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六章 最後通牒

這一船的物資到達,頂多起到一個激勵的作用,但對英屬印度因爲旱災的損失相比,根本就不值一提,不過處在總督府的角度上來看,除卻人員損失之外,好像也沒什麼損失。

而次大陸最不缺乏的就是人嘛,這樣一算的話,也可以說本次旱災英屬印度全身而退,並沒有遭到損失,完全憑藉自己的能力扛過了這一關。

艾倫威爾遜津津有味的閱讀着英屬錫蘭的報紙,上面是這麼寫的,“在這個幸福的年代,我們這些可憐的人受到了強大的歐洲文明的帶動,享受到諸如電影、機器等衆多恩惠,此時能有什麼比我們這些歐洲恩人的生活品質更讓人激動的呢?因此我們覺得,我們的錫蘭或許會對英屬印度的某些內陸地區的某些事情感興趣,但爲了錫蘭未來的發展,還是要向歐洲文明靠近,才能幸福的生活在這個世界上。”

艾倫威爾遜並不諱言,他現在非常想要見一見這家報社的主編。一開口就是老帝國主義了,不在殖民地做二十年人上人,都沒有這個水平。

“就好像安德魯一樣。”嘟噥了一句孟加拉省行政長官的名字,對於這位行政長官的拙劣表演,艾倫威爾遜嗤之以鼻,最嗤之以鼻還不在安德魯身上,而是印度各界對安德魯講話的讚譽,這個在旱災當中腦滿腸肥的孟加拉省行政長官,何德何能受到如此的好評?

艾倫威爾遜絲毫不懷疑,如果孟加拉大饑荒當中,不是現在的聯合省行政長官伯克,而是現在的安德魯面對,孟加拉大饑荒的死亡人數還要更高。

可報紙對這位孟加拉省的行政長官是怎麼說的?“安德魯先生屬於那種正派的舊式英國紳士,就像當今我們眼前的衆多楷模一樣。他是一位愛家之人,就像我們親愛的英國兄弟們所說的那樣,重視家庭,心懷仁慈。”

這家報紙不是收了錢,就是被豬油蒙了心,也許兩種兼而有之,安德魯熱愛家庭的事情,艾倫威爾遜萬分的同意,才做了不到一年孟加拉省行政長官,都誕生三個後代了,考慮到安德魯的年齡,他都怕這位孟加拉的青天大老爺,操勞過度猝死。

不過最艱難的時候已經過去,這個時候總不能出來唱反調,經過了葡萄牙中央政府的高效率,佩德羅發來電報,非洲的麩糠……哦,糧食,已經裝船朝着英屬印度進發了。

葡萄牙拿出來了萬分的誠意,終於在英屬印度的死亡高峰過去之後姍姍來遲。

這當然不是常態,至少就艾倫威爾遜來看,他的另外一條建議,趁着饑荒吸收和平教徒,建立對果阿的居民隔離帶這件事,執行的就頗爲堅決,簡直可以用聞風而動來形容。

旱災期間果阿吸收了近二十萬和平教徒,在果阿周邊定居,改變了周邊兩大族羣的人口比例,分配土地、贈與口糧保證這些新居民不餓死,一系列的動作一點都不含糊。

單單從非洲運送糧食這件事,好像略微顯得拖拉,要麼是真的距離遠,要麼就是故意的。葡萄牙國內薩拉查一家獨大,艾倫威爾遜傾向於後者。

正這麼想的時候,專員秘書埃德爾推門進來道,“艾倫助理,專員找你談一下事情。”

“謝謝,埃德爾。”艾倫威爾遜一邊起身一邊問道,“知道都是什麼事情麼?”

