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六章 自由軍官組織

墨菲定律說,越不想發生什麼的時候,越會發生。出於長期以來的謹慎,艾倫威爾遜選擇相信這個沒來由的定律。

在英屬東非首府內羅畢和總督菲利普·米切爾溝通的同時,艾倫威爾遜還不忘記把本次巡視的利益最大化,讓桑給巴爾專員指導哈利法蘇丹前往開羅訪問。

同時也是給他下一階段的行程做鋪墊,英屬非洲的裱糊匠工作也就圖一樂。真要命的地方黑非洲還排不上號,不論從什麼角度來說,非洲在世界版圖當中都屬於最爲廉價的地方。

這一點承認也好不承認也好,事實就是如此,英國對非洲的原材料產地定位是有道理的,後來的強國也繼承了這一點。

艾倫威爾遜需要判斷,五十年代的英屬東非核心肯尼亞,到底是什麼樣。這決定於對未來規劃的判斷,實際上英國把肯尼亞定爲英屬東非的核心,不是什麼特別原因,只有兩條,第一是位置不錯,第二是足夠落後。

英屬東非的坦桑尼亞原來是德國殖民地,落到英國手中已經是一戰後的事情。這一點就被排除在外,在英國統治肯尼亞之前,其實內陸地區的烏干達遠比肯尼亞文明程度要來的高。

東非不同於西非,並沒有被販賣奴隸的三角貿易刮地三尺過,可以確定東非國家的文明程度要比西非高,同時東非殖民地只是在殖民時代晚期在被瓜分,不論是英法還是德國比利時,在一八八四年柏林會議之後,深入非洲之後,都很驚訝的發現非洲黑人竟然有國家概念。

確切的說,是除了西非之外的非洲文明程度竟然不錯,這和歐洲國家印象中的非洲完全不一樣,因爲奴隸貿易的原因,非洲沒有被歐洲撕碎的秩序,一般都集中在內陸。

簡單來說,西非比東非文明程度落後,而東非最先進的地方還不是沿海地區,而是像烏干達、盧旺達、津巴布韋那樣的內陸國家。

內陸國家因爲殖民者很晚才深入非洲內陸,所以保持了更多的傳統。

這就是烏干達爲何還存在不少王國的原因,而肯尼迪這個地方,在成爲英國殖民地之前,肯尼亞內地還沒有出現國家組織,尚處在原始公社階段,但在吉庫尤人中,土地私有制的現象已經產生,原來歸父權制大家庭-“姆巴里”共有的土地,已有一部分變爲個人所有,並出現了初步的租地形式。

肯尼亞存在白人社區,目前來說肯尼亞的局勢大體平穩,畢竟作爲英屬東非的核心,相比較其他地方而言,英國在當地的力量相對比較強。

艾倫威爾遜決定在肯尼迪到處轉轉,瞭解一下英國對肯尼亞的控制力度。當然,他是要帶着瓊·貝內特到處走走的,心裡未嘗沒有裝個逼的想法,讓這位美國女星看看大英帝國的萬里江山,至少目前爲止,英國控制的土地還是比美國大的。

誰知道還能有多長時間呢?所以過了這個村就沒這店了,趁着還有,趕緊變現纔是正經。蒙巴薩是英國東非的最大港口,這裡負擔着當前英國糧食的很大份額。

在非洲的地產興邦戰略當中,肯尼亞的內羅畢和蒙巴薩都在其中,肯尼亞也將會成爲英屬馬來亞對英屬東非輸入工業品的重要一站。

碼頭區漸漸地空了下來。人羣成雙成對撐着雨傘離開,四周邊上的路燈已經亮起,一圈圈燈光照亮了畫在水泥地上,東一塊、西一塊的。

最後幾個鐘頭,艾倫威爾遜都在摩肩接踵,穿過人羣,伸着脖子尋找瓊·貝內特,此刻,他因爲站得太久感到疲倦,但是仍舊希望她馬上就會現身。他坐在筒形旅行袋上等她。

五分鐘過去了,然後又五分鐘過去了,然後又十分鐘過去了。雨已經停了一會兒,不過天空仍是一片陰霾。大地圖上到處都形成一些小水窪,燈光與水窪交互映現,他看到躍動的燈光因爲大雨而隱而不見,滴滴雨水輕輕地在水面上造成一些水波。

