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英國沒受到壓力

早在喀麥隆獨立的時候,艾倫威爾遜就發現,喀麥隆的法國移民不是返回本土,而是去了阿爾及利亞,當時他就有所懷疑。

非洲這個地方可能一般人不瞭解,歐洲殖民國家雖然因爲環境因素深入非洲內陸較晚,但確實實打實的以國家力量要騰籠換鳥的,和十九世紀之前,移民到美洲和澳洲,不是自發移民就是流放罪犯不同。

非洲瓜分的晚,但移民數量上漲極快,遠遠超過殖民時代剛開始的時候,歐洲對美洲的移民,阿爾及利亞有百萬法國移民社區存在,是其中一個最典型的例子。

法屬非洲遍及半個非洲,每一個都有一定數量的移民,這些移民的數量說不定比英屬非洲的英國移民更多,要知道法屬非洲的自然條件比英屬非洲差得遠,可見法國的移民力度。

現在法屬非洲一年就獨立了十幾個國家,要是所有的前殖民地移民都被集中在阿爾及利亞,那可是很大一股力量。再從阿爾及利亞人身上做一點文章,比如不通知公投,就可以造成這樣的結果。

“法國人還是有辦法。”帕梅拉蒙巴頓聽了丈夫的解釋,不由得驚歎,“整個法屬非洲的法國移民加上阿爾及利亞本就存在的法國移民,確實是相當強大的力量。”

“再把阿爾及利亞人關起來一批,有這樣的六比四的比例,都可以說法國人誠實了。”艾倫威爾遜聳聳肩道,“換成是我,百分之百支持不獨立我都敢做。”

“可惜我們在馬來亞沒有一個可以依靠的羣體。”帕梅拉蒙巴頓有些擔憂,她可放了不少產業在馬來亞,就怕那個地方出點什麼事。

“馬來亞不用擔心。”艾倫威爾遜成竹在胸的寬慰妻子,“我在馬來亞任職兩個任期,固然是採取柔和態度,但那只是表面上。華人這個羣體,連教材都是我編的,雖然和中國大體上沒有差別,但細微之處還是不同的。”

打一個比方,成吉思汗是中國人也不是中國人,在威廉二世宣揚黃禍論的時候,他肯定說的不是草原上放牧的蒙古牧民,而是當年的中國。

別看日本人是元清非中國的發源地,在談起元朝兩次攻打日本的時候,日本人從來不糊塗,一直違反了自己事不關己時候的說辭,咬死元朝就是中國。

板子不打在自己身上就說風涼話,涉及到自己利益了,事實就不重要了,立場最重要。

只要能把馬來亞維持到七十年代,徹底和周邊拉開差距,艾倫威爾遜相信,馬來亞的獨立機率就會大大下降,甚至新一代的馬來亞臣民,對英國的忠誠會有一個提高。

屆時就算是有人煽動也是沒用的,你月工資一千,我月工資一萬,然後一起共同富裕?

他現在已經撐過去了十五年,大概在維持十年,以後馬來亞就不用多操心了,“你就安安心心的當你的沙撈越女王,覺得陌生的話,就常住珀斯,反正對於你這種世界公民來講,這都不是問題。”

“世界公民?”帕梅拉蒙巴頓好奇,她似乎又要學習到新詞了。

“你想要移民哪個國家,我想那個國家都會歡迎的。國界對於你是不存在的。”艾倫威爾遜老神在在的道,“這可不就是世界公民麼?雖然還年輕,但多研究研究生物科技纔是大事,對世界公民來講,除了永生之外沒有其他可以追求的事情。”

“說的對,親愛的。”帕梅拉蒙巴頓又又一次被說服了,丈夫總是這麼有道理。

“餓了!”艾倫威爾遜費了半天吐沫,眼巴巴的看着妻子,臉上寫滿了富婆、飯飯……

吃完飯之後,一家之主就捧着三國演義順便消化食物,如果當今世界也是三國的話,美國纔是最強國力的魏,那麼英國的角色是?大魏吳王孫十萬?除了混日子什麼都不想?