“我有責任保密!”埃德爾故作正色道,“聽說葡萄牙的十萬噸糧食就要到了,還有安達曼羣島的封鎖不能一直持續下去,總是要解決的。”

“非常的具有保密意識。”艾倫威爾遜鄭重其事的開口感謝道。

葡萄牙的糧食在這個時候到達還有用麼?當然是有用的,目前英屬印度的情況可以分成兩個部分,對社會公開的部分是,“最危險的階段已經過去,本次抗擊旱災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這一次英屬印度發揮了自立自強的精神,震驚了整個世界,印度人用實際行動贏得了世界各地的尊重。”

這當然是假的,在大英帝國還能影響到的殖民地中,倫敦舞臺上國大黨和穆盟的猴戲,遠遠比英屬印度對抗旱災的努力更吸引眼球。

實際上目前英屬印度的情況,也可以說是度過了最艱難的時期,用一句通俗的話來說,就是曲線已經被拉平了,假如說之前每天餓死一萬人,而且持續了許多天,現在已經過了那段時間,現在差不多每天餓死九千五百人。

英屬印度總督府所說最艱難的時間已經過去,是因爲數據出現了拐點,它不在一天刷新一天的增長,曲線已經被拉平。

現在總督府可以大聲的說出來,這一次衝擊英屬印度大旱災可防可控了。

這點從巴倫爵士臉上的笑容就能看出來,見到艾倫威爾遜進來,輕鬆的問道,“看到安德魯的講話了?”

“看到了,具有震耳欲聾的效果。”艾倫威爾遜含笑點頭道,“本次孟加拉省對抗饑荒的表現,遠遠優於幾年前的失誤。”

艾倫威爾遜這句話的前提是,本次的旱災其實並沒有影響到孟加拉省。這一次的旱災和孟加拉饑荒不同,那一次影響的是恆河下游,這一次影響的是恆河上游,孟加拉省本來就沒有受到多大影響。

【書友福利】看書即可得現金or點幣,還有iPhone12、Switch等你抽!關注vx公衆號【書友大本營】可領!

也就是說安德魯行政長官的表演,根本就是在製造緊張態勢。不過說孟加拉地區沒有出現糧食飛漲也不確實,因爲確實漲的很離譜。

不過原因並不是饑荒,而是英屬印度專員助理和英屬緬甸專員溝通之後,驅逐羅興亞人帶來的後果,百萬羅興亞人就是百萬張嘴,隨身攜帶的口糧能吃多長時間,還不是要張嘴吃飯?

不過這一點上,安德魯倒是很令人另眼相看,在表示旱災嚴重的同時,以孟加拉省行政長官的名義,安排人手讓逃難而來的羅興亞人每天喝一碗粥,不至於餓死。

後果就是在做了這件事之後,安德魯更有理由樹立形象,同時作勢糧價上漲了。糧食都給羅興亞人了嘛,需求不足當然上漲了。

至於具體得到了多少利潤,等到旱災結束之後分賬,大英帝國的紳士們就知道了。

“葡萄牙人的船算算時間,幾天之後就會到了。”巴倫爵士說到這眉頭一皺,就怕國大黨那邊提出抗議,“尼赫魯這個人確實是不好對付。”

“尼赫魯現在應該是對英屬緬甸的難民更加關注纔對,這幾天不是一直抗議緬甸驅逐孟加拉移民麼?”艾倫威爾遜面帶思考之色的道,“應該不至於知道葡萄牙人的事情,我們完全可以瞞住國大黨,倫敦那邊都已經認可了,我們偷偷簽署不公佈,等到離開英屬印度那一天再承認有這麼一個密約,尼赫魯也沒有辦法。”

巴倫爵士點頭,暗箱操作是一個經久不衰的手段,通過愛德華爵士的消息,葡萄牙外交部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要求大英帝國看在往日的情面上,把果阿的地位確認下來。

本來內閣是不假辭色的,但隨着倫敦國大黨的穆盟的答辯,尤其是國大黨保守派領袖帕特爾,言辭之間有這麼一點無視宗主國的意思。

在第二次答辯之後,大英帝國的外交部想起來了經久不衰的套路,暗箱操作。

決定以英屬印度總督府的名義,和葡屬印度果阿總督府,簽署一項承認果阿地位的密約。

這一項密約簽署之後,葡萄牙人籌集糧食的效率就快多了,很快宣佈裝船起航,救次大陸人民於水火之中。

既然倫敦已經點頭可以簽署密約,怎麼簽約的細節就是英屬印度說的算了。

艾倫威爾遜認爲這件事沒什麼難的,葡萄牙在本次饑荒當中的幫助,有點回報怎麼了?

