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3章 日本有原罪

撒切爾夫人有些頭疼道,“我明白你的意思,但對阿根廷的謀畫短時間達不成目的,重組內閣卻已經迫在眉睫了,你做了這麼多年內閣秘書長,應該知道重組內閣的考慮也很多。”

“確實,你能用的人也不多,很多人還認爲,你能不能坐穩第一個任期都是問題。”

艾倫威爾遜滿是理解的回答,撒切爾夫人手上無人可用,所以纔不得不塞進大量陽奉陰違,甚至就是反對者的人進入內閣。

“但我絕對不能半途而廢,要把我的改革貫徹到底。”撒切爾夫人微微額首,直視着艾倫威爾遜,今天內閣秘書長的仗義執言給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剛剛衆多大臣的發言用衆叛親離來形容不爲過。

歸根究底,撒切爾夫人上臺已經快兩年,通脹問題仍然存在,在通脹問題沒有解決的同時,失業率還翻了好幾倍。

要不是內閣秘書長猛踩油門,這哪是二百萬失業人口的問題,最爲上漲的指標是失業率,也難怪連保守黨大臣都在打退堂鼓。

正是面對圍攻時候的孤立,才格外重視並不多的堅定支持,“所以對我來說已經很清楚,如果我們的經濟政策要繼續下去,或者如果我還想繼續當這個首相,我就必須對內閣來一次整體性的改組。”

“是首相的經濟政策。”艾倫威爾遜聽了之後馬上回答,我們這種形容還是非常不恰當的,這是唐寧街十號,英國的權力中心,不是夫妻店。

顯然在內閣改組之前,首相是有的忙了,艾倫威爾遜則繼續抓着主權可以談的核心,在外交層面給阿根廷釋放錯誤信號,在大環境上,英國提出這一建議實屬無奈:萬里迢迢,英國既無力加以保護,而要開發羣島周圍海底的油礦,不僅力不從心,經濟上亦不合算。

只是由於島上操英國德班郡口音的英國血統居民不答應,致使二戰後英國幾屆政府都未能放棄馬島,頗費躊躇。

英國幾次要放棄福克蘭羣島,對於阿根廷方面來說並不是秘密,因爲這個羣島除了巴拿馬運河開通之前的戰略地位,真的價值不大。

艾倫威爾遜也是按照這個方針繼續操作,像是禪讓一樣三請三辭。

英國厲害的地方美國沒有必要知道,但英國的困境美國必須要知道,鐵桿英奸艾倫威爾遜忠實的完成了任務,把撒切爾夫人的困境向里根表明。

里根的跨大西洋盟友,新自由主義的戰友,現在的執政地位已經岌岌可危,要是美國不拉一把的話,脫離以往不斷國有化的步伐就可能就此戛然而止。

所謂英國比美國強的地方,最好的例子就是中東,要不是實力真的不行了,英國對中東的控制完全可以作爲世界統治者的典範例子。

美國在有英國移交影響力的基礎上,單獨和蘇聯爭奪中東影響力都費勁,也就是海灣戰爭之後才確立了在中東的霸權,拉長時間軸的話,可以說霸權非常的短暫。

可能英國也沒想到美國是一個光長肌肉不長腦子的國家,竟然在做世界統治者的時候手段這麼糙。

撒切爾夫人的執政地位不穩定,這並非是污衊,里根在當前世界上爲數不多的政治盟友,此時確實是面對空前的壓力。

艾倫威爾遜相信這個鐵頭娃還是能夠應付過去的,當然還是回家陪伴妻子要緊,衆所周知無上權威的夫妻關係堪稱典範。

“這樣看,撒切爾這個首相的處境不樂觀。”帕梅拉蒙巴頓聽完之後詢問,“可現在還有很多事情吧,尤其是最難啃同時也最應該被瓦解的礦工工會,創造不了多少價值,又人多勢衆。”

“以現在的失業率來說,必須要等一等。我需要時間把失業人口消化。”艾倫威爾遜心平氣和的回答道,“首相的幹勁我可以理解,但總要給白廳消化的時間,我曾經在這個問題上幾次和首相溝通,這一次得到的回答還是不錯的。”

