 回到長安第248章 金盃同汝飲,白刃不相饒第96章 五百金 兩美女的賄賂第179章 天生神力,力託城門第176章 狼煙沖天,赤嶺爭奪戰第149章 楊玉環封貴妃第37章 拒絕贈送第378章 封王大典,再見尺帶珠丹,任命刑部尚書第235章 楊玉環的白月光,突襲烏海城第32章 突厥寇邊第344章 裡海以南,哈里發之死第467章 瞭解南方郡縣,清明之郡第207章 聖人失望李林甫,李林甫的危機第218章 再遇裴靈溪,勉之第156章 李瑄入李林甫之夢,顏真卿第163章 李世民的真假元帥戰術,陌刀軍完成第35章 斬將第153章 天水郡公,實封五百戶,韋堅罷相第251章 尺帶珠丹俯首,李瑄向李隆基請求第131章 突襲青海東部第128章 你說的是人嗎第239章 生擒吐蕃贊普,三十三萬大軍全軍覆沒第135章 萬騎圍堵,斬將拔旗第319章 大食轉攻爲守,你閉嘴第187章 收復九曲,設立九曲郡 洮陽郡第321章 大食的最後一搏,馬璘第332章 定河中之戰,圍殲大食近衛軍第119章 吐蕃大舉入侵第20章 皇帝問策第151章 野獸襲擊李隆基第140章 涼州城,哥舒翰第108章 麥田中的伏擊,陌刀之戰第61章 前鋒第441章 謀劃回紇,召移地健入長安第393章 安祿山出逃洛陽,叛軍譁變第146章 和親,與韋堅決裂第333章 騎兵戰術,追逐與被追逐第88章 李林甫卸任吏部尚書第475章 金陵,再見李白第414章 大唐玄龍旗,稅制改革第366章 活捉穎王,收隴右兵,再至京兆第339章 大食帝國與羅馬帝國的反應第326章 大唐西進,目標怛羅斯第135章 萬騎圍堵,斬將拔旗第324章 斬將拔旗,大食遠征軍覆沒第230章 二十萬騎兵的大戰第270章 變革派領袖李瑄,保守派領袖李林甫第381章 佔領蒲津大橋 風陵渡,局勢逆轉第27章 豐安軍城第312章 封常清,制定對戰大食的計策第158章 裴靈溪第138章 回到湟水城,百姓夾道相迎第458章 北巡,祭天,瀚海都護府,草原都護府番外 盛世華章,李瑄終第464章 大詩人去世,書文運動,南巡第31章 飛馬射纓第296章 天寶八載,靈溪懷孕番外 乾元三十載第70章 陷陣第103章 對吐蕃的戰略第228章 送將士入雪域高原,一箭破伏俟第499章 裡海建立安業郡,五年後的長安第185章 先登之功,三日克三城第238章 堵住花石峽,吐蕃贊普窮途末路第255章 李林甫的人生第二春第98章 父親舉薦兒子第268章 常平新法,天寶變革第273章 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第459章 回長安,李隆基駕崩第139章 節制河西,身兼十一使職第282章 安祿山怒火中燒第290章 科舉,李瑄的態度第391章 攻破陝郡,直逼洛陽第319章 大食轉攻爲守,你閉嘴第398章 回紇的妥協,大唐月報第138章 回到湟水城,百姓夾道相迎第396章 安祿山之死第70章 陷陣第198章 找到兇手,包圍與反包圍第117章 擒拿監軍第176章 狼煙沖天,赤嶺爭奪戰第226章 大非川之戰開啓,焚燒草原,日夜不息第397章 萬歲,范陽城破,安史之亂結束第340章 波斯詩人爲天將軍歌功頌德第91章 問擒拿海賊之策第218章 再遇裴靈溪,勉之第245章 石堡城陷落,等待開花第167章 十二萬步騎齊距河湟,回紇騎兵南下第403章 請聖人封我爲太子
