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南下維也納

這一份報告,艾倫威爾遜因爲知道劍橋五傑的存在,心裡早就有準備會泄露出去。

目前而言,他反覆思量都覺得,不管出現什麼結果,都和大英帝國沒有關係。對美國,一九四五年的英國還是有資格說不的。

其實從雅爾塔會議的分區佔領德國的劃分就能看出來,蘇聯佔據了超過百分之四十的德國土地,蘇佔區面積最大。而英佔區佔據了德國工業最強大的魯爾區,以及西北部優良的海岸線和港口,美佔區是德國南部的巴伐利亞州。

美佔區面積比不上蘇聯,又不是工業區,不如英佔區人口密集,工業發達。蘇聯佔據了最大的土地,英國佔據了最好的資源和人口,相反美國卻顯得非常尷尬。現在還要和英國一起,分出一部分土地給法國。

這種分區結果美國當然是吃虧的,美國對這個方案的意見很大。一方面,它認爲蘇佔區的面積太大;另一方面,它所感興趣的魯爾區落入了英國之手。於是,美國製定了一個新的佔領方案。

美國人提出的新方案簡單來說,就是美佔區和英佔區對調,英國佔領德國南部,美國佔領區成了現在的英佔區,其中當然包括魯爾區在內。

英美之間交換佔領區的外交交鋒,從開羅會議一直吵到雅爾塔會議,英國一直都沒有讓步,隨着蘇聯紅軍勢頭越來越猛,美國只好接受現實,老老實實的接受了現在的劃分。

至於法佔區的由來,是英國把美國推上和蘇聯對抗的前線,出於拉攏法國的目的,在戰後英法兩國對美國進行牽制的初衷,對法國採取的拉攏策略。

這其中英國外交部和美國人經過多少次脣槍舌戰,還在蘇聯紅軍的助攻下讓美國吃了一個悶虧,不是艾倫威爾遜能揣測的,他還在英屬印度沐浴在聖牛的光輝當中。

但這種佔領區劃分之後就帶來了一個問題,英佔區其實已經和巴爾幹無關。南斯拉夫內部鐵托的反對者,其實已經夠不到英國人。

這其實是一個錯覺,因爲奧地利也是被分區佔領的,奧地利的分區佔領和德國類似,一樣是蘇聯佔據最大的面積,英國佔據最好的地段和人口。英佔區正好,面對這些鐵托的反對者。

但是目前名義上奧地利是分區佔領,可實際上美英法三國的佔區軍隊少的可憐,和不設防地區差不多,名義上的佔領區,完全是蘇聯紅軍的剋制。

因爲虎死不倒威,這些戰前英國出於對抗德國原因扶持的各國反德派眼中,英國仍然是那個世界第一殖民帝國,並不知道英國內部已經筋疲力竭,再也無法壓制住美蘇兩國,都要考慮和法國聯合在一起自保。

所以南斯拉夫祖國軍以及其他反對鐵托的組織,仍然尋求向英國投降。

德國受降儀式的兩天後,正在艾倫威爾遜考慮,是不是用一包香菸找個德國龍騎兵,爲自己贊助的公寓打掃衛生,順便拯救德國失足婦女,幫助對方解決剛需的時候。

維也納英國代表處發來電報,還是邊境雲集的鐵托反對者,包括南斯拉夫祖國軍、克羅地亞烏斯塔沙、斯洛文尼亞本土防衛軍,林林總總有些人都叫不上來名字,其中也許還有真正的難民,害怕被鐵托清算。

這些組織非常的複雜,切特尼克由支持南斯拉夫王國政府的主要是塞爾維亞人組成,是二戰時期活躍在南斯拉夫的抗德武裝,正式名稱爲南斯拉夫祖國軍。“切特尼克”名字來源於塞爾維亞單詞,連同南斯拉夫國王一樣,早期受到英國支持。

