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七章 幹勁十足

“現在我們終於可以談談要緊的事情了。”首席法官克拉克躍躍欲試,表示已經等待很久了,行政官員一個個吃的腦滿腸肥,司法官員卻連口湯都喝不上,這公平麼?

這不公平,不過艾倫威爾遜表示還是先給錫蘭專員一個嘉獎令比較好,在用上幾天時間,以和此時無關的態度,報道英屬錫蘭的動作。

然後等到印度事務大臣的表態,以及世界輿論的發酵後,才進行大規模的行動。

“在此之前,我們可以先拿出來幾個典型試試水。當然不宜公佈出來,在大規模行動之前要確切保密,對輿論的運用主要集中在英屬印度之外的地方。所有國家和殖民地,都知道我們在拯救印度少女,但印度人目前還不適合知道。”

巴倫爵士和首席法官克拉克都點頭,這樣就更加的順理成章了,克拉克想了一下說道,“就算是寺廟本身沒有,我們完全可以找幾個女人塞進去,栽贓他們。”

“對於有益的社會變革,我不認爲栽贓這個詞彙合適,是善意的謊言。”巴倫爵士淡然的糾正道,“只是基層印度官員,會不會和我們的司法官員作對?”

“應該是不會的,宗教重要?血緣重要?最終都沒有錢重要。”艾倫威爾遜搖頭道,“收益者也有基層的印度官員,就是誰拿大頭的問題。”

“那麼艾倫,去準備一份嘉獎令,給麥克林送過去。”巴倫爵士衝着艾倫威爾遜吩咐了一聲,然後重新把注意力放在克拉克身上,“我們這邊也可以開始了。”

風暴中心反而風平浪靜,但印度事務大臣佩西克-勞倫斯,在BBC的訪問,就像是有人把炸彈扔進了茅房,起到了非常誇張的效果。

關於英屬印度的新聞,從戰爭結束就以極高頻率出現在本土,已經有接近一年的時間了。從開始的好奇到之後的反感,印度這個報紙近一年的寵兒。這一次終於本土的公民,徹底的記住了。

英屬印度的各種情況並不僅僅是在本土發酵,而是通過大英帝國的輿論霸權迅速傳播,擴散到了歐洲、英屬殖民地、甚至遙遠的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地。

現代社會信息的傳播速度就是這麼迅速,一旦倫敦知道了,幾乎所有英語國家都知道了的,英語國家甚至包括了美國。

只是後世高舉人權旗幟的美國,關於印度聖女這件事的報道,不像是其他英語地區那樣,具有非常明顯的傾向性,而是在猜測英國人到底要做什麼。

站在美國的角度上來講,是絕對不希望英國還能維繫在英屬印度的統治的。一旦英印模式得以維繫,潛在對手可就不僅僅是一個蘇聯了。

雖然從各種渠道,不少歐洲國家都像是商量好了,希望美國對蘇聯採取強硬態度,可目前爲止,杜魯門政府對英國和蘇聯兩個國家,到底應該瞄準誰,還是處在觀望當中。

雖然已經因爲日本和朝鮮半島的問題,美國和蘇聯已經出現了明顯的分歧。

可是英國的威脅一點也不比蘇聯小,幸好英國國內有放棄印度的聲音出現,美國想看看最終的結果是什麼。如果英國要用強硬手段維護統治,那美國就要把血濃於水的虛幻暫時放下了,以解放的態度來對待英國。

