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結婚前的幻境

天水王府,池塘小亭。

李瑄靜下心來撫琴,然心卻不能平靜。

明日一過,他就要徹底融入這個時代。

它不僅要肩負國家的使命,還要承擔作爲丈夫的擔當,甚至以後還有作爲父親的責任。

他要在將來考慮的更多。

常平新法已經在最關鍵的時刻。豪強大族一定不會甘心,他們要土地兼併,會想出新的對策。

“噔噔……”

在雜亂無章的琴聲之中,李瑄進入另一種狀態,非常複雜。情緒的絲線亂成麻。

他幻想着一次變法成功;幻想着接下來的新法能夠順利;幻想着李隆基依然賢明;幻想着以李林甫爲首的保守派徹底失去聲音;幻想着李亨不會對他有敵意;幻想着他金戈鐵馬,率領精兵馬踏燕雲,將萌芽掐除……

他登臨首席,那盛世繁花似錦。

大江南北,都開滿棉花。

九州大地,物產豐富。

黃河不會咆哮,長江不會發怒。

閭閻相望,桑麻蔽野,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

那馳道四通八達,驛站如繁星點點。

郡縣皆有慈幼堂。

學堂與醫堂,遍佈鄉里。

白馬安撫南詔,紅馬跨入昭武。

百國的使者,項背相望;未有的物種爭相涌入……

他在李適之膝下承歡,總角小兒圍繞在身前。

庭院中梨花開了又謝……

“相公……”

見李瑄彈奏激烈,那指尖似乎有百萬雄兵,琴絃緊繃將斷,旁邊陪侍的長離連忙按住琴絃,輕喚李瑄一聲。

琴聲戛然而止。

周圍頓時安靜。

李瑄也幡然醒悟。

希望的曙光與絕望的黑暗交相輝映,複雜的情緒將靈魂撕扯的支離破碎。

李瑄知道,這些都是他一廂情願。

這一切,如空中樓閣,遙不可及。

他要秉持他他拜相前的心願。

他知道歷史,怎麼能有這樣的幻想呢?

要失去一些了!

他不能再感情用事,要高瞻遠矚,斷臂求生,

“相公,你怎麼了?”

長離擔心地問道。

大喜的日子,相公應該高興纔是。

她心中很高興相公終有伴侶,她沒有資格嫉妒裴靈溪。

因爲只有裴靈溪的家世配得上相公。

“沒什麼,長離,你們早點休息吧!”

李瑄向長離說道。

但長離沒有離開,相公都沒有休息,她怎麼能休息呢?

“靈溪是個很好的女子,不會爲難你們。”

李瑄突然向長離說道。

“我們一定會聽從娘子的話。”長離趕緊說道。

“長離,你和霜兒不用擔心將來,你們侍奉我,將來會讓你們成爲我的側室,爲我生兒育女。別人會覺得你們和裴靈溪有貴賤的區別,但在我眼裡,會公平對待。沒有人天生卑賤。”

李瑄拍着長離的肩膀,向她承諾道。

或許他的愛十分淺顯,或許納長離和霜兒,只是憐憫她們。

也或許是想成爲李隆基眼中的“正常男人”,一個有慾望的正常人。

願得一心人,白首不相離。他不是一個好男人。

在這三妻四妾是平常的時代,他將明媒正娶的妻子視爲第一個女人,所以從未接觸過其他女子。

這樣才能減輕心中的愧疚。

在心裡中,不論是裴靈溪,還是霜兒、長離,他並不覺得誰比誰更高貴。

“相公,奴婢不敢奢求,只要您能侍奉您,奴婢就心滿意足了。”

長離的淚水在眼中打轉,感動如漣漪般在心中層層盪開。

李瑄擦拭掉長離的淚水,出亭子之外,他看向天空的月亮,不遠處的長興坊,或許她也難以入眠。

……

長興坊的裴府,裴靈溪的閨房中。

“靈溪,李相可不是一般男子,一定要溫柔賢淑,不可任性。”

裴靈溪的母親柳氏和叔母、伯母,正在教育她洞房花燭夜該如何,面對夫君該如何侍奉,聽得她面紅耳赤,像是要滴血一般。

她雙手還揪住衣襟。

最後,柳氏還向裴靈溪講禮儀。

李瑄那樣霸氣的人,在戰場上所向無敵,在朝堂上縱橫捭闔,女人別想妄圖壓制。

以後裴靈溪會隨李瑄參加宮廷宴會,以李瑄的身份,那些貴婦人一定會對裴靈溪趨之若鶩。

要學會如何應對,不能在誇讚和追捧中,答應這些貴婦人的事情,哪怕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以免讓李相爲難。

