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 全球進攻

古巴革命戰爭勝利後,美國一直封鎖制裁古巴,對古巴禁運、顛覆,妄圖推翻古巴政權,建立親美政權。同時不斷誘使古巴人逃出古巴,對全世界抹黑古巴,訓練古巴的反政府人士,招募僱傭軍,希冀顏色掉古巴政權。

美國人還爲古巴持不同政見者提供政治庇護,使得古巴革命勝利後大量的民衆逃往佛羅里達。

能逃出古巴的人,都是有人脈有關係的古巴人,是古巴這個國家的中堅力量,最高一年,有超過十萬人從古巴到達佛羅里達。

對於人口大國,一年十萬人口的流失可能算不上什麼,可對於千萬規模人口的國家,這是一個相當大的損失,民主德國都受不了這樣的人口流逝建立柏林牆。

古巴的人口還不到一千萬,悉心培養的中堅力量,自己拿出了培養成本,然後潤到美國?

“《古巴情況法》的內容是,任何古巴逃到美國的古巴人,居住一年都可以入籍美國。我們在古巴有二十多萬犯人,在當地進行勞動改造。我看必要的時候他們也可以使古巴人。”

福爾採娃提及了美國頒佈的《古巴情況法》,“既然美國自己開了口子,我們就一次性給他們足夠的人,反正對於我們而言也是負擔。”

“這個建議?”蘇斯洛夫推了一下眼鏡,組織了一下語言,纔不確定的口吻評價道,“非常具有挑戰性,我們必須置身事外,表明這是卡斯特羅的個人行爲,而蘇維埃絕對不知情。”

“卡斯特羅同志是一個勇敢的人,他是一個不屈的鬥士。”福爾採娃一聽,蘇斯洛夫這就是同意了,然後用期待的口吻道,“尼克松本來就陷入了水門事件,大量偷渡者登陸,一定會讓美國政壇陷入混亂,加上北越南下進攻,以及幾乎到來的中東戰爭,我們想一想如何趁機平息智利的局勢。我相信就算是美國,也不可能把以上事情全部防禦過來。”

“可英國呢?”烏斯季諾夫開口問道,“要知道孟加拉灣對峙的時候,英國剛開始也是事不關己的樣子。外交上拒絕了調停印巴問題,同樣拒絕了華盛頓的協助請求,但等到了可以插手的機會,下手又快又恨。我相信那一次出手,華盛頓也非常震驚。”

烏斯季諾夫元帥,作爲現任蘇聯國防部長,提及了孟加拉海軍對峙,他認爲不能僅僅考慮美國這個對手,英國因素也不能刨除在外,畢竟蘇聯已經在孟加拉灣對峙的時候,被英國偷雞一次了。

美國海軍和蘇聯紅海軍在孟加拉灣劍拔弩張對峙了這麼長時間,結果英國皇家海軍趁機在吉大港登陸,還一副衆望所歸的樣子,接受了孟加拉人民聯盟的邀請,維護孟加拉國的穩定和重建,面子裡子都上英國人得到了,這個戲臺還是美國和蘇聯搭好的,這怎麼讓蘇聯接受?

蘇聯維護了印度的安全,逼走了美國艦隊,算是一場勝利,但最終的勝利還是英國人的,如果事情到此爲止也就算了,但之後蘇聯因爲糧食減產,不得不再次求到了英國身上,又搭上了一批孟加拉國重建的原材料,再次爲英國的光輝形象站臺。

“烏斯季諾夫同志,英國雖然沒有明着說過,但我們都知道,英國無法捨棄在波斯灣的利益,一直用實際行動站在阿拉伯國家一邊。”葛羅米柯是在四月份剛剛增補進入最高領導層的,此時他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因爲涉及到了外交問題,作爲外交部長葛羅米柯不能沉默,葛羅米柯的增補代替的是烏克蘭黨委第一書記謝列斯特。

“也不是不能考慮,同志們,今年的局勢前所未有的複雜,絕不像是表面上這麼平靜。”勃列日涅夫此時開口,防止外交部長和國防部長出現爭議,他也是在防微杜漸,“我們的決策,決定着未來幾年,甚至幾十年的鬥爭形勢,一定要把這些潛在地點的局勢捋清楚才行。”

話雖然是這麼說,但在座的人都清楚,勃列日涅夫並沒有否決福爾採娃最早提出的建議,只要卡斯特羅扮演好不屈鬥士的角色,勃列日涅夫十分願意默認,通過移民衝擊一下美國。

問題又回到了剛開始的問題,蘇聯是否要在美洲,這個美國後院和美國掰掰手腕,上一次是古巴導彈危機,蘇聯不得不默認美國取得了名義上的勝利,這一次在智利的話,能不能取得勝利?這是一個大問題。

眼看着當前這麼多熱點要集中爆發,側重哪裡,主攻哪裡自然是這一次討論的核心。蘇聯是一直想要夠到美國的,不願意總是在歐亞大陸放火,自己就去滅火,在美洲有存在感,讓美國本土感受一下蘇聯本土的處境是莫斯科一直追求的,不然也不會有古巴導彈危機。

