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六章 旱災預警

戀愛狀態的帕梅拉出現一個顯著的特點,她目前絕對不懷疑艾倫威爾遜的任何一句話,哪怕是一個標點符號,這就導致了她這個貴族女兒,在這種戀愛狀態下,哪怕一點不懂,但卻把電報上的指點,通過公務員話術完美呈現。

而作爲一個公務員,艾倫威爾遜首先需要研究的是人心,設想了幾種德·哈維蘭的反應,以及應對辦法,目前艾倫威爾遜可能對付一些官場老油條還顯得稚嫩,但對付一個搞技術的工程師,還是不成問題的。

帕梅拉蒙巴頓和德·哈維蘭的見面,就好像被艾倫威爾遜遠程指點一樣,遇事不決,公務員話術,避重就輕的轉移話題。

帕梅拉手中的波音客機草圖,和德·哈維蘭已經開始設計的噴氣式飛機,有幾個不一樣的地方,德·哈維蘭的設計圖中,渦輪發動機是安裝在機翼中靠近機身的位置,這種佈局來自活塞式發動機的佈局經驗,可以保持機翼、機身、尾翼的空氣動力部件的簡潔。

早期渦輪噴氣發動機的可靠性儘管比較活塞式發動機大幅度提高,但受限於當時的冶金技術,其可靠性不如後來那麼高。渦輪噴氣發動機高速旋轉部件的故障所產生的碎片會危害飛機的結構,也會使飛機失去平衡並引發振動,這些足以使飛機發生災難性事故。

埋在機翼中的發動機使維護工作比較困難。後來被認爲是失敗的設計。

“新技術的應用,最爲看重的是安全性,信心這個東西看不見摸不着,但一旦出現了事故再改進,時間上就來不及了。現在這個時代,諸多強國的技術不相上下,如何確保效率和安全性並重,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帕梅拉蒙巴頓話裡話外的意思非常明確,尤其是可靠……

艾倫威爾遜的電報當中,提及了金屬疲勞問題,這個問題在關鍵時刻重創了彗星客機,導致波音後來居上,造成了我大英起了一個大早趕了一個晚集的又一例證。

例如彗星客機最初採用方形舷窗,使用加壓客艙的客機多次起降,在方形舷窗拐角處會出現金屬疲勞導致的裂隙。後來客機舷窗採用圓形或設計有很大的圓角,是爲了減小應力集中,提高金屬疲勞強度。

這一切都讓帕梅拉蒙巴頓牢牢記住,並且在德·哈維蘭大言不慚。但最爲關鍵的原因,還是帕梅拉的身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蒙巴頓將軍的大名誰人不知呢,德·哈維蘭本身就是因功被封爲爵士,現在也是貴族圈的一部分,但和蒙巴頓將軍的身份差的太遠了。