克羅地亞烏斯塔沙保加利亞首都索菲亞成立,其目標是讓克羅地亞從南斯拉夫獨立,受到德國和意大利支持。至於斯洛文尼亞本土防衛軍,又是一個德國支持的組織。

現在這些分屬於不同組織的反鐵托力量,因爲鐵托率領的南共已經控制南斯拉夫,在求生本能的驅使下,開始逃離南斯拉夫,前往奧地利和德國邊境,祈求庇護。

抽根菸在自己的房間休息休息,艾倫威爾遜聽到了門外的腳步聲,馬上又把從維也納發來的電報拿起來,做愁眉苦臉之狀,看起來十分爲難。

“艾倫,怎麼了?”艾福爾剛進門就見到艾倫威爾遜一副便秘的表情,簡直自己也要跟着難受了,不由得開口詢問。

“是巴爾幹方向的事情,南斯拉夫祖國軍雲集在奧地利邊境。人數已經超過十萬,如果再不處理的話,可能會出事。”艾倫威爾遜憂心忡忡的道,“可能會出事啊。應該考慮馬上勸說,讓這些人回到南斯拉夫。”

“十萬人?”艾福爾皺着眉頭道,“人數可真是不少,我們在奧地利的軍隊幾乎沒有,名義上的分區佔領,實際上只是蘇聯紅軍佔據了奧地利東部,停留在除了蘇佔區之外,奧地利其他三國的佔領區,沒有多少軍隊,根本無法防備。”

“是啊,要是這些南斯拉夫人突破邊境,難道我們讓奧地利的軍隊攔截麼?”艾倫威爾遜影帝加身,也顯得憂心忡忡。二戰剛結束的小小疏漏,可能會出現大問題。

千里之堤潰於蟻穴,不同於德國的分區佔領,奧地利的分區佔領只存在名義上,如果這些南斯拉夫的反對者,下定了不惜一切的決心越境,英法美三國其實並沒有多少軍隊攔截,這還真是相當尷尬呢。

現在只需要有人幫助這些人下定決心,要有組織有計劃有預謀的越境,而不是一盤散沙。

“奧地利代表處,一直懷着避免蘇聯的敵意的目的,對這些人進行善意的勸說。但是人數越來越多,我們還是要提高注意才行。”艾倫威爾遜開口道,“要不我去維也納一趟,近距離的觀摩一下,如果維也納方面能夠勸說這些人回到南斯拉夫,是最好不過的事情了。”

“希望如此,就算是哄騙他們也好。”艾福爾鄭重的點點頭,非常認可艾倫威爾遜的想法,只要這些南斯拉夫人回去,那就是鐵托的事情,和英國無關了。

“好!希望一切順利。”艾倫威爾遜答應下來,哄騙?他這麼誠實的人怎麼能做那種事情?