至於旱災最嚴重的階段過去了,那是因爲印度洋寬廣,非洲基礎設施不足,單獨了一定的時間,這都是可以原諒的。

“還有就是安達曼羣島的問題,應該馬上解決了。時間再長就不好辦了,愛德華爵士的意思也是如此。”說完了葡萄牙的事情,巴倫爵士又提及了安達曼羣島的暴動問題,捂蓋子也要有個限度,不能一直捂下去。

現在距離暴動已經距離二十天了,連本次旱災的威力都開始減弱,還不處理安達曼羣島的事情也說不過去。

“我們還是先禮後兵,讓在緬甸的飛機空投勸降傳單,能不流血還是不流血好。”艾倫威爾遜還在進行最後的努力,爲島上戰俘爭取時間。

巴倫爵士點頭,對着艾倫威爾遜道,“如果真的需要軍隊出動,埃爾文將軍已經調集了一個印度人師,對安達曼羣島採取強攻。”

“這再好不過。”艾倫威爾遜點頭,隨後起身道,“我就和仰光方面聯絡,空頭傳單的事情了,巴倫爵士先忙。”

關於空頭的傳單內容,在給伯吉斯的電報當中強調,應該強調負隅頑抗死路一條的後果。這樣暴動者在懼怕之下,纔會選擇乖乖認輸,措辭一定要嚴厲,以最後通牒的形式空投到安達曼羣島。