只要古巴還存在,古巴導彈危機蘇聯就談不上完全失敗,現在顯然可能有第二個國家被用上,勃列日涅夫的心蠢蠢欲動。

作爲勃列日涅夫提拔起來的心腹,同樣纔剛剛進入最高領導層的莫斯科市委第一書記的格里申,當然知道一號人物心中在想什麼,只不過是礙於最高領導人的身份,以及習慣上做最後總結髮言纔沒有說出口。

這個時候就需要她開口,格里申也沒有迴避,直接道,“並不需要什麼主次問題,不管是中東、東南亞還是拉美的智利,南部非洲的解放運動,每一個都很重要,每一個都需要全力推進。事實上同志們都能看出來,美國因爲越南戰爭消耗巨大,美國國內出現了墮落的一代,公民不再以參軍爲榮,他們在做什麼?藥物催生下的墮落觀念,正在腐蝕着整個社會。”

“嬉皮士出現在各個角落,不義的戰爭已經破壞了公民和政府之間的信任,而整個蘇聯欣欣向榮,正在大踏步的走向勝利。”

勃列日涅夫微不可查的點頭,格里申所說的話,正是他想要說的,當然這還沒有完事,蘇斯洛夫作爲一個理論家,此時更應該發言。

理論家說話其實並不需要讓人聽懂,表態比讓人聽懂更爲重要,在多熱點要爆發的當下,蘇斯洛夫以時間維度進行了發言,

時間維度的重要性在於它是影響戰略節奏的關鍵性因素。合理的時間設置可以使戰略執行過程不急不徐、穩健得當。

不當的時間設置將使行爲體失之於冒進或失之於懈怠,從而影響整個戰略的執行。

時間維度與目標性質的結合可以讓我們把戰略目標分爲有時間限制的剛性目標、有時間限制的彈性目標、無時間限制的剛性目標和無時間限制的彈性目標四類。時間維度還與戰略目標偏離現象密切相關。

行爲體要麼試圖提前達成目標,要麼試圖提高目標水平,不管是哪種情況,本質上都體現出行爲體急於求成的心態。研究表明,誇大外部威脅、機會窗口、突發事件是導致目標偏移現象出現的重要因素。

“時間維度與戰略目標的耦合問題可以出現在任何國家的戰略規劃和執行當中。當然,如果大國出現這一問題,其後果對國際關係的影響會更大。現在顯然我們有決心有毅力來推動,有利於無產階級而不利於帝國主義的變化,當然不能放過機會。”

灰衣主教蘇斯洛夫,長篇大論下來,爲全面的、主動的進攻戰略提供了理論支撐,這也正是勃列日涅夫希望聽到的。

“當前的國際局勢下,蘇聯必須以積極地主動的心態,來完成歷史交予我們的使命。全世界都在看着我們,而我們也應該讓全世界好好看一看。”勃列日涅夫用慣常的溫和口吻道,“有的時候我們也應該給他們一個厲害看看。”

不用區分什麼主次問題了,所有問題都是主要問題,勃列日涅夫眼見着美國因爲越南戰爭出現了種種問題,不準備在看美國上躥下跳,這一次蘇聯要轉守爲攻,讓美國人也體會一下長期以來蘇聯是什麼感受。

福爾採娃心中感嘆,勃列日涅夫從上臺之後就心心念唸的全球進攻戰略,現在終於是要付之於行動了。事到臨頭福爾採娃心中複雜,不安麼?實話實說也是有一些的,但是更多的是如釋重負,總是有這麼一天的,早早晚晚都會來。

“緩和戰略當然是我們追求的,這一點毫無疑問,但是同志們,這是憑藉蘇聯的實力地位拿到的。”勃列日涅夫還是保持着說話溫和,不大喊大叫的習慣,“我們並不是要消滅美國,而是美國以及所有帝國主義國家,只能聽懂實力這一種語言,那麼我們就用能夠跨越一切語言障礙的實力來說話。”