第391章 攻破陝郡,直逼洛陽第462章 與王維,最後的王維第2章 靈翠樓第13章 違制的墳墓第162章 吐蕃反制大唐的手段第276章 天水王府,百年梨樹第20章 皇帝問策第84章 長離第290章 科舉,李瑄的態度第327章 大食傾國來援,怛羅斯之戰第210章 四鎮節度,控地萬里,勁兵重鎮,皆第79章 回到長安第248章 金盃同汝飲,白刃不相饒第96章 五百金 兩美女的賄賂第179章 天生神力,力託城門第176章 狼煙沖天,赤嶺爭奪戰第149章 楊玉環封貴妃第37章 拒絕贈送第378章 封王大典,再見尺帶珠丹,任命刑部尚書第235章 楊玉環的白月光,突襲烏海城第32章 突厥寇邊第344章 裡海以南,哈里發之死第467章 瞭解南方郡縣,清明之郡第207章 聖人失望李林甫,李林甫的危機第218章 再遇裴靈溪,勉之第156章 李瑄入李林甫之夢,顏真卿第163章 李世民的真假元帥戰術,陌刀軍完成第35章 斬將第153章 天水郡公,實封五百戶,韋堅罷相第251章 尺帶珠丹俯首,李瑄向李隆基請求第131章 突襲青海東部第128章 你說的是人嗎第239章 生擒吐蕃贊普,三十三萬大軍全軍覆沒第135章 萬騎圍堵,斬將拔旗第319章 大食轉攻爲守,你閉嘴第187章 收復九曲,設立九曲郡 洮陽郡第321章 大食的最後一搏,馬璘第332章 定河中之戰,圍殲大食近衛軍第119章 吐蕃大舉入侵第20章 皇帝問策第151章 野獸襲擊李隆基第140章 涼州城,哥舒翰第108章 麥田中的伏擊,陌刀之戰第61章 前鋒第441章 謀劃回紇,召移地健入長安第393章 安祿山出逃洛陽,叛軍譁變第146章 和親,與韋堅決裂第333章 騎兵戰術,追逐與被追逐第88章 李林甫卸任吏部尚書第475章 金陵,再見李白第414章 大唐玄龍旗,稅制改革第366章 活捉穎王,收隴右兵,再至京兆第339章 大食帝國與羅馬帝國的反應第326章 大唐西進,目標怛羅斯第135章 萬騎圍堵,斬將拔旗第324章 斬將拔旗,大食遠征軍覆沒第230章 二十萬騎兵的大戰第270章 變革派領袖李瑄,保守派領袖李林甫第381章 佔領蒲津大橋 風陵渡,局勢逆轉第27章 豐安軍城第312章 封常清,制定對戰大食的計策第158章 裴靈溪第138章 回到湟水城,百姓夾道相迎第458章 北巡,祭天,瀚海都護府,草原都護府番外 盛世華章,李瑄終第464章 大詩人去世,書文運動,南巡第31章 飛馬射纓第296章 天寶八載,靈溪懷孕番外 乾元三十載第70章 陷陣第103章 對吐蕃的戰略第228章 送將士入雪域高原,一箭破伏俟第499章 裡海建立安業郡,五年後的長安第185章 先登之功,三日克三城第238章 堵住花石峽,吐蕃贊普窮途末路第255章 李林甫的人生第二春第98章 父親舉薦兒子第268章 常平新法,天寶變革第273章 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第459章 回長安,李隆基駕崩第139章 節制河西,身兼十一使職第282章 安祿山怒火中燒第290章 科舉,李瑄的態度第391章 攻破陝郡,直逼洛陽第319章 大食轉攻爲守,你閉嘴第398章 回紇的妥協,大唐月報第138章 回到湟水城,百姓夾道相迎第396章 安祿山之死第70章 陷陣第198章 找到兇手,包圍與反包圍第117章 擒拿監軍第176章 狼煙沖天,赤嶺爭奪戰第226章 大非川之戰開啓,焚燒草原,日夜不息第397章 萬歲,范陽城破,安史之亂結束第340章 波斯詩人爲天將軍歌功頌德第91章 問擒拿海賊之策第218章 再遇裴靈溪,勉之第245章 石堡城陷落,等待開花第167章 十二萬步騎齊距河湟,回紇騎兵南下第403章 請聖人封我爲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