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八章 導彈競賽

本來藍光導彈試射失敗,艾倫威爾遜沒什麼感覺,可蘇聯洲際導彈成功試射,對比之下,心中就沒來由的出現心酸感,他對這個消息是沒有心理準備的,根本沒想到蘇聯的洲際導彈這麼快就有進展。

原因就在於馮布勞恩和他的團隊本該被美國接收,現在卻被蘇聯截獲爲蘇聯服務。

德國的火箭項目是馮布勞恩親自負責,負責的內容包括但不限於:建設導彈總裝工廠、零件製造工廠、發射基地、總系統設計部門、測量制導戰鬥部燃料發動機彈體結構各個分系統設計部門,等等,等等……

經歷過上百次發射失敗的摸索,一個人類前所未有的彈道導彈工程實踐,全面鋪開並逐步完善,這纔是馮布勞恩的價值所在。

馮布勞恩在面對西面美軍和東面蘇軍逼近時,決定帶團隊投降美軍,要不是艾倫威爾遜提醒過蘇聯,馮布勞恩肯定會成功,不會像是現在這樣爲蘇聯服務。

更多的在導彈研發中發揮了作用的科學家,工程師,技工被蘇聯人發現並重用。德國的火箭工業也被完整的搬到了蘇聯。作爲在戰爭當中被重創的追趕者,蘇聯對在火箭領域彎道超車給予厚望,一直都很重視馮布勞恩和他的團隊。

終於到了今年,R-16洲際彈道導彈的問世,證明了蘇聯在火箭領域的先進。

艾倫威爾遜馬上訂購了不少報紙,看看現在的輿論怎麼看待這件事,但最終沒發現有什麼大變化,畢竟對一般的民衆來說,還不太明白這意味着什麼。

“馮布勞恩和科廖羅夫爲一個國家效力,這可要命了。”艾倫威爾遜感嘆,英國負責藍光導彈項目的是誰,德哈維蘭。

艾倫威爾遜倒不是瞧不起德哈維蘭,他不否認德哈維蘭的才能,但這個負責人畢竟是飛機領域半路出家的,要說對火箭技術多麼精通,誰相信啊。

藍光導彈的射程遠遠不到洲際導彈的標準,設計射程只有三千五百公里。重量卻接近七十噸,可見英國在這方面談不上什麼技術儲備,依仗的就是羅羅公司的火箭發動機,走的是隻要動力大板磚飛上天的路線。

“民間沒動靜正常,不知道五角大樓是怎麼想的。”艾倫威爾遜已經隱隱能夠感覺到,太空競賽的時代正在逼近,可惜他沒有悟道去了解。

五眼聯盟雖說已經被拉扯起來,但所謂的情報共享也不是高到沒有界限。

這是因爲英國當前還沒衰弱到俯首帖耳的地步。美國對英國還有提防心理,英國也不是省油的燈,拉上加拿大、澳大利亞和新西蘭,本身就是打着這些國家在英聯邦,加大自己對美國的砝碼。

真正重要的事,無法通過情報共享知道,美國也不會告訴英國真實想法。

他本人倒是和麥卡錫關係不錯,可這種機密,麥卡錫也不會告訴他。想知道的話,只有等着麥卡錫喝醉才行。

艾倫威爾遜猜測的沒錯,洲際導彈的成功試射,而且被蘇聯大力宣揚。直接動搖了佔據優勢戰略空軍地位的自由世界。

不論是美國還是英國,當前都是以戰略轟炸機爲威脅蘇聯不要輕舉妄動的核心。

轟炸機投下核彈讓日本投降的事實,讓美英兩國都認爲空軍優勢是壓制蘇聯的法寶。

戰爭結束後,美國空軍成立,美國戰略空軍司令部成立,直接擁有威懾整個星球表面無與倫比且勢不可擋的能量,那就是洲際遠程轟炸機和空投的核彈。

對沒有拿到德國馮布勞恩火箭團隊,美國雖然有些遺憾,但最終也沒有當回事。畢竟橫掃世界的戰略空軍在美國手中,火箭技術並不被這麼看重。

但是這一切,在R-16洲際彈道導彈出現的那一刻,被徹底終結了。R-16洲際彈道導彈的射程已經超過一萬公里,戰略轟炸機能做的事情,它都可以做到,甚至可以做得更好。

而火箭和核彈頭的結合是順理成章的事情,這不僅僅是掀翻了戰略轟炸機優勢這麼簡單,蘇聯洲際彈道導彈一旦成熟,會把美國置於落後地位。

美國白宮,國務卿杜勒斯一臉沉重的對艾森豪威爾彙報,“要得知確切的情況,必須要派出高空偵察機進入蘇聯,U2偵察機纔剛剛服役,性能上不易被發現,蘇聯對這種新服役的偵察機也並不熟悉。”