“阿孃,靈溪知道了。”

裴靈溪弱弱地回覆道。

“以李相的地位,有三妻四妾也正常,千萬不能像房玄齡妻子盧氏一樣吃醋,更不能像郭槐那樣善妒。以免讓李相心生厭惡。”

柳氏不忘向裴靈溪提醒道。

“女兒明白!”

士族的女子,將來大概率嫁給貴族,都有這樣的心理準備。

這個時代,少女們仰慕古代的潘安,將自己的心上人視爲“檀郎”。

可不單單是潘安玉樹臨風,更是因爲他從一而終。自妻子去世後,便不再娶。

類似的人如諸葛亮等,都受到古人的追捧。

裴靈溪也希望有美好願望,但她能嫁給李瑄爲正妻,就已屬幸運,無法再強求其他。

“今夜靈溪要好好休息,不要去想太多。”

柳氏想讓女兒早點休息,明日再沐浴梳妝打扮。

可裴靈溪哪能睡得着呢。

一想到明天要發生的事情,心中就無比緊張。

柳氏是過來人,能理解女兒的心情,她像小時候一樣,去哄裴靈溪。

幸福與緊張交織,直到夜半子時,裴靈溪纔在嘴角噙着溫柔睡去。

夜色濃,星更亮。

天水王府佈置得喜慶,後花園中百花奼紫嫣紅。

它們在夜中綻放,當清晨破曉後,它們流出淚水。

天水王府,高朋滿座,賓客如雲。

每月十日,爲休朝之日。

在京的官吏,哪怕沒被邀請,也送上賀禮。

文武大臣,保守派都礙於面子,親自來到天水王府,祝賀宰相大婚。

包括李林甫,在李霅、李琦的迎接下,進入天水王府。

李林甫帶着自己五品以上的兒子,女婿。

還有他的表侄女姜月瑤也被他帶來。

在李隆基親自過問下,不久後,她的表侄女將被李瑄納爲側室。

宰相共同攜手是不可能的。李林甫只希望萬一他輸了,他死了,家人不會被李瑄牽連。

李適之對李林甫這個老對手笑臉相迎,入正堂上坐。

七郎的大婚之日,一切恩怨都先放下。

一般的四五品大臣,也只能在偏廳飲宴。

由李季卿和李適之的女婿、侄子陪同。

李瑄在迎親之前,入正堂、側廳、後花園等地,與親朋好友見面,

婚禮之日,不需要那麼拘禮。包括李瑄同派系的大臣,只需要祝福即可。

“宜言飲酒,與子偕老,琴瑟在御,莫不靜好。祝賀相公!”

李瑄的親信中有許多詩人,他們不喜歡在正堂、側堂,在後花園池塘旁,談聊。

李瑄出面後,杜甫離李瑄最近,他帶着一名女子向李瑄恭賀道。

“多謝子美祝福,今日要不醉不歸。”

李瑄握着杜甫的手說道。

如杜甫、吳道子等,都是李瑄親下請柬。

“這是內人……”

杜甫向李瑄介紹身旁的女子。

她是司農少卿的女兒楊娧,比杜甫小十歲,長得十分清秀。

杜甫回長安,領到俸祿後,就將妻子接到長安租住。

現在長安的米還未漲價,以杜甫的俸祿,夠養家餬口。

“拜見相公!”

楊娧向李瑄一禮,很大方。一看就是賢妻良母。

“今日我不是宰相,只是新郎,不必過多禮節。”

李瑄讓楊娧免禮。

天水王府裡有女眷聚集的地方,楊氏也是大家閨秀,絕對能適應這裡的環境。

王維、王昌齡、吳道子等一一向李瑄送上賀詞。

李瑄讓他們只管盡興。

最近幾個月朝堂局勢緊張,正好趁着他結婚的時候,放鬆一下。

“月瑤,你來參加我七兄的婚禮了。見到伱可真不容易。”

李玉瑩和一衆傷心的小娘子在王府跑來跑去,看到姜月瑤後,非常欣喜。

她有好幾個月沒見姜月瑤了,還以爲怎麼了。

姜月瑤只是展顏一笑,患得患失,不知該如何回答。

造化弄人,變成這樣,她不知自己是開心,還是失落。

不過今日看到新郎新婦,一定會失落吧!

