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八章 進展神速

收復布萊爾港的過程十分順利,暴動者也沒有什麼負隅頑抗的資本,至少表面上沒有,真正的考驗是島上的叢林作戰。

對叢林作戰,雙方也並不是特別陌生,因爲東南亞戰場本身就是叢林作戰的主場,英印聯軍和日軍在這裡打了好幾年。

作爲登陸先行軍的錫克團,在團長達斯辛格的率領下進駐了布萊爾港,登陸的錫克人也被島上的骸骨所震驚,經過解救沒被殺掉而是被關押的俘虜,大家才知道島上的俘虜和土著人都被當做口糧。

雖然在登陸之前已經有所猜測,但猜測成爲現實還是令所有人憤怒不已。

達斯辛格也曾經跟隨英國人南征北戰,面對的日軍不在少數,但也是第一次見到如此大規模的人相食。

“一定要徹底的消滅他們,這些瘋子留下一個都是對全世界的褻瀆,上師也會同意我們這麼做的。”錫克團的指揮官都義憤填膺。

在次大陸上,錫克教極爲特殊,教義又反和平教又反印度教,結果混雜在一起,反而變得像是一羣正常人,沒什麼忌諱,一直被大英帝國所倚重。

這種倚重導致了錫克教徒在印度軍中,有着不成比例的服役數量,錫克人也願意加入軍隊,通過戰爭來改變自己的生活,這一次的行動自然也沒有忘記他們。

登陸的印度部隊幾乎可以說立刻就奪回了布萊爾港的控制權,但距離勝利還十分遙遠,再者時間已經不多,只有兩三個小時的白天了,進入密林追擊風險頗高。

包括達斯辛格幾個部隊指揮官商量之後決定,先將布萊爾港的設施恢復運轉,清繳叢林暴動者並非一朝一夕之間的事情。

電報隨之被髮往新德里,而此時的新德里則正在商量怎麼甩鍋……嗯,商量一個萬全的解決辦法,畢竟這不是什麼光彩的事情,雖然本質上和大英帝國的紳士們無關,但是傳揚出去難免會有人做文章,導致一些不可預料的後果出現。

這對所有人都不是好事,在接到登陸部隊的電報之後,不予迴應是不行的,太過於明顯的迴應也容易落人口實。

“不如我們把全權指揮權收入前線的印度指揮官怎麼樣,他們想做什麼就做什麼。”艾倫威爾遜看着巴倫爵士和埃爾文將軍,既然爭論不休,就把責任給印度人看看他們怎麼做。

布萊爾港,包括錫克團的指揮官都在,阿里曼塔卡爾作爲最高指揮官,拿着新德里的電報讓大家各抒己見,“其實非常明顯,英國人這一份電報,就是讓我們把問題解決掉,一百年來英國人都是這麼做的。”

“師長,英國人是希望我們把所有問題都解決掉?”達斯辛格開口確認道,“實話實說,就算是把這些人都殺了也不冤枉。”

“這島上的事情確實傳出去一定會被全世界抨擊,但日本是一個戰敗國,肯定不會有什麼感覺,那些新德里的紳士們怕的是連累到自己。”阿里曼塔卡爾手揚着電報道,“電報最後的說明,絕對不會讓裁軍落到我們部隊身上,這就在明顯不過了。”

誰都知道,現在總督府正在推動裁軍,已經有不少部隊被裁掉,去分配的地方領農田,成爲一個農民了。

這樣的安置當然也堪稱良心,但那是對普通士兵而言的,對於軍中的高級指揮官來說,他們絕對不希望裁軍的目標落在自己身上。

見到所有指揮官都心照不宣的點頭,阿里曼塔卡爾便開始制定作戰計劃,事態已經清晰了,暴動者人數雖然多,武器也有一些,但註定不能和全副武裝的正規軍相提並論,尤其是登陸的印度部隊還知道對方手中沒有多少武器。