“我們纔對赫魯曉夫的緩和政策表達迴應。”艾森豪威爾皺着眉頭,看着杜勒斯道,“一旦被發現,這會讓美國處在被動地位。”

“洲際導彈的成功試驗,就讓我們很被動。”杜勒斯平淡的糾正道,“如果只是像英國的藍光導彈變成大火球,倒也不值得關注,可蘇聯的試射極爲成功。我們應該馬上知道,蘇聯的火箭基地在什麼地方,掌握所有的情況,不然就是對美國不負責,總統先生,你認爲是不是這樣。”

“連英國都走在我們前面。我們也必須加快洲際導彈的進度。”艾森豪威爾聽到這件事,不由得有些不滿,美國當然也有洲際導彈的項目在推進。

各種報告評估層出不窮,但是直到年初在剛剛確立項目。這個原因一點也不復雜,美國戰略空軍司令部,是最大的反對者。沒有流於表面,但暗中的動作一點不少。認爲發展戰略導彈是浪費資源。

美國用來立足於空軍優勢對蘇聯採取遏制,現在結果已經出現了。在美國的洲際導彈纔剛開始的時候,蘇聯都已經拿出來了成品,這已經把美國置於落後地位。

最終艾森豪威爾同意了杜勒斯的建議,讓U2偵察機進駐巴基斯坦,對蘇聯的航天中心進行偵察,雖然也有悖於他之前對赫魯曉夫表示要緩和的態度,可這時候也管不了這麼多了。

緊接着,美國國會通過了特別預算,加大在洲際導彈項目上的研發。而五角大樓的會議,也強調了洲際導彈項目的重要性,各軍種都應該配合,不要設置阻礙。

這個討論結果,是讓美國空軍不要繼續成爲洲際導彈項目的反對者,這對大家都沒好處。

R-16洲際彈道導彈的試射成功,讓整個世界的氣氛陡然凝重起來,一直自認爲佔據絕對優勢的美國,心中出現了一絲慌張。

對英國的影響也是有的,藍光導彈雖然試射失敗,卻得到了內閣和國防部的鼓勵,告知德哈維蘭對加大對藍光導彈項目的支持。

第九百七十一章 白人的命也是命第一千五百零四章 秘書長和黨魁第一百五十二章 輸出分治經驗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 履行諾言第一章 是,總督!第七百八十八章 指點麥卡錫第1622章 好大兒的求助第1603章 廣場協議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下一站第1678章 只要一個承諾第一百五十九章 學校沒教過第一百零九章 男孩降生第三十四章 奧薩瓦根行動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納賽爾在也門第1760章 五傑和鑽石再就業第六百零三章 全部釋放第七十章 漢堡第九百四十五章 交接工作第1630章 自由世界領袖第九百四十章 威爾遜爵士第八百八十二章 愛德華的指點第三百二十七章 不丹錫金尼泊爾第八百三十九章 兩套發展戰略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 小心皮諾切特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 求援第七百七十七章 美國南波灣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 召集舊部第九百八十八章 個人檔案第1539章 美國病第六百七十八章 蘇伊士運河問題第四百三十九章 杜威是熱門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仲裁者印度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五百一十三章 封鎖清單第三百八十二章 計劃沒有變化快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蘇聯和法國第四百八十三章 一代人的和平第五百三十四章 馬華公會第八百一十章 人人有獨立權力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養寇自重第一千二百章 預判了你的預判第三十五章 塵埃落定第四百二十八章 盤外招第八百零三章 敵在國會山第八百二十三章 也有美國的責任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 英美不一樣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大臣樂開花第五百五十章 農牧業革命第四百零二章 美國之行第四百七十一章 軍備競賽第一千五百五十二章 主權也可以談第五百四十一章 本土的訂單第七章 土邦的立場第九百九十七章 新政府新氣象第一千五百五十一章 抵制革命輸出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百分之十第1729章 投降輸一半第八百零七章 重回自由世界第1647章 東芝事件第六百零三章 全部釋放第六百七十七章 鎮壓自由軍官組織第七百一十六章 消失的貝利亞第1603章 廣場協議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大選中的美國第七百一十九章 好事都想着美國第一百五十七章 友情會消失第五百三十一章 和赫本旅行第三百零五章 要親民第六百章 影帝威爾遜第六百三十五章 德意志銀行第二百六十五章 女神的饋贈第八十二章 解職令第一千零二十章 不歡而散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 提前大選第四百二十一章 鮑中堂第九十章 暗箱操作第1662章 捲款跑路第六百零八章 鳩山家族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 抄底南越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五月風暴第九百四十三章 新外交大臣第二百零一章 印度的女兒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 印巴戰爭第三百五十六章 蘇聯的一生之敵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沒準有這麼一天第1581章 首相的意志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 救命稻草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 強硬和綏靖第五百四十六章 颶風行動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 向女王請願第二百七十三章 靈活的昂山第一千四百一十一章 艱難處境第七百九十七章 海務大臣的想法第八百四十六章 巴西鐵礦第一百六十五章 英蘇友誼第八百四十一章 CVA-01航母計劃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試探首相第一百三十三章 威爾遜首相第1620章 英國的擔憂第一千五百零九章 南北分治方案
