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章 南半球的陰謀

澳大利亞算是英國各大殖民地當中,戰爭氣氛最濃的一個,一戰時期澳大利亞人口三百萬,徵兵開始四十萬走上戰場。二戰澳大利亞將七百多萬的人口,組建出來九十五萬軍隊,當前澳大利亞人口八百二十萬。

這還要算上戰後幾年移居澳大利亞的五十萬歐洲移民,澳大利亞現在十五個人當中,就有一個是五年內的新移民,英國人佔據了大半,自然而然王儲夫婦的到訪這麼受歡迎就說的過去了。

天色已晚,瑪格麗特公主幾乎是被帕梅拉蒙巴頓推着離開了房間。

“什麼艾倫做飛機累了需要休息,你們會休息纔怪。”瑪格麗特公主生着悶氣,在紐芬蘭的一幕又開始在腦海中盤旋,腦袋分外清醒怎麼也睡不着。

公主還這麼齷齪?艾倫威爾遜只不過是和未婚妻,洗個澡然後睡個覺而已。而且帕梅拉蒙巴頓明顯更加主動,那有什麼辦法?

堪培拉的城市規劃在艾倫威爾遜看來,其實比倫敦強不少,畢竟堪培拉和倫敦相比算是一個新城市,所處的時代完全不一樣,自然就會造成這種效果。

所謂的基建狂魔,與其說是天賦異稟,不如說是在和時間賽跑。因爲等到收入水平上去了以後,現有的基建也會成型,既有的基建維護成本也會越來越大。之後再想有什麼本質提升就會困難很多,百年後被未來的新興國家超越也不是什麼稀奇事。

現在比倫敦強很多的堪培拉,再過三十年一定會被東京超越,而從硬件上,二十一世紀的東京和中國城市相比也開始遜色了。等到又有一個國家從頭開始基建,新建的城市還會把原來的知名城市超越。

當前的堪培拉乃至整個澳大利亞,對歐洲移民的吸引力絕對真實存在的。

嚴格來說,艾倫威爾遜的休假還未到期,只不過休假地點從歐洲變成了澳大利亞,順便發了一封電報讓英屬馬來亞高級專員傑拉德·愛德華來堪培拉做客。

後者也馬上欣然到來,並且成了彗星一號的第二個乘客,下了飛機還不住的讚歎,顯然會彗星一號非常的看好,“這真是一個完美的體驗,旅程十分舒適。”

傑拉德·愛德華表示這是一次完美的飛行體驗,整個旅途舒適平穩,服務精湛,機上的飯菜也非常美味。

“還好,還好!”艾倫威爾遜謙虛的點頭,然後捅了未婚妻一下,帕梅拉蒙巴頓馬上介紹着彗星客機的情況。

沒準未來馬來亞的空中航線就要依靠眼前的馬來亞高級專員呢,有艾倫威爾遜提醒的帕梅拉蒙巴頓,立刻嘗試建立人脈。這是她人脈網絡中所缺失的部分,對於這些官僚階層,她的人脈積累還十分不足。

只要彗星客機不出現什麼大問題,艾倫威爾遜覺得除了不含加拿大的美洲之外,剩下的地方都可以和波音面對面的較量較量!呃,日本也除外。

後世的民航市場寡頭化十分明顯,波音是毫無疑問的第一,佔有率超過第二名的空客百分之十,兩種客機佔據全球接近百分之九十的份額。

如果現在開始競爭的話,彗星肯定有幾年的先發優勢,美國市場還是一如既往的進不去,甚至美洲的市場也夠嗆,但在其他地方,就是拼基本盤誰大了。

幾十個殖民地專員分佈廣泛,絕對可以解決彗星客機很大部分的銷量問題。至於澳大利亞、加拿大這些英裔國家,雖然美國的國力已經超過英國,但當前虎皮還在的英國,不一定就比美國影響力低。