“七郎,迎親之前,拜見先祖。”

日昳之前,李適之帶李瑄來到李承乾和李象的靈位前。

按照禮制,在迎接新婦入門前,要拜見先祖,以慰先祖的在天之靈。

李瑄穿上緋紅色的圓領長袍,這長袍上錦繡花紋,掛着金銀。還有李瑄的飛鳥銜花玉佩,掛在腰間。

李瑄手持香火,對着靈位三拜,然後將香火插入鼎中。

門外馬車錦色,數百人的迎親隊伍。

幡旗招展,如彩雲蔽日,隊伍浩浩蕩蕩,在街衢綿延數裡。

僕人們挑着各種彩錦。

奴婢們帶着拿着各種綵帶。

中間是華麗的七香車,拉車的是李瑄的汗血寶馬。

鼓樂成陣,絲竹吹響。

這是在提示李瑄,該上馬迎親。

還有金吾衛開道,在這喜慶時刻,可不能有人搗亂。

在裴晃、裴胄、王維、裴瓔、杜甫、王昌齡、李季卿等親朋好友的相送下,李瑄走出天水王府。

他在隊伍中間,騎着火雲馬。

“小相公迎親,長安大喜。”’

“祝小相公喜結連理,百年好合……”

“人道成家立業,可小相公先馬上封王,再拜相,然後成家。真乃神人!”

“據說小相公娶的是開元宰相裴耀卿的孫女,裴氏真是福氣啊!”

“是啊!裴氏女幸運,能被小相公相中,成爲郡王妃。”

……

長安許多百姓都在坊道上觀看迎親隊伍。

許多真心爲李瑄祝福。

因爲李瑄是一個好宰相,長安的權貴,再也不敢欺負人。

以前李林甫的兒子那麼囂張,現在也得收斂。

五楊那麼跋扈,也得嚴令家奴。

慈幼堂、常平新法、更改農具,普通百姓幾乎都支持李瑄。

連糾婚一事,都有許多百姓支持。因爲百姓相信李瑄所說,十八歲之前結婚,必然會損害身體。

李瑄的鐵桿狂熱支持者,還拿《黃帝內經》,引經據典在長安宣傳,認爲糾婚必須執行。甚至還想再推遲至二十一歲。

在《黃帝內經素問上古天真論》上說,女子二七天癸至,即十四歲始來月經。

男子二八天癸至,即十六歲纔開始遺精。

如果這時“陰陽和”,則可能有子。但是這時身體並未完全發育成熟,還沒有進入合適的婚齡。

女子要等到三七二十一歲,始能“腎氣平均,故真牙生而長極”。

男子要等到三八二十四歲,才能“腎氣平均,筋骨勁強,故真牙而長極”。

所謂“腎氣平均”,就是指性器官和性功能得到了均衡、正常的發展,性器官和性功能都比較成熟;所謂“真牙生而長極”,指人的最後一顆牙齒“盡頭牙”長出,也表示人的身體已完全發育成熟。

這樣誕生的子嗣,纔不會失去“先天”,虧損“陰陽”。

這種說法,得到很大一批人認同。

《黃帝內經》,被唐人認爲是神仙傳授給始祖黃帝的經典,在大唐有極大的影響力。

人心都是肉長的,大唐百姓在家庭溫飽有餘的情況下,也不希望自己的女兒出現傷害。

在長安百姓恭喜李瑄的時候,許多長安的貴女非常難過。

本來她們還有一線希望,現在她們的檀郎遠去。讓她們幾天幾夜都不能寐。

不過也有一些貴女認爲自己還有機會,如李瑄這樣的大英雄,哪怕成爲李瑄的側室,也今生無憾。

是以,天寶年間,貴女適齡不嫁者多。

李瑄讓羅興、薛錯等帶着親衛、奴僕,攜帶一個個紅色的錦囊在車中。

每個錦囊中皆有二十文錢。

凡有男女孩童應和,必發錦囊。哪怕是在襁褓中的嬰兒,也有喜慶。

坊道上呼聲更大。

在鑼鼓喧天中,李瑄出道政坊的坊門,經過東市、平康坊,南下經崇義坊,到達長興坊。

最後進入長興坊的坊門。

裴氏宅院,也不是很大,但此刻賓客滿滿登登。

“新婦出!”