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惺惺相惜第1620章 英國的擔憂第七百九十九章 捆綁北非法軍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日韓就是代價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歐洲再平衡第五百六十六章 安全情報委員會第九十三章 光輝時代回來了第四百六十二章里根第1586章 星球大戰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拉博,別傻了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阿拉伯鬥士第六百五十六章 伊朗石油問題第八百一十五章 殖民後遺症第三百二十六章 未來的出路第六百零七章 哪壺不開提哪壺第七百四十六章 英國人會打仗?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 是,首相女士。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必須嚴查第二百八十七章 玄學大師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 公立教育體系改革第一百一十七章 羅德西亞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第二個王室領地第六百七十四章 英伊和解第六百零九章 博採衆長第九十五章 我們的人第1564章 佔領總統府第一千五百零七章 大英需要的人才第1621章 魔法打敗魔法第1580章 對內閣出重拳第一百九十八章 大臣和演員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父慈子孝第1635章 想回家麼?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 微妙的孟加拉灣第一百章 政客和公務員第1567章 訪華和慶祝第六百零七章 哪壺不開提哪壺第一百三十五章 未來首相的視察第三百一十三章 寶藏陷阱第五百七十九章 籤個條約熱熱身第五百五十八章 反戰的英國第二百一十三章 從錫蘭開始第五百七十三章 毫無武士道精神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軍演和邀請函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 去而復返第六百八十九章 你怎麼回來了?第三百八十八章 壓力全在美國第七百三十三章 先鞠個躬第八百五十二章 再苦一苦法國第一百三十七章 菸草利益分配第八百零五章 蒙巴頓的成功第十五章 蒙巴頓第二百九十五章 我要求很高第二百二十章 鐵腕領袖第四十六章 艾倫報告第1713章 亂有亂的辦法第八百八十六章 布朗運動彈第七百六十六章 到達西貢第1668章 議會制是未來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慫恿印度第八百一十三章 阿爾及利亞戰爭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不針對第三方第三百三十三章 再次訛詐帕特爾第三十七章 英法友誼第六十四章 該死的蘇聯人第1610章 教育一下美國第九百七十五章 慶典和陰謀第三百六十四章 社民黨大會第三百五十六章 蘇聯的一生之敵第1730章 英斯防務協定第七百四十九章 蘇聯不適合北約第三百二十二章 洗清嫌疑第1719章 勾心鬥角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 救命稻草第二百一十一章 重要的是貨幣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 大英當自強第1671章 不存在什麼盟友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玉米運動的後果第1729章 投降輸一半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 尼克松的麻煩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高,實在是高第五百三十二章 命運的偏愛第四百二十三章 變化中的紐芬蘭第1737章 鬧劇般的第一天第五百六十章 佔領區合併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出訪英聯邦第三百章 先分個贓第八百二十八章 互不侵犯條約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熱鬧的一年第三百三十一章 以退爲進第九百六十五章 常務次長的重拳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 密謀第三百二十章 舉報信第九十六章 美差第五百五十一章 五國聯防第1647章 東芝事件第七百四十五章 多元文化中心第八百二十九章 殖民地分工第1629章 訪蘇預熱第八百零四章 伸張正義的專員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親切友好的談判
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惺惺相惜第1620章 英國的擔憂第七百九十九章 捆綁北非法軍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日韓就是代價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歐洲再平衡第五百六十六章 安全情報委員會第九十三章 光輝時代回來了第四百六十二章里根第1586章 星球大戰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拉博,別傻了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阿拉伯鬥士第六百五十六章 伊朗石油問題第八百一十五章 殖民後遺症第三百二十六章 未來的出路第六百零七章 哪壺不開提哪壺第七百四十六章 英國人會打仗?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 是,首相女士。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必須嚴查第二百八十七章 玄學大師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 公立教育體系改革第一百一十七章 羅德西亞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第二個王室領地第六百七十四章 英伊和解第六百零九章 博採衆長第九十五章 我們的人第1564章 佔領總統府第一千五百零七章 大英需要的人才第1621章 魔法打敗魔法第1580章 對內閣出重拳第一百九十八章 大臣和演員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父慈子孝第1635章 想回家麼?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 微妙的孟加拉灣第一百章 政客和公務員第1567章 訪華和慶祝第六百零七章 哪壺不開提哪壺第一百三十五章 未來首相的視察第三百一十三章 寶藏陷阱第五百七十九章 籤個條約熱熱身第五百五十八章 反戰的英國第二百一十三章 從錫蘭開始第五百七十三章 毫無武士道精神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軍演和邀請函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 去而復返第六百八十九章 你怎麼回來了?第三百八十八章 壓力全在美國第七百三十三章 先鞠個躬第八百五十二章 再苦一苦法國第一百三十七章 菸草利益分配第八百零五章 蒙巴頓的成功第十五章 蒙巴頓第二百九十五章 我要求很高第二百二十章 鐵腕領袖第四十六章 艾倫報告第1713章 亂有亂的辦法第八百八十六章 布朗運動彈第七百六十六章 到達西貢第1668章 議會制是未來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慫恿印度第八百一十三章 阿爾及利亞戰爭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不針對第三方第三百三十三章 再次訛詐帕特爾第三十七章 英法友誼第六十四章 該死的蘇聯人第1610章 教育一下美國第九百七十五章 慶典和陰謀第三百六十四章 社民黨大會第三百五十六章 蘇聯的一生之敵第1730章 英斯防務協定第七百四十九章 蘇聯不適合北約第三百二十二章 洗清嫌疑第1719章 勾心鬥角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 救命稻草第二百一十一章 重要的是貨幣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 大英當自強第1671章 不存在什麼盟友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玉米運動的後果第1729章 投降輸一半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 尼克松的麻煩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高,實在是高第五百三十二章 命運的偏愛第四百二十三章 變化中的紐芬蘭第1737章 鬧劇般的第一天第五百六十章 佔領區合併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出訪英聯邦第三百章 先分個贓第八百二十八章 互不侵犯條約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熱鬧的一年第三百三十一章 以退爲進第九百六十五章 常務次長的重拳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 密謀第三百二十章 舉報信第九十六章 美差第五百五十一章 五國聯防第1647章 東芝事件第七百四十五章 多元文化中心第八百二十九章 殖民地分工第1629章 訪蘇預熱第八百零四章 伸張正義的專員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親切友好的談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