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三章 一代人的和平

“像是這種革命的國家,太過於想要證明什麼,現在看來未來一段時期的遠東,可能接觸起來也有這方面的困難。不過這不代表完全不能解除!”

艾倫威爾遜部分認可外交大臣的意見,隨後道,“我們並不是全部理解,這些革命後建立國家的想法,就如同我們無法理解當初法國人爲什麼把路易十六送上斷頭臺一樣,但隨着時間的沉澱,我們總是會找到一些竅門的。”

“說到這個問題,關於調停的事情,蘇聯人的反應冷淡。”羅伯茨聽到艾倫威爾遜的話,苦笑道,“最大的問題在於,對方對我們的提議不感興趣。”

“調停的事情可以終止了。”歐內斯特·貝文嘆了一口氣,拿出來了國內傳來的消息,讓隨行的外交官看,“現在已經沒有調停的必要,我們應該考慮的是,對一個新出現的國家,採取什麼樣的立場。”

歐內斯特·貝文傳達的消息,艾倫威爾遜看了之後可以用一句話解釋,百萬雄師過大江。

這一天是早晚會來的,唯一處在英國角度上知道欣慰的是,紫石英號事件沒有出現。

對於當前的英國而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紫石英號只是一個護衛艦,現今的皇家海軍有上百艘,但真要出事了倫敦肯定不會報復。

一英鎊難倒英雄漢,英國維持現在的皇家海軍規模都絞盡腦汁,哪還有別的功夫?

“尊敬的外交大臣,這件事其實美國人應該比我們更加的擔憂。這還涉及到共和黨和民主黨的內部爭奪。”艾倫威爾遜衝着歐內斯特·貝文透漏了,關於常公拿美國人的錢辦美國人的事,然後還被杜魯門抓包的事情。

“遠東倒向蘇聯,肯定會在美國造成巨大的震動。”艾倫威爾遜開口道,“判斷美國人接下來的反應極爲重要,現在遠東的情況,就如同大臣你當初訪問華盛頓,談及希臘問題上的例子一樣,可能會出現多米諾骨牌效應。”

不用諱言,其實現在就可以考慮考慮和麥卡錫做最好的朋友了,對方興風作浪的部分基礎已經成熟,現在就看能做出來多大的風波了。

歐內斯特·貝文問及的另外一個問題,艾倫威爾遜則沒有給出建議,制定外交政策畢竟是外交大臣的事情,這麼大的事情,內閣肯定會在未來一段時間多家討論。

不過有一點是可以預料的,未來一段時間,香江將會迎來大量的人口涌入。這可能是馬來亞吸收的最後一批移民了,再往後平衡族羣的工作,可能就沒有這麼容易了。

同一時間,回到家的莫斯科伏龍芝區第一書記福爾採娃,抱着自己的兒子,教育着蘇維埃未來的接班人,發誓一定要碾碎帝國主義的代言人。

老牌帝國主義的代言人,出於外交大臣的教誨,第二天施施然的再次來到伏龍芝區。本來福爾採娃是不想見的,但艾倫威爾遜找上門來,不見好像兩人之間有點什麼是的,於是還是答應了見面。

“關於昨日的一個小小誤會,請原諒我的草率,爲此準備了一番紳士般的道歉。”艾倫威爾遜在翻譯的幫忙下,表達了對昨日爭論的歉意。

“我接受你的道歉!”福爾採娃昂首挺胸,仍然一副爲了捍衛蘇維埃不惜一切的樣子。

這讓艾倫威爾遜不由地搖頭,一開口就把道歉的誠意打了一個折扣,“你們蘇聯人如果都是這個樣子,相信以後的外交摩擦還是不會少的。我們必須要承認的是,做出這種樣子沒什麼用,按照你們的話來說,這屬於形式主義。尊敬的福爾採娃女士,現今英國有大量的國有化企業出現,其實我參觀蘇聯的工廠,是想要看一下在工廠管理上面的辦法。”

艾倫威爾遜通過透漏英國國有化運動的事情,在福爾採娃這裡假裝一下我們的人。

他相信一番瞭解肯定是有益的,畢竟這是一個和美國對抗幾十年的國家,計劃經濟肯定不會像是後世說的那樣沒用。

只能說各國有各國的毛病,問題不能一概而論,艾德禮首相不是說了,要把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的優點結合起來……

就算是按照大英帝國的傳統,加入進去從內部把對方攪合的亂七八糟,也應該這麼做。

如果不是可能會引起風波,艾倫威爾遜都想要買幾本蘇聯的著作回去,看看到底怎麼才能把國有化企業運營好。

但考慮到仕途問題,這件事還是算了,完全可以通過情報部門做到的事情,不需要他親自拋頭露面。

艾倫威爾遜主動對福爾採娃緩和關係,但遭到了大毛妹的冷遇,那副臉色就像是看到階級敵人,這副橫眉冷對艾倫威爾遜就當不知道,最後開玩笑道,“如果女士一直是這副樣子,不知道現在加入內務部還來不來得及?”