李瑄的馬車到達裴氏宅院後,他周邊的隨從皆呼一聲。

示意裴靈溪出庭院,上七香車中。

李瑄要在黃昏之前,趕回天水王府。

大唐的婚姻,都是黃昏進行。

“婚”,也就是“昏”,取黃昏之意。

“相公詩才無雙,請寫下催妝詩,新婦方出。”

在裴府門前,沒有被允許,李瑄身份再高,也無法入內。

此時,幾名女子攜帶紙筆出來,請求李瑄按照禮節寫下催妝詩。

一般催妝詩都有固定的詩篇,也有好友代勞。

很明顯,李瑄的才華,應該自己寫一篇催妝詩才合適。

不知今夕是何夕,催促陽臺近鏡臺。誰道芙蓉水中種?青銅鏡裡一枝開。

李瑄也不想墨跡,他下馬隨便寫一首《催妝詩》,比喻裴靈溪是出水芙蓉。

他知道裴靈溪也一定畫好妝容在等待。

幾名女子興高采烈得攜帶《催妝詩》進入裴府之內。

閨房中,裴靈溪看到《催妝詩》後,臉色羞紅。

在母親柳氏和堂姐妹們的陪同下,緩步出府邸。

其實唐代結婚也熱鬧,三姑六姨經常會爲難新郎,所以有“新婦一扇門,新郎萬重山”之說,

但李瑄的身份擺在,三姑六姨也不敢鬧,《催妝詩》一出,客客氣氣地將裴靈溪送出裴府。

在李瑄的目視下,裴靈溪出現在門前。

她身着層層迭迭的青綠色大袖衫長裙,如碧波盪漾,外罩的紗羅衫在太陽下泛着華美的光澤,裙幅褶褶如雪月光華流動輕瀉於地。

那一頭烏髮盤成高髻,上面插滿了金銀琉璃製成的釵鈿,熠熠生輝,額間還點着一朵嬌豔的梅花花鈿。

精緻的步搖隨着她輕微的步伐晃動,珠玉碰撞發出清脆悅耳的聲音,臉龐上的胭脂讓她更顯嬌羞嫵媚。

然而此時的李瑄卻看不到她的面容,因爲她纖纖玉手持一把扇子遮住臉龐。

扇子上繡着一簇豔麗的牡丹花。

李瑄想來,裴靈溪此時的妝容應該遠勝過扇上的牡丹花。

在姐妹的攙扶下,裴靈溪慢步到達門前停靠的七香車前。

然後踩在榻上,進入七香車內。

李瑄現在不能說話,也不能近身。

裴靈溪的姐妹按照規矩,上隨行的副車。

此時,裴泛和柳氏,都已經出門。

李瑄在臺階下,對着他們拱手一禮。

裴泛職業病犯了,立馬就要回禮。

還是柳氏拉住他,才讓他沒有出醜。

主要是李瑄對他這種地方官壓力太大,畏懼李瑄如虎。

裴泛也不例外。

這段時間與李瑄議事的時候,雖李瑄一直強調不用拘謹,但裴泛還是改不過來。

因爲李瑄最近任命一個叫趙奉章的吏部侍郎,在李瑄的支持下,趙奉章很快就架空另外一個吏部侍郎李彭年的權力。

趙奉章是狠角色,最近三個月時間,又懲治京兆兩名縣令,五名縣丞、縣尉。

同爲京兆縣令的裴泛自然是提心吊膽。

李瑄禮儀完畢後,騎上火雲馬,在裴靈溪的馬車前繞了三圈。

寓意新婦今後會受到新郎的細心呵護。

鑼鼓絲竹再響,迎親隊伍開始返回天水王府。

柳氏眼中溼潤,感於女兒找到好歸宿。

裴泛也感慨萬千,他要在府中招待客人。

他的貴客也不少,連公主都派人來祝賀。

第216章 李林甫爲李瑄抄錄《出師表》第411章 稱帝,改元,華夏曆第377章 天策上將,秦王,尚書令第100章 大誅朝廷命官第382章 曳落河出擊,瓜分大唐第217章 梨樹爭奪戰,楊氏家奴番外 乾元三十載第211章 我僅次於霍光,楊玉環被送出宮第445章 新朱雀大街,供奉凌煙閣第5章 興慶宮第87章 攻擊李林甫第5章 興慶宮第154章 除去李林甫爪牙第165章 背刺,羽林千戶所第200章 李林甫權勢再減,太原城外的太子奴第327章 大食傾國來援,怛羅斯之戰第269章 宰相父雪中迎接宰相子第144章 楊釗的野望,李隆基召見第184章 南霽雲斬殺吐蕃元帥,九曲之戰大勝第321章 大食的最後一搏,馬璘第431章 