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世界首富

到了現在巴倫爵士心中才覺得,提攜後輩,爲大英帝國的公務員體系補充新鮮血液是多麼的重要,這也是爲了政治上的穩固着想。

艾倫威爾遜則有自己的理解,英屬印度不論是從哪個方面都是帝國皇冠上的寶石。比什麼加拿大、澳大利亞,甚至再早的北美十三州,乃至其他所有的英國殖民地都更加重要。

至於現在所轄的任何殖民地,不管是從任何角度上都無法和英屬印度相提並論,完全就是失去了英屬印度,英國人的自我安慰罷了。

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爲英屬印度的體量極大,甚至依靠自身的面積、資源和人口優勢,經濟總量和重要的經濟指標還超過了近代化的日本,是亞洲第一,更加遠遠勝過其他帝國實體。

一戰時期,同時,英印政府的財政收入爲十億盧比,約爲一億英鎊,大概是英國本土的一半,和日本政府基本持平,更遠超過加拿大和澳大利亞南非等等實體。

這還是考慮到了英德海軍競賽,本土的英國人咬緊牙關加稅的結果,要是和平時期,英屬印度的財政收入,更是大英帝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這就導致了,英屬印度的地位極爲重要,除了拿破崙的短暫時間,英國是在歐洲下了功夫,在十九世紀的幾乎所有時間,英國都是爲了英屬印度的安全制定政策,不管是進攻緬甸還是北上阿富汗都是爲此。

如果現在不是一九四五年,艾倫威爾遜有理由相信,英國本土的公務員絕對是不辭勞苦的遠渡重洋來到印度工作,這裡畢竟是殖民地,不用忍受英國本土的各種制衡,在殖民地工作可以享受到人上人的待遇。

所以說巴倫爵士確實給了艾倫威爾遜極大的便利,要是倒退個幾十年,甚至可以說直接讓他一步登天,少奮鬥了二十年。

可現在又有所不同,艾倫威爾遜明白,英屬印度這個帝國皇冠上的寶石,即將脫離大英帝國的掌控,現在他必須利用僅剩下不多的時間,儘可能的積累資歷和財富,這也不是容易的事情。

對於海得拉巴的位置,他一聲不響的就準備接受,那雖然是一個土邦,屬於英國間接統治的地帶,卻也有非常大的優勢在其中。就比如海得拉巴的君主,米爾·奧斯曼·阿里汗。

這個人的知名度是全世界的,因爲一九三七年被美國評價爲世界首富,海得拉巴將會成爲艾倫威爾遜未來仕途的一個起點,他希望順利一些。

艾倫威爾遜離開了總督府,因爲巴倫爵士已經說明,可以讓他自己招募幾個助手,由信得過的人幫助,工作總是容易一些。

臨走的時候,艾倫威爾遜還帶着一隻文件袋,聽巴倫爵士說,裡面是英屬印度公務員的考覈問題,這不由得讓偉倫威爾遜嘆息,到底還是避免不了考試麼?

但轉念他就心情放鬆,這已經比之前所想的順利許多,能夠得到海得拉巴專員的位置,已經算是額外之喜,不能再要求太多。

乘坐公車回家,打開試卷,其實已經能從紙上看出來一些,目前英屬印度的真實環境。對於穆盟和國大黨,以及英屬印度行省和土邦的關係,都是目前總督府需要解決的問題。

而另外一邊,巴倫爵士則正在爲海得拉巴專員的事情,對韋維爾總督進行說服工作。

“一個可以說是天才的孩子,如果不是戰爭爆發,說不定是牛津大學近年來入學的最低齡者,不過還是有些太過於年輕了。”韋維爾總督皺着眉頭反問道,“讓他去做海得拉巴專員,是不是開始太過於順利了。”

“恰恰相反,總督先生,海得拉巴專員更加的合適。放在行省當中和放在土邦當中是不同的,海得拉巴的君主是倫敦的貴賓,根據我們和土邦之間的協議,所放在海得拉巴的力量不能太多,而且我們現在也做不到,英屬印度已經夠十萬公務員忙的了。像是海得拉巴力量如此之強的土邦,我們需要維持專員的地位,同時不能過去太多,片面的干涉也會讓海得拉巴的君主不滿,所以艾倫去正合適。”巴倫爵士洋洋灑灑的開口,繞過來繞過去,只是想要表明一點,艾倫威爾遜做海得拉巴的專員最爲合適,不做第二人選。