福爾採娃深深地看了艾倫威爾遜一眼,心中默唸,我可以讓兒子進去。

道歉完畢,艾倫威爾遜結束了本次和福爾採娃的糾纏,繼續和蘇聯人談關於佔領軍透明機制的問題,雖然名義上,英國本次訪問對美國人的解釋是“對蘇聯施壓,讓蘇聯調停遠東的戰爭。”

不過從昨天開始,這一項主張已經自動破產,回到英國,外交部自然會對美國做出解釋,施壓晚了。

而現在的最主要目的,則是緩和歐洲的對峙氣氛,強調各退一步對雙方都有好處。遠東的問題是美國人關注的事情,英國只關注眼前的歐洲。

這件事英國有求於人,希望蘇聯哪怕撤離一個師並且公佈出來,也可以算是巨大的外交成果,不過這個有求於人也是相互的,從大環境上面來說,蘇聯纔是不願意對抗的那一個。

而只有蘇聯拿出善意了,英國才能和美國磨蹭三國佔領區合併的事情。

這件事絕對不是英國白白佔便宜,只能說對雙方都有好處。

“蘇聯駐德軍隊規模太大了,應該減少一個集團軍,哪怕是一個師,都是對緩和有巨大的貢獻,在刺刀頂在胸口的環境下,對雙方都是一個危害。”艾倫威爾遜侃侃而談,“而建立透明機制,可以增加雙方的戰略互信,避免擦槍走火的狀態。爲此,倫敦以及巴黎認爲,蘇聯不應該對此建議拒絕,這會讓本來就不平穩的局勢變得更加複雜化。”

“我們怎麼知道,這個提議是不是一個帝國主義的陰謀,衆所周知,世界大戰的爆發和英國的綏靖政策有關,其實本來可以在德國人還不怎麼強大的時候就把危險消滅,至於英國禍水東引的花招,這並不是一個秘密。”

葛羅米柯冷冷一笑,指出英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當中的角色,遠不像是今天。

“對於世界大戰的反省一直在進行當中,有一種觀點和葛羅米柯先生說的沒錯。那就是一部分聲音認爲,我們不能重蹈綏靖政策的覆轍。所以應該堅定的和美國站在一起,對蘇聯採取遏制政策,不知道葛羅米柯對此有什麼評價?”

艾倫威爾遜實踐着只要我本人夠右,看誰都是左翼的操作。直接承認了綏靖政策,並且指出一部分人是把蘇聯和德國當成一個問題,吸取綏靖政策的教訓,就是馬上對蘇聯進行封鎖,甚至動作還要比美國快,以身作則帶動美國。

如果綏靖政策是葛羅米柯說的錯誤,那麼現在英國完全可以改正這個錯誤。

皮球被踢回來的的葛羅米柯相當難受,只能略過這個話題,提及某些帝國主義間諜,一直在蘇佔區搞破壞,破壞當地的安定治安。

這肯定是欲加之罪,至少艾倫威爾遜是這麼想的,開口解釋道,“這不是英國做的,蘇聯爲什麼不把懷疑的目光放在美國人身上呢?我想關於這個問題,還是有待商榷的。”

“求人還是這副口氣麼?”克里姆林宮斯大林辦公室當中,鋼鐵同志滿臉的笑容。

到沒有因爲這件事產生什麼壞心情,畢竟對於當前的蘇聯來說,遠東方面是最值得高興的事情,歐洲固然在任何時候都是對蘇聯最優先的方向,但是當前的緩和,也可以減少敵意,就如同英國人所說,這對雙方都是有利的。

“我們暫且做出緩和的姿態,時間站在我們一邊。”聽了斯大林的表態,莫洛托夫點了點頭,他已經知道該怎麼辦了。

既然克林姆林宮已經做出了決定,剩下的事情就水到渠成了。歐內斯特·貝文本次的出訪獲得了圓滿的成功,爲歐洲的和平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不知道國內的報紙會怎麼報道!”艾倫威爾遜活動着有些僵硬的脖頸,十分欣慰的道。

羅伯茨想了半天,開口道,“一代人的和平?”