被未婚夫提醒的帕梅拉蒙巴頓,當然一下就明白過來,公司的業績有不少就寄託在這些殖民地專員身上了。

艾倫威爾遜邀請現今的馬來亞土皇帝到來,自然是想要談談關於鐵礦開發不足的問題。實際上這個問題可以更加廣泛一點,比如說澳大利亞和荷蘭還在控制的新幾內亞島,七八十萬平方公里的面積擺在那呢,別說是六十萬戰俘,就是六百萬也吃得下。

不過比起一覽無餘的澳大利亞西北部,要是日本戰俘跑到了新幾內亞島上,真要是出了什麼事情,更加沒人知道了。

“日本的戰俘?”傑拉德·愛德華一臉的驚訝,“美國會想辦法讓我們釋放掉?”

“情況已經不一樣了,尤其是考慮遠東局勢出現了有利於蘇聯的變化,美國可能會對日本另眼相看,美國人就是這樣,只要自己想好了,並不在乎別人的想法。”艾倫威爾遜聳聳肩道,“所以分給荷蘭、澳大利亞乃至於葡萄牙一些戰俘使用,可能這件事還有的談,美國一個一個的勸說,總需要時間吧?到時候各說各話,人多嘴雜要照顧各方面的利益,時間不就出來了麼。”

可以說在這個時間段,沒人比艾倫威爾遜更加明白日本對美國的意義,他怎麼說也是見過未來幾十年的發展,對美國控制日本的意義認識的更加深刻。

因爲整個西太平洋防線是以日本爲核心建立,所以美國決策層一直視日本爲亞洲穩定的基石,將維持美日同盟作爲不可觸碰的底線。試想如果美日同盟瓦解,美軍撤出日本,中日再走向聯合,駐韓美軍就是甕中之鱉,東南亞各國缺少助力,關島也將下岌岌可危。

由此,西太平洋防線將全線崩潰,早就對美國心懷不滿,一直試圖自立門戶的歐洲也會趁勢而動,驅逐美軍,美國世界霸權隨之土崩瓦解,全面收縮回二戰前的範圍。以現實論,日本可以說就是確保美國霸權的基礎。

日本是沒有能力掙脫美國控制的,除了人口和名義生產總值之外,不論是企業利潤、勞動效率、以及一些側面數據,比如退休金、生產率等等數據。日本在歐洲國家裡面都屬於是西班牙水平,比意大利都比不過。

所謂的八十年代世界第二,完全是一億多的人口撐起來的,歐洲除了蘇聯沒有這麼多人口的國家。歐洲國家八個小時的工作,日本包括韓國就需要十二個小時追趕。

所謂的七大工業國組織,日本是實打實的倒數第一,只不過比起一般只有四五千萬人口的其他國家,在總量上非常佔優勢。後來膨脹了,就被廣場協議削弱了。

不過雖然艾倫威爾遜認爲,日本就是一把三倍規模的西班牙,但也不能讓他好過。六十萬適齡的工人回去,肯定是很大的助力。

既然英屬殖民地可能會被施壓,那就把這批戰俘分散出去,還能拉進和其他殖民國家的感情,尤其是和拉進澳大利亞的感情。

“如果我們主動提議,把一部分南方軍的戰俘,送到荷蘭和澳大利亞控制的新幾內亞島上,以贖罪的名義建設當地,我想澳大利亞和荷蘭是不會拒絕的,畢竟日本南方軍在二戰當中,可是讓兩國很不滿的,如果不是日本挑戰了當地的殖民秩序,東印度羣島的鎮壓也不會讓荷蘭人一籌莫展。”

