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我們的人

華西列夫斯基元帥已經到了遠東一年了,事實上蘇聯對對日作戰也不是完全沒有準備,早在白俄羅斯戰役結束之後,最高統帥部委託華西列夫斯基着手爲蘇軍在黑龍江沿岸,濱海地區和外貝加爾地區集結進行初步計算,確定對日本帝國主義作戰所必需的物資。

柏林戰役之前,遠東作戰計劃已經得到了莫斯科的同意,德國正式投降之後,華西列夫斯基被任命爲遠東蘇軍總司令,負責指揮外貝加爾方面軍、遠東第一方面軍、遠東第二方面軍以及太平洋艦隊。

不過比起蘇聯在陸地上的遊刃有餘,所依賴的海上力量只能說杯水車薪,雖然在柏林戰役前後,莫斯科方面驟然加大對遠東的支持,蘇聯所能組織起來的力量,也僅僅能夠支撐五萬到六萬人規模的登陸部隊。

當然同時到達華西列夫斯基元帥手中的電報,也表明了大本營不惜一切的決心。並且表示在東南亞的英國艦隊已經星夜趕來,會爲登陸作戰提供支持。

爲此華西列夫斯基元帥,改變了在千島羣島的登陸計劃,將目光放在了日本第二大島北海道的身上,遠東司令部當中,華西列夫斯基元帥對着自己的部下們道,“如果情報真實的話,北海道的日軍數量,還真的不比千島羣島的守軍多多少。太平洋一線的戰鬥當中,美軍採取了一種叫跳島戰術的作戰方式,對於我們本身就捉襟見肘的海上力量而言,制定明確的進攻目標,不浪費軍力在無價值的目標上更爲重要。”

跳島戰術是美軍在反攻日本時候採取的戰術,不逐一或依次攻克各個島嶼,而是隔開一個攻擊一個,從而既達成了對所攻擊島嶼的切實佔領,又迫使別的島嶼不戰而屈兵。

所以沖繩戰役爆發了,詐騙島卻還在日本的統治下,因爲詐騙島就是美軍跳島戰術跳過的據點,佔領沖繩截斷日本本土和詐騙島的聯繫。

華西列夫斯基元帥得知莫斯科的急切心情,便放棄了千島羣島的登陸,準備複製採取美軍的跳島戰術,進攻北海道。

“雖然客觀條件不足,但是同志們也不用過於焦慮,我們也有有利條件,比如莫斯科方面的電報當中,也說明了日本求和的言論。根據外交同志們的分析,日本對我們蘇聯的態度是避戰求和,而對美國的態度應該是以戰求和。”

“在現有的條件下,遠東戰役的核心,要在朝鮮半島上想想辦法,補充北海道一線的準備不足,朝鮮半島和日本本土的距離不遠,請同志們記住一個名詞,對馬海峽。”

華西列夫斯基元帥話音剛落,遠東司令部當中陷入了一陣沉默當中,馬海峽是北太平洋西緣,日本羣島西南端,對馬島與壹歧島之間的水域。對馬海峽由東北向西南延伸,長約二百千米,最窄處四十千米,水深無視到一百米。大陸架十分發達,峽底比較平緩。

那還是日本帝國海軍擊敗帝俄海軍對馬海戰的地點,不過對於華西列夫斯基元帥來說,幾十年前的海戰並不是他要說的目的。

接下來的事情纔是他要說的,“馬利諾夫斯基同志,你的任務是進攻日佔朝鮮,一直衝到朝鮮半島和日本本土最近的對馬海峽,其他事情你不要管。殲滅半島上的日軍,同時蒐集半島可以渡海的船隻,根據佔據進展在決定是否進行下一步的作戰。”

“明白了,華西列夫斯基統治。”馬利諾夫斯基出生於敖薩德,現在是外貝加爾方面軍司令,是歐戰結束之後纔到達遠東的,比華西列夫斯基元帥晚到了一年。

在對作戰計劃進行修改之後,華西列夫斯基元帥將馬利諾夫斯基元帥率領的外貝加爾方面軍主攻目標,放在了朝鮮半島上。掩護蘇聯對北海道的進攻!