第1694章 故地重遊第七百五十二章 全都是演員第三百七十一章 從電影市場開始第1682章 老布什的鈔能力第1665章 首相第1310章 蘇聯商品展會第八百四十九章 印尼是頭等大事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信息自由運動第1677章 奧迪爭奪戰第七百六十五章 幫法國義不容辭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肯尼迪的不滿第1576章 專訪和大選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圖靈的作用第1712章 以史爲鏡第一百九十三章 內閣使團第1741章 進擊的沙皇第九百一十五章 大陸封鎖政策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 錫金很有用第九百九十四章 解散議會第五百四十二章 產業發展計劃第七百二十章 埃及電氣化第1686章 聯合軍演第七百一十章 善良之槍第六百四十四章 我是小丑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下一站第1679章 經貿版小協約國第1671章 不存在什麼盟友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二點五億預算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 向東看的法國第八百二十四章 南蘇丹的民意第八十八章 再賣波蘭一次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說服葡萄牙第七百三十一章 登門的龍騎兵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殺人滅口第三百七十一章 從電影市場開始第十八章 屁股決定腦袋第1544章 恐慌的社會第三百七十七章 岳父救我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 登陸孟加拉第五百三十八章 帕梅拉女王第六百零一章 億頂王冠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 中法建交第三百八十二章 計劃沒有變化快第一千四百三十章 算無遺策第1692章 布什的若干問題第四百八十五章 詆譭者第五百六十七章 帝國忠犬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汝勿慮也第四百九十三章 休假結束第三百三十五章 宗主權,就不給第一百一十六章 來自盟友的背刺第1644章 防着點英法第三百五十一章 暗爽的巴倫第六百二十章 自由世界要團結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印度的決心第五百零二章 調虎離山第八十三章 內閣秘書的擔憂第九百五十二章 應該扛白旗!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 呼喚緬因號第三百一十八章 榜樣的力量第三百五十九章 你不如種玉米第三百四十四章 盡善盡美第一百八十六章 尼赫魯來了第九百四十五章 交接工作第六百二十八章 這裡面水太深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活學活用第二百八十四章 官員和資本家第三百零九章 嚇一嚇真納第三百五十二章 面授機宜第1719章 勾心鬥角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產房傳喜訊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 以色列的核大棒第六百八十六章 駐德大使伯吉斯第三百七十九章 匡扶正義的公主第八百五十一章 軍售談成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我們時代的和平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赴任倫敦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 大英當自強第一千四百一十章 英國的戰略定力第1675章 昂納克的訪問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合併馬拉維第八百七十五章 封閉式小區第四百八十五章 詆譭者第五百章 印度治安戰第七百九十章 念頭通達第九十一章 軟硬兼施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豬灣事件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 對峙結束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再堅持半年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 洛克菲勒的決定第一百零三章 伊朗問題第九百八十一章 驚醒的法國人第五百五十六章 不派陸軍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互相學習第二百二十八章 願者上鉤第五百九十八章 正是在下第一百一十八章 四階戰術爵士版第八百六十七章 精簡又沒精簡第七百七十六章 感人肺腑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造船業新血液
第1694章 故地重遊第七百五十二章 全都是演員第三百七十一章 從電影市場開始第1682章 老布什的鈔能力第1665章 首相第1310章 蘇聯商品展會第八百四十九章 印尼是頭等大事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信息自由運動第1677章 奧迪爭奪戰第七百六十五章 幫法國義不容辭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肯尼迪的不滿第1576章 專訪和大選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圖靈的作用第1712章 以史爲鏡第一百九十三章 內閣使團第1741章 進擊的沙皇第九百一十五章 大陸封鎖政策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 錫金很有用第九百九十四章 解散議會第五百四十二章 產業發展計劃第七百二十章 埃及電氣化第1686章 聯合軍演第七百一十章 善良之槍第六百四十四章 我是小丑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下一站第1679章 經貿版小協約國第1671章 不存在什麼盟友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二點五億預算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 向東看的法國第八百二十四章 南蘇丹的民意第八十八章 再賣波蘭一次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說服葡萄牙第七百三十一章 登門的龍騎兵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殺人滅口第三百七十一章 從電影市場開始第十八章 屁股決定腦袋第1544章 恐慌的社會第三百七十七章 岳父救我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 登陸孟加拉第五百三十八章 帕梅拉女王第六百零一章 億頂王冠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 中法建交第三百八十二章 計劃沒有變化快第一千四百三十章 算無遺策第1692章 布什的若干問題第四百八十五章 詆譭者第五百六十七章 帝國忠犬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汝勿慮也第四百九十三章 休假結束第三百三十五章 宗主權,就不給第一百一十六章 來自盟友的背刺第1644章 防着點英法第三百五十一章 暗爽的巴倫第六百二十章 自由世界要團結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印度的決心第五百零二章 調虎離山第八十三章 內閣秘書的擔憂第九百五十二章 應該扛白旗!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 呼喚緬因號第三百一十八章 榜樣的力量第三百五十九章 你不如種玉米第三百四十四章 盡善盡美第一百八十六章 尼赫魯來了第九百四十五章 交接工作第六百二十八章 這裡面水太深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活學活用第二百八十四章 官員和資本家第三百零九章 嚇一嚇真納第三百五十二章 面授機宜第1719章 勾心鬥角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產房傳喜訊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 以色列的核大棒第六百八十六章 駐德大使伯吉斯第三百七十九章 匡扶正義的公主第八百五十一章 軍售談成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我們時代的和平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赴任倫敦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 大英當自強第一千四百一十章 英國的戰略定力第1675章 昂納克的訪問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合併馬拉維第八百七十五章 封閉式小區第四百八十五章 詆譭者第五百章 印度治安戰第七百九十章 念頭通達第九十一章 軟硬兼施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豬灣事件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 對峙結束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再堅持半年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 洛克菲勒的決定第一百零三章 伊朗問題第九百八十一章 驚醒的法國人第五百五十六章 不派陸軍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互相學習第二百二十八章 願者上鉤第五百九十八章 正是在下第一百一十八章 四階戰術爵士版第八百六十七章 精簡又沒精簡第七百七十六章 感人肺腑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造船業新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