第九百七十一章 白人的命也是命第一千五百零四章 秘書長和黨魁第一百五十二章 輸出分治經驗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 履行諾言第一章 是,總督!第七百八十八章 指點麥卡錫第1622章 好大兒的求助第1603章 廣場協議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下一站第1678章 只要一個承諾第一百五十九章 學校沒教過第一百零九章 男孩降生第三十四章 奧薩瓦根行動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納賽爾在也門第1760章 五傑和鑽石再就業第六百零三章 全部釋放第七十章 漢堡第九百四十五章 交接工作第1630章 自由世界領袖第九百四十章 威爾遜爵士第八百八十二章 愛德華的指點第三百二十七章 不丹錫金尼泊爾第八百三十九章 兩套發展戰略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 小心皮諾切特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 求援第七百七十七章 美國南波灣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 召集舊部第九百八十八章 個人檔案第1539章 美國病第六百七十八章 蘇伊士運河問題第四百三十九章 杜威是熱門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仲裁者印度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五百一十三章 封鎖清單第三百八十二章 計劃沒有變化快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蘇聯和法國第四百八十三章 一代人的和平第五百三十四章 馬華公會第八百一十章 人人有獨立權力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養寇自重第一千二百章 預判了你的預判第三十五章 塵埃落定第四百二十八章 盤外招第八百零三章 敵在國會山第八百二十三章 也有美國的責任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 英美不一樣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大臣樂開花第五百五十章 農牧業革命第四百零二章 美國之行第四百七十一章 軍備競賽第一千五百五十二章 主權也可以談第五百四十一章 本土的訂單第七章 土邦的立場第九百九十七章 新政府新氣象第一千五百五十一章 抵制革命輸出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百分之十第1729章 投降輸一半第八百零七章 重回自由世界第1647章 東芝事件第六百零三章 全部釋放第六百七十七章 鎮壓自由軍官組織第七百一十六章 消失的貝利亞第1603章 廣場協議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大選中的美國第七百一十九章 好事都想着美國第一百五十七章 友情會消失第五百三十一章 和赫本旅行第三百零五章 要親民第六百章 影帝威爾遜第六百三十五章 德意志銀行第二百六十五章 女神的饋贈第八十二章 解職令第一千零二十章 不歡而散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 提前大選第四百二十一章 鮑中堂第九十章 暗箱操作第1662章 捲款跑路第六百零八章 鳩山家族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 抄底南越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五月風暴第九百四十三章 新外交大臣第二百零一章 印度的女兒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 印巴戰爭第三百五十六章 蘇聯的一生之敵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沒準有這麼一天第1581章 首相的意志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 救命稻草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 強硬和綏靖第五百四十六章 颶風行動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 向女王請願第二百七十三章 靈活的昂山第一千四百一十一章 艱難處境第七百九十七章 海務大臣的想法第八百四十六章 巴西鐵礦第一百六十五章 英蘇友誼第八百四十一章 CVA-01航母計劃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試探首相第一百三十三章 威爾遜首相第1620章 英國的擔憂第一千五百零九章 南北分治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