大英帝國的輿論霸權對美國沒用,但對於其他英國殖民地還是非常有用的。其他英語國家和地區,直接就被英屬印度的消息所攻陷了。

尤其是非洲的英國殖民地,本土精英看向維護殖民統治的印度裔目光,都充滿了異樣。

關於印度聖女的消息,已經在英國殖民地盡人皆知,英屬印度還是老樣子,我們印度太厲害了的報道,仍然是主流,唯一不同的是唐納德麥克林已經到了錫蘭。

平靜的表面下,則是蓄勢待發的準備,艾倫威爾遜還是有些小激動的,畢竟這種運動式的行動,似乎在印度這種地方從未發生過,到底有什麼樣的結果誰都不知道。

費雯麗是最能感受到這個男人變化的,已經解鎖所有姿勢的國際影后,覺得本來就很有幹勁的小夥子,這幾天尤其努力。

甚至讓費雯麗都有些吃不消了,又是一場非常盡興的劇本交流,疲憊的費雯麗看着艾倫威爾遜心滿意足的臉,“你也太過分了,我是一個公衆人物,你要搞大我的肚子麼?到時候電影怎麼拍?”

“我錯了,主要是你太漂亮了。”艾倫威爾遜嬉皮笑臉的道歉道,“薇薇安,難道我對你的感情,你感受不到麼?”

“別鬧!我是有丈夫的人,我結婚了。”費雯麗白了艾倫威爾遜一眼,“我答應你,只是爲了解決身體需要。”

“是啊,就如同所謂的高僧和長老一樣。只不過他們更加的道貌岸然罷了。”艾倫威爾遜看了一下時間,又到了灰頭土臉離開的時間,伸手把費雯麗拉到了懷裡,把安逸的影后攔腰抱起,走向了浴室,作戰現場還是要好好清理的。

如此簡單的道理,印度教寺廟卻不明白,在唐納德麥克林在英屬錫蘭大動干戈的半個月後,五月的第一天,早已經做好準備的英屬印度最高法院終於動手了。

首席法官克拉克正式簽署了,關於印度事務大臣建議,保障婦女權益的行政令。搗毀存在聖女羣體的寺廟,逮捕寺廟的僧侶,解救身下魔窟的少女。

而實際上動手的時間,比克拉克的行政令還要早一天,這是爲了防止一些神通廣大的寺廟得到消息,以解放少女爲藉口的行動,在司法官員幹勁十足的行動中開始了。

最高法院的行動,得到了各省行政長官的大力配合,不能行政官員吃肉,司法官員連湯都喝不上,既然不能分蛋糕,就只有把蛋糕做大了。

司法官員的行動,也得到了行政官員的支持,英屬印度的警察們,也在到達各地的司法官員指導下,向着一個個寺廟進發。

幾乎馬上,早已經落入最高法院眼中的寺廟,就遭到了第一輪的掃蕩。無數受到尊敬的長老和高級僧侶,直接被從天而降的警察抓走。

甚至不少寺廟引來了英國駐軍,高高在上的長老直接被這些可惡的殖民者帶走。當然同時被帶走的還有年輕的少女。

已經準備良久的最高法院,以及司法官員們表現出來了極高的效率,加爾各答、班加羅爾、金奈都同時開始行動。

像是海得拉巴這種本身就在阿里汗,這樣的和平教君主掌控之下的城市,更是要藉着這個機會搗毀眼中釘,反正命令是英國人下達的,阿里汗只是配合而已。

海得拉巴土邦,阿里汗的行動可就不像是其他地方還估計一些溫情了,海得拉巴的私軍直接對境內的印度教寺廟開始了掃蕩,對敢於反抗的寺廟直接開槍射擊。

海得拉巴百分之八十的人口都是印度教徒,這麼大的一個土邦,這麼多人口供養着這些寺廟,阿里汗也知道,這是一個打劫的好機會。派出去了四個兒子,指揮軍隊做這件事,把這些寺廟的財富拿到手。