“你這麼有信心,我自然是不擔心的。”帕梅拉蒙巴頓表現出來堅決的支持,幾十年來,她都是這麼做的。

好大兒阿爾伯特中校,已經準備返回泰國,回國的蒙巴頓元帥不斷呼朋喚友,比比叨我外孫是一個軍事人才這件事。帕梅拉蒙巴頓也表示有了結果,“剛剛升任中校從正常途徑來說,在升任上校是不行的,父親做海軍中校的時候也已經三十歲了,更是四十歲才當成將軍。”

艾倫威爾遜臉色不變,直接拿了一杯咖啡,正襟危坐的準備聽聽正常途徑之外的事情,果然,帕梅拉蒙巴頓就進入了僅此一次下不爲例的段落,“就這麼一次,要等到新年之後才能升職。最好要拿出來合適的成果。”

“這有什麼難的!”艾倫威爾遜輕哼一聲,在女首富面前大包大攬道,“你是不是以爲我只會寫尼斯湖水怪,水晶人頭蓋骨那種東西?就等着升職的時間到來就行,然後把我寫的國防理論背熟就行了。”

щшш▪ тtκan▪ ¢ ○

“這是不是?”帕梅拉蒙巴頓聽到丈夫要操刀軍事理論,倒是沒有第一時間開始質疑,而是覺得好像曾經發生過類似的事情。

艾倫威爾遜一眼就看透了女首富的疑惑,直接道,“沒錯,戴高樂路線,雖然戴高樂最終只是一個准將,但是他自己的問題,他想要做元帥沒人能夠阻止,不能指望人人都是戴高樂,他不願意講究軍銜,和別人講究不衝突。”

打贏高科技條件下的局部戰爭的理論,瞬間就已經在無上權威的腦海中醞釀了,他本來就準備把和阿根廷的戰爭打成示範戰例。

“對阿根廷動手,你還能操控另外一個國家?”帕梅拉蒙巴頓大呼小叫,不能理解丈夫在想什麼,“美國會怎麼想?”

“誰說我能操控另外一個國家了?我只不過是想要試試,沒說能夠成功。”

艾倫威爾遜輕飄飄的回答,“美國沒有必要知道這件事,美國要覺得自己和一羣說西語的纔是一家人,那當然是一個問題。但我覺得應該不會,這一次私有化改革,其實只有我們和美國人這麼做,德法意這些國家還沒有跟進。”

英國是因爲國有化有些產業到今天已經沒有利潤了,強行保留就是負擔,所以必須要轉型。要說現在似乎還保持着向上衝擊姿態的國家,就剩下日本。

今年三菱退出的格蘭特車型,提出油耗差就是技術差的口號,直指美國汽車的高耗油量,這無疑更是刺激里根的神經,汽車產業對任何一個國家都是很重要的,幾乎可以和房產並列的汽車,產業鏈長利潤龐大,而日系車已經佔據了美國國內市場的百分之二十五。

里根在推出里根經濟學的同時,把艾倫威爾遜在英國多年以來宣揚的無視知識產權,傾銷盟國,匯率操縱的各種說辭全部接受,攻擊日本在經濟上是把美國當做敵人看待。

總統不能說美國已經是日本的經濟殖民地,但國會的參議員是幹嘛的,總統不這麼說,他們可以說。

半導體和汽車被裡根列爲重點需要遏制的領域,技術升級使得日本經濟對美國的威脅遠超蘇聯,必須讓日本的經濟不構成對美國的威脅。

艾倫威爾遜一個喜愛閱讀的內閣秘書長,美國各大報紙當然也是必備的,我大英現在雖然內憂外患,通脹和失業率都創造歷史新高,但在這個時候必須要實踐英美特殊關係,爲美國的反日浪潮加一把火。

泰晤士報離開接到了無上權威朝日本上空打出的信號彈,以辛辣的口吻評價道,“幾十年來,我們無時不刻不在提醒,日本的傾銷政策,盜取專利、無視知識產權的種種行爲,可是華盛頓一直在置若罔聞,現在偉大的里根總統終於認識到了這個問題,雖然已經晚了,但總比什麼都不做好。”