站在殖民者的角度,艾倫威爾遜的話已經說的相當明白了,日本南方軍的戰俘,最好是不要回去,直接被內部消化得了。

“這是件大事!”傑拉德·愛德華有些猶豫,六十萬的戰俘呢,這不是一個小數字。

“我們可以讓荷蘭人提議,然後讓帝汶的葡萄牙人贊成,有人起個頭,澳大利亞人肯定會贊成的。”艾倫威爾遜說到這看向未婚妻。

“只要有這個風聲,我找澳大利亞的議員談。”帕梅拉蒙巴頓收到了信號,表示一切包在她的身上,同時對着傑拉德·愛德華加了一把火,“新幾內亞島的據說有銅礦的痕跡,我正想要派勘探隊去,可島上環境惡劣,如果有一支具有紀律性的施工隊伍來建設,相信對大家都是好事。如果真的找到了銅礦,那麼這一次幫忙的傑拉德先生,毫無疑問應該在中拿到屬於自己的一份。”

帕梅拉蒙巴頓可是剛剛發現了澳大利亞的大鐵礦,現在澳大利亞全國都在討論,傑拉德·愛德華當然也知道這件事了。

現在的帕梅拉蒙巴頓,已經單純是蒙巴頓將軍的女兒,在知名度上已經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不然也不會有人想要挖牆腳了。

“哇哦!”傑拉德·愛德華臉上的笑容一閃而逝,滿懷正義感的道,“關於日本南方軍在東南亞的破壞,肯定不止於馬來亞地區,以工作贖罪也是非常正常的。”

“非常的正常。”艾倫威爾遜順着對方的話贊同道。

“我們給予荷蘭以及澳大利亞乃至於葡萄牙一些補償,合情合理。”傑拉德·愛德華猶猶豫豫表示道,“都是爲了和平。”