不提遠東司令部對作戰計劃修改將帶來怎樣的影響,波茨坦會議還在繼續。甚至艾倫威爾遜還在進行暗箱操作,本來他以爲對日作戰問題確定下來,自己的工作就結束了。

事實證明他一個英屬印度的公務員,在對待暗箱操作的問題上還是比較天真,暗箱操作這種東西只要開始了一次,就必然會是無數次。

內閣秘書愛德華·布里奇斯,兩句話就擊碎了艾倫威爾遜的天真,波茨坦會議正式會談一天不結束,私下和蘇聯的討價還價就沒有理由結束。

見到艾倫威爾遜吃驚的樣子,愛德華·布里奇斯淡然的解釋道,“慕尼黑會議的時候,就是這個樣子的,談判對象換了,大英帝國還是當事人。”

“可我沒什麼可說的了,對日作戰問題不是談完了嘛?”艾倫威爾遜苦笑道,“總不能和一個蘇聯女人,每天對着吃飯品紅酒吧。這不是在浪費國家資源嘛。”

“是啊……”愛德華·布里奇斯認可了艾倫威爾遜關於浪費國家資源的認識,並且給與了鼓勵,但不改初衷的解答了這個問題,“不過我們一般管這叫外交……”

這也太世故了吧?艾倫威爾遜哭笑不得,苦着臉道,“愛德華爵士,我不應該和蘇聯人接觸過多,我還想要進步,我太想要進步了。如果在波茨坦會議上,我秘密和蘇聯人進行暗箱操作的事情,以後被人知道,對我的未來可能會產生麻煩。”

“你的一切行爲都是爲了大英帝國的利益,一切言行都會存檔。”愛德華·布里奇斯不慌不忙的道,“不存在有泄露的可能,誰也無法查證。”

“可是馬上要選舉了,萬一下一屆政府知道了呢?”艾倫威爾遜也知道這種事不能亂說,刻意壓低了聲音。

“就是反對黨上臺了嘛?你認爲我們尊敬的首相和外交大臣,對主動和反對黨的領袖說?自己又出賣了忠實盟友的利益?放心,你是我們的人。”愛德華·布里奇斯眉毛一挑,擡起手腕看了一下時間道,“這幾天我就說你處理英佔區的事情了,快走吧。”