“你想讓我們的外交大臣下了飛機就揮舞手中的條約,喊着我把它帶回來了?”艾倫威爾遜皺着眉頭揶揄,提及了張伯倫首相的昨日重現。

第六百六十二章 英法立場一致第九百四十九章 從未設想的道路第七百二十二章 多米諾骨牌理論第四百一十八章 同人不同命第四章 好大的官威第二百九十三章 先賺他一個億第五十四章 把水攪渾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有志中年們第四百二十七章 甘地之死第1571章 不似人君第1670章 甚至三國協約第1726章 清洗大西洋派第五百三十八章 帕梅拉女王第一百五十一章 試一試分治第九百六十三章 父慈子孝第一百二十九章 胡格爾別墅第八百二十二章 朱巴會談第1584章 悲憤的首相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史詩鉅製第九百七十二章 甚至是法國第1608章 首相的看中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 尼克松的麻煩第八百八十八章 導彈競賽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零元購第四百二十章 到達倫敦的赫本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伽利略系統第二百三十五章 噴氣式時代第二百零八章 均攤風險建議第1718章 遺憾的刺殺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失望的白人領袖第1683章 德國不會統一第一百一十二章 合情合理第九十三章 光輝時代回來了第三百二十五章 再堅持一年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變臉的印度第三百七十六章 伊麗莎白王儲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蘇黎世的地精第一百八十九章 想要做好事第九百零二章 五年計劃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 辭呈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仲裁者印度第1729章 投降輸一半第一百二十四章 貿易委員會會議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和罪惡不同戴天第一百五十五章 “歐洲軍”第五章 印度的日常械鬥第1649章 超級301條款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 微妙的孟加拉灣第1558章 痛擊美艦第八章 有想法的君主第二百三十五章 噴氣式時代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匆匆一年半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 人心散了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壓力全在英國第一百八十章 建設新印度第三十六章 今日辱法第四百二十九章 我非常痛心第三百零二章 新年新總督第四百零二章 美國之行第四百一十五章 殫精竭慮的總督第六百七十六章 蒙巴頓的支持第五十章 愛波斯坦宮第1310章 蘇聯商品展會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女王和第一夫人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亡羊補牢的美國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阿拉伯鬥士第二百章 錢誰不喜歡?第七百六十七章 真顧問威爾遜第五十二章 秘密見面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 倫敦論鍵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危險和機遇並存第七百七十一章 保大帝第二百六十七章 夢迴二戰第九百零九章 導彈競賽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聯合情報委員會第八百四十八章 馬來亞需要我第1647章 東芝事件第六百零一章 億頂王冠第二百三十三章 威爾遜線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機會只有一次第八十四章 是,首相!第一千三百章 拉印度一把第五百五十七章 戰爭帶來需求第八十八章 再賣波蘭一次第1651章 重新萌發的野心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肯尼迪的不滿第三百五十六章 蘇聯的一生之敵第三百四十四章 盡善盡美第三百八十二章 計劃沒有變化快第三十九章 法國女人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 在堅持堅持第七百一十六章 消失的貝利亞第1759章 私人聚會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仲裁者印度第1632章 彼可取而代之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 任命港督第一千四百九十章 挑戰者坦克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政治資產第九百七十四章 不同文明的合作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艾登醜聞
第六百六十二章 英法立場一致第九百四十九章 從未設想的道路第七百二十二章 多米諾骨牌理論第四百一十八章 同人不同命第四章 好大的官威第二百九十三章 先賺他一個億第五十四章 把水攪渾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有志中年們第四百二十七章 甘地之死第1571章 不似人君第1670章 甚至三國協約第1726章 清洗大西洋派第五百三十八章 帕梅拉女王第一百五十一章 試一試分治第九百六十三章 父慈子孝第一百二十九章 胡格爾別墅第八百二十二章 朱巴會談第1584章 悲憤的首相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史詩鉅製第九百七十二章 甚至是法國第1608章 首相的看中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 尼克松的麻煩第八百八十八章 導彈競賽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零元購第四百二十章 到達倫敦的赫本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伽利略系統第二百三十五章 噴氣式時代第二百零八章 均攤風險建議第1718章 遺憾的刺殺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失望的白人領袖第1683章 德國不會統一第一百一十二章 合情合理第九十三章 光輝時代回來了第三百二十五章 再堅持一年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變臉的印度第三百七十六章 伊麗莎白王儲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蘇黎世的地精第一百八十九章 想要做好事第九百零二章 五年計劃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 辭呈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仲裁者印度第1729章 投降輸一半第一百二十四章 貿易委員會會議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和罪惡不同戴天第一百五十五章 “歐洲軍”第五章 印度的日常械鬥第1649章 超級301條款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 微妙的孟加拉灣第1558章 痛擊美艦第八章 有想法的君主第二百三十五章 噴氣式時代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匆匆一年半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 人心散了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壓力全在英國第一百八十章 建設新印度第三十六章 今日辱法第四百二十九章 我非常痛心第三百零二章 新年新總督第四百零二章 美國之行第四百一十五章 殫精竭慮的總督第六百七十六章 蒙巴頓的支持第五十章 愛波斯坦宮第1310章 蘇聯商品展會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女王和第一夫人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亡羊補牢的美國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阿拉伯鬥士第二百章 錢誰不喜歡?第七百六十七章 真顧問威爾遜第五十二章 秘密見面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 倫敦論鍵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危險和機遇並存第七百七十一章 保大帝第二百六十七章 夢迴二戰第九百零九章 導彈競賽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聯合情報委員會第八百四十八章 馬來亞需要我第1647章 東芝事件第六百零一章 億頂王冠第二百三十三章 威爾遜線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機會只有一次第八十四章 是,首相!第一千三百章 拉印度一把第五百五十七章 戰爭帶來需求第八十八章 再賣波蘭一次第1651章 重新萌發的野心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肯尼迪的不滿第三百五十六章 蘇聯的一生之敵第三百四十四章 盡善盡美第三百八十二章 計劃沒有變化快第三十九章 法國女人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 在堅持堅持第七百一十六章 消失的貝利亞第1759章 私人聚會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仲裁者印度第1632章 彼可取而代之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 任命港督第一千四百九十章 挑戰者坦克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政治資產第九百七十四章 不同文明的合作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艾登醜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