無獨有偶,朱納加德土邦也是這麼幹的,很快就發現這是一個積累財富的好機會。還能夠消滅平時對土邦大君指指點點的勢力。

至於其他印度教土邦,只是做的沒兩個土邦這麼絕罷了,宗教感情、血濃於水,關鍵時刻都比不上錢來的重要。

唯一尷尬的就是克什米爾,哈里辛格非常的尷尬,克什米爾九成都是和平教徒,他這個大君是印度教徒,他不能對印度教寺廟下手,而且克什米爾本身就沒有多少印度教寺廟。

這一點他甚至都無法學習,同樣是印度教君主的土邦,人家至少可以打着清除印度教害羣之馬來行動,他卻不能這麼做。

行動幾乎從一開始,就在英屬印度境內有英國管理的地方同時展開,能做到這一點可想而知司法官員,在沒有行動之前做了多少功課。

就連國大黨和穆盟也對總督府的大動作十分錯愕,但是馬上,就出現了兩種截然不同的反應,穆盟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國大黨則怒不可泄,印度總督府這是在打壓印度教,扶持穆盟麼?

國大黨迅速就表示,這是總督府的不友好舉動,應該馬上停止,並且進行了公開呼籲。同時國大黨代表已經到達了新德里,要求和總督府商談。

面對國大黨的公開呼籲,印度總督府馬上也進行了公開反應,表示這是一場得到了社會各界支持的行動,同時希望國大黨注意一下國際輿論。

“類似的運動一旦開始,將不可避免的出現一些擴大化的可能。但是我們的行動是善意的,而且受到全世界的支持。”艾倫威爾遜擡起手腕看了一下時間,心不在焉的敷衍着國大黨拍過來的代表,就要到講戲的時間了。