雪域大都護府,天下諸國拜長安第361章 兇殘叛軍,華清宮歌舞停,李隆基的惶恐第349章 安西軍的“清君側”思想,最後的長安第131章 突襲青海東部番外 乾元三十載第75章 生擒大可汗第294章 岳父大人的如坐鍼氈第412章 登基大典,變革的時代,李隆基與李適之第23章 名將的落幕第332章 定河中之戰,圍殲大食近衛軍第221章 安祿山蠢蠢欲動,豪強的乞降第88章 李林甫卸任吏部尚書第248章 金盃同汝飲,白刃不相饒第482章 巴格達,哈里發的決心第455章 火藥的威力,一聲破敵第292章 對吐蕃的懲罰,上貢第211章 我僅次於霍光,楊玉環被送出宮第60章 峽口第322章 大食突圍,安西陌刀與河隴陌刀第413章 追諡,封后,立太子,拜相,改制秘書監 天策府,都錦衣衛番外 美人離殤 (新書《我在陰間收集列祖列第342章 羅馬帝國進攻大食,最後的大戰第243章 大唐的地圖,李林甫入道第327章 大食傾國來援,怛羅斯之戰第131章 突襲青海東部第234章 吐蕃在等雪,長安的歌謠第412章 登基大典,變革的時代,李隆基與李適之第13章 違制的墳墓第455章 火藥的威力,一聲破敵第133章 龍駒島第271章 誰是首席宰相?楊玉環的助攻第434章 九九八十一難,終會圓滿第45章 節制一軍第8章 看花馬第145章 李隆基引薦安祿山第231章 最關鍵的一戰,十八大猛將出擊第87章 攻擊李林甫第270章 變革派領袖李瑄,保守派領袖李林甫第216章 李林甫爲李瑄抄錄《出師表》第63章 河泊十八部第218章 再遇裴靈溪,勉之第491章 兵敗如山倒,大食帝國的末日第482章 巴格達,哈里發的決心第467章 瞭解南方郡縣,清明之郡第191章 回到湟水城,李白寄來詩歌第324章 斬將拔旗,大食遠征軍覆沒第187章 收復九曲,設立九曲郡 洮陽郡第306章 李林甫被算計,李林甫罷相,李瑄率兵至右相府第37章 拒絕贈送完結感言新書番外 乾元三十載第479章 使者回京,定鼎大勢的一戰第194章 李瑄的威名,望而止戈第65章 突厥神箭手第245章 石堡城陷落,等待開花第300章 火樹銀花,楊玉環心中的花火第9章 柳岸遇李白 賀知章第27章 豐安軍城第195章 諸葛亮劍,李林甫的把柄第148章 楊玉瑤的誘惑,鳳凰東來第360章 漁陽顰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第11章 押官薛錯第53章 備戰第80章 滿城沸騰第220章 上不疑我,勳章制度第167章 十二萬步騎齊距河湟,回紇騎兵南下第208章 太子李亨認罪,施展酷刑第242章 建立神策軍,追封李瑄祖父爲王第394章 安祿山的最後一搏,李瑄到來第309章 算計高仙芝,西域之路第3章 李適之第56章 唐軍陣形第94章 真正的大盜第292章 對吐蕃的懲罰,上貢第221章 安祿山蠢蠢欲動,豪強的乞降第441章 謀劃回紇,召移地健入長安第357章 最後的準備,佈置兵馬第172章 人馬俱碎,沙丘強弩第356章 安祿山的哭泣,鼓角聲前奏,天寶十四載第498章 西征結束,建立六大都護府,未來的女皇