本質上這一次的行動,算得上低風險高回報的行動,做好了大家一起升職也是有可能的,戰爭已經結束,這種機會已經不多見了。

只要把這件事處理的乾淨,不讓新德里的英國紳士爲難,就解決了很大一部分的困難。

“情況大家都知道,我先談談現在的情況。”阿里曼塔卡爾清了清嗓子道,“第一,摧毀敵人的營地目的已經達到,但無法擴大戰果;第二,原來想象的清剿無法實現,因爲部隊一踏進叢林就很難運轉,第三,許多分散的暴動者在密林裡對我們進行襲擊,他們道路熟悉,行動靈便,襲擾後立即藏匿在叢林裡,無法追擊,即使有開闊地,在追擊時,往往迎面飛來子彈,你看到的只是一派樹叢和深草。所幸的是我們火力強大猛烈。對着叢林盲射,有時歪打正着,把幾個人打死在叢林間。”

“能不能通過偵察機明確暴動者的藏匿之處?”達斯辛格提出來自己的意見。

阿里曼塔卡爾微微搖頭道,“這是一座孤島,的幾場已經轟炸已經被破壞,而通過周邊陸地起飛的偵察機,飛到羣島上空不多久就要返航,壓力還是很大的。”

作戰室裡一片沉靜,籌謀好的積極進攻忽然因爲各種條件無法實行。完全出乎預料,原來認爲情報確鑿部署周密的行動,不得不還是要回到原點,就是深入密林和敵人捉迷藏。

“暴動者人數雖然多,但是武器不多,風險還是可控的。”阿里曼塔卡爾沉默良久道,“準備深入叢林作戰吧,好歹是一個島,他們跑不了的。”

“是,師長。”包括達斯辛格在內的幾個部隊指揮官同時點頭道。

結果,這一夜除了零星的襲擾之外,平安無事。這時,指揮部的氣氛又有了轉機,日軍戰俘也知道自己武器不能和登陸部隊相比,沒有選擇硬碰硬。阿里曼塔卡爾似乎後悔昨天的舉措過於謹慎,命令所屬部隊在第二天繼續深入叢林尋找戰機。

島上地勢雖然不高,濃密的叢林卻是貿然闖入者的陷阱,各部隊由包剿改爲推進,以連爲單位,從海岸線推進到山上。

根據各部隊報告的情況,小規模的襲擊有幾十起,部隊也出現了傷亡,而且極度疲勞,由於叢林悶熱,揮汗如雨,有些士兵已經脫水昏倒。

其實總督府的氣氛並不比前線緊張,所有人都迫切希望得到好消息,艾倫威爾遜做賊心虛,有事沒事就往駐印英軍司令部跑。

埃爾文將軍剛剛作過淋浴,紅潤的臉在乳白色的燈光下顯得神采奕奕,他的下巴棱角分明,鼻樑又高又直,兩道濃眉下是一雙微陷的褐色的眼睛,他氣度軒昂,卻無傲慢之度。

但是,投向艾倫威爾遜的目光裡卻帶着深沉的悲哀,“艾倫,我已經厭倦了無休無止的軍事會議,戰爭已經結束了,但在這裡竟然沒有,不但要應付英屬印度時不時就出現的兵變,這一次又出現了這種事。”

“埃爾文將軍,我們留在英屬印度,完全是爲了本土爭取恢復的時間,這件事也非常重要,必須要堅持下去。”艾倫威爾遜開口寬慰,“可能我們有的事情做得不對,可作爲英國公民,這是別無選擇的,只要本土恢復了,公民纔有好日子過。”

艾倫威爾遜到底不是軍人,並不需要像是對方的參謀一樣,又要表現出來對軍事的見解和本身才華,又要考慮不喧賓奪主,把一切功勞都歸於上司。

在駐印英軍司令部的艾倫威爾遜,反而比在總督府輕鬆,這也是他總過來的目的。

“島上武器不多,是抵抗不了多長時間的,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實。如果長時間沒有進展,那絕對是印度人的問題。我們就要懷疑印度人是否可靠了。”