艾倫威爾遜將衣鄰豎起來圍住頸部,考慮由旅行袋中將斗篷取出來,但是決定不值得一試。他打個哈欠,眨眨因爲疲勞而痠麻的眼睛。他掃描碼頭邊的那些路,想像瓊·貝內特張開雙臂向他跑過來。他是不是在早先熙攘的人羣中與她錯過了?

他搖搖頭。當然,若是她找不到他,她也會等候。他設法想找個好理由說明爲什麼她還沒有來,可是可作的選擇雜七雜八,令人十分擔憂,不是一兩秒鐘內就能夠考慮清楚的。

雨更加起勁地下個不停,他感到雨水溼透了制服,滲入骨內。他站起身來,是該走動的時候了。如果她現身的話,她知道到何處去找他。他已消磨了許多日夜,身邊總是大雨滂沱,他都是凝視穹蒼,等待暴風雨停止,等待這場巡視結束。他現在所想做的是回到家中,進入室內,享受它的乾燥與溫暖。

港口那一邊的鄰近地區,都是成雙成對重逢的人們,他們手挽着手走過街道,擁抱着,親吻着。艾倫威爾遜被失望壓得無可奈何,於是將旅行袋扛到肩頭上,有氣無力地走上那陡斜的小山,一面側身讓開那些快樂的男女,他們除了彼此之外,對萬事萬物及任何人都視若無睹。

一隻手從後面輕輕的拍了艾倫威爾遜的肩膀,瓊·貝內特推了一下臉上的大墨鏡,“艾倫,沒想到你這麼有耐心。說實話,很難令人不動心,要是碰到二十左右的小姑娘,大多數都會選擇嫁給你。”

“我是怕你丟了,一個美國明星在英屬殖民地失蹤,固然不是比天大的事,可也不算小。”艾倫威爾遜鬆了一口氣,直接拉住了瓊·貝內特的手如釋重負道,“關鍵在於,我不喜歡讓女人面對危險。”

“那我真是非常榮幸,現在我非常明白,爲何她們爲何喜歡和你做朋友了。”瓊·貝內特和男人並肩而行,笑意盈盈的開口,“不知道你的巡視之旅什麼時候結束呢?”

“很感謝你最近的陪伴,在非洲的最後一站是埃及,到了開羅你就可以返回歐洲了。”艾倫威爾遜看似風淡雲輕,但總感覺到達埃及面對的事情會頗爲棘手。

他之所以讓桑尼巴爾蘇丹去開羅,不過是轉移注意力。他人雖然沒有到達開羅,但卻通過電報一直和開羅那邊保持聯繫,他詢問的自由軍官組織事情,目前還沒有明確的答覆。

沒有答覆不代表沒有危險,艾倫威爾遜更加傾向於,軍情六處浪得虛名。真的沒有查出來自由軍官組織和納賽爾的動靜。

他本人更加希望的是墨菲定律應驗,在自己恰好在非洲巡視的時候,趕緊跳出來自投羅網,用一次的非洲巡視把短期內的危險都全部解決。

所以他爲何要綁着格雷斯陪着自己呢,就是希望這個切特尼克的未來首領,在自己的身邊,要是出事了,可能會迎來米哈伊洛維奇的救援。

如果可以用手腕促成有利於英國的結果出現,艾倫威爾遜更加希望的是,這一波矛盾可以集中爆發,英國是否能夠安然度過短期危機,就看這一一錘子買賣。

所以他希望納賽爾能夠按照原本歷史的時間動手,同時他還要促成和伊朗的和解,順便幹掉黃金海岸的克瓦米·恩克魯瑪,這個泛非主義思想的旗手。

艾倫威爾遜這一次的時間並不多,畢竟以海外資產管理委員會副秘書長的身份巡視非洲產業,是一個短期內的兼職,他還是要回到吉隆坡繼續做專員的。

能不能讓這些事情都在他這一次巡視的期間內出現,並且得到解決,就不能過去一廂情願,這還要得到納賽爾的配合。

最近幾天艾倫威爾遜就在想,怎麼才能讓納賽爾按照歷史同期的行動發起政變?