戰爭走向已經十分明顯,軸心國集團已經窮途末路,但是站在英屬印度的角度上來說,未來的走向還是未知數,英屬印度到底未來是繼續在英國的統治下,還是直接獨立。

韋維爾總督和巴倫爵士,當然明白遙遠的倫敦也在爲英屬印度的問題進行激烈爭吵,這件事上面,不但要提防蘇聯,還要提防另外一個並肩作戰的戰友美國,甚至在某種程度上來說,美國比蘇聯還更加的危險。

對於英屬印度的十萬公務員來說,未來還是不確定的,甚至就連韋維爾總督和巴倫爵士,英屬印度的總督和英屬印度的公務員首領,都無法保證在這件事上的話語權。

在這種不確定之下,巴倫爵士自己都看不見未來,小小的不合理安排已經不是大事了。

深夜中,艾倫威爾遜還在答題,巴倫爵士最後一道試卷當中問及了對英屬印度統治的支持者,經過長時間的思考之後,他寫道,“不可接觸者階層,以及五百多個土邦的君主,而國大黨和穆盟是兩個反對者,尼赫魯和阿里真納只不過是手段不同。”

“以尼赫魯爲代表的國大黨,想要接手整個英屬印度的一切權利,而阿里真納爲首的穆盟則不想和印度教徒共同生活在同一個國家,這兩者對英屬印度政府來說大同小異,但對和平教徒和印度教徒彼此之間則是不同的,這是穆盟和國大黨之間的衝突。”

“在英屬印度統治下,不可接觸者纔有一定的權利,至於五百多個土邦的君主,他們樂於維持現在的地位,相反對國大黨和穆盟都很有疑慮。對於我即將前往的海得拉巴邦,我的使命則是讓海得拉巴君主,成爲英屬印度的支撐。”

“米爾·奧斯曼·阿里汗,有着衆多印度土邦當中最爲強大的實力,同時他還是和平教徒,在整個印度來說是少數派,就連在海得拉巴土邦也是如此,相信米爾·奧斯曼·阿里汗十分願意和倫敦保持着和睦的關係。”