可能真有一部分英國公民已經累了,想毀滅吧!

但這些人不包括他,艾倫威爾遜雖然服務於英國,這是國籍改變不了。但受到的教育妥妥的大陸國家教育,真要從歐洲選一個國家,他更傾向於和法國人有共鳴。

帕梅拉蒙巴頓見到丈夫懶神附體的模樣也倍感無奈,提議道,“要不出去轉轉,珀斯號航空母艦就在港口停靠,上去散散步?”

“好主意!”艾倫威爾遜點頭,珀斯號航空母艦就是買一送一的光輝級航空母艦。

在英國這一批建造序列中,已經被內定爲維多利亞女王級航空母艦的新型航母,其中有澳大利亞的一艘,已經被命名爲堪培拉號。

澳大利亞之前有兩艘英國航空母艦存在,分別是悉尼號和墨爾本號。這樣澳大利亞東部三強城市都已經有航空母艦命名了,買一送一的光輝級,到了澳大利亞就變成了珀斯號。

事實上西澳大利亞州政府,剛開始是極力爭取重型航空母艦的命名,堪培拉和珀斯還進行了一番爭奪,最終堪培拉還是從實力地位……首都的名義出發,搶到了命名。

現在的澳大利亞皇家海軍,同時服役存在四艘英國製造的航空母艦,妥妥的海洋強國,實力排在美英蘇法之後,南半球南波灣。

兩人閒庭信步,享受着南印度洋的海風,海邊珀斯市的天際線盡收眼底。

什麼塔斯社、法新社、美聯社、路透社對阿爾及利亞的公投報道,管他們什麼事,不過是地球另一邊法國人的內政罷了。

至於某大國的態度,嚴格來說根本沒人關心,在印度不丟人現眼之前。某大國連引起注意的言論都是不存在的,愛說什麼說什麼,說了也沒人關心。

這個世界就好像沒這個國家一樣,新德里要發表什麼看法,倒是有人轉載,也僅僅就是轉載,印度有發表意見的權力,但也就到此爲止了。

在光輝級航空母艦上面看海景的艾倫威爾遜,手裡就拿着的報紙,就刊登了印度對於阿爾及利亞公投的表態,非常的五項原則。

“話語權的重要性可見一斑!”艾倫威爾遜記得,後世五項原則都沒人想起來還有印度的份了,和此時印度在國際上的地位一對比,確實感慨萬千。

帕梅拉蒙巴頓倒也不是不滿丈夫不解風情,只能遷就道,“印度的表態重要麼?”

“其實也重要不到哪去。”艾倫威爾遜把報紙揣兜,裝了一把環保主義者繼續道,“不過畢竟是一個有人口紅利的國家,說什麼還是值得一聽的。”

“人口紅利?有什麼用,窮的連褲子都穿不起。”帕梅拉蒙巴頓撇嘴,她又不是沒在印度呆過,對這個有聲有色的大國可謂是相當瞭解。

“這你就不懂了。人口紅利是客觀存在的,先不回憶歷史。想想印度理工大學的學生,那都是在幾億人口當中競爭出來的高材生。”艾倫威爾遜不同意妻子盛氣凌人的一面,“你想想這些高材生,去馬來亞擰螺絲,一般大學的畢業生去馬來亞刷盤子,難道不好麼?”

“擰螺絲?刷盤子?虧你想得出來。”帕梅拉蒙巴頓忍不住笑出聲,伸出手扯着丈夫的耳朵,“太壞了你,讓尼赫魯知道你這麼看他們的人才,殺你的心都有了。”

“這是事實!絕對不夾雜任何偏見。所謂人口紅利的國家可不就是這樣麼。”艾倫威爾遜真誠的回答,你不可能用三千塊錢僱傭一個重體力農民工,但可以僱傭一個大學生。

英國甚至馬來亞是需要這些印度高材生做底層工作的,就像是中東酋長國需要南亞的僕人一樣,談不上貶低或者其他,事實如此。

不然聯邦德國爲什麼給伊朗勞工發籤證?還不是工資低德國公民不願意做?