勃列日涅夫話音剛落,整個會議室充滿了掌聲,蘇聯的全球進攻戰略,從這一場會議之後將成爲共識,並且堅定不移的推行下去。

第六百六十八章 DC-3客機失蹤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 修羅場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馬來亞決不投降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 首相的海軍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拔劍四顧心茫然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 混亂是階梯第二百六十六章 最後通牒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 善良的英國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肯尼迪訪英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取長補短第九百七十六章 借鑑對手的長處第1630章 自由世界領袖第五百三十九章 電氣化第五百六十七章 帝國忠犬第一千一百章 共和黨的錯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海上封鎖第二百三十八章 透明政府第六百五十章 超英趕美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馬丁路德金遇刺第五百零二章 調虎離山第六百九十六章 禍不單行第八百二十一章 石油和糧食第五百二十四章 1950第六十三章 要一個傭人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公主的婚禮第五百四十七章 大膽的想法第1626章 文化沙皇的期待第八十九章 這一次賣誰?第八百六十九章 城建經驗共享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 對美國預警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 算計老父親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 發展半導體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 埃及新國王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戰爭源頭第六百九十七章 對法國重拳出擊第二百二十八章 願者上鉤第七百九十六章 第一海務大臣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朕的錢!第1714章 英國人不安好心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英國決不投降第三百二十三章 兩難的選擇第一百三十二章 勞動和口糧第九百六十九章 中國白銀第四章 好大的官威第二百五十九章 印度之父第二百零四章 清算日奸第二百七十四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1682章 老布什的鈔能力第六百九十四章 倫敦改建計劃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 救命稻草第二百九十章 工具人的交流第一千五百二十章 罷工談判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印度必勝第二百四十四章 凱瑟琳赫本第1649章 超級301條款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管太多的大臣第八百一十八章 此生巔峰第五百九十八章 正是在下第1662章 捲款跑路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圖靈的作用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 看守政府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 貨幣改革第九百三十二章 世界第三美國第三百零四章 一諾千金第四百三十四章 人人都有優點第九百九十九章 南亞上空的幽靈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防守反擊戰略第七百八十章 利益交換第一百一十三章 艾德禮計劃第1578章 首腦會議和連任第1745章 問鼎之路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1962第八百四十三章 PPT造航母第二百零四章 清算日奸第九百六十六章 冰島漁夫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 幸福需要比較第四百九十八章 親蘇份子卓別林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1962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印度進攻第五百六十三章 我不能呼吸了第一百三十五章 未來首相的視察第1555章 皇家海軍出擊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該來的總會來第四十三章 巴爾幹拯救者第四十四章 德國投降第三十二章 無中生友第1568章 狗大戶的需求第七百四十六章 英國人會打仗?第七百四十一章 好人緣的國寶第1612章 政績交換第四百四十四章 優勢在我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 喜憂參半第一百零三章 伊朗問題第六十九章 是,大臣!第七百四十四章 久仰大名第七百六十七章 真顧問威爾遜第一千二百章 預判了你的預判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預言家威爾遜第二百零六章 主動示好第1747章 表決結果
第六百六十八章 DC-3客機失蹤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 修羅場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馬來亞決不投降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 首相的海軍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拔劍四顧心茫然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 混亂是階梯第二百六十六章 最後通牒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 善良的英國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肯尼迪訪英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取長補短第九百七十六章 借鑑對手的長處第1630章 自由世界領袖第五百三十九章 電氣化第五百六十七章 帝國忠犬第一千一百章 共和黨的錯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海上封鎖第二百三十八章 透明政府第六百五十章 超英趕美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馬丁路德金遇刺第五百零二章 調虎離山第六百九十六章 禍不單行第八百二十一章 石油和糧食第五百二十四章 1950第六十三章 要一個傭人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公主的婚禮第五百四十七章 大膽的想法第1626章 文化沙皇的期待第八十九章 這一次賣誰?第八百六十九章 城建經驗共享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 對美國預警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 算計老父親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 發展半導體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 埃及新國王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戰爭源頭第六百九十七章 對法國重拳出擊第二百二十八章 願者上鉤第七百九十六章 第一海務大臣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朕的錢!第1714章 英國人不安好心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英國決不投降第三百二十三章 兩難的選擇第一百三十二章 勞動和口糧第九百六十九章 中國白銀第四章 好大的官威第二百五十九章 印度之父第二百零四章 清算日奸第二百七十四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1682章 老布什的鈔能力第六百九十四章 倫敦改建計劃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 救命稻草第二百九十章 工具人的交流第一千五百二十章 罷工談判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印度必勝第二百四十四章 凱瑟琳赫本第1649章 超級301條款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管太多的大臣第八百一十八章 此生巔峰第五百九十八章 正是在下第1662章 捲款跑路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圖靈的作用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 看守政府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 貨幣改革第九百三十二章 世界第三美國第三百零四章 一諾千金第四百三十四章 人人都有優點第九百九十九章 南亞上空的幽靈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防守反擊戰略第七百八十章 利益交換第一百一十三章 艾德禮計劃第1578章 首腦會議和連任第1745章 問鼎之路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1962第八百四十三章 PPT造航母第二百零四章 清算日奸第九百六十六章 冰島漁夫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 幸福需要比較第四百九十八章 親蘇份子卓別林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1962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印度進攻第五百六十三章 我不能呼吸了第一百三十五章 未來首相的視察第1555章 皇家海軍出擊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該來的總會來第四十三章 巴爾幹拯救者第四十四章 德國投降第三十二章 無中生友第1568章 狗大戶的需求第七百四十六章 英國人會打仗?第七百四十一章 好人緣的國寶第1612章 政績交換第四百四十四章 優勢在我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 喜憂參半第一百零三章 伊朗問題第六十九章 是,大臣!第七百四十四章 久仰大名第七百六十七章 真顧問威爾遜第一千二百章 預判了你的預判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預言家威爾遜第二百零六章 主動示好第1747章 表決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