其實艾倫威爾遜對軍情六處的不滿,在於自由軍官組織應該已經出現多年了。法魯克一世都可能知道這個組織存在,只不過還不知道這個組織有多大的實力。英國竟然不知道,這就很說不過去。

或者說英國也知道自由軍官組織,但是卻覺得沒有威脅。如果這個推測成立,那艾倫威爾遜只能說,軍情六處的水平還不如法魯克一世那個小偷。

不管怎麼說,他一定要去一趟埃及,如果能夠正好堵住政變的納賽爾是最好不過。

五月底,收集了一堆英屬非洲一手資料的艾倫威爾遜,開啓了第二階段的任務,秘密抵達了埃及,第一天就見到了同樣在開羅訪問的桑尼巴爾哈利法蘇丹。

作爲一個距離非洲過近的島國,哈利法蘇丹當然對出訪阿拉伯世界的強國非常上心,也非常感謝英國能夠促成這件事。

“尊敬的蘇丹,你能夠替我問一句,法魯克陛下是否知道自由軍官這個組織。這對我非常重要!”艾倫威爾遜主動開口,“我不好直接出面,如果蘇丹能夠幫助英國把這件事搞清楚,相信會更加鞏固我們之間的傳統友誼。”

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 葬禮和外交第一千五百零八章 甩鍋的藝術第八百一十三章 阿爾及利亞戰爭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 黃金換食品第一千五百四十七章 女王原則恪守中立第1747章 表決結果第五百六十一章 甚至是法國第六百三十一章 大英絕不躺平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 全球進攻第五百四十三章 招商引資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圖靈的作用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 比如阿富汗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惺惺相惜第1650章 資深德粉第1547章 阿拉伯盟主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英德金融峰會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失去的勝利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海軍七成論第1577章 阿諾德的建議第四百九十七章 衆星捧月麥卡錫第六百三十二章 我大英天下無敵啊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合併馬拉維第四十三章 巴爾幹拯救者第七百一十章 善良之槍第1560章 奪島作戰第一千四百一十章 英國的戰略定力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我們時代的和平第四百七十五章 東方學專家第六百五十五章 奧運代表團問題第八百三十六章 前衛號的未來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肯尼迪訪英第三百七十四章 我也懂海軍第六百二十四章 蘇聯全都要第九百二十四章 聖誕禮物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危險和機遇並存第四章 好大的官威第二百零七章 進步最重要第三百九十五章 未來的路第七百章 赫本回來了第1730章 英斯防務協定第四百四十八章 合縱連橫第六百六十九章 抵達波斯灣第一千五百一十章 顯著成果第八百三十章 又到波恩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援助在戰後到達第三百二十六章 未來的出路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 去而復返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 平衡南亞第1566章 收穫都很大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英蘇貿易協定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艾登醜聞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加加林第三百五十七章 奉旨賣國第八百三十五章 艾倫的宏偉藍圖第二十三章 安達曼羣島第三百五十六章 蘇聯的一生之敵第六百七十八章 蘇伊士運河問題第四百九十九章 國際局勢第八百八十三章 武裝直升機試飛第四百八十二章 工廠辯論第八百一十一章 蘇丹分治第八百三十一章 二胎計劃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麥卡錫參選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爸爸的背刺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交換間諜我在場第三百二十八章 其樂融融的關係第二百三十一章 這討厭的話術第一百零八章 內閣秘書的認可第九百七十六章 借鑑對手的長處第八百二十八章 互不侵犯條約第六百三十九章 我會建堵牆第八百七十七章 大建加核彈第三百八十二章 計劃沒有變化快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反戰浪潮第1700章 要調轉槍口?第九百四十六章 外交政策我主導第二百六十九章 英葡密約討論第一百九十二章 兩翼齊飛計劃第三百章 先分個贓第一百一十九章 前任內閣秘書第1744章 英國DNA動了第七百三十八章 英法聯軍第1623章 有償幫助第三百二十五章 再堅持一年第三十六章 今日辱法第一百四十二章 衝破世俗的愛情第九百一十三章 我是親美派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南亞消息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有志中年們第一千零十章 埃及的大國夢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 新政開端第一千零九章 農牧業合作成果第九百四十六章 外交政策我主導第一千四百六十章 有煙無傷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 新政開端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工黨回來了第三百零二章 新年新總督第五百八十五章 美軍沒問題第二百八十二章 還有誰?第二百零三章 安達曼分離計劃