他在澳大利亞陪伴妻兒,吹着印度洋溫暖的海風同時,麥克米倫同樣在享受陽光沙灘,只不過是在美洲,以外交大臣的名義,熱烈慶祝英屬圭亞那從現在起成爲一個獨立國家。

英屬圭亞那也成爲三國殖民地當中第一個獨立的國家,同時麥克米倫還駁斥了一些言論,比如某鄰國宣稱圭亞那主要族羣並不是美洲人,“圭亞那的主要人口雖然是印度裔,但這是一個和解的時代,片面的種族思想並不可取。我們生活在同一個地球,不能抱着仇恨來看待問題,至於一些人說、英國承受壓力,被迫放棄將圭亞那還給委內瑞拉的謠言,更是一個徹頭徹尾的謊言。英國沒有受到任何國家的壓力。”

麥克米倫指着加勒比海發誓,絕對沒有受到美國的施壓。

結束了圭亞那的行程之後,麥克米倫直接趕赴華盛頓,因爲在一月二十日,是肯尼迪接任總統的日子,麥克米倫已經和肯尼迪溝通過,會參加總統上任的儀式。

麥克米倫還準備就阿爾及利亞公投問題,和肯尼迪交換意見,來共同應對衍生的一系列變故,以此證明英美特殊關係牢不可破。

第五百一十章 提交報告第1609章 化學武器第二百零七章 進步最重要第四十九章 溫和的外交官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 歐洲能源安全會議第六百二十三章 尊貴的客人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 對峙結束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英國決不投降第八百五十四章 統治者會議第1707章 迴歸正軌第四百九十三章 休假結束第1553章 民族英雄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 歐洲能源安全會議第八百三十二章 躍躍欲試的安娜第九百四十章 威爾遜爵士第六百八十一章 鍍金計劃第四百五十六章 公投開始第六十八章 印度糧倉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前進政策第四百六十八章終結配給制第三百一十章 正義之心第六百五十九章 尼日利亞國父第五百五十四章 軍方和白廳第六百一十七章 把機會讓給法國第五百零二章 調虎離山第二十三章 安達曼羣島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 一字長蛇陣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 英國不養懶人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肯尼迪上臺第1644章 防着點英法第六百九十九章 分區推進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 對峙結束第一百八十六章 尼赫魯來了第四百六十七章專員們回倫敦第1714章 英國人不安好心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 美仁宗第1620章 英國的擔憂第二百八十三章 貴客抵達新德里第四百九十八章 親蘇份子卓別林第一百四十五章 靈活性鬥爭第九十二章 大殺器第七百八十四章 丘吉爾辭職第五百零六章 無上之權威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新年願望第七百一十八章 運河歸屬談判第一千零七章 首相管外交工作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 敵在白宮第二百三十六章 旱災預警第二百二十五章 繼續轉移矛盾第九百八十九章 痛擊法國盟友第一百二十八章 軍火大王第二百一十一章 重要的是貨幣第三百八十六章 跪着揮拳第八百零七章 重回自由世界第九百九十三章 飛行棺材第一百七十八章 魂牽夢繞之地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 裁員風波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以後不要說了第1691章 四代戰鬥機第九百一十章 無畏號核潛艇第五百九十八章 正是在下第九百零二章 五年計劃第五百零六章 無上之權威第九百二十一章 麥卡錫的NASA第七百二十四章 美軍介入的根源第五百一十三章 封鎖清單第五百四十章 沙撈越王宮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支持印度入常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比肩羅斯福第一百零一十三章 南極條約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 白銀法案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圖靈的作用第1657章 黃金峽谷行動第一百五十八章 保密意識第七百五十四章 排外的源頭第1745章 問鼎之路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軍方的態度第六百二十六章 挽留麥卡錫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英國的抉擇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 掀桌子第1710章 甘地的待遇第三百五十四章 他應該做大臣第四百六十二章里根第1740章 八月十九日第九十五章 我們的人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靜觀其變第一千一百章 共和黨的錯第九百零四章 四大建設第四百八十四章 伊麗莎白鐵礦第二百六十一章 萬全之策第五百六十五章 沙撈越開發銀行第九百五十六章 暗中觀察的英國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英法調停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產房傳喜訊第六百四十六章 阿里汗到來第三百零七章 偉大的前首相第二百七十一章 昂山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 英澳安全協議第二百三十七章 天降正義第十六章 你在教我做事?