如果是換做從前,英國報紙這麼評價美國的政策,肯定會引來美國輿論的反擊,對着老父親瘋狂輸出關你屁事。

但是現在,大環境已經變了,里根上臺把當前的問題歸結於外部,反正美國國內是沒問題的,如果有問題會挫傷美國的自信心,自信心都沒了還怎麼做山巔之城,里根現在正在扭轉越南戰爭之後美國自信心的缺失。

於是……英國人說得對,早就該給日本一個厲害嚐嚐了。

“要堅決站在美國一邊,動用所能動用的所有力量,就該這麼實踐英美特殊關係。”艾倫威爾遜吐沫橫飛,在唐寧街十號揮舞着伊拉克王國關於皇家方舟號航母戰鬥羣的採購意向書。

撒切爾夫人欣然同意,這是一個成本很小來表現出來英美兩國共同立場的手段,但這還是不夠的,艾倫威爾遜繼續道,“團結纔是最重要的,應該和澳新加一起支持美國。”

在美國出現反日輿論之時,英國毫不猶豫的朝着日本頭上發出了信號彈,加入了對日本的抨擊當中,而這只是一個開始。澳大利亞在第一時間就跟進了對日本的敵意,本來近些年日本屠殺澳大利亞戰俘的事已經不怎麼提及了,畢竟年年提也沒意思,日本也早賠償過了。