對面這個阿三如果識相就應該趕緊滾蛋,別耽誤自己的事,費雯麗都空虛寂寞冷了。

第一千四百六十章 有煙無傷第四百一十八章 同人不同命第一千五百五十二章 主權也可以談第五百九十七章 捨我其誰蒙巴頓第六百一十八章 公主毛遂自薦第五百九十章 獨立調查委員會第1698章 科爾辭職第八百一十一章 蘇丹分治第六百零七章 哪壺不開提哪壺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公主的婚禮第八百九十八章 說服英軍司令第1753章 和平的曙光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 緬懷肯尼迪第1596章 不速之客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誰失去了印尼?第1715章 代代相傳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 只有印度受傷第二百二十六章 危險也是機遇第一百九十九章 巴倫的教導第七百一十三章 伊麗莎白時代到來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 戴高樂病逝第七百七十一章 保大帝第一百七十八章 魂牽夢繞之地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 撒切爾訪美第三百八十章 恢復中的英國第六百三十八掌 悉心培養姐妹花第六百九十四章 倫敦改建計劃第九百九十四章 解散議會第五百零六章 無上之權威第二百一十五章 旗開得勝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新移民法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 緬懷肯尼迪第七百九十一章 軍事專家威爾遜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 緬懷肯尼迪第八百零四章 伸張正義的專員第1654章 德國有反骨第一千五百零七章 大英需要的人才第九百九十八章 信息的搬運工第一百二十八章 軍火大王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 紅海軍的勝利第八百三十八章 好辦法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重返印度第五百五十一章 五國聯防第五十七章 高效的我大英第五百章 印度治安戰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發展良好的日本第1604章 莫斯科商業年會第1603章 廣場協議第一百五十六章 英法指導第四百零二章 美國之行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不捱揍不長記性第一百一十三章 艾德禮計劃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懂得都懂第六百八十章 我比上帝管用第1747章 表決結果第六十二章 回到柏林第1668章 議會制是未來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廉政建設第四百七十六章 紐芬蘭護漁艦隊第七百零二章 斯大林病逝第四百四十三章 王儲的認可第九十六章 美差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 撒切爾訪美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 多贏的買賣第八百零八章 第五大糧商第四百一十四章 波士頓客人第1600章 轉折中的一九八五第一千二百一十章 豐碩成果第1590章 罷工和質詢第三百二十九章 新局面舊對手第一百八十七章 要雙贏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防備又合作第一百三十八章 戰勝國待遇第五百九十二章 負重前行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 母子團聚第七百一十三章 伊麗莎白時代到來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 韓國的動向第六百七十一章 威脅摩薩臺第八百五十六章 梟雄之姿第一百八十一章 災害不會連續兩年第五百三十七章 海務大臣蒙巴頓第一百一十章 首次核訛詐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法國的示好第七百六十九章 岳父救我第四百四十五章 公主的背刺第六百六十四章 否決東非聯邦第六百零一章 億頂王冠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決定性勝利?第三百二十五章 再堅持一年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英蘇貿易協定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 挽救和平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 算計老父親第二百二十八章 願者上鉤第七百八十九章 愛國者惺惺相惜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歐洲合作第四百三十九章 杜威是熱門第三百七十章 內閣秘書的震驚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決定性勝利?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美國力挺德國第八百三十二章 躍躍欲試的安娜
第一千四百六十章 有煙無傷第四百一十八章 同人不同命第一千五百五十二章 主權也可以談第五百九十七章 捨我其誰蒙巴頓第六百一十八章 公主毛遂自薦第五百九十章 獨立調查委員會第1698章 科爾辭職第八百一十一章 蘇丹分治第六百零七章 哪壺不開提哪壺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公主的婚禮第八百九十八章 說服英軍司令第1753章 和平的曙光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 緬懷肯尼迪第1596章 不速之客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誰失去了印尼?第1715章 代代相傳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 只有印度受傷第二百二十六章 危險也是機遇第一百九十九章 巴倫的教導第七百一十三章 伊麗莎白時代到來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 戴高樂病逝第七百七十一章 保大帝第一百七十八章 魂牽夢繞之地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 撒切爾訪美第三百八十章 恢復中的英國第六百三十八掌 悉心培養姐妹花第六百九十四章 倫敦改建計劃第九百九十四章 解散議會第五百零六章 無上之權威第二百一十五章 旗開得勝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新移民法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 緬懷肯尼迪第七百九十一章 軍事專家威爾遜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 緬懷肯尼迪第八百零四章 伸張正義的專員第1654章 德國有反骨第一千五百零七章 大英需要的人才第九百九十八章 信息的搬運工第一百二十八章 軍火大王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 紅海軍的勝利第八百三十八章 好辦法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重返印度第五百五十一章 五國聯防第五十七章 高效的我大英第五百章 印度治安戰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發展良好的日本第1604章 莫斯科商業年會第1603章 廣場協議第一百五十六章 英法指導第四百零二章 美國之行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不捱揍不長記性第一百一十三章 艾德禮計劃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懂得都懂第六百八十章 我比上帝管用第1747章 表決結果第六十二章 回到柏林第1668章 議會制是未來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廉政建設第四百七十六章 紐芬蘭護漁艦隊第七百零二章 斯大林病逝第四百四十三章 王儲的認可第九十六章 美差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 撒切爾訪美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 多贏的買賣第八百零八章 第五大糧商第四百一十四章 波士頓客人第1600章 轉折中的一九八五第一千二百一十章 豐碩成果第1590章 罷工和質詢第三百二十九章 新局面舊對手第一百八十七章 要雙贏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防備又合作第一百三十八章 戰勝國待遇第五百九十二章 負重前行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 母子團聚第七百一十三章 伊麗莎白時代到來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 韓國的動向第六百七十一章 威脅摩薩臺第八百五十六章 梟雄之姿第一百八十一章 災害不會連續兩年第五百三十七章 海務大臣蒙巴頓第一百一十章 首次核訛詐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法國的示好第七百六十九章 岳父救我第四百四十五章 公主的背刺第六百六十四章 否決東非聯邦第六百零一章 億頂王冠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決定性勝利?第三百二十五章 再堅持一年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英蘇貿易協定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 挽救和平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 算計老父親第二百二十八章 願者上鉤第七百八十九章 愛國者惺惺相惜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歐洲合作第四百三十九章 杜威是熱門第三百七十章 內閣秘書的震驚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決定性勝利?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美國力挺德國第八百三十二章 躍躍欲試的安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