第五百一十章 提交報告第1609章 化學武器第二百零七章 進步最重要第四十九章 溫和的外交官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 歐洲能源安全會議第六百二十三章 尊貴的客人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 對峙結束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英國決不投降第八百五十四章 統治者會議第1707章 迴歸正軌第四百九十三章 休假結束第1553章 民族英雄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 歐洲能源安全會議第八百三十二章 躍躍欲試的安娜第九百四十章 威爾遜爵士第六百八十一章 鍍金計劃第四百五十六章 公投開始第六十八章 印度糧倉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前進政策第四百六十八章終結配給制第三百一十章 正義之心第六百五十九章 尼日利亞國父第五百五十四章 軍方和白廳第六百一十七章 把機會讓給法國第五百零二章 調虎離山第二十三章 安達曼羣島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 一字長蛇陣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 英國不養懶人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肯尼迪上臺第1644章 防着點英法第六百九十九章 分區推進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 對峙結束第一百八十六章 尼赫魯來了第四百六十七章專員們回倫敦第1714章 英國人不安好心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 美仁宗第1620章 英國的擔憂第二百八十三章 貴客抵達新德里第四百九十八章 親蘇份子卓別林第一百四十五章 靈活性鬥爭第九十二章 大殺器第七百八十四章 丘吉爾辭職第五百零六章 無上之權威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新年願望第七百一十八章 運河歸屬談判第一千零七章 首相管外交工作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 敵在白宮第二百三十六章 旱災預警第二百二十五章 繼續轉移矛盾第九百八十九章 痛擊法國盟友第一百二十八章 軍火大王第二百一十一章 重要的是貨幣第三百八十六章 跪着揮拳第八百零七章 重回自由世界第九百九十三章 飛行棺材第一百七十八章 魂牽夢繞之地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 裁員風波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以後不要說了第1691章 四代戰鬥機第九百一十章 無畏號核潛艇第五百九十八章 正是在下第九百零二章 五年計劃第五百零六章 無上之權威第九百二十一章 麥卡錫的NASA第七百二十四章 美軍介入的根源第五百一十三章 封鎖清單第五百四十章 沙撈越王宮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支持印度入常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比肩羅斯福第一百零一十三章 南極條約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 白銀法案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圖靈的作用第1657章 黃金峽谷行動第一百五十八章 保密意識第七百五十四章 排外的源頭第1745章 問鼎之路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軍方的態度第六百二十六章 挽留麥卡錫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英國的抉擇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 掀桌子第1710章 甘地的待遇第三百五十四章 他應該做大臣第四百六十二章里根第1740章 八月十九日第九十五章 我們的人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靜觀其變第一千一百章 共和黨的錯第九百零四章 四大建設第四百八十四章 伊麗莎白鐵礦第二百六十一章 萬全之策第五百六十五章 沙撈越開發銀行第九百五十六章 暗中觀察的英國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英法調停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產房傳喜訊第六百四十六章 阿里汗到來第三百零七章 偉大的前首相第二百七十一章 昂山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 英澳安全協議第二百三十七章 天降正義第十六章 你在教我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