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3章 亂有亂的辦法

第1713章 亂有亂的辦法

最新一條關於蘇聯的新聞,傳到了倫敦,這也是立陶宛獨立的最新進展,艾倫威爾遜雖然表面說不重視,其實他本人很重視,只不過是讓別人不要重視。

關於立陶宛自由派宣佈蘇共爲非法組織這件事,引起了巨大的反響,這種反響是輿論層面的,並非是政府層面,自由世界的領導人仍然是在維護蘇聯的主權完整,至少是表面上。

當然一些套餐還是要預備,該做的都要做,失敗了立陶宛人付出代價,還可以試探出來蘇聯的底線,萬一要是成功了呢?

畢竟這種自帶狗糧的走狗,不至於傷害到自由世界這邊,說到底死了就死了,艾倫威爾遜和華盛頓方面進行交流之後,決定捐助一百萬英鎊和美國一起支援立陶宛獨立運動,順便留下了證據。

然後就是展現父愛的階段,在和阿列克謝耶夫的通話當中叮囑,“也就是說,目前強硬派希望動用阿爾法部隊解決問題。我記得這支部隊是你當初按照安德羅波夫的命令建立的,這件事你絕對不能表態,蘇聯的自由派已經膨脹起來了。說不定俄羅斯的總統會和蘇共對着幹。”

艾倫威爾遜記得,契丹人其實在立陶宛獨立的過程中,扮演了拖後腿的角色,號召自由派支持立陶宛獨立。

也碰上了確實沒擔當的地圖頭,最終就是把鎮壓獨立停留在了嘴上,也就是說除了不承認立陶宛獨立,事實上立陶宛已經獨立了。

契丹人的聲援理論核心是什麼呢?那就是一旦蘇軍出動鎮壓立陶宛獨立,有一天就會聽從蘇共的命令鎮壓自己,所以俄羅斯要支持立陶宛獨立。

這並不是通過多麼隱晦的暗示表明的,而是契丹人在美國駐蘇聯大使旁邊公開這麼說的。

所以說解體之後俄羅斯的困境,造成的不是別人,就是契丹人本人,他本人當然也怕被清算,所以在交出總統大權的時候,要求繼任者保證不清算他,同時也對俄羅斯人道歉,表明自己並不是都做對了。

只是從後來的事情來看,契丹人這個錯誤簡直太大了,蘇聯雖然是世界第一領土大國,但因爲處在高緯度地區,有效的領土並不多,凍土帶差不多都是俄羅斯自己的,丟掉的五百萬平方公里,和剩下的領土相比條件還都不錯。

從人口角度,近三億人的蘇聯變成一點五億人的俄羅斯,相當於丟了百分之五十的人口,二次世界大戰的戰敗國也沒這麼慘,戰勝國倒是有比這慘的,比如說殖民時代的一號英吉利,二號法蘭西。

不知道契丹人是不是在臨卸任之前,是害怕清算還是真對俄羅斯越來越糟感到了愧疚,反正他應該是認識到了自己在智商領域和地圖頭具有同等地位,不過現在的他肯定認識不到,滿腦子都是要奪權。

現在不能讓阿列克謝耶夫牽扯進去,這是更高層的鬥爭,就怕好大兒一個熱血上頭,覺得這是一個建功立業的機會就往上衝,俄羅斯的自由派現在可還沒表態呢,萬一地圖頭縮了,阿里克謝耶夫以後怎麼辦?