誰是敵人誰是朋友,這從來都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

第七百七十一章 保大帝第七百八十二章 保守黨內耗第一百零一章 工黨誤國第三百七十一章 從電影市場開始第一千三百六十章 默契球第三百三十七章 任命北方專員第1734章 南非的光輝歲月第六十六章 勝利勳章第1691章 四代戰鬥機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和時間賽跑第五百八十九章 是,專員!第三十九章 法國女人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華沙機場第一百八十六章 尼赫魯來了第四百六十一章親蘇大本營第1545章 靈活的價值觀第1547章 阿拉伯盟主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中國光刻機第四百五十一章 提交方案第1656章 利用團結工會第1705章 戰略轉進第七百五十七章 爲法國指明路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 變革中的英國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 多贏的買賣第一千五百五十二章 主權也可以談第一百零五章 最後的訛詐第1309章 自由世界有內鬼第九百四十七章 忠誠!第九百三十章 進擊的買辦第一千四百七十章 地中海對峙第1670章 甚至三國協約第一千一百章 共和黨的錯第三百二十一章 禁閉室的艾倫第二百二十章 鐵腕領袖第四百四十五章 公主的背刺第1311章 芬蘭的重要性第二百三十二章 英葡友誼第1543章 日本有原罪第二百三十六章 旱災預警第五百五十三章 倫敦的召喚第三百一十八章 榜樣的力量第六百六十九章 抵達波斯灣第六十六章 勝利勳章第七百九十二章 四大家族第一百三十四章 學長和學弟第五百九十章 獨立調查委員會第一千三百九十章 阿聯酋計劃第1752章 半壁江山第四百三十四章 人人都有優點第1577章 阿諾德的建議第二百五十六章 海蒂拉瑪第1671章 不存在什麼盟友第八百六十三章 先談軍售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 算計老父親第二百六十八章 進展神速第四百八十七章 贅婿威爾遜第九百一十三章 我是親美派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首相連任第八百七十六章 進階駙馬第七百零五章 柏林危機談判第二百六十一章 萬全之策第1632章 彼可取而代之第1680章 收買駐軍第1623章 有償幫助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肯尼迪上臺第三百一十七章 印度的富豪們第六百四十三章 共同立場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新年願望第七百二十九章 西半球的革命者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世界和平我挽救第一千五百零四章 秘書長和黨魁第九百一十二章 非洲在我筆下第四百七十九章 讓英國再次偉大第五百八十四章 艾德禮訪美第二百三十六章 旱災預警第四百四十章 堅強的杜魯門第九百四十三章 新外交大臣第1756章 貨到付款第1648章 處理日本的建議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英鎊危機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 強硬和綏靖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真正的大事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沙皇之子的征途第八百八十三章 武裝直升機試飛第五百三十六章 盡力恐怕是不夠!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英國仍然在反抗第二百七十六章 艾中堂第四百四十三章 王儲的認可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給美國幾個建議第七百五十八章 尷尬的法國人第三百一十二章 玩火者必自焚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 黨魁卡拉漢第七百七十一章 保大帝第六百八十章 我比上帝管用第1673章 英法有共識第1669章 特殊關係的終結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爲和平奔走第1712章 以史爲鏡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零元購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二點五億預算
第七百七十一章 保大帝第七百八十二章 保守黨內耗第一百零一章 工黨誤國第三百七十一章 從電影市場開始第一千三百六十章 默契球第三百三十七章 任命北方專員第1734章 南非的光輝歲月第六十六章 勝利勳章第1691章 四代戰鬥機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和時間賽跑第五百八十九章 是,專員!第三十九章 法國女人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華沙機場第一百八十六章 尼赫魯來了第四百六十一章親蘇大本營第1545章 靈活的價值觀第1547章 阿拉伯盟主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中國光刻機第四百五十一章 提交方案第1656章 利用團結工會第1705章 戰略轉進第七百五十七章 爲法國指明路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 變革中的英國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 多贏的買賣第一千五百五十二章 主權也可以談第一百零五章 最後的訛詐第1309章 自由世界有內鬼第九百四十七章 忠誠!第九百三十章 進擊的買辦第一千四百七十章 地中海對峙第1670章 甚至三國協約第一千一百章 共和黨的錯第三百二十一章 禁閉室的艾倫第二百二十章 鐵腕領袖第四百四十五章 公主的背刺第1311章 芬蘭的重要性第二百三十二章 英葡友誼第1543章 日本有原罪第二百三十六章 旱災預警第五百五十三章 倫敦的召喚第三百一十八章 榜樣的力量第六百六十九章 抵達波斯灣第六十六章 勝利勳章第七百九十二章 四大家族第一百三十四章 學長和學弟第五百九十章 獨立調查委員會第一千三百九十章 阿聯酋計劃第1752章 半壁江山第四百三十四章 人人都有優點第1577章 阿諾德的建議第二百五十六章 海蒂拉瑪第1671章 不存在什麼盟友第八百六十三章 先談軍售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 算計老父親第二百六十八章 進展神速第四百八十七章 贅婿威爾遜第九百一十三章 我是親美派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首相連任第八百七十六章 進階駙馬第七百零五章 柏林危機談判第二百六十一章 萬全之策第1632章 彼可取而代之第1680章 收買駐軍第1623章 有償幫助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肯尼迪上臺第三百一十七章 印度的富豪們第六百四十三章 共同立場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新年願望第七百二十九章 西半球的革命者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世界和平我挽救第一千五百零四章 秘書長和黨魁第九百一十二章 非洲在我筆下第四百七十九章 讓英國再次偉大第五百八十四章 艾德禮訪美第二百三十六章 旱災預警第四百四十章 堅強的杜魯門第九百四十三章 新外交大臣第1756章 貨到付款第1648章 處理日本的建議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英鎊危機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 強硬和綏靖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真正的大事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沙皇之子的征途第八百八十三章 武裝直升機試飛第五百三十六章 盡力恐怕是不夠!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英國仍然在反抗第二百七十六章 艾中堂第四百四十三章 王儲的認可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給美國幾個建議第七百五十八章 尷尬的法國人第三百一十二章 玩火者必自焚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 黨魁卡拉漢第七百七十一章 保大帝第六百八十章 我比上帝管用第1673章 英法有共識第1669章 特殊關係的終結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爲和平奔走第1712章 以史爲鏡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零元購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二點五億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