除了身份之外,讓德·哈維蘭看重的還是蒙巴頓因爲身份帶來的職權,德·哈維蘭公司其實還是一家軍火公司,通過吸收德國的火箭技術,正在推行英國的火箭項目。

軍火最大的銷路無疑就是軍隊,蒙巴頓將軍又是大貴族,又已經成了軍中的將軍。作爲蒙巴頓的女兒,帕梅拉當然被另眼相看。

如果是別人來到自己的公司,對德·哈維蘭說帶資進組,早就被攆出去了。但蒙巴頓將軍的女兒就不同了,有一些小道消息指出,蒙巴頓將軍死後是下一任英屬印度總督的熱門人選。

諸如此類的原因,導致德·哈維蘭沒有拒絕帕梅拉蒙巴頓的建議,甚至聽到帕梅拉的姐姐正在籌辦婚禮,還表示願意出席婚禮,同時也打着認識一些權貴的主意。

單純的權二代,德·哈維蘭可以糊弄對方,但如果這個權二代表現出來了能力,那就是另外一個問題了。

很快帕梅拉就通過電報,把事情的前因後果,告訴了萬里之外的微操大師。

回電也是很快的,未婚夫的多維度、跨領域的誇獎,讓帕梅拉如同吃了蜜一樣甜,就想等到姐姐婚禮之後,跟着父親去上任。

英屬印度總督府,翻閱着各省電報的艾倫威爾遜,抄起來電話讓秘書室的埃德爾進來,開口道,“埃德爾,以總督府的名義對整個印度發佈旱災預警,以不強制的建議口吻,提醒各省各土邦,以及國大黨和穆盟兩個黨派,注意本年度旱災的徵兆,語氣不要太強硬,但要做到總督府的本分。”

“好,我明白了,助理。”埃德爾點點頭道,“目前出現旱災的徵兆來看,大概是什麼範圍?”

“埃德爾,未來是無法預測的。實話實說就是我也不知道。”艾倫威爾遜聳聳肩道,“沒準過兩天就下雨了呢,誰知道地球母親是怎麼安排今年的。”

英屬印度總督府正式發佈警告,表明今年的雨季已經延遲了十天,次大陸有出現饑荒的可能,英屬印度總督府已經對目前的情況表示關注,並且已經和國大黨以及穆盟,次大陸的各方代表商談對策,並且對目前的態勢保持警惕。

雨季延遲了十天,看起來不是什麼大問題,但在農忙時節,這十天可是要命的。一旦降雨短缺到一定程度,每過一天時間,災害就會成倍的擴大。

一片長滿綠藻的水塘在前一天的樣子是什麼?答案就是這個水塘的水面一半面積被綠藻覆蓋,而過了這一天,整個水塘就會被綠藻蓋滿。

還好像溫度的變化一樣,零下十度的溫度看起來已經很低了,但其實完全在人體的忍受範圍之內,而過了零下二十度,氣溫被下降一度,都能讓一個人對世界充滿新的認識。

艾倫威爾遜正式在往年雨季延遲十天左右的時間,從總督府發出了對次大陸的旱災預警。這也算是打破了一個先例,表現出來了和幾年前孟加拉大饑荒發生時候完全不同的態度。

在英屬印度總督府發出旱災預警的公告之後,各省行政長官馬上進行了響應,紛紛以省行政長官的名義,發佈了旱災預警,以及本省抗旱的工作指示。

苦口婆心的口吻僅限於公告當中,至於對穆盟和國大黨則是商量着來,絕對不帶有半分的強迫,表示目前英屬印度總督府無爲而治的精神。

這樣如果抗旱失敗,就可以推卸責任了,並不是總督府沒有進行預警,而是目前兩個次大陸的地頭蛇實在是不配合,耽誤了總督府的救災工作。

截止到目前,一些地方已經出現了水源短缺的問題,如果雨季晚來一個月的話。今年的次大陸註定不好過。

關於總督府目前最大的抗旱工作,就是經過巴倫爵士的許可,讓夜晚的總督府燈火通明,對外表示總督府處在繁忙的工作狀態。

時間一天一天的過去,在距離第一次發佈抗旱預警的第五天,總督府再次發佈公告表示要對抗次大陸的旱災,這一次的措辭已經嚴厲了許多。

措辭上也更加嚴肅,幾乎有一夜之間畫風突變的感覺,也通過一些報紙開始提醒、孟買、加爾各答和班加羅爾一些城市的居民,旱災可能無法避免,爲應對大饑荒的發生,總督府可能會採取一些舉措,在此之前希望廣大市民不要驚慌,要相信總督府的嚴肅態度。

這一番希望廣大市民不要驚慌的公告,作用極其明顯,本來還不怎麼驚慌的市民,對因爲這一份正式公告,徹底陷入了驚慌,紛紛涌向糧店,一時間各大城市的糧店成了最爲擁擠的地方,小道消息開始流傳,人們害怕孟加拉大饑荒重演。