聽了艾倫威爾遜的話,埃爾文將軍放聲大笑,好不容易纔停歇指着艾倫威爾遜,“要是一百年前的話,你應該是英屬印度一個卓越的總督。”

“這我不敢想。”艾倫威爾遜搖着頭推辭道,“我只是願意和很多人做朋友。”比如阿里汗……

艾倫威爾遜其實正在謀劃,在這一次鎮壓暴動結束之後,將島上的漏網之魚遷徙到次大陸上,要知道倖存者可能會島上的經歷已經感到不寒而慄,換一個地方生活,有助於令他們忘卻心理陰影。

至於安達曼羣島,就名正言順的歸屬英國管轄,等到英屬印度獨立的時候順勢從次大陸分離出去。

對於安達曼羣島的行動,艾倫威爾遜表達了樂觀態度,事實也正是如此。

登陸的印度部隊開始圍剿之後,雖然不可避免的出現了損失,但和他們對暴動者的殺傷相比,付出的代價還是微乎其微的。

各部隊以堅決鎮壓的態度,逐步縮小包圍圈,直到將其壓縮在羣島的高地薩德爾峰。

這個時候真正的戰鬥才纔算是正式開始,無數暴動者已經已經做好了抵抗的準備,他們已經知道自己絕對沒有好下場,將所有能吃的東西帶上去,進行堅決的固守。

因爲總督府不斷的催促,師長阿里曼塔卡爾只能下令採取攻擊,忽視圍困幾天就能解決問題的客觀現實,將這些敵人徹底消滅。

第1649章 超級301條款第一千零二十章 不歡而散第三百三十八掌 我們的總督第六百五十五章 奧運代表團問題第四百七十五章 東方學專家第三百二十四章 一魚兩吃第六十五章 英軍在柏林第一千五百五十章 改組內閣第1722章 聲援立陶宛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歐洲防務里程碑第三百零四章 一諾千金第二百一十九章 印命貴第二百二十八章 願者上鉤第八百四十二章 沒難做的生意第一百四十八章 歐洲要團結第九十九章 歡迎新首相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信息自由運動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決戰之果第1685章 年終大戲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 埃及新國王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歐洲航天局第三百零一章 好弟弟艾倫第七百四十四章 久仰大名第1601章 新思維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東西方橋樑第1607章 平息罷工的辦法第二百三十三章 威爾遜線第1629章 訪蘇預熱第七百七十六章 感人肺腑第八百六十三章 先談軍售第二百五十七章 救火隊員第二百五十五章 德雷克想進步第一千三百九十章 阿聯酋計劃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大英如閃電般歸來第1650章 資深德粉第七百四十一章 好人緣的國寶第四百七十五章 東方學專家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納賽爾在也門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 蒙巴頓退休第四百六十三章 工賊里根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該來的總會來第一百九十八章 大臣和演員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 什麼蘇德同盟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大力出奇跡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美國力挺德國第七百七十五章 天降正義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 白銀法案第七百四十一章 好人緣的國寶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公主的婚期第六百九十九章 分區推進第1686章 聯合軍演第五百三十一章 和赫本旅行第一千五百零六章 求變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 波瀾再起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秋後算賬第六百零九章 博採衆長第一百七十五章 鄉村姑娘第五百零七章 產業轉移報告第五百八十章 非洲農業企業化第1699章 活在它的影子裡第三百三十一章 以退爲進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 激烈爭吵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 越南太囂張了第1668章 議會制是未來第1624章 數碼港計劃第六百六十四章 否決東非聯邦第五百六十一章 甚至是法國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美國想談談第三百八十三章 威爾遜在巴黎第六百四十章 麥卡錫凱旋而歸第九百七十二章 甚至是法國第三百七十九章 匡扶正義的公主第五百八十章 非洲農業企業化第1575章 印度人造謠第一百六十四章 如臨大敵的艾倫第七百九十六章 第一海務大臣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談了又沒完全談第一千四百三十章 算無遺策第一百二十二章 完全是同情第八百二十一章 石油和糧食第一百零九章 男孩降生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 英澳安全協議第二百三十五章 噴氣式時代第六十八章 印度糧倉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反應停事件第二百九十章 工具人的交流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美國一定會勝利第三百零四章 一諾千金第四百零五章 大蘋果城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親切友好的談判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獨立浪潮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 美仁宗第三百八十八章 壓力全在美國第七十六章 最後一天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 伊朗人質危機第二百九十章 工具人的交流第1593章 料敵於千里之外第四百二十六章 失去價值的甘地第七百四十一章 好人緣的國寶第三百九十章 反蘇先鋒威爾遜