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 葬禮和外交第一千五百零八章 甩鍋的藝術第八百一十三章 阿爾及利亞戰爭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 黃金換食品第一千五百四十七章 女王原則恪守中立第1747章 表決結果第五百六十一章 甚至是法國第六百三十一章 大英絕不躺平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 全球進攻第五百四十三章 招商引資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圖靈的作用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 比如阿富汗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惺惺相惜第1650章 資深德粉第1547章 阿拉伯盟主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英德金融峰會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失去的勝利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海軍七成論第1577章 阿諾德的建議第四百九十七章 衆星捧月麥卡錫第六百三十二章 我大英天下無敵啊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合併馬拉維第四十三章 巴爾幹拯救者第七百一十章 善良之槍第1560章 奪島作戰第一千四百一十章 英國的戰略定力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我們時代的和平第四百七十五章 東方學專家第六百五十五章 奧運代表團問題第八百三十六章 前衛號的未來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肯尼迪訪英第三百七十四章 我也懂海軍第六百二十四章 蘇聯全都要第九百二十四章 聖誕禮物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危險和機遇並存第四章 好大的官威第二百零七章 進步最重要第三百九十五章 未來的路第七百章 赫本回來了第1730章 英斯防務協定第四百四十八章 合縱連橫第六百六十九章 抵達波斯灣第一千五百一十章 顯著成果第八百三十章 又到波恩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援助在戰後到達第三百二十六章 未來的出路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 去而復返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 平衡南亞第1566章 收穫都很大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英蘇貿易協定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艾登醜聞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加加林第三百五十七章 奉旨賣國第八百三十五章 艾倫的宏偉藍圖第二十三章 安達曼羣島第三百五十六章 蘇聯的一生之敵第六百七十八章 蘇伊士運河問題第四百九十九章 國際局勢第八百八十三章 武裝直升機試飛第四百八十二章 工廠辯論第八百一十一章 蘇丹分治第八百三十一章 二胎計劃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麥卡錫參選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爸爸的背刺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交換間諜我在場第三百二十八章 其樂融融的關係第二百三十一章 這討厭的話術第一百零八章 內閣秘書的認可第九百七十六章 借鑑對手的長處第八百二十八章 互不侵犯條約第六百三十九章 我會建堵牆第八百七十七章 大建加核彈第三百八十二章 計劃沒有變化快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反戰浪潮第1700章 要調轉槍口?第九百四十六章 外交政策我主導第二百六十九章 英葡密約討論第一百九十二章 兩翼齊飛計劃第三百章 先分個贓第一百一十九章 前任內閣秘書第1744章 英國DNA動了第七百三十八章 英法聯軍第1623章 有償幫助第三百二十五章 再堅持一年第三十六章 今日辱法第一百四十二章 衝破世俗的愛情第九百一十三章 我是親美派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南亞消息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有志中年們第一千零十章 埃及的大國夢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 新政開端第一千零九章 農牧業合作成果第九百四十六章 外交政策我主導第一千四百六十章 有煙無傷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 新政開端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工黨回來了第三百零二章 新年新總督第五百八十五章 美軍沒問題第二百八十二章 還有誰?第二百零三章 安達曼分離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