誰讓總督府在歷年出現饑荒的時候,都推崇無爲而治不管不顧呢,這一次突然良心發現了,一直非暴力不合作印度人,反而開始驚慌失措。

竟然能夠讓英國人都着重提醒,這一次的旱災肯定不可小覷,這一番搶購,導致各大城市的糧價都出現了不同程度上的上漲。

可實際上,目前的旱災其實還只是影響一小部分地區,遠談不上嚴重。

至於總督府和各省的動作,目前還集中在發預警公告上面,並沒有實質性的抗旱動作。不約而同的,很多行政長官的手中,都儲備了數量不小的糧食。

“不出意外,從目前瞭解的情況來看,旁遮普省受到的影響微小,很難想象,一個降水不大幹燥氣候的地方,氣候卻異常穩定,成爲次大陸的糧倉。”艾倫威爾遜拿着旁遮普省的電報道,“不過旁遮普省主要居民是和平教徒,其次是錫克人,印度教徒倒是不多。國大黨對次大陸的糧倉,毫無影響力。”

“這麼說的話,如果這一次的旱災波及範圍很大,印度教徒倒是很難辦呢。”巴倫爵士皺着眉頭無可奈何道,“如果真的因爲宗教原因,導致了死亡數字增多的話?”

“哦,會嘛?”艾倫威爾遜帶着不敢相信的笑容道,“這不會讓幾個宗教結仇嘛?我相信各方領導人應該會顧全大局的。”

“也許會也許不會。”巴倫爵士不以爲意的道,“應該提醒的,我們都已經提醒了,在應對本次旱災的時候,沒有隱瞞任何事情,甚至還主動發聲引導,接下來我們還要呼籲各教派團結。”