第1649章 超級301條款第一千零二十章 不歡而散第三百三十八掌 我們的總督第六百五十五章 奧運代表團問題第四百七十五章 東方學專家第三百二十四章 一魚兩吃第六十五章 英軍在柏林第一千五百五十章 改組內閣第1722章 聲援立陶宛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歐洲防務里程碑第三百零四章 一諾千金第二百一十九章 印命貴第二百二十八章 願者上鉤第八百四十二章 沒難做的生意第一百四十八章 歐洲要團結第九十九章 歡迎新首相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信息自由運動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決戰之果第1685章 年終大戲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 埃及新國王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歐洲航天局第三百零一章 好弟弟艾倫第七百四十四章 久仰大名第1601章 新思維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東西方橋樑第1607章 平息罷工的辦法第二百三十三章 威爾遜線第1629章 訪蘇預熱第七百七十六章 感人肺腑第八百六十三章 先談軍售第二百五十七章 救火隊員第二百五十五章 德雷克想進步第一千三百九十章 阿聯酋計劃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大英如閃電般歸來第1650章 資深德粉第七百四十一章 好人緣的國寶第四百七十五章 東方學專家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納賽爾在也門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 蒙巴頓退休第四百六十三章 工賊里根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該來的總會來第一百九十八章 大臣和演員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 什麼蘇德同盟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大力出奇跡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美國力挺德國第七百七十五章 天降正義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 白銀法案第七百四十一章 好人緣的國寶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公主的婚期第六百九十九章 分區推進第1686章 聯合軍演第五百三十一章 和赫本旅行第一千五百零六章 求變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 波瀾再起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秋後算賬第六百零九章 博採衆長第一百七十五章 鄉村姑娘第五百零七章 產業轉移報告第五百八十章 非洲農業企業化第1699章 活在它的影子裡第三百三十一章 以退爲進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 激烈爭吵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 越南太囂張了第1668章 議會制是未來第1624章 數碼港計劃第六百六十四章 否決東非聯邦第五百六十一章 甚至是法國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美國想談談第三百八十三章 威爾遜在巴黎第六百四十章 麥卡錫凱旋而歸第九百七十二章 甚至是法國第三百七十九章 匡扶正義的公主第五百八十章 非洲農業企業化第1575章 印度人造謠第一百六十四章 如臨大敵的艾倫第七百九十六章 第一海務大臣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談了又沒完全談第一千四百三十章 算無遺策第一百二十二章 完全是同情第八百二十一章 石油和糧食第一百零九章 男孩降生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 英澳安全協議第二百三十五章 噴氣式時代第六十八章 印度糧倉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反應停事件第二百九十章 工具人的交流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美國一定會勝利第三百零四章 一諾千金第四百零五章 大蘋果城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親切友好的談判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獨立浪潮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 美仁宗第三百八十八章 壓力全在美國第七十六章 最後一天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 伊朗人質危機第二百九十章 工具人的交流第1593章 料敵於千里之外第四百二十六章 失去價值的甘地第七百四十一章 好人緣的國寶第三百九十章 反蘇先鋒威爾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