很快,艾倫威爾遜確定了一點,阿爾法和信號旗特種部隊,都是阿列克謝耶夫所建立的,但那都是十多年前的事情了。

現在阿列克謝耶夫和兩支特種部隊的關係,處在暗中,而不是明面上的人事關係。

知道了這件事,艾倫威爾遜馬上告知道,“那你更不能牽扯進去,歸根究底立陶宛的問題是小問題,兩百七十萬人,立陶宛本民族只有二百萬,七十萬是俄羅斯人,想插手什麼時候都可以插手。更大的問題是俄羅斯本身的問題,蘇聯十幾個加盟共和國,俄羅斯自己都佔據了大半,這纔是伱應該在意的問題,而不是在小問題上面冒險。”

“一旦你牽扯進去,在測試出來了對手底線的同時,也會把自己的底線暴露,如果你不信任我的話,問問你母親是不是同意我的話。”

艾倫威爾遜前一段時間,還在嘲笑南非白人政府給黑人反抗者一個厲害的同時,把自己的底褲給漏出來了,現在直接活學活用套在了蘇聯身上。

立陶宛的事情好解決,就算是立陶宛全民皆兵,拿出來十萬中堅力量做炮灰就不錯了,那都是要全民支持的態度才行。

事實上他記得,立陶宛自由派在蘇聯晚期的武裝規模,大概是五千人,阿爾法特種部隊還有一千多人呢,這支特種部隊被他評價爲不能用來打真正的攻堅戰,那是說對付俄羅斯自由派的,打立陶宛完全可以當正規軍用。

阿列克謝耶夫的眼睛,還是要緊緊盯着俄羅斯自身的情況,具體一點就是莫斯科,在此之前絕對不能暴露,試一試也不行。

“聽他的。”福爾採娃聽完了阿列克謝耶夫的轉達,直接開口道,“他是英國公務員的一號人物,手裡肯定有我們沒有掌握的信息,對立陶宛的局勢肯定也瞭解,我相信他的判斷。”

“好吧,母親。”阿里克謝耶夫知道,這是福爾採娃認可了,關於某個英國人,立陶宛事件上莫斯科的自由派遲早會表態的判斷,“父親也說了,立陶宛的事情並不嚴重,爲什麼克林姆林宮的主人,一定要把事情拖得無法解決呢?”

阿列克謝耶夫現在已經把地圖頭稱呼爲克林姆林宮的主人這個代替詞,他顯然已經對地圖頭的能力有了深深的懷疑。

換做是任何一個人,都應該當機立頓在事情擴大之前把問題解決,可地圖頭遲遲沒有動靜,最近亞達耶夫、亞佐夫倒是表態過,可一號人物不出聲,其他人也沒用。

“誰知道他是怎麼想的,但有一點可以確定,他的能力還不如俄羅斯總統,你可以清楚的看到,他的權力正在一點一點的被奪走。處在他的位置竟然會發生這種事,簡直是笑話。”

福爾採娃對比着地圖頭和契丹人的鬥爭,一個佔據了實力地位的最高領導人,搞不定一個纔剛剛做俄羅斯聯邦一號人物幾個月的契丹人,還被搞得灰頭土臉。

“不管怎麼說,暫時不管波羅的海的事情一樣沒問題,這三個加盟共和國,立陶宛有百分之二十六的俄羅斯人,愛沙尼亞有百分之三十八的俄羅斯人,拉脫維亞的俄羅斯人佔據百分之三十五。”

“亂有亂的辦法,蘇聯幾十年來至少沒在武器上節省過,既然愛沙尼亞和拉脫維亞的局勢仍然可控,就從立陶宛下手,現在我們可以設想兩個方案,克林姆林宮下令鎮壓,這當然是皆大歡喜。”

“另外一個方案是,克林姆林宮像是第比利斯事件一樣,最終沒有表現出來擔當,鬧了一個虎頭蛇尾,軍隊是開進去了,最終卻承受不了壓力出賣了軍隊,而在這種混亂局面下,反正現在國家已經混亂了,不介意在混亂一點。”

聽完了文化沙皇的話,阿列克謝耶夫想了半天反問,“所以?母親,你說的辦法是什麼。”

“在撤軍過程當中,把所攜帶的武器移交給立陶宛的俄羅斯人。略微超過四分之一的俄羅斯社區武裝起來。”福爾採娃開口道,“你是克格勃,散佈一些立陶宛獨立成功會驅逐俄羅斯人的民間言論,對你來說根本不是問題。讓立陶宛亂起來。”

“亂的是蘇聯的土地。”阿列克謝耶夫聽完之後心情有些低落,這個辦法怎麼說呢,希望不要成爲最終採取的辦法。

“要是蘇軍成功開進鎮壓成功,當然不用這個辦法。可就怕像是你父親說的,進去了又出來了,把自己的底線也暴露出來,那就只能用這個辦法了。”福爾採娃搖頭,她當然也不希望這樣的局面出現,可現在能怎麼辦?