第216章 李林甫爲李瑄抄錄《出師表》第411章 稱帝,改元,華夏曆第377章 天策上將,秦王,尚書令第100章 大誅朝廷命官第382章 曳落河出擊,瓜分大唐第217章 梨樹爭奪戰,楊氏家奴番外 乾元三十載第211章 我僅次於霍光,楊玉環被送出宮第445章 新朱雀大街,供奉凌煙閣第5章 興慶宮第87章 攻擊李林甫第5章 興慶宮第154章 除去李林甫爪牙第165章 背刺,羽林千戶所第200章 李林甫權勢再減,太原城外的太子奴第327章 大食傾國來援,怛羅斯之戰第269章 宰相父雪中迎接宰相子第144章 楊釗的野望,李隆基召見第184章 南霽雲斬殺吐蕃元帥,九曲之戰大勝第321章 大食的最後一搏,馬璘第431章 雪域大都護府,天下諸國拜長安第361章 兇殘叛軍,華清宮歌舞停,李隆基的惶恐第349章 安西軍的“清君側”思想,最後的長安第131章 突襲青海東部番外 乾元三十載第75章 生擒大可汗第294章 岳父大人的如坐鍼氈第412章 登基大典,變革的時代,李隆基與李適之第23章 名將的落幕第332章 定河中之戰,圍殲大食近衛軍第221章 安祿山蠢蠢欲動,豪強的乞降第88章 李林甫卸任吏部尚書第248章 金盃同汝飲,白刃不相饒第482章 巴格達,哈里發的決心第455章 火藥的威力,一聲破敵第292章 對吐蕃的懲罰,上貢第211章 我僅次於霍光,楊玉環被送出宮第60章 峽口第322章 大食突圍,安西陌刀與河隴陌刀第413章 追諡,封后,立太子,拜相,改制秘書監 天策府,都錦衣衛番外 美人離殤 (新書《我在陰間收集列祖列第342章 羅馬帝國進攻大食,最後的大戰第243章 大唐的地圖,李林甫入道第327章 大食傾國來援,怛羅斯之戰第131章 突襲青海東部第234章 吐蕃在等雪,長安的歌謠第412章 登基大典,變革的時代,李隆基與李適之第13章 違制的墳墓第455章 火藥的威力,一聲破敵第133章 龍駒島第271章 誰是首席宰相?楊玉環的助攻第434章 九九八十一難,終會圓滿第45章 節制一軍第8章 看花馬第145章 李隆基引薦安祿山第231章 最關鍵的一戰,十八大猛將出擊第87章 攻擊李林甫第270章 變革派領袖李瑄,保守派領袖李林甫第216章 李林甫爲李瑄抄錄《出師表》第63章 河泊十八部第218章 再遇裴靈溪,勉之第491章 兵敗如山倒,大食帝國的末日第482章 巴格達,哈里發的決心第467章 瞭解南方郡縣,清明之郡第191章 回到湟水城,李白寄來詩歌第324章 斬將拔旗,大食遠征軍覆沒第187章 收復九曲,設立九曲郡 洮陽郡第306章 李林甫被算計,李林甫罷相,李瑄率兵至右相府第37章 拒絕贈送完結感言新書番外 乾元三十載第479章 使者回京,定鼎大勢的一戰第194章 李瑄的威名,望而止戈第65章 突厥神箭手第245章 石堡城陷落,等待開花第300章 火樹銀花,楊玉環心中的花火第9章 柳岸遇李白 賀知章第27章 豐安軍城第195章 諸葛亮劍,李林甫的把柄第148章 楊玉瑤的誘惑,鳳凰東來第360章 漁陽顰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第11章 押官薛錯第53章 備戰第80章 滿城沸騰第220章 上不疑我,勳章制度第167章 十二萬步騎齊距河湟,回紇騎兵南下第208章 太子李亨認罪,施展酷刑第242章 建立神策軍,追封李瑄祖父爲王第394章 安祿山的最後一搏,李瑄到來第309章 算計高仙芝,西域之路第3章 李適之第56章 唐軍陣形第94章 真正的大盜第292章 對吐蕃的懲罰,上貢第221章 安祿山蠢蠢欲動,豪強的乞降第441章 謀劃回紇,召移地健入長安第357章 最後的準備,佈置兵馬第172章 人馬俱碎,沙丘強弩第356章 安祿山的哭泣,鼓角聲前奏,天寶十四載第498章 西征結束,建立六大都護府,未來的女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