但是現在,日本的罪行再次出現在了澳大利亞的各大報紙當中,血濃於水,澳大利亞必須支持英美的任何政策。

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 和平的事業第三百三十一章 以退爲進第四百八十二章 工廠辯論第五百七十八章 離岸平衡之地第1675章 昂納克的訪問第七百四十二章 所圖甚大第七百八十一章 返回馬來亞第七百七十七章 美國南波灣第四百九十一章 丘吉爾笑話第四百五十九章 從勝利走向勝利第四十三章 巴爾幹拯救者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 阿拉伯的威爾遜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 對付工會第五百三十一章 和赫本旅行第三百四十二章 新公務員首領第九百四十三章 新外交大臣第二百一十九章 印命貴第五百五十七章 戰爭帶來需求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取長補短第一千零七章 首相管外交工作第九百六十二章 精英教育第二十九章 印度是個好地方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城市化建設第一章 是,總督!第五十四章 把水攪渾第三百零八章 艾德禮的考慮第二百七十八章 無趣的艾倫第九百七十章 北羅德西亞的契機第四百零二章 美國之行第二百五十八章 英美特殊關係第二百八十八章 三千萬美元第四百七十二章 海外資產委員會第三百八十二章 計劃沒有變化快第八百四十八章 馬來亞需要我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劊子手威爾遜第六百零七章 哪壺不開提哪壺第七百九十八章 出訪HSD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 老子英雄兒好漢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 歐洲能源安全會議第七十四章 辦法總比困難多第一百七十一章 例行談話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 抄底南越第五百六十八章 揚眉吐氣的美國第1722章 聲援立陶宛第六百三十六章 我們穩贏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供水系統國有化第七百五十九章 暗箱和暗戰第九百一十二章 非洲在我筆下第八百四十八章 馬來亞需要我第1655章 布政司司長第八十二章 解職令第1540章 世紀婚禮第五百七十二章 RB人要訪問第七百一十四章 蒙巴頓和李奇微第六百七十一章 威脅摩薩臺第1695章 清算的不完全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史詩鉅製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 西貢見聞第八百三十五章 艾倫的宏偉藍圖第五百七十四章 專揭傷疤威爾遜第四百四十五章 公主的背刺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麥卡錫參選第1667章 小日子到頭了第八百一十七章 萬隆會議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玉米運動的後果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假裝不知情第三百五十章 接着奏樂接着舞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 是,首相女士。第二百一十五章 旗開得勝第五百五十二章 韓戰爆發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中國光刻機第一百二十九章 胡格爾別墅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真正的大事第九百六十七章 再犧牲一下美國第二百三十章 公務員蒙巴頓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 葬禮和外交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英國決不投降第1690章 鈍刀子割肉第四百九十一章 丘吉爾笑話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蹭熱度的美國第四百五十八章 有人歡喜有人憂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 變革中的英國第九百九十一章 無稽之談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亡羊補牢的美國第四百九十四章 按下葫蘆浮起瓢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 熟悉的皇家海軍第四百五十章 準備公投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對準法國第五百五十八章 反戰的英國第1654章 德國有反骨第七章 土邦的立場第五十八章 南斯拉夫的朋友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 中譯英第五百零三章 戛納的邀請函第二百一十八章 饑荒的前兆第一百九十一章 走向新印度第六百六十七章 英明神武法魯克第1590章 罷工和質詢第三百五十六章 蘇聯的一生之敵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英美首腦會議
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 和平的事業第三百三十一章 以退爲進第四百八十二章 工廠辯論第五百七十八章 離岸平衡之地第1675章 昂納克的訪問第七百四十二章 所圖甚大第七百八十一章 返回馬來亞第七百七十七章 美國南波灣第四百九十一章 丘吉爾笑話第四百五十九章 從勝利走向勝利第四十三章 巴爾幹拯救者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 阿拉伯的威爾遜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 對付工會第五百三十一章 和赫本旅行第三百四十二章 新公務員首領第九百四十三章 新外交大臣第二百一十九章 印命貴第五百五十七章 戰爭帶來需求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取長補短第一千零七章 首相管外交工作第九百六十二章 精英教育第二十九章 印度是個好地方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城市化建設第一章 是,總督!第五十四章 把水攪渾第三百零八章 艾德禮的考慮第二百七十八章 無趣的艾倫第九百七十章 北羅德西亞的契機第四百零二章 美國之行第二百五十八章 英美特殊關係第二百八十八章 三千萬美元第四百七十二章 海外資產委員會第三百八十二章 計劃沒有變化快第八百四十八章 馬來亞需要我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劊子手威爾遜第六百零七章 哪壺不開提哪壺第七百九十八章 出訪HSD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 老子英雄兒好漢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 歐洲能源安全會議第七十四章 辦法總比困難多第一百七十一章 例行談話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 抄底南越第五百六十八章 揚眉吐氣的美國第1722章 聲援立陶宛第六百三十六章 我們穩贏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供水系統國有化第七百五十九章 暗箱和暗戰第九百一十二章 非洲在我筆下第八百四十八章 馬來亞需要我第1655章 布政司司長第八十二章 解職令第1540章 世紀婚禮第五百七十二章 RB人要訪問第七百一十四章 蒙巴頓和李奇微第六百七十一章 威脅摩薩臺第1695章 清算的不完全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史詩鉅製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 西貢見聞第八百三十五章 艾倫的宏偉藍圖第五百七十四章 專揭傷疤威爾遜第四百四十五章 公主的背刺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麥卡錫參選第1667章 小日子到頭了第八百一十七章 萬隆會議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玉米運動的後果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假裝不知情第三百五十章 接着奏樂接着舞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 是,首相女士。第二百一十五章 旗開得勝第五百五十二章 韓戰爆發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中國光刻機第一百二十九章 胡格爾別墅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真正的大事第九百六十七章 再犧牲一下美國第二百三十章 公務員蒙巴頓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 葬禮和外交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英國決不投降第1690章 鈍刀子割肉第四百九十一章 丘吉爾笑話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蹭熱度的美國第四百五十八章 有人歡喜有人憂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 變革中的英國第九百九十一章 無稽之談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亡羊補牢的美國第四百九十四章 按下葫蘆浮起瓢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 熟悉的皇家海軍第四百五十章 準備公投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對準法國第五百五十八章 反戰的英國第1654章 德國有反骨第七章 土邦的立場第五十八章 南斯拉夫的朋友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 中譯英第五百零三章 戛納的邀請函第二百一十八章 饑荒的前兆第一百九十一章 走向新印度第六百六十七章 英明神武法魯克第1590章 罷工和質詢第三百五十六章 蘇聯的一生之敵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英美首腦會議