福爾採娃認爲俄羅斯社區是可靠的,畢竟都在當地生活幾十年了,一旦克格勃把當地俄羅斯族會被驅逐的言論成功散佈,俄羅斯人得到武裝自然就會成爲立陶宛獨立的阻力,不是福爾採娃瞧不起北約,至少北約還沒有膽子把軍隊開進蘇聯的領土上。

文化沙皇也不指望能夠讓立陶宛人迷途知返,只要立陶宛維持在一個想要獨立,但無法獨立成功的狀態下,這樣就算是立陶宛的自由派會想辦法清除俄羅斯社區武裝,怎麼不得用幾年時間。

幾年時間之後,俄羅斯這邊不管誰佔上風,也應該出現一個結果了,福爾採娃忽然想起來了阿列克謝耶夫剛剛轉達的事情,有一句話似乎被她略過了,此時問道,“他是不是問了,蘇聯領導人的假期一般去哪裡度假?”

“是,不過大部分的內容都是讓要不要關注立陶宛的事態發展。”阿列克謝耶夫回想一下點頭道,“怎麼了?母親?”

“當年赫魯曉夫就是在度假的時候,被留在莫斯科的人抓住機會政變。你要知道作爲一號人物,其實對其發動政變是很難的。”

福爾採娃解釋道,“他的意思是,一旦地圖頭外出度假,很可能會面臨同樣的處境。”