“對和平有着重要的意義。”艾倫威爾遜點頭贊成,帕梅拉蒙巴頓有樣學樣。

“那麼就等待我的好消息,我先和荷蘭人談談。”傑拉德·愛德華開始講述自己的想法,房間中滿是竊竊私語,時不時出來一聲會心的笑聲。

第二百七十一章 昂山第六百三十五章 德意志銀行第六百八十七章 對印尼的謀劃第四百五十二章 看望赫本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人事調動第一百二十六章 好事成雙第八百一十九章 黑人之友威爾遜第三百四十八章 成功進步第一百七十六章 一起學習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 英國不養懶人第八章 有想法的君主第七百零六章 柏林危機結束第三百三十一章 以退爲進第六百零九章 博採衆長第一百五十二章 輸出分治經驗第1572章 都是爲了大選第1569章 總有新熱點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 向東看的法國第二百二十八章 願者上鉤第九百一十章 無畏號核潛艇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單挑德美第六十六章 勝利勳章第一千五百一十八章 裡外不是人第五百五十三章 倫敦的召喚第九百三十五章 編外首相威爾遜第三章 世界首富第一百四十三章 BBC不會向政府低頭第三百三十章 北羅德西亞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法國也要收縮第六百七十六章 蒙巴頓的支持第六百七十三章 混合結算第三百八十四章 財政討論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歐洲合作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 罰款福特第一百六十九章 一親芳澤第三百七十四章 我也懂海軍第三十三章 第二個第一千四百八十章 戰後重建第七百零五章 柏林危機談判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 政治也要平衡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軍演和邀請函第七百一十四章 蒙巴頓和李奇微第六百六十二章 英法立場一致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艾倫模仿秀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 美元危機第二百八十七章 玄學大師第七百九十四章 三連勝第六百一十二章 第一批戰俘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 十字路口第四百一十三章 敏銳的資本第五十四章 把水攪渾第六百零八章 鳩山家族第八百八十一章 上帝叫我上帝第1723章 維爾紐斯事件第一千零七章 首相管外交工作第1745章 問鼎之路第1581章 首相的意志第六百六十六章 自由軍官組織第七百五十一章 精神建設工作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 美國後院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英美首腦會議第1678章 只要一個承諾第一百七十七章 我要走了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阿拉伯鬥士第五百八十章 非洲農業企業化第四百四十三章 王儲的認可第四百九十章 南半球的陰謀第七百五十五章 日內瓦會議第四百七十九章 讓英國再次偉大第九十九章 歡迎新首相第一百四十六章 赫本第八百零六章 自信的專員第一百一十章 首次核訛詐第七百零二章 斯大林病逝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造船業新血液第1546章 卑劣的謠言第五百二十六章 怒斥英國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取長補短第五百九十三章 靜坐請願第三百七十八章 王儲大婚第1638章 大赦天下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 新的體系第二百九十六章 最終報價第一千三百九十幾章 美國也幹了第一百七十章 今天即爲審判之日第1667章 小日子到頭了第六百零一章 億頂王冠第一百九十五章 印度財富密碼第五十四章 把水攪渾第七百五十九章 暗箱和暗戰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優柔寡斷的巴列維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拉博,別傻了第一千二百一十章 豐碩成果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蹭熱度的美國第五百四十四章 大禮花到港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 新臺風第八百零二章 參觀鸚鵡螺號第九百一十五章 大陸封鎖政策第1564章 佔領總統府第六十五章 英軍在柏林
第二百七十一章 昂山第六百三十五章 德意志銀行第六百八十七章 對印尼的謀劃第四百五十二章 看望赫本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人事調動第一百二十六章 好事成雙第八百一十九章 黑人之友威爾遜第三百四十八章 成功進步第一百七十六章 一起學習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 英國不養懶人第八章 有想法的君主第七百零六章 柏林危機結束第三百三十一章 以退爲進第六百零九章 博採衆長第一百五十二章 輸出分治經驗第1572章 都是爲了大選第1569章 總有新熱點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 向東看的法國第二百二十八章 願者上鉤第九百一十章 無畏號核潛艇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單挑德美第六十六章 勝利勳章第一千五百一十八章 裡外不是人第五百五十三章 倫敦的召喚第九百三十五章 編外首相威爾遜第三章 世界首富第一百四十三章 BBC不會向政府低頭第三百三十章 北羅德西亞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法國也要收縮第六百七十六章 蒙巴頓的支持第六百七十三章 混合結算第三百八十四章 財政討論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歐洲合作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 罰款福特第一百六十九章 一親芳澤第三百七十四章 我也懂海軍第三十三章 第二個第一千四百八十章 戰後重建第七百零五章 柏林危機談判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 政治也要平衡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軍演和邀請函第七百一十四章 蒙巴頓和李奇微第六百六十二章 英法立場一致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艾倫模仿秀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 美元危機第二百八十七章 玄學大師第七百九十四章 三連勝第六百一十二章 第一批戰俘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 十字路口第四百一十三章 敏銳的資本第五十四章 把水攪渾第六百零八章 鳩山家族第八百八十一章 上帝叫我上帝第1723章 維爾紐斯事件第一千零七章 首相管外交工作第1745章 問鼎之路第1581章 首相的意志第六百六十六章 自由軍官組織第七百五十一章 精神建設工作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 美國後院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英美首腦會議第1678章 只要一個承諾第一百七十七章 我要走了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阿拉伯鬥士第五百八十章 非洲農業企業化第四百四十三章 王儲的認可第四百九十章 南半球的陰謀第七百五十五章 日內瓦會議第四百七十九章 讓英國再次偉大第九十九章 歡迎新首相第一百四十六章 赫本第八百零六章 自信的專員第一百一十章 首次核訛詐第七百零二章 斯大林病逝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造船業新血液第1546章 卑劣的謠言第五百二十六章 怒斥英國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取長補短第五百九十三章 靜坐請願第三百七十八章 王儲大婚第1638章 大赦天下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 新的體系第二百九十六章 最終報價第一千三百九十幾章 美國也幹了第一百七十章 今天即爲審判之日第1667章 小日子到頭了第六百零一章 億頂王冠第一百九十五章 印度財富密碼第五十四章 把水攪渾第七百五十九章 暗箱和暗戰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優柔寡斷的巴列維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拉博,別傻了第一千二百一十章 豐碩成果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蹭熱度的美國第五百四十四章 大禮花到港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 新臺風第八百零二章 參觀鸚鵡螺號第九百一十五章 大陸封鎖政策第1564章 佔領總統府第六十五章 英軍在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