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 英蘇貿易協定第1688章 英德友誼萬歲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汝勿慮也第二百九十二章 分歧很大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互相學習第二百三十八章 透明政府第三百五十三章 抵達倫敦第八百三十四章 壓力全在法國第一百章 政客和公務員第一千四百零八章 特混艦隊第七百九十八章 出訪HSD第一千章 學院高材生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 文化強國戰略第四百六十五章聖費爾南多第二百零一章 印度的女兒第二百零一章 印度的女兒第一千零四章 都有美好的未來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 葬禮和外交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自殺式威脅第七百八十三章 兩個反賊第一百八十五章 我對錢沒興趣第一百九十八章 大臣和演員第五百章 印度治安戰第一千五百五十一章 抵制革命輸出第五百二十四章 1950第三百零八章 艾德禮的考慮第六百三十章 柏林危機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撒切爾大臣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工黨回來了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英美首腦會議第八百零四章 伸張正義的專員第七百八十一章 返回馬來亞第1634章 比如羅馬尼亞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危險和機遇並存第1656章 利用團結工會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慫恿印度第一百五十五章 “歐洲軍”第1631章 塔曼師第1716章 曾經也是盟友第七百二十九章 西半球的革命者第1736章 我搞砸了第三百一十七章 印度的富豪們第一百四十三章 BBC不會向政府低頭第1683章 德國不會統一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華沙機場第五百四十三章 招商引資第三百零八章 艾德禮的考慮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可靠的國防大臣第四百零九章 奪寶奇兵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未來挑戰第1598章 平衡的價值第七百七十八章 倒打一耙第四百九十三章 休假結束第三百七十六章 伊麗莎白王儲第八百九十章 首次馴服大臣第八百五十五章 上層路線第六百七十九章 公主的垂青第1543章 日本有原罪第四百六十六章 健康馬來亞運動第1662章 捲款跑路第1678章 只要一個承諾第1587章 世紀協議第四百四十八章 合縱連橫第1630章 自由世界領袖第1681章 英德半導體第二百一十三章 從錫蘭開始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英國沒受到壓力第四百八十四章 伊麗莎白鐵礦第七百三十六章 各有收穫第九百九十一章 無稽之談第1611章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五億英鎊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 政治也要平衡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 軍援以色列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 人心散了第一百九十二章 兩翼齊飛計劃第七百七十七章 美國南波灣第九百六十四章 先賺他兩個億第四百二十四章 無聊的總督第五百一十四章 帕梅拉的收穫第九百六十八章 囤積白銀第五百一十五章 我深表同情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可靠的國防大臣第八百一十三章 阿爾及利亞戰爭第二百八十六章 倫敦回覆第八百七十七章 大建加核彈第九百四十三章 新外交大臣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 熟悉的皇家海軍第五百三十三章 空降馬來亞第七百九十五章 總座高見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 提前大選第四百一十三章 敏銳的資本第七百一十三章 伊麗莎白時代到來第九百零四章 四大建設第三百五十五章 上面很看重你第1673章 英法有共識第七十七章 女人孩子在前面第1736章 我搞砸了第四百六十九章 殖民地國企第1596章 不速之客
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 英蘇貿易協定第1688章 英德友誼萬歲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汝勿慮也第二百九十二章 分歧很大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互相學習第二百三十八章 透明政府第三百五十三章 抵達倫敦第八百三十四章 壓力全在法國第一百章 政客和公務員第一千四百零八章 特混艦隊第七百九十八章 出訪HSD第一千章 學院高材生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 文化強國戰略第四百六十五章聖費爾南多第二百零一章 印度的女兒第二百零一章 印度的女兒第一千零四章 都有美好的未來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 葬禮和外交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自殺式威脅第七百八十三章 兩個反賊第一百八十五章 我對錢沒興趣第一百九十八章 大臣和演員第五百章 印度治安戰第一千五百五十一章 抵制革命輸出第五百二十四章 1950第三百零八章 艾德禮的考慮第六百三十章 柏林危機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撒切爾大臣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工黨回來了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英美首腦會議第八百零四章 伸張正義的專員第七百八十一章 返回馬來亞第1634章 比如羅馬尼亞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危險和機遇並存第1656章 利用團結工會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慫恿印度第一百五十五章 “歐洲軍”第1631章 塔曼師第1716章 曾經也是盟友第七百二十九章 西半球的革命者第1736章 我搞砸了第三百一十七章 印度的富豪們第一百四十三章 BBC不會向政府低頭第1683章 德國不會統一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華沙機場第五百四十三章 招商引資第三百零八章 艾德禮的考慮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可靠的國防大臣第四百零九章 奪寶奇兵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未來挑戰第1598章 平衡的價值第七百七十八章 倒打一耙第四百九十三章 休假結束第三百七十六章 伊麗莎白王儲第八百九十章 首次馴服大臣第八百五十五章 上層路線第六百七十九章 公主的垂青第1543章 日本有原罪第四百六十六章 健康馬來亞運動第1662章 捲款跑路第1678章 只要一個承諾第1587章 世紀協議第四百四十八章 合縱連橫第1630章 自由世界領袖第1681章 英德半導體第二百一十三章 從錫蘭開始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英國沒受到壓力第四百八十四章 伊麗莎白鐵礦第七百三十六章 各有收穫第九百九十一章 無稽之談第1611章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五億英鎊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 政治也要平衡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 軍援以色列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 人心散了第一百九十二章 兩翼齊飛計劃第七百七十七章 美國南波灣第九百六十四章 先賺他兩個億第四百二十四章 無聊的總督第五百一十四章 帕梅拉的收穫第九百六十八章 囤積白銀第五百一十五章 我深表同情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可靠的國防大臣第八百一十三章 阿爾及利亞戰爭第二百八十六章 倫敦回覆第八百七十七章 大建加核彈第九百四十三章 新外交大臣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 熟悉的皇家海軍第五百三十三章 空降馬來亞第七百九十五章 總座高見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 提前大選第四百一十三章 敏銳的資本第七百一十三章 伊麗莎白時代到來第九百零四章 四大建設第三百五十五章 上面很看重你第1673章 英法有共識第七十七章 女人孩子在前面第1736章 我搞砸了第四百六十九章 殖民地國企第1596章 不速之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