第六百八十一章 鍍金計劃第三百九十九章 大清律的運用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 石油禁運的後果第三十章 軍情六局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 十字路口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 美國後院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麥卡錫參選第六百一十八章 公主毛遂自薦第一千四百一十九章 美錫建交第一千五百四十七章 女王原則恪守中立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 履行諾言第七百章 赫本回來了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港督的不滿第九百六十章 歐佩克設想第一百四十七章 布魯塞爾會議第七百三十六章 各有收穫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 挖阿拉伯牆角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百億補貼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沙皇也有兒子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美國一定會勝利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英國水務公司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沙皇也有兒子第四百八十章 東印度羣島分治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給美國幾個建議第1580章 對內閣出重拳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大衛的聖誕第二百九十四章 首相的關注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 政治也要平衡第二百六十五章 女神的饋贈第四百七十章 整合和分工第一千二百一十章 豐碩成果第七十八章 聯合大閱兵第四百二十二章 官僚本能第六百一十六章 蒸汽彈射器上馬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必須嚴查第七百一十八章 運河歸屬談判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安德羅波夫第八百五十四章 統治者會議第九十八章 前首相丘吉爾第九百零六章 第二個波斯灣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 伊朗人質危機第八百七十七章 大建加核彈第九百五十六章 暗中觀察的英國第七十二章 潛艇生產線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重返印度第五百七十八章 離岸平衡之地第三百五十二章 面授機宜第1645章 連任和陰謀第十二章 新德里會議第九百九十四章 解散議會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 英國核戰略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 罰款福特第二百四十章 三方會談第1577章 阿諾德的建議第四百六十章 懵逼的共和黨第1310章 蘇聯商品展會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 嚴峻的形勢第四十章 就辱法了怎麼樣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首相連任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大英如閃電般歸來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 反向軍購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法國退出北約第五十三章 指一條明路第1571章 不似人君第二百一十四章 麥克林全都要第六十八章 印度糧倉第七百二十章 埃及電氣化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印度鐵娘子第1612章 政績交換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暴風雨之前的寧靜第1551章 心理諮詢師第一百五十章 團結的會議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可靠的國防大臣第1654章 德國有反骨第六百四十九章 感覺良好的公主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 呼喚緬因號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拔劍四顧心茫然第二百二十六章 危險也是機遇第1542章 首相背後的男人第八百四十五章 支線客機第八百零八章 第五大糧商第二百四十八章 價值連城的資料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 善良的英國第四百七十三章 說服首相第四百七十九章 讓英國再次偉大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假裝不知情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不針對第三方第一百章 政客和公務員第七十四章 辦法總比困難多第五百二十六章 怒斥英國第1596章 不速之客第六百五十章 超英趕美第八十章 真男人巴頓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對準法國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印度必勝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政治資產第1675章 昂納克的訪問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英德金融峰會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印度進攻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 修羅場
第六百八十一章 鍍金計劃第三百九十九章 大清律的運用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 石油禁運的後果第三十章 軍情六局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 十字路口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 美國後院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麥卡錫參選第六百一十八章 公主毛遂自薦第一千四百一十九章 美錫建交第一千五百四十七章 女王原則恪守中立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 履行諾言第七百章 赫本回來了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港督的不滿第九百六十章 歐佩克設想第一百四十七章 布魯塞爾會議第七百三十六章 各有收穫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 挖阿拉伯牆角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百億補貼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沙皇也有兒子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美國一定會勝利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英國水務公司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沙皇也有兒子第四百八十章 東印度羣島分治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給美國幾個建議第1580章 對內閣出重拳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大衛的聖誕第二百九十四章 首相的關注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 政治也要平衡第二百六十五章 女神的饋贈第四百七十章 整合和分工第一千二百一十章 豐碩成果第七十八章 聯合大閱兵第四百二十二章 官僚本能第六百一十六章 蒸汽彈射器上馬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必須嚴查第七百一十八章 運河歸屬談判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安德羅波夫第八百五十四章 統治者會議第九十八章 前首相丘吉爾第九百零六章 第二個波斯灣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 伊朗人質危機第八百七十七章 大建加核彈第九百五十六章 暗中觀察的英國第七十二章 潛艇生產線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重返印度第五百七十八章 離岸平衡之地第三百五十二章 面授機宜第1645章 連任和陰謀第十二章 新德里會議第九百九十四章 解散議會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 英國核戰略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 罰款福特第二百四十章 三方會談第1577章 阿諾德的建議第四百六十章 懵逼的共和黨第1310章 蘇聯商品展會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 嚴峻的形勢第四十章 就辱法了怎麼樣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首相連任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大英如閃電般歸來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 反向軍購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法國退出北約第五十三章 指一條明路第1571章 不似人君第二百一十四章 麥克林全都要第六十八章 印度糧倉第七百二十章 埃及電氣化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印度鐵娘子第1612章 政績交換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暴風雨之前的寧靜第1551章 心理諮詢師第一百五十章 團結的會議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可靠的國防大臣第1654章 德國有反骨第六百四十九章 感覺良好的公主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 呼喚緬因號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拔劍四顧心茫然第二百二十六章 危險也是機遇第1542章 首相背後的男人第八百四十五章 支線客機第八百零八章 第五大糧商第二百四十八章 價值連城的資料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 善良的英國第四百七十三章 說服首相第四百七十九章 讓英國再次偉大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假裝不知情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不針對第三方第一百章 政客和公務員第七十四章 辦法總比困難多第五百二十六章 怒斥英國第1596章 不速之客第六百五十章 超英趕美第八十章 真男人巴頓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對準法國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印度必勝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政治資產第1675章 昂納克的訪問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英德金融峰會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印度進攻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 修羅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