第八百七十五章 封閉式小區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 黨魁卡拉漢第一百六十二章 花花公子第三百六十三章 未來的德國總理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 向東看的法國第八百八十七章 敵人的洲際導彈第四百三十六章 帝國需要我的胃第1639章 斷交風波第五百六十六章 安全情報委員會第1691章 四代戰鬥機第四百二十三章 變化中的紐芬蘭第五百三十二章 命運的偏愛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獨立浪潮第三百九十七章 迎難而上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 老子英雄兒好漢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剛果危機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赫魯曉夫的決斷第四百九十九章 國際局勢第八百八十章 旋轉門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嘉寶的援手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 艱難的決定第八百六十三章 先談軍售第七百九十二章 四大家族第一百八十章 建設新印度第三百零九章 嚇一嚇真納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 自由巡航第九百九十五章 保守黨上臺第三百八十三章 威爾遜在巴黎第九百一十三章 我是親美派第一百七十一章 例行談話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法國變可疑了第四百八十七章 贅婿威爾遜第二百二十九章 趁火打劫的機會第二百三十六章 旱災預警第四百零九章 奪寶奇兵第二百二十八章 願者上鉤第八百五十二章 再苦一苦法國第一千五百五十三章 里根總統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公主的婚期第三百三十六章 副總理魚餌第五十九章 上帝的歸上帝第三百九十九章 大清律的運用第六百五十一章 喬治六世病故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美國病第二百六十一章 萬全之策第三百八十五章 英法是盟友第七百五十四章 排外的源頭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 平衡南亞第1728章 艾委員長第1648章 處理日本的建議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阿爾及利亞公投第四百九十九章 國際局勢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發展良好的日本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造船業新血液第六百六十章 倫敦不高興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 王妃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新外交大臣第二百零七章 進步最重要第一百零五章 出賣尼克松第一百一十章 首次核訛詐第一百六十章 霧都倫敦第八百三十七章 世界第一鈾礦第1558章 痛擊美艦第二百四十三章 蒙巴頓總督第八百一十章 人人有獨立權力第一百九十九章 巴倫的教導第1557章 一小時二十二分鐘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印度鐵娘子第六百六十六章 自由軍官組織第1602章 兩國要團結第一百章 政客和公務員第四十五章 失望的巴頓第一百五十六章 英法指導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爭相示好第一千三百九十幾章 美國也幹了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 母子團聚第五百八十七章 印度的動靜第三百五十三章 抵達倫敦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伽利略系統第八百八十九章 英國跟進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加加林第一千四百零九章 紅海軍出擊第一百九十章 女權主義者艾倫第1750章 直面問題第1704章 孤掌難鳴第1712章 以史爲鏡第八百六十三章 先談軍售第九百六十五章 常務次長的重拳第五百八十章 非洲農業企業化第1693章 緊跟美國腳步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戰爭源頭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 歐洲投降了第二百一十七章 幹勁十足第三十章 軍情六局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黎明靜悄悄第五百七十二章 RB人要訪問第九百一十六章 歐洲團結利益均分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間諜案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說服葡萄牙第六十七章 讓印度人先死
第八百七十五章 封閉式小區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 黨魁卡拉漢第一百六十二章 花花公子第三百六十三章 未來的德國總理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 向東看的法國第八百八十七章 敵人的洲際導彈第四百三十六章 帝國需要我的胃第1639章 斷交風波第五百六十六章 安全情報委員會第1691章 四代戰鬥機第四百二十三章 變化中的紐芬蘭第五百三十二章 命運的偏愛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獨立浪潮第三百九十七章 迎難而上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 老子英雄兒好漢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剛果危機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赫魯曉夫的決斷第四百九十九章 國際局勢第八百八十章 旋轉門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嘉寶的援手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 艱難的決定第八百六十三章 先談軍售第七百九十二章 四大家族第一百八十章 建設新印度第三百零九章 嚇一嚇真納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 自由巡航第九百九十五章 保守黨上臺第三百八十三章 威爾遜在巴黎第九百一十三章 我是親美派第一百七十一章 例行談話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法國變可疑了第四百八十七章 贅婿威爾遜第二百二十九章 趁火打劫的機會第二百三十六章 旱災預警第四百零九章 奪寶奇兵第二百二十八章 願者上鉤第八百五十二章 再苦一苦法國第一千五百五十三章 里根總統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公主的婚期第三百三十六章 副總理魚餌第五十九章 上帝的歸上帝第三百九十九章 大清律的運用第六百五十一章 喬治六世病故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美國病第二百六十一章 萬全之策第三百八十五章 英法是盟友第七百五十四章 排外的源頭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 平衡南亞第1728章 艾委員長第1648章 處理日本的建議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阿爾及利亞公投第四百九十九章 國際局勢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發展良好的日本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造船業新血液第六百六十章 倫敦不高興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 王妃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新外交大臣第二百零七章 進步最重要第一百零五章 出賣尼克松第一百一十章 首次核訛詐第一百六十章 霧都倫敦第八百三十七章 世界第一鈾礦第1558章 痛擊美艦第二百四十三章 蒙巴頓總督第八百一十章 人人有獨立權力第一百九十九章 巴倫的教導第1557章 一小時二十二分鐘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印度鐵娘子第六百六十六章 自由軍官組織第1602章 兩國要團結第一百章 政客和公務員第四十五章 失望的巴頓第一百五十六章 英法指導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爭相示好第一千三百九十幾章 美國也幹了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 母子團聚第五百八十七章 印度的動靜第三百五十三章 抵達倫敦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伽利略系統第八百八十九章 英國跟進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加加林第一千四百零九章 紅海軍出擊第一百九十章 女權主義者艾倫第1750章 直面問題第1704章 孤掌難鳴第1712章 以史爲鏡第八百六十三章 先談軍售第九百六十五章 常務次長的重拳第五百八十章 非洲農業企業化第1693章 緊跟美國腳步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戰爭源頭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 歐洲投降了第二百一十七章 幹勁十足第三十章 軍情六局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黎明靜悄悄第五百七十二章 RB人要訪問第九百一十六章 歐洲團結利益均分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間諜案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說服葡萄牙第六十七章 讓印度人先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